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命运三级跳

命运三级跳

时间:2022-10-19 16:45:04 来源:网友投稿

1993年,河南西峡盆地发现一窝奇特的恐龙蛋;1996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恐龙蛋的报道,将其命名为“路易贝贝”;1998年,证实它是窃蛋龙类恐龙胚胎的骨骼化石。

1993年春,中国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赵营村向东约2公里的黑猫沟山坡上,一窝奇特恐龙蛋的发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这是一窝巨型长形蛋,蛋的个头非常大,约43厘米长。其中有三枚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在这三枚的右上方,还能看到属于另外一枚蛋的不完整的蛋皮散落在那里,可这些都还不是最令人惊讶的。最令人吃惊的是,在三枚排列整齐的蛋上方,有一个清晰的小恐龙的骨骼,他保持着向右侧卧的姿势,静静地蜷缩着小小的身子。

在这窝奇特的恐龙蛋被发现的那一刻,人们被这一保存完好的恐龙胚胎骨骼带回了8600万年前——这些恐龙宝宝生活的时代。他们是谁的孩子?为什么没能孵化出来?在他们生命静止的那一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人们迅速将这窝恐龙蛋挖掘出来,开始寻找那些激动人心的答案。

1996年,关于这窝恐龙蛋的正式报道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在这次报道中,这个小恐龙胚胎第一次被人们命名为“路易贝贝”——为这窝恐龙蛋进行拍照的摄影师叫路易·皮斯霍斯(Louie Psihoyos),所以这窝蛋就被叫做“路易贝贝”(“Baby Louie”)。

“路易贝贝”为何会登上美国杂志?一是因为它的面世,成为当时科学界的热门话题;二是它当时已经远渡重洋到达美国,从而有机会成为杂志摄影师的“模特”。原来“路易贝贝”被发现之后,便离开了家乡,经非法走私流落到了美国一个私人机构,后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馆长潘杰夫(Jeffrey H. Patchen)博士将它买回收藏于博物馆内,并进行展览。

杂志报道中对它的“体貌”做了详细的介绍:“路易贝贝”恐龙化石产出自中国河南“西峡盆地”白垩系上白垩统高沟组地层中,距今约8600万年以前。它与双层分布、表面清晰可见的4枚西峡巨型长形蛋化石共生在一起,单个蛋长43cm。化石体大小为68x47x17cm(含岩石),重78.5千克,骨骼化石保存长度为118cm,尾部缺失,具有保存完好的西峡巨型长形蛋内的恐龙胚胎骨骼化石。

《美国国家地理》对于“路易贝贝”的深度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很多人开始注意这个奇特的标本。最开始,由于“路易贝贝”个头比较大,人们认为它属于暴龙类恐龙,比如推测应该属于特暴龙一类的肉食恐龙。但是后来,很多人又认为它应该属于镰刀龙类。

争论一直在继续。直到1998年,北美脊椎动物学会主席、国际著名恐龙学家、加拿大首席研究员、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菲利普·居里(Philip Currie)发现了确凿的证据,这些证据揭开了“路易贝贝”的真实身份:这是一个窃蛋龙类恐龙胚胎的骨骼化石,在化石中保留的下颌部分,证实了这一点。

“路易贝贝”以及与它伴生的恐龙蛋化石,可以说是世界恐龙蛋化石的稀世珍宝,无论从科研价值或是从观赏性来说,它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生命的最后一刻

洪水席卷着厚重的泥沙压在了那些脆弱的蛋壳上。没有一只恐龙从蛋壳中钻出来,生命从此定格在泥沙中。8600万年间,“路易贝贝”和一大批恐龙蛋沉睡地下,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天。

在它生命静止的那一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路易贝贝”为什么没能孵化出来?无数种猜想喷涌而出。在《“路易贝贝”恐龙化石回家记》这本科普读物中,描绘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推测出“路易贝贝”生命最后一刻的场面。

8600万年前,今天的中国河南西峡盆地。一窝窃蛋龙类恐龙胚胎被温暖的蛋壳包裹着,静静地躺在松软的沙土中和在其妈妈的体温下,等待破壳而出。当绝大多数恐龙的蛋宝宝在依靠着自然环境孵化时,窃蛋龙类(该类恐龙会筑巢孵蛋)的他们是那样地幸福,安静地享受着妈妈的体温,像鸟儿那样等待出世。

时间在他们生命诞生之初是那样缓慢地流动着,以至于他们都有些等不及了,毕竟蛋壳外面的世界是那样广阔。

他们的妈妈同样焦躁不安,因为这反常的天气。这已经不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了,在产卵孵化上有丰富的经验。她总是选择那些阳光充足、地表平坦的地方产下自己的孩子,就像前一阵子选择了这里。可奇怪的是,自从她开始孵化宝宝以来,天气就变得糟糕起来。

起先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她可以用巨大的身体保护着未出世的孩子们。她是窃蛋龙家族中个头最大的,看上去差不多能和凶猛的暴龙相媲美,所以对付这点雨不算什么。可是这些天雨越下越大,不远处山坡上松软的泥土开始随着雨水的冲刷不断地滑落下来,她的心也跟着揪紧了。

在这里产卵的可不光是她,很多妈妈都选择了这块舒适的地方。糟糕的天气同样让大伙一筹莫展,都在叽叽喳喳地高声叫嚷着、抱怨着,这让她更加烦躁了。

她轻轻地趴在将要出世的孩子们身上,用身体温暖着宝宝,祈祷着雨水能够尽早停下来。天色又暗了下来,雨水还在敲打着羽毛,她就那样沉沉地在即将出世的孩子们身上睡去了。她确实太累了,有好多天都在担心泥石流会把宝宝冲走,一刻都无法入眠。现在,她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她梦中的世界安静下来,不知道周围的世界正在变得狂躁不安。雨水在黎明来临前突然急骤起来,犹如瀑布从天而降。山坡上的泥沙和石块禁不住暴雨的击打,愤怒地跳起来卷进了雨水中。它们轰隆隆地狂啸着,从山坡顶上滚落下来。

她听到这巨大声响时,孵化恐龙宝宝的其他妈妈们已经乱作一团。大家惊恐地嚎叫着,充满了死亡前恐怖的气息。她扭头望向山坡,暗红色的巨浪正向她们呼啸而来。

恐龙妈妈们开始向远处奔去,放弃了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她们的心在此刻一定悲痛交加,但是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只能是唯一的选择。她们肩负着种族繁衍的使命,这不是关乎一个个体的生命,而是整个种族的存亡,不能允许自己轻易地丢弃生命,哪怕要放弃那些即将出生的孩子。

她在大雨中站起身,泥石流翻滚的声音似乎就在耳边。最后看了一眼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痛苦万分地加入了奔跑的队伍。她要拼尽全力,才有可能在这场灾难中逃生。她修长的后肢在雨水中充满了生的渴望,在孩子与族群之间,她毅然选择了后者。而内心所有的悲伤,只能等待时间来冲洗。

暗红色的巨浪终究涌了过来,将这一片生命诞生的地方淹没了,呼啸的洪水卷着厚重的泥沙,沉沉地压在了那些脆弱的蛋壳上。没有一只恐龙再从那些蛋壳中钻出来,生的希望在那一刻全部破灭了,被定格在泥沙中。

成年后是什么样?

成年的“路易贝贝”可能全身都披覆着羽毛,特别是前肢上的羽毛会比较长;它巨大的身型、坚硬的喙、锋利的爪子,以及完美的速度,会让它无敌于身边所有的植食性恐龙。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了不少恐龙胚胎骨骼化石,但大部分由于骨化程度低等原因,保存状态都不好,基本上都是乱七八糟的堆叠在一起的,但“路易贝贝”却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恐龙胚胎骨骼化石,而且胚胎化石与二层分布的多枚恐龙蛋化石保存在一起,构成了难得的自然埋葬状态。

这个化石标本不仅将“蛋”与“龙”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还是一个新属种。因此,“路易贝贝”的发现在研究恐龙的胚胎学、发育生物学和埋葬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恐龙的繁殖、演化、地理环境的变化等众多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载体。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作为窃蛋龙领域的专家,参与了“路易贝贝”的鉴定工作。他说,“路易贝贝”的发现为研究窃蛋龙的个体发育及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路易贝贝”与它伴生的恐龙蛋的大小、形状、结构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它们的成年个体应该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然而,人们并没有在中国境内发现“路易贝贝”的成年化石,但是通过它的胚胎骨骼,蛋壳的结构,以及与它亲缘关系相近的恐龙进行比较,古生物学家对于成年后的“路易贝贝”进行了合理的推测。

吕君昌说:“‘路易贝贝’的胚胎化石个体就很大,比一些窃蛋龙的幼年个体(如河南栾川发现的迷你豫龙)还大。说明了路易贝贝成年后个体会比一般的窃蛋龙大,有可能和内蒙古发现的8米左右的巨盗龙类似,有可能以植物为食。当然有些特征只是推测,无法证实。‘路易贝贝’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研究完后,可能会对其有更好的理解。”

科学家推测,成年的“路易贝贝”是窃蛋龙类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它的身材几乎可以与暴龙那样的大型肉食恐龙相提并论。但是与暴龙这种纯粹重量级的杀手不同,成年的“路易贝贝”拥有修长的双腿和更加直立的身体,这说明它们应该拥有让许多敌人都叹为观止的奔跑速度。

成年的“路易贝贝”可能全身都披覆着羽毛,特别是前肢上的羽毛会比较长;拥有一张坚硬的喙和锋利的爪子,它巨大的身型、完美的速度以及这两样凶猛的武器,会让它无敌于身边所有的植食性恐龙。

科普绘画家赵闯为“路易贝贝”一家画了复原图。不仅有胚胎状态时“萌态”,还有幼年时期和成年之后的“雄姿”。他认为,成年的“路易贝贝”有着明显的两性差异。雌性有着从头到脚的灰褐色羽毛,雄性的羽毛却是鲜亮的蓝色,长长的脖子带着点儿白,像变了色的鸵鸟,头上还多了一只冠。

两性差异在恐龙世界是一个常见现象。目前学界关于鸟类起源的一个主流观点认为,现代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代,是没灭绝的恐龙,从很多鸟身上就可以看到明显的两性差异。而窃蛋龙所属的兽脚亚目中,已经发现多种有羽毛恐龙。成年“路易贝贝“形象,就是根据这些已有认知类推重建的。

化石为何能留下

晚白垩世时期,西峡盆地内气候干燥炎热,多次的“洪泛事件”或“幕式沉积”既为恐龙下蛋提供了理想的平原,又为蛋快速埋藏保存成化石提供了根本性的前提。

恐龙蛋实际上就是恐龙卵,恐龙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将卵产在地上,然后再将其孵化出来。这些卵不但有很厚的卵壳,而且还有一层养育、保护胎儿和防止干燥的羊膜,因此它们可以完全脱离对水的依赖。

恐龙产蛋率很高,它们依靠较高的产蛋率来保证种族的延续。恐龙一般会选择阳光充足、地表相对平坦的洪泛平原、洪泛盆地以及滨浅湖盆的边沿部分作为产卵场所,天然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会帮助它们迅速孵化恐龙宝宝。但是,这些地方也会常发生间断性的洪泛事件,从而对恐龙蛋造成威胁;突如其来的泥沙可能会将正在被孵化的成窝恐龙蛋迅速掩埋。当这些恐龙蛋被沉积物掩埋后,又没有受到地质构造力的变动和气候变迁的影响,就会完整地保存下来。

恐龙蛋化石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发现要追溯到1922年,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是胎生的。那是一次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美国自然史博物馆远征探险计划”,美国动物学家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率领40余人的考察团从河北省张家口出发,开启了这次辉煌的探险之旅。

就是在这次考察中,考察队在蒙古第一次发现了恐龙蛋和恐龙蛋窝。窝内有9枚长形蛋,在蛋窝上方还发现有一具恐龙骨架。当时美国古生物学家奥斯本(H.F.Osborn)认为那些蛋属于原角龙的,而那只在蛋窝上方的恐龙想要偷吃原角龙的蛋,所以起名为“窃蛋龙”。但后来经过研究发现,“窃蛋龙”这个名字名不副实,那只在蛋窝上方趴着的恐龙并不是想要偷吃恐龙蛋,而是在保护它们。

此次恐龙蛋的发现,为恐龙是卵生的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古生物学的研究历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过去几十年间,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法国、蒙古、阿根廷以及中国等很多地方,都发现了恐龙蛋化石,不断推动恐龙蛋化石的研究。

据统计,中国恐龙蛋化石的产地大约有70多个,遍布17个省(区)。而在众多恐龙蛋化石产地中,位于河南南阳地区的西峡盆地,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而那里,正是“路易贝贝”真正的家乡。

西峡盆地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恐龙蛋化石地,时代大约为白垩纪早期,距今一亿年左右。西峡盆地的恐龙蛋化石,分布范围很广,在西峡盆地中部的蛋化石密集带,以阳城为中心向东至赤眉西、向西至回车东,绵延17千米以上,整个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分布区域面积达到了200平方千米。

这些恐龙蛋化石种类丰富,从直径4~6厘米的像鸡蛋一样大的恐龙蛋,到直径40~50厘米,甚至50厘米以上的恐龙蛋都能找到;数量庞大,从大部分恐龙蛋化石产地看,产蛋层一般都在1~10层,但是西峡的产蛋层却有20~30层。整个西峡盆地的恐龙蛋估计达到了近100万枚,照此看来,当时活跃在西峡的恐龙至少有数万条。

这些恐龙蛋化石埋藏集中,从局部的发掘剖面上可观察到3个化石层,化石呈窝状分布,排列有序,每窝十几到三十多枚不等。而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西峡恐龙蛋保存状态十分完好,基本没有遭到后期的扰乱和破坏,除少量蛋壳受岩层挤压表面略有凹陷外,大部分完整如初,十分罕见。

西峡盆地内恐龙蛋化石呈现如此的状态,研究表明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恐龙具有极高的产蛋率。这是恐龙为适应当时的生态环境,繁殖后代的生理机能。西峡盆地内成窝的蛋化石一般每窝l0~20枚,少数在5枚左右,多者达53枚。其次,恐龙具有群居或杂居并同在某个时期内产卵的习性。盆地中常见不同类型成窝的恐龙蛋化石在同一层面上存在,或几种恐龙骨骼化石产在同一类岩层中。由此推断,恐龙有群居或杂居的生活习性,而且在某一定时期内产卵。

恐龙蛋孵化率较低。从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西峡蛋化石的资料看,发现胚胎者极少,即有发现的,其胚胎发育也不完整。蛋的孵化主要依靠阳光来完成,也需湿度、食物、水质等条件,以及恐龙本身的生理机能来决定。

快速埋藏是恐龙蛋化石保存的根本条件。晚白垩世时,西峡盆地内气候干燥炎热,易形成间歇性的洪流作用,为冲洪积扇和洪泛平原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多次的“洪泛事件”或“幕式沉积”既为恐龙下蛋提供了理想的平原,又为蛋快速埋藏保存成化石提供了根本性的前提。恐龙蛋化石掩埋并形成化石之后,西峡盆地内地壳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主要表现为升降运动,因而蛋化石未受到构造的破坏,使其基本完整的保存下来。

漂泊与回归

潘杰夫向中国古生物学家董枝明教授承诺,“路易贝贝”的标本只是暂时在美国进行展览,总有一天,它应该回归到它的故乡。2013年12月19日,“路易贝贝”终于回到中国。

1993年春,“路易贝贝”在西峡盆地被发现后虽然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但并没有在学术研究上引起重视。当时还没有名字的它就消失在了人们眼中。直到1996年,它用“路易贝贝”这个名字第一次正式亮相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众人才知道已漂泊到大洋彼岸——美国。

原来“路易贝贝”被发现之后,便离开了家乡,经非法走私流落到了美国一个私人机构,后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馆长潘杰夫(Jeffrey H. Patchen)博士将它买回收藏于博物馆内,并进行展览。

那时候,潘杰夫就向中国古生物学家董枝明教授承诺,“路易贝贝”的标本只是暂时在美国进行展览,总有一天,它应该回归到它的故乡。为了自己的这一句承诺,潘杰夫分别于2002年、2006年和2009年来到中国,先后到北京、内蒙、自贡、云南、浙江、上海、大连、广州等地考察,为“路易贝贝”找寻安家的场所,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太合适,事情一直没有结果。

直到2010年,潘杰夫仍然没有为“路易贝贝”找到故乡合适的新家。就在这时,著名古生物学家、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菲利普·居里(Philip Currie)教授通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吕君昌向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发出了橄榄枝。他想,如果能让“路易贝贝”回到它出生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听到消息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馆长蒲含勇决定要竭尽全力将“路易贝贝”接回来。2011年3月3日,蒲含勇给潘杰夫写了一封信,向他表达了希望“路易贝贝”能回到它自己的故乡——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愿望,并邀请潘杰夫能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访问,为“路易贝贝”考察新家。

收到信之后,潘杰夫一刻都没有耽搁,办好相关的手续后于4月26日抵达河南,开始为“路易贝贝”考察新家。这是潘杰夫第一次来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虽然如此,他还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认定这就是“路易贝贝”最合适的家。

在参观完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以后,第一次关于“路易贝贝”回家的会议开始了。潘杰夫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张兴辽、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蒲含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吕君昌研究员,以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徐莉博士、古生物研究室常华丽博士等,正式开始商谈有关“路易贝贝”回家的一系列事宜。会议上,潘杰夫答应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作为“路易贝贝”的新家,而且他愿意尽快启动“路易贝贝”回家的盛大仪式。

8个月后,潘杰夫再次来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与博物馆达成了重要的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定了“路易贝贝”回家的日子。

2012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吕君昌研究员,以及北美脊椎动物学会主席、国际著名恐龙学家、加拿大首席研究员、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菲利普·居里(Philip Currie)等人组成的专家组奔赴美国,进行“路易贝贝”标本的鉴定工作

鉴定工作完成之后,中国两个博物馆在2012年9月6日正式签订了捐赠协议。协议表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代表美国儿童,愿意通过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将“路易贝贝”捐赠给中国儿童,而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也愿意接受“路易贝贝”,将其作为地质博物馆馆藏品进行展览。

经过近3年的努力,2013年11月23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蒲含勇等4人,正式赴美接收“路易贝贝”化石;2013年12月19日,“路易贝贝”终于回到中国,抵达它的家——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而此时,距离它被发现已经过去了20年。

推荐访问: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