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菁选五篇

2023年度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菁选五篇

时间:2023-02-13 12:4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1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菁选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菁选五篇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1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

  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2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

  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3

  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4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5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画画,师从当时著名画家沈周学画。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画技大长,所画的画已经显现出大家风范,在附近很有名气。唐伯虎开始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比起老师的画来自己也毫不逊色,从他那里再也学不到什么。于是,他借口母亲需要照顾,向老师提出想早点回去。他还拿出自己的画作请老师点评,实际上是想炫耀自己的画艺。

  沈周老师知道他的心思。他既没有强留唐伯虎,也没有看他的画作,只是请他到自己房间来吃饭送别。这个房间只有一扇窗户,窗外景色怡人,沈周老师就让唐伯虎过去开窗通风。

  唐伯虎朝窗户走去,可谁知那“窗”怎么开也开不了。唐伯虎问,“窗户上锁了吗?”沈周笑笑说:“哈哈,你看仔细了再开。”

  唐伯虎揉揉眼睛,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哪是什么窗户,而是老师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老师这画画得十分逼真,以至于让唐伯虎误认作是窗户。

  唐伯虎羞愧地对老师说,“请老师原谅我的肤浅骄傲,我愿意再跟您学习三年。”

  此后,唐伯虎改变了目空一切的态度,认真领会老师的教导,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1)

——*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3篇

*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1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

  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2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的原则。

  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位,家无积财。面对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鲁问道:"现在我们既没有朝廷的俸禄,也没有积蓄的财产,我们就应当尽全力劳作,来养家糊口,但您却经常督促我们学习,让我们勤习经史,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做儿子的,不能供养双亲,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啊。"

  颜之推听罢,语重心长地说道:"做儿子的把供养双亲的责任放在心上是对的,但做父亲的更应该用学到的知识来教育子女。如果我的丰衣足食是用你们放弃学业换来的,那我真是食不知味,衣不觉暖。只要你们能够努力读书,继承祖上的基业,即使是粗茶淡饭、粗布短衣,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3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画画,师从当时著名画家沈周学画。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画技大长,所画的画已经显现出大家风范,在附近很有名气。唐伯虎开始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比起老师的画来自己也毫不逊色,从他那里再也学不到什么。于是,他借口母亲需要照顾,向老师提出想早点回去。他还拿出自己的画作请老师点评,实际上是想炫耀自己的画艺。

  沈周老师知道他的心思。他既没有强留唐伯虎,也没有看他的画作,只是请他到自己房间来吃饭送别。这个房间只有一扇窗户,窗外景色怡人,沈周老师就让唐伯虎过去开窗通风。

  唐伯虎朝窗户走去,可谁知那“窗”怎么开也开不了。唐伯虎问,“窗户上锁了吗?”沈周笑笑说:“哈哈,你看仔细了再开。”

  唐伯虎揉揉眼睛,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哪是什么窗户,而是老师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老师这画画得十分逼真,以至于让唐伯虎误认作是窗户。

  唐伯虎羞愧地对老师说,“请老师原谅我的肤浅骄傲,我愿意再跟您学习三年。”

  此后,唐伯虎改变了目空一切的态度,认真领会老师的教导,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2)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 (菁选5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1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徒弟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

  等到徒弟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徒弟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2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 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3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4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简历.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5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3)

——中国古代历史哲理故事 (菁选5篇)

中国古代历史哲理故事1

  晏婴,即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能言善辩著称于世。高缭是其宰相府中的一名官员。*日里,高缭做事认真,凡是吩咐给他的任务,他保证按时保质的完成。和同僚之间的关系相处的也很好,对待晏婴也是十分尊敬,从来不会背着晏婴说他一句坏话。

  高缭在宰相府三年虽然没有太大功劳,但是也没有什么过错。同僚们还是很认可他的工作能力的。这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官吏政绩和能力的日子了。高缭和同僚们都认真做答,高缭心想自己在宰相府的人缘不错,政绩也不差,况且对待考核也准备充分,一定不会被罢官或者降级的。于是就轻轻松松地参加完考核,考完后和同僚们喝酒放松去了。在酒桌上,还有几个拍高缭马屁的人频频给高缭敬酒,说:“您这次考核一定成绩优异,晏大夫一定会给您升职的。”还有的说:“您人缘这样好,将来一定能得到重用,说不定能当宰相呢!”这些话说得高缭心里美滋滋的。回家后不断想像着,自己升官发财的那一天,并盘算着升官后该置办几所大宅子,多买些珍贵的补药和吃食,改变一下目前还不太富裕的生活。

  可是,不久考核的结果公布了,高缭在被罢官之列。这可大大出乎高缭和其它同僚的意外。高缭想一定是晏婴弄错了,同僚们也为高缭叫冤,纷纷表示要为高缭讨个说法。于是几个*日里和高缭关系不错的人就去见晏婴,为高缭求情。他们对晏婴说:“高缭在宰相府为官三年,从来没有说过您一句坏话,任务也认真按时完成,*日里也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把他辞掉呢?”晏婴说:“辞掉他,正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我的坏话啊。”官员们不解,难道不说您坏话倒是错事了?晏婴继续说道:“我这个人就像一根弯弯曲曲的木头,需要斧头削,刨子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可是,高缭在我身边整整三年,对我的过错从来不讲,他这样做对我没有丝毫用处。我任用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给我挑毛病,提建议,以利于我不断改正,不断进步的啊!”说到这里求情的官员们恍然大悟,再也没人提给高缭求情的事了。

  哲理点拨

  对于别人给自己提意见,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人,怕别人给自己提意见,不管人家提的意见对错,一概认为那是和自己过不去,于是就把他当成自己的仇人。

  其实,我们细心想想就会知道,正确的意见对自己是有益无害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啊。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只要正确对待也没有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能接受意见的诚心。晏婴希望别人给自己提意见,以不断进步,终于成为历史上的名人。生活在新世纪的人们,只要能向晏婴一样虚心接受意见,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取得成就。

中国古代历史哲理故事2

  齐景公当政时期,滥用刑法,搞得人人自危。许多人生怕哪天得罪了齐景公,而被处以极刑。

  有一天,正当齐景公和大臣们商议国事的时候,突然听到大殿外乱轰轰的。于是景公派士兵到外面去查看。士兵回来报告说有一群人正在大殿外闹事,领头的人正在叫嚷着齐景公是个暴君,采用严酷的刑法迫害自己的臣民,早晚要失民心。要求他废除严酷刑法。齐景公非常生气,命人把那带头闹事的人押到大殿上。闹事的`人见到齐景公就大喊:“暴君,你设立种种严酷刑法,搞得人人自危。你这样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齐国早晚要败在你的手上!”齐景公听到这里,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叫喊着:“快来人啊,把他拉出去,处以*极刑!”大殿上的大臣们窃窃私语,都在说闹事者说的对,大王的确滥用刑法,这些刑法早该废除了,于是都想为他说情。可还没等大臣们开口,齐景公就说道:“你们谁也别为他求情,如有胆敢劝阻者,一律处以砍脚极刑!”这句话使大臣们纷纷低下头去,没有大再敢为闹事者求情,生怕将自己也牵连进去。

  这时,晏子走过来,气冲冲地从身旁的士兵身上抽出一把刀,一手抓住闹事者的脑袋,一手举着刀,做出一副恶狠狠,要*的样子。同时问齐景公:“大王,他妖言惑众,我来替您杀了他。只是不知道从何下刀?您可知道古时圣贤的君主肢解人时从哪个部位开始下刀?”齐景公听到这里,知道晏子是用古代贤明的君主来劝说自己不要滥杀无辜,就离开坐位,摆摆手说:“算了吧,这是寡人的错,不怪他了。”这下大臣们长长舒了一口气。退朝后,齐景公让晏子陪自己到处走走,随便聊天。当谈到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市场商品的价格时,齐景公问晏子:“你住的地方靠近集市,你可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吗?”晏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踊贵鞋贱(踊,是给受过砍脚刑法的人穿的鞋子)。”齐景公突然有所领悟,不久真的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法。

  哲理点拨

  事物的本质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有时甚至纷繁杂乱;而晏子则抓住了最能反映本质的突出现象,采用对比手法,用踊贵鞋贱这一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对方注意,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却更深刻地揭示了本质,收到了劝谏的效果。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当遇到难题,用一般常用的方法不好解决时,可以从其它方面来考虑,只要最终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中国古代历史哲理故事3

  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很多国家聚在一起商议停战。为了让大家遵守停战协定,国与国之间通常都会交换太子互相作为人质。

  魏国和赵国达成了停战协议,魏国派遣大臣庞葱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走之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摇了摇头,说:“街上怎么会有老虎呢?我当然不会相信。”

  庞葱又说:“但是,如果现在有第二个人也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想了想,说:“也许我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

  庞葱接着说:“如果这时又有第三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老虎,那么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肯定地说:“三个人都这样说,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说:“街上根本就不会有老虎,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那么很多人就会相信。现在,我去了赵国,我想,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人肯定不止三个。希望大王能够保持清醒,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

  魏王点头同意了。庞葱走后没有多久,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一开始,魏王不相信这些谗言。然而,时间久了,魏王就相信了那些人的话。后来庞葱陪太子回到魏国,但魏王不再信任庞葱,所以再也没有召见他。

  其实庞葱根本没有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情,但魏王最终还是听信了谗言。我们做事、看问题要有主见,千万不要盲从。

  在冀州(在今河北境内)的南边,黄河的北岸,有两座很高的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头,已经九十多岁了。由于大山挡在愚公家门前,所以每次出门和回家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移走这两座大山。家人都表示赞同,但他妻子提出了疑问:“凭你的力量怎么可能移得走那么大的山呢?况且山上的泥土和石头又运到哪里去呢?”家人说:“可以把这些东西运到渤海边。”

  第二天,愚公就带领他的子孙们开始挖泥土、凿石头,其他人就用簸箕把泥土运到渤海边上。有的邻居看到这个情形,也赶来帮忙。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嘲笑愚公说:“愚公啊!你真是太不自量力了!你年纪一大把了,还能再活几年呢?你还想移走大山,我看你想砍倒山上的一棵树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把山夷为*地了。”

  听了智叟的话,愚公感叹地说:“你的思想真顽固!没错,我的力量很有限。但我还有那么多儿子和孙子,他们将来也会有儿子、孙子。子孙的繁衍是不会停止的,因此我们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可是山却不会增高,我就不信不能把山铲*。”智叟摇了摇头,他虽然不理解愚公的行为,但也无法反驳。后来,天帝听说了愚公移山的事情,被他的精神和诚心所感动,于是派了两个神仙将两座大山背走了。愚公一家的出行一下子变得非常方便了。

  愚公移山的做法看似很愚蠢,但他的观念却很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有他那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那么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

中国古代历史哲理故事4

  孟子有一次和弟子们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在战争中获胜的问题。

  有一个弟子说:“我认为,要想打胜仗,必须要顺应天时,即抓住有利的季节和天气不可。”

  另一个弟子马上反驳说:“我认为天时并不重要,地利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高墙深池,并凭借山川险阻,这样才会攻必克守必固。”

  说完,他看着孟子,认为孟子一定会称赞他的看法。

  孟子听了他们的话,用手敲着大腿,慢慢说道:“你们俩说的都是次要的因素,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抓住。从战争全局来看,抓住天时不如占据有利地形,地形有利不如全军将士上下同心。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比如有一座地形有利的城池,在围攻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许多合适的战机,但终于没能攻克,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还有一座城池,地理形势险要,城墙高且坚固,粮草充足,但军心涣散,一听到敌人来进攻,都弃城不战而逃,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

  “历史上这样的战例是很多的。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来治国,为什么这样说呢?保卫国家不必靠山川险阻,威行天下不必靠强兵利器。实行仁政的人,老百姓就会支持他。不实行仁政的人,就不会有百姓支持他,最后连亲戚朋友都要背叛他,那他的江山也就完了。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听了孟子的话,学生们都佩服不已。

  哲理点拨:“天时”在今天看来应当是历史潮流或机遇,“地利”指的是地理优势,“人和”指的是人际关系融洽和谐。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这三者缺一不可。

中国古代历史哲理故事5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曾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挂六国相印。他在年轻时就已经是一个雄辩之士,并经常周游列国求仕,但却一直不为人所赏识。

  在贫困潦倒之际,他无奈只好返回家乡。他的嫂嫂见到他一副神色枯槁的样子,便对他说:“做普通百姓或去经商,都可以赚到钱来糊口,可你呢?终日游荡,无所事事,难怪落到今天这般地步。”

  一顿奚落之后,他嫂嫂也不下厨给他做饭吃。

  苏秦受到自家嫂嫂的如此冷眼相看,更加发奋学习,后来终于出人头地,衣锦还乡。

  哲理点拨:人不能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时运和命运只能困住凡夫俗子,却困不住适时而变、积极进取的人。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4)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 (菁选5篇)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1

  陆建猷教授《*哲学》一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分上下两卷,洋洋70万言。从书名看其勺容,其不离传g和视域,但却仿佛是与一般讲*哲学史的体例大有不同。据说,陆教授还有一本专门讲*哲学史的书,与《*哲学》构成姊妹篇,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我们将拭目以待。本书篇首是内容简介。大抵作者此书是“一部与‘*哲学史’体制相对而反映*哲学之学理形态的文本”。作者认为,“*哲学以民族特质的思维义理与概念范畴,表现其对哲学国际一般自具意义特性的品格支持,反映*哲思主体的思维风格特色,昭示中华民族崇哲尚学的理性致思。”可见,该书宗旨是试图展示*传统哲学的“学理形态”,力图“运用汉语义理而走出西方哲学表述传习,将原论至理汁味与现时人思需求接通”,以“超越曾经对*哲学碎片化的理解”。

  早些年陆教授曾为研究生幵设有一门叫《*哲学的学理形态》的课,可能此书即与此课程内容有关。其实,只要是从事*哲学的科研与教学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按某些流行说法,虽说*哲学博大精深,但其深层学理似很难以现代话语通俗传达出来。如此,那些历史上无数的贤哲大同小异的哲理思想和仿佛差不多的修养路数之间是否有一些共同点呢?那一本本卷帙浩繁的语录体著述彼此之间是否也有内在联系和共同思想轨迹?那些研究为数众多的哲学人物的各类论文是否有某些内容是相通的呢?可能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古老智慧怎能在当今时代学术条件下进行讲解和传承呢?这样的忧虑或多或少很可能就是“部分人的焦虑感、危机和困境意识及其‘合法性问题’(指关于*哲学合法性的讨论)的自疑”(第1页)。笔者虽不曾为“合法性”问题去动太多脑筋,但学习和研究*哲学三十年来却不免有这些“忧虑”、“焦虑感”和“危机意识”。可喜的是:“这些忧患词语及其心藉”显然“时常激促着哲学专业工作者致力改变这一现况”。的确,在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人那里的这些忧思依然还是忧思时,作为专业哲学工作者的陆教授业已完成如此一部大作!简介之后,便是著名教授成中英的《序一》,和陆教授的博士导师张岂之教授的《序二》’。二位教授均对该书作了肯定。张先生认为,陆著坚持“*哲学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由于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长期的研究才能获得学术卜.的成就”,该书的完成“标志着他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成教授则说:“我必须要说,陆建猷教授写了当今的一本极有创建性的*哲学之书。他的阐述的方式及其丰富的内容把*哲学的宏观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为*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正是鉴于其著之“创建性”和“非常卓越的贡献”,以及一个“标志”的“开始”,本评论将主题拟为“筚路蓝缕开生面”。探寻*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该著主题。相应的是纠正百年来*哲学研究中存在的“多史少学”、“以史代学”,或“‘*哲学史’一路而单边的强势传习发展”(第7页)和“史与学混同”(第8页)的现状。在回望百年*哲学研究,特别是诸如谢无量、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牟宗三、劳思光、成中英等的研究之后,陆教授申论他对哲学与哲学史关系上的观点。在陆教授看来,学科应以学与史兼备示其健全,而“学”显然是突出学理,“史”则偏重学理演进的历史。二者的关系应是“先学而后史,学是史的本体,史是学的进程”,尤其是“学理形态应当自体呈示逻辑进程,而非没有自我实体的发展进程”。因之,“哲学的学与史是哲学科目本质统一性下的两个性质差别的异域”。(第7页)还说:“哲学之为学科的机体,本然地包含着哲学之‘学’与哲学之‘史’的差异性论域^哲学之‘学’是哲学之为学科的学理形态自体,它是决定哲学之‘史’的实体质素。”(第15页)由此自然涉及黑格尔“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那个著名的思想论断。这个思想后来又以“哲学就是哲学史”的命题而广泛流传。在陆教授看来,“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命题成立的条件是有限的。它不能掩盖二者有区别的事实。我们并不能因此把哲学归结为哲学史,也不能把哲学研究局限于哲学史研究。从这里,作者试图开出他的《*哲学》的立根之基来。陆教授说:“学术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地开新其生机途道。应世之需与综合创新是《*哲学》生成的动因条件。”(第8页)该书比照一般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域而论*哲学的所谓理论论域,也同时就是*哲学之“学”所关注的问题。

  除了绪言和结束语外,作者大体以此为依据将*哲学的“学”分为本原论、格致论、名辩论、美识论、伦理观五大板块,各板块有概述,且每个板块也工整地区分为六章,全书共三十章。分述先秦诸子百家、儒、释、道各家哲学思想,而以六经之首《易经》作为全书之开篇。不仅如此,陆教授还将他所思考编排的板块、章名和节名分别称之为“宏观的板块论域”、“中观的致思问题”和“微观的语义概念”三个层次。于此我们看到该书特殊的逻辑结构。陆教授说:“宏观的‘板块论域’进向中观的‘致思问题’,中观的‘致思问题’在(再)进向微观的‘语义问题’,是*哲学现实学理形态的层次结构逻辑链。”(第17页)又说:“篇名意义的‘板块论域’、章名意义的‘致思问题’、节名意义的‘语义概念’是*哲学现实学理形态的主体质素要件。论域、问题、概念的等差层阶,坚实地组构并支持着*哲学大系及其学科理念运动的法则性。论域、问题、概念是哲学的形态质素,也是哲学之为学科合法性的实体部件”。这是说根据“论域”划分板块,而以“问题”构成不同的致思路径,以“概念”区分语义。论域、问题、概念就不仅成为构成横断面的《*哲学》板块与板块、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逻辑,且它们又纵贯性地是论域、致思、语义间相互联系的环节。陆教授严厉批判无视*哲学现实学理形态存在的错误看法,以及那种轻鄙*哲学研究者和教学者的不适之言。他说:“人们似乎不应该设想某个民族国家的哲学史不合法的问题,倘若执意拟设这一表示少数哲学工作者奇思妙想的‘问题’,那就需要等待他们拿出地球表面确实存在着‘生活着而无思想’的人类证据,同时还需要回答地球表面以思想为本质的哲学是否必要与某洲某国哲学相一致的终极难题!”.

  此外,《*哲学》还有两大特点:一是特别突出*哲学是关于智慧之思的学说的思想,二是强调*哲学的美识论和伦理观。陆教授在很多地方谈到*哲学或哲学的根本属性问题。如其云:“哲学的本质是思想”(第17页);“哲学昭示着民族国家的理论智思”(第28页);“*哲学即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智慧之学”(第1页);哲学是“精致的概念思维的学科”(第16页),还说:“哲义涵摄主体思维认知与经典认知与经由认知致取的知识智慧”(第13页),等等。最后,他仍是将*哲学还原为一般哲学:“*哲学就是哲学国际一般意义下悠久辉煌的传统的国别哲学”(第17页)。*哲学是否突出知i只问题,有不同认识。但陆教授突出此点是有原因的。一是他认为*哲学也只是“哲学的国际一般",一般哲学注重知识,当然*哲学也理应如此;二是陆教授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南宋的四书学”,其自然接受朱子解《大学》的方式。关于*哲学的美识论和伦理观两板块占了全书下册,近三百页。作者认为,“美识论是*哲学学理形态的审美之域”(第21页)。伦理观的根本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实现社会公正是领导主体对于社会进步的公共职责”(第494页)。如果说美识论稍多地关注到道家与佛教的话,那么,伦理观中更多阐释和介绍的是儒家的伦理观。

  总之,《*哲学》一书不是随意之作,无论从其花费十余年时间上看,还是从思想逻辑的建构方面看,都是如此。当然,本书也存在仍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首先是存在着难以完全划分在五大板块中的某些问题,也有多板块同时并存的某一问题。比如,“言意之辩”就不免既可被当作属于格致论,却又仿佛属于名辩论。作者并未明确交代究竟在何意义上属于格致论,又在何意义上属于名辩论。再比如,虽同属于名辩论的名辩逻辑问题,在诸子那里的具体表现有很大不同。儒家将之转化为“正名”乃至“名教”问题,就与政治和社会教化、教育紧密相关,与名辩思潮中的名家及后期墨家单纯重视思维逻辑有很大区别,但作者似未对此作出特别说明。其次,在某些思想叙述时,对其复杂性的分析仍待加强。比如,“美识论”中将老子的所谓“美恶相生”这种相对主义论调有肯定的叙述,却未剖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此外,书中还有过分引证同一内容,阅读上会造成重复的印象文字表述也非标准的现代白话,易生歧义。但总体上瑕不掩瑜,望读者诸君明鉴。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2

  “对于华裔美国作家来说,*既是荣耀、资产,也是耻辱、包袱。”这种矛盾也充分体现在华裔作家的写作上,产生了他们在有关于*叙事中骄傲与屈辱、自大与自卑、认同与拒绝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尽管华裔作家在创作中对自己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表现得不尽相同,越来越多的华裔作家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华裔群体在中美两种文化碰撞中的生存及对命运的思考。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就是其中一位代表,她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情结和*文化意识极具感染力。

  她于2008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向我来》更是以其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审美趋向,记录了第一代华人在北美社会种族和经济的双重压迫下,如何追寻自身的文化归属及认同感的。出生在广东省的梁有信自小被卖到金司徒家当养子,成年后他在养父的安排下,以杰克满司徒的身份来到美国,成为一名屠夫。不久,杰克便爱上了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竹心姑娘乔伊斯,但杰克知道,爱情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得到的奢望;因为在养父的胁迫下,杰克必须与养父的女人假结婚,好瞒过移民局的调查。

  但是乔伊斯很快怀孕了,一向沉默隐忍的杰克开始公然反抗养父,要求解除假婚姻;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杰克只好向移民局坦白了自己的假身份。然而反抗后的杰克却没能摆脱作为契纸儿子的命运,在金的报复下,他失去一条手臂,乔伊斯更是在此时撇下嗷嗷待哺的女儿维拉,无情地离开了他。但是美国移民政策的压迫、纸契父亲的贪婪无耻、虚假的婚姻枷锁,一切背叛、贫穷与饥馑却并未让杰克沉沦,他开始以另一种姿态来对抗种种磨难,保持着自己心灵的健全与纯洁,并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读过此书的人,莫不有感于杰克在“自我坚守”与“自我改变”的生存选择中对中华文明及自身文化的定位和追寻。杰克是矛盾的:*和*文化是他在异国生活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但同时也是他在美国受到排斥、感到屈辱的根源。但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思想是杰克寻找自我、适应环境的精神依托,我们能清晰感觉到杰克作为单薄的个体忍辱负重地融入他者文化过程中无法摆脱的*情结。可以说,杰克的每一步都是故国家园在异国土地上的继承与延长。

  一、儒家思想

  细读文本,读者会发现杰克的前半生几乎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家中的伦理观。《礼记》一贯强调父亲的权威,要求儿子对父亲:“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父母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在养母的教导下,“从小就对着司徒金的照片行父子之礼”的杰克深受这种“父为子纲”观念的影响。司徒金让他干最脏最臭的活,把他当做赚钱的工具,借他为自己娶妻,杰克都默默承受了。他遵循着父父子子的伦常,“金,是我唯一的父亲,家庭之道是我的生存之本。”“无论是契纸关系还是血缘关系,我都敬重我的父亲。每个新年,我都会去看望他,祝福他。每个中秋节,我都会送上一盒月饼,每个冬至,我都给父亲送上一篮冬橘。这是应尽的礼节,我一一遵循。”作为个人,杰克更是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礼制规范自身,他“自食其力,靠自己的汗水、自己的双手为生,从不惹麻烦,从不浪费。

  一个出苦力的人是不该梦想着开奔驰车的……我从不奢望自己的得不到的东西”。就连对司徒金的反抗、向美国移民局坦白,杰克也是受儒家家庭观推动的。“在*人眼里,家是责任、义务、忠诚,是一切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础,是一切人类关系的根基。”对于身处异乡身份缺失的杰克,家更是一切:“谁不想要一个家?…我们这些*小子,都得找到自己的根,不然就会像枯木一样腐去。”爱与性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家庭的保障,一切都只不过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物,太缺乏实质性。也正因为这样,即便得到了乔恩斯,杰克依然坚持要结婚,坚持乔恩斯“以爱家人一样的方式来爱他。”很明显,儒家的家庭观对杰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自小就生在美国的乔恩斯所无法理解的。

  “我想要照顾乔恩斯和孩子,我想要一个家,”杰克说。为此,他不惜放弃自己在美国的合法身份,不惜和自己的契纸父亲反目成仇。杰克试图用儒家礼教在异土寻找自己的希望之乡,但过分强调责任与服从的儒家已成为他沉重的负担,成为他的精神压抑的根源:“责任与服从,这是儒教给我下的咒”。因为责任,杰克默默隐忍了一切;因为责任,杰克拼尽全力想给乔恩斯和孩子一个家;因为责任,杰克失去了身份、失去了左臂。司徒金的报复不但砍去了杰克的左臂,也砍断了他对儒家礼教的信任“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么迷茫过,在我的身后,没有法律,没有爱的指引。”。此时的杰克又将以怎样的生活姿态活下去?他能够保持自己心灵的健全、纯洁,以免于因种种磨难而备受的困扰吗?

  二、道教生存哲学

  失去手臂后的杰克似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种介乎和*、容忍、知足之间一种既不沉溺于尘世又不逃避现实的人生之道。此时的杰克若水一般,具备了无限的忍耐力,以慎重的理性、宽宏的气度、和*的性情对待人生。杰克是弱者,但对于他来说,却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总有一天,所有无法忍受的事都会像星期三下午四点的冰激凌一样*常,所有你害怕的事都将变得可以忍受”。也正是这种柔弱却豁达的力量,让杰克与生活恰和起来。欺骗、压迫、苦难重充裕着杰克的一生,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声嘶力竭的绝望,而是一个在经历过大风大雨后的静观人生。他劝导一心要为父报仇的依琳:“放开双手吧,以宽容之心关上仇恨最后一扇门,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释然。”最终,伊琳放弃仇恨,开始了新的生活。而他对于女儿维拉的态度,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的家长作风。

  他不横加插手女儿的事,但总在维拉最无助的时候帮助引导她:“孩子,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但只要你需要,父亲会给你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尽管父女之间有着种种隔膜、尽管维拉埋怨父亲的逆来顺受,但杰克的温情与理解最终让他们跨越了一切的鸿沟。维拉在经历了种种人生沧桑后,最终转头回望父亲,从父亲苦难的经历中汲取无尽的力量:“沉默的父亲是最安全的父亲。”(20)杰克也许无法决定和改变命运,但在漫漫人生中,却能静默地克服种种挫折。正是这种“自然而不争,不择地而流”的达观使得他在现实人生中得以超脱,在逆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和谐。除了柔弱的力量,道教还为苦难中的杰克准备了另一剂止痛药,那便是如何追求快乐。我们要怎样去享受人生?谁最会享受人生?

  小说给予了我们答案。“活在当下,也许这件事我们做不到,但我们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来找寻快乐。”磨难过后,杰克看到了生活的愁苦和失败,看到了贫穷、疼痛、苦恼和死亡的无助,但正是有了这种意识和现实感,杰克才能深切地去追求快乐的人生:“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为了快乐,一切的努力都值得。”幸福是脆弱的,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因此所欲求的只是足以令他快乐的东西。乔恩斯离开了,伊娜、薇拉的爱同样让他感到快乐。这个尘世是寂苦的,在这里,没有法律的保障、没有身份的依托,生命时刻受着疾病、疼痛、苦恼和死亡的支配,但这个非此非彼的尘世却是杰克无法逃离的,对于他来说,即便自己只是这个尘世过路的旅客,即便这个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他也得快乐的活着。他告诫女儿:“快乐便是一切,没有什么值得你不快乐。”杰克以这种达观宽宏的怀抱、温和的心境在困境中乐天知命地生活着,深切地感受追求幸福。万物之至柔,无论如何遭遇,杰克*静的生命,永远无扰长流。“日子在渐渐好转,我继续前行。即使有岩石阻挡,水也照样流淌”。

  三、结语

  也许有人会认为杰克是个“逃避主义”者,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第一代移民,杰克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从事最被人轻贱的职业;不但受到排华法案的歧视、白人无形的迫害,还要忍受身边人的背叛、盘剥。这是在怎样的一种缺乏信任、充满怀疑的环境中夹缝求生!待下去、活下来,这是杰克一切生活的归结点。是的,杰克是美国边缘人群的一员,他有着寄人篱下的忍辱负重,在文化碰撞中遍体鳞伤。但无论如何杰克毕竟活了下来,颠沛流离、受尽欺凌,却依然能立足生根。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道教宣传的忍耐力,至柔之道,及模棱两可的快乐观中他也最终寻找到了历史的归属感,有了文化栖身之地。

  这是一种民族力量,势必是不可抗拒的。和杰克一样,对于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和华裔后代来说,这种种族和经济的双重压迫,这种对自身文化归属及认同遥无止期的忧虑无疑是萦绕在他们心头最大的痛楚。《向我来》一书中,人性的美好似乎已经沦为一种不健全的表现,价值选择已经混乱不堪,对生活最基本的追求都已是遥不可及。但作者却以忧伤却又行云流水般顺畅淡定的笔调将这种乱世中的痛苦、悲悯、无奈及忧伤化为对移民精神的传承。在她的笔下,就连苦难都成已为第一代华裔杰克*情结、中华文化的衬托。《向我来》中,杰克最终在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下,找到了一种均衡的认同方式:他的善良、豁达、宽容及在困境中对美好的追求,似乎已超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寻找到了最后的融通。

  这种融通也最终容纳了他的经历和传统的所有方面,我想这也便是作者伍慧明希望借此作品最终传达的美好愿望。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3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家,人们都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健康与寿命问题。无论是中医和西医,都需要面对并解决其中产生的诸多问题。二者应该联手,互相学习,共同探讨东方医学、西方医学,为了人类健康不断改进提升整体医疗水*。

  中医学不像西方医学,仅仅作为医疗科学,中医学还包含着*哲学、人体学、环境学、天文学、气象学、矿物学、植物学,以及重要的人文学--中医在诊治和指导养生时会考虑人的灵魂、心情、伦理等等。因此从事中医治疗与研究,多少要知道些*哲学,否则就不能全面理解*医学。*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体,说到中医学,不仅指汉族人民传下来的医学经验和知识,也包括藏族、蒙古族、苗族、*、傣族等等少数民族的医学智慧。

  *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有六个特征:整体性、个体性、系统性、关联性、中和性、协调性。一个人就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的遗传史、身体结构、生活环境、习惯、得病原因等都不一样,对每个人的治疗也就都不应该一样。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与其他部分会产生关联,甚至不同部位的细胞都是有关联的,各个器官结构相互协调时,人才是最健康的。有关这方面的认识,在*2000年前的典籍中就有详细论述。从20世纪后半期起,西方医学也开始意识到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说明两者在慢慢靠近。

  整体性背后反映的哲学思考是什么呢?首先,宇宙是一个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体自身作为一个整体,与宇宙息息相关。举一个例子:*有一种针灸疗法叫耳针,各个器官都与耳朵有关联,在耳朵上反映人的整体布局却和人的正常*方向相反。又如足疗,主要按摩脚掌部位,却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健康有好处,甚至可以治病。我自己有个亲身经历的故事:10年前我在陕西咸阳开会,遇到一个足疗医生。他刚按摩没多久就问我,“你是不是颈椎受过伤?”“你心脏有一点点小毛病,但是没有大碍。你腰椎也不太好。”我身体上结构性的、器质性上的病竟然在足部都有反映,被他发现了。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在三年前开始爆发,而这个成阳的足疗师在10年前就发现了。

  中医在诊断时,不仅针对疾病本身,还会考虑到患者的心情和情绪感受去综合判断。中医理论认为:精神与肉体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医与西医的一大区别:中医治人,西医治病。

  中医认为,每个人先天情况不一样,原生家族、成长环境、经历、食物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等等也会不一样,应该实行个体化治疗。关于中医的系统性,有一个可见与不可见的问题,比如经络。中医有很重要的经络系统,但是如果将人体进行解剖,即便放在电子显微镜下察看,也是找不到这所谓的经络在哪里。这说明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经络,但是不能解释、不能證明并不说明其不存在。

  中医的协调性包括三个方面:与自然协调,自身各部分的协调,心与身的协调。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健康关系很大,比如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看到了人体与自然的协调。很多人会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这就是自身的协调,各个器官互相协调。我自己对自身的协调深有体会,如果我晚餐吃了两个鸡腿,再吃牛排、沙拉等等,就会到夜里3点也睡不着:食欲得到满足了,但是肠胃的接受能力跟不上,造成了自身的不协调。身与心也要协调,如果心情不舒畅,身上也不会痛快。

  中医诊断方法有“望、闻、问、切”四种,处方则有“君、臣、佐、使”四种;中医讲究“一人一方”,“7到10天换方”;中医治疗方法除了中药之外,还有针灸、推拿、按摩等,无论什么诊断、治疗方法,都讲究“扶正祛邪,身心兼治”。我女儿在六七岁时,长期感冒发低烧持续了4天,虽然不影响她上学、玩耍,但是情绪总是不高,去了很多著名医院,都没治好。后来遇到一个老中医,吃了他的药,到第5天,女儿的低烧停止了,开始活蹦乱跳了。中医不仅治病,也能防病,通过养生、太极、气功等方法,健身强体。中医还提倡食补、药膳等。中药大多是植物,本身就可以作为食物,这就是“药食同源”。

  此外,中医还有“带病生活”和“带毒生活”这样一种在现代医学看来似乎荒谬的理论。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是艾滋病。*有一种疗法,曾在非洲被广泛使用,效果显著。我曾经去非洲访问过那些病人,也访问过医院、医生,按*医学的方法治疗,有些染上艾滋病的采矿工人、卡车司机可以正常生活,甚至可以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了。但是如果让他们去医院化验会发现仍然是阳性。病和非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带毒生活”最好的例子是有些中药材里含有重金属,如果要完全排除,医疗就会陷于困境。很多人不知道,在一付处方里还有另外一些药在抵消重金属的副作用,只要能够总体上控制,不影响病人的健康和生活就行。

  中医在*历史上是建立了许多伟绩的,比如根据*两千多年来的史籍记载,曾大规模爆发过的瘟疫有1400多次,再加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乱,可谓多灾多难。但*人口一直稳步增长,从没有出现过像欧洲一样不止一次爆发、每次死亡数千万人的事情。*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国家,老鼠很多,鼠疫容易发生。幸运的是,我们有中医,避免了赤地千里不见人烟的惨剧。病灾屡发,又从与疾疫的搏斗中产生了著名的“温病”理论和疗法。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医学,中医作为其中发展完善的一支,丰富了人类的医学宝库。因此,中医应该学习西医与其他民族的优秀医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与世界其他医学一起,携手维护并促进全人类的健康。

  当前中医学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因为不同文化的长期隔绝因而彼此误会己久,中医不易被一些国家和民族接受;由于对人体和宇宙认识的差异,难以融合;医学领域的接触与合作牵涉面广,涉及到科学、政策、教育、企业等各个领域。总体而言,中医与西医的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西医重分析性,相对精确;中医重综合性,相对模糊;西医重求共性,更有重复性;中医重个性,更有变化性;西医依病定,相对标准;中医因人异,相对灵活;西医针对病灶,更有直观性;中医针对全身,更有经验性。

  与此同时,中医也遇到了一些机遇,比如地球正在变小,隔绝也越来越小;人们的思维发生演变,不断认识真理;生态恶化,整体医学陷入困境。举个例子,我在北京与世界卫生组织驻*机构的领导聊天,他提到现在世界面临一个严重问题: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滥用会在人体产生抗药性,一旦出现抗药性,就要加大剂量,但是剂量大了,副作用就大,这样就不得不研究新的抗生素。我们真的时时需要抗生素吗?或许中医和*文化可以给世界另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角度。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4

  一、*哲学是*文化的核心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西文化论争如火如荼之际,梁漱溟力排众议’提出了个性鲜明、见解独到、自成一家的*哲学观,旨在寻找*文化及其哲学摆脱困境、走向复兴的途径。严格地说,梁漱溟的*哲学观是文化哲学观,其中心问题是*哲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当时的知识分子看到在中西文化的对抗中,西方文化绝对地压倒*文化,有人便因此主张将*文化根本打倒,连根拔掉!这实际上是“全盘西化”论的先声。站在维护*文化的立场,梁漱溟当然反对这一主张。问题在于面对*文化的现实境遇,要肯定*文化,就必须对它的合理性、正当性特别是在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作出让人信服的论证:“东方化究竟能否存在?”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生活样法不同根本上在于意欲的不同(方向),也就是生活态度(人生态度)的不同。去求一家文化的根本或源泉,只要去看作为文化根源的意欲,即人生态度。中、西、印三种文化分别代表着人类文化可能的三种类型、三种路向。

  西方文化代表着第一路向,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其要求。第二路向的代表是*文化,以意欲调和折中为其根本精神,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要求我自己的满足,随遇而安。第三路向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走这条路向的人,遇到问题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第三路向以印度文化为代表。

  梁漱溟认为,人生态度和方向没有不偏的,都有其好的地方,都有其不好的地方;无所谓哪个文化就是好的文化、合用的文化,哪个文化就是不好的文化、不合用的文化。代表人类三种不同人生态度的中、西、印文化没有是非之分、好坏之别。这样,梁漱滨以其相对主义的文化观肯定了*文化的合理性、正当性。

  然而,对不同文化的选择却有一个是否合于时宜的问题。梁漱溟认为代表三种人生路向的中、西、印三种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三个时期、三个步骤。在梁漱溟看来,人生不外三种问题:

  (1)物质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2)社会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

  (3)精神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自身的关系。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第一路向是生活本来的路向,这条路走到今天,成就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人不待把第一条路走完,便中途拐弯到第二路上来,着力解决人生的第二种问题,即社会生活问题。*文化把以后要走的路提前走了,成为人类文化的早熟形态,少有对自然的改造,欠缺西方走第一条路所成就的科学与民主。世界文化的第二步骤就是指*文化的复兴。代表第三路向的印度文化,着眼于人生的第三种问题,即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文化复兴之后将继之以印度文化复兴。西方意欲向前改造环境以求满足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开始转人人对人的问题的时代,*文化第二路向的人生态度正是世界文化的出路所在。梁漱溟的世界文化三期说表明了他在文化观上的历史进化论的立场,论证了*文化在现时代及未来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梁漱溟的三种文化类型说强调了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及其形成的原因,而世界文化三期说则强调了人类文化的共性、普遍性及其形成的原因。文化就是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变动中又有相对稳定的东西,那就是形成该文化的人生态度。一方面,梁漱溟始终强调人生态度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一种文化而言,人生态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梁漱溟认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历史条件发生改变,人生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梁漱溟的文化观主要由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进化论构成。文化观上的相对主义的立场使他没有因为历史进化论的立场而深陷绝对主义进化论的泥淖、得出“全盘西化”的结论。文化观上的历史进化论则使他在肯定*文化的同时认识到*文化的缺陷及成因,这为他的全面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主张提供了依据。在新文化运动中,梁漱溟被认为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不过,梁漱溟保守却不守旧。他认为*文化的出路是“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批评的把*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是坚持*文化的根本——*人的人生态度,二要吸收西方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和民主是人类文化普遍性的因素。*文化要成为民族的、个性的,也必须是世界的、普遍的。他说东方化(实质是*化)还是要连根的拔去,还是可以翻身呢?此处所谓翻身,不仅说*人仍旧使用东方化而已,大约假使东方化可以翻身,亦是同西方化一样,成一种世界的文化。现在西方化所谓科学和‘德谟克拉西’之二物,是无论世界上哪一地方人皆不能自外的。”

  *哲学是*文化的代表和核心。梁漱溟认为哲学就是有系统的思想,首尾连贯成一家之言。而思想是对宇宙、人生各种问题所抱的态度和意见?。态度是思想的中心,它关乎人的情感和意志;意见则关乎人的理性。哲学的中心就是人生态度。梁漱溟把文化的根本问题归结为人生态度问题,其实就是把文化的根本问题归结为精神问题、思想问题、哲学问题。人生态度在一种文化中一旦成为人们的自觉认识,就有可能转化、提升为一种思想乃至哲学,并在文化的发展中得到传承。*人的人生态度在*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早已凝聚成*人普遍认同的思想和哲学,这样,蕴含着*人人生态度的*哲学自然成为*文化的代表和核心,并得到肯定。现在,*文化的更新关键是作为*文化核心的*哲学的更新。

  二、*哲学的更新一从古代玄学到现代哲学

  *哲学的更新与*学术的特点直接相关。梁漱溟把中西学术的不同概括为科学与玄学(艺术)的不同:西方的科学精神就是一定要求一个客观公认的确切知识。一切要根据科学,用科学方法把许多零碎的经验、不完全的知识经营成学问,科学研究的是多而且固定的现象,对事物的认识是理性的、分析的,所用的观念明白而确定。*的玄学(艺术)精神全然蔑视客观规矩,强调心心传授,强调天才秘巧。玄学所讲的是一而变化、变化而一的本体。玄学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直觉的、整体的,所用的是无定实的观念,如阴阳等。

  梁漱溟认为,*人大半喜欢拿阴阳等来讲学问,其结果是一切成了玄学化的东西,有玄学而无科学。显然,*古代哲学是无处不适用的玄学,或者叫形而上学,而不像西方哲学以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的形态存在。为了强调中西方哲学的区别,梁漱溟常常用玄学、形而上学来指称*古代哲学。

  虽然*古代哲学以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态度的形态存在,但梁漱溟认为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古代没有哲学。梁漱溟对“哲学”的理解超越了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在他看来,哲学就是有系统的思想,哲学与科学有相通之处又有根本的不同,科学对世界的认识依从于客观,不夹杂主观的好恶取舍;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同样不能无视客观事实(这与科学相通),但带有主观的好恶取舍,而主观的好恶取舍宽泛地说就是人生态度。西方哲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哲学形态的西方文化。玄学是*文化的产物,是哲学形态的*文化。要回答*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前提是明确什么是哲学。实际上人们常常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来拷问*哲学,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现。梁漱溟以其相对主义和历史进化论的文化观不仅否定了西方中心主义,而且充分论证了*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站在文化普遍性和历史进化论的立场,梁漱溟基本上同意孔德关于人类文化由宗教、玄学(哲学)向科学进化的观点。*人第二路向的人生态度比西方少走了一大段路,知识未开,尚未走出宗教玄学的圈,*哲学需要实现从古代玄学到现代哲学的转变。*古代玄学的缺陷在于欠缺科学的方法和知识,现代*哲学需要像西方哲学一样,把具有人类文化普遍性的科学方法和知识作为自己的基础:“怎样引进这两种精神(科学与民主——引者注)实在是当今所急的;否则,我们将永此不配谈人格,我们将永此不配谈学术。”⑴209*哲学的更新就是实现作为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态度的古代玄学向一门独立学科(科学)——学术的现代哲学的转化。

  现代*哲学必须引进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把知识研究作为自身的基础,但不能再走西方哲学的老路,变成科学哲学,而是应当保持自己的特性。西方科学哲学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整个宇宙当成一个绝对的、呆板的存在去研究,有意无意地把哲学等同于其他科学,丧失了哲学自身的独特性,导致西方哲学的大衰竭。传统的*哲学——玄学所以站得住,就在于没有陷人西方、印度哲学的错误。梁漱溟说这只有辟出一条特殊的路来,同宗教一般的具奠定人生勖慰情志的大力,却无借乎超绝观念,而成功一种不含出世倾向的宗教;同哲学一般的解决疑难,却不仅为知的一边事,而成功一种不单是予人以新观念并实予人以新生命的哲学。”也就是说,现代*哲学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坚守第二路向的人生态度,勖慰*人的情志,又要避免走向宗教;二是奠基于科学知识之上,能解除人们理智上的疑惑。

  三、*哲学的特质

  梁漱溟从*哲学的问题、*哲学的方法、*哲学的本质、*哲学的目的等方面与西方哲学比较,来揭示*哲学的特质。

  (一)*哲学的问题:内在的生命

  梁漱溟认为*形而上学(*哲学)的问题与西洋、印度全然不同。古代西方的形而上学围绕着对于宇宙本体的追究,他们理解的本体是呆板的静体。*古人对诸如宇宙本体这样呆板静体的问题一般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多是关注运动、变化的事物——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梁漱溟认为,西方哲学之所以走向“科学哲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第一路向的人生态度使哲学与科学具有共同的问题意识,这使西方哲学容易丧失自身的独特性,模糊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人持调和持中的人生态度,认为宇宙间实没有那绝对的、单一、极端、不调和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衡、调和的,他们感兴趣的是宇宙的变化流行,因而着眼于内在生命。

  直到今天,许多人都基于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把哲学理解为形而上学,哲学主要是探究宇宙本体是什么的问题。依据这种哲学观,有些人否定*哲学的存在,更多的人常常用西方哲学的问题硬套*古人的思想,或者随意裁剪*古人的思想。如,冯友兰与熊十力对古代*哲学所讲的“良知”的认识就有很大的不同。冯友兰认为良知是个假定,而熊十力则认为良知是真真实实的,而且是一个呈现,须要直下自觉,直下肯定。牟宗三认为,这一分歧在于冯、熊二人对“存在”的认识根本不同,冯友兰对“存在”的认识停在经验层、知识层上;熊十力所理解的存在(良知)是内在的生命存在。古人所言的良知是生命的学问,而不是西方“自然”的学问。从“生命的学问”角度看,良知永远不能客体化,不能对象化,因为良知是内在的生命。只有把主体恢复为主体,把人恢复为人,良知之“明”才会呈现出来。

  我们可以将牟宗三对良知的理解看成梁漱溟的*哲学观的当代回响。梁漱溟说,西方哲学“一味向外追求,完全抛荒了自己,丧失了精神,外面生活富丽,内里生活却贫乏至于零!”⑴181人们通过西方哲学无法得到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确证。在梁漱溟看来,哲学以人生态度为中心,对人、人的生命的关切应该贯穿哲学的始终。*哲学始终以生命为根本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生命的学问,最为根本的学问。

  (二)*哲学的方法:直觉与生命的学问相应,*哲学的方法是直觉。

  梁漱溟认为,宇宙的本体是“生命”,是绵延,宇宙现象则在生活中显现,为感觉与理智所认识。理智适应于研究客观、静体的自然。而要认识宇宙的本体——生命,非感觉理智所能办,必有生活的直觉才行要晓得感觉与我们内里的生命是无干的,相干的是附于感觉的直觉;理智与我们内里的生命是无干的,相干的是附于理智的直觉。我们内里的生命与外面通气的,只是这直觉的窗户。”⑴146直觉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对事物的认知不再停留在现象上,而深入到生命中去,认识的不再是生命的局部,而是生命的全部。这时生命便是浑融而完整的,没有主观、客观的二分。直觉所得不能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言文字只是理智的形式。形而上学研究的是运动变化的生命,所以讲形而上学要用流动的观念而不能用明晰的固定的概念,概念只能诠释现象。

  梁漱溟是现代哲学家中“第一?个倡导直觉说最有力量的人”。为了强调中西哲学的不同,梁漱溟把直觉与理智对立起来,更多地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在中西学术的比较中,梁漱溟已经指出:“科学的方法所得的是知识,玄学的方法天然的不能得到知识,顶多算他是主观的意见而已。”⑴35这里所说的“玄学的方法”就是他倡导的直觉。同时,梁漱溟也认为更新的*哲学必须吸收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先要进行知识的研究,所谓科学方法恰恰正是他所否定的理智。这就导致了梁漱溟认识上的自相矛盾。

  梁漱溟不是没有觉察到这一矛盾。直觉固然是*传统哲学的方法,但*哲学要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就不能停留在直觉的方法,而必须探明直觉所特有的逻辑。他说直觉也只能认识那些观念(阴阳等)而已,他并不会演出那些道理来,这盖必有其特殊逻辑,才能讲明以前所成的玄学而可以继续研究。……不过我们一定可以知道这个方法如果弄不出来,则*一切学术之得失利弊,就看不分明而终于无法讲求。我们又相信除非*文明无一丝一毫之价值而已,苟犹能于西洋印度之外自成一派,多少有其价值,则为此一派文明之*的方法必然是有的,只待有心人去弄出来罢了。此非常之大业,国人不可不勉。”这里,梁漱溟为现代*哲学的发展提出了方法论的课题。

  (三)*哲学的本质:理性

  梁漱溟认为西方哲学是理智的、科学的,*哲学是直觉的、本能的。他把理智、本能看*的两方面,在理智与本能二分中,更看重人的本能,认为本能冲动是人的生命中最有力量的。直觉源于人的生命,直觉就是生命的本能。梁漱溟理智与本能二分的思想主要是基于西方哲学(如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观点。另一方面,梁漱溟又把理性、科学看*类文化中的普遍性的因素。由此就可能推导出*哲学是非理性甚至是反理性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梁漱溟自己也无法接受。

  梁漱溟发觉把本能当作人类的本性极不妥当?如果把人的生命本能当作人类本性就无法从根本上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正是由于人之外的一切动物陷于本能生活中,整个生命沦为个体生存与后代繁衍两大问题的方法、手段、工具,尽失其生命本性,与宇宙大生命不免有隔。另外,人的生命(生物)本能实际上与其他动物相比反而有所削弱而不是加强。正是人类反本能的理智才把人类生命从动物式的本能中*出来,不再落于生存与种族繁衍的工具地位,而开始有了自己。理智发展并取代本能,人类生活依赖后天的学习去实现。对人来说本能是工具,理智同样是工具,人类用理智去认识客观自然,却无法认识宇宙的本体生命。梁漱溟认识到先前理智与本能二分不足以揭示人的本性,又回到*传统哲学本身。

  人的本质在于人所特有的心,这是*传统哲学重要的观点。梁漱溟对传统思想做了新的诠释和发展。他认为广义的心由知与情构成,知包括理智与感觉,情指情志。理智把人类的生命从本能中*出来,其所得的“物理”,不夹杂一毫感情。人的情志具有是非好恶之情,蛊然与本能相关,却不一定从本能而来。伴随本能而与之相应的感情是有所为的,与利害相关;还有一类无私的感情超越了利害,超越了本能。此无私的感情,正是自觉之人心。总之,心是从人的生命中流露出来的,人人所本有,但它绝非本能。人走后天选择的路,心能战胜人的本能而统率之,它是人真正的主宰。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把人心细分为理智与理性。理智所得是“物理”,理性所得是“情理”。理智是人心之妙用,理性是人心之美德。后者为体,前者为用,体用不二。人类的生物性本能从属于理性而涵于理性之中。人心涵盖了人的本能、理智、理性,理性是人心的本质。由此,他得出*哲学的本质是理性的新结论。

  (四)*哲学的目的:思想与人生的统一

  梁漱溟以儒学为例阐述这一问题,他说孔家所以值得特别看重,越过东西一切百家的,只为唯他圆满了生活,恰好了生活,而其余任何一家都不免或多或少窒碍、斫戕、颓败、搅乱了生活。”

  (1)184“孔子的学问就是他的生活”。“在孔子,主要的只有他老老实实的生活,没有别的学问。说他的学问是知识、技能、艺术或其他,都不对。因为他没想发明许多理论供给人听,比较着可以说是哲学,但哲学也仅是他生活中的副产物。……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不了解他的生活怎能了解他的道理”。

  (2)孔子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孔子学问的出发点和目的在于探寻和实现生命的意义和本质。我们看到,集中记载孔子思想的《论语》,没有多少思辨性的理论,倒更像是一本人生传记,点点滴滴中透露着人生的智慧和感悟。孔子的学问只能在孔子的生活中去寻求,我们从他那里收获的也不应该是停留在纸上的一套知识理论,而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能直接影响、指导我们的生活。

  *哲学旨在求得生命,西方哲学旨在获得知识。梁漱溟这样讲只是就传统的中西哲学不同的动机、目的而言的。梁漱溟认为,求得生命与获得知识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更新的*哲学要把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与向人们提供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新思想、新观念统一起来,追求思想与人生的统一。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5

  内容摘要:艺术的情怀和哲学智慧的结合,成就了*画的精神。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我们追寻探索*古代哲学的精神,从“和”“道”虚实变化、淡泊致远中,探求*艺术中反映民族与文化精髓的艺术表现语言。

  关键词:*哲学和道笔墨意象虚实

  艺术的使命就在于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适合的艺术表现。而人的心灵意志和高远旨趣,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都要表现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以诗书礼乐作为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浑然天成的大和谐。古典和谐美作为古代艺术的理想,它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作为最高的精神田园,从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时间与空间,将心中的意向等处理和组织为一个*衡、和谐、有序的统一体。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代许多的杰作都是山水花鸟、树木青竹,山涧溪畔往往能见一人或两人,或对饮成趣,或*沉浸在天地的美妙之中,从中领会超越自然与人生的妙道,无不体现了“和”之“道”。

  何谓“和”?*哲学“以和为贵”,认为“和”是世界万物最本真、最具创生性的状态。和即是谐和、统一,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一切矛盾得到调和的世界才是最高的美,一切艺术作品,也正是世界调和的反复。所以才有庄子以和注释德,即是指人的本质就是和,正所谓“德者成和之修也”。人和上升为天和,庄子是以天和为道,和就是天的本质,只有和才能生道,才能生万物,“生生不已”;但它不同于“同”。“同”是缺乏生命力的,它意味着单调一律;而“和”是能化异为同,化矛盾为统一,却又允许异物的存在,逍遥出尘世,驰骋于艺术的大美世界中。在此状态中,精神是大超脱、大自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和”的思想渗透在*画艺术中,使得*画艺术在笔墨表现上讲“两和”。一是笔墨技巧之和。在用笔与用墨上讲求相反相成之理,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象地比喻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可谓用笔单有力不够,还应刚中带柔;而墨法之妙又全在笔出,清代画家方薰说道:“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混浊,燥不可涩滞。”笔、墨依照一定程式在纸、绢、壁上作画时产生的点、线、面、团、叠加、渗透、摩擦、转折,行笔徐疾、轻重、粗细,用墨运水多少所产生的光涩、枯润、曲直、方圆、厚薄,齐乱种种效果,这些效果引出的刚柔、道媚、老嫩、苍秀、生熟、巧拙、雅俗种种感受,以及技巧上的虚与实、巧与拙、繁与简、疏与密等矛盾双方达到了和谐统一,对立的概念成为相反相成的统一体,合乎天之造物,自无轻佻浑浊之病;另一是讲求笔墨精神之和。画由心生,笔为骨,墨为魂,“笔墨相为表里,笔为墨之经,墨为笔之纬,经纬联络,则皮燥肉温,筋骨健,而笔之四势矣。”*绘画认为笔墨二者要互生、互动,和谐统一,才能“画以笔取气,以墨取韵”,这样才能达到如王维所言:“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南西北,宛而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和”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象之和。*画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有限的笔墨空间表达无限的“意”,无限的“象”。*画的意境是什么?翟墨在他的《审美意境的构成》中这样说道:“意境,也可称为有情之境,因为它是由审美主体和客体各种矛盾的复杂关系所构成,它属于比形象更为丰富的美学范畴。画家按照自己的理想将生活中的实景用美的形式在作品中表达出来,形成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文学上是所谓的“言外之意”,而绘画中往往是“象外之境”,虚实相间,重在自身的体会与研修,强调内心的主观情思与自然物象的交融、浑化。它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空间包容了人类心灵与自然宇宙最深处的生命境象。

  意境的创造最重要的是画家必须有一颗能体悟宇宙本原的诗心。现实世界中的人物鸣禽、虫鱼走兽、山川草木、江海湖泊、流云烟霞等自然物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蓬勃无尽的创作源泉。

  *哲学重视自然,对宇宙人生之道的把握,实际上是凭一种浸透着主体生命意识的诗性直觉。*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带有浓厚的诗人、艺术家素质,而*诗人的灵性从来就蕴含着一种悠悠的形上情怀。*哲学是诗性的,*艺术是高妙的。在世人看来,国画作品所表现的是一种飘飘欲仙的理想王国与人类的不受世俗污染的真性情,仿佛是艺术家追求的一种出世情怀。作为*哲学而言,它本身很难界定,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它关心的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天地未画前”。这是透着理想主义情怀的追求,体现在哲学家和艺术家心中,便成为对人生理想不断的追求,正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不断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中,超越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求天地合一。这种操练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会丧失,所以,为了达到圣人的理想,他们是永远不会懈怠的。

  这种情怀自然体现在画家的笔墨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即富于暗示但却不是一泄无余。这也是*绘画所追求的艺术目标。暗示的语言是如此的不明晰,但是所蕴含的几乎是无限的。在《庄子》的《外物》篇中这样说道:“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按照道家的思想,道不可道,只能暗示。笔墨的作用,好比语言,不在于它的固定形态或是含义,而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们去悟道,引发人们去分享个人的所得,个人对待整个世界大美的态度。局限笔墨的所谓线条技法、浓淡干湿,其实都应该在完成它们的暗示作用后忘记,不要让人被并非必要的形式语言所拖累。近些年来,对笔墨的争论喧闹如此,其实不过是闹剧一场,我们所关心的不是笔墨本身的状态,而是讨论其真正的内心世界,外部状态不过是内心宇宙的反映。虚与实就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

  *传统哲学理论认为:“宇宙空间是个太虚之境。太虚凝而成气,气聚而成物,物散而为气,气复散而为太虚。自然宇宙是气与太虚的统一,即物与空间的统一。”我们知道虚与实也是*古代艺术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有形与无形,主观与客观,直接与间接,有限与无限,思想与意象等等,共同构成了*传统的审美观。我们读古诗词,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是“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体会到的往往是言外之境,弦外之音,让人如入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画诗同理,所谓境生于象外,艺术意境具有“象”与“境”两个不同层次,由实入虚、由虚悟实,虚实相对,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画墨与空白中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点点墨迹,和那画家苦心经营的看似不经意的空白,淡淡的几缕云烟,疏疏的几尾秋苇,或为江湖,或为深水,天地一体,渐入渐出,空灵之气跃然纸上。这正是“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则愈出。”“橐”即风箱,天地犹如一个巨大的风箱,充满了“气”,能使万物流动,生命不竭。车轮中心孔是空,车轮方能转动;杯子中间空,方能盛物;“气”是表现物体以外的“虚”,没有“气”,作品就没有生命。在*画的意象结构中,没有虚空、空白,其意境就难以体现。*画以线造型,取的就是线与线之间空白的含与意味,线为实,其为虚,体为空,其为实。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画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可谓实得“逼真而神境生”、虚得“空灵皆成妙境”的宇宙生命的空间。

  如此“妙境”与“空灵”,追根溯源可以称之为“道”。

  在*古代哲学中,道被视为生命最终极的本源,它也是*古典美学观念的原型。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是天地产生之先的原始混沌,它是万物形成之母,无从命名,我们称“道”为“道”时,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指称,正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老子的这一倾向,他所讲的“气”与“象”之间才能产生紧密关系。审美是对有限的“象”的观照,进而实现对“道”的观照。庄子说的“心斋”“坐忘”,都说明先要做到“澄怀”才能“味象”。“澄怀”就是“坐忘”,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会有虚静空明之心境,才能实现对宇宙本体和生命的审美观照,即对道的观照。画家往往很注重自身的“虚静”之天性,很似孔子所谓的“乃凝于神”,因为“凝于神”,他所创造的作品,就不在外而在于他的精神之内,此时再“加手”去创造,不是以主观去追求客观的形态,而是以自己的手、自己的笔墨实现自己精神中的形与意,这样才能毫不歪曲地进入虚静之心的“表象”,主客观合一的创造也就无怪乎可以“惊扰鬼神”了。宋代郭熙将画家这样一个审美的胸怀称之为“林泉之心”,所谓“胸中宽快,意思悦适”正是此意。唐代美学家提出“境生于象外”,进一步地道出了“境”作为审美客体,比“象”更能体“道”。意象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作品才有生命力;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就是这一思想的概括,它成为几千年来*画的最高美学法则。

  当一切喧嚣归于沉静,自然之心则归于淡泊。老庄皆以自然为道的特质,以为自然脱俗方能悟道。道是*淡天真的,只有去除一整套繁缛因明,才能外静内净,方能直指人心。万物以自然为性,至丽之极,而反若*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正因为如此,虽然艺术必然要求变化,虽然凡是生命的东西必然有自然变化,但是没有淡泊的心灵,就无法窥视到对象的精神,画的再是尽诙诡怪异之变,也是死物而已。苏东坡所以知画,所以能创作有飞扬生命力的作品,就是因为他懂得保持一颗淡泊的心灵,“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为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所以体悟“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这成为*画基本性格的归结。

  王国维在分析古典艺术成就时说:“最粹之文学,若自其思想言之,则又是纯粹之哲学也”,唯以其纯粹,故哲学与艺术通而为一,纯粹乃指哲学与美术为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因为“哲学与美术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故不能尽与一时一国之利益合,且有时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若夫忘哲学美术之神圣,而以为道德之手段者,正使其著作无价值者也。”*哲学的终极关怀是做人,认为人类本真生命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扭曲,突破世俗的利益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然;可见,*古代哲学精神是以道德为精神,以内在真实为鹄,寻找生命的真实就必然要回归本来的心灵。这样的哲学价值一旦被艺术化,被艺术所吸收,艺术也就不仅仅是现实之外所构成的幻象,而是深化展开为生命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冯友兰.*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

  [2]张世英.程朱陆王之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文史哲.1992年第5期

  [3]徐复观.*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云雪梅.黄宾虹画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6]老子.老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7]俞建华.*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8]何智明.唐五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5)

——中国古代故事励志 (菁选3篇)

中国古代故事励志1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中国古代故事励志2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中国古代故事励志3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6年后,即公元前2XX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6)

——中国古代胎教故事 (菁选3篇)

中国古代胎教故事1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

  木兰从军讲的是当时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人,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年纪老迈,又怎能参军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故事点评:木兰的忠心、孝心和爱心,国家在危难当头,她挺身而出,立下战功,却不贪图荣华富贵,自愿回家孝敬父母,这体现她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品质。她是各忠孝能两全的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中国古代胎教故事2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捉迷藏。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命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想了想,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里面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故事点评: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同时我们也应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勇于救人的精神。

中国古代胎教故事3

  一天,夕阳已经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子还依然毕恭毕敬地盘坐着,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同一首曲子,兴致勃勃,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的老师师襄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练了足足十天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认真地说:“我虽然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可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技巧啊!”

  好多天以后,师襄子看到孔子的指法更加熟练了,乐曲也弹奏得更加和谐悦耳了,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呢!”

  又过了许多日子,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一曲终了,师襄子已经完全被孔子那洋溢着激情的弹奏所吸引,听得出神入味。曲毕,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你已经弹奏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还是像第一次那样认真地回答说:“我虽然弹得像点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说完,孔子还像开始学习时那样,一点儿也没有厌倦,又毕恭毕敬地盘座下来,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弹奏起来。

  不知又过了多少日子,孔子又邀请师襄子来验听曲子。孔子弹完后,师襄子对他说:“功到自然成,这次你应该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了。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此曲非文王莫属,不知对否,还请老师指教。”

  师襄子脸上浮起了微笑,激动地说:“你说的很对,我的老师讲过,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文王操’。你勤学苦练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啊!”

  故事点评:学习不在多,而在于精。希望大家学有所专、修有所成,切莫像野牛吃草一样,贪多嚼不烂,好像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通。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7)

——中国古代诚信的故事

中国古代诚信的故事1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5篇)(扩展8)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及感悟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及感悟1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 “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推荐访问: 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 简短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 菁选五篇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1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短小故事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