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民间文学的特征14篇

民间文学的特征14篇

时间:2022-11-09 20: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民间文学的特征14篇民间文学的特征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集体性  一、集体性的含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  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间文学的特征14篇,供大家参考。

民间文学的特征14篇

篇一:民间文学的特征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集体性

  一、集体性的含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

  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享用和传承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通常是在集体中进行并完成的。

  这种集体状况下的创作活动,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即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活的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就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这样劳动人民是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者,同时也是它们的修改者、传播者;是民间文学的讲述者或演唱者,同时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听众。民间文学总是牢牢刻在人民的记忆中,活在人民的口头上,伴随着人民的集体生活,为人民这个伟大的集体所珍爱和保存。也正由于此,民间文学中沉淀着很多集体的东西。

  正如一首侗歌所唱的:“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

  再如一首歌谣所概括的: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两个传仨;我嘴生叶,他嘴里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苹果姑娘·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二、集体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上,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况: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劳动人民往往在一定的场合,如集体生产或集体生活场合,进行你一句我一

  句的集体创作。2、由个别人创编出雏形,再由集体完善集体分工的形式,有人先编出了故事梗概,有人给它添枝加叶,还有人把它

  改成韵文的唱词,又有人给它配上曲调,这样就构成了民间传说、故事、说唱、小戏等作品。【例子】

  《一个故事的产生》也是如此。【查阅《楚风》1983第3期】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意见和情趣在内。”【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群众中的某个人或把前人的口头艺术继承下来,或把群众中断片的素材及许

  多口头作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综合,形成完整的作品,传给群众,流传开去。湖北崇阳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壮族甚至有专门为个人“故事”编写长诗的歌手歌师。这种例子也很多。

  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所表现的集体性就更为明显突出。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就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民间文学中的不少优秀作品,像四大传说、三大史诗、《刘三姐传说》等都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和积累民众的创作财富而逐渐完善定型为文学经典的。

  三、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形成。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经济和文化

  都处于低级阶段,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管在我们看来多么值得赞叹,他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差别,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性的脐带”。无论是渔猎、农耕、战争还是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都是或大或小的氏族、部落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需求决定了当时人们在进行原始艺术创作时只能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这是一种原始的集体性创作,是一种纯粹的集体性创作。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在阶级社会里又有了新的特点。主要是出现了擅长口头文学创作与演唱的因素。这种个人创作因素的增长,表现在集体中的个别人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群众的劳动生产,成为人民当中职业的或半职业的口头创作家或演唱家。但是这类艺人是在集体创作的艺术母乳滋养下成长的,吸取了群众集体性的艺术经验,集中了集体的艺术才能,是一种新的集体性形式。此期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民间艺人的独特性是有机的统一体。

  进入到社会主义巨大变革阶段,劳动人民开始广泛地接受文化教育,其中的一部分也学会了用文字进行书面创作。它们标志着社会主义时期作家书面创作的群众性的不断扩大,并不意味着民间文学集体性的缩小。相反,在原来口头创作基础上发展下来的民间文学,集体性仍然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最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集体性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广泛意义。例如新的民间笑话、民谣等。

  第二节口头性一、口头性的含义及表现

  民间文学又通常被人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创作、以口头语言流传的特征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与作家文学书面创作不同,民间文学不需要依靠文字作中介。民间文学创作流传的过程,本身就是创作者与听众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他们同时分享者创作的乐趣。

  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书面保存。纳西族古老的史诗被记载在东巴经中;傣族许多叙事诗借助于贝叶经书流传下来;壮族用古方块壮字记录了大量民间歌谣、故事、民间长诗;湖南江永等地妇女也创造了一种“女书”,记载和表现女性心声和生活的歌谣、故事,等等。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已经不具有口头性的特征。

  二、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重要因素:社会历史的因素和口头语言本

  身的因素。前者促使了劳动人民与口头创作的结合,后者则是口头性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远古社会,口头创作是当时文学创作惟一的形式。即使到了文字出现以后,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教育、使用文字的权利。口头语言仍然是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惟一方式。即使到了现在文化教育普及的今天,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民间文学仍然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

  口头语言本身是一种最灵便的表达工具,既便于传,又便于记,紧紧依附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牢牢刻在人民的记忆里,生动地活在人民的各种演唱、讲述活动中。古人把人民口头上的歌谣称作“风”,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对口头性的某种概括。所以,人民进行口头创作是和口头语言表达的优越性分不开的。

  第三节变异性

  一、变异性的含义及表现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传播时处于不断变化的状

  态之中,只要活在民众的口耳间,就永远没有定稿。民间文学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上。

  变异性首先表现在语言变化上。例如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常用“千走万走,不如黄河两岸”这句俗话来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和赞美。这句话进入淮河流域就成了“千走万走,不如淮河两岸”。到了长江流域就成了“千走万走,不如长江两岸”。

  内容、主题、情节上的变化:1、2、从最早关于织女、牵牛两星相爱的传说,到现在这个天上织女和人间放牛郎相爱的完整故事,多少世纪以来几经变化,到了六朝时期才有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情节的记载;到了唐以后,才把这个故事与《两兄弟》故事中个哥俩分家狗耕田的情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人神恋爱的故事。(表现了深刻的反封建意义的主题)3、民间情歌到政治歌谣: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下潭;决心采花不怕死,死在花下变牡丹。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下潭;决心革命不怕死,死为人民心也甘。4、孟姜女的故事。据顾颉刚的等人考证,该作品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年,传播地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有它的雏形——叙述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事;到了战国和西汉前期,又加上了杞梁妻“善哭”的内容;西汉后期至东汉,故事的中心由“善哭”进而发展为哭倒城墙;西晋、后魏时,城墙具体化为“杞都城”、“莒城”;北齐以后,才与长城挂钩,演变为杞梁被迫服苦役修长城而死,筑尸于城墙中,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明代以后,加上孟姜女与秦始皇展开面对面斗争,投湖而死的情节。【参见顾颉刚、钟敬文等著《孟姜女故事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孟姜女的传说》的雏形与后来的发展形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其在不断地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雕琢的结果。

  思想主题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精神、社会历史进程、以及人民深刻的思想愿望。

  变异性的幅度在不同的民间文学作品身上表现不同。一般来说,较严肃的体裁,像神话、史诗、族源传说等,变化不大;一些短小的韵文作品因其节奏、音律和固定的框架而稳定性较强,变异较小;而趣味性的散文叙事作品则变化较大。

  二、变异性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1、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是民间文学作品形成变异性的内在原因。(传承者的心理机制)2、民间文学创作者没有著作权观念,这是形成变异性的另一个内在原因。与作家书面文学的著作权、出版权不同,民间文学作品在民众中流传时,传播者往往就是再创作者,这种改动是不自觉的,是民间文学传播传承的自然规律使然。3、作品流传的具体外部环境不同,是变异性产生的外在原因。像牛郎织女故事,在汉族中与“七夕”民俗结合,在苗族中便与“七夕”脱离,与苗族过年节时的踩铜鼓、跳芦笙,以及苗家风物清水江畔的牛头山联系起来。4、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是形成变异性的重要客观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口头文学作品一代一代相传,人们往往会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不断以所处时代的生活内容去补充或改换原作品的内容,以适应新情况的需要。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变化中吸取养分、日臻完善,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遗忘和误传而使作品中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的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这是其局限性。

  因此,变异性只是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过程中的特点,不能绝对地理解为一个有优点。

  第四节传承性

  一、传承性的含义及其表现民间文学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是同时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

  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民众时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也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对于传承性特征,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过去有学者认为传承性就等于因袭性、保守性,他们着眼于民间作品中某些传统观念和古代意识的代代相传,以致于把民间文学视为封建、迷信、落后、保守的东西。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还表现在作品的传递上。

  从内容上看,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宣扬勤劳致富的观念,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等等,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表现对象。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非观、道德观以及许多传统心理反映到民间文学的内容上,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情节,像好心人因祸得福、穷光棍巧遇仙女喜结良缘、动物报恩、勤劳者挖宝致富等,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同

  情弱者、惩恶扬善、追求幸福的理想和愿望,不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

  从艺术形式上看,时代相袭的成分就更多了。根据本民族口头语言的音节、语调、语法结构、修辞特点等创造的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人们在进行口头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琢磨、锤炼,代代相传,世世袭用,形成了相对稳定地额格式。散文类讲故事有头有尾,通常用“对称式”“三叠式”“连锁式”等,并且常用一些故事的套语“很久很久以前”之类。而韵文体作品则多有像“四季歌”“五更调”“十绣”“十唱”“十二月调”等固定的调式,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歌体形式,像“信天游”、“爬山调”、“五句子”、“欢”、“谐”、“花儿”等。而比兴、夸张、谐音、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更是从古到今沿用不衰。

  二、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是集体的创作,必然要求民间文

  学在内容上反映人民集体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人民的艺术趣味。又因为是口头创作,不可能像作家那样冥思苦想,反复推敲,往往只能就眼前景、身边事引发感慨,即兴创编。于是,适宜于口头创作的种种格式、套路就应运而生,且日积月累,惯成自然。

  在民间文学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人的作用不容忽视。传承人可分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两类。群体传承人不必多说。下面重点强调一下那些在民间文学传承活动中作出特殊贡献的个体传承人,即前面提到过的职业和半职业民间艺人(民间歌手、故事讲述家、说唱艺人等,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在民间文学作品传承中作出贡献的宗教职业者)。

  这些传承人的共同特征是:(1)有较长的讲唱实践,有超群的讲唱技艺,博闻强记,出口成章,是民间文学传承活动中的佼佼者。(2)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有牢固的群众基础,从而建立了自己的传承圈。(3)有固定的传承来源。他们在民间文学方面的专长,并非偶然形成,一日之功,而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传承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亲缘传承——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是由由亲缘关系(直系或旁系)家庭成员一代接一代继承下来的。地缘传承——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来源于他所生活的特定地域。从当地传统文化氛围和自己周围民间艺人的讲唱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自然获得传承。业缘传承——在自己所从事的某种特殊行业的活动中接受民间文学的传承。民间戏曲、说唱艺人的收徒传艺就是如此。木、石、泥瓦匠中时代传诵其祖师鲁班的故事,也属于一种业缘传承。(4)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杰出的传承人,在承继民间文学的总体风格的基础上,也显示出传承者自己在传承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在题材选择、处理方式、讲唱技巧、地方化、个性化语言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传承风格。正是由于传承人具有良好的传承素质,能够继承民间文学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发挥,才使民间文学能够在传承基础上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第五节立体性

  民间文学立体性特征的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书面文学只能书面写书面读,有人认为其是单一的、平面的。民间文学除了包含哲学、历史、民俗、宗教等因素之外,它们的创作和流传,还同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仪式以及娱乐活动等结合在一起,或伴随着劳动生产的动作节奏而产生,或在各种特定的场合下讲述或演唱,总之,除作品本身外,还涉及了其他各种促其产生或传播的外界条件,因而它是活动的、多层面的、立体的。这是作家文学不具备的一种特征。

  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既表现在创作上,也表现在流传方式上,它贯穿于民间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民间文学立体性特征,更为充分地揭示了民间文学本身固有的本质,有利于对民间文学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发掘、搜集、整理与研究。

  以上所述民间文学的几个特征,彼此是密切联系的。在理解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问题。集体性与口头性在民间文学创作与流传中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则从集体性和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的过程中显示出来;而整个民间文学活动的整体则显示出民间文学立体性的特征。只有我们很好地理解了这几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才能认清和把握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所在。这我们学习民间文学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篇二:民间文学的特征

  第2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一、口头性1.含义:即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而不像作家文学那样是书面创作,书面流传,它是民间文学特征中的核心问题。2.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有两个因素:社会历史的因素和口头语言本身的因素。前者促使了劳动人民与口头创作的结合,后者则是口头性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有三大阶段:(1)史前时期(文字产生以前),当时没有文字,只能用口头传播,如劳动号子的出现,表明民间间文学的产生、萌芽;漫长的劳动生活,形成民间口头文学的特殊形式――歌谣、谚语等。(2)文字产生至封建社会时期,①技术上,虽有文字,但也不可能快速地进行文学创作,反映生活仍然用民间口头形式来创作;②阶级社会产生以后,统治阶级垄断文字,人民群众仍用口头创作;

  ③民间文学是属于即兴创作;④口头创作有一些固定套语、格调,如民歌中“正月里来正月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间文学的影响;⑤还有一些衬词,如“郎十七来妹十八-----”这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重复等,如久不唱歌忘记歌,“久不打鱼忘记河,久不写字忘记笔,久不见妹脸皮薄”。(3)社会主义时期人们仍用口头形式反映一时变幻的生活.

  3.口头性的表现:(1)创作表现,某一个人单独口述(有自己的,也有前人的);一个人讲、唱,另一个人记录整理。(2)流传上的表现①单独一个人直接用口头向群众口述故事;②双方对唱;③先讲,再写,后唱;④广泛收集整理,形成口头――书面――口头的形式。

  二、集体性1.集体性的含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着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2、集体性的表现集体性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⑴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⑵由个别人

  编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孟姜女的传说》、《刘三姐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⑶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3、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⑴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形成于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的原始社会。⑵由于文字的产生和阶级的分化引起社会的大分化,出现了作家书面创作与民间口头创作的分野。被剥夺了文化权利的广大劳动群众无法从事书面创作,继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创作。

  三、变异性1.含义:是指民间文学由于各种原因(历史、社会、演唱人的才能技巧等)在语言、表现手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主题思想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衍生,从而形成各种同一母题的异化。2、原因:(1)因为是口头文学,势必不断地变化,这是内部的原因。(2)集体性会导致民间文学不断变异,没有版权的控制。(3)流传环境的不同导致变异,它与实际的情景、场景、风俗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4)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随着岁月变迁,民间文学自然会去掉那些相对陈旧的东西,并有所创新。3.变异的基本条件(1)随时代变化而变迁;(2)随地域环境的变化而变异;(3)随讲唱者身份差异、水平不同而变异。4.变异的范围(内容)(1)语言上的变异是最普遍,也是最为平常的;(2)内容、情节变异,如《孟姜女》的情节;(3)人物形象变异,是随着环境、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变异的;(4)主题思想的变异;(5)形式、格律的变异,这是在较长的时间内才发生变异的。5.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变异性能显示出民间文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长处,进一步完善、生动,增强作品思想。(2)消极影响:因变异而导致遗忘、误传,使民间文学中一些积极成分丢失,损害,甚至扭曲。四、传承性1.含义: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

  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与作家个人创作风格相区别。

  2.民间文学传承性的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承有关作品的思想内容.从内容上看,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创世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宣传勤劳致富的幸福观、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主题。二是传承有关作品的艺术形式,即长期以来惯用的艺术形式,包括结构、语言、讲唱方式等。

  在艺术形式方面,最明显的是表现出在各种韵文作品中。如:(1)较多采用赋、比、兴手法;(2)传统格式、套语的运用,如五更调、采花调、四季调等;(3)章法、句式:往往有一段体、三段体和多段体的区别;

  例:男:西山起云是天变了,那一次会场叫赶散了唱山没有个陪伴了,一根肠子扯断了。女:提起那次我泪淌呢,你走了(是)我想呢,河里的鱼儿水养呢,我的精神你长呢。

  提起那次我泪淌呢,你走了(是)我想呢,河里的鱼儿水养呢,我的精神你长呢。男:天没亮(是)鸡叫了,“四人帮”倒(是)才好了,咱们在一

  搭里唱馋了,不吃不喝的也饱了。女:柏木改了木板了,“花儿”唱(着)欢展了,天下刀子不管了,心上的疙瘩甜散了

  女:(4)选词、反复、排比的运用,如《姑娘姑娘要嫁远方》;(5)衬腔、衬词、衬字的运用;(6)故事中的套语,如很久很久以前……

篇三: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一)集体性: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2、集体性的表现:(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二)口头性1、口头性的含义: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可简写)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人不干的他都干过,世人不吃的他都吃过。说起他住的那个房子,是三十六个大天井,七十二个小天井,屋里是风扫地,月点灯,干净得连颗老鼠屎都没有。四十岁上还没有讨个媳妇。这日子摊到谁的头上,那哭都来不及。可偏偏杜老幺一生专爱说个笑话,拆个白,道个字,对个四言八句,那张口就来,无遮无拦,嘴巴从不打封条……

  这是一段没有作任何加工的口头讲述实录。这段开场白,朴素简约,却又活脱如画。甜中带苦,笑里含泪。杜老幺的形貌、家境、简历、性格,他的辛苦、他的穷困,他的达观,他的诙谐……似乎历历在目,如此亲切,如此自然。说的是杜老幺,亦可能有讲述者自己的经历,甚至有旁边听众的影子。

  口头语言的这种表现力,使民间作品具有极强的粘附功能。它能牢牢地吸引住听众,使民间作品的继续流传加工成为可能。

  口头文学是伴随着人类的智慧之光一起步及人类生活领域的。只要世界上有人存在一天,有口头语言存在一天,口头创作就不会停止。2、口头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社会历史因素,一是口头语言本身的因素。

  (1)社会历史的因素。从社会历史因素看,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是伴随着口语而不是伴随着文字而产生的,在没有文字出现的远古社会,口头创作是当时惟一的形式,如狩猎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文字发明以后出现了阶级分化与社会分工,一般人并没有掌握

  使用文字的条件,他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继续创作、传播着口头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落后文化教育不普及地区和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仍然只能用口头方式来创作发展自己的文学。(2)口头语言本身的因素。从口头语言本身因素看,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口头语言本身在表达上有它的优越性,便于传,便于记,便于即景生情,便于即兴创作。

  如民间说唱中的《莲花落》:出了门下正北,碰见一个沙堌堆,堌堆顶上一座庙,庙里立着一通碑,碑帽二龙把珠戏,碑座压着一只龟,问龟犯了什么罪,卖酒掺水把心亏。这一即兴创作讽刺了卖酒掺水的商贩。

  总之,民众口头语言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世界上有人存在一天,口头语言存在一天,口头创作就不会停止,它会源源不断地给民间文学输入常新的内容,使它永不枯竭。

  口头语言紧密地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只要有人们生活的地方,就有口头语言,就有口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口头语言的存在是民间文学口头性存在的基本原因。看新民歌的口头性:炒股炒成了股东,卖房卖成了房东,泡妞泡成了老公,练功练成了法轮功。再如:俺村比较穷,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对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讽刺。口头语言非常形象、生动,是民众生活中的语言。

  民间文学不受条件的限制,直接明快,人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自由的创作活动。如反映封建社会大媳妇小丈夫的歌谣《九岁郎》:十八大姐九岁郎,晚上抱郎上牙床,不是公婆双双在,你做儿来我做娘。再如新时代的歌谣:情人太累,小姐太贵,没事开开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使人们感时而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三)变异性1、变异性的含义:

  由于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所以它本身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民间文学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民间文学变异有以下几种情况:(1)因流传地域不同而变异

  各地域自然环境、季节气候、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各有差异;再加上不同的演述者各自的口才、风格不一样,因而同一母题的作品,在不同地区流传会有不同的异文。

篇四:民间文学的特征

  第三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ou哉?”——《为政》一、口头性

  1.含义: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田汉有一组民歌体的《钢铁颂》,一时间广为流传:读书生产两无双,不再苍颜恋书窗。中国正多新榜样,炼钢炉前学肖邦。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贪吃妇人不做家》贪吃妇人不做家,贪吃懒做笑呵呵。堂前有地不肯扫,桌上灰尘用手拖。客人来了慢腾腾,半碗灰尘半碗茶。日里东家走西家,夜里点灯纺棉纱。三年纺个鹅卵苎,四年纺个菜头纱。菜头纱啊菜头纱,老鼠拖去当尾巴。-----《懒汉歌》天光露水白蒙蒙,等等日昼日头红。日昼日头猛蒸蒸,等等黄昏开夜工。黄昏蚊子千千万,不如明天起五更。----《放卫星》社社队长放卫星,亩亩早白超万斤。十亩并作一亩算,连壳带草夹湿称。书记戴上光荣花,社员饿成一条筋。

  2.形成原因:口语一直是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的主要媒介,导致它具有“口语化的风格”。所谓“口语化的风格”是指民间文学长期以来通过口语创作和流传,形成了一套与口语相适应的艺术技巧、创作形式和语言风格。

  A、文字产生以前,只能用口头传播,如劳动号子的出现,表明民间文学的产生、萌芽;漫长的劳动生活,形成民间口头文学的特殊形式——歌谣、谚语等。

  口头性最早的表现是原始人类劳动歌中的劳动呼声。鲁迅把这些歌者称为“吭唷吭唷派”。

  原始全民文艺都是口头文学。

  B、文字产生后,因为统治阶级垄断文字,人民群众仍用口头创作。在阶级社会里,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掌握文字的权利,他们只能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播、保存自己的文学作品,于是口头性不只是民间文学的传播手段,同时民间文学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一套口头表现手法(如歌谣中的赋、比、兴手法,故事中的固定讲述形式等等)。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在人民掌握文字之后,并没有消失,它将伴随着人民的语言水葆青春。现在虽然大多数艺人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仓颉作书”、“伏羲氏造书契”的传说《仓颉篇》曰:“仓颉作书,以教后诣。”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造字时天地震动:“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尚书》“序”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据传,夏代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但是能掌握文字的只是奴隶主贵族中的少数文化人。商代已经有了基本成熟和系统的文字。甲骨卜辞上的甲骨文字计约4000-5000个,经研究可识读者达1000多个。

  岣嵝碑夏禹书甲骨文

  3.表现:口头性是民间文学表现手段和方法上的主要特征,所以民间文学也被称为民众口头文学。

  ①口语化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②语言风格富于地方性的民族特色。③语言结构灵活而单纯,好听好记。④语言琅琅上口,富于音乐性。----------冤家宜解不宜结

  火苗刚起火易灭,火上加油火更烈,莫为小事都火气,冤家宜解不宜结

  --------世上九流歌

  一、上九流:一流阁老二尚书,三流公卿四督抚,五流布政六按察,七道八府九之州。二、中九流:一流县宰二流医,三星四卜五堪舆,惟有相家占第六,七书八画九琴棋。三、下九流:一流王八二流龟,三流戏子四流吹,五流稳婆六流屠,七剃八浴九吹灰。

  ---------老师好:宝宝起身早,背着书包上学校,见了老师问声好,老师咪咪笑,说我有礼貌。

  ---------新媳妇

  娘啊娘,不要愁,半夜起来梳光头。前头梳起盘龙髻,后头梳起插花楼。花楼上,会擀面,擀出面来象丝线,公一碗,婆一碗,姑娘阿叔合一碗,大又闹,小又吵,拿起棒头一阵打,打到河当中,采朵水仙花。

  -------看雾测天歌(一)春天起雾天要变,阴雨绵绵无晴天,夏天起雾不见面,尽管大胆洗衣裤,秋天大雾扑人脸,当天太阳火炎炎,冬天雾起飞满天,大雨大雾追后边。(二)久晴大雾兆阴雨,久雨大雾转晴天,早晨起雾天不雨,夜里起雾雨绵绵。雾色发白是晴兆,雾色灰沉阴雨连,雾上山头有大雨,雾下河谷艳阳天。4.作用:(1)永久存留、流传民间文学作品;(2)迅速创作、广泛传播民间文学;(3)积极反映大众生活、情感、思想等。二、集体性(一)集体性的含义: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中是靠劳动人民集体进行的,是集体创作,集体传播的。---------------李文固的故事在梅州地区,年纪稍大的人,都知道一些李文古的故事,并且都津津乐道,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

  李文固,其真实名字叫李文古。系明末清初梅县丙村(今丙村镇梅花管理区)人,其故居尚在,坟墓也还完好,葬于今丙村镇福寿管理区神宫坑笔架山腹地。

  1、戏村姑----亲“难惹”姑娘李文固不愿参加科举考试,但觉得文化知识总还是要学,因此,在家中坚持自学,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但日子久了,读来读去几本书,也逐渐感到厌烦,便不时偷偷溜出门来,找一般朋友闲聊玩耍。一次,谈起下村\难惹\姑娘的事,李一听就感兴趣:\难惹是谁?为什么大家都对她这么关注?\原来,这个姑娘也是有名有姓的的人家妹子,年方十六,豆蔻初开,如花似玉,她长得五官端正,苗条身材,鹅蛋脸子,腰细嘴小,有道是:\黄蜂腰,鲫鱼喙,十人见到九人爱\,因此,只要她一出门,上村下村的小伙子都眼斟斟的看着她,真是想得垂涎三尺。可是,至今尚无人敢向她家求婚。她的父母也感到难过。常言道:\猪大把门风,女大羞相公。\这么标致美貌的姑娘,为什么没人敢求婚呢?原来,她是个性情刁蛮、泼辣之人,谁要是惹上了她,准会\猫抓糍吧难脱爪\,弄得你骑虎难下。为此,被人起了个花名,就叫她\难惹\,又把她比作\带刺的玫瑰\,好看不好摘。\原来如此!\当李听清这般情况之后,心里便想:\哼!什么难惹,我偏偏要惹她一下!\这时,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看,就是李也无法惹她!\李文古一听劲头就来了,忙说:\谁说我不敢惹她?!\众人说:\你敢?!\文固说:\敢又怎么样?\有个人说:\我们跟你打个赌!\文固问:\怎么个赌法?\年纪较大的同伴说:\等下,'难惹'就会挑着柴鲁打在这路上过,你能跟她亲个嘴,我们今昼请你吃饭,若是惹不到她,亲不到嘴,就由你出钱请我们吃饭。敢不敢?\李文固说:\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们就去买好菜来吧!\

  李文固跟大伙打了赌后,就提出自已的要求。他对大家说:\你们不要在这拦路,要看我亲嘴也要隔远点看。人家还怕羞呢!\大家就照办,退到屋门口去。不久,就见\难惹\等一阵姑娘,挑着柴鲁,从山坑门口出来。李按大家的交带,\难惹\总是带头行的,是姑娘中最漂亮的,李眼见这群姑娘越走越近了,他便赶快走到姑娘必经之路的柑园边等着。那时,正是

  柑子将成熟的季节,也正是农村妇女们割八月鲁的时候。不一会,姑娘们挑着柴草来到柑园边。李举眼一看,果然是那最漂亮的\难惹\走在前头,文固连忙拦在路是央道:\你们慢点走,我正有事要找你们哩!\难惹\带头把鲁草担放下,问道:\什么事?\文古道:\我的柑子被摘了许多,有人说是你带头偷摘的。\难惹道:\那有此事,你莫胡说!\文古道:\你也不必拗,让我搜搜身就知道了。\难惹\见李象个不懂事的少年,也只好勉强依了。于是,文固从\难惹\身上摸起,一连摸了七八个姑娘的身,,却没有搜到柑子。\难惹\道:\怎么样,你硬说我们偷了柑子,真是冤枉好人!\文固又说:\咳,没搜到,不等于就不是你们摘了;你们也没这么傻,我想,定是被你们吃到肚里去了!\难惹\道:\你又胡说!我们那里吃过柑子!?\文固说:\不要急,你们有没有吃过柑子,我是查得出来的。\难惹\道:\怎么查法呀?\文固道:\要是吃过柑子,嘴里就有柑子味,一闻就知道;要是不让我闻到,就准定是你们吃了。\村姑们一听要让人闻嘴,个个面面相觑。\难惹\见状,对同伴说:\闻就闻吧!莫当作真是被我们摘来吃了!\于是,李便又从\难惹\开始,一个个嘴对嘴的让他闻了一遍。然后,才让他们走。

  李文固的同伴们,在隔远偷看着上述的一切情况,都以为文固真的摸了姑娘的胸,亲了\难惹\等的嘴。一场打赌,李文固胜了。2、戏老婆------三日秀才娘

  李文固在三戏贪官李三爷后,名声更加出众,都说李文固\软硬不吃\、\刚正不阿\,在乡民中威望更高了。但被气的贪官李三爷,却不是这么想,他是非常不乐,说李文固是\不识抬举\六亲不认\,是\十足的玩世狂徒\还认为\非报复他不可\。因此,放出诽谤之言,说什么\李文古,是穷无聊赖,专出鬼花招戏弄人家;有什么真本事?而立之年,连老婆都娶不到,讲什么'清高'?!\

  李三爷放出的\冷风\,不但吹到了李的耳里,他的叔父母也早听到了。为此,李二叔与老婆\枕上定计\,要设法让李文固娶回老婆来。二叔说:\老货,我们若不是文固贤侄,也不会有今日;而今文固年届三十,尚无妻室,我们做叔父母的,也理应关心他才是。\叔姆不假思索地接口道:\我早就想到了这一层,想找一个姑娘给文固,好好报答贤侄的一片孝心。\二叔听罢忙问:\那你想怎么办?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叔姆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二叔问:\是谁?\叔姆道:\上次来我家吃满月酒的那个姓郑的姑娘,你觉得怎么样?\二叔道:\若是那个妹子,总的还不错,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相貌还算端庄,言行也算纯朴,正所谓'人缝里过得去',若是文固无甚意见,我看可以给他俩人牵线,也算尽了我们长辈的一番心意。\二婶听罢,甜甜一笑,道:\老货,就算我们想到一处去了。\不久,经过二叔夫妻牵线,文古与那郑氏姑娘\照了个面\。文固经过再三了解,又得到对方父母的同意,婚事也就定着了。之后不久,\李文固讨老婆\的各项事,便都由其叔父母办妥了。

  这郑氏姑娘,芳龄十九,进了李家后,在各方面都能得文古欢心,就是有两点,总是不融洽:一是文固看淡了时局,放弃仕途,玩世不恭;而她呢,总希望文古考秀才,争个仕进出身。二是文固在性格上是有名的\狂士\,放浪不羁,对一切都觉得'无所谓',天塌下来当'笠麻',而郑氏却过于矜持,平时难得听她说两句话,由于上述原因,李也觉得\有话无

  人讲,有气无处出\。为此,也想借\气\求\乐\,戏一戏自已的老婆------\就考个秀才给你看看\李文固知道自已老婆的脾气,从来也不跟她呕气斗嘴;他老婆也由于性格所限,再怎么的也不跟老公吵架。这阴不阴、阳不阳的日子,过得总不是那么的舒服。有一天傍晚,李从私垫放学回来,已经过晚了,见屋里亮着灯,他不急着敲门,在门缝里往里看,见老婆已煮好了饭菜,坐在八仙桌的长条凳上呆想,不久,就哼着客家童谣道:\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有学堂。学堂有个教书匠,系个傻瓜我夫郎。秀才不考愿教书,使我难做秀才娘\文固听到此处,心里明白,原来如此。便急急敲门。进来之后,便欢喜地对老婆说:\娘子,有酒么?\老婆一听,心中疑惑:\怪哉?他平日里从不叫我打酒,怎

  么今日却问我有酒么?!\便低声问道:\你也想吃酒!\文固道:\对,明天县里考试,我要赴考,吃点酒,文思敏捷。\郑氏一听,心里愕然:\这是真的?\文古道:\你不是早就想当'秀才娘'么?我就考个秀才给你看看!\这一夜,夫妻俩算是讲了几句话。但李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就连贴心人老婆也猜不出来。第二天,李果真就去县里赴考。过了几天,张榜公布,李果真考中秀才。消息传来,全村人,尤其是李的老婆郑氏,笑逐颜开。大家一见她,就称起\秀才娘\来了。这郑氏真是梦中都偷笑。可是,过了三天,当李回到村里时,却说他的\秀才\被\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后来,人们才逐渐了解:原来,李果真已考上了秀才,也上了榜。但由于他不想出仕当官,是他自已故意戏弄考官,而把秀才\革\了的,事情是这样的;在考试过程中,李突然放声大笑,弄得监考官都慌了一团,忙问其故。李道:\我偶然想到相书上说的'人中'(鼻孔门下的沟)\一寸,人登百寿。我想,那张果老二万八千岁,那他的'人中'不要长得象猪八戒一样么?因此,越想越好笑。他这么一讲一比划,满场考生都禁不住哄堂

  大笑,连监考官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了。这本是犯规的事,又正因为监考官也笑了,他不敢上报,李自谋被\逐\落榜的目的没达到,反而考中,且名列前茅。这可怎么办?

  李文固当了三日的秀才,自然他老婆也当了三日的\秀才娘\了,但文固总是不甘心当秀才,一定要设法\革\掉。他眉头一皱,又有了心计。三天后,照例在学宫前举行新秀才\游伴\聚会,由学台主持\伴水之游\。李文古却故意将自已的鼻子用墨汁涂得乌黑。进场之后,学台见他这般模样,觉得奇怪,便问他为什么把鼻子涂乌了?文古高声答道:\语云,有文字事者,必有乌鼻(偕备)!\大家一看一听,又是哄然大笑。学台认为他故意捣乱,因此,又把他的秀才\革\(开除)了。后来,人们称他的妻子是\三日秀才娘\。她真是气极了。

  (二)、集体性的表现。(1)、创作过程的表现

  ①合作式,如仪式歌,它是伴随祭祀等习俗的产生而产生的,你一言我一语组合而成的。

  ②分工式,一般是先有概论,再有人添加枝叶,再有人谱曲定调等,不断地充实加工。

  ③综合式,就是群众中某个人把前人叙述过的记录下来,加以概括整理。

  (2)、流传方面的表现

  A、受集体的检验,自然而然地讲给群众、唱给群众听;B、集体修改加工,认为合适的,就给予集体加工;C、受观众、听众情绪的影响。

  --------如客家人的结婚仪式歌(自始至终体现着集体性)一、接新娘一进门来喜气浓龙门两扇朝南开一顶花轿四人抬花轿落在贵府地新娘出轿把头扬前堂好比状元府

  右边盖的金银库金银库里藏财宝前门栽有数行柳柳树枝上龙现身难怪媒人说得好新娘低头把脚挪踏在龙头生贵子新娘来到大门楼。。。。。

  二、拜天地

  一拜天长和地久,二拜地久并天长。三拜荣华与富贵。。。。。。三、进新房盏盏明灯亮堂堂新人抬头四下看左边放的箱和柜窗下放的是条桌胭脂水粉多齐整那边放的象牙床印花垫单铺面上绣花枕头两头放。。。。。。。。四、铺喜床

  乖乖媳妇把门开,快把爹娘请进来。窈窕媳妇床上坐,君子好逑撒起来。

  一撒新姐头,新姐头上黑油油,不用打扮好风流。二撒新姐脸,柳叶眉毛真好看,桃面不用胭脂点。三撒新姐身,新姐身上好衣衿,一朵鲜花中央撑。四撒新姐手,十指尖尖如白藕,莫害羞来莫怕丑。。。。。。。

  三、变异性

  1.含义:是指民间文学由于各种原因(历史、社会、演唱人的才能技巧等),在语言、表现手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主题思想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衍生,从而形成各种同一母题的异化。

  ----------如梁祝的结尾,就是同一母题的异化。篇名结尾方式流传地区

  梁祝情深上天庭马某追入阴间、阎罗断案、梁祝回归天庭、马某还魂另娶浙江、上海尼山姻缘来世成马某追入阴间、阎罗断案、梁祝魂归天界、被黎山老母收为徒弟、还魂报国、荣华富贵浙江、河南结发夫妻马某追入阴间、阎罗断案、神判、以飘发为依据进行断案、祝英台判归梁山伯、马某另娶浙江宁波

  马俊告状马某气死、阎罗断案、查簿、三人俱还魂、马某另娶、梁祝白头到老广东海丰、陆丰英台化蚕马某追入阴间、阎罗很难断案、阎罗选择不作为、祝英台和马某变身斗法、英台最终化蚕、山伯变为蚕的栖息物、马某变为苍蝇不详

  马文才变公猪马某病死、阎罗断案、把梁祝判为夫妻、阎罗设计将马某变成公猪浙江景宁

  2.原因:

  (1)因为是口头文学,口传心记,靠记忆保存,容易产生变异;

  3.变异的基本条件(1)随时代变化而变迁;

  (2)随地域环境的变化而变异;

  (3)随讲唱者身份差异、水平不同而变异。

  ---------------《四大天地》民歌的演变1、元代以来流传的《四大天地》民歌;“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2、清末,汉川县官离任,有人敲锣打鼓,燃鞭放炮相送。黄良辉也将一块小匾额送给了县官,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四大天地。”县官

  和百姓都感到奇怪,平日,这县官与黄良辉素无来往,仅有的是黄对县官不时的讥讽,为么事县官离任,黄良辉要送他这四个字的牌匾呢

  黄良辉见问,便解释说:“当初老爷来县,前有衙役开道.后有兵卒护围,威风显赫,不可一世,尘土飞扬,铺天盖地。此为一大天地。

  老爷—面烧香拜佛,虔诚诵经,一面却贪赃枉法,敲骨吸髓,乡民被迫纷纷外逃、致使田地荒芜,真乃是厚天薄地。此为二大天地。

  老爷任期之内百姓倾家荡产,有的冤沉大海,有的悬粱自尽,有的卖儿卖女,县内四境,昏天黑地。此为三大天地。

  如今老爷离任,老百姓敲锣打鼓,燃鞭放炮,无不欢天喜地。此为四大天地。

  3、后来发展为“五大天地”、“十大天地”,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未变,都源于“四大天

  地”的民歌结构。

  有个官员,嗜酒耽误政事,贪财残害百姓,老百姓对他十分怨恨。到了这个官员被解除职务的时候,老百姓送给他德政碑,上书“五大天地”。这个官员问:“这四个字是什么用意?令人不解。”老百姓齐声说道:

  “你一到任时,金天银地;你在家里时,花天酒地;你坐堂办公时,昏天黑地;老百姓喊冤时,是恨天怨地;你如今卸任了,谢天谢地!”

  4、空调“十大天地”现象:炒作惊天动地,广告铺天盖地,技术缺天少地,价格昏天黑地,服务谈天说地,资金哭天喊地,促销花天酒地,消费者怨天怨地,吹牛欢天喜地,品牌飞天落地。

  4.变异的范围(内容)

  (1)语言上的变异是最普遍,也是最为平常的;(2)内容、情节变异;

  (3)人物形象变异,是随着环境、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变异的;(4)主题思想的变异;

  (5)形式、格律的变异,这是在较长的时间内才发生变异的。

  -------------刘三姐传说

  1、关于刘三姐的最早记载,大概要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的《三妹山》:“刘三妹,春州人,坐于岩石之上,因名。”这条文献被清代《蕉轩随录》做了放大:“广东阳春县北八十里思良都铜石岩东之半峰,相传为李唐时刘三仙女祖父坟,今尚存,春夏不生草。刘三仙女者,刘三妹也。《寰宇记》、《舆地纪胜》均载阳春有三妹山,以三妹坐岩上得名,今不知何在。”

  2、关于刘三姐的身份,历来有许多说法。

  蛮歌之鼻祖。持“历史人物传说化”观点的学者,多数引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或王士祯《池北偶谈》等书的记载,认为刘三姐是唐中宗“神龙中”(约公元706年)的歌唱能手,“相传为始造歌之人”,“蛮歌之鼻祖”,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虚构的歌仙。持“神话传说历史化”观点的学者则以钟敬文为代表,认为“刘三姐传说之产生,乃后人根据当地流行之唱歌风俗,加以想象所造成者”,也就是说,先有歌俗,后人为了解释这种风俗的形成,虚构了一个名叫刘三姐的歌仙。

  古代的女巫。还有些学者认为刘三姐是古代的一位女巫,她唱的主要是巫歌。

  刘三妈传说。在广东阳江、茂名等地,还有“刘三妈传说”,如乾隆以及道光年间《阳江县志》即记载说:“六月村落中,各建小棚,延巫女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楼,用以祈年。俗传跳禾楼即效刘三妈故事。闻此神为牧牛女得道者,各处多有其庙。”刘三姑传说。在广东阳山、连县、罗定,广西富川等地,还有不少“刘三姑传说”,也是传说刘三姑曾在某一岩石上唱歌,后来因某一原因死于当地,当地人就在岩上给她立一纪念物。

  刘三太传说。在广东电白、高州一带,还有“刘三太传说”,当地方言中,太是太婆的意思。传说她不仅在这一带传歌,还因歌声曼妙,得了路人许多赏钱,但她除了自己衣食之用外,把多余的钱都送给路边的穷人了,后来遇仙,坐化于电白赤岭,至今山上还有刘三太庙。

  刘三妹传说。在广东湛江、肇庆、梅县等地,有刘三妹传说,一般的说法是:当地有一名叫刘三妹的姑娘,特别会唱歌,有一位白鹤乡的善歌少年慕名前来对歌,两人对了七天七夜,不分胜负,后来两人都化为石头。或者说:刘三妹特别会唱歌,而且长得好看,被某人看上了,刘三妹为了逃婚,从某山岩上摔下来,后人就在此山岩上给她立一小庙,或直接用她的名字为此山命名等等。

  据此,有些学者得出结论说,刘三姐大概是唐代的一位职业歌手,以唱歌卖艺为业,游走于两粤之间,类似于现在的一些著名歌星,到处走穴。

  3、广西各地传说刘三姐的生长年代、出生地及情节内容不尽一致。

  城里一豪绅托媒人携2l两黄金来求婚,其母与兄均答应了,就她本人不愿,指媒唱骂,羞走媒人。其兄再劝不依,恼了,骗妹上山砍柴,冷不防将她推下悬崖,被藤萝托住在崖间,唱了3天3夜,其兄复来吓唬不服,挥刀劈断藤条,三姐坠落江中,随藤漂流,沿江歌唱,到邕宁杨美村才沉江而死。传说至今三姐落江处有一圆圆的石墓,从墓顶往上望,在悬

  崖绝壁问有一长长的滑痕对准石墓,滑痕两边有两丈余长的白壁和黑壁,宛如黑、白两条头巾,为三姐当年头巾变成。

  -------------黄婉秋14岁登台演出,1961年在电影中扮演刘三姐时,年仅17岁。当时,广西自治区正在打造精品彩调剧《刘三姐》,排演这出戏的剧团和业余团体很多,扮演刘三姐的演员就有100多个,电影《刘三姐》就是根据彩调剧改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黄婉秋非常幸运,她从100多位“刘三姐”中脱颖而出,从舞台走上了银幕,她所扮演的那个清纯俏皮的刘三姐形象,连同影片的诙趣生动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几代中国人的心坎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那个年代也有“追星族”,这些影迷们追起自己喜爱的明星来好像更执着。曾经有一位观众,每看一次《刘三姐》就给黄婉秋写一封观看心得,一直写到“文革”前夕,他寄给黄婉秋的观看心得竟然有99封之多,合起来有厚厚的一沓子。要不是“文革”开始,他说他还要写

  第100封!

  不仅在国内,《刘三姐》在海外也深受华人喜爱。已故的马来西亚永芳集团的董事长姚美良,是东南亚非常出名的华人企业家,他去新加坡看电影《刘三姐》,一看就是10场。他曾经深情地说:“刘三姐是中国最大的统战部长,她能够把华人的心凝聚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以后,《刘三姐》有机会到东南亚的舞台上演出,东南亚的华人中再一次掀起了“刘三姐热”,常常是剧团还没到,票早已售罄,而黄婉秋则更成了“热中之热”,几乎每天都有数百名观众排着队请她签名。当时,马来西亚还没有与中国建交,一位马来西亚华侨因为鼓动一些华侨到新加坡看《刘三姐》演出而受到处罚,惨遭15年牢狱之灾,但他事后仍然认为:“为了

  看《刘三姐》,坐15年牢值得,不后悔!”刘三姐带给黄婉秋极高的荣誉,但也使她一下子就到达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再也无法超越的高度。这当然是与她的形象适合刘三姐这个角色有关,但也与客观的时代背景分不开。因为正当她的演艺事业黄金时期来临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无情地将她春光灿烂的未来毁灭了。刘三姐浓缩了黄婉秋全部的青春年华,黄婉秋四十年来的荣辱悲欢都与刘三姐这个艺术形象紧密相连。“文革”一开始,《刘三姐》被当成“大毒草”批判,黄婉秋也因此被人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开始了15年的劳动改造。她被下放、游街、谩骂,甚至有人以拉出去枪毙威胁她,让她交代所谓的罪证。在那段颠倒黑白的日子,黄婉秋很多次在受批斗之后都曾产生过自杀的想法,但是,一想到那些曾经在台下给她热烈掌声和无限支持的观众,她就告诉自己要坚强地活下来。

  如果说黄婉秋在那场灾难中还有一些幸运的话,那就是遇到了现实生活中的“阿牛哥”何有才。何有才比黄婉秋小6岁,但却是她生活的支柱。他总是一脸幸福地说:“因为三姐的名气永远比我大,所以她是太阳我是月亮,月亮伴着太阳走吧。”“现在,我就是她的司机、私人助理,几乎全权打理她的生活和事业。”“婉秋受的苦太多了,我应该帮助她更好地发展她自己,让热爱她、关心她的人,重新看到她艺术的发展。”30多年来他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所有那些苦涩的回忆,所有那些受过的伤害都在夫妻俩人甜蜜的笑容中淡然了阴翳蔽日,终有阳光灿烂时。197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文革后首次播放了电影《刘三姐》录音。几年后,黄婉秋终于得以从噩梦中走出来。虽然已是人到中年,年轻的容颜不再,但那些曾经给过她勇气的观众们给予了她同样的热情欢迎。为了爱戴她的观众们,黄婉秋继续奉献着自己的艺术才华。除了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副团长(1983)、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1991)外,还陆续拍了电影《春兰秋菊》(84年)、《长城大决战》;电视剧《爸爸,妈妈和孩子》

  (82年)、《黄山情》(黄梅戏,90年)、《戏迷盛老乐》(98年)等。其中《黄山情》荣获“金鹰奖”、“飞天奖”、“飞鹰奖”及华东六省市最佳戏曲片奖。她于1995年导演的曲艺《漓江行》获中国第二届曲艺节“牡丹奖”导演奖及自治区优秀奖;1997年导演的《春兰吟》获全国“文华新节目奖”、自治区“铜鼓奖”。她主演的歌舞剧《百鸟衣》获广西首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她录制的《歌仙刘三姐》盒带获1987年广电部“通美杯”奖。黄婉秋最喜欢的角色还是刘三姐。“广西刘三姐黄婉秋”,这是黄婉秋名片上的称呼,至于为什么这样写,黄婉秋解释说:“虽然我的职务很多,但我觉得那些东西都是暂时的,刘三姐才是永恒的。”刘三姐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健康淳朴的传统美德,她超越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打破了历史时空。电影《刘三姐》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黄婉秋的形象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刘三姐,不管她走到哪里人们都叫她“刘三姐”,她自己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角色,更希望通过这个角色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为了培养山歌传人,2002年,黄婉秋辞去了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的职务,和大连的一

  家公司合资在桂林修建了一座“刘三姐景观园”。这一景观坐落于风景宜人的桃花江畔,以刘三姐文化及广西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几年来她在此培养了30多位演员,其中两名演“刘三姐”的演员已具备一定的表演素养,很有发展前途。现在,只要在桂林,黄婉秋每天都要到景观园去与观众见面,并亲自登台演唱,有时候更是全家上阵共同为到桂林来旅游的朋友献歌。

  “是桂林的山水造就了刘三姐,造就了我。我是沾了刘三姐的光,观众是把对刘三姐的爱都给了我。我回到自己深深眷恋的舞台,只想把刘三

  姐的歌声再次唱遍大江南北,甚至唱出国门,让全世界都知道刘三姐,知道桂林。”

  -------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如董作宾先生20年代曾将流传于南北各地的一首歌谣《看见她》搜集一处,共得45种。

  1、陕西三原:你骑驴儿我骑马,看谁先到丈人家,吃一袋烟儿就走价。大嫂子留,二嫂子拉,拉拉扯扯到她家;隔着竹帘望见她:白白儿手长指甲,樱桃小口糯米牙。回去说与我妈妈,卖田卖地要娶她。

  2、江苏淮阴:小红船,拉红土,一拉拉到青江浦。买茶叶,送丈母,丈母没在家,掀开门帘看见她:穿红的,小姨子,穿绿的,就是她。梳油头,戴翠花,两价目小脚丁嘎嘎,卖房子卖地要娶她。

  3、河北:小花孩,骑花马,花马不走使鞭打,一走,走到丈人家。大舅子出来接着鞭,二舅子出来拢住马。大姨子扯,二姨子拉,羞羞答答到她家,大马栓在梧桐树,小马栓在后园一枝花,马鞭挂在小姐楼底下,隔着帘儿望见她:梳头油,带翠花,脸上又使官粉檫,再等三年不来娶,老了莲蓬谢了花。

  4、南京:东边来了个小学生:辫子拖到脚后跟,骑花马,坐花轿,走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帘子背后看见她:金簪子,玉耳挖。雪白脸,淀粉檫;雪白手,银指甲;梳了个元宝头,戴了一头好翠花;大红棉袄绣兰花,天青背心蝴蝶花。我回家,告诉妈:卖田卖地来娶她;洋钻手圈就是他!

  5、汉阳:白纸扇,手中拿,亲哥听见走人家。黄家门前踮一踮,大舅子扯,二舅子拉,拉拉扯扯吃杯茶,吃了清茶吃换茶,八把椅子是摆家,

  红漆桌子拭布拭,十二碟,摆下它,风吹隔眼瞧见她;漂白袜头枝子花,青丝头发糯米牙,还缓三年不接她,摇着扁担挑娃娃。

  6、河北:沙土地儿,跑白马,一跑跑到丈人家。大舅儿望里让,小舅儿望里拉。隔着竹帘儿看见她!银盘大脸,黑头发,月白缎子棉袄,银疙瘩。

  7、燕雀燕,双屹岔,你骑骡子我压马,看谁先到丈人家。进的门磕一头就走呀!大姨子留,小姨子拉,拉拉扯扯就坐下,油漆桌子搌布摸,乌木筷子厅哩川,四个菜碟单摆下,坐煎酒,泡桂花。风摆门帘看见她:白白脸,黑头发,包包嘴,糯米牙,白白手,红指甲,银镯子,十两八,银筒箍,珐琅花,缎子鞋,打子花,还是奴家亲手扎,步步走路踩莲花。走路好像风摆柳,立下就像一股香,坐下就像活娘娘。我回去,先与爹娘夸一夸,卖房卖地要娶她。8、旌德歌谣:东边来了一位小学生,辫子拖到脚后跟,骑花马,坐花轿,坐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帘子背后看见她,金簪子,玉耳挖,雪白脸,定粉擦,雪白手,银指甲,大

  红棉袄绣兰花,天青背心蝴蝶花,百褶裙子海棠花,大红缎鞋四面花。我回家,告诉妈:卖田卖地来娶他。。。。。。。。

  从歌谣可以看出:1、“中国的婚制是父母包办式的,这首歌谣,就是它的小影。一对陌生的男女,从不曾见过一面,两地的怀想是少不了的。此歌决不是出自男子所作,大都是长年的妇女替儿童描写想象中的未婚妻的作品,一方给儿童一个婚姻的概念,一方抒发她们文学的天才,才产生出来的东西:多少还带一点自况的意味。”

  董作宾

  -------再如四川民歌:

  太阳出来辣焦焦,青山遍地没柴烧;贫穷本由命中定,命中注定难翻艄。

  解放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接受了革命思想,批判了宿命论民歌便改变成全新的内容,成为鼓舞人心的斗争歌谣:

  太阳出来辣焦焦,青山不怕没柴烧;穷的哪有穷到底,共党来了就翻艄。

  5.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显示了民间文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长处,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变化中吸收养分、日臻完善,进一步完善、增强作品思想,从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力。

  (2)消极影响:因变异而导致遗忘、误传,使其中一些积极成分丢失,损害,甚至扭曲,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

  -----------关于“烧纸钱”的三个传说A.和尚骗县令

  据说,在古代有一位秀才,名叫辛孝堂。他家里非常贫穷,母亲去世后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只好把尸体停放在家中。有一次,一位好友问他,为什么不把母亲的尸体埋葬,他实在不好意思说是因为没钱葬母,只好说:“母亲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们相依为命几十年了,现在母亲去世了,可我实在舍不得她离开,我想留她在家里,多陪她几天,尽尽孝心”。好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他的确是一个孝子。这事传开后,人们纷纷仿效,亲人过世后,都尽量把尸体停在家中,时间越长,越表示孝心。

  有一天,县令的母亲去世了,正值天气炎热,放在家里是不妥的,不放一段时间,又怕手下人说他不孝,想来思去,便想把老母的尸体放到庙里去让和尚守着,经常去看看同样尽了孝心。于是将尸体抬进了庙里,对

  主持说“老夫人一生信佛,抬到庙里更好超度”。老和尚终日佛事缠身,没有时间看管尸首,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和尚。小和尚陪着死人实在害怕,两天过后,死人身上发出臭味熏得他实在受不了,就拉来几把稻草在房内烧烧,以冲淡些臭气。稻草烧完了,天还没有亮,小和尚又找了些黄纸接着烧。烧到天亮时,师父陪着县令来了,问他烧纸干什么。吓得小和尚说不出话,老和尚忙说,“老爷,这不是烧纸,是给老太太往阴间送钱,因为阴间用的钱,全是阳间的纸”。从此,人们相信纸钱就是阴间的钱。为了表示对死者的追悼,人们常常烧纸钱送给亡灵。B.精明的商人

  在汉代,有个名叫尤文一的秀才,寒窗苦读十几年,却没能获取功名。他便弃笔从商,投在大发明家蔡伦的门下,学习造纸。尤秀才聪明过人,很受蔡伦的器重,很快蔡伦就把自己的技术全部传给了尤秀才。

  过了几年,蔡伦死了,尤秀才就继承蔡伦的事业造起纸来。尤秀才比蔡伦更胜一筹,造出的纸又多又好。可是,当时用纸的人很少,造出的纸卖不出去,在库房里堆积如山。为此,尤秀才十分犯愁,渐渐地茶饭不进,卧床不起,三天没过,竟然闭上眼睛死去了。

  家里的人顿时哭得天昏地暗。左邻右舍知道了消息,都过来帮助料理丧事。尤秀才的妻子哭着对大伙说:“家境不好,没有什么可以陪葬,就把这些纸烧给他做陪葬吧。”

  于是,专门派一个人在尤秀才的灵前烧纸。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快烧纸,快烧纸。”人们以为尤秀才还魂了,都害怕起来。尤秀才却说:“不要害怕,我是真的活了,是阎王老爷把我放回来的。”

  人们都感到十分好奇,纷纷询问根由。尤秀才说:“是你们烧的这些纸把我救了。这纸烧化之后,到了阴曹地府就变成了钱。我用这钱还了债,

  赎了罪,阎王老爷就把我放回来了。”家里人听了,无不欢天喜地,又烧了不少纸。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也有人不相信。一个有钱有势的老员外把尤秀才找去,对他说:“我家用金银陪葬,不是比纸值钱得多吗?”尤秀才说:“员外不知。这金银是阳间所用的,绝对带不到阴曹地府去。不信,员外老爷可掘开祖坟,那些陪葬的金银保证分毫没动。”

  员外听了点头称是,并买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纸。于是,买纸的人一下子多起来,尤秀才造出的纸还供不上卖哩。

  其实,尤秀才并不是真的死而复生,只不过是为了多卖纸,和妻子商量设下的一个计策。然而,给死人烧纸的风俗却一直流传下来了。C.蔡伦造纸

  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

  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

  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

  四、传承性

  1.含义:即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有相对的稳定性。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群众的艺术爱好和欣赏习惯,具有很大的稳固性,是民间文学重要的艺术特征。

  2.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是传承有关作品的思想内容,即作品所表现出来龙去脉的直接人民性,以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一般都能穿越时空的限制,代代相传。

  ---------关于“白蛇传”传说

  1、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2、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

  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

  3、随金人南侵、宋室南迁在杭州一带广泛流传话本。据载:“金山嘉祐禅寺”创建于北宋嘉祐(1056—1063)年间,以

  寺院所在的地名和创建年代而得名。在这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当成型于北宋后期。而“白蛇闹许仙”故事向江南一带的播迁,则与金人南侵、宋室南迁有关。宋高宗晚年禅位后,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德寿宫中。“喜阅话本”,“命内当日进一帙。当意,则以金钱厚酬”。出于“怀旧”情结,在他“龙兴”之地相州一带民间流传的“白蛇闹许仙”故事色彩奇幻、情节曲折,应是他喜欢聆听的故事之一。这就成为宋、元时期“白蛇传”故事在杭州一带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

  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4、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相传,有一条在西湖里修炼了五百年的白蛇,因为抢吃了许仙口中吐出来的、仙人吕洞宾卖的小汤团,又增加了五百年的仙力。得仙的白蛇十分羡慕尘世生活,就变成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来到人间,取名叫白娘子。跟随她的女婢叫小青,是一条青蛇变的。白娘子爱慕许仙,就利用西湖游春之日,呼风唤雨,找到与许仙共舟而行的机会。交谈之间,许仙也爱上了美丽、多情而又善良的白娘子,于是两人成了亲。婚后,许仙和白娘子在镇江开了一间药店。由于白娘子医术高明,又热心帮助穷人,药店名声大振,生意越来越兴隆。夫妻俩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十分美满。5、《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大抵出现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B、是传承有关作品的艺术形式,即作品所普遍运用的已较为固定的形式体制、表现方法和语言风格等,一般都能持续稳定地代代相传。

  ------------衬词是民歌中有实意的词语,如“啷啷扯哐扯”、“欧啷啰”等。山歌中使用最多是语气衬词,如“哎、吔、哟、嘞、者、啊呜”,这些衬词都来自乡村生活,给山歌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活跃了歌曲的节奏,扩充了歌曲的结构。

  -----------故事中的套语,如很久很久以前,话说..,从前..

  五、立体性

  1.含义:立体性,也叫多面性,是指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上立体的,并且在立体的环境中活动着。

  最早提出来的是北大段宝林先生,后来,渐渐得到了民间文学研究者的认同和确认。2.表现:

  (1)、民间文学作品是由所有不同的“异文”所代表的各个侧面组成的一种立体。

  民间文学作品在民间口头流传时,产生种种不同的说法,这即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异文。每一种异文只能代表作品的一个侧面,所有异文的总和,才是作品的全貌。----------关于“二次葬”的种种传说1、什么是二次葬?

  二次葬,亦称复葬或迁葬,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葬俗,特指对死者尸骸作二重处置:人死,先采用埋土、风化、架树、水浸、置洞等方式处理肉身。待皮肉腐烂,再发冢开棺,拣取骨殖洗净晾干,放入特制的陶瓮等容器内,择日选地置放或深埋,即重新安葬。近年来,火葬普遍推行,人们仍习惯于在死者尸体焚化后,保留部分骨灰并择日选地,采用筑坟树碑、放进壁穴或抛入大海等处置方式,称墓葬、树葬、壁葬、海葬等,其实均可视为

  二次葬范畴,所以有人称对骨灰的上述处置方式为“新型的二次葬”,并认为表现了现代形势下葬俗变化的“新趋势”。先是捡骨(也叫“捡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遗体腐化干净,二是按“五服”应“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亲密无间地“见面”一样,盖好罐盖。下葬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

  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后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2、二次葬的历史:中国仰韶文化早期曾流行二次葬,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寺洼文化等遗址也有发现。一般可分为单人二次葬和多人二次葬。有的有葬具(如用瓮棺),有的只有土坑。中国后来的一些少数民族以及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等也有过这种葬俗。

  有的是因死者客死他乡,遂就地瘗之,待适当时机迁回故里重新安葬,所谓“叶落归根”;有的是人亡既葬之后,其子孙中有发迹者,遂再行厚葬,所谓“光宗耀祖”;有的是夫妻一方先亡,后需移骨合葬,所谓“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有的是受风水迷信的影响,以为择块“宝地”重葬祖先,可保佑子孙发达。

  更多的是受“入土为安”观念的支配,如因河流改道、潮水浸蚀、工程兴筑等缘故造成“入土不安”,便要捡骨迁葬。

  在部分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实行二次葬的动机据说是自古皆然、因袭传统,并无什么特别的缘故。4、二次葬的意义

  有人认为,中国的二次葬习俗发展形成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不能用西方学者的观点解释其原初意义。中国初民二次葬习俗的意义,并非为了彻底断绝死者与他生前所属的社会集体的关系,而恰恰是为了加强这种关系并使之永久化。例如,仰韶文化横阵墓地二十四座墓葬中的十五座分别套在三个大集体埋葬坑内,每个大坑又分套若干个小坑,人骨作二层或三层迭压排列。对此,一种见解认为,横阵墓地为氏族墓地,三个集体葬坑是该氏族先后实行的三次集体葬仪的结果,各大坑中所套小坑分属各母系家族,小坑内死者分层安葬反映死者之间辈份的差别;一种见解认为,三个大集体葬坑分属不同的母系家族,各小葬坑则属于对偶家庭。论者以为,尽管这些认识各不相同,但都反映出二次葬是在氏族或家族合葬原则下产生的习俗。显然,这种丧葬习俗是与人死后同一氏族的灵魂应当生存在一起的观念是一致的(参见吴存浩《我国原始时代葬俗演变分类试论》,《民俗研究》1991年第1期)。准此,实行二次葬时的以一族一家存放“金坛”的原则,应是这种观念的反映。此外,有人认为二次葬习俗是初民亡灵崇拜的一种表现方式,最初是为夭亡者和凶死者举行二次葬,目的在于安慰他们的灵魂,使之不危害活着的人。其后,这种葬俗扩大到了所有的死者。

  对二次葬习俗原始意义的求索,不仅有助于对“原始人的智力过程”作出切近事实的评估,而且有助于现代社会的殡葬观念和殡葬形式的变革。所以,这个谜团的彻底解开,将对学术和社会实际生活产生双重的意义。5、客家人重视“二次葬”与风水有关

  客家人的“二次葬”风俗客家人历来讲究葬风水,修祖坟。旧时代发了财的人家一般要办三件大事:买田、做屋、修祖坟。修阴宅和修阳宅一样重要,可见其地位。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但在旧社会,或追溯到民国以前,有个别“富贵”的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不过,在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对一些荒芜的“长墓”讥之为“无主”或“无后”,有时还以此来咒骂自己厌恶的人“以后死了埋长墓”,意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二次葬”的种种传说1、《千子万孙史略》:传说五百年前,有个风水先生,寄宿于吾太始祖

  讳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黄胜东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学,尤属风水特长,终日游山玩水,到处命山为名,所谓金鸡展翅,丹凤朝阳,白鹤饮水,九龙戏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景晟公官任凤化(今上林)知县,娶妻黄氏。黄氏为人宽达,四海来客,视同一家。前述黄胜东先生游旅凤化,客居景晟公家,黄氏待之如亲兄弟,黄先生感动得世所罕见,因而有心送一风水宝地与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试黄氏之心:一说,先生每天出游,返家时将带满污

  泥的双脚浸入水缸涤洗,黄氏不但不恼,反而慰问先生,并毫无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满水,次次如此;二说,先生每逢雨天必出游,并向黄氏取伞,返家时,黄氏总在门口等其归来,在门口,先生就当黄氏之面,故意将雨伞在门框上碰破,黄氏非但不怪,还为先生顶风冒雨而赞赏有嘉,如此不知损坏了几多雨伞;三说,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约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黄氏慷慨与之并多予银两,先生酒宴之后,将所剩猪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龌龊不堪,黄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黄氏之招待,于是送给黄氏一坟地坐落于天堂山之岭西燕云徐村背,并称,所谓天堂山三台落脉,土角流金蚂蚁窝地也,此吉地有三种葬法:一曰九代状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万孙。景晟公愿以九代状元而葬,而黄氏则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独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状元虽贵但不长而衰,而千子万孙世代绵长,蕃而不绝。先生满口称赞黄氏之见胜于须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结果黄氏百年之后而葬之,先生亲自主持葬事,后来应验,于是留下千子万孙《澄江巨族》之传说6、壮族流行二次葬习俗

  孙敬修,1901-1990,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讲故事专家。北京人。1921年毕业于京兆师范学校。曾任北京汇文第一小学教师。建国后,长期悉心钻研儿童心理及儿童语言,在学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儿童少年讲故事,被孩子们称作“故事爷爷”。孙敬修一生讲了上万个故事。除自

  己创作之外,他还广泛借鉴古今中外民间故事的优秀素材,按照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缩写了大量趣味横生的故事,孩子们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乐趣.也明白了如何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由孙敬修播讲的系列儿童故事《西游记》,曾深受几代孩子们的喜爱,也是在孙敬修播讲的儿童系列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系列故事之一,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和珍藏价值。他终生把给孩子们讲故事作为自己的事业,看成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他讲的故事生动有趣,声情并茂,影响了几代青少年。

  ---------比如刘三姐与秀才对歌就很好地体现了即兴创作的立体性

  刘三姐:

  隔山唱歌山答应,隔水唱歌水回声,今日歌场初会面,三位先生贵姓名。

  陶秀才:百花争春我为先,李秀才:兄红我白两相连,罗秀才:旁人唱戏我挨打,合:名士风流天下传。刘三姐:

  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蠢才也敢对歌来。

  (独白李秀才:这个俊巧的姑娘,到有几分聪明,看我对她一首。)

  李秀才:

  赤膊鸡仔你莫恶,你歌哪有我歌多,

  不信你往船上看,船头船尾都是歌。刘三姐:

  不懂唱歌你莫来,看你也是一蠢才,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

  (独白莫怀仁:刘三姐,今天和你对歌的都是当今名士,你要是输了,可另后悔啊。)

  刘三姐:没后悔,你会腾云我会飞,黄蜂歇在乌龟背,你敢伸头我敢锥。(独白莫怀仁:对过去。)(独白李秀才:莫公不必介意,我来)李秀才:小小黄雀才出窝,谅你山歌有几多,那天我从桥上过,开口一唱歌成河。刘三姐:你歌那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涨大水,山歌塞断九条河。陶秀才:不知羞,井底青蛙想出头见过几多天和地,见过几多大水流。刘三姐:你住口,我是江心大石头,见惯几多风与浪,撞破几多大船头。。。。。。。。。。。。。。。。。(4)、民间文学具有多样功能,必须进行多角度的立体研究。(一)、认识功能:1、帮助人们认识、了解人类历史;2、帮助人们识别不同的社会意识、婚姻状况、风俗习惯等。---------------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旧时民间俗信,老鼠嫁女,亦称鼠娶亲、鼠纳妇、老鼠娶亲等,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题目之一,是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其情节

  “版本”不一。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也有的是夏历正月十四的夜半。

  在《十二生肖的来历》里,据说老鼠之所以嫁女,是为了和猫和解。当初玉皇大帝派猫通知牛虎等禽兽上天排行次第。像来警觉和狡猾的老鼠,偷听到猫的传话后,捷足先登,被犯了迷糊的玉皇封为十二生肖之首,反倒把猫给挤出了生肖之列,从此让猫见不得老鼠。为了和猫化敌为友,老鼠请来黄鼠狼给自己的女儿做媒,有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猫。猫应允了,以为猫原谅了自己。于是老鼠择定吉期,敲定佳期,还偷了一只小虎头鞋充当花轿,高高兴兴把女儿送至猫窝。

  谁知老鼠漂亮的女儿不仅没成功地成为猫幸福的新娘,反而嫁进了猫的肚子里。真是鼠算不如猫算。《老鼠嫁女的歌谣》有唱:“歌谣大红喜字墙上挂,老鼠女儿要出嫁。看来猫咪最神气,我要与他定婚期。婚期定在初七夜,鼠女出嫁忙不迭,大红花轿抬新娘,群鼠送亲喜洋洋。新娘刚到猫咪家,猫咪一口就吞下。猫说新娘怕人欺,为保平安藏肚里。”但《老鼠嫁姑娘》里另有说法,说是鼠王选定腊月二十四嫁姑娘。在鼠王为女儿大操大办喜事时,人们也在热热闹闹地忙着办年货,推磨舂碓,你来我往川流不息,没一个消停,搅得地下鼠王女儿的婚宴不得安宁,鼠王发怒:“人闹我一天,我闹人一年!”吃一堑长一智,吃了亏的人们,于是每逢鼠婚日都不再推磨舂碓

  “老鼠嫁女”这种祀鼠活动,以及由祀鼠活动而衍生出来的各种鼠婚故事、歌谣以及年画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实质上都是对祀鼠活动的解释。自古以来,爱鼠的人似乎也不少。《清稗类抄》记载:“盐城有何姓才是其家主人自以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

  1、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

  2、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催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3、台湾居民认为初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4、在青海的一些地区有“蒸瞎老鼠”的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不捏眼睛,然后用蒸笼蒸熟,待元宵节时摆上供桌,并点上灯烧香,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以保本年丰收。

  5、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上海一带也有避老鼠落空的习俗。老鼠外出觅食,失足落地,称为“老鼠落空”,据说见者多为不吉利,非病即死,必须禳解。其方法是沿街乞讨白米,谓百家米,回家用以煮饭,食后便可化解。

  6、孝感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7、陕西千阳民间以正月十五为老鼠嫁女日,是日家家都做老鼠馍。俗信当年过门的新媳妇吃了老鼠馍的鼠尾巴,便可怀孕;隔窗把老鼠馍扔进新媳妇房中,“老鼠”仰面朝天为生男之兆,反之为生女之兆。

  8、河南民间传说,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是老鼠嫁女之日,俗语有“初七娶,十七嫁,二十七添娃娃”,故上述三天要吃饺子。

  9、正月十五彝民山寨里称为“老鼠嫁女节”。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仅有伏羲姐妹因进戎芦而幸免于难。可是,当洪水退却后,他们却出不来了。是老鼠啃破戎芦,才将她们放出,人类因此才得以繁衍生息。古老的彝族山歌中至今还保留着“子鼠啃破红香木,露出王母绣花鞋”,“盘古出来开天地、伏羲姐妹闹人烟”之类的唱词。这大概就是由老鼠救人祖先这一传说演化而来的。至今,还有彝民认为老鼠与人分享粮食是应该的,因为是它们使人类获得了新生。一些地区的彝民甚至以为盖房,起屋后,如果没有老鼠作伴是件憾事。在他们看来,只有老鼠愿来之地才是吉地佳处,人住了才会粮丰财茂,吃穿有余,无灾无难。更值行玩味的是,彝语中老鼠叫“黑”或“阿黑”,而日子叫“黑妮”,意即“老鼠的日子“。于是不难发现,在彝民敬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原始观念:人类(至少是彝族)的社会生活是从老鼠啃破戎芦放出伏羲姐妹时开始的。

  10、农历正月第一个子日,朝鲜族亦在这一天要进行熏鼠火民俗活动。农家的孩子们在田埂上撒下稻草并点燃,以达到烧除杂草并驱赶田鼠的目的。这一项民俗活动,有利于灭鼠、灭虫,草木灰还可以肥田。另外,子日属鼠,在这一天燃一把熏鼠火,其象征性使人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关于《老鼠嫁女》故事的评论:

  1、老鼠嫁女日的行事与禁忌实质上是一种祀鼠活动,而各种鼠婚故事、歌谣以及年画剪纸等民间工艺品,是对祀鼠活动所作的解释。

  2、在正月里奉祀老鼠,可能因为人们对鼠类旺盛繁殖能力的崇拜,希望子孙昌盛;3、人们奉祀老鼠目的是为了通过某种感应杜绝鼠患促成农作物的丰收。

  4、采用“遣嫁”方式,是因对鼠患充满畏惧,于是以提供食物、熄灯禁光等迎合鼠类习性喜好的献媚行为来掩饰心中的不安。(二)、教育功能:民间文学是群众自我教育的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的教科书。

  1、帮助人民提高觉悟。因民间文学作品大多表现人们勤劳、勇敢、朴实的美德,同时也表达人们美好的理想、愿望。

  2、生动的民间故事、传说是启蒙教育的好教材。---------伊索寓言--《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

  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寓言的寓意: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三)、审美功能:民间文学通过一些内在的东西给予人们美的感受。

  民间文学作品记录了劳动人民的美学观点。认真研究一下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我们发现,人们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感等,以形象思维的方法,构成了美感的具体内容。在这些作品中,美与丑常具体表现为善与恶的对立,惩恶扬善,便是对美与丑的审美评价。------------民间文学的内容与艺术之美

  民间文学集中了群众的智慧,紧密地伴随着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地反映现实,直接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厚望;它的艺术形式不仅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而且更为他们所掌握和运用。它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趣味和美学理念。下面以彝族民间文学作品为例。(一)“能干”

  彝族的四大史诗都是规模宏大的厚重之作。《梅葛》和《阿细的先基》有5000多行,逢年过节要唱三天三夜,《查姆》3000多行,《勒俄特依》15000多行。天地开辟,洪水泛滥,人类起源万物生长及民族习俗等为史诗的共有内容,尽管对天地万物的起源,四大史诗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主要都表现人与自然的斗争。反映彝族先民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从中也体现早期的审美内容。这个时期,美的实用性尤其突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阶段,物质生产是生存的前提。《查姆》里边就讲到只有一只眼睛的第一代人,因为好吃懒做,天神发怒,把这一代人统统饿死,劳动是生存的保证,所以,劳动就成为美的核心。四大史诗中,不少篇章都与生

  产劳动相关,有的则直接介绍生产劳动知识。《梅葛》第二部《造物》讲盖房子、狩猎、农事,直接介绍生产知识,《说亲》一章讲婚姻(事)的习俗,讲到男方到女方家接亲时,女方要向男方提出一连串的生产知识问题,然后男方反问女方,这种“考试”显示了劳动成为衡量人的一种价值观念。这个主题在抒情、叙事诗中也体现得鲜明。《逃到甜蜜的地方》就以歌颂劳动和爱情为主题。

  阿诗玛是彝族人民理想的象征,长诗中写阿诗玛六、七岁会坐在门坎上替母亲捻线团,八、九岁手拿镰刀挖野菜,十岁用砍刀割草,十二岁挑水做饭,十四岁赶羊、绣花显然,在彝族人民心中,勤劳是必不可少的美德,“春夏来耕种,秋天来收获,会盘田的人,我方中意。”这是阿诗玛的择偶标准,也是彝族人民的审美标准。

  《阿诗玛》中还专门写了阿黑与热布巴拉父子进行砍枝、撒种、剥虎皮的比赛。对剥削者的无能进行了嘲笑和辛辣的讽刺形成鲜明的美丑对照。

  德好坏的标志,反映了彝族人民以劳动为光荣,以懒惰为可耻的重要道德准则。

  劳动与美密不可分,这是早期艺术的共同点。但将劳动作为美的主要内容,在彝族民间文学中似乎表现得格外充分、突出。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彝族艺术理论中。对此就有自觉的认识。《彝族诗文论》就把工匠的聪明,平民的勤奋,禾苗的生长、庄稼的收成及牛羊的繁殖等,作为诗歌吟颂的对象。(二)“勇敢”

  如果说劳动体现为“能”的话,“勇”则是能力超凡的英雄,他们是生存条件的开创者。《勒俄特依》中阿格阿龙就是这样的英雄,他射下天空多余的太阳,使万物生长,他把地坎一样粗的毒蛇打成手指粗,把米囤一样大的蛤蟆打成巴掌大从中可以看出彝族祖先同恶劣的环境顽强抗争的

  历程,对超自然力的幻想,同时也奠定了“勇武”的美学地位,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虎图腾、鹰图腾等,正是克制邪魔的勇武精神的象征。

  四大叙事、抒情诗都涉及婚姻问题。《阿诗玛》中的阿诗玛,生下来就像花一样漂亮,十分招人喜爱,长大起来,劳动,唱歌无不超群出众。热布巴拉看中了阿诗玛的美貌,企图逼阿诗玛与其子阿支成亲,遭拒绝。最后进行抢婚。《阿诗玛》歌颂了彝族人民勇敢无畏地反抗暴虐和追求自由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个不嫁/有本事来娶/有本事来拉。

  《我的幺表妹》是一个男青年,在心上人被买卖婚姻夺走并惨死后,痛心疾首的悲歌,全诗充满凄切哀婉的情调,笼罩着浓重的悲凉气氛,它通过“幺表妹”婚姻的悲剧,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妈妈的女儿》是一位家境贫寒,为奴隶主牧羊的姑娘对婚姻不自由(主)的血泪控诉,是一个被当成物品卖去的彝族姑娘凄凉经历的哭诉。这些悲剧故事,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和不屈的反抗精神,如《妈妈的女儿》唱到“拉我的人在前面”、“推我的人在后面”的时候,心头悲愤怨恨之情,已如那冲出闸门的激流,若不用一长串排比反复咏唱,姑娘那说不完的冤屈,吐不完的苦,唱不完的情,则不能得到充分抒发。幺表妹被卖进有钱人家,她三天不吃不喝:“宁愿绳吊颈,不愿在有钱人家度日月;宁愿蛇缠身,不愿在有钱人家受欺凌;宁愿坑里死,不愿在有钱人家过一生。”这里显示出一种价值观念,为反抗暴虐,为追求自由和幸福,牺牲生命也值得,这种崇高精神是不死的,所以,我们看到阿诗玛虽死犹生:“日灭我不灭,云散我不散(歇)。我的灵魂永不散,我的歌声永不绝。”她变成回声,成为彝族人民正直、勇敢精神的化身。《逃到甜蜜的地方》

  则显示出一丝曙光,情人用逃婚来反抗不自由的婚姻,两个历尽艰辛,终于在遥远的地方过上了幸福生活。

  四大抒情诗、叙事诗,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合理的生存环境作了彻底的否定,在其中肯定着一种原则,那就是对自由和幸福的舍生忘死的追求。这个追求是同善、恶、美、丑的社会性评价连在一起的。(三)“智慧”

  同自然作斗争,除“能”、“勇”之外,“智”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上边提到的男女双方互考生产知识,从内容上讲是重劳动。同时,也是重“智”的表现,在《梅葛》中,还专为那个巧妙地跟着羊后走,找到白盐井的老人写了一章《盐》和自然斗争一样,社会斗争同样离不开智慧,引人注目的是与史诗相比,在后来的诗歌和民间故事、传说中,“智”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智愚斗争与善恶冲突是连在一起的。关于火把节有两种传说。一是灭蝗虫说:“当地上的大力士阿提拉八用什吓跑天上的大力士并战胜了他后,天菩萨派蝗虫来吃庄稼,聪明的阿提拉八叫人们用火把将蝗虫烧干净。第二

  种传说讲火把节是为纪念彝族人民与外族斗争的胜利,在人们怎样也攻不进城堡时,聪明的阿真叫人们在羊角上捆上火把,用“火羊阵”冲进城堡。看来,无论是与自然斗争还是与敌人斗争,彝族人民理想中的英雄,都是智勇双全。类似的审美倾向,在彝族民间故事中比比皆是。

  像《铁匠降妖》中铁匠,关于石林的传说中牧女儿的母亲,护心帕的传说中那个令女神也惊讶的庄稼汉的妻子,都是智慧的。《智杀妖怪》、《智胜恶魔》等,也都是智慧的赞歌。在人类的聪明才智面前,管他是天神恶魔,还是虎豹狼虫,统统不堪一击。就是在情歌中,聪明也是博得情人欢心的条件。《妹家大门开朝坡》写情人幽会,女子叫心爱人儿“天阴下雨你莫来,门前门外脚印多。”男子答道:“脚印多来郎不怕,买双草鞋倒踏着,小脚跟着大脚走,别人看作出门脚”,从而赢得了女子的欢心,称赞他“小哥哥说话点子合。”彝族民间文学中有一种“克智”这是在喜

  庆场合,由能说会道的双方各自用夸张的语言比赛。这可以看作早期的“智力竞赛”。

  如凉山流传很广的《阿果斗智》中,奴隶主想把阿果卖掉,仅出门一日,阿果就把马丢了,让主人挨饿,受辱,使其威风扫地。奴隶主以毒药沁入马鞍,毒死阿果。阿果临死,交待妹妹,翘起他的腿子,让他吹着巨尔迷惑主人,主人以为自己的毒药失灵,用鼻去嗅,也被毒死。奴隶主火化时,仍然不放过阿果,不让阿果的尸体火化,要丢入深山喂鸟兽。阿果生前早已吩咐妹妹,先用一条狗穿上他的衣裳,送去火化,被阻止,就把这条“狗”丢在山里。等主人安葬完毕之后,再去火化安葬阿果。又如《罗牧阿智的故事》中,当糊涂县官乱判糊涂案时,阿智把屁股迎着县太爷磕头,县太爷气愤问他:“为何如此磕头?”阿智说:“老爷的案子断颠倒了,我磕头也要颠倒!”嘲弄昏官极为深刻。这些机智人物同奴隶主斗智的故事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同时也揭露了奴隶社会的罪恶。智愚斗争的冲突,不仅使作品带上一种轻松幽默的喜剧性情调,更显示了彝族人的乐观与自信。智,作为一种审美内容,在民间文学中占据显要地位,本身也是彝族人民智慧的一种反映。

  (四)彝族民间文学的艺术美:天马行空的想象、曲折生动的情节、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强烈的对比。。。

  在艺术上,强调客观真实性与强调主观情感性的结合,既重视忠于生活,又重视艺术想象,讲求生动形象,在彝族民间文学所遵循的美学原则。彝族民间文学展示了从古至今的历史画面,以四大抒情、叙事诗为代表的作品,是奴隶制度下彝族人民痛苦与反抗的缩影。史诗中带有诡异色彩的神话故事,也是古代彝族社会生活的某些投影,具有历史价值。比如洗日月称天地。日月星辰生成的神话,《梅葛》认为是源于虎,这与彝族图腾

  崇拜中虎图腾有关。彝族传说众多,山川风物、节日习俗、饮食服饰、文字乐器直到飞禽走兽,往往都赋予它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如果说神话中的想象主要出于认识自然的愿望的话,那么,传说、故事中的想象,则无疑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而出现,这些自然中见惯的事物,一经想象点染,就带上一种神秘、瑰丽的色彩而显得异乎寻常起来。生动形象的比喻,是构成彝族民间文学艺术美的又一特色,彝族善譬,是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说:“彝人议论如譬喻物,谓之夷经。”彝族民间文学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层出不穷。《我的幺表妹》写男女主人公青梅竹马,情深意长。“像星星和月亮在一起,像太阳和云彩在一起,像鱼儿和清水朝夕在一起。”《妈妈的女儿》中写女儿感到在劫难逃:“鸡欠了鹰的帐,躲在墙下也没用;鱼儿欠了水獭的帐,钻在河底也没用。”类似对比的比喻,彝族民间文学中随处可见,它是生活经验的艺术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艺术特色,并非停留于纯感性的实践,而且已经上升为自觉的美学理论,早在一千多年前,即大约南北朝的时候,彝族古代大布摩举奢哲著的《彝族诗文论》是彝族古代的一部文艺理论,其中谈到写史要求完全忠实,艺术创作则允许凭想象虚构,但创作历

  史题材的作品也应该遵守七成真三成虚的原则。他谈诗歌和故事创作时就强调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所有世间事,生在大地上,世间的事物,都和故事呀,相依又相存”)重真实(“事实要合理、人物要真实”),重想象(“智者凭想象,写出好事故,写出动人语”)并且认为这样才能写的生动(“须有六成真,可有四成虚,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起来”,举奢哲的艺术见解,是对彝族民间文学美学原则的深刻总结。彝族民间文学的创作实践和他们的美学理论一样,是相当成熟的。

  彝族民间文学丰富的想象,大大加强了它的表现力,使它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彝族故事中美丽的幻想,正是这种坚定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

  憬的艺术表现,彝族民间故事创造了半神半人的英雄支格阿龙,力大无穷的惹地所夫,本领非凡的九兄弟,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压迫誓死不从的山翩姑娘,机智幽默、敢于蔑视土司老爷的错尔木呷,罗牧阿智,勤劳的蚂蚁等。这些形象血肉丰满,性格、气质各异,构成五彩缤纷的艺术画卷。彝族民间文学讲究对比,《阿诗玛》中这种对比鲜明,另外如《蚂蚁和蜗牛》通篇以勤劳吃苦,不避艰辛的蚂蚁与懒惰怯弱的蜗牛相对比,使两者性格分外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娱乐功能: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我娱乐的工具。-----------------民间笑话

  1、一对情侣结伴旅行。当他俩乘坐的火车穿过漫长的隧道出来以后,男的说:“如果早知道隧道这么长,我就会给你一个吻!”“天啊!”女的叫起来,“刚才吻我的不是你吗?”

  2、一幼儿园的小破孩躲在厕所里吸烟,被老师抓到,老师问他为什么吸烟,他低下头,深沉的回答:“祖国未统一,心情很郁闷!”

  3、一个有口吃的人去饭店吃饭,小姐拿个一瓶白酒上来,他问道:“多少钱?”小姐说:“给你打八折2万”他一听马上说:“开,开,开”小姐扑通一下,把瓶盖打开,先生突然又来了一句“开什么玩笑”

  4、爷儿俩观看一场有姚明首发的NBA篮球赛事,第一节结束休息的间歇,电视台插播了一节姚明做的广告,老头说:“他咋不歇会儿呢,休息时间还来做广告。”孙子说:“那是赚外快,不累!”

  5、某校园的治安环境很差,车辆经常丢失,某君丢了数辆,气急败坏,无奈之下,将自己的自行车上了七把锁,为了气小偷,附一张纸条,上写:看你怎么偷!!放学后,他惊喜地发现车安然无恙,纸条还在,走

  近一看,大吃一惊,他发现车上除了原来那七把锁之外,又多出一把,变成八把,再看纸条,也不是原来的那张,而变成一张新的,上写着:看你怎么开!

  6、屎壳郎与蚊子谈恋爱,郎:“你啥职业?”蚊子:“护士,打针儿的,你呢?”屎壳郎笑道:“缘份呐,同行,偶是中药店里捏药丸的。”7、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吝啬鬼家门前乞讨。乞丐:“请给一小块肥肉,乳酪或奶油。”吝啬鬼:“没有呀!”乞丐:“面包屑也行。”吝啬鬼:“也没有。”乞丐:“那就给口水喝吧!”吝啬鬼:“我们连水也没有了。”乞丐发怒了:“那你为什么还坐在家里?快跟我一起要饭去!”8、农民赶驴进城,遇到无赖,无赖:吃饭没?农民说:吃了。无赖:我问的是驴。农民一听,转身对驴扇两耳光:妈的,城里有亲戚也不说一声。9、当年找工作时,主考官问我哪年毕业的。我本来是要说2000年的,结果一激动说:“两千年前。。。”更爆汗的是,主考官竟然噢了一声,说:“孔子的学生吧。”

  10、上街,在天桥遇乞丐要钱。这乞丐见到有人上桥,就会捧起一个盒子伸到行人面前,期待施舍。我们走近,那人走过来,把盒子捧到我们面前,盒子里有零星的钞票,儿子看着那盒子中的钞票,沉默半晌,转身走掉,之后频频回望。最终,忍无可忍地问道:“妈妈,

  为什么每个人都不要他的钱?”

  练习:

  3、给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儿歌《月光光》,体会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客家童谣月光光一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入个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文章读哩几多本?总共三十零二本;一本丢落塘,一本丢落井;井里起银杆,银杆好架桥;

  桥上好食饭,桥下好洗碗;一洗洗到乌舌嬷,拿给阿婆养鸡嬷。二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走田坎;田坎尾,捡枚针;针有眼,交给

  伞;伞有嘴,交给锯,两子同年学搬锯;搬锯硑老婆,不如学补箩;补箩篾丝曲,不如学打铁;打铁难讲价,不如做叫化;

  叫化难扛筒,不如割鹨蓬,鹨蓬里一只蛇,吓得哥哥目来来。三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照田崁;田崁乌,照鹉鹉;鸪鸪鸟,叫一声;老鼠鬼,挖油盎,挖啊出,吓一惊。遇到先生还过得,遇到伯公打屁股。四

  月光光,好种姜;姜必目,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茫大,摘来卖;卖到一点钱,拿来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对截,学打铁;

  铁生鏀,学持猪;猪会走,学杀狗;狗会咬,学杀鸟;鸟会飞!飞到哪?飞到榕树下!捡到一粒烂冬瓜;拿转去,食唔下,一泻泻到满厅下。五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央,虾公毛蟹拜龙王。龙王脚下一蕊花,拿分阿妹转妹家,转到妹家笑哈哈!六

  月光光,夜夜光;船来等,轿来扛;扛到李屋场,点火看新娘;新娘十分亲,扛去下汤坑;汤坑三铺路,猪肉煮豆腐;豆腐密密溶,阿妹拿竹桶;竹桶无米装,阿妹出外乡;

  外乡有么人?有崖亲母舅!大舅打个大灯笼,细舅打个洋灯心;

  上间点火下间光,照见新娘盘嫁妆;大个盘来十八笼,细个盘来十八箱;

  茫开笼,先开箱,衣裳有花又有黄;畅到哈哈笑,就来着衣裳;

  拿出这件嫌过短,拿出该件又式长;几箱衣裳无件好,紧想紧真紧心伤!七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摘槟榔;槟榔香,摘子姜;子姜辣,喉难舌;舌绽花,买苦瓜;苦瓜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起屋梁;屋梁高,买张刀;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只船;船无底,浸死人;一个浮起来,一个沉到底!八

  月光光,树头背;鹅挑水,鸭洗菜;鸡公垄谷狗踏堆,狐狸烧火羊炒菜;猫公走去拿鲁箕,老鼠偷食焜到嘴。九

  月光光,树头背;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田鸡食饭脚懒懒,老虎上山拗苦樵。十

  月光光,得人爱;狐狸烧火猫炒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猴哥送饭用背背,田鸡婆婆抢老妹。十一

  月光光,岭子背;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打碓,狐狸烧火猫炒菜:送饭送到岭子背。捡到一个花老妹,搭佢亲个嘴。十二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黄,跳上床;床无杆,跌落坑;坑圳头,看黄牛。黄牛叫,好种猫;猫头鸡,好种鸡;鸡入埘,好唱戏。

  唱戏唱得好,虱麻变跳蚤。跳蚤跳一工,虱麻变鸡公。鸡公打目睡,天龙走得脱。天龙走忙忙,撞到海龙王。龙王做生日,猪肉豆腐大大粒。

  十三

  月亮光光,打开城门洗衣裳。洗白白,洗净净,打发哥哥去学堂。

  学堂满,嫁笔管;笔管通,嫁相公;相公矮,嫁螃蟹;螃蟹瘦,嫁绿豆;绿豆青,嫁观音;观音下来拜四拜,黄狗咬倒观音带。观音带上有个钱,解下铜钱买黄连。黄连苦,买猪肚;猪肚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

  马鞭长,买屋梁;屋梁高,买把刀;好切菜,好切葱。一切切倒手指公,一盆血,一盆脓。十四

  月光华华,点火烧茶。

  茶一杯,酒一杯,嘀嘀嗒嗒讨新妇。讨个新妇矮墩墩,蒸个饭子香喷喷;讨个新妇高喃喃,挑担谷子好清闲;讨个新妇笑哂哂,三餐唔食肚唔饥;讨个新妇嘴嘟嘟,欢喜食甜也食苦。

  食得苦,唔怕苦。唔怕苦,脱得苦;有福享。有福享,要回想。

  十五(平远口音)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蓄个鲤蟆八尺长。鲤蟆背上承灯盏,鲤蟆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掌牛赖子读文章。读得文章马又走,一走走到伯公坳。伯公坳上讨姑娘!

  讨个姑娘矮笃笃,煮个饭子香勃勃;讨个姑娘高天天,煮个饭子臭火烟。十六

  月光光,故事王;盘田缺,捉虱郎;虱郎飞,两头忙;忙断脚,手又痒;攀高树,取鸟房;鸟房落,砸中娘;娘拿篾,细又长;惊心起,跌落塘;做么崖晓暗狼狈;原来忘记上学堂。上学堂,阿公唱;莫丢假,俾心向;向唔来,汝么怕,圣贤从来系榜样;先生喊汝汝爱讲,莫同哑子一齐伤。已到堂,坐桌旁;打精神,戒尺凉;

  百家姓,嘴来张;三字经,脑背扛;样般使人心念慌?样般使人心念慌?麻雀松鼠共一场,学好学歹相互帮;齐食芋头汤,都嚼甘蔗香,一匙一寸山水量;

  量长短,量高低;那人落后屁生糠,不服气来前头放;一直排到北京上,学到技术返家乡;改村换貌造桥梁,祠堂留名永世芳。

  粤语月光光一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妈要赶插秧罗,阿爷睇牛去上山岗,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帮手阿爷去睇牛羊,二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妈要捕鱼虾罗,阿嫲织网要织到天光,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划艇撇网更在行。三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晚,摘槟榔,五谷丰收堆满仓罗,老老嫩嫩喜喜洋洋,虾仔你快啲眯埋眼罗,一觉瞓到大天光,四月光光,照地塘;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娶二娘,二娘头发未曾长。再过几年梳大髻,嘀嘀打打娶返归。五

  月光光,照地塘;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摘子姜;子姜辣,买菩达;菩达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顶屋梁;屋梁高,买张刀;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只船;

  船漏底,浸死两个番鬼仔,一个蒲头,一个沉底,一个匿埋门扇底,一个变成条油炸鬼。

  月光光(江西弋阳版)

  月光光,照砻糠。砻糠空,照相公。相公矮,照螃蟹。螃蟹八只脚,照鸦雀。鸦雀滚呀滚,有钱丈夫不买粉。买起粉来不会搽,有钱丈夫不买麻。买起麻来不会织,有钱丈夫不买笔。买起笔来不会写,有钱丈夫不买马。买起马来不会骑,有钱丈夫不买犁。

  买起犁来不会耕,横一耕,直一耕,耕破了脚趾犁破了皮。

  月光光(福建武平版)

  月光光,走四方;四方暗,照田墈;田墈尾,捡枚针;针有眼,交分伞;伞有头,交分牛;牛有角,交分桌;桌有桄;交给罂;罂有口,交给狗;

  狗有尾,交给鸡;鸡有髻,两子同年绷大锯;

  大锯没老婆,不如学补箩;补箩篾割手,不如学蒸酒;蒸酒酒会酸,不如学打砖;打砖砖对截;不如学打铁;打铁会生黸,不如学迟猪;迟猪难讲价,不如做叫化;

  叫化难擐筒,不如入泥窿;泥窿会必坼,不如钻石嚹;石嚹好种瓜,种个瓜子大,不如拿来买;

  种个瓜子细,拿来诱大细;种个瓜子黄,留来诱婿郎。

  武夷山月光光月光光,照四方。四方圆,卖铜钱。铜钱漏,卖乌豆。乌豆乌,卖香菇。香菇香,卖生姜。生姜老,卖山枣。山枣黄,卖米糖。米糖甜,卖铜镜。铜镜滑,卖老佛。老佛笑,卖绣球。

篇五:民间文学的特征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论民间文学的特征之马矢奏春创作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摘要: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相对作家文学而言,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是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记。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实质。

  关键词:民间文学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语言艺术,即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这种划分主要是依据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流传方式以及其他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来划分的。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社会的时代是唯一的文学。这种文学,包含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民间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是与作家文学相比较而言的,主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记,包含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一、集体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指的是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这种性质,一方面,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与传承过程融于一体、同步展开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民间文学凝聚集体智慧与艺术才干所获得的强劲的艺术生命力,

  表达了根植于民俗生活的特定民族、地域或时代的集体观念。民

  间文学是集体的创作,但其实不是你一句我一句凑起来的。在一

  般情况下,经常先由个人创作出来,然后逐渐在流传中进行加

  工,它的流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

  当然,集体和个人是辩证统一着的两个方面,集体是由个人

  组成的,创作者是集体而演出者却经常是个人,许多即兴的歌谣

  和故事经常是由个人触景生情创作出来的,至于那些体现了集体

  创作成果的艺人、歌手的个人创造性就更大了。

  二

  、

  口

  头

  性

  民间文学是一种活跃在广大民众口耳之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因

  此又被称为“人民的口头创作”、“口传文学”。广大民众用口

  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

  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

  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相对而言,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要容易得多,它不

  需要文字做中介,更不需要造纸、印刷等技术媒介来传播,广大

  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和传播,

  将自己对生活最真切、最新鲜的感受及时地表示出来,这种表示

  直接明快,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人们可以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口

  头语言进行较为自由的创作活动。而且,这种创作活动诉诸于口

  头媒介,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生活场景被绘声绘色地表示出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来,讲唱者与听者之间平等的双向交流,整个创作与传承活动充

  满

  了

  生

  活

  意

  蕴

  。

  三

  、

  变

  异

  性

  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管在人们的记忆力,流传在人们

  的口耳中,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非最

  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

  变更状态。民间文学的这种不竭变更的特征叫作变异性。民间文

  学的变异性大量的、经常的表示在作品的语言变更上,同时也表

  示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更上。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显示了

  民间文学不竭变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生活一起发

  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竭变更中吸收养分、日臻完

  善,获得充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遗忘或误传而使作

  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的光彩,变得残破不全,甚至面目全

  非,造成民间文学的损害,这又是它的局限性。

  四

  、

  传

  承

  性

  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竭变更,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

  经千百万民众时代传承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间

  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人民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晦气地位,不克

  不及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管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管,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成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底细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至于发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人民中间的,就更不必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难免会有些变更。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民间文学不成防止地带有一些古老的、过时的观念和意识,因此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带来的过时的思想、错误的观念也会影响到民间文学的创作,也会在民间文学的传承中表示出来。我们在认识和欣赏民间文学的过程中必须批判的接受它。

  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实质。

  参考文献:[1]刘守华,陈建宪,2009.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段宝林,2002.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篇六: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特点

  ①口头: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不能使用文字,他们只能用口头语言去构思、表现和传播。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文字,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②集体:民间文学作品,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所谓集体创作,既包括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诸方面,更包括整个创作和流传的过程。有些作品,在不断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唱述者的加工、琢磨。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无法署名。有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经群众中具有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人的加工,具有一定的个性,但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③变异: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和讲唱的过程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特征是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所产生和自然的果实。④传承:民间文学同风俗习惯一样,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这种群众集体传承的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德国16世纪的民间故事《约翰·浮士德博士的一生》不仅在当时深为人们所喜爱),后来也一直在民间流传,成为后世作家创作取材的源泉。⑤直接的人民性:在衡量文学的价值时,往往提出“人民性”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优越性。民间文学的作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具有优越的人民性的民间文学,内容相当广阔,它蕴藏和放射着人民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等崇高思想和美德。民间文学不仅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现了他们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⑥优越的艺术性: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指头捏紧的拳头。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与一般专业作家文学相比,在这一点上,民间文学有其独特性。由于它的作者人数众多和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更广泛、深切和精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许多民间谚语就是劳动人民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作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民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但这两种文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从来源说,它们的共同根源是原始文学。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文学的一些种类——神话、歌谣、传说大抵已经产生,这是氏族和部落大众共有的文学。阶级社会形成后,替上层阶级服务的文艺专职人员以及史官、诗人和宗教执行者产生了,文学日益书面化。与原始文学的传统距离远了。但是,广大的下层人民因为被剥夺了文字的使用权,基本上仍沿用着原始文学的传统,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加以变化。这两种本来同一发源的文学的性质和面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形成对抗或对立的状态。另

  一方面,这两种文学又互相影响。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成的。至于书面文学取材民间文学或用它作“词藻”的,就更多了。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多少对民间文学起过一定的影响。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影响民间文学是多民族的民间文学,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存在着相互交流、影响的明显现象。不同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在中国,汉族的民间文学,与各民族民间文学交错着、联接着。特别是那些民族间接触较早或居住交错、比邻的民族所产生影响或承受影响的痕迹更为显著。各民族之间民间文学的接受影响,大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为基础,对它进行选择、取舍、改造、加工。他们尽力使它民族化。这是民族间文化交流影响的自然法则。民间文学的世界关系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裁,如民间故事,在国境以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较远的地区,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和谚语等,不仅有许多构思、表现手法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像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这一类。此外,像故事或叙事诗里,某些构思或部分情节相似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别的民族影响的结果。如中国与邻国印度、朝鲜、日本等,就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因此,中国的民间文学与那些国家的同种类作品的关系相当密切。从民间文学的互相交流、影响现象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及文化的交流是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的研究民间文学是国家、民族中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对民间文学进行研究的学科称为民间文艺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的探索和阐明,或对它的历史进行清理和论述。近年来,学术界把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予科学的探索和确当的叙述,给予民间文学以应有的地位。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与文化史以及文化学的关系,同样是密切的。文化史和文化学的探究、叙述应该以世界的或民族的整个文化为对象。要叙述一个国家的文化史或文化学,决不能抛掉民间文学这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物,否则,不仅概括不周全,还可能影响到对整个文化现象评价和叙述的准确性。

篇七:民间文学的特征

  文学毕业论文民间文学的特征

  毕业论文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

  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RM的语言艺术──RM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有下列几种特征:一、口头性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RM,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现在新社会的RM,虽然大多数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而且,它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纳广大RM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在群众口头上流传。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集体性世纪秘书XX版权所有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

  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体的创作,在作品内

  1

  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着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别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艺教养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征。

  三、变异性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

  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

  1

  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这种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一般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中是很少见到的。作家作品中,虽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别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现象(所以须有校勘)。但是,这毕竟是比较个别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订或别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写、刻印、排字等技术失误所招致。它不象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那样经常和大量。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着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等的思想、才艺的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这种特征与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紧密相联,或者说,是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的果实。这是民间文学的又一个特征。

  四、传承性RM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制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RM口头上。至于产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RM中间的,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

  1

  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世纪秘书XX版权所有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广大劳

  动RM唯一的文学形式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某些体裁可能会逐渐消逝,某些体裁的内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变化,也还会有我们所不熟悉的新的体裁出现。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于必定的。但是,整个民间文学决不会消逝。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一般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在中、苏等国的广大民众中间,除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外,还不断有新的民间文学,即革命传说、新笑话、新民歌及新谚语等的产生和流传。再从历史的往事看,过去那些能使用文字的上层社会的文人学者,在他们的书面著述之外,也仍然在口头上产生和传播着那些轶事、笑话和品评人物的韵语,如《世说新语》里的某些故事和唐人笔记里关于某些名人的笑谈,都是这种例子。

  以上四种特征,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关联的(前面已经提到一些)。这些特征,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分歧的地方提出的。它们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认识这种文学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

  1

篇八: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特征

  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与作家书面创作相比较而言,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即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一、民间文学的集体性1、含义及表现: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作家文学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都由作家独立完成,创作成果有版权的保护。民间文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创作者,它是集体创作、集体传承的。表现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2)由个别人编出作品雏形,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步完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2、集体性特征形成、发展及其具体内涵(1)集体创作,集体流传;(2)体现在内容上,反映着群体的生活特点、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3)体现了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集体智慧和才艺的结晶。3、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的意义:(1)研究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对我们理解民间文学的特殊本质具有理要意义。民间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民间文学的巨大生命力,都必须联系集体性方能求得科学的认识。

  1/20

  (2)由于它是劳动人民自己集体创作的成果,直接而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爱憎情感和道德观念、他们的理想愿望和人生哲学等,因而具有直接的人民性。

  (3)由于它所表达的是活动于广大时间空间范围之内的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所以它是研究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的民众心理状态的生动材料。

  二、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1、口头性含义及其表现:民间文学又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2、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1)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就是伴随口语,而不是伴随文字产生的。这种最古老的文学就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它们是口头文学,也是最早的民间文学。

  (2)口头文学具有很大优越性。被称为“永不凝冻的优质载体”。•一是群众以口语为媒介,可以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使最广大民众能够欣赏这种学并立即参与创作。二是灵活性,这种文学活动能灵活简便地贯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之中。

  3、民间口头创作和书面文学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和交融。

  三、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1、变异性特征及其表现:

  2/20

  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成文,出版发表,也并非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变异性主要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同时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

  2、变异性的形成:(1)变异性形成的内在因素:变异性形成的内在因素是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因为民间文学主要是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变异在所难免。(2)变异性形成的外在因素:因为民族、地理,历史等原因造成的民族风情、语言、气候、景物、风俗等方面的变化是促使民间文学变异的外在因素。同一母题的作品,在不同地区流传会有不同的异文。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主要是由它的集体性和口头传承性带来的。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历史条件的改变,地域或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变异,故造成往往同—故事异文极多。四、民间文学的传承性1、传承性的涵义以及表现:民间文学虽然因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缘故,经常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然而,其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也使它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正是这些稳定的因素,使民间文学得以代代相传,这便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点。2、传承性形成的原因:

  3/20

  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民众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既有古代原始信仰的遗留和传承,也有后世关于伦理、人生态度、善恶是非、生死观念、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历史认同。

  作为一种深层的心理因素,一种集体的文化基因,民众的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从内容上看,有一些永恒的主题和固定的情节要素,不断出现在不同时代、地区的民作中。

  (2)、从形式上看:民间故事的流传依靠的是大脑的记忆,对于非常庞大的篇章,主要是有程序化的结构或语言,帮助记忆,帮助流传。(3)、从结构上看:有一些固定的深层模式,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和集体无意识。五、综合性特征:立体性特征段宝林1981首先提出了立体性的概念,分为六点:1、异文多。多个层面、多个时代的影像都有体现。2、民间文学的表演性使它形成多面的立体。3、民间文学即兴创作的特点形成一种立体性。4、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实用性构成民间文学的立体性。5、民间文学的内容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有多种科学价值,是立体的。6、从民间文学的流传途径看,民间文学是立体的。神话

  4/20

  一、神话的定义:不同学科对神话的定义有上百种,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神话”是一种神圣的、真实的、信仰中的幻想故事。它必须是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神话必须是单一的事件;神话的承传者一定得对所述说的内容信以为真。神话就是一种民族的世界观,同时代表著这个民族内部一些不可不遵守的行为规范。每一个民族都会参考自己的民族神话,采取各自独特面对世界的态度二、神话的分类:(一)创世神话:“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是创世神话要解决的问题。它包括天地开辟,万物起源,人类起源及洪水遗民等方面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而形成世界等三大类。1、世界的起源(1)尸化(巨人化生神话)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部所化(2)神创;瑶族:xx阿昌族:遮xx遮米麻(3)卵生。2、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有两种,一种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种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系,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明再造人类的过程。(1)自然生人:

  5/20

  人是从自然怀抱里孕育、生养出来的。体现出原始初民所具有的“图腾崇拜”这一原始观念。

  (2)大神造人(3)毁灭-重创:生存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变迁和重建(二)自然神话:自然神话也被称为解释性神话。它是原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和来历的神话。主要包括: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更替,风雨雷电、山川河流以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的起因和形状的神话解释。(1)日月星辰神话;(2)雷电地震神话;(3)xx神话。(三)、社会生活神话1、文化xx神话:这是原始初民讲述人类最早的创造发明的神话。2、治水神话:最典型的是鲧xx。3、逐日、射日神话。4、盗火神话5、战争英雄神话。汉族部族战争神话以“黄帝蚩尤之战”最有代表性。三、神话的基本特征

  6/20

  1、从艺术本体看,神话具有以叙事艺术为主的多维性。神话早在古远的人类史前时期就开创了叙事艺术较为完备的基本形式,而且还创立了一些具有母题功能和原型意义的叙事模式,作为叙事文本,文本结构应包括三个层次,即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而意蕴层又有三个侧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多维性”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种直观的艺术表现手段都可以表现神话的思维。。

  2、从功能上看,神话具有xx性。神话由于产生的时期相对久远和封闭,同时涉及到氏族整体的生产、生活、行为、信仰各个方面,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被奉为神圣的真实和具有绝对权威的现实规范。3、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4、从从艺术手段上看,联想是神话构思的核心。借助想象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神话创作的本质,是其艺术构思的核心。原始想象主要依靠联想。

  5、从传承主体看,神话具有民族性。神话作为特定群体的文化象征,具有民族性。而神话的神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民族性特征。

  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1、神话的文化史价值第一,神话展示了人类在童年时期拥有的不懈求知、探索和创造的宝贵精神,和改造世界的顽强意志、无畏胆魄。第二,神话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

  第三,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模塑作用。神话还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如对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资料价值,它对宗教、舞蹈、绘画等领域的借鉴价值等。

  7/20

  2、神话的审美价值第一,庄严虔诚的虚构。第二,奇丽荒诞的幻想。3、神话研究概况:现代神话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萌芽阶段(1903-1923)(2)奠基阶段(1923-1937)(3)拓展阶段(1937-1949)(4)低谷阶段(1950-1978)(5)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民间传说一、民间传说的界定1、定义:民间传说是与特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或习俗有关的民间口头散文作品。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之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2、民间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

  8/20

  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历史性,有真实或为特定群体认定为真实的的历史人物、事件、地方风物作为“传说核”。

  ①民间传说所涉及的人物大多为历史实有,即使是虚构的人物也为历代民众所认可。

  ②民间传说多采取溯源和说明等历史表述形式,使传说带有历史性因素和情感。

  ③民间传说可以作为一种“野史”,充当“正史”的补充。(2)民间传说与历史的区别:①选材:民间传说从艺术创作角度选材。历史的选材则是全面记载事实。②表现方式:民间传说一般都经过取舍、剪裁、虚构、夸张、渲染、幻想等艺术加工。历史则不允许想像、虚构。杨家将的历史与传说。3、民间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与区别:两种体裁中的部分作品所产生的时间十分接近,因此它们往往既可以作为神话,也可以作为民间传说看待。但区别明显:(1)神话是原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2)神话的主角是神,他往往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力量人格化而形成的;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说化的结果。4、民间传说与一般故事的区别:(1)内容的特指性;

  9/20

  (2)记忆的具体性;(3)表述形式的多样性。三、xx传说概况1、历史人物传说:(1)政治人物传说;(2)文人传说;(3)工匠传说;(4)宗教及神异人物传说;(5)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的传说;2、历史事件传说:主要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去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3、地方风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主要叙述地方的山川古迹、花鸟虫鱼、风俗习惯和乡土特产的由来和命名。往往赋予叙述的对象以富有意义的或富有情趣的说明。四、民间传说的特征1、可信性的内容(1)、民间传说的内容所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地点、时间,一般都是特指的,相对固定的,讲述时不能随意替换或指代。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四固定”。(2)、传说中的依凭物(“传说核”)真实可信。

  10/20

  (3)、深厚的历史与信仰基础。民间传说中的信仰内质,是其得以创作、流传的心理基础。

  2、传奇性的情节

  传说是将生活素材加以剪裁、集中、虚构、渲染、夸张、幻想,以偶然、巧合及至奇异的情节来表现题旨,生活真实、艺术真实相结合。传奇性是传说得以流传的一个重要条件,表达民众思想与情感,吸引听众并刺激他们进行传播。

  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

  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鲜明性与单一化特点,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形象。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社会民众很自然地就把与此类性格或品质有关的种种事件堆积到这个人物身上,使之成为聚集同类事件之矢的“箭垛”。“箭垛式”人物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促使人物性格、品质特征的集中和强化,由大肆渲染、极度夸张而终至出神入化。

  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传说的流传有中心点,情节往往发生在固定地点,并和一定地方风物、史事、习俗相联系。

  传说的传播总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传承范围相对固定,流传中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民间传说圈。同一类型或相近的各种传说,其传说圈可能交叉、重叠或趋于统一,但绝大部分具有独立的完整性。

  五、民间文学的价值:

  1、重要的历史价值;2、知识教育价值;

  3、较强的实用价值。

  六、xx四大民间传说

  11/20

  xx哭xx牛郎织女xx传说xx(一)、xx哭xx1、故事内容:xx、xx、xx2、故事演变:《左传》、西汉(刘向《说苑》及《列女传》)、唐代(《周贤记》)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3、真实性考证: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4、解读:爱情主题、阶级压迫、艺术构思5、历史遗迹:xxxxxxxx二、牛郎织女1、故事梗概:xx、侄女、牛、xx2、起源发展(1)《诗经·大xx》: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2)东汉《迢迢牵牛星》

  12/20

  (3)南北朝《文选·xx》3、解读文学解读:反抗、爱情、婚姻社会学解读:阶级对抗、底层男子的婚姻4、相关遗迹:xxxxxxxxxxxx三、xx传说1、故事概况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双飞2、承传与解读四个阶段(1)晚唐以前;(2)xx(3)清朝以来。审美意蕴:(1)意义与内容的关系;(2)内容与审美:优美、奇巧。艺术形式:

  13/20

  (1)丰富了故事的内容;(2)增加了故事的审美价(3)扩大了传承范围。3、遗迹考证:xxxx;xxxx;xxxx。4、改编:越剧的《xx》和川剧的《xx》四、xx1、概述白蛇、xx、xx、xx2、起源与流变左思《魏都赋》,连眉女;唐传奇《白蛇传》;北宋;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方成培(清):《xx传奇》。3、审美意蕴(1)xx文化中的核心文化符号分析:“蛇”、“白”、“伞”(2)白蛇文化多维解读民间故事一、界定1、xx的民间故事:

  14/20

  指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狭义的民间故事指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2、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的比较(1)民间传说总是与一定的纪念物相关联,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民间故事无须围绕客观实在物来构建故事,如果说有些民间故事中出现客观实在物,它不是故事叙述的中心,只是作为情节需要安排的。

  (2)民间传说的主人公一般是历史上的,可以说都有名有姓,有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尽管有虚构的成分,它同历史的关联较为紧密,民间故事则完全不受历史局限。民间故事也不讲明具体时间、地点,一般只说“很早以前……”

  (3)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叙事风格不同。民间传说由于受传说核制约,幻想和虚构等艺术手段的运用是有限的。民间故事则不受具体时间、特定空间限制,可以展开幻想的翅膀,任意驰骋,虚构故事。

  二、民间故事的特点

  (1)贴近生活;(2)泛指性;(3)类型化.三、xx民间故事概论门类:

  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语言、民间笑话。

  一、童话(幻想故事)

  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而以魔法故事为主。

  15/20

  魔法故事又叫变形故事,将现实生活内容与神魔仙妖、魔法宝物等“超自然”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神奇变幻的手法展开情节、结构故事、塑造人物。现实内容与魔幻内容的结合是以现实内容为基调,以魔内容为点缀或高潮,故事的情境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神仙、妖魔魔、宝物等神奇因素。

  动物故事是以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主人公的故事。动物故事的典型特征是以拟人的方式来塑造角色、展开情节,并以动物的行为城人间生活的情理。

  (一)xx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xx著《xx民间故事类型》1、天鹅处女型故事:(l)一个穷青年在河边见到几个仙女。(2)他把其中一个仙女的衣服拿走,就成了他的妻子。(3)若干年后,她找到了她的衣服,逃回了天界。(4)丈夫去追她。(5)天神下令将他俩永远分开,每年只能会面一次。2、田螺姑娘型故事(l)有个人见到一只田螺,他把她带回了家。(2)田螺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少女,她又做饭,又打扫屋子。(3)几天后他窥见这姑娘,娶她为妻。(4)过了若干时间,妻子拿到被丈夫藏起来的田螺壳,便离家而去。3、灰姑娘型故事:(l)一个长得漂亮的继女受到继母的虐待。(2)她照料着由生身母亲变成的一头牛。

  16/20

  (3)继女把xx骨头收集保存起来。(4)继母和长得很丑的妹妹去参加一个庆祝活动。(5)继女从牛骨头里或者通过牛骨头得到了节日盛装。(6)她也去参加庆祝活动,结识了一位权贵,跟他结了婚。4、狗耕田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1)两兄弟分家,弟弟只分得一条狗。(2)他用狗耕田,因此富了起来。(3)哥哥借狗耕田,结果失败,将狗打死。(4)狗坟上长出一棵树或者一颗竹子,弟弟因此又富起来。(5)xx再一次仿效他,又遭失败。5、蛇郎型故事:动物或精灵跟男人或女人结婚。6、狼外婆型故事;7、怪孩子型故事;8、画中人型故事;9、问活佛型故事(二)童话的艺术特征童话除了一般故事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2、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二、生活故事

  17/20

  1、含义:生活故事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情节与表现手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又叫作“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相对于幻想故事而言,它的特征就是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2、xx民间生活故事的常见情节类型(1)巧媳妇故事(2)呆女婿故事;(3)怕老婆故事;(4)机智人物故事。三、民间笑话民间笑话是让人开心的民间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或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现象,凸现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强烈的戏剧性是笑话的特色,目的是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1、民间笑话的种类:(1)嘲讽笑话;(2)幽默笑话;(3)诙谐笑话;四、民间寓言:1、定义:是一种带有明显教训寓意的、短小精悍的动物故事威人物故事。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直接说明某种生活经验的教训,具有最实际的动机。

  18/20

  2、寓言的文体特色寓言是一种形象(故事)和理论(寓意)相结合的边缘文体,它同时作用于人的感情和理智,因而具有较强的说理力量。(1)寓言形象受到原型的自然属性的制约,要聚焦自然属性的某一方面进行形象编织,而不能随意编造。(2)寓意要简明,不能冗长牵强。五、民间故事的特征1、民间故事的内容特征民间故事在反映生活的本质的时候,追求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因而民间故事的内容具有广泛的概括性与象征性。一般来说,民间故事的生成都带有时代的印记,故事的主题及思想内容都表现出一定的历史阶段性,因而民间故事中的幻想及虚构也受其制约,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故事中的幻想性质也有所变化。对生活与人生理想的艺术表述也有所变化。2、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1)、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泛指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也多是模糊含混的(2)、民间故事的人物设置与情节具有程式化的特点(3)、民间故事形象塑造的美学原则3、民间故事的传承特征(1)、故事传承的时间与场所:民间故事的传承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2)、民间故事传承的线路:民间故事的传承线路主要是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3)、民间故事的传承人

  19/20

  六、民间故事的价值1、民间故事的文化价值民间故事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的生活风貌以及心路历程。2、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民间故事使民众的美好意愿得到满足,由此实现它教育、娱乐、审美愉悦相统一的独特社会功能。3、民间故事具有立足于现实生活又富于幻想的艺术特色,它的简洁精炼的表达方式和曲折生动的结构技巧等,都有很大的艺术欣赏价值。4、文化资料价值:民间故事作为民众生活与思想的反映,是研究民众生活方式和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20/20

篇九:民间文学的特征

  论民间文学的特征之宇文皓月创作

  摘要: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相对作家文学而言,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是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记。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实质。

  关键词:民间文学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语言艺术,即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这种划分主要是依据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流传方式以及其他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来划分的。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社会的时代是唯一的文学。这种文学,包含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民间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基本特征,是与作家文学相比较而言的,主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记,包含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一、集体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指的是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这种性质,一方面,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与传承过程融于一体、同步展开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间文学凝聚集体智慧与艺术才干所获得的强

  劲的艺术生命力,表达了根植于民俗生活的特定民族、地域或

  时代的集体观念。民间文学是集体的创作,但其实不是你一句

  我一句凑起来的。在一般情况下,经常先由个人创作出来,然

  后逐渐在流传中进行加工,它的流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

  当然,集体和个人是辩证统一着的两个方面,集体是由个

  人组成的,创作者是集体而演出者却经常是个人,许多即兴的

  歌谣和故事经常是由个人触景生情创作出来的,至于那些体现

  了集体创作成果的艺人、歌手的个人创造性就更大了。

  二

  、

  口

  头

  性

  民间文学是一种活跃在广大民众口耳之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

  因此又被称为“人民的口头创作”、“口传文学”。广大民众

  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

  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

  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相对而言,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要容易得多,它

  不需要文字做中介,更不需要造纸、印刷等技术媒介来传播,

  广大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和

  传播,将自己对生活最真切、最新鲜的感受及时地表示出来,

  这种表示直接明快,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人们可以在生活情

  境中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较为自由的创作活动。而且,这种创作

  活动诉诸于口头媒介,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生活场景被绘

  声绘色地表示出来,讲唱者与听者之间平等的双向交流,整个

  创作与传承活动充满了生活意蕴。

  三

  、

  变

  异

  性

  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管在人们的记忆力,流传在人

  们的口耳中,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

  非最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

  续处于变更状态。民间文学的这种不竭变更的特征叫作变异

  性。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的、经常的表示在作品的语言变更

  上,同时也表示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

  素的变更上。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显示

  了民间文学不竭变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生活一

  起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竭变更中吸收养分、日

  臻完善,获得充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遗忘或误传

  而使作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的光彩,变得残破不全,甚至

  面目全非,造成民间文学的损害,这又是它的局限性。

  四

  、

  传

  承

  性

  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竭变

  更,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

  的因素经千百万民众时代传承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

  统,民间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

  性。

  人民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晦气地位,不

  克不及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管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管,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成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底细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头上。至于发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人民中间的,就更不必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难免会有些变更。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民间文学不成防止地带有一些古老的、过时的观念和意识,因此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带来的过时的思想、错误的观念也会影响到民间文学的创作,也会在民间文学的传承中表示出来。我们在认识和欣赏民间文学的过程中必须批判的接受它。

  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实质。

  参考文献:[1]刘守华,陈建宪,2009.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段宝林,2002.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十:民间文学的特征

  文字发明以后出现了阶级分化与社会分工一般人并没有掌握使用文字的条件他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继续创作传播着口头文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落后文化教育不普及地区和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仍然只能用口头方式来创作发展自己的文学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一)集体性: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2、集体性的表现:(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二)口头性1、口头性的含义: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可简写)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人不干的他都干过,世人不吃的他都吃过。说起他住的那个房子,是三十六个大天井,七十二个小天井,屋里是风扫地,月点灯,干净得连颗老鼠屎都没有。四十岁上还没有讨个媳妇。这日子摊到谁的头上,那哭都来不及。可偏偏杜老幺一生专爱说个笑话,拆个白,道个字,对个四言八句,那张口就来,无遮无拦,嘴巴从不打封条……

  这是一段没有作任何加工的口头讲述实录。这段开场白,朴素简约,却又活脱如画。甜中带苦,笑里含泪。杜老幺的形貌、家境、简历、性格,他的辛苦、他的穷困,他的达观,他的诙谐……似乎历历在目,如此亲切,如此自然。说的是杜老幺,亦可能有讲述者自己的经历,甚至有旁边听众的影子。

  口头语言的这种表现力,使民间作品具有极强的粘附功能。它能牢牢地吸引住听众,使民间作品的继续流传加工成为可能。

  口头文学是伴随着人类的智慧之光一起步及人类生活领域的。只要世界上有人存在一天,有口头语言存在一天,口头创作就不会停止。2、口头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社会历史因素,一是口头语言本身的因素。

  (1)社会历史的因素。从社会历史因素看,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是伴随着口语而不是伴随着文字而产生的,在没有文字出现的远古社会,口头创作是当时惟一的形式,如狩猎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文字发明以后出现了阶级分化与社会分工,一般人并没有掌握

  使用文字的条件,他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继续创作、传播着口头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落后文化教育不普及地区和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仍然只能用口头方式来创作发展自己的文学。(2)口头语言本身的因素。从口头语言本身因素看,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口头语言本身在表达上有它的优越性,便于传,便于记,便于即景生情,便于即兴创作。

  如民间说唱中的《莲花落》:出了门下正北,碰见一个沙堌堆,堌堆顶上一座庙,庙里立着一通碑,碑帽二龙把珠戏,碑座压着一只龟,问龟犯了什么罪,卖酒掺水把心亏。这一即兴创作讽刺了卖酒掺水的商贩。

  总之,民众口头语言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世界上有人存在一天,口头语言存在一天,口头创作就不会停止,它会源源不断地给民间文学输入常新的内容,使它永不枯竭。

  口头语言紧密地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只要有人们生活的地方,就有口头语言,就有口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口头语言的存在是民间文学口头性存在的基本原因。看新民歌的口头性:炒股炒成了股东,卖房卖成了房东,泡妞泡成了老公,练功练成了法轮功。再如:俺村比较穷,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对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讽刺。口头语言非常形象、生动,是民众生活中的语言。

  民间文学不受条件的限制,直接明快,人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自由的创作活动。如反映封建社会大媳妇小丈夫的歌谣《九岁郎》:十八大姐九岁郎,晚上抱郎上牙床,不是公婆双双在,你做儿来我做娘。再如新时代的歌谣:情人太累,小姐太贵,没事开开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使人们感时而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三)变异性1、变异性的含义:

  由于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所以它本身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民间文学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民间文学变异有以下几种情况:(1)因流传地域不同而变异

  各地域自然环境、季节气候、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各有差异;再加上不同的演述者各自的口才、风格不一样,因而同一母题的作品,在不同地区流传会有不同的异文。

  例如,董作宾先生20年代曾将流传于南北各地的一首歌谣《看见她》搜集一处,共得45种。试看其中三首:陕西三原的:

  “你骑驴儿我骑马,看谁先到丈人家,吃一袋烟儿就走介。大嫂子留,二嫂子拉,拉拉扯扯到她家;隔着竹帘望见她:白白儿手长指甲,樱桃小口糯米牙。回去说与我妈妈,卖田卖地要娶她。”

  江苏淮阴的:“小红船,拉红土,一拉拉到青江浦。买茶叶,送丈母,丈母没

  在家,掀开门帘看见她:穿红的,小姨子,穿绿的,就是她。梳油头,戴翠花,两只小脚丁gāgā,卖房子卖地要娶她。”河南南阳的:

  (可不写)一个学生去放马,胳肢窝夹了三块瓦。打了瓦跑了马,一撵撵到丈人家。大舅倌扯,二舅倌拉,拉拉扯扯进屋了,两舅倌拿烟又倒茶。吸着烟,喝着茶,隔着箔篱瞄见她:梳油头,戴红花,瞅瞅学生泪花花,就争没有敢说话。不吸烟,不喝茶,迈开大步跑回家。叫声爹,叫声妈,快快给俺搬亲吧!再等二年不娶她,娃要搬到丈人家。同是一首《看见她》,一北一南一中,情趣各异:陆地骑大马,中原是学生放马,水乡撑红船;北方的醇朴,南方的婉丽,中原的淳朴。(2)因时代的长久而变异

  一部作品,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由内容、情节的逐渐丰富而导致了作品主题的重大变化。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的生活际遇、感情威望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自然地折射到口头创作中去。

  如著名的孟姜女传说,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有了它的雏形,那只是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小故事;到了西汉,又多了杞梁妻“善哭”的内容;流传到东汉,又发展了“哭倒城墙”的情节;到了后魏,又传说哭倒了梁山或莒城。到了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动用180

  万民筑长城,百姓苦于劳役,怨声载道。于是,民众自然地联系到秦始皇筑长城的历史事实,便利用他们所熟悉的杞梁妻善哭的故事加以改造,发展成杞梁服苦役、修长城,后被杀,筑尸于城墙下,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直到唐代,才完整地形成了反徭役、抗暴政的传说。

  从这一传说的演变可以看到,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不仅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且常常是以严肃的社会背景和迫切的群众心理为基础的。2、变异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1)形成变异性的原因A、口耳相传造成的记忆与听觉的误差;B、民间文学是一个流动开放的作品,没有个人专利与著作权的观念,人们随时可以添加修改。C、时代变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2)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变化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使作品总伴随着人民的生活一道前进。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遗忘或误传造成原作面目的模糊或精彩部分的缺失。

  变异性是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不能人微言轻听把整理者任意篡改民间文学作品的借口。(四)传承性1、传承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世代传承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这种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相对稳定的传统特点就叫传承性。如:孟姜女变异大,但哭倒长城的核心不变。2、传承性的表现;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的传承,即民众的伦理道德观,如勤劳致富、朴实善良、惩恶扬善、同情弱者、反抗暴力、情爱、忠贞等二是作品形式的传承。民间文学作品有相对固定的程式开头、中间叙事部分、结尾都有相对固定的套路,特别是韵文作品,都有固定的调式,如四季歌、五更调、十二月歌等常用比兴、重章叠句谐音双关等表现手法。3、传承性形成的原因:

  第一,民间创作是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民众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这一积层,深厚而复杂:既有古代原始信仰的遗留和传承,也有后世关于伦理关系、人生态度、善恶是非、生死观念、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历史认同。作为一种深层的心理因素,一种集体的文化基因,民众的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而具有传统性。如《月儿弯弯照九洲》歌谣:南宋:月子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洲。明朝:月子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多少飘

  零在外头。现代台湾:月儿弯弯照九洲,当兵苦闷几时休,白天黑夜修工事,却把青春水里丢。

  第二,民间文学是民众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集中表现。民间创作,是一种群体性的审美活动。作品口口相传,一些易传易记、便于掌握、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作方式,会自然而然地被广泛使用,代代相传。

  总之,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方面的这几种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其中,创作流传的集体性、口头性起主导作用,变异性与传承性由前两性派生出来,变异促成了民间文学的发展,变异又是沿着民众的心理轨迹方向,所以传承特色鲜明。民间文学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

  五、表演性(一)表演性的含义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是通过声音、表情、动作来叙述故事,表

  达民众的意愿和思想感情的,因此民间文学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其基本意义: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来艺术地表现某种思想感情。表演是民俗学领域里一专业术语,其含义有三个方面:

  第一,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立体性的文艺现象,每次表演都不一样。口头程式理论大师阿尔伯特贝茨·洛德说:“每一次表演都是

  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每一次表演都带有歌手的标记。”又说“每次表演都是一首特定的歌,而同时又是一首一般的歌。我们正在聆听的歌是‘这一首歌’因为每次表演都不仅仅只是一次表演,它是一次再创作。”第二,在沿袭某种程度的固定模式的基础上,民间文学的演述及其文本会受到语境的影响。第三,民间文学是与特定环境中民众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艺现象,其意义往往不限于作品本身所能展示的那些内容,而是有更为丰富的或不同于其文字表层意义的内涵及功能。(二)表演性的理论基础表演性的理论基础是表演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代表人物为:理查德·鲍曼、戴尔·海姆斯等。

  该学说以表演为理论中心,关注民间文学文本在特定情境中的动态形成过程,把民间叙事当做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事件。鲍曼所说的“表演”,是交流实践中的一种模式,是在别人面前对袭击的技巧和能力的一种展示。(三)表演理论的主张与分析方法:

  1、认为民间叙事是一种表演事件,表演是一种艺术性的展示与交流;

  2、注重民间叙事发生的情境;3、考察叙事交流的具体情形和文本的动态复杂的形成过程;4、从讲述人、听众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考察表演的即时性和

  创造性;5、强调对社区的民族志考察和对个人特色的关注。

  如流传在河北景县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

篇十一:民间文学的特征

P>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集体性

  一、集体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享用和传承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

  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通常是在集体中进行并完成的。这种集体状况下的创作活动,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即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活的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就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这样劳动人民是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者,同时也是它们的修改者、传播者;是民间文学的讲述者或演唱者,同时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听众。民间文学总是牢牢刻在人民的记忆中,活在人民的口头上,伴随着人民的集体生活,为人民这个伟大的集体所珍爱和保存。也正由于此,民间文学中沉淀着很多集体的东西。

  正如一首侗歌所唱的:

  “唱歌不是人发颠,

  也是前朝古人传;

  一人传三三传九,

  河水淘沙渐渐深。”

  再如一首歌谣所概括的: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

  一个传俩,两个传仨;

  我嘴生叶,他嘴里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苹果姑娘·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二、集体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上,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况: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劳动人民往往在一定的场合,如集体生产或集体生活场合,进行你一句我一句的集体创作。2、由个别人创编出雏形,再由集体完善集体分工的形式,有人先编出了故事梗概,有人给它添枝加叶,还有人把它改成韵文的唱词,又有人给它配上曲调,这样就构成了民间传说、故事、说唱、小戏等作品。【例子】《一个故事的产生》也是如此。【查阅《楚风》1983第3期】

  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意见和情趣在内。”【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群众中的某个人或把前人的口头艺术继承下来,或把群众中断片的素材及许

  多口头作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综合,形成完整的作品,传给群众,流传开去。湖北崇阳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壮族甚至有专门为个人“故事”编写长诗的歌手歌师。这种例子也很多。

  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所表现的集体性就更为明显突出。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就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民间文学中的不少优秀作品,像四大传说、三大史诗、《刘三姐传说》等都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和积累民众的创作财富而逐渐完善定型为文学经典的。

  三、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形成。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低级阶段,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管在我们看来多么值得赞叹,他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差别,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性的脐带”。无论是渔猎、农耕、战争还是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都是或大或小的氏族、部落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需求决定了当时人们在进行原始艺术创作时只能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这是一种原始的集体性创作,是一种纯粹的集体性创作。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在阶级社会里又有了新的特点。主要是出现了擅长口头文学创作与演唱的因素。这种个人创作因素的增长,表现在集体中的个别人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群众的劳动生产,成为人民当中职业的或半职业的口头创作家或演唱家。但是这类艺人是在集体创作的艺术母乳滋养下成长的,吸取了群众集体性的艺术经验,集中了集体的艺术才能,是一种新的集体性形式。此期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民间艺人的独特性是有机的统一体。

  进入到社会主义巨大变革阶段,劳动人民开始广泛地接受文化教育,其中的一部分也学会了用文字进行书面创作。它们标志着社会主义时期作家书面创作的群众性的不断扩大,并不意味着民间文学集体性的缩小。相反,在原来口头创作基础上发

  展下来的民间文学,集体性仍然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最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集体性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广泛意义。例如新的民间笑话、民谣等。

  第二节口头性

  一、口头性的含义及表现

  民间文学又通常被人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创作、以口头语言流传的特征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与作家文学书面创作不同,民间文学不需要依靠文字作中介。民间文学创作流传的过程,本身就是创作者与听众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他们同时分享者创作的乐趣。

  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书面保存。纳西族古老的史诗被记载在东巴经中;傣族许多叙事诗借助于贝叶经书流传下来;壮族用古方块壮字记录了大量民间歌谣、故事、民间长诗;湖南江永等地妇女也创造了一种“女书”,记载和表现女性心声和生活的歌谣、故事,等等。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已经不具有口头性的特征。

  二、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

  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重要因素:社会历史的因素和口头语言本

  身的因素。前者促使了劳动人民与口头创作的结合,后者则是口头性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远古社会,口头创作是当时文学创作惟一的形式。即使到了文字出现以后,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教育、使用文字的权利。口头语言仍然是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惟一方式。即使到了现在文化教育普及的今天,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民间文学仍然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

  口头语言本身是一种最灵便的表达工具,既便于传,又便于记,紧紧依附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牢牢刻在人民的记忆里,生动地活在人民的各种演唱、讲述活动中。古人把人民口头上的歌谣称作“风”,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对口头性的某种概括。所以,人民进行口头创作是和口头语言表达的优越性分不开的。

  第三节变异性

  一、变异性的含义及表现

  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传播时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只要活在民众的口耳间,就永远没有定稿。民间文学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篇十二:民间文学的特征

P>  文学毕业论文-民间文学的特征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

  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RM的语言艺术──RM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有下列几种特征:一、口头性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RM,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现在新社会的RM,虽然大多数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而且,它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纳广大RM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在群众口头上流传。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集体性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

  1

  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所谓集体的创作,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着特有的集体性问题。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别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艺教养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特征。

  三、变异性民间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等在长期口头流传中,

  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在

  1

  社会发生大变动时,群众往往将传统作品加以变化来表现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某些新作品产生的一种原因。这种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一般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中是很少见到的。作家作品中,虽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别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现象(所以须有校勘)。但是,这毕竟是比较个别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订或别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写、刻印、排字等技术失误所招致。它不象民间文学的变异现象那样经常和大量。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着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等的思想、才艺的因素,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这种特征与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紧密相联,或者说,是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的果实。这是民间文学的又一个特征。

  四、传承性RM在过去,由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记录、保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所制造的各种文化,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风俗习惯如此,民间文学也是如此。这种群众集体所传承的文化,也许没有文献或古物那样能够经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已经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了,但是,直到今天,它还能够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RM口头上。至于产生已有千年左右的这类作品现在还流传RM中间的,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这种靠口头世代传承下来的故事或歌谣,

  1

  在形态上或内容上多少不免会有些变化。但总算是在生存着,成为我们现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广大劳动RM唯一的文学形式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某些体裁可能会逐渐消逝,某些体裁的内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变化,也还会有我们所不熟悉的新的体裁出现。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于必定的。但是,整个民间文学决不会消逝。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一般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在中、苏等国的广大民众中间,除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外,还不断有新的民间文学,即革命传说、新笑话、新民歌及新谚语等的产生和流传。再从历史的往事看,过去那些能使用文字的上层社会的文人学者,在他们的书面著述之外,也仍然在口头上产生和传播着那些轶事、笑话和品评人物的韵语,如《世说新语》里的某些故事和唐人笔记里关于某些名人的笑谈,都是这种例子。

  以上四种特征,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关联的(前面已经提到一些)。这些特征,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分歧的地方提出的。它们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认识这种文学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

  1

篇十三:民间文学的特征

P>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重点)

  一、集体性的含义、表现、形成。❶集体性的含义: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❷集体性的表现:在创作与流传方式上,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主要有三种形态:①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②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③个人创作,集体流传。❸集体性的形成: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形成于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的原始社会。二、口头性的含义、表现、口头程式理论分析民间文学作品。❶口头性的含义: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❷口头性的表现:广大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和传播,将自己对生活最真切、最新鲜的感受及时地表现出来,这种表现直接明快,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人们可以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较为自由的创作活动。而且,这种创作活动诉诸于口头媒介,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数,生活场景被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讲唱者与听者之间平等地双向交流,整个创作与传承活动充满了生活意蕴。❸口头程式理论分析民间文学作品:口头程式理论的主要内容:①口头程式理论有三个关键概念:Ⅰ.程式:词汇,或者说是一种句法结构,主要指的是在史诗演唱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描述性短语或句式。Ⅱ.主题或典型场景:口头叙事长诗中重复出现的情节单元或常见场面的铺叙模式。Ⅲ.故事类型或范型:口头叙事长诗的基本而稳定的故事框架。②口头程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表演中的创作”:认为口头诗歌传统“诗即是歌”,“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创作”。③口头程式理论除了采用田野作业方法研究活态口头文学文本的基本方法外,还注重研究比较方法。三、变异性的含义、表现、形成。❶变异性的含义: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非最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变化状态。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❷变异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同时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❸变异性的形成: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因为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变异在所难免。

  1

  四、传承性的含义、表现、形成、传承人的作用。❶传承性的含义: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❷传承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同时还表现在具体作品的传承上。❸传承性的形成: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的制约。因为是集体的创作,在内容上,必然要求民间文学作品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广大民众的艺术趣味。❹传承人的作用:①所谓传承人,可分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两类:Ⅰ广义而讲,长期直接参与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活动的人们都属于群体传承人范畴。Ⅱ个体传承人,即通常所说的职业和半职业民间艺人(如民间歌手、故事讲述家、民间说唱艺人等,也包括一部分在传播民间文学作品中作出贡献的宗教人士)。②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作用是由他们的共同特征所决定的。这些个体传承人的共同特征是:Ⅰ他们都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佼佼者。Ⅱ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Ⅲ有固定的传承渊源: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Ⅳ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由于他们是传承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具有良好的传承素质,在传承活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他们对民间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个体传承人以惊人的记忆力,善于吸收他人的特殊本领,使自己成为民间文学的活仓库、民间文学作品的集散站。他们头脑中保存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在民间文学自生自灭的旧时代,个体传承人对前辈作品的大容量贮存,准确地传递、承接,使得大量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不至于在时间的长河中自然湮没,失传于世。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还体现为他们在传承过程中主观创造性的发挥上。

  五、能够运用本章所学的民间文学四特征来综合鉴赏民间文学作品。

  2

篇十四:民间文学的特征

P>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非观道德观以及许多传统心理反映到民间文学的内容上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情节像好心人因祸得福穷光棍巧遇仙女喜结良缘动物报恩勤劳者挖宝致富等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同从内容上看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宣扬勤劳致富的观念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等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表现对象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集体性

  一、集体性的含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享用和传承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通常是在集体中进行并完成的。这种集体状况下的创作活动,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即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活的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就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这样劳动人民是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者,同时也是它们的修改者、传播者;是民间文学的讲述者或演唱者,同时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听众。民间文学总是牢牢刻在人民的记忆中,活在人民的口头上,伴随着人民的集体生活,为人民这个伟大的集体所珍爱和保存。也正由于此,民间文学中沉淀着很多集体的东西。正如一首侗歌所唱的:“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人传三三传九,

  河水淘沙渐渐深。”再如一首歌谣所概括的:陀话瞎话,无根无把;

  一个传俩,两个传性;

  我嘴生叶,他嘴里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苹果姑娘・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二、集体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上,主要有一下儿种悄况: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劳动人民往往在一定的场合,如集体生产或集体生活场合,进行你一句我一句的集体创作。

  2、由个别人创编出雏形,再由集体完善集体分工的形式,有人先编出了故事梗概,有人给它添枝加叶,还有人把它改成韵文的唱词,乂有人给它配上曲调,这样就构成了民间传说、故事、说唱、小戏等作品。【例子】《一个故事的产生》也是如此。【查阅《楚风》1983第3期】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意见和情趣在内。”【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群众中的某个人或把前人的口头艺术继承下来,或把群众中断片的素材及许多口头作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综合,形成完整的作品,传给群众,流传开去。湖北

  崇阳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壮族甚至有专门为个人“故事”编写长诗的歌手歌师。这种例子也很多。

  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所表现的集体性就更为明显突出。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就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民间文学中的不少优秀作品,像四大传说、三大史诗、《刘三姐传说》等都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和积累民众的创作财富而逐渐完善定型为文学经典的。

  三、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形成。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低级阶段,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管在我们看来多么值得赞叹,他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差别,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性的脐带”。无论是渔猎、农耕、战争还是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都是或大或小的氏族、部落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需求决定了当时人们在进行原始艺术创作时只能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这是一种原始的集体性创作,是一种纯粹的集体性创作。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在阶级社会里乂有了新的特点。主要是出现了擅长口头文学创作与演唱的因素。这种个人创作因素的增长,表现在集体中的个别人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群众的劳动生产,成为人民当中职业的或半职业的口头创作家或演唱家。但是这类艺人是在集体创作的艺术母乳滋养下成长的,吸取了群众集体性的艺术经验,集中了集体的艺术才能,是一种新的集体性形式。此期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民间艺人的独特性是有机的统一体。

  进入到社会主义巨大变革阶段,劳动人民开始广泛地接受文化教育,其中的一部分也学会了用文字进行书面创作。它们标志着社会主义时期作家书面创作的群众性的不断扩大,并不意味着民间文学集体性的缩小。相反,在原来口头创作基础上发展下来的民间文学,集体性仍然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最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集体性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广泛意义。例如新的民间笑话、民谣等。

  第二节口头性

  一、口头性的含义及表现

  民间文学乂通常被人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创作、以口头语言流传的特征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与作家文学书面创作不同,民间文学不需要依靠文字作中介。民间文学创作流传的过程,本身就是创作者与听众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他们同时分享者创作的乐趣。

  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书面保存。纳西族古老的史诗被记载在东巴经中;傣族许多叙事诗借助于贝叶经书流传下来;壮族用古方块壮字记录了大量民间歌谣、故事、民间长诗;湖南江永等地妇女也创造了一种“女书”,记载和表现女性心声和生活的歌谣、故事,等等。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已经不具有口头性的特征。

  二、口头性的形成及发展

  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重要因素:社会历史的因素和口头语言本

  身的因素。前者促使了劳动人民与口头创作的结合,后者则是口头性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远古社会,口头创作是当时文学创作惟一的形式。即使到了文字出现以后,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教育、使用文字的权利。口头语言仍然是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惟一方式。即使到了现在文化教育普及的今天,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民间文学仍然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

  口头语言本身是一种最灵便的表达工具,既便于传,乂便于记,紧紧依附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牢牢刻在人民的记忆里,生动地活在人民的各种演唱、讲述活动中。古人把人民口头上的歌谣称作“风”,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对口头性的某种概括。所以,人民进行口头创作是和口头语言表达的优越性分不开的。

  第三节变异性

  一、变异性的含义及表现

  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传播时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只要活在民众的口耳间,就永远没有定稿。民间文学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上。

  变异性首先表现在语言变化上。例如生活在黃河岸边的人们常用“千走万走,不如黃河两岸”这句俗话来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和赞美。这句话进入淮河流域就成了“千走万走,不如淮河两岸”。到了长江流域就成了“千走万走,不如长江两岸”。

  内容、主题、情节上的变化:1、

  2、从最早关于织女、牵牛两星相爱的传说,到现在这个天上织女和人间放牛郎相爱的完整故事,多少世纪以来儿经变化,到了六朝时期才有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情节的记载;到了唐以后,才把这个故事与《两兄弟》故事中个哥俩分家狗耕田的情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人神恋爱的故事。(表现了深刻的反封建意义的主题)

  3、民间情歇到政治狀谣:

  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下潭;决心采花不怕死,死在花下变牡丹。

  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下潭;决心革命不怕死,死为人民心也甘。

  4、孟姜女的故事。

  据顾颉刚的等人考证,该作品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年,传播地区儿乎遍及全国各地。早在两千五白年前就有它的雏形一一叙述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事;到了战国和西汉前期,乂加上了杞梁妻"善哭”的内容;西汉后期至东汉,故事的中心由'‘善哭”进而发展为哭倒城墙;西晋、后魏时,城墙具体化为“杞都城”、“莒城”;北齐以后,才与长城挂钩,演变为杞梁被迫服苦役修长城而死,筑尸于城墙中,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明代以后,加上孟姜女与秦始皇展开面对面斗争,投湖而死的情节。【参见顾颉刚、钟敬文等著《孟姜女故事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岀版社,1984年版】《孟姜女的传说》的雏形与后来的发展形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其在不断地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雕琢的结果。

  思想主题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精神、社会历史进程、以及人民深刻的思想愿望。

  变异性的幅度在不同的民间文学作品身上表现不同。一般来说,较严肃的体裁,像神话、史诗、族源传说等,变化不大;一些短小的韵文作品因其节奏、音律和固定的框架而稳定性较强,变异较小;而趣味性的散文叙事作品则变化较大。

  二、变异性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是民间文学作品形成变异性的内在原因。(传承者的心理机制)

  2、民间文学创作者没有著作权观念,这是形成变异性的另一个内在原因。与作家书面文学的著作权、出版权不同,民间文学作品在民众中流传时,传播者往往就是再创作者,这种改动是不自觉的,是民间文学传播传承的自然规律使然。

  3、作品流传的具体外部环境不同,是变异性产生的外在原因。像牛郎织女故事,在汉族中与“七夕”民俗结合,在苗族中便与“七夕”脱离,与苗族过年节时的踩铜鼓、跳芦笙,以及苗家风物清水江畔的牛头山联系起来。

  4、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是形成变异性的重要客观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口头文学作品一代一代相传,人们往往会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不断以所处时代的生活内容去补充或改换原作品的内容,以适应新情况的需要。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变化中吸取养分、日臻完善,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山于遗忘和误传而使作品中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的光彩,变得残缺不全,其至面LI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这是其局限性。

  因此,变异性只是民间文学在创作、流传过程中的特点,不能绝对地理解为一个有优点。

  第四节传承性

  一、传承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民间文学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是同时乂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民众时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也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对于传承性特征,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过去有学者认为传承性就等于因袭性、保守性,他们着眼于民间作品中某些传统观念和古代意识的代代相传,以致于把民间文学视为封建、迷信、落后、保守的东西。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乂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还表现在作品的传递上。

  从内容上看,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徳,宣扬勤劳致富的观念,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等等,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表现对象。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非观、道德观以及许多传统心理反映到民间文学的内容上,形成了一

  些固定的情节,像好心人因祸得福、穷光棍巧遇仙女喜结良缘、动物报恩、勤劳者挖宝致富等,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同

  情弱者、惩恶扬善、追求幸福的理想和愿望,不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

  从艺术形式上看,时代相袭的成分就更多了。根据本民族口头语言的音节、语调、语法结构、修辞特点等创造的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人们在进行口头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琢磨、锤炼,代代相传,世世袭用,形成了相对稳定地额格式。散文类讲故事有头有尾,通常用“对称式”“三叠式”“连锁式”等,并且常用一些故事的套语“很久很久以前”之类。而韵文体作品则多有像“四季歌”“五更调”“十绣”“十唱”“十二月调”等固定的调式,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歌体形式,像“信天游”、“爬山调”、“五句子”、“欢”、“谐”、“花儿”等。而比兴、夸张、谐音、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更是从古到今沿用不衰。

  二、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

  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是集体的创作,必然要求民间文学在内容上反映人民集体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人民的艺术趣味。乂因为是口头创作,不可能像作家那样冥思苦想,反复推敲,往往只能就眼询景、身边事引发感慨,即兴创编。于是,适宜于口头创作的种种格式、套路就应运而生,且日积月累,惯成自然。

  在民间文学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人的作用不容忽视。传承人可分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两类。群体传承人不必多说。下面重点强调一下那些在民间文学传承活动中作出特殊贡献的个体传承人,即前面提到过的职业和半职业民间艺人(民间歌手、故事讲述家、说唱艺人等,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在民间文学作品传承中作出贡献的宗教职业者)。

  这些传承人的共同特征是:

  (1)有较长的讲唱实践,有超群的讲唱技艺,博闻强记,出口成章,是民间文学传承活动中的佼佼者。

  (2)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有牢固的群众基础,从而建立了自己的传承圈。

  (3)有固定的传承来源。他们在民间文学方面的专长,并非偶然形成,一日之功,而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传承渊源。主要有以下儿种:

  亲缘传承一一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是山山亲缘关系(直系或旁系)家庭成员一代接一代继承下来的。

  地缘传承一一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来源于他所生活的特定地域。从当地传统文化氛围和自己周圉民间艺人的讲唱中耳濡LI染、潜移默化地自然获得传承。

  业缘传承一一在自己所从事的某种特殊行业的活动中接受民间文学的传承。民间戏曲、说唱艺人的收徒传艺就是如此。木、石、泥瓦匠中时代传诵其祖师鲁班的故事,也属于一种业缘传承。

  (4)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杰出的传承人,在承继民间文学的总体风格的基础上,也显示出传承者自己在传承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在题材选择、处理方式、讲唱技巧、地方化、个性化语言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传承风格。

  正是山于传承人具有良好的传承素质,能够继承民间文学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发挥,才使民间文学能够在传承基础上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第五节立体性

  民间文学立体性特征的提出,是近儿年的事悄。书面文学只能书面写书面读,有人认为其是单一的、平面的。民间文学除了包含哲学、历史、民俗、宗教等因素之外,它们的创作和流传,还同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仪式以及娱乐活动等结合在一起,或伴随着劳动生产的动作节奏而产生,或在各种特定的场合下讲述或演唱,总之,除作品本身外,还涉及了其他各种促其产生或传播的外界条件,因而它是活动的、多层面的、立体的。这是作家文学不具备的一种特征。

  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既表现在创作上,也表现在流传方式上,它贯穿于民间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民间文学立体性特征,更为充分地揭示了民间文学本身固有的本质,有利于对民间文学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发掘、搜集、整理与研究。

  以上所述民间文学的儿个特征,彼此是密切联系的。在理解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问题。集体性与口头性在民间文学创作与流传中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则从集体性和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的过程中显示出来;而整个民间文学活动的整体则显示出民间文学立体性的特征。只有我们很好地理解了这儿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才能认清和把握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所在。这我们学习民间文学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推荐访问: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