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简析羌族萨朗舞曲的分类\特点和传承保护

简析羌族萨朗舞曲的分类\特点和传承保护

时间:2022-10-31 18: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羌族,他们自古就能歌善舞。羌族萨朗是羌族最为古老的民间歌舞形式,歌起舞起,有歌必舞,有舞必歌。羌族萨朗分很多种,且在音乐和舞蹈上风格迥异,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积极探讨羌族萨朗舞曲的分类和特点,将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羌族人民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

关键词:羌族;萨朗舞曲;喜事萨朗;忧事萨朗;特点;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6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3-0018-03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喜爱音乐的民族,是我国唯一始终保存最初族源、最具古老民族历史的民族。羌族人能歌善舞,他们在劳动、休息、逢年过节和婚丧喜事等日子中,总爱唱歌、跳舞。羌族萨朗便是对羌族人在这些活动中的各种不同的唱腔、唱词和舞蹈的总称,它是羌族人民表达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情感的重要形式,也是羌人的精神食粮。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复杂的唱法与唱词仅靠祖祖辈辈的口传心授来传承。羌族的歌曲包括民歌和舞歌两大类,根据歌唱场合和歌唱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山歌、酒歌、喜庆歌、锅庄舞曲和宗教仪式歌曲等5种不同的形式。我们现在所说的“萨朗”,也就是人们通常提及的“锅庄”,根据不同的表演场合和表演方式萨朗又可分喜庆萨朗、忧事萨朗、礼仪萨朗、祭祀萨朗和集会萨朗[1]。

一、羌族萨朗舞曲的分类

(一)萨朗(锅庄)的源起

萨朗舞曲也即“锅庄”舞曲,是羌族民间歌舞中的歌曲。“锅庄”一词,并非羌族独有,四川省内各少数民族和西藏、青海等地的藏族通常都习惯性地将他们的民间歌舞形式统称为“锅庄”。关于“锅庄”这个词的写法和解释,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写作“锅庄”,有的写作“锅桩”①。虽然写法有些不同,但大多是指四川省内各少数民族在室内的锅桩旁进行唱歌、跳舞等活动的习惯而来的。另外也有人认为“锅庄”一词是藏语“果卓”的变音,在藏语中,“果”即圆周,“卓”是指一种藏族民间舞蹈,这两个词连起来可解释为“圆圈舞蹈”,或“环舞”、“轮舞”,即围绕着一个圆圈来轮番歌唱和舞蹈。

(二)萨朗(锅庄)舞曲的分类

在所有的羌族歌曲中,萨朗(锅庄)舞曲的数量最多且最为庞杂。羌族因长期和藏族杂居,很多在羌族地区流行的舞曲,有一部分也同样流行于藏族地区。按陈兴龙教授的分法,羌族萨朗可分喜庆萨朗、忧事萨朗、礼仪萨朗、祭祀萨朗和集会萨朗五类,其中最主要是喜庆萨朗和忧事萨朗。喜庆萨朗主要是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表演,如羌族传统的羌历年新年、瓦尔俄足(歌仙节)以及农作物丰收、修房造屋、男女娶嫁、朋友聚会等。忧事萨朗则是在举办丧事时在死者家里和坟地表演的歌舞。

二、羌族萨朗舞曲的特点

(一)羌语的萨朗歌也即舞歌

羌族萨朗中的喜庆萨朗和忧事萨朗在音乐和舞蹈上均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音乐节奏和舞蹈节奏非常贴切,其音域一般在十度以内,六声音阶以内,主要是徽调式和宫商调式,音乐多以二乐句、四乐句等构成单调的曲式结构[2]。喜庆萨朗的舞曲一般曲调欢快明畅、音调浑厚粗犷、节奏较为自由,极具率直感,突出体现了羌族人民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而忧事萨朗在声调上有时低沉、有时高亢。羌族萨朗舞曲的演唱形式很少采用独唱,一般是由两组人或至少两个人在一起歌唱:即先由一组人或一个人带头唱一句,另一组人或一个人紧接着重复一遍;第一组人或第一个人再紧接着唱第二句,第二组人或第二个人又紧跟着重复第二句。如果某首歌只有一句歌词,则反复唱这句,直到第一组人或第一个人不再唱下去为止。羌族人唱歌时都习惯在每一句曲调的前面带上一个时值约半拍的预备音,这样就使歌曲在演唱时变得非常紧凑。其实,这种演出形式在少数民族的音乐活动中运用极为普遍,在一些文字使用不太普遍或没有文字的民族中,这种演唱形式更为常见。其原因是这种演唱形式很容易被人记住,更容易被人学会演唱,与民间口头传述的传播形式相适应,也最适合于民间的口头即兴创作。喜庆萨朗舞曲中的歌曲常用男女群体式对唱,歌词没有具体的意义,但歌唱节奏与强弱交替的节拍感很明显。

在瓦尔俄足节中表演的萨朗歌舞一般的排列顺序按男女人数而定,如果男女人数相近,就按照男前女后排列;如果表演时大多数人是妇女,则按照中老年妇女站前面、年轻妇女站后面的形式排列,在一个较大的平坝中排成圆圈或弧形,由老年妇女领歌,演唱古老的羌族歌谣,尔后由中老年妇女齐唱一段或一句,年轻妇女重复唱一遍,再一起跳舞。这种表演都不用伴奏乐器而采用徒歌的形式,乐曲开始常加一拍或半拍起始音,速度由慢而快,唱、跳至激烈处,领舞者突然带头加快舞步,变换基本动作并在舞曲末尾插入吆喝声,一曲完后,大家稍事休息或饮咂酒助兴,另起一曲。歌词大多用衬词,无具体的含义,歌唱节奏和强弱交替的节拍感明显,曲调短促,调式多有交替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羌族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古老的羌族萨朗也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东西,受到其他民族歌舞的影响。在每年的羌族瓦尔俄足节的歌舞活动中还会集体编创新曲,新曲创作好以后,又会在来年的瓦尔俄足节上演唱。羌族萨朗舞曲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绝大部分喜庆萨朗因其所流行的地区不同还各具特色,通常,按这种不同的地区特色来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威州区、沙坝及赤不苏区、通化及薛城区。威州区的羌民因所住区域接近汉族居住地,在文化生活方面受汉族的影响较大,因而在这一带流传着较多的汉族民歌,而汉族因为没有和羌族相同或类似的民间歌舞形式,所以在这方面给羌族的影响较小。沙坝及赤不苏区、通化及薛城区,这两个地区由于接近藏族地区,羌族民众和藏族民族的交往比较频繁,因而在歌舞方面受藏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赤不苏区所流行的羌族歌舞,其中很大一部分与藏族歌舞相类似。可以说,羌族歌舞在很多程度上与藏族歌舞有着较深的渊源。

(二)羌族忧事萨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歌舞形式,目前在很多地区已消失,保存下来的也不多了,但忧事萨朗这种歌舞形式与羌族人民古老独特的风俗渊源深厚,且受其他民族歌舞元素的影响较少。用于丧葬仪式的丧事歌舞并不表现悲伤情绪,内容多为对死者的赞颂,对死者亲属的安慰,如祭祀民歌和葬礼安魂歌曲。祭祀民歌由宗教职业者“端公”说唱,歌曲曲调单纯,边歌边夹韵白或快板,类似说唱音乐。葬礼安魂歌曲是在老人逝世后办丧事时唱的哀歌,曲调单纯沉闷,风格古朴,或连哭带唱,内容多是叙述丧事礼仪和对死者的思念。

三、萨朗舞曲的传承保护

羌族音乐具有包容性,汲取了许多其他民族音乐里的元素。羌族歌曲之多、之广、之深,对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来说是惊人的。羌族音乐里面还有很多细分,不同部落不同寨子之间,音乐都有所不同和传承,保留着各自可贵的特质,这可能是由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地貌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一个母亲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深厚沉淀。羌族没有文字,羌族人的歌就是他们口耳相传的史诗,羌族萨朗舞曲就是羌族史诗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某种角度我们可以说:音乐、舞蹈和酒就是羌族人的精神生活。

社会生活和各种习俗活动是形成羌族传统音乐的基础。如羌族人在丰收喜悦之时、喜庆婚宴之日和举行丧葬仪式时,都要唱歌跳舞,这便是“喜事萨朗”和“忧事萨朗”产生的源头和传唱的基础。羌族萨朗舞曲独特的旋律承袭着羌族这个古老民族祖祖辈辈口传心授的传统文化,记载着羌族人民文化艺术的发展史,伴随和反映着羌族人民的劳动生活,浓缩了羌族人民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感情、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和风土习俗,是羌族人民独特的备受喜爱的民间文化艺术综合体[3][4]。萨朗舞曲由于其表演的群体性使其自然而然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它对于家庭、亲族、社区以及各种社团间增进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不可小视的力量;羌族民众在跳萨朗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增进认识了解,融汇情感,加强友谊,还能化解矛盾,调解关系,增进和谐。优美的萨朗舞曲也是羌族人审美活动的最原生态的体现。

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史的真实写照,是陶冶广大民众情操和激发人民斗志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无形资产。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是对人民群众文化创造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也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5]。和羌族的传统舞蹈一样,羌族的传统音乐也具有活的“文物”价值,它集中反映了羌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生产和斗争。“石田山地,俗尚勤俭,咿唔之声,彻於田境。”是历史文献对羌族人民音乐活动的真实写照。萨朗舞曲是典型的原生态羌族传统音乐文化产物,它留存于汉藏音乐文化的夹缝中,不时受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却千年如一日地保存着其独特、古朴的风格和魅力,这不能不让人惊叹。羌族和羌族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艰辛和磨难走到现在,足见其内聚力的强大和文化底蕴的深厚。汶川大地震使羌族和羌族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拯救和保护羌族文化已刻不容缓。就萨朗舞曲的保护和传承而言,笔者以为目前最为关键的一是深入羌区,调查搜集、记录保存现有的舞曲,对萨朗舞曲进行录音、记音、整理;二是尽全力抢救和保护萨朗文化的传承人,对传承人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察,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生活保障,动员鼓励传承人进行传、帮、带,以星星之火可燎原的态势使羌族萨朗舞曲得到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群体参与性,在羌区的各大中小学校大力开展羌族萨朗的教授和表演活动。相信通过政府和民众的共同的、不懈的努力,羌族萨朗这一民族艺术的奇葩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责任编辑:马林

注释:

①四川省内大多数少数民族以往都没有使用灶台的习惯,而是在堂屋中挖一个火坑,或用石块在楼板上砌一个火塘,周围用三根石柱或一个三脚大铁圈,支起来煮饭或烧水,故有锅桩之称。

参考文献:

[1] 陈兴龙.羌族萨朗的价值及保护和利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

[2] 杨碧嫦,陈远贵.浅析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3] 姜祥仲.羌族萨朗的主体型和相互之关系[J].中国音乐,1990(3).

[4] 董方权.羌族传统音乐与民俗[J].中国音乐,1990(3).

[5] 黄念清.让民间文化代代传承[J].政策,2003(5).

推荐访问: 羌族 传承 舞曲 保护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