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9篇

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9篇

时间:2022-11-09 15:20:04 来源:网友投稿

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9篇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精)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及其内在依据  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同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9篇,供大家参考。

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9篇

篇一: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精)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及其内在依据

  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同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科学的运用了主要矛盾学说,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和政治性的判断。他讲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在学习十九大报告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个重大的政治性和历史性的判断,因为它是我们党新的思想、新的政策、新的征程、新的部署的根本依据。

  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做了全面的深入的论述。他用了“五个时代”来概括新时代的内涵。

  第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在现实中国发展的成就上,着眼于未来而提出来的对时代的判断。也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奠基,经过了开创、全面推进到现在,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

  新时代。这个历史的线索,或者说历史的链条,我们不能够切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个新时代,要把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看。只有看清了历史,才能够更好的看清现代。只有看到过去,才能够更好的看到未来。同时,也明白我们这个时代是要干什么的,就是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在新时代,我们要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将会在二〇二〇年实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然,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那么容易,它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第四,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

  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第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与此同时,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并不是像某一些国家,是霸权式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他们的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而我们不是,我们是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概括起来,第一点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第二、三、四点把我们奋斗的目标、途径和进程有机地统一起来,第五点把中国的发展和推动世界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我想,对于新时代的内涵,我们要从这五点来作全面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的历史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那么,我们怎么样来把握这个意义呢?同志在报告里面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大体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70多年奋斗的历史上,我们经过了近百年的奋斗,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富起来。

  今天,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

  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经历了500年的历史,走过了6个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最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繁荣发展,中国在当今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告诉世界社会主义没有失败。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苏东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谷,西方有一些思想家开始宣称社会主义失败了,历史终结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较量了。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告诉世界,社会主义没有失败,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了人类未来的方向,人类应该有信心有能力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科学社会主义的境界。

  第三,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告诉世界,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子并不是唯一的,并不是只有西方化的现代化才是唯一的道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经过自己的努力走向现代化的经济。中国就是这个样子,既坚持了现代化的普遍性,又坚持了中国具体的特点,从而解决了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保持国家独立性、特殊性和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性之间的矛盾。我们解决了这样的矛盾,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方案、一种参考。它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路径唯一性的神话,打破了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所陷入的西方路径依赖性的误区,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建构新型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我们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仅仅是一个现象性的判断,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和政治性判断,它是我们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1981年,党

  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6年后的今天,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再次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论断,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正在迈向制造强国,说生产力落后已经不符合现实了。而另一方面,人民群众面对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主要是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间不平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地区间要协调共同发

  展。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篇二: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怎样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怎样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首先历史方位能够标识自身所处的位置,搞清来时的路,辨明前进的方向,它是人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时空坐标。其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要避免迷失方向,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就必须准确把握自身所处的位置。既要搞清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的方位,也要搞清楚在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中的方位,努力寻找自身发展与人类和世界发展的交汇点,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历史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了解和定位新时代历史方位。

篇三: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历史、现实、未来

  TheHistoricalOrientation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History,RealityandFuture

  作者:周新城[1]

  作者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年第2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成果,又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必须从不变与变两个角度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基本理论没有变、基本国情没有变、基本路线没有变、基本纲领没有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向较高阶段社会主义迈进的一步,也是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步。

  页码:5-11页

  主题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

篇四: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陶文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编者按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总设计、总定向、总指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本刊邀请权威专家学者从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同时精心梳理了报告中的新目标、新提法、新部署.敬请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论断是对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新时代标定了我们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担当.我们要立足新时代、完成新使命,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战略、新举措,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把握新时代,必须认清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2017年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把握新时代,必须认清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时代的转换必有标志性的重大变化.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是基于时间的积淀,是基于发展的成就,是基于主要矛盾的转化.

  1/11

  新时代是基于时间的积淀.马克思曾指出,"正如线不是空间的点一样,时代不是时间上的时刻〞.时代在英文是"times〞,词面上就是时间的复数.时代在中文更直观,"时〞和"代〞连起来意味着一定长度的时间.一般来说,只有时间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会有时代的变化.改革开放快40年,发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号召已35年,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时期,也符合人们常识中"代〞的感觉.如果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大致100年时间,现今已经是初级阶段的下半程.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看,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即将踏上现代化的新征程,也是属于后半程.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时间上的基础.新时代是基于发展的成就.在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大时代变化,主要标志是政权的更迭,阶级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等.在社会主义制度内的时代变化,主要衡量标准是发展水平.只有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带有质的提升,才能推动时代的变化.如果说发展成就是物理上的"距离〞,那么仅有时间是不够的,因为时间还要乘上速度才是距离.时间是衡量时代的重要参数,速度也是衡量时代的重要参数.很显然,发展速度快,发展成就才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无论是横向同世界其他国家比,还是纵向同我们过去比,最近几十年是高速发展、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最近几十年的成就如同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2/11

  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四个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五个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构成了新时代的基础.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的直接标志是历史性变革.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对内,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对外,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其他诸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等.这些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所带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变革实质就是时代的变化.正是在这些历史性的变革中,新时代呼之而出.

  新时代是基于主要矛盾的转化.

  3/11

  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中基础性问题.我们治国理政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围绕着解决主要矛盾进行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引起党和国家战略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衡判时代的重要变量.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三个意味着〞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世界贡献三个重要角度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所谓历史方位,就是我们从哪里来、现在何处、朝哪里去.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

篇五: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历史分期视阈下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论阐释与现

  实意义

  一、新时代历史方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新时代”概念在党的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出,意义重大。“新时代”概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在一系列历史性变革的实践上,在理论界充分讨论和酝酿的基础上,对我国所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判断。为了更好地理解“新时代”概念,报告在表述“新时代”意义时着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必须充分理解和认识“新时代”这一重大研判,它是“承前”的,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成绩的肯定,在一定历史时期完成了既定任务;它又是“启后”的,从这一刻起,中国共产党踏上新征程,有了新起点、新目标、新任务,也要有新作为。二、理解和掌握历史分期和党史分期的特点(一)要认识到历史分期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理解和认识“新时代”,要将其放到完整的学术体系之中,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才可能得到最充分的理解。从词意来看,“新时代”是一种新的历史时期概念,属于社会历史分期问题。所谓历史分期,

  即通过科学分析影响因素、构建划分标准,进而依据标准对人类历史做出区分,历史分期有利于“总体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正确判断每个时期的历史价值,科学预测历史的未来走向”。

  历史学和历史哲学涉及历史分期问题,但两者各有侧重。从历史学来看,历史分期主要目的是“认识历史”,将历史事实纳入某种历史框架,从而更好地记载历史和理解历史;从历史哲学来看,历史分期的主要目的是解释历史,解释划分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意义,解释各段历史时期的意义,解释各段历史时期之间因果性和必然性的意义。因此,从这两个学科的不同侧重点来看,历史分期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相对性。理解历史分期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有助于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内涵。

  (二)要认识到历史分期具有层次性对历史进行分期,既有对宏观历史时期的划分,即对整个人类发展史的划分;也有对微观历史时期的划分,即对某一历史时期的阶段性划分。由于宏观和微观是相对的,所以历史分期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对宏观历史时期的划分,如奥古斯丁把人类历史视为上帝拯救人类的过程,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时期”“壮年期”“老年期”和“终结期”。维科用抽象的历史模式将人类所经历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康德通过对“理性”和“绝对精神”的理解把人类历史分为“野蛮时期”“民族时期”和“理性的‘公民普遍立法社会’的至善时期”。黑格尔把人类历史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四个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

  发坚持了经济的标准,将人类历史时期划分成“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梁启超“就其事变之著大而有影响于社会者”将中国历史划分为“自黄帝以后以迄秦之一统”的“中国之中国”,“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的“亚洲之中国”,“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的“世界之中国”。

  对微观历史时期的划分,如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中国共产党近20年的历史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第一次大革命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与抗日战争阶段。又如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即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这个层面上看,“新时代”属于微观历史时期划分,这说明历史分期具有层次性,只有将“新时代”放到正确的层次里来理解,才能够避免意义的混淆和误读。“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三)要了解党史分期的概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分期问题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敏感、重要和争论。敏感是因为不同的划分方法反映的是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重要是因为历史时期划分与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争论是因为标准难以统一、见仁见智,学术讨论允许不同观点。在对党史分期前,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我国历史分期的研究状况。上古时代的人们没有历史分期的意识,到编年体史书出现时,才出现历史分

  期的痕迹,如《韩非子·五蠹》中提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然而上古、中世、当今的历史分期并没有确切的上下限。之后的历史记载多将国家划分、帝王更替、政治改革等作为历史分期依据,如“赵惠文王十六年”“万历十五年”等。近代受西方歷史学及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我国史学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历史分期理论,在古代史分期大论战中,郭沫若、翦伯赞、范文澜等著名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进行了争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绳、金冲及等史学家及一些高校对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进行了讨论。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党史研究的逐渐深入,党史分期问题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参考了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的建议,“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我们党的历史,我觉得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大革命时期是第一个阶段;内战时期是第二个阶段;抗日战争是第三个阶段。”“中共党史分成这三个阶段,就斗争目标、打击对象、党的政治路线讲,都合乎事实,都说得通。”将党的路线、目标和任务综合考虑,对党史进行分期。为了经验、统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进行了分期,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部分,其中建国后又分为四个阶段。在此之后,出现了“新时期”的概念,学术界围绕新时期的内涵和外延、上限和下限开展了诸多研究,与此同时党史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优秀成果不断涌现,胡绳、陈述、孙大力、龚育之、李君如、胡安全、张世飞等人都发表了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如今,中国共产党成立已近百年,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分期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积累,产生了相对成熟的思路和相似的标准。

  (四)要掌握党史分期的标准(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普遍的规律,而社会主要矛盾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历时性表现。中国共产党只有尊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才能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也应当成为“党史分期”的重要标准。这里要注意两对概念的上下位关系,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历时性表现;二是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不清上下位关系很容易陷入循环论证的误区。(2)党的重要会议的举行。“党史分期”研究对象是党的历史,因此党的重要会议理应成为“党史分期”的重要标准。重要会议既包括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如党的十四大、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八大等;也包括对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如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3)党内领导人的代际更替。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党内领导人的代际更替往往与党的代表大会相重合。但是,在革命年代或非常时期,党内领导人的代际更替也应当成为“党史分期”的重要标准。(4)重大历史事件。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因此,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之所以

  将重大历史事件单列,是因为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具有里程碑式的象征性意义。如,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社会主要矛盾也因之改变。

  (5)社会实践的变化。社会实践实质上是对各种影响因素的一个综合性概括,同时涵盖以上四点。之所以单列,一方面是因为众多研究者将社会实践作为“党史分期”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相对上述四点范围更广泛更全面。

  三、怎样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理解了历史分期具有层次性、客观性和相对性,确定了党史分期的标准,才能准确理解新时代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概念以来,学术界开展了一些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学者们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内涵理解还存在一些差异(见表1)。在不同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探寻最大程度的共识,正是本研究的意义之所在。如果严格按照党史分期的五个标准对党史进行划分,党的历史将被分为大大小小很多时期,这样武断的分期既体现不出层次性,又难以理解每个时期的历史意义。因此,党史分期不是将党史按照一刀切的方式割裂成小的歷史阶段,而是要在把握整体性的基础上再按照标准和原则进行分期(见表2)。第一层次,把握两个关键的时间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时间点自然将党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萌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与封建主义对抗的过程中,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创建了国民党,由于国民党后期脱离了群众,走向衰败。为了实现反帝反封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其成立具有划时代意义,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发展方向、新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并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层次,把握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年至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具有新旧社会交替的特征。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中共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第三层次,把握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两个重大事件将社会主义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二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三是新时代。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就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但是由于对社会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认识不够深刻,犯了错误,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在挫折中徘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的巨大转折,中国人民进

  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综上,新时代属于党史分期的第三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后,历经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的新阶段,“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现实意义(一)新时代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充分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探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从此迈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探索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对社会发展规律认知不足,党和国家也经历了挫折与徘徊,粉碎“四人帮”、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不断实践和创新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又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新时代”则是对中国共产党所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肯定。(二)新時代科学判断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前提纵观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对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阶段的正确判断能够

  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对社会主要矛盾和所处历史阶段的错误判断会使会主义事业遭遇挫折与徘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基础上做出的重大研判,有着充分的实践基础,也是未来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主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九大同时还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辩证地理解历史方位和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三)新时代有新要求、新任务和新前景新时代历史方位判断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基础之上,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收入分配不平等、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依然严重、行业之间差距拉大、环境治理面临重重考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严重制约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面对新要求和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对党和国家发展做出了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个阶段彼此相衔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光明。

篇六: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作者:卓爱平

  作者机构: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出版物刊名:兵团党校学报

  页码:29-32页

  年卷期:2017年第6期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历史性和政治性判断。研究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社会主义发生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发生的新变化。

篇七: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作者:董振华

  作者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版物刊名:党建

  页码:17-18页

  年卷期:2017年第12期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中国家生活需要历史阶段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篇八: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逐步实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如何理解新时代?

  新时代是什么时代?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大势中的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辉煌的未来,因为人类发展规律就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所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心。这个大的历史时代,注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第二,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时代”中的一个伟大时代。习近平同志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是这篇大文章的非常精彩的篇章。它的精彩在于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有“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是一个意味着;第二意味着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伟大旗帜;第三个意味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体讲:

  ——我们有强起来的目标。从2020年以后,我们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要求:第一,五大文明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第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第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第五,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每一个目标都非常清晰。富强的中国,GDP到本世纪中叶应该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民主的中国,民主制度各方面都非常健全,无论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制度都非常健全,运行有效;文明的中国,“五大文明”全面提升,中国人创造的新思想、价值观在世界上有巨大的影响;和谐的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美丽的中国,就是蓝天白云、蛙鸣悠扬。

  ——我们有强起来的战略。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推进建设法治中国,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

  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我们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我们推进数字中国(宽带中国)建设,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我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我们要实施一系列强国战略。十九大报告提到了科技强国、贸易强国、质量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强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中国制造二O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建设制造强国,到2020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2049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建设人才强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

  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我们要落实质量兴国举措。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全方位的质量要求。首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应当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其次,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第三,提高生态建设质量。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第四,提高军队建设质量。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第五,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历史中走来,向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进发。

篇九: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阐述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给世界上

  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首次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将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做出新的表述,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依然存在着变与不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新时代中国在发展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主要基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党基础和依据,同时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将新时代片面、单一地理解为一个新的阶段,仅仅将其看作是一个时间上的节点,而忽视了在历史进程上、在理论创新上、在目标、任务和要求上的深刻内涵。

  其二,随意、生硬捆绑新时代,为了提升文章的时效性和新鲜度,不假思索地将其作为定语随意与文章主题进行捆绑使用,弱化了新时代的严肃性。

  其三,新时代被狭隘地错用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发展的新起点。这一点在时下大量商业论坛的宣传中比较常见,造成了新时代的不当使用,说明人们对其内涵与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对新时代的运用,前提是深刻把握其深刻内涵与意义,要在准确解读新时代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历史方位、指导思想及新目标、新征程,恰当地用

  好这一具有严肃性、历史性与理论性的词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与实践基础为大众所深刻理解,让新时代在正确的传播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阐述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

  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首次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将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做出新的表述,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依然存在着变与不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新时代中国在发展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主要基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党基础和依据,同时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将新时代片面、单一地理解为一个新的阶段,仅仅将其看作是一个时间上的节点,而忽视了在历史进程上、在理论创新上、在目标、任务和要求上的深刻内涵。

  其二,随意、生硬捆绑新时代,为了提升文章的时效性和新鲜度,不假思索地将其作为定语随意与文章主题进行捆绑使用,弱化了新时代的严肃性。

  其三,新时代被狭隘地错用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发展的新起点。这一点在时下大量商业论坛的宣传中比较常见,

  造成了新时代的不当使用,说明人们对其内涵与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对新时代的运用,前提是深刻把握其深刻内涵与意义,要在准确解读新时代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历史方位、指导思想及新目标、新征程,恰当地用好这一具有严肃性、历史性与理论性的词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与实践基础为大众所深刻理解,让新时代在正确的传播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推荐访问: 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新时代 谈谈 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