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22-08-07 10:3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化生态与生命的共通,以儿童最本质的天真

  __浅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谈及当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多是《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学经典,教学方式基本是是孩子“不求甚解”,熟读成诵。每日清晨,朗朗入耳、稚气未脱的读经声赏心悦目,不否认,随着阅历与知识的增加,儿童对此类国学经典的内涵与价值会有更加理性的认知。但我们又不得不深思,这些“迟来”的认知会对他们定义最初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认为,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认同,而这种认同不只是简单的耳熟能详。培根说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里的“智慧”不是被告知“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浅层认知,而是一种指引与照亮,让后人能够更明确地定义他们自己的世界。因为,文化认同应该是在生态与生命共通的基础上,生发的一次对话,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中小学教学任务紧迫,很多时候,我们把传统文化教育量化为几篇儒学经典的背诵,因此便也成为了学生的压力与负担。

  中华文明五千年,春秋时期更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中国的诗词自《诗经》一直经久不衰,汉字独有的韵律与意境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虽然文化形

 式多样,但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一脉传承的精神内核——对宇宙自然和谐有序的生命美感的感悟。简单以孔子儒学为例,儒家讲“德”“仁”,“天地生物”即为“德”,万物“各正性命”即为“仁”。其治国理念和修身养德之言都由此而来,后人各取所需。

  孔子有“暮春”之志,老子有“赤子”之心,庄子有“知鱼”之乐,诗人力在山水之行,源于对自然生态原初的感动。生命之“情”贯穿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始终,是这种原初的自然哲学的关键。儒家文化认为“天”是道德之“天”,“天”有至诚至善的品性。《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人的“中和”,人要以礼节情。“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天地的自然有序而化生万物,是天地最高之德。因而,人唯有“与天地同和”,才能够参与到自然有序的节律之中,而这便是人生的“大乐”。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人之性源于天之性,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尽人之性便能够尽天之性。儒家以一种伦理之情与天合德。老庄的道家思想主张人要体合“道”的自然无为,因而有了更多形而上的精神哲学意味。老子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所要追求的便是回到原初统一的混沌状态。庄子曰:“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庄子主张不因

 好恶、机巧等损伤人的自然性情,以超然的心境而达到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道家以超脱的自然之情与“道”同一。中国古代诗人诗性地感悟到自然万物的生命之美,创造了许多心物一体的诗歌意境。意境是品读中国古代诗歌韵味的重要范畴,不同的诗歌意境源于诗人对宇宙自然的精神体验方式的不同。海德格尔曾说:“诗人越是诗意化——他的言说越是自由。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完全来源于生活,其中的意象也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东西,诗人无意追求平淡,诗人的言说完全是真挚性情和诗意精神的自由流出。诗人在与自然万物的生命交流中建构了各自的主体心境,他们于宇宙自然间感悟到的生命自由感和家园感是相通的。人类文明的演进必然是建设性的,是一个不断否定之否定的循环过程。所以,我们能够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吸收、利用前人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人类社会的建设性发展。中国古代文化所表现的生命自由之“居”,是身与心的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中国古人的诗意与审美完全能够走进现代教学,以其诗意的节奏来沐浴儿童本质的天真。

 生命感是隐藏在在场者背后的“无底深渊”,是我们与宇宙自然的整体关联,是我们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诗意性体验,是我们进入这种关联之中,感悟人与自然原初为一的自由存在之感。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应是枯燥呆板的,而应像万物生命一样活泼灵动,意趣横生。儿童天生是诗人,童心、

 童趣,本质纯真是整个人生阶段中最难能可贵的,他们的心灵最易回归、触碰到宇宙自然的律动与美态。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的应是启智与照亮的作用。教学时,不必循规蹈矩,一板一眼,我们相信古人澄明透彻的大智慧与懵懂灵趣的赤子心定能生发对话。儿童正处于心性、习惯、态度养成的重要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照亮,会发生在人生的各个时期。当然,怎样引发这种碰撞,便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孩子们熟读成诵是必要的,但也应走出课堂。教师更应该“爱”儿童,“懂”儿童,我们相信,“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生命体验能带给孩子们课堂外的更多感动。

推荐访问: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小学 文化教育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