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推进安徽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安徽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2-10-30 16: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安徽省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皖北地区被纳入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其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当前,皖北地区应抢抓机遇,明确思路,突出重点,促进四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对策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加快皖北振兴战略,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将皖北地区纳入《规划》范围,为皖北地区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皖北地区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一、皖北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化水平较低

皖北地区发展的短板是工业。2012年皖北三次产业结构19.2:49.6:31.2,一产比重高于全省6.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滞后全省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约为42.0%,低于全省2.2个百分点。皖北地区所辖22个县(市)中,有17个县以第一产业为主。另外,皖北地区产业层次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

(二)城镇化发展滞后

2012 年,皖北地区城镇化率为40.8%,分别低于全省、全国5.7和11.8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二者比值约0.94,与发达国家城市化加速期两者之间比率1.4~2.5的正常区际存在较大的差距。皖北地区缺乏有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城市竞争力整体较弱,目前皖北地区还没有一个城市排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0位之内。由于财力薄弱,皖北地区县城、小城镇建设严重滞后,集聚人口和产业的能力较弱。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大中型现代化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农业机械化率只有42.5%,落后于全省3.5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缺乏,农产品加工层次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农业经营人才和农技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四)资源环境约束明显

皖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皖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557.5亿立方米,只有全省和全国的46.4%和24.1%,特别干旱年份缺水率达30%。经过多年治理,皖北境内淮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但仍有65%左右水质存在不同程度污染,28.6%的水质重度污染。皖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于20%,环境容量相对较小。

(五)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皖北地区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其素质普遍不高,高层次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皖北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占全省比重较大,特别是村庄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效率不高。根据土地利用最新数据,皖北地区的村庄建设面积占区域面积的11.68%,为全省最高,未来通过土地整治增加建设用地资源的空间很大。

二、皖北地区发展环境分析

(一)皖北四化协调发展面临良好政策机遇

2012年11月,《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获得国家批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皖北地区的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凤台县及潘集区、毛集实验区被纳入规划范围,由此,皖北地区正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规划在财税体制、基础设施建设、要素投入、项目布局方面对中原经济区进一步加大支持,这为皖北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同时,安徽省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皖北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意见》等文件,提出多条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这些具体政策将推动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皖北地区具备四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

安徽省皖北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周边市场覆盖3亿人口以上,市场空间广阔;煤炭、农产品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当前,皖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阶段,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内生增长动力明显增强。同时,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态势初显。宿州埇桥、亳州涡阳、阜阳颍上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阜阳、亳州、宿州等地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淮北市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四化协调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三、推进皖北四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关注三农问题

皖北是安徽省农业大区,农业比重大,农民数量多,农村面积广阔,要促进皖北四化协调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国家给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皖北发展农业,首先要紧扣这一定位,利用国家各项支持粮食发展的政策,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要素投入力度,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提高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在产业发展方向上,首先要主攻具有皖北地区比较优势的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等大宗农产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保障大宗农产品运得出。同时要注重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如阜阳和亳州黄牛、亳州中药材、砀山酥梨、怀远石榴等特色产品,促进其精深加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普遍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皖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皖北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应抓住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组织农民学习科技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改善农村环境。皖北地区农村面积大,四化协调必须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大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二)突出特色产业发展

坚持工业化为引领,咬定工业化不放松,是实现皖北四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皖北地区工业基础一直较为薄弱,目前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加快皖北地区工业发展,关键是要坚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一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皖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要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有效推进农业人口转移。目前,皖北地区已形成各具特色、有一定优势的相关产业,如淮北的食品加工、亳州的药材加工、宿州轻纺服装鞋帽加工等,要立足这些基础,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作用。二是推进资源深加工。皖北地下煤矿多、地上粮食多,其煤炭资源占全省95%以上,粮食产量占全省60%以上,要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煤炭资源深加工,打造“煤-电-化”、“煤-电-铝”、“煤-电-硅-光伏”等产业链,走多联产之路。加快引进和集中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化、品牌化。三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皖北地区工业化不能仅仅依赖于资源,要未雨绸缪,敢于无中生有。积极开展产业发展潜力评估,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产品市场前景较好、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产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大力推进城镇化

皖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低,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国际经验,皖北地区城镇化率已超过30%,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皖北地区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一是推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首先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土地指标、重大项目布局上向中心城市倾斜,把蚌埠、阜阳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断扩大宿州、亳州、淮北、淮南城市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其次,皖北各县多为人口大县,但县城人口集聚能力弱,县城建设滞后,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具备发展成为中等城市的潜力。同时要推进撤县改市,有助于各县争取更多发展政策,集聚人口和生产要素。最后,择优培育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力的重点镇,如亳州古井镇、淮北临涣镇等,鼓励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商贸等特色产业,使小城镇迅速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二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开发区是产城融合发展的最直接体现。将开发区纳入所在市、县的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开发区与城区基础设施及产业对接,促进开发区与所在市县的产城融合。加强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加快农业人口异地转移。皖北地区人口密集,大量农民亟待转移,单靠皖北地区就地城镇化难度较大。因此,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

(四)着力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皖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皖北地区发展。一是多措并举保障水资源供给。皖北地区尤其是淮北地区水资源总量较少,按国际标准属于重度缺水地区。而且皖北地区水污染较为严重,这又加剧了水资源缺乏。要加快建设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跨区域调水工程,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保障皖北地区发展所需水资源供给。二是加快转型走绿色发展之路。皖北地区作为后发地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加快推进四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新路子。严格环境准入,适度限制高耗水、高排放产业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加快煤炭、电力等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产业集聚、生态化发展,推进循环工业园建设,打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皖北发展,如果在体制机制上仍然没有如破,必然受到制约。一是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国家对于中原经济区给予了较大的先行先试权,皖北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试验区、示范区建设,抓好试点、示范项目,加强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二是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皖北地区与河南省地域相邻、人文相亲、资源禀赋相似,从产业分工和市场来看,相对于长三角等地区,与中原经济区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更加紧密的合作和工作协调机制,加速融入中原经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与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定期的沟通与协调,以实现互利共赢。三是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阻碍“四化”协调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减少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振宇,陈香.皖北资源型城市发展可持续分析及相关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10).

[2]宋振宇.推动皖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探究[J].蚌埠党校学报,2012(01).

[3]任志安,赵静静.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03).

[4]李琼英.安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区域差异实施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11).

[5]蔡世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06).

(作者单位:安徽省经济研究院)

推荐访问: 安徽 协调发展 四化 推进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