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4篇

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4篇

时间:2022-11-10 09:20:04 来源:网友投稿

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4篇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  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以动漫作品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动漫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借鉴与交融在详细的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在全球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4篇,供大家参考。

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4篇

篇一: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

  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以动漫作品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动漫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借鉴与交融在详细的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在全球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其它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成功借鉴及成功发展从而引出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动漫发展模式带来的推动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与交融

  作者:边冬筱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在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界定、主要表现、特点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根据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呈现出来文化元素互相渗透和交融的现象。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以动漫作品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动漫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借鉴与交融,在详细的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在全球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其它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成功借鉴及成功发展,从而引出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动漫发展模式带来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交融;动漫;意义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12402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们的地球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国与民族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加强了各国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视野与角度去分析全球化,其中尤其要以文化角度去看待与理解全球化,并且我们在谈论文化时不能脱离于时代的背景。在笔者看来,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最能够直接感受到和经历到的全球化形式之一,并且它会优先于经济而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这绝对是有可能的。本文将从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与交融入手,并以动漫文化作品为例来展开论述。

  一、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与转换

  1.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界定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全球化的概念为全球联系日益紧密,人类是生活在全球化发展中的,并不断增加自身的全球意识。各国在经济、贸易以及政治上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全球化也可以将全球视为一个大的整体。

  文化全球化可解释为存在于世界中的所有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并受到“互异”与“融合”的共同作用,流动于全球范围下。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中,我们可将其中产生的文化看作“全球化文化”。对全球化文化特性的认识就是对文化全球化的把握。

  2.文化全球化形成的主要表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文化全球化在生产力发展、精神生产以及物质生产等领域都能造成较大影响,这让以往落后地区与民族的封闭自守与自给自足的情况逐步淘汰。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全球化时代的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都主动的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纳入其中,这自然也包括文化。

  文化全球化的产生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球意识的产生。因为全球问题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运,让人们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即在承认人类文化存在和国际社会共性的同时,避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上存在的分歧,脱离地区、民族以及种族的限制,站在全球角度对历史现象和社会生活进行考察与思考。

  二是西方文化扩张。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对战略作出了调整,进行文化扩张,掌握文化霸权,试图在自身文化体系中引入非西方文化,让文化相对落后的非西方国家接受其构建的文化。然而发展到现在,西方国家俨然已经改变了方式,他们在扩散着自己文化体系的同时,也主动借鉴和融入了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

  三是消费文化盛行。文化全球化在发展中具有复杂特点,从整体发展方向看,消费文化逐渐在全球盛行。在形成全球意识后,各国家与民族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同时受到逐步扩张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可能由此产生消费全球化。

  3.全球化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共同体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通常被称为“全球文化”,其有着共发展、存小异以及互影响的特点,全球文化是随着全球结构关系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在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们要以联系眼光去分析民族文化与全球化文化的关系,其主要取决于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一是民族文化发展平台就是全球化文化;二是民族文化是全球化文化形成的基础;三是由于民族文化有着差异性特点,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在全球化文化趋势下被同化。

  二、以动漫作品为例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与交融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动漫作品了。如今的动漫作品已经脱离了人们传统观念上的束缚,它不仅仅是小孩子眼中的动画片,现在的动漫作品不分国界、无论年龄、无谓男女,只要你感兴趣、热爱它,这就足矣。

  1.经典动漫作品对中国动漫作品发展的推动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动画片在我国很早就得到了发展,从1918年我国引入美国动画片开始,就着手于发展本国动画产业,并且那时我国在动画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1941年亚洲首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由万氏兄弟制作,这部动画片一经面市,就获得了广泛好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其中多部动画片都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比如《大闹天宫》有着京剧元素;《小蝌蚪找妈妈》有着鲜明的水墨画特点;《猪八戒吃西瓜》融入了剪纸技术,并借鉴了我国的皮影戏等。这些作品创造了动画界的“中国学派”,可以称之为中国动画最辉煌的时期了。

  但是我国动画产业受到文化全球化影响,已经逐渐被淘汰、被边缘化,这正好体现了我国软实力低迷现状。国家的软实力输出的必然条件之一是发展动漫产业,动画是探讨文化输出和影响全球流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动画所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影响注定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日本动漫作品成功的因素

  日本很早就认识到文化输出的重要性。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动画产业发展速度,其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既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也帮助日本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日本文化输出就是利用了这种形式,在很多国家中掀起了“哈日”浪潮,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成功地带动了其周边产业的发展。

  拿游戏行业来说,那些深层次的、优秀的动漫作品就是制作游戏的最佳主题。比如《火影忍者》、《柯南》以及《宠物小精灵》等多部经典动漫作品都被游戏开发商选作游戏开发素材。

  此外,动漫作品对旅游业也有刺激和推动作用。通过整合城市风格和民俗元素,在卡通动画爱好者观看动漫作品时,就会不知不觉的受到该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对动漫出口国家报有一个美好的动画幻想,希望感受到的其真实国家情境,因此动漫作品发挥了“文化大使”的作用。

  此外,也有很多由于喜爱日本动画而去学习日语的人,并且这样的群体大有人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日语正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接受日本的文化和思维模式,也会不断增加对日本的认同感。

  3.外国动漫模式对中国动漫模式发展带来的推动意义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提高了对发展软实力重要性的重视,所以面对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中国已经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国产动画进行支持,为国产动画片更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条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实践能够得知,事物过于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会在全球背景下阻碍动漫进行传播的。所以,要将全球化与本土化进行有机结合,确保本土文化能够让广大公众所接受,要在文化输出过程中运用能造成受众共鸣的普适性表现成分。

  一是我国民俗成本相对充足。我国动画自发展以来,相继生产制作了水墨动画片、剪纸动画片和木偶动画片等,这些经典动画作品即使有着强烈的我们国家的文化特色,也将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表现了出来,但是这些动画片却并没有与国际接轨。在我国动画制作中,需要寻找到既能表现我国传统文化,又能超越地域的概念,并使他们完美结合,从而找到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动漫产业发展道路。

  二是好作品都是由人制作而成的。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产业之所以可以取得这样显著的成绩,究其原因,其根本在于这些国家拥有优秀的专业动漫人才。再回过头来看看我国动漫发展的势头,中国动画业的人才匮乏已经成为生产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所以,我觉得在动画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对动画发展的禁锢,大学的动画课程需要作出合理、适当的调整;重视培养动漫人才,提高资金投入,比如可以在工作条件上给予动漫从业人员一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献身于我国动画产业中。我国在拥有优秀动漫创造人才后,动画事业必将获得新的发展。

  三是受众定位必须多元化发展。长期以来,十五岁以下的儿童是我国国产动画片主要观众群体定位,因此所制作的动画片往往带有很多说教成分,并且故事情节进度缓慢,夸张力度不够,缺乏时代气息。事实上,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不应该对其题材与内容作出限制性规定,除了儿童以外,也要考虑到成人对动画的需求,要在观众定位中考虑到成人群体。美国迪斯尼的动画片在这一方面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他们将受众定位在所有人都能观看的作品上。这一立场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还有助于构建动漫文化。

  四是在营销策略上要注重自我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使得更多的人、更多的民族的受众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动漫作品,从而引发他们的共鸣,找到文化的契合点,来共同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动漫产业应该学习日本、美国的动画产业的精华,充分利用我们国家的优势、我们民族的文化优势,来创造出一个属于全球动画界的“世界品牌”,同时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输出蔓延到其他国家,使世界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三、结;语

  虽然我国的动漫事业已经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势头,可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文化全球化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相反它对我们的影响会遍及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所以如何正确面对文化全球化影响下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话题和研究领域,我们必须学会发扬优点、摒弃缺点,来适应这个时刻发展、变化着的世界。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篇二: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

  就当前而言相互依存态势深化和全球化进程主要外化为国际经济机制的广泛建构而参与国际经济机制不仅本身意味着国家不再能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制定经济政策在对外经济行为中受有关规则的制约而且鉴于国际经济机制的体制和游戏规则均主要由西方国家决定发展中国家在参与机制的同时客观上处置天然财富和资源的主权能力却因此而下降从而为其在世界市场上寻求发展机会而付出代价

  全球化对国际法的影响

  全球化对当代国际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已是不争之事实。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对峙的冷战时代的结束,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人类真正进入了全球共存与竞争的全球化时代,由此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生态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等诸多全球化现象。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大凡一个明智的人都不否定它的存在,特别是在经济方面。

  全球化不可避免地给法制带来冲击,引起法制的变革甚至革命。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现象的出现,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的演变,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由此而来的一系列新问题,要求法律制度作出回应,予以调整和解决。国际法作为法律的一部分,也应对全球化问题作出反应。在国际法学领域的问题是,全球化对于国际法究竟具有哪些影响?国际法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本文仅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引起共鸣。

  一、国际经济法领域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国际经济法范围内,全球化的影响表现在非国家行为体(含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已越来越多地介入本属于主权国家内部管辖的事务,或者表现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国家经济主权的逐步被剥夺。而在非国家行为体中,尤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为甚。全球化促进了生产的全球分工,在经济、贸易领域各国的程度较之以往更甚,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便借机将其“触角”延伸至成员国主权管辖的内部事务。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2年作出的关于前南斯拉夫在该组织地位的决定,裁定南斯拉夫联邦已不复存在,由其分裂的五个共和国为前南斯拉夫在该组织的财产和债务继承者。该决定与其说是裁定一个主权国家在该组织的成员资格,不如说是决定和宣告一个主权国家是否存在。当一个国家处于内乱或武装冲突时,并在该国境内少数民族或几个民族纷纷要求独立的情况下,政府间国际组织通过审查成员国地位的方式作出原国家消亡并作出承认新国家的正式决定,这在冷战之前实属罕见。以泰国为例,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其贷款以实行经济稳定计划,但条件是由它监督泰国的财政预算,要求泰国进行改革并实行私有化。再如韩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提供贷款帮其渡过金融危机,但韩国必须接受的条件是: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进口限制,保证政府不

  干涉中央银行工作等。实质上这些国家的主权已受到了削弱。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世贸成员不得

  随意制订关税税则,非关税措施的制订也要遵循相关规定,成员国采取的技术标准和措施要顾及世贸组织有关协定并要有透明度,等等。它的大量政策触及到过去属于成员国国内管辖的排他领地,其范围延伸到一向为国内专属管辖的行业。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以及我国先入关、后入世的谈判加速,我国将逐步降低关税并在一些专属我国涉足的行业允许外资介入,如律师、金融、电信等行业,其结果是由国家主权原则得出的国内独立权受到了侵蚀。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最主要的主体,在全球化过程中其影响也不容忽视。当今跨国公司已经发展为影响和左右世界政治经济过程的实力强大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它们的财力和能量甚至超过了一些中小民族国家。全球化使跨国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运营风险而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这就需要到其他国家投资,需要利用该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资源配置能力和领土管辖权。经济全球化以跨国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如果主权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民族经济而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其结局可能是跨国公司撤回投资,把资本转移到有较小贸易障碍、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地区。面对全球化和发展本国经济的强大压力,主权国家不得不作出让步。但也应看到,有些跨国公司甚至通过收买和培养代理人的方法插手主权国家的内政,左右东道国的政治进程和经济政策走向。国际电报公司在1973年颠覆智利阿连德政府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在1953年帮助推翻伊朗摩萨德政府中所起的作用即是很好的例子。可见,跨国公司可能成为制约民族国家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主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协调好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的矛盾已成为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订的。全球化时代需要发展中国家介入,这样才能不致使其游离于国际经济运行规则之外,才能使全球化真正具有全球意义。就当前而言,相互依存态势深化和全球化进程主要外化为国际经济机制的广泛建构,而参与国际经济机制不仅本身意味着国家不再能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制定经济政策,在对外经济行为中受有关规则的制约,而且鉴于国际经济机制的体制和“游戏规则”均主要由西方国家决定,发展中国家在参与机制的同时,客观上处置天然财富和资源的主权能力却因此而下降,从而为其在世界市场上寻求发展机会而付出代价。如一国国内产权的多样化使国家难以确定民族工业的范围,传统的保护民族工业的经济主权内容大为弱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国家对其管理和控制越来越无能为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经济主权。而众多全球性经济问题,如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跨国跨地区的灾

  害和饥荒、生态平衡等的解决都超越了个别或部分国家的主权能力范围,迫使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主权意识,包括弱化“自由处置天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绝对主权思想,以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实现。

  二、国际环境法领域全球化的影响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生态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了全球生产力和全球生产总量,使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早已超出国界而成为全球性问题,例如酸雨、热带雨林锐减、物种保护、臭氧层保护、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等等。我们已生活在同一个生态圈里,任何主权国家和个人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享有权利,但同时亦负有责任。这些全球问题的解决,需要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协调,需要一个新型的、跨国家的体制来解决,因为主权国家的存在使国际体系呈割据状态,各国政府间相互不停地竞争,不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恰如哥伦比斯和沃尔夫讲的那样:“在这个工业产值被视为国家政治权力中一项重大要素的世界体系当中,我们不应期望政府会自愿地限制本国的生产率,除非本国公民大规模中毒,或者本国领土资源枯竭等威胁迫在眉睫。如果说全球性问题确实能刺激建立全球制度的话,那么,这种趋势有可能向更多地导致国际(也可能是超国家的)调整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削弱。”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全球化的冲击,或者说国家主权的削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首先,对内各国需缩小国家主权权限以尽生态环境国际义务,如各国需按不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汽油用量等,而这在纯粹国家主权观下完全是国家内部事务;其次,对外各国需服从跨国组织对全球公共资源的管理,例如各国服从联合国的管理,无权对南极大陆提出领土和主权要求;再次,越境生态环境问题使主权国家保护其领

  土安全的能力受到挑战,从而降低了国家主权的权威;最后,伴随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而兴起的“地球村”意识以及全球化意识,客观上也构成了对国家主权意识的淡化和弱化。

  三、国际人权法中全球化的影响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问题目前已由国内法发展到国际法领域,并且已由第一、第二代人权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人权。全球化时代受其影响最深的便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权、发展权、文化权等。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交往的频繁,使人类的认识由分歧逐步走向一致。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出现了一些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同时科技的发展,使人类

  对一些天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开发成了可能。但对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天然财富和自然资源,如国际海底、月球等外天体等,应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所有的拥有地球“球籍”的个人都有“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权”。因为全球化的价值体现的是全球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权的提出丰富了国际法理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对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顾及无开发能力国家所享有的权利?哪些资源可列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譬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人提出应将其列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但这些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是处在主权国家管辖范围之内的财产,如果列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势必造成国家主权与开发、管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法相冲突。如何协调便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权在以后的发展。

  当代世界,和平和发展是两大主题,对广大的不发达国家来讲,发展是主要的。全球化时代国际间的相互依存空前深化,但国际机制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更有效地参与国际机制就要发展。发展并不是单方面的,要有来自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资助,而这种交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平等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以削弱本国主权为条件的前述国际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的活动对国家主权造成削弱即可为例。故在全球化时代,对广大的不发达国家来说,在享受发展权的同时,协调好发展本国经济与维护国家主权的矛盾是当务之急。

  文化权最初为196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确认,其中包括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有权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收益,以及有权使其著作权受到保护等等。全球化时代,以政治、经济、生态全球化为动力,以高新技术如卫星通信、传真、电子邮件、跨国数据交换等为手段,可将任一文化随时传播到不同文化的区域和人群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各地穿梭往来,文化再也不是区域性、民族性而是全球性的了。而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向全球文化的转型。文化权再也不是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事情。文化的全球化对文化主权提出了挑战,如非洲、澳洲、美洲土著人所使用的语言种类锐减以及保留其本民族文化习俗的努力成效很小即可予以说明。而且有些传输文化的高新技术对国家主权的冲击不再仅仅表现在文化主权上了。以跨国数据流动为例,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可避免地要对主权国家的经济主权(表现为搜集和处理国内外经济信息的能力)、文化主权(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帝国主义而进行的文化扩张)和信息主权(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产生依赖性而丧失对本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产生影响。文化权是一种人权,其享有是以文化主权为前提的,而文化主权是用以对抗“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信息霸权的。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坚持文化权、文化主权、捍卫本民

  族文化发展的同时,如何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已成为涉及国家主权的最新课题。此外,在人权领域,国际人权机制自二战以后逐步形成就伴随着其超国家性

  的不断增强。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化突出,国际人权问题也呈现出了国际人权机制对国家主权的侵蚀,历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对一些国家人权状况的谴责是最典型的表现。尽管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常常利用国际人权机制的超主权性来达到政治目的,但由于它具有浓厚的道义色彩,国家在人权方面的绝对主权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和削弱是越来越难以避免的。

  四、国际组织法领域全球化的影响二战以后的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联合国、欧盟等一大批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迎合了全球化趋势,同时也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组织与以往的国际组织相比,权力更大,对国家主权的侵蚀和制约也更强烈。全球化导致国际间人员交往的频繁,产品的生产、流通跨国化,由此而产生的国际争端也较多。经济全球化、生态全球化必然带来政治全球化,一些全球性的政治问题,如维护全球和平、可持续发展、跨国犯罪控制、国际政治冲突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社会的共同努力,其结果便是发育出区域性的超国家政治组织和全球性的政治组织,如欧洲联盟、联合国、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等,其中尤以欧盟、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对国际法的冲击为甚。欧盟从20世纪50年代只涉及个别部门的煤钢共同体,到50年代后期包括整个经济领域的经济共同体,到目前已拓展至非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欧洲联盟。在欧盟形成过程中,成员国在接受《巴黎条约》、《单一欧洲法令》、《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阿姆斯特丹条约》时,由最初把一部分经济主权让与欧共体,发展到最后把部分政治主权让与欧盟,在许多领域由欧盟行使过去属于国家的主权权利:从关税、贸易到整个商业政策;从劳动就业、人员流动到社会福利政策;从运输、渔业、农业、竞争到环境与科技发展政策;从司法协助到内务合作政策;从政治合作到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总之,从内政到外交,欧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或是排他的,或是与成员国并存或混合的。而且,在欧盟内部,主权也同时被严格划分了,任何认为主权是体现于一国之内的、不可分割的、无限制的、排他的、永恒的公共权力的观念都过时了。[11]故欧盟的成立过程,或欧洲一体化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成员国逐步向一体化组织让渡或转移部分国家主权的过程。欧盟内这种国家主权的大范围深层次转移或让渡,应该说是现代国际关系中前所未见的,而成员国这种自愿让渡部分主权的原因之一便是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和欧盟成员国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以及实行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国际调节与协调的需要。[12]成员国让

  渡部分主权,并且不断有新的国家要求加入欧盟,在于它能更好地体现或实现成员国的根本利益,或者说,实现成员国单独所不能实现的利益。因此,欧盟成员国主权向欧盟的部分让渡,可以说首先是国家主权意志的体现。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显示出强盛劲头,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维和部队的干涉行动大量增加。其原因在于原来被东西方对抗所掩盖的宗教矛盾、地区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凸现出来,武装冲突和战争日益升级。尽管这并没有违反《联合国宪章》,但冷战后的表现是联合国越来越多地介入成员国国内的武装冲突,部分地取代了主权国家处理这类事务的权力。如针对库尔德人与伊拉克政府的冲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先后在伊拉克设立了安全区和禁飞区;1993年安理会又通过了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的决议。在索马里内战、南斯拉夫境内民族纠纷以及卢旺达

  部族冲突等国家的内部武装冲突中,或多或少都有联合国秘书长或特使的斡旋和维和部队维持秩序。在一些主权国家如柬埔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职权范围比历次维和部队的职权都要广泛,超出了单纯的维持和平部队的使命,变成了掌握当地军事、外交、财政、治安、情报大权的实际上的最高权威。在经济方面,安理会从1990年起,先后决定对伊拉克、南斯拉夫等一些国家实施经济制裁,侵犯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因为它剥夺了这些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权力。这些国家,尽管从国际法意义上讲仍是完全主权的国家,但它们的主权或多或少都受到削弱甚至侵害,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五、国际刑法领域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跨国商业犯罪、贩毒、恐怖主义等。这些问题早已超出国界,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通过以及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即可予以说明。针对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全球化发展而不断增多的国际犯罪现象,1998年在罗马外交会议上签署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按照《规约》规定设立的国际刑事法院对《规约》所列罪行享有普遍性、强制性的管辖权。但《规约》规定的这种管辖权不是以国家自愿接受法院管辖权为基础,而是在不经国家同意的情况下,对非缔约国的义务作出规定:这违背了国家主权原则,不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13]《规约》还规定检察官享有自行调查权,而且赋予个人、非政府组织、各种机构指控国家公务员和军人的权利。这种启动程序将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意志置于国家主权之上,将很有可能成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14]该《规约》一旦生效,据其建立的国际刑事法院将成为全球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刑

  事法院,尽管它的管辖权只限于灭绝种族罪、反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但它的主要矛头无疑针对国家及其权力者,签署、批准规约的成员国意味着其主权要受到一定限制,原来对《规约》所列国际犯罪有普遍管辖权的国家在签署《规约》后,这部分权力就要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将主权国家的行为纳入法院管辖权的事实是对绝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另外,联合国针对一些国家的内战而建立的国际刑庭亦可说明这一点。

  此外,全球化对国际法的影响,还表现在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国际法内将会出现一些新分支,如国际发展法、国际合作法等。

  六、结束语国际法是调整国际关系的法律,全球化对国际法必然要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国际法如何认识。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处理全球化与国际法的关系时,要坚持以下几点:首先,国际法调整的国际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全球化对国家的影响,尤其是对主权的冲击最为显著。主权作为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或被侵蚀,或被让渡,或被削弱,故坚持绝对主权的观点目前看来已不可取。坚持绝对主权,也就意味着坚持主权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发生的事件享有排他的、最高的管辖权。我们应坚持各主权国家进行国际交往必须遵循“独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的基本准则。绝对主权理论在历史上有过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二战以后广大亚非拉民族国家捍卫自主权、维护民族独立也具有一定的屏障和保护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都被纳入了国际性、世界性的轨道,国家绝对主权理论也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一方面,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制约着各国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两者处于互动之中。也就是,全球化对国家绝对主权学说提出了挑战,在全球化风起云涌、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社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那种将国家利益仅仅局限于强调维护自己的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已经不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趋势了。[15]因此,全球化状况下的国际关系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尊重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各主权国家就要作出牺牲,让渡部分主权,这样才能及时地使自己融入国际社会,使自己在全球化过程中不至于落伍,以实现更大的国家利益。其次,国家主权不是绝对的,是受到一定限制、制约的,而主权的制约者正是主权国家本身。只有国家自愿让渡部分主权的行为才是符合国际法的,而在外力作用下被迫放弃或让渡部分主权则是违反国际法的。国家参与全球化的国际社

  会,本身就要有一定的付出,通过参加国际组织、国际会议、缔结条约等形式,让渡部分主权,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国家自愿作出的,因此是符合国际法的。但也应看到,让渡主权的领域是有限的,在一些较为敏感的国际安全、政治领域,如核试验、核监控、削减武器等,则应坚持主权的不可分割性。主权的让渡与否是以国家自身利益为前提的,这与以前的主权观念相比有了变化。因为,国际法中的主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的产物,同国家一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理解国际法中的主权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不要幻想用固定不变的模式来要求它。固定不变的观念难以理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现实,主权的发展变化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主权不是永恒不变和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6]

  再次,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上国际间交往的频繁,在国际法领域内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国际环境法、国际发展法、国际合作法、第三代人权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一国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因为它们致力于保护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一国单方面的利益。而事实上,我们今天讲的全球化和全球化挑战,就是指立足于人类整体论和人类共同利益论的全球化。它着眼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共性,凸现人类的共同价值与共同利益。[17]这些反映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法新问题和法律制度如何规范将成为以后国际关系中谈判的焦点。但无论如何,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是首先应当遵守的。

  最后,全球化的发展,使非国家行为体日益增多,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已在国际法的某些部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某些国际法规则的形成其作用不可忽视。如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中的作用即可予以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非国家行为体无论如何发展,在国际法律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主权国家。国家之间的关系仍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国家仍是国际法的制定者,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仍然在国际关系中唱主角。那种强调非国家行为体而忽视国家在国际法中的作用是错误的。

  总之,对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要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囿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不但不能促进全球化和国际法的发展,只怕其作用可能适得其反。

篇三: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

  [4]刘晔:《全球化与公共性:国际新政治》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主体多元规则体系正文:(一)何谓全球化“全球化既是一种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无情的影响着世界的进程”。[1]在全球化现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于我们面前时,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来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尽管人们对何谓全球化仍有争议,但大家的定义所指向的现象是大抵相同的,因而做出上面的结论是合适、恰当的。作为讨论的前提,全球化的含义在这里首先给与明确。全球化目前是理论前沿和热点,中外学者把目光都集中于这问题上,因而定义也是琳琳总总,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①从信息通讯角度,其被认为是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而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1960年出版的《传播探索》一书中提出的地球村恐怕是这种认识的始作俑者。②从经济的角度,全球化被认为是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③从危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问题角度,其被视为人类环境恶化、核威胁等共同问题下,达成了共同的认识。④从体制角度,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扩张。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尝试。⑤从制度角度,把全球化看作是现代性的各项制度向全球的扩展,英国学者吉登斯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⑥从文化和文明角度,把全球化看作是人类各种文化、文明未来要达到的目标,是未来的文明存在状态。它不仅表明世界是统一的,而且表明这种统一不是简单的单质,而是一致和多样性共存,罗伯逊认为:“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指的是世界的压缩以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2]。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全球化的影响遍布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全球化对这些领域的影响中我们不难总结出全球化的共同特征。阿尔布劳(Albrow1990:9)就曾指出,全球化主要指“所有那些世界各民族融和成一个单一社会、全球社会的变化过程”,[3]但这些变化是不彻底的:因为以一种相当不稳定的方式来影响不同地方、国家和个体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或多或少同时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强化的社会转型,其中没有哪一方比另一方更具有意义。这一定义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时空概念的变化,在前现代社会,对时空的理解常常是与具体的地点联系在一起的,然而随着与经济变化相关的技术知识的迅猛变革,世界的时空距离已变得可以度量了,并被划分为普遍的、标准的、可预期的单位,这种现象称为“时空压缩”。这种变化使人类行为必须重构,而且这种受电子媒体所推动的时空距离的压缩,把世界各地的许多居民推到同一个舞台,并使他们能够第一次真正地生活在一起,即使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人们在这个范围内也能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这种电子媒介所到之处为前提的。②文化互动的增加:由于时空的压缩“把世界上的人们带到了同一平台,给与人们最大限度的交流机会,因而文化互动增加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互动的对象除了那种抽象了的知识,即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真理。还包括那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使这些文化可以直接来到其他民族中间,加速文化互动。③问题的公共性及互相联系、依存。全球化速度会如此之快,很多原因在于知识和信息流动加快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是世界变成一个“网络社会”,人们之间互相联系,共处一个体系之中,这一现象的后果必然是人类将面临共同的问题,因为我们始终是相互影响的。可见,全球化是一个将全世界各种因素纳入世界体系的过程。在其中有统一的一面,即全世界因素均进入世界这一体系中并相互影响着;另外也有多元的一面,即各种不同文化、国家、民族、组织、个人等进入这一体系中,主体、文化等都呈现多样的、多层次的样态。在我看来,这并不构成“悖论”或者说是合理的“悖论”,因为其针对的是不同的方面,至于文化互动的结果是否会形成统一的文化,那只是全球化的结果,并不是全球化的重点所在。即全球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标。

篇四: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

  有人甚至认为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历史进程中间型把全球化视为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三种全球化理论极端全球主义者当代的全球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民族日益服从于全球市场的约束怀疑论者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神话掩盖了国际经济不断分裂为3个主要地区集团和国家政府依然强灭的现实变革论者全球化的当代模式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全球的各国家正在经历着一个深刻的变革过程它们努力适应着这相互联系更紧密但又非常不确定的世界全球化国际化和一体化国际化是指以相对独立政治经济体系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交往活动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的途径和结果而全球化则更为注重跨国家跨地区的过程的非国家的国际行为主体和全球共同规范的作用

  概述

  一、全球化与治理的概念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一)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但是全球化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缺乏明确界定的概念。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全球化是指生产的国际化、新的国际分工、移民以及加剧上述进程的竞争环境社会学家往往把全球化看成是现代性的各种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政治学家全球化意味着各国之间在政治文化、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某种交流和趋同,即自由、平等、人权和民主等价值的普遍化及国际国内政治界限的模糊。文化角度全球化指不同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观念意识和风俗习惯的同一化.理想/现实主义学派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人民汇合成一个全球社会的过程,而现实主义学派则认为全球化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日渐模糊.不发达国家学者全球化其实就是现代资本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殖民式剥削的另一种方式,只不过是帝国主义的一个变种而已罗马俱乐部全球化就是全人类在危及自身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问题上达成一系列共识的过程.

  全球化的层次

  技术与经济层次全球化意味着在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推动下,世界正在被塑造成一个共同分享的社会空间;在全球,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够对另一个地方的个人或社群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社会政治层次全球化往往被理解为人类在环境恶化、核威慑等全球问题背景下的全球治理以及价值和制度上的输入和输出。文化层次全球化被视为是人类各种文化、文明发展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目标。

  全球化

  人类克服时空障碍的能力的加强和全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的扩大和加深.宽泛型把全球化视为当代人类活动空间正日益跨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狭窄型把全球化的本质规定为是经济上的全球化,市场化是全球化的基础。有人甚至认为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历史进程中间型把全球化视为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

  三种全球化理论

  极端全球主义者当代的全球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民族日益服从于全球市场的约束怀疑论者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神话,掩盖了国际经济不断分裂为3个主要地区集团和国家政府依然强灭的现实变革论者全球化的当代模式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全球的各国家正在经历着一个深刻的变

  1

  革过程,它们努力适应着这相互联系更紧密,但又非常不确定的世界

  全球化、国际化和一体化

  国际化是指以相对独立政治经济体系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交往活动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的途径和结果,而全球化则更为注重跨国家、跨地区的过程的非国家的国际行为主体和全球共同规范的作用。一体化指各国在政治、经济交往过程中由国别差异所带来的制度性障碍被逐步消除的过程,它侧重于质的统一性,而全球化则包含着结构、层次和过程的多样化。所以,可以说国际化导致了全球化,而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新的全球性制度的形成又导致了一体化。全球化在表现为国际化和带来一体化的同时也表现为本土化和分散化,即全球化一方面冲破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壁垒,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规范为世界各国所共同遵守,民族国家在各个领域内的活动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各国在接受这些国际性规则和制度的同时却尽量在将其和本土的传统和本国的特征相结合,从本土的角度来解释和实施国际规范和制度。全球化一方面表现为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制度和规范趋同的一面,国家间的一体化趋势非常明显,但同时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自身的独立性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被强调得多。区域自治、地方自治和社区主义的浪潮也伴随着个球化而越发高涨。

  (二)治理的概念

  治理(governance)一词意思是控制、引导和操纵。它最初用以指如何更好地解决城市和地方上的各种问题。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此后“治理”被广泛地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全球治理”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认为,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然并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与统治概念不同的是,它所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甚至可以认为治理是秩序加上意向性。对于全球治理他指出,全球秩序中的治理并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行为领域,它指的是通行于规制空隙之间的那些制度安排,或许更重要的是当两个或更多规制出现重叠、冲突时,或者在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需要调解时才发挥作用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全球治理委员会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而治理在世界的层面上一直被主要视为政府间的关系,如今则必须看到它与非政府组织、各种公民运动、跨国公司和世界资本市场有关。凡此种种均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全球大众传媒相互作用。

  二、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

  所谓全球问题,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涉及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问题。全球问题是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新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其要点是全球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而都深深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并相互牵制的一系列问题。“全球问题”这个概念,是由欧美学术界、企业界、政界人士组成的一个未来学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

  2

  罗马俱乐部把全球问题的研究又称作“人类困境研究”,这也就是全球问题研究的本义,即专指那些可能导致现在和未来“人类困境”的若于重大问题的研究。全球问题的具体内容A·佩切伊:“失去控制的人口增长,社会的沟壑和分层,社会的不公平、饥饿和营养不良,广泛的贫困和失业,对增长的狂热,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现实的和潜在的资源匮泛,国际贸易和货币瓦解,保护主义,文盲和不合乎时代的教育,青年的反叛,异化,难以控制的扩张和城市衰退,犯罪和吸毒,暴行的爆发和新式的警察残酷,拷打和恐怖主义,对法律和秩序的藐视,愚蠢的核行动,制度的无效和不健全,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环境恶化,道德价值的下降,信念丧失,不稳定感„„——还有对这一切问题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足,等等”。他指出:“这一堆令人困惑、令人棘手的困难,正是罗马俱乐部所说的总问题。(王兴成等:”《全球学研究与展望》,第4页。)

  全球问题的层次

  第一层次主要指全球生态问题,即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自身所始料不及的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问题第二层次主要指全球性的经济社会问题第三层次主要指的是核武器、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领土争议等全球范围内的全球或地区性政治问题

  三、大国政治与大国兴衰

  大国的涵义普通大国“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大国一般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与效果相比,具有生存能力强、战争潜力雄厚、回旋余地大等有利条件,有利于支持长期战争。”霸权大国、统治大国、领导大国一个大国“必须能够与其他所有联合起来的大国相抗衡。”“统治大国”是“拥有超过全部竞争对手之和的力量的国家,无论遇到对手怎样组合发起进攻,都能从容不迫地策划战争的国家。”世界大国是世界的主导经济国,是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最重要连接点。大国悲喜剧(兴亡)大国的悲剧(亡)不是说几乎所有的区域性和全球性“霸权国家”最终都会失去霸权,而是说所有向世界领导过挑战队新兴大国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大国的喜剧(兴)作为先前世界领导国的追随者和主要伙伴,则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领导国。21世纪的世界秩序两极格局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世界上没有哪个与它能抗衡.●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政治关系和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成为仅存的超级大国。无论从定量还是从定性的分析上看,美国在世界政治结构中的权力优势都是“史无前例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或大国集团能够单独与美国进行全球抗衡,因而形成了一超独强、没有对手的世界权力结构和力量对比关系,导致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未曾有过的“单极时代”。

  3

  ●由于美国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就使过去长期以来对国际体系中领导地位争夺这一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将不复存在,使世界出现一种“单极力量主导下的稳定与和平”,美国的实力越突出、越强大,在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就越稳定、越和平

  四、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主权

  主权(sovereignty)主权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对内最高权是指国家行使最高统治权,国内的一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服从国家的管辖;还指国家的属人优越权和属地优越权。对外独立权是指按照国际法原则,在国际关系中享有独立权,即独立自主地、不受任何外力干涉地处理国内外一切事务,如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根据本国的情况,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国家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制定国家的法律、决定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等等。这就是国家行使主权权利的自主性和排他性。自卫权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而进行国防建设,在国家已经遭到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时,进行单独的或集体的自卫的权利。主权原则的含义和意义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法所确立的重要原则,其要求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要尊重对方的主权,尊重对方的国际人格,不得有任何形式的侵犯。主权的含义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详尽阐述了主权原则的内容,其中心是各国主权平等。该宣言规定,主权平等包括下列要素:①各国法律地位平等;②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③每一国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④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⑤每一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⑥每一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主权的意义在国际实践中,只有互相尊重国家主权,才能使国家主权原则得到切实的保障。相反,如果各国可以互相干涉,可以恣意侵犯,可以借口主权性质不同而兵戎相见,国际关系就要混乱,国际法也就无法存在了。因此,将国家主权原则比作各国保护自己生存,反对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法律盾牌,是完全正确的。国家主权原则对国家、对国际法都有重要意义。国家主权原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特别是二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国际文献都确认了这一原则,包括《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此原则列为首位,也说明了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国际层面全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际组织的大量兴起和发展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国内层面全球化所带来的各国间联系的加强使得各个国家内部的一举一动也往往会牵扯到其他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事务可能会波及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反之亦然,各国之间联系和影响的增强和国际规则的硬化也使得一国内部的决策往往会受到其他

  4

  行为主体的影响和控制。

  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同时,全球化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

  全球化的多维视角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过程。观察全球化可以采用多种视角。第一种视角:是经济活动、知识和信息、信仰、理念和价值观的跨越国界交流的障碍日益消除。这一看法没有强调有组织的机构的行为第二种角度: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行动者,包括厂商、团体等追求政治、宗教霸权的野心勃勃的行动;第三种视角:全球化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又源自人类的好奇心,而且得益于日益廉价和快捷的交通体系。全球化:边界定义全球化的特征是系统地削减跨越国界流动的壁垒/障碍:包括要素(劳动和资本)流动和生产,技术、知识、信息、信仰体系、理念和价值的交流。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全球化:有组织的机构定义全球化是对特定目标的追求:出于个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目的而发生的个人,机构或者国家跨越国境实现的自身行动的扩张。全球化:从技术层面正据中国教育部统计,世界各国来华的留学生创历史新高。2004年共有来自178个国家的11084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省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的420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6715人,自费生104129人。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42.63%,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5

  的四个第一:来华留学生数量最多的一年:来华留学生绝对数量增加最多的一年,共增加33129人;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家数量最多的一年;来华留学生就读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从1978年到2009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62.0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49.74万人,有62.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为:一、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市场的扩大使比较优势拥有更多的实现机会,要素的流入使闲置资源得以利用,直接投资有利于加速发展中国家先进产业的形成。二、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有利于克服封闭、保守、狭隘的观念,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物质、文化和人员的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沟通、合作和友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首先,增大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由于历史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国际经济风险面前更具有脆弱性。其次,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作出的结论。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总之,从目前来看,并非所有国家、地区或群体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关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使它们凭借各自的优势和经济实力,积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扩大经济势力范围,在全球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发达国家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抱怨声也始终不绝于耳,甚至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等著名学者也竭力宣扬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危害论”,将经济全球化视为„陷阱”,看作是„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甚至把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工资和收入水平的下降也都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应当说,这些观点有失公允。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始终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它们肯定会充分顾及自身的利益。发展中国家

  6

  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4、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

  危

  害

  1、全球化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2、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借贷资本全球化是造成北方和南方国家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4、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5、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措施1、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联合自强的趋势要不断加强。2、充分重视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3、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4、适时进行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改变自己“二等公民”的命运,决不能寄希望于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国中国应当采取相应论施,在充分分享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它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1.加强宏观管理以降低融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经济全球化使一国所面临的经济风险提前加入,国内经济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冲击而发生经济波动甚至动荡。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在经全球化条件下政府驾驭经济运行的能力,加强宏观管理以降低融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2.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把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大致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张期,第四个阶段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前主要靠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及大量的投资驱动,但是还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外国更高、更精、更尖产品的生产技术,并改进外国技术,提高企业吸收和改进外国技术的能力。企业应在保持基本要素成本优势的同时,尽力创造竞争优势,以使国内要素获得更有效的利用,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3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中国要融入经济全球化,必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国内经济政策同国际规则的协调,遵守己经制定的国际规则。企业经济一体化1\减少重复建设,提高生产效率。2、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政治体制改革

  7

  第一章、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世贸组织总部: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英文缩写为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其总部在瑞士日内瓦。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目前已经拥有137个成员,成员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信赖性空前增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一、经济全球化相关概念全球化的概念是指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上相互依存,人类社会横向的联系发展加强了。全球化的四大特征全球市场化、全球信息化、生产全球化、国际资本迅速流动商品、资本、技术等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地区相互融合更加一体化的历史过程。

  新航路开辟

  破孤立、强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殖民扩张与掠夺

  市场拓展,联系加强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对亚非拉国家带来了双重影响?破坏性:灾难,掠夺,屠杀,殖民地;建设性:冲击落后,传播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近代化。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但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贸易自由化体系逐步建立

  8

  1947年,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产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材料二: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二战后出现的这一系列国际组织?美元拥有特殊地位,适应美国经济扩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稳定秩序,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材料一:“通过互联网,几分钟内就有几千万美元在里面飞来飞去。”材料二: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重要指标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数量。如今,跨国公司的活动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总数量大约为6.5万家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设立了28万余家附属企业,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材料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欧洲联盟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C.欧美协作的世界D.欧俄均衡的世界

  9

  经济全球化历程开始——新航路开辟(1500年前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9C中期—20C初)走向体系化、制度化——两大体系三大支柱的出现(二战后)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90S初以来)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A、许多国家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B、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各成员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下降,为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C、(1)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3)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4)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5)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6)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具体表现2004年6月28日,世界上航程最远的波音777-200LR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亮相。它被命名为“郑和号”,以纪念伟大的中国航海家、探险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波音777-200LR航程可达17445公里。2003年粤海铁一号渡船下水粤海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铁路跨海通道。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1994年5月6日连接英国和法国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通车。从此,隔断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天堑变通途,人们只要坐上被称为“欧洲之星”的高速列车,穿越海底隧道,连接伦敦、巴黎、布鲁塞尔仅需3个小时。推倒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启边境。柏林墙第一次被凿开一条缝,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很快就被推倒,墙两侧的德国人民终于可以自由来往了。雀巢公司产品1905年,瑞士人亨利·内斯特莱创办的雀巢公司同英瑞浓缩奶公司合并,把厂房开到了英国、德国、西班牙和大洋彼岸的美国。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可内斯特莱恐怕不会想到,将近一个世纪之后,雀巢公司在全球已有506家工厂,雀巢的产品几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截至1999年底,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000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数量达到63000家,其附属公司至少达69万家,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1999年,所有跨国公司附属公司的资产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3.5倍,达17.68万亿美元,销售额为14万亿美元。1999年,跨国公司海外附属企业货物和服务的销售额为135640亿美元,超过同年世界货物和非要素服务出口规模(68920

  10

  亿美元),几乎是世界货物和非要素服务出口的两倍。\

  三、问题与展望

  199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近7000亿美元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非洲得到的外国投资仅为100亿美元左右,而且还集中在少数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国家。多数落后国家基本得不到外国投资,经济发展因此也更加落后。据联合国统计,10年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有36个,5年前增至42个,现在则进一步增至48个。这一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理念背道而驰,成为国际社会平衡发展的障碍。——《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2月8日第七版)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非洲有6000多家国营企业将近半数转入私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包括金融、能源、电讯、交通等部门大多落入西方发达国家手中。自由化浪潮也席卷了拉美,1998年7月,西方发达国家一次性干净、彻底、全面瓜分被看作是经济发展“命脉”的巴西电信产业,接着阿根廷80%以上国有企业被外资收购,秘鲁的14家电力公司、萨尔瓦多的全国电信局、危地马拉和厄瓜多尔的电信公司也都被迫出售。这样,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行使的范围在逐渐缩小。——摘自陈柳钦《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分析》墨西哥农民的示威游行2001年8月8日数以千计的墨西哥农民在首都游行示威,抗议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过度重视“商业利益”和亲“美国”的农业政策。1981—1985年,美国危害生态工业的国外投资总额中,第三世界国家占35%。日本“最肮脏”生产部门的国外投资中,2/3-3/4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全球每年生产危害垃圾5亿吨,90%来自发达国家,这些垃圾被大量转移到第三世界。纪录片《世界垃圾场》执行编辑和解说人比尔·莫依尔说:“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正把大量有毒废弃物送给别人处理,给世界上穷人的肩膀上再增加一份重担。”福建省长乐榕通码头查获的300吨洋垃圾英国《卫报》2005年3月28日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荷兰警方最近在鹿特丹港口截获了1000吨来自英国的家庭垃圾。这些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被贴上“废纸”的标签,正准备启运前往中国。荷兰和英国环境部门随后进行的联合调查表明,英国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家庭垃圾被一些公司非法运到中国进行处理。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23%,但消耗能源占75%,商业用燃料占79%。消费原木占46%,消费板材占78%,钢产量占72%,排出的二氧化碳占75%,排出的氟氯化碳占90%。其人口增长很慢,但人均消费的能源却是发展中国家的35至50倍。——摘自卫建林《历史没有句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万人游行呼吁拯救地球1970年4月22日,美国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声势浩大的游行和各种集会,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越了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到1990年4月22日,即“地球日”20周年之际,全世界都进行了地球日活动。从那时起,“地球日”才有了国际性,称得上世界地球日。我国第一枚“世界地球日”邮票智利举行大规模游行反对经济全球化2004年11月19日,近5万名智利民众在首都圣地亚哥市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反对经

  11

  济全球化和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智利。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它积极的方面,也有它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发挥全球化有利于资本、知识、技术、人才的流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这一方面是积极的方面;同时确实要注意防止由于全球化造成发达国家掠夺或者剥削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用它的优势、经济上的优势制定一些不平等的规则,来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受到更大的损害,甚至对个别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造成威胁,这些我们是要注意防止的。——成思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方面:

  A、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B、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C、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张,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2)消极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挑战和压力增加;经济运行风险提高;最不发达根据可能被边缘化)

  四、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为资本全球化、产品全球化和通讯全球化。这些现代的经济要素日益要求冲破民族国家的壁垒,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自由流动,要求一个相应的全球性的流动空间,这个全球性的流动空间就是世界市场或全球市场;又要求一个管理和协调资本、产品和通讯全球流动的世界性组织,这个世界性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就是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尤其是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全球市场的形成和跨国组织作用的增大。●全球市场和跨国组织在本质上与传统的国家领土观念是相冲突的,资本的全球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活动客观上都要求冲破领土的束缚。当国家的领土疆界与资本的全球要求相矛盾时,跨国公司和其他跨国组织就会想方设法使国家的领土要求从属于资本扩张要求。→“全球化概念指出了一个方向,而且只有一个方向:经济活动的空间在扩大;它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因此重要的是政治调控的空间也在扩大”。全球治理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各国公民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民主协商和合作,其核心内容应当是健全和发展一整套维护全人类安全、和平、发展、福利、平等和人权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包括处理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全球规则和制度。“在国际关系领域,治理首先是各国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协议与惯例的产物。这涵盖政府的规章制度也包括非政府性机制,后者谋求以它们自己的手段实现它们的愿望、达到它们的目标。治理被视为由多数协议形成的一种规范系统,它可以在没有政府的正式授权和具体批准的情况下贯彻实施某些集体项目。各种政府间组织,以及由非政府组织或跨国公司推动的非正式调节程序也都包括在这种治理之内。所以,它既是各国参加的国际谈判的产物,也是由个人、压力集体、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形成的混杂联合的结果”。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陷入低谷、各国失业率居正高不下;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市场体系,必须借力于政府体系政策安排等宏观调控措施,才能早

  12

  日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实现资本增值,同时,政府体系又必须与国际组织携手,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治理。

  第二章、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依赖度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又不断在世界市场上购买自己短缺的商品。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依赖度明显增强。局势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赶超梦想”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使贸易投资自由化,获得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本、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欲实现经济“赶超梦想”。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经济全球化既可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又可使发展中国家扩大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信心。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13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业的转移是非常明显的,发达国家首先要将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还会将一些层次较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当然也会有一些高新技术的转移。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改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尽管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依据其全球经营战略,在发展中国家不断扩大规模,增加资本输出,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4.促进了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以及发达国家逐步扩大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这一切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依据自身条件,开展本国的国际贸易,并在世界贸易市场中依据市场机制来调整本国贸易政策,以期获取更大利益。5.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各类经济区为数达230多个,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且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载体”,而且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6.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尽管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其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

  挑战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除了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是不自觉地被卷入的对象,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人们都还记得,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压力下,泰国过早地、过度地开放金融市场,撤掉了所有自我保护的屏障,结果导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然后很快发展成亚洲金融危机,还导致了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1.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有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国内产业,威胁其国内市场安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同时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放松了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一旦国内经济出现问题,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便会乘虚而入,必定酿成金融市场的严重危机。2.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外围边缘地带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容易接受发达国家高层次产业的垂直分工,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从属性,从而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不良影响。

  14

  3.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制度与规则,从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摊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缺乏实施和运用这些制度与规则的实践经验,故存在较多熟悉、运用、实践等方面的成本,以及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交易成本,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4.影响政府收入与政府借贷。贸易自由化将会使政府关税减少。在自由化的最初阶段,其影响可能是中性的,甚至会增加额外收入,但最终会减少政府总收入水平。同样,任何税收减免或对外国投资者、出口生产商的税收抵免措施都将减少税收收入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的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竞争力不强。即便是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上也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抗衡。而发达国家由于在技术、资金、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使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中必然处于主导地位。若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决策与选择失误,尤其是产业领域的选择失误,就会对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当今世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比重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会因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而遭受损失。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占领,又使得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困难。6.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经贸制度下层开的,在加入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发生重大金融或经济波动或危机的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援助时往往被迫接受其提出的苛刻条件,甚至要付出损害国家主权的代价。7.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8.国际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首先,由于跨国资本总有一种摆脱所在投资国政府控制的倾向,以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因而必然会与所在投资国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管理制度等发生不同程度的摩擦与对立。其次,由于跨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属性,即“无国籍”与无民族认同感的性质,因而发展中国家大量通过贷款引进的资本,在一定情况下容易造成债务负担,进而引发债务危机。再则,跨国资本的大量进入还增大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引起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以可乘之机。另外,国际资本的进入还带来了不良西方文化的冲击,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影响就非常明显,使引进国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倾斜,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的难度

  15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

  全球经济仍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状态,这意味着支撑经济全球化的制度、规则必然也是西方化的。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在国内,它们有相对成熟而又稳定的制度;在国际上,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它们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但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在不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它们也可以利用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工业经济走向信息经济,新兴的金融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产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将竞争引向其优势领域,从而获取更大收益。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好处。IMF作为惟一规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性多边组织,产生之初完全充当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又演变为发达国家的代言人。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越来越转由IMF代为运作。IMF在提供每一笔贷款时都会严格体现发达国家的意图,对接受国提出苛刻的条件,直接要求发展中国家调整和改革国内体制,改变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方向。这样IMF已不仅具有监督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国汇率制度的职能,而且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其目的已不仅是以发达国家的规则来规范资本流动,更是与贸易及其他领域相结合,将发达国家的规则扩展到全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在国际货币市场,美元、日元、马克及初生的欧元基本垄断了市场交易的全部份额。发达国家―方面可以凭借其整体经济实力和宏观经济表现决定国际货币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直接改变货币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方式。美国在里根政府时代可以利用高利率吸引外资流人,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资金;克林顿政府同样可以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以支撑其股市和资本市场的繁荣,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以高利率政策吸引外资,为重建提供资金。日本为维持巨额贸易顺差,也可以放任日元贬值。换成发展中国家,这些政策措施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场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即为明证。但发达国家却可以从中收益,这就是不对等的规则给发达国家带来的优势。综述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并不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损害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恰恰相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因历史延续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且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我加强和自我维持的。

  负面影响

  1.加剧了全球的金融投机和风险。国际巨额游资的自由流动和金融市场的投机性使发达国家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的金融投机和风险。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

  16

  发展,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的矛盾还将更加尖锐,越来越多的经济泡沫,既损害经济实体的发展,又加剧危机的深刻程度。2.贫富差距日趋拉大,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导致劳资矛盾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很可能导致糟糕的经济和治理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分裂3.政府实施再分配功能弱化,“福利社会”面临挑战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和国际资本的跨国界流动,以及国际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4.

  应对全球化的治理策略

  (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特征。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竞争突破了民族国家主权界限和地域限制,竞争主题在世界范围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同在一条船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从而促进了全球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这突出表现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竞争和合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相互依存,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2)国家成为竞争与合作的主体,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表面上的经济竞争往往成为暗地里的政治较量。(3)手段更趋多样,诸如经济援助、关税同盟、贸易制裁等等。(4)发达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二)遵守“游戏规则”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关系全球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民族国家主权的弱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资本的扩张性、渗透性,民族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其主权至少受到五层意义上的挑战:(1)主权实体界限受到由于不同协议分别成立的专门国际组织等“超国家机构”的约束。(2)新的国际分工和劳动分工的潜在威胁。(3)非正式超官方的国际交换形式和非法交易。(4)跨国公司的直接挑战。(5)金融和税收的国际化冲击。另外,由于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体现的是大国、强国的意志,保障的是大国、强国的利益,发展中国家被置于不利境地。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将被迫作出更大的主权约束和让渡,其主权弱化现象将更加明显。(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取舍上作出选择。要分清哪些符合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哪些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在总体上趋利避害、二者兼顾。但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要以局部利益的受损来换取整体利益,以眼前利益的受损来换取长远利益。如市场开放,虽然发展中国家会因市场开放而失去一部分国内市场,民族经济受到的竞争压力增大,某些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可能受损,但从长远来看,市场开放、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符合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市场开放的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只不过是时间早晚与战略选(四)市场开放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市场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就必须开放其国内市场。但伴随市场开放而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受到冲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落后国家如果不能借助一定程度的政府保护,其弱小的经济必将被强大的外部经济冲垮。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市场开放是其发展经济,最终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既不能以市场开放来否定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也不能以保护民族工业免受冲击为由而拒绝市场开

  17

  放。问题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市场开放要渐进、有序,民族工业保护要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必须有限度。(2)保护的目的是提高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3)保护的对象必须有选择。(4)保护力度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五)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弥补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增加,经济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产业安全。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资金、技术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上都难以同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相抗衡,让两者同场竞技,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2)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加之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和监控体系不健全,以及国际资本趁机炒作,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很容易受到金融风险冲击。(3)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其他经济安全问题,诸如环境污染加剧、失业人口增多等。

  第四章、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

  主要内容:一、环境问题及其全球化的影响二、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障碍与原因分析四、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策略一、环境问题及其历史发展1.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

  带来灾害的现象。

  18

  环境问题及其全球化的影响(一)环境问题及其历史发展1.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何以产生?公共产品的特征:使用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亚里士多德:“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公用地的悲剧》(哈丁)“公地自由只能带来全体牧人的毁灭。”环境问题及其全球化的影响(一)环境问题及其历史发展1.环境问题的概念2.环境问题的发展阶段(1)地域环境问题时期——18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2)区域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3)全球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地域环境问题时期以“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为典型代表:马斯河谷事件(1930);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伦敦烟雾事件(1952);水俣病事件(1953-1956);骨痛病事件(1955);四日哮喘病事件(1961);米糠油事件(1968)。区域环境问题时期伴随着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以及国际水道的流动,环境问题便从地域化开始向区域化的方向发生演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全球环境问题时期1、全球气候变化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3、酸雨污染4、生物多样性锐减5、淡水短缺6、森林破坏7、土地荒漠化8、海洋污染和破坏9、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19

  目前主要是指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状况。危害:造成自然环境和生物区系的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健康和福利产生重大的有害影响。气温上升超过1.5度,20-30%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上升3.5度以上,40-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海平面上升酸雨污染世界四大酸雨区:我国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以德、法、英等国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这两个酸雨区的总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锐减在今后二四十年内,地球上将有1/4的生物物种陷入绝境;到2050年,约有半数动植物将从地球上消失:每天有50~150种、每小时有2~6种生物离我们悄然而去。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2010年目标:“明显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态势”。淡水短缺根据联合国资料,到2025年,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将面临巨大的供水压力,甚至出现供水不足。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上3/4的人口将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地球的癌症”荒漠化:“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海洋污染和破坏全球70%的海洋渔业资源已经或正在枯竭。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环境问题及其全球化的影响(一)环境问题及其历史发展(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影响1、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对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产生严重威胁。(2)促使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变化。引发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各国政治与社会管理的影响。(一)环境问题及其历史发展(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影响1、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对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产生严重威胁。(2)促使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变化。(3)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政要议事日程的优先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历史发展(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影响1、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0

  2、相关的国际制度安排迅速发展,演变成影响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因素(1)有关国际公约加速了国际环境制度的形成。(2)围绕国际环境制度形成新一轮的实力较量。(3)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得以拓展。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

  障碍与原因分析

  (一)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仍存在巨大障碍1、各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就一些重大问题难以达成共识。2、已签订的条约因缺乏有效约束力而未能得到很好履行。3、科学技术支持能力有限。(一)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仍存在巨大障碍(二)造成全球环境合作障碍的重要原因1、国家经济利益的差别与矛盾。2、发展中国家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3、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规则与标准均不利于发展中国家。4、传统经济学理论与全球环境问题的现实脱节。环境问题的国际治理方案(一)生态税生态税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法律手段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制度手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合组织自(OECD)国家纷纷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税制绿化”(GreeningTaxSystem)理念。在税收设计上包括基于能源的生态税,比如二氧化硫排放税、二氧化碳税、燃料税以及资源税;还包括基于非能源的生态税,比如水污染税、土壤保护税;以及一般生活环境保障生态税,包括垃圾税、噪音税。从征税效果看,各国环境污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比如瑞典自1991年开始按照环保要求增加生态税,仅一年时间就使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6%,征税使瑞典燃油中硫的含量比法定标准还要低40%左右。美国征收开采税后使石油总产量降低了大约10%~15%,大大降低了开采、开发和提取水平,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美国地下煤炭消费税率是地上煤炭税率的二倍,以限制地下煤炭开采。在1985年~1995年间,丹麦倾倒的废物在整个废物处置中所占的份额由39%降到18%,而废物回收和再利用率由35%上升到61%。挪威自1991年开征碳税以来,选择使用化石燃料的部门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1%,家用汽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下降2%~3%。石油部门生产的每单位石油排放的二氧化碳下降了1.5%。大多数国家对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在税收上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使含铅汽油的消费量和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在加拿大、丹麦、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已经没有含铅汽油出售。虽然很难确定税收方面的措施和其他措施在取得这些成效中的作用各有多大,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在加速用无铅汽油取代含铅汽油的过程中,税收措施效果很大。污染权交易(以美国为例)。排污权交易由于其巨大经济效益、明显的环境效益以及优越的社会效益,成为许多国家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排污交易方面,美国起步较早,其排污交易制度也最为完善。1975年12月由美国联邦环保局EPA颁布的《新固定污染源的执行标准》规定,如果电力行业不增加总排放量,可以采用“气泡”政策(“气泡”政策是把一个多污染源的工厂当作一个“气泡”,只要该“气泡”向外界排出的污染物总量符合政府按照环境要求计算出的排污量,并保持不变,不危害周围的大气质量,则允许“气泡”在减少某些污染源排放的同时,

  21

  可以增加另一些污染源的排放)。1986年EPA“气泡”政策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多泡”政策,污染者可以将整个工厂或邻近的几个工厂捆在一起作为一个“气泡”,而不是把每一个烟囱作为单独的排放源;在EPA的认可下,排污者就可以尽可能多地削减一些污染物,以抵偿另一些排放点污染物排放的增加。这一政策在经济上有较大的刺激性,便于工厂灵活地进行污染控制。1976年12月美国国家环保局颁布排污补偿解释规则,创立了补偿政策。1982年4月,经政府批准,颁发了《排污交易政策报告书》,这份报告书将“气泡”、补偿、银行和容量结余计划综合为统一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允许美国各州建立“排污交易系统”,在这个交易系统中,同类工业部门和同一区域各工业部门可进行排污削减量的交易,“污染物排放削减信用”是交易中的媒介或通货,银行方面则要参与排放削减信用的贮存与流通。近年美国政府又颁发了《排污交易政策总结报告书》,这份报告全面阐述了美国历时许多年的排污交易政策及一般原则,同时还对排污交易市场的范围、参加交易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限额,以及排污减少信用的产生、使用和银行贮存作了种种规定和限制。排污权交易已经成为美国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经济效益。循环经济(以德国为例)。发展循环经济是发达国家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又一重要经验。循环经济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地组织经济活动,使污染物的积累量小于环境容量,又获得较好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环境协同进化,良性循环。德国分别于1991年和1996年颁布《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对废物管理的首选手段是避免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2001年,《城市垃圾环境友好处置法》规定在2005年以前,不得处置未经过预处理的家庭废物。这样,在处理有机物和可溶物质垃圾前,就必须经过预热处理或机械生物预处理。德国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比如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该系统通过社会化,成立专门公司针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接受有关企业委托,组织收运者对人们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够直接回用的包装废弃物则直接送返制造商。从而在社会范围形成“自然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循环经济路径。这种闭合循环路径效果可以通过测算废物流、回收率,以及因资源、能源有效使用而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衡量生产效率。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策略全球环境问题的妥善应对和解决:有利于为我国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一)国际层面:基于国家利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1、基本出发点:基于历史和现实国情,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1)不能只看总量,还要看人均。(2)不能只看当前的排放量,而且要看历史的累计排放量。(3)不能只看排放的数量,还看要发展的阶段。(4)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而且要看转移排放。(一)国际层面:基于国家利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1、基本出发点:2、基本角色定位:发挥维护者、推动者、领头者的作用,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暨自身利益而努力;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提升国际影响力

  22

  (一)国际层面:基于国家利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1、基本出发点:2、基本角色定位:发挥维护者、推动者、领头者的作用,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既要积极完善自身;又要据理力争,对于西方国家提出的苛刻要求和无理指责进行驳斥;协调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一)国际层面:基于国家利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1、基本出发点:2、基本角色定位:3、基本行动策略:变被动为主动,转防守为进攻积极参与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和政治谈判活动;积极参与环境合作的国际谈判和国际合作规则的制定。(二)国内层面: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1、慎重对待和处理本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贡献。二)国内层面: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1、慎重对待和处理本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贡献。2、建立健全环境民主参与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国内:北大五学者诉讼案:被政治化;广东首例水资源污染公益诉讼案。国外:小鱼vs.大坝:美国环保第一案;NRDC洛杉矶办公室诉洛杉矶港口案。环境公益诉讼建议2009年3月政协委员万鄂湘的提案《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确立“公众环境权”,赋予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针对侵害“公众环境权”的侵权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分别增加民事环境公益诉讼和行政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地方相关部门文件2008年9月8日,无锡市中级法院和市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试行规定》,明确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以检察院为主导提起有关诉讼。对环保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放开则有限。2009年6月,云南省高院形成了《会议纪要》,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和环保社团可以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并且免收诉讼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1条: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需要保密的情形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3条:第规划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但是,依法需要保

  23

  密的除外。深圳深港西部通道环评案1990年初,深圳人民政府和港英政府提出在深圳西部的蛇口半岛到香港元朗建设西部通道,在深圳城市的东部莲塘地区建设东部通道。国务院于1997年12月批准了深港西部通道立项建设。2003年8月,深圳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侧接线工程方案并正式动工。这方案激起了沿线居民一场维权运动。方案中,在接线工程大南山脚下兴工路段的隧道有一个长度为361米的敞开口,用以排放汽车废气,以免对司机生命形成威胁。但附近居民认为排放的污染物会严重危害他们的生存环境,要求关闭敞开口或采用污染尽可能少的排放设置。居民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技术合理性进行检验,计算结果氮氧化物浓度超标19.64倍,而根据环评报告,距敞口段120米以外的大气质量可以符合国家2级排放标准。差距使得居民认为环评报告不可信。(1)审批机构的合法性。环评机构深圳环境科学研究所是审批机关深圳环保局的直属事业单位;侧接线工程作为西部通道的一部分,应由国家环保局审批。(2)公众参与程序的合法性。“公众”不具代表性;公众意见未体现;公众知情权未获满足。2004年11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接见了居民代表,并指出“公众参与并非政府的恩赐和施舍,它本身就是公民应该拥有的权利”,并支持居民参与环保。2005年4月,政府在听取居民意见后,改用下沉暗埋―下沉敞开(半敞开)―高架组合的方案,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大大降低,工程总造价上升到了21.3亿元。2005年5月20日,侧接线工程正式开工。至此,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众与政府的博弈才告终结。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事件的起因2005年3月21日,兰州学者张正春发现数以百计的民工正在圆明园湖底、河道大规模铺设防渗膜,他认为其中存在巨大隐患:防渗工程将破坏遗址的真实性,阻断地上水与地下水以及岸边植物的天然联系,从而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张正春向多家媒体反映这一情况,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2005年3月30日,北京市环保局开始进行调查;31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出“停工令”,认为防渗工程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停止施工,补办环评手续。4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做出决定:防渗工程停止施工。环保总局举行听证会国家环保总局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于2005年4月13日对防渗工程进行听证。听证会涉及:(一)防渗膜的铺设是否会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破坏;

  24

  (二)重建驳岸等工程是否构成对文物的遗址的破坏;(四)海淀区政府是否违法越权行政;(四)对工程的招、投标及对施工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与圆明园管理处负责人的关系的质疑。环评2005年7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清华大学环评机构所作的环评报告,总体结论是须进行整改。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了水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鸟类、两栖类等随着生境的破坏日益减少,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防渗工程对水中总氮、总磷的影响较为显著。防渗工程实施后,如果不能保证适当的水体交换量,则总氮、总磷的浓度会提高,从而加大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最终处理决定2005年7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作出防渗工程“全面整改”的决定:第一,尚未实施湖底防渗工程的区域,不再铺设防渗膜,全面采取天然粘土防渗;第二,绮春园除入水口外,已铺的防渗膜应全部拆除,回填粘土和原湖底的底泥。湖岸边不再铺设;第四,长春园湖底回填粘土,湖岸边不再铺设;第四,对福海已经铺设的防渗膜进行全面改造。环保史上的里程碑因环保发端、以环保终结,是公众参与的一个成功范本,显示了公众参与的力量和意义。媒体:发动机;环保NGO:生力军;学者:担当者。不足:没有面向社会公开《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项目建议书》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圆、政字[2003]第75号文和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的批复,以及海淀区政府海政会[2004]第4号文等与听证密切相关的重要材料。问题:“公众意见”可被“专家意见”取代;缺乏对公众的代表性、公众意见公告、采纳与否理由说明等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策略(二)国内层面: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1、慎重对待和处理本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贡献。2、建立健全环境民主参与制度。3、改善环保法律制度和政策,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二)国内层面: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1、慎重对待和处理本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贡献。2、建立健全环境民主参与制度。3、改善环保法律制度和政策,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4、着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

  25

  5、完善政府环境责任制度。政府环境责任问题:(1)重政府经济责任,轻政府环境责任。(2)重政府环境权力配置,轻政府环境责任落实。(3)重政府环境权力,轻政府环境义务。(4)重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轻中央政府环境责任。对策:(1)建立完善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完善。(2)完善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对结果未通过的,:撤消授予的环境保护或环境治理方面的荣誉称号,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3)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不等同于“风暴”或引咎辞职;追究后的复出制度。环境博弈没有局外人,我们都是利益相关者,同乘坐于汪洋中的一条船,对全球环境有着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尽自己所能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并赢得主动和先机。

  第五章、法律全球化”问题

  一、全球化趋势-早期海外殖民潮一、全球化趋势-当代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趋势-当代(1)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跨越了边界、地区和大陆而延伸;(2)随着贸易、投资、金融、移民和文化的日益流动,相互间的依赖关系正在加强;(3)借助于新的通讯系统,使得思想、物品、信息和资金都流动的更快;(4)国内事物和全球事物之间的界限模糊二、什么是法律全球化(一)“法律全球化”的概念争论(二)“法律全球化”的特征

  26

  (三)产生原因(四)表现“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标志特征„„以全球化时代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全球化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法律与全球化研究,更是当今国际法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领域。---《法律全球化问题探讨》“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但“法律全球化”却基本上是西方国家一些法学家不切实际的幻想。”------------沈宗灵教授(一)“法律全球化”的概念争论1.法律的“非国家化”观点2.依据“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区别界定法律全球化3.法律趋同化观点4.“一国法律全球化说”5.法治全球化的观点1、法律的“非国家化”观点从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出发界定法律全球化“法律全球化”是服务于建构无国界的全球统一大市场的需要(非国家化)。国家主权不断削弱。2、依据“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区别界定法律全球化

  3、法律趋同化观点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法律制度执法标准和原则《联合国宪章》《关贸总协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等4、一国法律全球化说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通行的法律制度,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为全球普遍接受的现象与过程。即“法律美国化”5、法治的全球化治理全球化进程产生了大量跨国家的、超国家的全球性问题,远非单个国家能够解决,需要全球社会的共同力量解决。

  27

  (二)法律全球化的特征1、国家界限的松动2、主权意识的消融3、身份认同的模糊4、非政府组织(NGO)的出现5、人权的扩散(三)法律全球化产生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商业犯罪、网络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示范法》2、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金融领域证劵法律制度的完善商品与劳务流通GATT/WTO3、人类共同利益的驱使环境保护——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权与安全问题——1998年《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地球资源开发与保护——1970年联合国将海床洋底列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四)法律全球化的表现1、私法领域契约法和商法2、公法领域WTO规则人权法(《世界人权公约》《禁止酷刑公约》、)3、法律家的全球化三、法律全球化的可行性(一)世界法律生活的固有共性(二)国际合作进程的整合各主权国家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投身于构建全球性的法律规则体系(三)各国法律体系的发展推动各国法律体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注重法律制度的借鉴、移植他国法律规定各主权国家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参加或缔结国际公约,接受或承认国际经贸惯例,清理或调整国内法律体系四、法律全球化的实践与发展(一)国际法的新发展全球层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及其规则的深化区域层面:以欧盟的法律制度为代表的区域性法律融合(二)国内法的新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出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法律改革浪潮中国:有序的对原有法律规则清理和调整2000-2001,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进行修改,取消其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冲突的规定完善外贸立法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立、改、废”五、現代国家在法律全球化过程中功能

  28

  (一)法律全球化是否会导致国家主权弱化?传统主权的理论界定“主权主要是国内宪法权力和权威的问题,这种权力和权威被认为是国内最高的、原始的权力,具有国家内的排他性职权”传统主权观念受到冲击经济上,国家在经济上的属地优越性被缩小政治上,主权的绝对性受到挑战法律上,国内单一的法律秩序受到影响(一)法律全球化是否会导致国家主权弱化?对主权的自主限制各国对主权的约束与限制是主权国家的自觉行动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所指出:“主权不是摆脱法律限制的自由权。国家限制自己行动自由的法律义务的数量本身不影响它的主权。。。影响主权的不是法律限制的数量,而是它的性质。一个国家可以接受不论多少法律限制而仍不失为独立自主,只要这些法律不影响其作为立法和执法的最高权威的性质。普遍性的,并非针对某个国家→自我约束主权,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管理职能——新时代下主权行使的新模式(二)现代法律移植之冲击与挑战法律移植系指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广义的法律移植涉及两个方面,即移出和植入。狭义的法律移植,亦即接受国对国外法的引进、继受。所谓法的引进是指基于本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该领域立法经验缺乏或落后,但为了推进法制的进步而将国外法引入国内。至于继受是指将国外法去芜存菁的纳入国内法体系之中,并尽可能迅速磨合以便发挥其作用。(二)现代法律移植之冲击与挑战来自相同国情与文化传统的法律制度或规则易于为本国人民认同,在本国扎根。惟相近的法律制度之间的移植不一定较为妥善,有时制度的巨大反差所蕴涵的特有方式往往才是需要透过法律移植解决问题的价值所在。法国谚语云:“当一部制定法所为之服务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这部法律也便会随之消失。”法律移植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因社会发展和法律发展的不平衡。比较落后的或低度发展国家为了赶上先进国家,有必要移植先进国家的某些法律,以保障和促进本国的社会发展。倘若没有适当的超前性,法律移植便会失去历史意义。六、超国界法律治理的建构法律的全球化除了是现今各国之间的必然趋势外,主要目的仍是为谋求人类的福祉。但法律的角色在国际关系中一向被视为一种工具或规范手段,为了使法律跳脱如此死板的框架,故吾人提出了“超国界的法律治理”概念以供参考。申而言之,即是将“超国界法律”与“全球治理”(GlobalGovernance)作一结合,异于以往RuleofLaw与RulebyLaw的论点。

  (一)超国界法律治理概念之提出

  “超国界法律”之系由我国学者陈长文教授所提出,其以第九版奥本海国际法所言,指出现今的国际社会已不再是由国家为主体,并举杰塞普所言之术语“transnational”译为”超国界的”,意谓包括个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及其他团体的各种超国界活动,而涉及该活动之相关法律规范者即属“超国界法律”。

  29

  其更进一步指出其范畴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比较法、宪法、经济法规、政治理论与法理学等众多法学领域,且区别内外国法的连结因素已趋模糊,藉以说明法律在全球化的时代已然有所转化。自陈氏的脉络观之,其所言之内涵即为法律之全球化。在全球化的理论之中,有一”全球治理”之概念,源自于JamesRosenau(学术中译名为罗森纳或罗西瑙)与Ernst-OttoCzmpie(中译名为尚皮尔)在1922年所发表之《没有政府的治理》一书之中。他们将治理(governance)定义为系列活动领域中的管理机制(regulationmechanism),以能有效的发挥作用为宗旨,别于统治(rule)系由强制行为迫使人们服从Rosenau认为,治理与统治的不同在于治理的范围更加宽广,但这随即受到其它学者批评。38在各式的定义之中,以属联合国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所为之定义较具权威。然依我国学者之见解,治理可分为四点意涵探讨:即对象、主体、层次与治理形式。在对象上,所针对的是单一国家所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主体上则是多元性的;层次上包括国家、区域等,相互连接,彼此影响;治理上不仅由上往下,由下往上亦是可能的。

  (二)超国界法律治理与全球重要议题设定

  治理”(Governance)的概念已大量的运用在各种范畴与领域之中,其管辖的范围不仅限于国内,跨越国界者亦可;参与的主体更是不限公部门,而包括了私部门、第三部门。在结构上,权力是分散且多元的,因此其基础乃奠定在行为者间的多元协商与议价,而非集中在单一层次的支配与控制。此外,“治理”建立在行为者的认同或共识,而非权威式的规范统治。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治理”所呈现出的关系架构乃平行而互补,并非垂直的上下从属。将治理的概念带入全球事务当中,不仅使多边合作的可能性与需求增加,权力结构关系也会跟着产生变化──霸权不再是唯一产生影响的角色,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都可能是全球事务管理的主体。故全球事务的管理出现了新的互动与架构,而为因应此种变化,则需要新的规范方式。全球性事务的管理一方面代表着公共事务管理扩大至全球层面,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管理的范围与困难度相对扩大与升高,面临着此种情形则需要订定规范。法律作为规范手段乃是一稳定方式。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与道德、宗教不同,系具有强制力的规范。倘若个人违犯了法律,将可能面临着民、刑事责任,抑或行政责任。超国界的法律则是将法律效力的场域拓展,其所规范与辅助的力量不仅存在内国,而是跨越国界,甚至无视国界的放射扩散。全球事务的治理,亦可藉由超国界法律作为手段,将行为者间的意见可以汇整出共识,这共识经由明文化的过程形成某种形式的“契约”,继而成为超国界法律,以超国界法律作为约束的规范,藉以稳固全球秩序。例如:京都议定书→跨国界的管辖、参与的行为者多元、权力结构的分散、以协商为运作模式、无高权强制执行规范、彼此间的关系平行互补,再加上以超国界法律为拘束手段,进而”整合”与”统合”相异之法律体系,此即为”超国界法律治理”之特色所在;而高度公共性之议题,诸如全球气候、海洋、犯罪及传染疾病(如艾滋病)等,均可以此概念代入,设定议题加以讨论与规范。

  (三)超国界法律与全球善治

  “善治”(Goodgovernance)是相对于“善政”(Goodgovernment)的一个概念,以直译来说即“良好的治理”或“好的治理”。依学者俞可平的说法,无论古今中外,善政的要素包括下列几个要素: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很高的行政效率、良好的行政服务。换言之,即吾人可耳熟能详的“大有为政府”,其背后的意涵是传统高权下的支配与统治(Rule)。相对于“善政”,“善治”亦可归纳出下列之基本要素:合法性(legitimacy)、透明性

  30

  (accountability)、法治(ruleoflaw)、回应(responsiveness)。多元的行为者以法而治(理)。而自善治的基本要素就是遵守法律。在本国之内,执政者认为政府乃合法权力的唯一来源,封闭的法律系统仅由单一的行为者参与制定,执行法律亦是由上而下的单一管道,如此一来,流弊自多。但”治理”不同,参与”治理”的行为者多元且管道并非单向,不论系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均属可行,又各行为者间的关系乃平行与互补,法律之制定并非是用以统治,而是为促进或达成某些特定目的所形成之”抽象条文化”的共识。简言之,“善的治理”可说是开放的,非事先定见的。因此,在全球化之善的治理时代之中,法律规范不能仅归属于封闭系统,必须各种多元行为体共同参与协调,并以”地球共同利益”为最高遵循考虑,以超国界的形态协助”治理”。依据法经济学的观点,法律是由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型态的革新总是会引起包括法律制度与相关配套措施的变迁。因此,对人类的法律现象,都能从与之相呼应的时代的经济环境加以理解。法律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其实是各种经济活动与契约交易突破国界限制的过程,且无论在规模抑或速度上皆具前所未有的进展。从国际贸易、国际融市场、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资本的变化,皆可清楚的看到此点。既然国际范围内的社会关系已发生了重大的变更,那么法律制度就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以法律的”整合”与”统合”为基本内容,“超国界的法律治理”为手段的法律全球化就是在目前的国际体系所能作出的法律方面反应。据上论结,法律全球化绝非不可思议的现象。纵然美国是全球化的最主要推动者,而欧陆的德国法律一向是大陆法系国家所继受的对象,但法律全球化并非指法律的欧美法化,尤其是英美法化。法律全球化的诉求在于深入人心的普世法律价值──诸如公平、正义的司法上实践,如何开拓、发展并探求能够适应不同行为者且可真正实施的共同法,则是新时代法学所不可回避之课题。

  第六章、全球治理架构下的非政府组织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辨析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简称NGOs)的中文译名。由于各种非政府组织在规模、宗旨、组织形态、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对这类组织进行界定颇为不易。目前,对于非政府组织比较权威的定义源自联合国的几份决议。1950年联合国第288号(X)决议指出“任何国际组织,凡不是经由政府间协议而创立的,都被认为是为此种安排成立的非政府组织。”1968年联合国第1296号(XLIV)决议将非政府组织的界定更为宽泛化,认为“非政府组织包括接受由政府当局指定的成员的组织,如果这种成员资格不干预该组织自由观点的表达的话。

  二、全球治理的含义

  在各种关于治理的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代表性。该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之家》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

  31

  持续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从以上种种关于治理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治理强调参与治理的主体的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统治理论囿于国家的束缚。治理不仅仅是国家的权力强制,还包括得到了认可的社会组织的参与,治理通过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协力达致社会的和谐。关于全球治理,至今还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言“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大伙伴时代,而且市民社会(如NGOs)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的。我们可确定在所谓的新外交的时代里,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及政府将更密切地配合以追求彼此间最大的共同目标。”全球治理并不是要建立一个超国家的世界政府,或建立一套放之全球皆准的法律或规则,它只是界定了某种范围内的理念、原则和机制,而且这种界定带有很大的理想性的成分。虽然关于全球治理能否达成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笔者认为,由于全球相互依赖的加强,建立全球治理的需求是迫切的,而且非政府组织因其自身的某些特征相对国家政府来说在全球治理中更具有优越性。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

  有学者提出了“7C全球治理策略”,④这种策略包含下列数个变项:C:contact:接触;C:communication:沟通;C:conflict:冲突;C:compromise:妥协;C:collaboration:共事;C:consensus:共识;C:cooperation:合作。这七个变项代表着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可能运用到的手段。这七种手段又包含着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网络中与其他主体接触、沟通、交流看法、相互了解。第二阶段,非政府组织在治理中与其他主体或因意见相左而产生冲突;或因意见相似或矛盾经过调和而产生了妥协。第三阶段,各主体为达到治理的目标,在共事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共识,或因有共识而共事。第四阶段,各个公共组织或私人组织与国家合作,产生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持续性互动。这种“7C全球治理策略”是在比较抽象的意义上概括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具体来讲,非政府组织投身于全球治理的途径有:(一)提供咨询和处理信息在联合国会议场所,特别是会议的准备过程中,各国政府可从非政府组织那里,得到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非政府组织的成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所进行的提供、说服和协商活动对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工程师和科学家反对核扩散国际网站是冷战后出现的非政府组织,它的宗旨是团结全世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努力防止核武器的扩散。该组织认为防止核扩散在技术和政治上的困难之处在于缺乏可信的核查。为此该组织的主要行动就是为核裁军提供包括核查机制、预防措施、技术监督、现场核查在内的多方面的核查技术与方案,为核裁军出谋划策。(二)对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决策施加影响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和政府间的组织施加影响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比如许多人权非政府组织与环保非政府组织常与美国政府的核武器裁减的策略联盟,从而借助国际强权之支持,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劳工、移民、宗教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常常通过外交及政治协商或

  32

  谈判而产生影响力。还有的非政府组织通过贸易、财税之协商与谈判途径(如WTO机制)散发其影响力。还有一种途径不容忽视,非政府组织可以以其独有的文化和价值影响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三)监督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监督对象为国家间国际组织的条约、承诺和计划,非政府组织主要是通过收集和传播信息发挥监督作用的。很多时候非政府组织公布的信息是官方不愿公布的,它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施加压力,监督他们的行为。比如著名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地球之友”,它的活动宗旨是阻止气候的危险变化,主张开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和消费。2001年4月,“地球之友”发动数千人向白宫潮水般地发送电子邮件,抗议布什政府拒绝签署《京都协议书》。2001年6月,在瑞典举行的欧盟峰会上,“地球之友”的成员加入了15,000多人的游行队伍,要求欧盟单方面批准《京都协议书》。2001年10月,“地球之友”参加了联合国第7次会议,以确保会议采纳先前达成的有关环境问题的政治协议。总之,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的架构下发挥着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它不但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及政治参与的主要动力。在全球化浪潮中,非政府组织与国家、市场间的互动将有助于民族国家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

  第七章、全球化时代的安全问题

  一、安全观念的历史演进二、传统安全问题三、非传统安全问题四、全球安全威胁的成因五、世界的共同选择——全球治理全球化环境下新的国家安全威胁全球化在超越国家界限、增进人类交往、共享人类文明等方面,越来越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国家安全产生新的威胁:金融风暴环境危害跨国犯罪恐怖主义各种疫病全球化时代的综合安全(comprehensivesecurity)传统安全: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非传统安全:相对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指除此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一)何为传统安全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全、政治

  33

  稳定等。(二)两类传统安全问题两大阵营的军事对峙连绵不断的人类战争5次中东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印边界战争两伊战争克什米尔问题三)当前传统安全的新趋势1、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仍保持高发态势美国---阿富汗、伊拉克;俄罗斯---格鲁吉亚2、国际军事竞争日益激烈高科技军备竞赛3、核扩散和军备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三、非传统安全问题

  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一)非传统安全的内涵与危害内涵: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指除此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恐怖主义、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海盗活动、非法移民、环境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危害:人员伤员、经济损失,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点跨国性多样性突发性互动性(三)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恐怖主义信息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1)恐怖主义的内涵(2)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界定恐怖主义:“对各国政府、公众和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可见,恐怖主义活动在目的上是有一定政治性的,行为上是无合法性的,手段上是暴力性的,方法上是突袭性的,对象上是无确定性的,后果上是灾难性的。恐怖主义在本质上是滥杀性的变态复仇,是彻底的反人性、反人道、反人类的犯罪。恐怖主义作为一种使用暴力的行为,在某些方面与战争很相似,都是以暴力手段迫使对手屈服于自己的意志。对“9·11”事件,美国总统布什就称之为“战争”。但从概念上讲,恐怖主义与战争并不相同。战争的主要打击对象是军事人员和军事设施而非平民和民用设施。恐怖主义打击或伤害对象,主要是非武装人员,是普通公民,有时他们也袭击军人。(2)恐怖主义的历史与表现形式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荆轲刺秦王,古罗马的凯撒大帝遇刺都是著名的历史恐怖事件。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身亡是当代历史中的典型恐怖事件。

  34

  18世纪以前,恐怖活动基本上以暗杀、投毒为主要表现形式。从18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和1914年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遇刺,是这一时期两起最严重的恐怖事件。他们都是在没有群众支持的情况下,通过谋杀某一政府要员向社会宣传自己的政治目的,吸纳民众参与。国际恐怖主义的真正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直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完成的。在此期间,恐怖主义的活动热点是在殖民地、附属国或刚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一时期的恐怖事件明显增多,手段日趋多样,劫机、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都有,袭击目标和活动范围已经超出国界,越来越具有国际性,逐渐形成了国际恐怖活动。7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组织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网络。据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的有关资料,80年代全世界共发生了近4000起恐怖活动,比70年代增加了30%,死亡人数则翻了一番。据有关专门研究国际恐怖活动的机构统计,1970年到1979年的9年间,在因遭恐怖活动丧命的人数多达4000人,年均400余人;1988年国际恐怖活动发生了856起,死亡人数多达660人,其中中东地区因民族矛盾比较复杂,共发生313起,占全世界恐怖事件的36%,是恐怖活动的多发地区。进入90年代以后,恐怖活动有了明显的变化,老的恐怖组织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组织开始出现。从联合国发表的一份关于“全球恐怖活动状况”的报告中获悉,1997年全球恐怖活动再次增多,高达560起,死亡420人。报告称:“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中死亡的人数增加了。因为恐怖活动日趋残酷地袭击无辜平民并使用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或炸弹。”与此同时,报告强调:“恐怖行为更具隐蔽性和杀伤性。”事件发生后,再也没有人像过去那样站出来声称对事件负责。这是90年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因为他们发现保持神秘也是一种武器,其恐怖作用高于以往的声张。像美国驻东非使馆在1998年8月17日被炸至今还没有人声称对其负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当代恐怖主义的特点组织的国际化分工专业化跨国刑事犯罪化背景复杂化世界上有案可查的恐怖组织多大1000多个。世界上有案可查的恐怖组织多达1000多个。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巴勒斯坦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简称,哈马斯是一个集宗教性、政治性为一体的伊斯兰抵抗组织,成立于1987年。、阿布沙耶夫、奥姆真理教、埃塔、猛虎组织是破坏性极强的)六大恐怖组织当代恐怖主义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暗杀劫持人质爆炸劫持交通工具武装袭击生化袭击

  35

  恐怖活动的隐蔽性恐怖主义行动目标的任意性就恐怖分子的袭击活动而言,其袭击目标有时是很有选择的,诸如暗杀选定的政府官员乃至国家最高领导人。埃及前总统萨达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遇刺身亡在多数时候,恐怖分子的袭击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他们的伤害对象是任意的。任意性更容易造成社会的恐怖心态。恐怖主义行为手段的残忍性、毁灭性和高技术化恐怖主义行动后果的扩大化恐怖主义者从事恐怖活动,其主要目的是给攻击对象造成心理影响,因为它是要从精神上打垮对方,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4)恐怖主义活动对人类的危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2、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包括金融安全、能源安全、贸易安全、粮食安全等。3、国际公共安全传染疾病(H1N1)海盗毒品走私非法移民、武器扩散、食品安全、4、生态安全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5、文化安全文化安全就是文化主权的安全,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保持传统语言、文化、社会团体、宗教、民族认同和习俗的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6、信息安全是信息风险防范与信息危害的消除,或者说是信息系统的完好运行及其相应构件(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良好保护。物理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公共信息安全

  四、全球安全威胁的成因

  1、国际政治秩序长期的不公正,引发了更多的矛盾与危机。2、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了更多不安全因素。3、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长期失谐,导致了更多环境安全问题。4、国家间联系的迅速发展与国际危机防范机制建设不相匹配,使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难以得到及时遏制。各国因国情和需要不同,对于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看法及解决顺序,有着不同优先性和排列组合。例如,“9·11事件”以来,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压力,布什政府把国际恐怖主义、防止核武器和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作为处理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程上的重点;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一些极度贫困国家面对的主要挑战,是饥荒、难民潮、艾滋病和发展动力枯竭等“天灾人祸”;富裕、安定的北欧西欧地区,除了与美国在国际反恐方面有类似的利

  36

  害关系之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防止南北对峙加剧等问题,因而在减轻贫困地区国家的债务负担、降低中东和黑非洲等热点地区的冲突潜质、改善或提升国际组织的预防危机功能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而东亚和前苏东地区的许多“转型国家”,急需处理的是那些与所谓“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双重构造”相连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如逐渐拉大的贫富悬殊差距、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和由此引起的社会紧张、社会各界要求政治透明和改革的压力、与国际经济接轨时的不适应等等

  五、世界的共同选择——全球治理

  1、更新安全观念2、加强安全合作3、提倡标本兼治4、兼顾两种威胁

  第八章、全球化与多元文化

  二十一世纪的重要问题:七种紧张状态全球化与地方化的紧张文化普遍化与个别化的紧张传统与现代的紧张长期考虑与短期考虑的紧张竞争与平等的紧张知识高度扩张与人类理解能力的紧张精神与物质的紧张一、何谓全球化吉登斯(AnthonyGiddens)认为全球化乃是一种社会变迁的现象。所谓全球化可被定义为连结远处地方的世界性社会关系的强化,经由此种方式,地方事件被远方事件所形塑,而反之亦然(Giddens,1990:64)。贝克(UlrichBeck)在何谓全球化(WasistGlobalisierung?)一书中,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统整的体系(Beck,1999:32)。罗伯森(RolandRobertson)更是明确地指出,全球化的概念系指世界的压缩以及增强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Robertson,1992:8)。文化全球化的涵义(一)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意识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让人类体认到彼此系生活在一个相依互赖的地球村中。个人与国家均无法置身于全球化的潮流之外而与世隔绝。这种全球意识的发展,促使人类益加关心到全球性的问题,诸如和平、环保与因特网等。(二)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变迁的现象全球化已然成为改变世界的一股重要力量,全球化更是当代社会变迁的一种现象。(三)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建构全球秩序的行动

  37

  文化全球化的行动目标在于建立全球秩序,促使人人享有公平与平等的机会,进而促成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四)全球化是一种人类关系的变革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人与人之间的存在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变。人我彼此间的相互依赖度增加,而且存在着一种既竞争且合作的关系。人人系在一个公平与正义的伙伴关系中共荣发展。(五)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持续进行的过程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动态化的过程,甚至在未来还会加速进行。文化全球化亦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同时已融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与地域化看待全球与地域之间关系的三种模型:1.拼贴(mosaic):各种地域性的人群和地方拼组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全球模式;全球是较小地方的集合体。这种模型强调地方的边界和独特性,认为任何外力入侵,都会威胁地方独特性。此外,地方之间的差异乃是源自各地内在固有的特质。2.系统(system):与前一种模型相反,主张地域间的差异是由全球系统制造出来的;全球是一组造成地方差异的关系。地方间的差异并非源自内在固有特质,而是地方在更大世界里处于何种位置的结果。重点在于各地之间的全球关系。地方之间的分化是个动态过程,而非静态现象。3.网络(network):地域和全球都是由网络(一组连结)所构成的,任何地方都是全世界其它地方的「宿主」(此地即他方)。地域和全球并非两个不同尺度,而是接近同一个社会与空间网络的不同方式。在这个网络里,地域即全球,全球即地域,或者是所谓的「全球在地」(glocal」。)地方是透过与其它地方的特殊连结方式,才获得独特的性质。全球不是一个无所不包、单一逻辑的单纯系统,而是一大团各种在全球延展,在地域描划路径的连结线路,全球领域是由多重方向、多重线路的网络构成,无法以简单的疆域或系统来描绘。

  38

  二、文化全球化的全球治理

  多元文化主义兴起于一九六0年代北美地区的一种社会思潮。主要在于讨论不同种族、族群、移民、原住民之间的相处方式与伦理关系,并且反省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全球化的治理实质就是允许并鼓励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上万年的演变根据各自生活的环境和经历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式,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全球化的文化治理,是了解其它不同类的文化的同时传承地域性的文化。→强调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核心概念互为主体性社会正义相互尊重彼此学习多元并存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全球化加速多元文化的相互了解多元文化是全球化的一种现象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相互依存

  全球化的问题与挑战

  全球文化与地方文化发展的兼容并蓄问题人类不能忽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如何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中,仍能为地方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有所贡献,并促使两者能兼容并蓄,乃是一项重要挑战。公民英语能力的问题对许多国家而言仍有不少成人因英语能力的不足,而失去了参与全球化的机会,尤其是开发中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公民英语能力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趋势中,已成为不可不面对的挑战。公民英语能力的问题对许多国家而言仍有不少成人因英语能力的不足,而失去了参与全球化的机会,尤其是开发中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公民英语能力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趋势中,已成为不可不面对的挑战。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与学习的关系益显密切。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而学习则是个人与组织进步的工具。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须涉及教育与学习的层面,而这亦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新挑战。工作世界的变迁与失业问题全球化与新科技正日益影响并冲击着个人及群体生活的各种层面。关于就业的不确定性与失业的增加等问题,亦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工作结构的改变与职场的新需求,未来在就业市场上将更需要有别于传统的工作者。因此,人类所面临的一项挑战,即是如何实施工作世界的变迁与失业问题。促进世界公民的全球化学习全球化学习可谓为伴随全球化现象而来的一项理念与行动。透过全球化学习,将有助于个人全球意识的发展,进而体会到世界系为一个整体。就教育而言,应规划并实施完善的全球化学习课程与内容,促使公民在全球公民社会中具有全球世界观而非仅是区域世界观。而全

  39

  球化学习应包括多元文化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人权教育与发展教育等内涵。

  全球化的教育理念实施策略

  缩短学习的数字落差以促进社会平等缩短数字落差并普遍扩展数字机会(digitalopportunities),应成为实施全球化趋势的重要策略。对此,应优先考虑到教育的信息科技资源分布问题,促使在家居或工作场所无法使用计算机及因特网的人,亦能有机会在小区中运用到这些数字科技。此外,亦应加强社会大众运用信息与通讯科技的能力。信息与通讯科技资源的使用,亦应被视为新世纪的一项公民权。加强公民的外语能力善用国际语言,是迈向全球化的一项关键。此外,随着因特网崛起后,全球使用网络的人口逐年增加,而约有90%的网络数据系采用英语。未来的语言学习,尚需在教材、教法、教学科技及师资方面持续加强,以提高公民外语学习的兴趣与效率。落实国际移民教育随着国际移民的增加及其所产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教育实有必要对此提出解决策略。凡是在德境内长期居留的移民人口,不懂德语者必须接受六百小时德语培训并通过语言考试。政府并开设德国国情课程,教授有关德国历史、文化、政治体制、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近年来我国的外侨居留人数亦呈明显增加趋势,落实国际移民教育,亦为我国在迈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亟需重视的课题。调整教育政策以符应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就政策而言,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应有的一项重要响应即是教育政策的新导向,要建立并扩展教育社会与知识社会;延长教育的时间;放松或解除教育对固定工作与职业的针对性,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个人能广泛运用的关键能力。教育政策的新取向,即是要促进公民发展具有立身世界社会所须具备的素养与能力。扩展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乃是各国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时,所应采取的一项实施策略。国际合作不仅涉及资源与技术的转移,同时也包括相互学习与经验分享。此外,亦应涵盖机构与组织的发展,交互沟通以及所有团体从国际合作过程中学习。发展全球学习社会面对知识社会的来临,人人均应成为终身学习者。全球化趋势适为全球学习社会(globallearningsociety)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而教育在发展全球学习社会的过程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此,教育所应发挥的力量即是透过密切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形成全球学习网络,为全球终身学习的发展而努力反文化全球化的实质含义反文化全球化不是反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全球化带来的贫富鸿沟问题。反文化全球化需要更进一步的全球化来解决,即增进彼此沟通和了解。人类所面对的挑战并非阻挠全球化,而是如何管理全球化的风险,使全球化的理想能真正实现。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由RolandRobertson于1992年提出。现实世界已经尝试将全球与地方结合起来。Glocalize一词系指「globallocalization」(全球性的在地化)。就经济而言:日本的贸易营销策略主张「实施地方特殊文化,必须将全球商品加以在地化」。就文化而言:地方与全球并不彼此排除。地方必须作为全球的一个面向来理解。这样的全球化意味着:地方的汇集、彼此接触;两者都必须于「多个地方性的冲击」中,在内容上重

  40

  新界定。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让我们懂得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一切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1.学会与人相处(learningtolivetogether)2.学会追求知识(learningtoknow)3.学会做事(learningtodo)4.学会发展(learningtobe)5.学会改变(learningtochange)

  第九章、全球治理与政府实践

  20世纪最后的20余年,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以及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政府效率,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热潮。第一部分西方政府治理的新模式西方各国政府改革都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取向——采用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以及提高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或“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NPM)。这场改革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光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现实,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形成新的政府管理或治理模式,分析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教训,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其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及其弊端

  1.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形成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美国的行政改革,尤其是1854年英国的诺思科特—特里维廉报告以及1883年美国的《彭德尔顿法》《文官法》。()英美的行政改革和欧洲大陆更广泛的官僚制模式(它形成18世纪中叶的普鲁士)形成了,一个在20世纪初被采用、并支配了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科层制)理论和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一行政二分法。2.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特征皮特斯在《政府治理的模式》(原书名为《治理的未来:正在出现的四种模式》)一书中把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称为“旧时代的宗教”,认为该模式至少有如下六大信条:(1)非政治化的文官制度以及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文官的“中立能力”;(2)层级和规则,即强调官僚组织的严格的等级制及对文官和政府的控制;3)组织的永久性和稳定性,特别是文官的“终身受雇”的观念;(4)以一种体制化的文官制度作为治理的法人团体;

  41

  (5)外部管制,即文官应绝对服从政治家(政务官)的命令;(6)结果和服务的平等,尤其是人事管理强调在整个文官系统中有相似资历的雇员应得到相同的报酬。按照休斯(OwenE.Hughes)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中的说法,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把公共管理变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一种以公职制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它可以有效执行任务。传统模式的特征包括:行政部门在政治领导的严格的控制之下,建立在官僚制的严格等级模式的基础之上,由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官员任职,只受公共利益的激励,不偏不倚地为任何执政党服务,它不制定政策,而仅仅执行由政治家制定的政策。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政府管理相适应的实践模式,加拿大学者唐纳德·萨维称之为“工业社会的政府组织模式”“19世纪的行政技术”、。这种传统的公共行政实践模式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政府组织及其结构应根据韦伯的官僚制(科层制)原则建立起来,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是政府运作的最佳方式;二是公共物品及服务应由政府机构(官僚机构)来提供,即政府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三是政治(政策制定)与行政(政策执行)分开,并且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这有助于责任制的落实;四是行政被当作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必须由终身受雇的职业化的官僚来担任。3.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评价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及实践模式是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政府管理相适应的,这种模式曾在公共管理中发挥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西方世界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它的基本原则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并在实践中逐渐失效或过时。首先,作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基石的官僚体制(科层制)已被证明为是一种过时、僵化和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有如奥斯本、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所说:工业时代发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年代已不能有效地运转了。其次,政府机构作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的垄断地位已经动摇,各种私人公司、独立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不同的政府机构也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及服务而展开竞争。再次,政治与行政的分开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和不现实的。在当代,公共官僚(文官)日益卷入政策制定(政治事务)之中,文官的政治化趋势以及高层文官的政治任命打破了文官政治上中立的信条。最后,传统的人事行政模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公务员(文官)的永业(终身受雇)观念已被打破,合同雇佣、临时雇佣成为重要的用人方式。“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为了克服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弊端而出现的,它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公共管理实践变化的必然产物,与旧模式相比,“新公共管理”模式更具现实性和生命力。二、“新公共管理”运动1.“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42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政府改革(行政改革)的浪潮。代表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3年的一份调查中,发现它的24个成员国都处于行政改革的浪潮中。经合组织1995年度的公共管理发展报告《转变中的治理:OECD国家的公共管理改革》声称:经合组织国家的公共管理改革具有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共同的议事日程,这就是“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它往往被人们描述为一场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效益)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既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又是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部门管理的新实践模式。“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有如著名公共管理学者胡德(C·Hood)所说,新公共管理并不是由英国单独发展起来的,而是70年代中期以后公共管理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显著的国际性趋势。可以说,政府改革浪潮席卷西方乃至全世界。方克定说:“代表这一股潮流、全面推进行政改革的既有君主立宪制国家,也有民主共和制国家;既有单一制国家,也有联邦制国家;在政府制度上,既有内阁制政府,也有总统制政府;在市场体制上,既有自由型市场经济,也有政府导向型经济;高举改革旗帜的,既有右翼政党,也有左翼政党。”西方各主要国家纷纷根据本国的实际,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行政改革方案,如美国的“企业化政府”改革运动、奥地利的“行政管理计划”、丹麦的“公营部门现代化计划”、法国的“革新公共行政计划”希腊的、“1983~1995年行政现代化计划”葡萄牙的、“公共选择计划”、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等。2.对“新公共管理”的不同界定作为一种正在成长并且日益取代旧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公共部门管理的新模式,“新公共管理”有不同的名称,如“公共管理主义”(或“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后官僚体制模式”“以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等。、“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非常宽泛的概念”(彼得斯语)。对于它的内涵,人们作出了各种不同的界定。波立特(C·Pollitt)在《管理主义和公共服务:盎格鲁和美国的经验》一书中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主要由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古典泰勒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即它强调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瓦尔特·基克特(WalterJ·M·Kiekert)在“荷兰的行政改革与公共部门管理”一文中将“新公共管理”界定为一种强调商业管理风格,顾客至上和市场竞争的改革取向。胡德(C·Hood)将“新公共管理”看作是一种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以准独立的行政单位为主的分权结构(分散化),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技术、工具、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休斯认为,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正在转变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尽管这种模式有各种各样的名称,但它们都表示同一种现象,即传统的官僚制已被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模式所取代。现在,改革公共管理,削减预算、公共事业的民营化成为了普遍的现象;官僚制组织已不再是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分式,许多国家采用了私人部门首创的灵活的管理系统,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管制和合同的形式进行间接运作,而不一定是直接的提供者。休斯认为,西方公共部门管理改革是全球化、技术革新、私有部门变革的示范以及对政府能力的要求等方面挑战的结果。在这种二十世纪最大规模的公共管理改革中,存在着两种密切联系的趋势:一是公共部门向市场化发展;二是不断地脱离官僚体制(不再把官僚制作为公共部门组织原则)的趋势。休斯概括了“新公共公理”模式的六大要点:

  43

  (1)该模式意味着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重大改变,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注重结果的实现和管理者负个人责任;(2)一种脱离官僚制的趋势,目的是使组织、人事、任期等更具灵活性;(3)明确规定组织和人事目标,以便用明确的绩效指标衡量工作业绩,以及对项目进行系统评估,其背后的推动力是经济、效率和效能的“三E标准”;(4)公共管理人员更具政治色彩,而不是政治中立或无党派立场的;(5)政府职能更有可能受市场检验(如合同外包),或奥斯本人所说的“将掌舵与划桨分开”,政府介入并不一定指政府外通过官僚制手段不可;(6)通过民营化或市场检验以及合同外包等方式减少政府职能的趋势。经合组织(OECD)1991年度的“公共管理发展报告”指出,OECD国家的管理主义改革强调“在各个(政府)层级之间、在监督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在公共的与私人的各生产单位之间引入一种更加契约化、更多的参与和更大的选择自由的关系”。大多数国家已不再通过法规和等级权威来管制行政行为,而是通过如下的两个主要途径来提高生产力和增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一是提高公共组织的生产绩效,目的是加强对员工个人的激励因素,测量组织绩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并改善与顾客的关系。具体措施有:让员工参与决策与管理过程,在推行严格的绩效目标的同时放松管理控制力度;运用信息技术;改善顾客反馈渠道并强调服务质量;将供给与需求决策相结合(如采用使用者付费方式)。二是充分利用私人部门建立一个可靠的、有效的、竞争性的和公开的采购体制,将原来由公共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承包出去,通过合同形式购进中问形态的产品和服务,并终止供应的垄断现象和其他保护形式。这一途径能够较有效地缩小政府规模。根据OECD公共管理发表报告的观点,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员工参与决策与管理过程;——放松管制并推进绩效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的利用;——顾客服务;——使用者付费;——合同外包;——取消垄断性管制规定。罗德(R·A·W·Rhodes)认为,“新公共管理具有下列一些主要观点: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注重绩效评估和效率;将公共官僚制划分为一些在使用者付费基础上相互协调的机构;利用准市场化工具以及合同承包工程方式促进竞争;削减成本;是一种特别重视产出目标、限期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管理的风格。三、“新公共管理”(治理)的不同模式1.“企业化政府”模式“新公共管理”有时被当作单一模式概念,有时则被当作包含不同模式的类概念。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或译《重塑政府》)一书提出的“企业化政府”模式(即“新公共管理”模式)是一种单一模式,这一模式包含如下十大基本原则或基本内容:(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4)有使命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

  44

  (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这十大原则构成《改革政府》前十章的标题。奥斯本和盖布勒在书中对这十个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在最后一章(第十一章)中加以汇总组合。该书成了1993年开始的美国“重塑政府”改革的理论基础。克林顿总统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美国每一位当选官员应该阅读本书,我们要使政府在90年代充满新的活力,就必须对政府进行改革。该书给我们提供了改革的蓝图”。2.费利耶的四种治理模式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并不存在统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只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英国学者E·费利耶(EwanFelie)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一书中认为,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有过四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它们都包含着重要的差别和明确的特征,代表了建立新公共管理理想类型的几种初步的尝试。依费利耶的论述,这四种模式及其特征分别是:(1)效率驱动模式(NPMModle1:TheEfficiencyDrive);(2)小型化与分权模式(NPMModle2:DownsizingandDecentralization);(3)追求卓越模式(NPMModel3:InSearchofExcellence);(4)公共服务取向模式(NPMModel4:PublicServiceOrientation)。3.皮特斯的四种治理模式皮特斯在《治理的未来》中也提出了当代西方行政改革及公共管理实践中正在出现的以新公共管理定向的四种治理模式,即市场化政府模式,参与型政府模式,灵活性政府模式,解除规制政府模式。他从组织结构、管理过程、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四个方面来刻画和比较这四种模式的特征,如下表所示:

  四、评价与借鉴

  当代西方以“新公共管理”取向的政府改革运动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作为

  45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替代物,“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中出现的一次重大突破或一次深刻的变化。用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哈里森的话来说,它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的根本性、方向性的调整。1.成就尽管目前要对这一运动及其所形成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作出全面的评价为期尚早,而且人们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是,它对当代西方政府管理实践及模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在英国,根据费利耶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一书中的说法,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给英国的公共部门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带来了如下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第一,随着许多国有企业卖给工人和股东以及在经济活动中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公共部门已从直接的经济活动中撤离;第二,在公共部门中保留的社会政策职能已服从于管理化和市场化的过程,在以前属于在线管理组织的公共部门出现了创造“准市场”(quasi-markets)的种种尝试(例如建立起了大量自主性的“下一步”机构),这些准市场的财政仍然是公共的,但引入竞争机制,如招标和合同承包;第三,在公共部门及公共服务领域出现了注重“少花钱多办事”、让钱更有所值、竞争绩效和成本指标的使用、加强成本核算和强化审计系统的趋势,相对绩效的评估更加公开化,并受中央指导系统的严密控制;第四,出现了一种由“维持现状的管理”向“变迁的管理”的转变。人们更强烈地要求透明的、积极的和个性化的领导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开始使用战略性的管理方式,组织发展不断地提出各种替代方案和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学习型的组织也开始出现。又如,在美国,依据经合组织1997年度公共管理发展报告《公共管理的问题和发展:1996-1997美国概况》的评估,“重塑政府”运动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政府的精简,机构的重建,顾客至上原则的确立,市场机制的引入,以绩效为基础的组织的出现和“重塑政府”实验室的建立等方面。与此同时,“新公共管理”运动改变了西方政府管理的实践模式,而在理论上,这一运动实现了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向新公共管理学的范式转变。2.局限性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公共管理”取向及实践模式远非是完善的,它有着其内在的缺陷或局限性。对于这种改革是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人们的评价不同(甚至提出怀疑与否定);对于新模式的有效性,人们也提出了种种批评,这些批评涉及“新公共管理”改革取向及模式的理论基础、意识形态倾向、改革的总方向以及各种具体的改革措施等方面。人们还对“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各种具体措施(包括市场导向、私有化、分权、放松管制、结果控制、绩效评估、顾客至上等)提出批评。“新公共管理”模式在理论上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大量难题。3.借鉴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现实,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管理模式。现阶段正在进行的行政体制以及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的目标也正在于此。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公共管理”取向及模式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改革的深化,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完善宏观调控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必须加以认真的

  46

  跟踪研究.第二部分

  全球治理与中国政府

  为什么需要全球治理?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治理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一、全球治理1。全球治理的含义跨越了现代民族国家的界限,扩展到了全球各地。(1)空间范围。模糊了国内和国际、领土和非领土范围政治的区别。2.权力主体政府和国家仍然是强有力的政治行动者准超国家组织(欧盟)政府间组织、国际机构和体制非政府组织和实体:多国公司、跨国职业协会、社会运动3.政治对象过去:防卫和安全事务(军事和外交)现在:环境污染、毒品、人权、恐怖主义等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甚至更加重要和更受关注,而且这些问题远不是国家建立双边关系所能解决,它要求全球合作,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行动。4.政治的内容过去:关于国家之间安全和交往的协议,目的是达到更好的各自治理。今天:制定共同规则和规范以维持管理全球或全球的很大一部分地区的秩序。目的是达到共同治理、全球治理。WTO、APEC、IMF、WorldBank是为了世界和地区贸易自由化,欧盟从共同市场走得更远,北美自由贸易区、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削减国家的权力、寻求共同的治理。区域组织其实不过是不能达成更范围的协调的退而求次选择。

  二、全球治理系统

  1.联合国体系(1)联合国组成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2)联合国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3)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万国邮政联盟,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海事协商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开发协会,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2.区域组织(1)欧盟成员国在自己的疆域内已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通过创立一个无限期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拥有自己的制度和特征„„并且,特别是拥有可与主权相逆的真正的权力或从国家到共同体的权力的转移,成员国限制了他们的主权权利。”欧洲法院:协调欧盟内部的法律

  47

  部长委员会:制定并实施政策;“规定数量的多数票批准”代替“一致通过”。欧盟公民身份:在欧盟内部任何地方旅行和居住权、投票权以及抗议其居住国政治当局的权利。(2)其他区域组织1989亚太经合组织。定期部长会议和年度国家首脑最高会议:扩张地区内部的自由贸易与资本自由化;“亚太共同体精神”(到2010年实现地区自由贸易)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海湾合作委员会(3)跨区域合作1996年亚欧会议,欧盟和东盟国家从经济到人权的共同关心的领域建立了一种外交对话。欧盟已与南锥体共同市场签订了协议,并进入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一个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讨论中。美国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角,也进入了与南锥体共同市场的对话中,以促进更为紧密的合作。区域主义并非政治全球化的障碍,恰恰相反,前者与后者完全一致——如果不是一种间接的促进的话。2.非政府组织包括全球的、地区的以及非政府的制度和条约:(1)全球:《国际人权宪章》(包括1948《联合国人权宣言》以及60和70年代通过的公民、政治、经济权利条约,80年代《消除对妇女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负责这一体系,并将持续地对人权的践踏提请联合国安理会注意。另外,国际劳工组织在原则上负责维护工人的权利。(2)地区和非政府的欧洲人权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非洲《班珠尔宪章》美洲国家间人权委员会国际非政府组织:大赦国际、人权联盟和国际法学家委员会(3)影响促进有关人权的非政府组织数量及行动范围的扩张,加强了对各国政府的监督。(阿根廷人权行动者是阿根廷军政受到包括撤销援助,来自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的审查以及其他制裁)传播了人权思想和国家合法性观念,加快了各国民主化的速度。(联合国安理会688号决议是库尔德人实现自治)推动各国政府相互监督,加强人权的维护。(中美政府人权白皮书)为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提供了便利3.从国际法到全球法(1)全球法是一个不同于国家法律以及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为增强其政治利益而协定的法律。国内法和国际法都需要国家的承认,全球法却要求国家普遍遵守。这些法律主要包括战争法、防止战争犯罪和反人道主义犯罪的法律以及环境法。(2)战争法1864《日内瓦公约》(1906修订)对战场上的受伤者提供人道主义救助。1929《日内瓦公约》对战俘、伤病员及平民保护的规定(3)防止战争犯罪和反人道主义犯罪的法律自纽伦堡审判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靠引述官方立场和最高命令,战争罪方不能解脱其罪行,即使是对明确的国家立法的服从也不能提供反对国际法的保护。另外,战争罪犯也不适

  48

  用于通常的法律时效条款。因此,对其起诉没有时间限制,起诉可以在长时期以后开始。4)管理环境及关于自然资源使用的法律过去:任何拥有领土并对其成功地实施了实际的控制的主体就取得了一种合法的所有权。“”今天:“人类共同遗产”(1979《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它天体上活动的协议》!、1982《海洋法公约》)“迄今为止的大部分领域里的未被开掘的资源应为了所有人类的利益而被开发,特别是为了贫穷和发展中国家。”人类遗产概念的关键要素:占有权的排他性;为了人类的利益开发资源;只为了和平地目的而开发和利用资源。

  (5)影响

  这些法的领域共同构成了一套不断发展的标准和限制,对国家主权原则不受限制的观点进行限定。尽管对这些标准的承认仍然经常很勉强,但它们代表了影响国家法律的趋势。

  三、务实、负责、开放的政府

  1。务实的政府国家仍然是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国家利益仍然是国际交往的首要目标,中国反对以国际社会为幌子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邓小平”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才是永久的。帕默斯顿2。负责任的政府世界各国“考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邓小平”“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江泽民3。开放的政府“外交工作就是服务,首先是服务于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崇高目标,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此外,外交就是交朋友,我们的朋友越多越好。中国外交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世界人民服务。李肇星”中国政府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奉行对外开放的国策,扩大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的交往。

  49

推荐访问: 全球化时代人类相互依存 全球化 相互依存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