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改进与完善,-,上海图书馆(全文)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改进与完善,-,上海图书馆(全文)

时间:2022-08-16 08: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改进与完善,-,上海图书馆(全文),供大家参考。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改进与完善,-,上海图书馆(全文)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曹琴艳

 徐旭光 (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

 215006)

 摘要:

 本文主要就图书馆流通环节、 借阅权限、 文献借阅期限等不合理现象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症结,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与完善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 借阅制度, 借阅权限, 借阅期限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n the System of Borrowing And Circulation in the University Cao qinyan,

 Xu xuguang

  (Soochow University Library, Jiangsu 215006)

 Abstract:

 By analysis of some unreasonable phenomenons on the precess of Borrowing and circulation and their possible causes,

 we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borrowing and circulation in the university.

  Key words:

 Library,

 Borrowing System,

 Borrowing

 Priviledge,

 Loan Period

 1 前言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 各个高校在图书馆的自 动化管理、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取得了很大成绩, 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认可。

 但 “图书馆是为人服务的,

 准确地讲, 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如果忽略这一点,

 图书馆将失[1]。

 从这一点看, 虽然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管理制度和服务方面远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2]。去生存的根本”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及其根源, 并在制度建设和服务环节方面提出了 改进和完善的方法。

 2 现行借阅制度的几个不合理之处

 2. 1 借阅权分配不合理 目前, 我国图书馆对借阅权的分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读者分为几类, 同类型的读者享有相同的借阅权限。

 以普通高校图书馆为例, 通常将读者分为教工读者(含博士生、 研究生) 和本科生, 有的还将教工和学生再细分。

 例如, 苏州大学把读者分为两类, 一类是教职员工、研究生及基地班学生, 限借 16 册, 借期为 90 天; 另外把本专科学生、 进修生、 校外读者归为一类, 限借 6 册, 借期为 60 天。

 南京大学图书馆则把读者分为十八类, 其中单是学生就分为本专科、 硕博士生、 双学位、 强化部、 基础学院基地生、 留学生、 进修生等。

 这样细致的分配方案表面上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图书的不同需求。但这种划分方式忽略了以下的事实:

 读者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 而且这种需求并非仅仅取决于他或她的学位、 职位、 专业等。

 其中原因是读者读书的目的是多样化的、 个性化的。

 有的读者读书是为了专业上的提高,有的却是为了休闲。

 因此, 在图书馆实践中就造成了这样的现象, 有些读者手里握有借书卡却常年闲置不用, 而一部分读者的借书需求又得不到满足。

 这种忽视个性需求, 按读者身份类型 (而非实际需求)

 划分的借阅权分配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热情,也影响了文献的充分利用。

 2. 2

 文献借阅期限分配不合理

 现阶段,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所藏文献不论新、 旧, 不论是否受读者欢迎, 通常采用相同的借阅期限。

 即使有个别高校对不同的图书规定不同的借期, 分类也是十分粗疏的。

 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把书分为三类:

 一般图书、 短期 I 类、 短期 II 类, 其中, I 类是指借期为 48小时的图书, 不能预约和续借, 如校图书馆中文新书阅览室的图书; II 类是指借期为 7 天的图书, 接受网上预约和续借, 如校图书馆外文新书阅览室的图书[3]。

 因此, 总体来看, 在借阅期限方面高校图书馆沿袭了传统的“一刀切” 的管理方法。

 图书馆经常出现这样的“马太现象”:

 大家都想要的文献借不到, 与此同时大量文献却长期无人问津。

 造成这一现象有许多方面的原因, 如各种文献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读者的从众心理等,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 也与文献借阅期限分配“一刀切” 的现状有很大关系。

 馆藏文献的出版年代差距很大。

 一般高校图书馆的专业类藏书出版时间跨度都在 40-50 年左右, 甚至更长。

 早期出版的图书随着社会环境变化, 阅读利用它们的读者越来越少。

 为了及时获取最新知识信息, 近期出版的专业图书则是高校师生关注的热点。

 但是图书馆对无论哪类图书, 规定的借阅期限都一样。

 其不合理性显而易见。

 图书馆新书拒借率居高不下,与这一呆板规定有很大的关系。

 馆藏各种图书的复本量不一。

 一般来说早期出版的图书复本量较大。

 原因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图书出版品种比较少, 且书价相对便宜。

 九十年代起国内图书出版品种剧增, 图书价格的快速上升 制约了 图书馆的文献入藏能力。

 以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 九十年代之前版本图书的复本量在十本左右, 甚至更多, 九十年代之后图书复本量通常在三本左右。当图书馆借阅期限统一时, 新书拒借率自然就高, 图书周转率也受到很大影响。“一刀切”的文献借阅制度简单易行, 但只是表面的平等, 是传统图书馆手工操作时代的服务形态, 也是传统图书馆管理理念不成熟的结果 驰的。

 3 建立弹性的人性化的借阅制度 3. 1 按需分配借阅权限

 [4]。

 和现代图书馆“读者至上” 的服务理念是背道而在一定时间内, 如一年, 对所有读者利用图书的频次进行统计, 然后根据统计结果, 确定出利用率最高的核心读者群。

 核心读者可占读者总数的 1/4 左右, 将这部分读者的借阅权限给予适当增加。

 这种做法只会增加核心读者的借阅权限而不减少其他读者原有的借阅权限, 因而不会招致对图书馆利用率最低的那部分读者反对, 因此实施起来不会遇到阻力。

 另外, 评定核心读者的过程对非核心读者来说也是一种鞭策 书月的时候, 就进行了“金牌读者评选”, 在给于表彰的同时, 下来准备适当调高借阅权限。

 3. 2 设置弹性借阅期限, 充分保障读者借阅权益 [5]。

 苏州大学图书馆在 2008 年读在设置弹性借阅期限的手段上面, 国外有两种成熟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即前期保障方式和后期保障方式。

 3. 2. 1

 前期保障方式, 前期保障方式的基本程序是这样的。

 (1)

 对每本书设置最短借阅期限。

 在最短借阅期限内, 读者对其借阅的文献拥有的借阅权受到保护, 不因其他读者对该文献的需求而终结。

 (2)

 当借阅期限达到最短借阅期限时, 如果没有其他读者预约该文献, 读者可以不必归还, 一旦有读者预约该文献, 读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如接到通知后的一个星期内)

 归还,否则视为超期。

 关于前期保障方式, 有几点值得注意:

 (1)

 最短借阅期限的设置应改变过去“一刀切” 办法, 应根据馆藏文献的信息价值、新旧程度、 复本多少、 读者需求的集中程度及本馆实际情况等几个方面, 分别设置不同的最短借阅期限。

 如就新旧程度而言, 新书出版年限 1 年内借阅率最高, 可规定最短借阅期限为5 天; 对于出版年限在 1 - 3 年的图书, 最短借阅期限延长到 15 天; 一般书刊出版年限 3-5

 年, 最短借阅期可为 30 天, 再旧一些的出版年限 5 年以上最短借阅期限可至 60 天或更长。

 (2)

 除了 设置最短借阅期限外, 还要规定一个时限。

 这个时限的含义是:

 当借阅期限达到最短借阅期限时, 如果有读者预约该文献, 原读者应在这个时限内归还。

 这个时限一般为 3 天到一个星期。

 (3)

 如果没有读者预约某文献的话, 是否意味着可以一直借阅下去呢? 在这个方面,不同的国家或图书馆有不同的规定。

 有的图书馆规定了最长借阅期限, 即到了这个期限, 不管有无读者预约, 必须归还。

 有的图书馆则规定如果图书馆没有该文献的复本时, 借期最早的读者必须归还, 有的图书馆对此没有规定, 这种情况下, 理论上读者确实可无限期地拥有该文献。

 3. 2. 2 后期保障式, 即图书馆对文献不设置最短借阅期限, 但当有其他读者要借阅该读者持有的文献时, 或馆藏中已无该文献复本可外借, 读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归还。例如, 图书馆对某文献读者借阅期限不作限制, 但当有其他读者预约该文献时, 读者必须在10 天内归还。

 如果借出当天, 就有其他读者预约该文献, 那么, 其实际可借阅期限为 10 天;如果从借出之日起第 8 天才出现其他读者预约情况, 那么从第 8 天开始计算, 读者还有 10 天的借阅期限, 即读者实际可借阅期限为 18 天。

 这种借阅期限是前期弹性后期固定, 这种方式在西方一些国家如英、 美等国已经实行, 读者根据需要可随意借走书刊, 借阅期限多不受限制, 当其他读者需要这些书刊时, 必须及时归还。

 以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例, 该馆规定, 读者从图书馆借书, 册次不限, 借期可长达半年, 但一旦有其他读者需要时, 接图书馆通知后两周内必须归还。

  基于以上的分析, 前期保障方式和后期保障方式最大的不同是, 前者规定了 最短借阅期限, 而后者则没有。

 读者预约时, 前者要求原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归还, 后者要求归还的时限则较宽松。

 无论是前期保障方式还是后期保障方式的借阅期限都不是固定的, 以保障其他读者的借阅需求作为要件来设置借阅期限, 其目的是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同时充分保障读者的平等借阅权益。

 3. 2. 3 可行性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开拓了新的服务空间,

 使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可能,

 也因此为弹性借阅期限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条件。

 借阅期限的弹性设置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易于实现, 因此实施弹性借阅期限的关键是图书馆要做好读者个性化信息传递工作。这方面的技术也已成熟。基于 J2EE, 利 用 JDBC数据库连接技术、 Java mail 邮件支持技术、 Task Scheduler 定时处理技术等, 能够实现对读者提供个性化通知和提醒功能 [6]。

 例如, 如果有其他读者预约, 系统立即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通知最先借阅该文献的读者及时归还; 如果读者所借阅的文献在馆藏中只有一本复本可供外借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对最先借阅该文献的读者进行友情提醒, 以便读者加快阅读进度, 做好及时归还的准备。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 书籍的借阅制度方面的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其实在期刊的借阅制度方面也有待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通过以用户的视角来审视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 使图书馆的制度和服务能越来越完善, 真正地为读者所想, 急读者所急。

 参考文献:

 [1]徐引篪《现代图书馆学理论》 16-17 页 [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2. 2.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

 2002 年 2 月 21 日颁发 [3] http://www.lib.tsinghua.edu.cn/service/circulation/

 [4] 徐红玉.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的重新设计, [J]

 图书馆建设, 2005(6)

 68-69 [5] 周广学,借阅权流转 ——一种值得关注的借阅制度, [J] 大

 学图书馆学报, 2002(6)

 53-55 [6] 辛苗.论人性化借阅制度的建立,

 [J] 图书馆论坛, 2008 (8)

 17-19

 [作者简介]

 曹琴艳

 女 , 苏州大学图书馆 馆员 徐旭光

 男 , 苏州大学图书馆 副研究馆员

推荐访问: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制度改进与完善 - 上海图书馆 图书馆 借阅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