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远古铁头怪—麝足兽

远古铁头怪—麝足兽

时间:2022-10-19 16:45:04 来源:网友投稿

在自然界,雄性动物们往往为了获得食物、领地或与雌性动物交配的权力,爆发激烈的竞争。比较文明的竞争方式是炫耀身体,较为野蛮的竞争方式则是进行搏斗。在距今2.6亿年前,有一种动物会通过撞击脑袋的方式进行争斗,它们就是麝足兽。

铁头怪的决斗

距今2.6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在非洲南部的原野上,一群麝足兽正聚集在灌木丛周围。二叠纪炎热的气候导致气温飙升,中午的气温很快就超过了40℃。高温之下,几只麝足兽静静地趴在树荫下休息,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

工作就交给圆鼓鼓的大肚子里的消化器官啦!

低沉的吼叫声打破了下午的宁静,麝足兽抬起脑袋四处张望,原来是两只雄性麝足兽正准备打架。它们中的一只是首领,另一只则是年轻的挑战者。它们面对面地站立着,嘴中不断发出威胁的吼叫声。但是吼叫并没有对任何一方起到威慑作用,两只麝足兽都不打算退让,它们的脑袋几乎已经贴到了一起,看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就要开始了。

“砰”的一声,两只麝足兽圆溜溜的脑袋撞在了一起,它们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到头顶,用“铁头功”决定谁更厉害。不过从对战形势上看,麝足兽首领似乎更有优势,因为它不但个头更大,而且懂得如何用力。经过了短暂的对峙,年轻的麝足兽败下阵来,它不甘心地后撤了几步,然后转身逃跑了。

南非的新发现

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对于考古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国家,古生物学家很早就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20世纪初,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布鲁姆来到南非,他希望自己能够找到别人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化石。布鲁姆深入荒野之中,对可能埋藏有化石的地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布鲁姆就发现了8具化石,而这8具化石均属于同一种动物。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批化石,1910年,布鲁姆将化石打包寄回了美国,化石就保存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经过研究,布鲁姆在1911年将这种动物命名为麝足兽。麝足兽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生物,属于兽孔目。

敏捷的大块头

从体形上看,麝足兽是一种笨重的动物,它的体长在2.5—3米之间,脑袋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1.5米,体重在500公斤左右。麝足兽的脑袋圆溜溜的,头顶上没有长头冠。脖子很粗壮,身体更是像水桶一样,大肚子圆鼓鼓的,几乎要贴近地面了,身后还拖着一条又细又短的尾巴。

麝足兽的四肢很短,但是相当粗壮结實,这样才能够撑起肥胖沉重的身体。它们看起来很笨重,但是通过仔细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麝足兽的四肢结构更像哺乳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的运动能力应该比看上去强很多。麝足兽平时移动较为缓慢,但是当它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奔跑。

观察麝足兽的样子,你会发现与巨大的身体相比,麝足兽的脑袋不算大。但是仔细研究麝足兽的脑袋,会发现它的下颌骨几乎比头骨还要大,也就是说它的下巴比鼻尖还要长一截。麝足兽的下颌骨不仅长而且宽,说明它的嘴巴具有很强大的咬合力。麝足兽的咬合力是为进食服务的,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枝叶坚硬的苏铁和一些蕨类植物,要想咬断这些植物的枝叶,麝足兽的嘴巴必须很有力量才能做到。麝足兽的食物不仅难吃还缺乏营养,为了补充足够的能量,它们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吃东西,食物会在大肚子里慢慢消化。

头硬才是老大

从麝足兽脑袋的外形能看出它们的下颌比较突出,但是有些特征仅从外形上看不出来。古生物学家在研究麝足兽头骨的内部结构时,发现其颅顶部分的骨头又厚又硬,这么厚的头骨很可能是用来互相撞击的。这样看来,麝足兽应该是练就了一身“铁头功”呢!

不仅是厚重的脑袋,麝足兽粗壮的脖子也是由脑袋的撞击争斗而进化的结果。为了避免脑袋在撞击中受到损伤,麝足兽脖子上的大量肌肉会在撞击时缓解大部分冲击力,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麝足兽撞击脑袋的活动应该是在同类之间进行的,特别是雄性之间。雄性麝足兽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大打出手,它们一争高下的方式就是撞击脑袋。如果你站在距离麝足兽不远的地方,肯定能够清楚地听到麝足兽脑袋撞击时发出的“咚咚”声。麝足兽同类间撞击脑袋的行为背后还隐含着其他的信息,这不仅说明它们是群居动物,还说明麝足兽之间有着较多的社会行为。也就是说,虽然麝足兽因为肥大的身体看起来似乎有点笨笨的,但是实际上它可比看起来要聪明得多呢!

在现今的地球上,通过撞击脑袋来一争高下的动物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动物山羊、鹿等等,但是通过对麝足兽的研究,我们发现,这种充满力量的竞争方式其实在距今2.6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推荐访问: 远古 铁头 麝足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