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注生活的伦理学:科学发展观新解读

关注生活的伦理学:科学发展观新解读

时间:2022-10-21 19:05: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发展伦理认为,就发展的终极善来说,发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发展的首要善来说,发展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发展。高度关注生活的伦理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以人为本,让发展的眼光聚焦于人们的生活;全面发展,实现人们对生活的丰富性的内在诉求;协调发展,实现人们对和谐生活的价值追求;可持续发展,引导人们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这一深刻凝结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智慧的科学发展现必将在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构建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和谐、以国家为主体的世界和谐、以人类为主体的宇宙和谐的伦理目标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生活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0)03-0022-04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社会新的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本文试从日常生活的视角解析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蕴涵,以期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以人为本:让发展的眼光聚焦于人们的生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活为本。这里的“生活”,指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生活在世上,需要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以维持生存,需要与人及群体的交往以保障生存,需要精神的依托以得心理的安适,这些都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是人们通过享用、占有、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能动的活动。“人的生活是一切社会的原初性的根基。社会只是生活的必要手段,生活本身的质量才是人们生活的目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必须能够生活,才能够从事其他创造历史的活动,从而为不断实现自己的意义存在即更有价值的高层级的生活创造条件。传统发展观的最大缺陷就是在发展问题上的“意义空场”与“价值迷失”。究竟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什么在发展?经济增长是否就等同于发展?发展要不要落实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在这些关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事实上,传统发展观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物是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人却成了发展的手段。这种片面推崇物的价值、轻视或否定人的价值的发展观使人们在生活中形成了价值观上的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这样的经济增长、物质充裕到头来可能导致“反发展”、“伪发展”。那么发展所追求的善是什么呢?发展伦理认为,就发展的终极善来说,发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发展的首要善来说,发展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发展围绕人、为了人,而不是人围绕发展,更不是为了发展而牺牲人的根本利益。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证明: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单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不等于发展,物品富裕并不等于人人都能生活得美好。科学发展观明确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展开,就彻底克服了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弊端,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深刻凝结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智慧和世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发展观极富人文情怀地突出强调了发展的目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使发展的眼光聚焦于人们的生活。

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伦理学认为,真正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追求人们美好生活的发展。发展伦理学的杰出先驱德尼·古莱把美好生活的普遍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最大限度的生存、尊重和自由”。他所说的“生存”其实就是生活。因此这里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美好生活的普遍因素有三,即最大限度的生活空间、人受到足够的尊重和享有充分的自由。那么,只有以美好生活看待发展、以尊重看待发展、以自由看待发展,才能实现“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使人们获得想要的生活。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主张“全面发展论”,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发展战略、“共富”发展战略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实施人文发展战略。人文发展战略是对传统的片面推崇物的价值、轻视或否定人的价值的“物本主义”的发展观的否定。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人们生活的改善与幸福指数的提高,相反,经济增长甚至还有可能带来幸福指数的负增长。人文发展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首先是“能够生活”。很难想象,家徒四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会产生幸福感,美好生活首先是生存需要的满足。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发展战略通过扩大就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举措把事关人民群众生计的事情如就业、温饱、住房、医疗保健、生产生活安全、老人福利等问题摆在第一位,使劳动人民最大限度地生存,使其少受疾病、有害自然物质的侵害,使之获得免受饥饿之苦,获得足够的营养、拥有适当的衣食、住所和享用清洁用水和卫生设备等基本权利。其次是自由与尊重。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实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后目的和重要手段。”而人的实质自由的取得除了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因素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人的“可行能力”。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主体可行能力的大小与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这个理论已得到理论界的普遍认同。科学发展观实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满足人们的受教育的权利。发展基层民主,拓宽参政议政的渠道,使人们享受政治参与的自由。实现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个体主体具备追求与选择“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之获得自身受到尊重、他人不能违背自己意愿而用以达到其目的的感受,从而使主体获得更多的选择能力,使其追求美好生活时受到较少的阻碍与限制,从而为自由与尊重的获得奠定个体能力基础。

实施“共富”发展战略。“邻居决定幸福”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幸福感一方面依赖于生活本身的品质,同时受制于周围环境,由于同周围环境的对比而产生的内心平衡感对幸福感的实现影响很大。平衡是和谐的基础。贫富差距太大是社会稳定的危险因素,因为贫富差距加大往往只使少数富人产生短暂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很快就会被一种更深层次的不安全感所取代。富人通过对比会因为在人之上而内心自豪,但是因为大多数穷人内心的不平衡,使个体与自我失去和

谐,这些穷人还是富人生活的不稳定因素,富人更会体会到因财富而带来的危机感。经济学研究也表明,基尼系数越大,收人分配越不平等,人们总的幸福感就越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从大多数人的角度出发的发展,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是一种“双赢”的发展。它要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占有资源的行业与不占有资源的行业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它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激励人的活力,推动社会发展。它要求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特别要注意使低收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共享发展的成果。它要求全社会关心爱护帮助困难群众,尽可能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医疗、教育、就业的机会,缩小“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地使最大多数人感到生活幸福。

二、全面发展:实现人们对生活的丰富性内在诉求

生物人类学家格伦(Arnold Gehlen,1904—1976)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他认为,人在生物学意义上是“未完成”、“未确定”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未特定化的,因而人需要解释和确定自己,需要通过活动完备和发展自己。人对生活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说明了这一点,他指出,人的生存需要满足之后会有更高级的安全与社会需求以及尊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是不断地升级而不逆转的。总之,谋求存在、生存、生活得好、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我想,无论人们对生活的丰富性有多少花样要求,也都无外乎江畅教授所总结的三层需要,那就是“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与享受需要”。

从人的存在角度看,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综合存在。从人的自然性的角度看,人来源于动物,必然具有同动物一样的食色欲望与本能需求,有趋利避害、追求物质满足的特性,因而现实的人的需求呈现出本能的自然性、物质性特征。但作为一种社会性的高级存在物,人的需求也呈现出社会性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精神性的需求,诸如人的价值需求、美的需求、人格需求、幸福感、成就感等。这里的规律是,随着人的物质性需求的进一步满足,其精神需求所产生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物质性满足总会有一个“饱和点”,而精神需求则没有。因此,对生活的丰富性的追求是人的存在的基本状态。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全面发展论”正是针对人性的一般内涵而提出的。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首先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并为政治、文化(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等提供物质保障,而政治、文化的发展则满足人的更高层级的需求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与精神支持。

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进到今天,人们的物质需要已逐步获得相应的满足,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与享受需要正在社会成员中普遍产生。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而且还有精神的需要;人不仅应当追求物质的富足,而且应当追求精神的富有。虽然没有物质的满足,人无以生存,但没有精神的追求,人无疑会沦为异化的存在。如何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生活丰富性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给予了全面的反映。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了,才会有产品的丰富,也才会有基本愿望的满足,才会有社会的文明。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正是强调了物质文明的这种基础地位。

其次,这是一种重视人的精神需求的发展观。如前所述,人的物质需求总会有一个相对“饱和点”,而精神需求则没有,精神存在是人存在的本质状态。科学发展观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推动现代人的人格提升和自我实现,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完成人之为人的全面实现。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追求个性丰富与发展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是单一的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而科学发展观主张“全面发展论”,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崇尚的是高扬人的个性丰富与发展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个性的丰富与发展基于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需求而产生;另一方面,个性的丰富与发展又有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从而为进一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提供保障。

三、协调发展:实现人们对和谐生活的价值追求

生活是多元立体的,美好生活的乐章除了安适与丰富,更需要和谐的音律。一个家庭缺少和谐将失去温馨,社会缺少和谐将失去安宁,世界缺少和谐将不再和平。而一个人如果身心不和谐甚至就会丧失了健康。和谐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秩序,是人们生活的理想愿景。现代意义上的和谐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等。这种和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和谐,而是动态的和谐,包涵着差异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提出“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们对和谐生活的价值追求。

首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世界自然宪章》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有最好的机会发挥创造力和得到休息与娱乐”。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精神无机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而不是高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种悖论:人的生存依赖于对自然的改造,但对自然的过分改造又反过来危及人的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把握好人对自然改造的“度”,以保护人的“无机的身体”。

其次,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科学发展观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还有很多社会需求,不然即使他周围全是面包,人也是不满足、不幸福的。因此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通过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逐步形成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机会、又可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公正的社会环境,实现人与社会的长远和谐。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原则。在对外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承公道,伸张正义,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增进世界和谐。

最后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包括人的精神和谐和人的身体和谐两个方面。第一是人的精神和谐发展,即人的心灵和谐发展,从心理学的角

度讲就是人的心理素质和谐发展,即人的智力、道德、情感各部分和谐发展,是人的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第二是人的身体和谐发展。对个体而言,人的精神与身体两个方面的协调才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需要推动社会个体的人格提升与自我实现。科学发展观提倡人类对自然的尊重敬畏,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人与人的和谐,提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人们实现精神的超越与自我实现。如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往往需要精神上的体悟,并且通过这一过程帮助人们实现精神上的净化,即在“乐山”“乐水”的意境中让心灵更加宁静,从而实现个体身心的整体和谐。

四、可持续发展:引导人们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

随着西方进入“消费社会”,生活方式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甚至“消费方式”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代名词。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伦理渗透到人的现实生活中,通过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实现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

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中国的新节能减排计划,表明中国将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面积,使用气候友好科技,并在2020年之前达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的目标。作为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1/4、二氧化碳排放占世界总量1/3的国家,中国的减排态度至关重要。中国也将提出一套碳排放的交易架构。“绿色革命”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必将改变未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上,我们也应当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崇尚绿色的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过绿色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使用节能灯、节能环保材料、节约能源和纸张、减少开车次数、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等。这不仅是为了蓝色星球,更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崇尚节俭,鼓励人们合理适度的消费。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并大力提倡物质生活简朴、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生活方式,在建设精神家园上多下工夫。消费作为生活方式,如何实现人类美好生活之人生目的?或者说,我们以什么样的消费方式才能幸福地生活?发展伦理要人们区别两种意义上的消费,即“基于需要的消费”和“基于欲望的消费”,引导人们选择基于需要的消费方式。万俊人教授对“欲望”和“需要”做出了这样的界定:所谓“欲望”,是指源于人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主体欲求。它包括人的自然的欲望和非自然的欲望两种类型。在某种意义上,欲望就是一种个人主观的“需求”。所谓“需要”,首先是基于人的生命或生活之基本需求而产生,是人们对生活必要条件的正常要求。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人的生活需求则只能是基于现实生活条件的生活必要性要求。“基于需要的行为具有较高的价值合理性和社会正当性。”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选择基于需要的消费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节俭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合理适度的生活方式首先是一种绿色消费方式,同时它高度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健康、理性而有节制的消费方式,节俭生活方式还以追求人类代内之间与代际之间的消费公正为原则,体现了当代人的道德责任。

关注休闲,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有诗人说,生活应该是一首优美的交响曲,这里不仅要有激昂的旋律,而且还要有舒缓宁静的乐章。生活就像是一座巍巍的高山,这里不仅有高耸雄伟的玉皇顶,而且更要有清泉流水和鸟语花香。完整的生活既包含忘我的工作与发奋的学习,也包括适当的休息与合理的休闲。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休闲”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统一,它指引“我们返回到健康、平衡的天性上来,返回到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状态上来。在状态中,每个人都会真正地成为自我,并因此而使生活富有意义”。作为新的生活方式的“休闲”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最满意的休闲利用方式与大量消费没有联系,更不意味着要破坏生态,而是将自然的索取减少到最低程度”。它鄙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反对充满挥霍意味的炫耀性消费,主张“低代价、高效益”的休闲经济,注重以无形资源替代有形资源,以实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平衡,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之,科学发展观所崇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优雅生存方式。“所谓优雅生存就是追求各种需要得到充分和协调的满足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在追求各种才能自由和尽情发挥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才能发挥方式。优雅生存方式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从利益至上转向高扬个性;第二,从追求占有转向充实精神;第三,从扩张物欲转向珍视生命;第四,从尽情享受转向全面发展;第五,从自我中心转向博爱众生。这是对自利性、物欲性、贪婪性、异化性和破坏性生存方式的扬弃和超越。”

有论者指出:“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新理论范式,它不仅仅是中国的,而且还将是世界的。”苏格拉底曾说:“道德哲学涉及的‘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应当如何的生活的问题。”把发展眼光聚焦于人们的生活的科学发展观必将在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构建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和谐、以国家为主体的世界和谐、以人类为主体的宇宙和谐的伦理目标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推荐访问: 伦理学 科学发展观 解读 关注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