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遗址类大运河遗产的利用与展示策略

遗址类大运河遗产的利用与展示策略

时间:2022-10-23 15: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南旺枢纽分水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是目前已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保存最完整、类型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大运河遗产点段。基于对南旺枢纽分水遗址的价值特征和现状条件的分析,探讨了针对展示区域的局限性、遗迹内涵的不完全确定性、区域地貌变迁显著、遗存类型多样化等问题的展示设计解决方案,以期提出遗址类大运河遗产的利用与展示策略。

关键词:南旺枢纽;大运河遗产;遗址保护;展示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4-31-(4)

1 南旺枢纽分水遗址介绍

1.1 历史沿革

中国大运河开凿至今2400余年,全线贯通时期主线通航距离长达2500km(隋唐时期)和2000km(元明清时期),为世界之最,其漫长演进历程几乎聚集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水道和水工程规划、设计、建造技术的全部发展成就。

南旺枢纽的调水、分水系统工程,成功地解决了京杭大运河水脊处的水源供给问题,确保了明代至清代大运河的南北贯通,并使大运河成为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越岭运河。分水遗址位于南旺枢纽的核心区域,是此段大运河废弃、湮没后形成的遗址,也是目前已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保存最完整、类型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大运河遗产点段。该遗址的利用与展示,对于阐释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技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南旺枢纽由河道、引水工程、分水设施、蓄调系统及祭祀建筑构成,为京杭大运河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解决了“水脊”缺水的难题,是中国大运河遗产上最为重要的水利枢纽之一。南旺枢纽实现了会通河山东地垒分水岭的水源调度,实现了绝对高差50m穿越,是工业革命前,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水利规划和水工建筑群之一。

分水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是目前已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保存最完整、类型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大运河遗产点段。遗址占地面积28.6公顷,目前经考古发掘揭露的区域约4000m2。

2 分水遗址遗产特征与利用展示方法

2.1 遗产构成

南旺枢纽分水遗址遗存本体包括:河道遗存、水工设施遗存及相关遗产。其中河道遗存包括:会通河(运河主河道)遗址、小汶河故道;水工设施遗存包括:砖石堤岸、石筑台阶码头、邢通斗门、木桩挡板遗迹;相关遗产主要指分水龙王庙建筑群遗址。

河道遗存:会通河始凿于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末因水源不足而废弃不用,明永乐九年(1411年)国都北迁重开会通河,为解决水源不足,兴建了南旺枢纽。清末随着漕运结束,会通河及南旺枢纽等逐渐废弃。小汶河是为补充运河水源,于今大汶河下游坎河口处筑戴村坝阻挡汶水南流济运,重新开挖疏通长达八十余里的汶河溜道,引汶水至南旺南北分流,南接黄淮,北通漳卫南运河。

水工设施遗存:永乐年间重开会通河时,疏浚河道,修筑运河砖堤、分水驳岸、节制闸、减水进水闸(斗门)等水工设施,并逐步增设闸坝,完善运河与南旺湖的蓄调功能。明、清两代这些水工设施略有维修、改建,至清末漕运结束后逐渐废弃,形成了现在的水工设施遗存。

龙王庙建筑群遗址: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是随运河而兴衰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创建以来,经明、清多个时期添建和修葺,逐步形成的一片古雅恢弘、功能齐全的建筑群。目前通过两次考古发掘已清理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的建筑基址,并对部分地面建筑进行了修复保护。

2.2 利用与展示方法

2.2.1 突出不同类型遗存的价值特征

遗址现场的处理着重强调河道与水工设施遗存的价值特征。依据考古确认的范围进行场地标识,真实地反映历史时期的运河河道与引河河道的线路、形态以及分水口的布局。对于考古发掘揭露的古代水工设施遗存,在满足保护遗存安全的前提下,保存较好、历史功能明确的,尽可能通过足够范围与程度的遗存自身形象的展示反映中国古代水工设施的外形、材料、工艺特征。保存不完整或历史功能尚不明确的,主要考虑通过位置标识说明该遗存与其他遗存的关系及其对于遗址总体的意义或潜在价值。

2.2.2 注重现场参观体验

着重处理展示开放区域的局限性与南旺枢纽工程整体、以至中国大运河遗产整体的系统性之间的矛盾。注重场馆展陈,通过与遗址现场处理效果相呼应的场地外阐释手段,为到访者提供全面的背景知识,补充、增进遗址现场参观体验,促进公众对遗产整体的理解。

2.2.3 强调相关遗产对总价值的贡献

正确定位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及遗址的价值,重点是通过合理利用其现存遗址和古建筑,阐释其作为相关文化遗产与运河水工遗存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其对遗产总体价值的贡献。

2.2.4 减少干预

遗址所在区域地貌变迁是大运河废弃后,在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可理解的结果。在充分理解和利用遗址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采取尽量减少干预、基于现状的景观和环境设计策略,阐释遗址演进的过程,以助于体现南旺枢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2.5 开发社会实用功能

通过遗址展示开放以及符合遗产价值的阐释活动的开展,为公众、尤其是遗址所在社区提供拓展遗产知识、感受历史文化和进行休闲游憩的场所,对遗产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 南旺枢纽分水遗址展示方案

3.1 展示总体方案

展示设计以“运河水脊,水工奇迹” 、“人类遗产,共同传承”为核心;以“永不消逝的运河”为设计理念,应用木、石、植物等基本设计元素,整体全面的展示了南旺枢纽分水遗址的结构、运行原理、分水机制、分水龙王庙建筑群遗址布局、以及这一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

南旺枢纽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水枢纽展陈设计重点紧扣展示主题,整体阐释说明南旺枢纽这一综合水利工程的组成要素、运行原理和机制以及价值, 根据遗存现状、场地特点等因素,将阐释系统划分为遗址现场展示的阐释系统、馆舍室内展示的阐释系统以及室外空间展示和活动场地的阐释系统三个部分。

整个遗址区场地以代表蜿蜒流淌的运河及运河历史为核心流线型构图,分区布置四大节点——主入口广场、遗址现场展示区、公众活动区、室外展陈区。四大节点相互呼应从而形成完整有序的空间环境。

3.2 河道遗址展示方案

3.2.1 展示内容

河道遗址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会通河、小汶河河道遗存;会通河河道遗址剖面;会通河河道南边界位置标识。

3.2.2 材质与做法

1、会通河、小汶河河道遗存

会通河、小汶河河道采用卵石标识展示方式。河道整体挖深1.5m,场地整平压实后铺设150mm厚基层,最上层散铺200mm厚卵石层。基层采用级配粒料,具有足够的耐冲刷能力和强度,并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卵石选用直径100~200mm为主,掺配50~100mm、250~350mm的灰白色鹅卵石,上面禁止游客行走。

2、会通河河道遗址剖面

会通河河道遗址剖面采用遗址考古现场展示方式。河道剖面内淤积物强度较弱,所以采用侧壁整体揭取,然后做挡墙,再把揭取的侧壁土整片放上去的展陈做法。河道遗址剖面长30m,宽3m,从现状地表下挖至生土层,剖面内设参观梯道和木栈道平台。 河道遗址剖面两侧设有木质铺地,铺地宽5m,长35m。河道遗址剖面上设遗址保护棚,保护棚宽5m,长35m,高2m,玻璃材质。

3、会通河河道南边界位置标识

会通河河道南边界位置采用卵石筐标识展示方式。卵石取用直径大于等于0.4m的白色鹅卵石,规则堆砌在卵石筐内,卵石筐长0.75m,宽0.5m,高0.5m,金属材质,采用分层堆砌方式,横向并列2排,纵向堆砌3层。

4、木栈道

木栈道铺设于河道卵石层之上,宽2m,高0.3m(相对于卵石层),供游客参观行走使用。栈道立柱下设独立的混凝土墩基础,底部在压实的地面以下。

3.3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遗址展示设计方案

3.3.1 遗址现状

整个建筑群坐南朝北,面向分水口,自东往西由龙王庙建筑群、禹王庙建筑群、宋公祠建筑群和白大王庙建筑群四组院落构成,前三组建筑群均为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彼此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连通。

最东侧一路的龙王庙建筑群由牌坊、山门、戏楼、钟鼓楼、龙王大殿、关帝庙组成,以龙王大殿、关帝庙为中心。以院落内的甬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自北向南依次为牌坊、山门、戏楼、钟楼、鼓楼、龙王大殿和关帝庙。该组建筑除关帝庙之外,大多毁于上世纪“文革”时期,现仅残存基址。

中路的禹王庙建筑群由水明楼、接官厅、东西厢房、禹王殿、观音阁组成,以水明楼、禹王殿、观音阁为中心。以院落内的甬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自北向南依次为水明楼、接官厅、东西厢房、禹王殿和观音阁。该组建筑除禹王殿和观音阁,其余建筑均仅存基址。

西路由大门、六角亭、过厅、潘公祠、白公祠、宋公祠及院墙组成,以宋公祠为中心。上述诸建筑基址分别呈中轴对称布局,组成三进院落,并由甬道和过门连通形成一有机整体。在宋公祠建筑群的西侧还有以白大王庙为主体的一进小型院落。

3.3.2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遗址展示方案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遗址是核心展示区,展示面积约0.77公顷,以“遗址现场展示+已修复建筑室内展示”的方式展示遗产内涵。按照分水龙王庙建筑群整体——自东向西四路建筑群——重要单体建筑的顺序,分层次阐释介绍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其修建历史。主要阐释展示设施包括现场解说牌、室内解说牌、现场虚拟现实系统、便携解说系统。

3.3.3 阐释内容

1、主体建筑遗址

四组主体建筑遗址采用玻璃覆罩展示手法,主要包括:白大王庙、大门、潘公祠、白公祠、过厅、东厢房、西厢房、接官厅、水明楼、龙王大殿、钟楼、鼓楼、戏楼、山门、字纸楼。

玻璃覆罩位置均按建筑基址考古范围而定,设计高度为0.5m(地面找平后相对高度)。保护罩子采用防滑上人中空透明玻璃,玻璃内侧贴透明隔热膜,减少热辐射对遗址表面的破坏。保护罩采用顶部可开启方式,供遗址日常防护使用;罩子四周留有适当空隙,保持覆罩内自然通风干燥。同时保护罩玻璃板应具有良好的防滑、耐磨性,维护更换周期为一年。

2、院落范围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遗址院落范围采用覆土回填展示方式。首先对遗址内裂缝、濒临崩塌土块、鼠洞、散落的土块、表面雨蚀洞孔等进行临时性修复保护,然后对遗址表面强度较低的棱角处、表面风化酥粉处、表面松散土等处进行加固支护等处理措施,遗址表面清扫后,上铺2~3cm厚细砂层,然后用原土(素土)进行回填压实。

3、海漫石

海漫石采用玻璃覆罩展示方式,玻璃板直接镶嵌在木栈道平台上,其长8m,宽2.3m。玻璃板采用可开启方式,以供遗址日常防护使用。同时玻璃板应具有良好的防滑、耐磨性,维护更换周期为一年。

4、牌坊

牌坊采用原址回填,地表标识展示方式。标识条采用银白色金属板材质,直接铺设在木栈道平台上,其长12.5m,宽1.72m。

5、木栈道平台

木栈道平台位于建筑群遗址北侧。此平台既是组织游人从建筑群遗址正面(北面)开始参观遗址的组织空间,又是连接龙王庙建筑群遗址与河道遗址的过渡空间,面积约为1000m2。

6、道路标识

木栈道标识建筑群原有主要道路,其设计宽度分别为1.8m、2.7m,设计高度为0.3m(地面找平后相对高度)。砾石标识新建道路,设计宽度为1m,设计高度为0.1m(地面找平后相对高度)。

7、残碑归安

残碑在本体防风化处理基础上,原址归安。

3.3.4 工程做法

四组主体建筑遗址采用玻璃覆罩展示手法,主要包括:白大王庙、大门、潘公祠、白公祠、过厅、东厢房、西厢房、接官厅、水明楼、龙王大殿、钟楼、鼓楼、戏楼、山门、字纸楼。分水龙王庙建筑群遗址院落范围采用覆土回填展示方式。

1、玻璃覆照

玻璃覆照展示手法主要用于分水龙王庙遗址若干主体建筑的展陈上。玻璃覆罩位置按建筑基址考古范围而定,设计高度为0.5m(地面找平后相对高度)。保护罩子采用防滑上人中空透明玻璃,玻璃内侧贴透明隔热膜,减少热辐射对遗址表面的破坏。保护罩采用顶部可开启方式,供遗址日常防护使用;罩子四周留有适当空隙,保持覆罩内自然通风干燥。同时保护罩玻璃板应具有良好的防滑、耐磨性,维护更换周期为一年。

2、覆土回填

覆土回填首先对遗址内裂缝、濒临崩塌土块、鼠洞、散落的土块、表面雨蚀洞孔等进行临时性修复保护,然后对遗址表面强度较低的棱角处、表面风化酥粉处、表面松散土等处进行加固支护等处理措施,遗址表面清扫后,上铺2~3cm厚细砂层,然后用原土(素土)进行回填压实。

3、道路标识

木栈道标识建筑群原有主要道路,其设计宽度分别为1.8m、2.7m,设计高度为0.3m(地面找平后相对高度)。砾石标识新建道路,设计宽度为1m,设计高度为0.1m(地面找平后相对高度)。

3.4 入口广场及室外展陈

3.4.1 概况

广场从遗址区南侧济梁线进入,场地整体平整而开阔,入口西侧设有管理用房和公厕,东侧设有停车场管理用房,面积约为0.55公顷。遗址区入口广场是遗址展示序列的正式开始,在功能上起到总览遗址概况、为游客提供休息、集会等必要空间场所的作用,是遗址博物馆功能的室外延伸。

3.4.2 材质与做法

入口广场采用青色透水砖材质铺地。室外展示廊采用木质廊道、玻璃展示板材质;景观墙采用石材;大运河舆图长卷采用金属板雕刻,两侧设有青石铺地;旱溪采用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石快随意堆砌方式,周围配有低矮灌木花卉点缀其间。

4 总结

南旺枢纽分水遗址具有典型的展示区域局限、遗址内涵不完全确定、区域地貌变迁显著、遗存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在本规划设计中注重多种方式结合,结合现场展示和博物馆解说,以提高公众对遗址整体的理解深度;在利用功能定位、现场处理方式、价值阐释体系等方面,强调遗存个体对遗产总体价值的贡献;确定合理的展示区域和回填区域,以取得现场展示的局限性与工程整体的系统性之间的平衡。应当认识到遗址类文化遗产从考古发掘——遗产文物规划——展示方案的设计——施工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参考文献:

[1] 姚汉源.京杭运河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2.

[2] 张廷皓,于冰.京杭运河水运、水利工程及其遗址特性讨论[J].北京:文物.2009,(4).

[3] 谭徐明,于冰,王英华,等.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J].北京:水利学报.2009-10.

责任编辑:张吉明

推荐访问: 大运河 遗址 遗产 策略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