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汇编【完整版】

2023年度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汇编【完整版】

时间:2023-06-27 19:35:04 来源:网友投稿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第1篇经法国启蒙思想家改造,成为美国资产阶级政体的理论依据的思想是对下列哪一理论的继承发展()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洛克的“分权制衡”卢梭的“主权在民”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解析: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汇编,供大家参考。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汇编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第1篇

经法国启蒙思想家改造,成为美国资产阶级政体的理论依据的思想是对下列哪一理论的继承发展()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

洛克的“分权制衡”

卢梭的“主权在民”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解析: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这一理论(原则)继承的是洛克的“分权制衡”学说。

答案:B

在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中,其共同的思想倾向有()

①天赋人权思想②社会契约论思想③分权制衡思想④主权在民思想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归纳能力。斯宾诺莎和卢梭的政治思想不包括分权制衡思想;主权在民思想只是卢梭的思想。故选A项。

答案:A

世纪中叶,英国思想家哈林顿说:“正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死亡一样,君主专制政体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必然会崩溃。”这种观点根源于英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产生

君主专制的加强

宗教迫害的加剧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出现的。再由题干中的“根源”二字,可断定选A项。

答案:A

“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是启蒙运动时期富有代表性的口号之一。下列对该口号理解最贴切的是()

分权思想

自然权利说

社会契约论

理性主义

答案:C

右图是英国女王出巡照片。关于英国女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她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②她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③作为英联邦元首,她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④她掌握着议会,是英国权力的中心

①②④

①②③

①③④

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所谓君主立宪制,就是保留国君,但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英联邦元首,并不拥有立法大权,行政权也被剥夺,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①②③的表述都是正确的。④与史实不符,故选B项。

答案:B

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解析:英国在17世纪所确立起来的,并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积极影响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该制度建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答案:C

在美国,揭开了黑人民权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西进运动

《西北条例》颁布

美国内战

“公共汽车罢乘”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罢乘”事件揭开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序幕。故D项正确。

答案:D

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康有为对变法想得过于简单,认为“若诏旨一下……民心知戴”。因此,他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对变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

答案:D

我们说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民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孙中山主张()

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改变清朝君主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解析: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属于孙中山民权思想与维新派民权思想的相同点,不符合“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条件。

答案:B

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边区18名政府委员时,共产党有7人,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某班同学对他们退出的原因进行了以下推断,其中最准确的解释应是()

共产党人高风亮节

共产党人抵制高官厚禄的诱惑

中国共产党善于发现和重用其他人才

退出是为了贯彻“三三制”原则

解析:从1941年起,敌后抗日根据地各解放区按照“三三制”原则改选或新建政权机构,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1940—1947年“民主”出现频率

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

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答案:C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第2篇

阅读材料:

材料民主体制和随之而来的自由,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演变。根据近代早期的英国法律,表达对政府的批评言论,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会受到惩罚。英国殖民者将上述法律带到了大西洋彼岸。1735年,纽约报纸发行人彼得?曾格,因发表批评纽约总督威廉?科斯比的言论,而受到指控,罪名是煽动诽谤。但是,曾格的律师成功地说服陪审团判曾格无罪,理由是曾格所发表的情况属实。科斯比诉曾格案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案例。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言论和出版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由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引申出一个新的权利诉求:“人民知情的权利”,即禁止政府对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加以限制。人民知情的权利与新闻自由密切相关。“如果把民主体制理解为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那么,政府的事务实际就是人民的事务,而这也是自由的新闻机构的角色与公民的民主关注的汇合点”。

——摘编自梅尔文?乌罗夫斯基《人民的权利——个人自由与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新闻出版自由权利得以确立的历史条件。(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言论和出版自由”是美国民主社会的一个基石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有追求自由、民主的传统;受启蒙思想影响;通过典型案例打破“因言获罪”的法律;言论和出版自由载入宪法。

(2)是实施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能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促使政府公开和透明。

(20XX课标全国Ⅰ)阅读材料:

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9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预备立宪的相关问题。第(1)问对比材料中1908年和1910年的内容即可得出预备立宪的期限和内容都有所变化,而且1910年增设内阁。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这是革命形势发展和立宪派要求的结果,清政府也想借此化解危机。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革命已成为大势所趋;从材料中“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可知,清政府不是真的想实行立宪,只是借此维护统治;皇族内阁的出现则使立宪派对清政府更加失望,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参考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试举卢梭民约之大经大法而列之:(甲)民生而自由者也,于其群为平等而皆善,处于自然,则常如此……(丙)群之权利,以公约为之基;战胜之权利,非权利也。

——严复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卢梭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12分)

材料二卢氏(卢梭)之言,药也;伯氏(卢梭学说反对者)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梁启超(1903年)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7分)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2)理解: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第3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2: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材料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4: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惬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世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回答:

(1)以上四则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怎样的观点或主张?

(2)试对材料2和材料4的观点分别作简单的评价。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第4篇

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①“仁者,爱人”②“政在得民”③“兼爱”④贵贱有序

①②④

①④

①③

①②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下列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

认为事物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

认为对立的东西相互转化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①②

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④

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否定了君主专制

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适应了君主统治需要

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他的抗秦事迹

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下列哪些不是春秋时期的科技成就?()

①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②历法已确定了十九年七间的原则③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④反映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的《墨经》⑤“望、闻、问、切”四诊法

①②③④

④⑤

③⑤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中,儒、法两家最有实力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辞

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

青铜器的装饰由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第5篇

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魏国人李悝、楚悼王任用卫国人吴起、齐威王任用齐国人邹忌、秦孝公任用卫国人公孙鞅、韩昭侯任用郑国人申不害,实行变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变法成为当时社会发展潮流

②各国推行均田制为变法提供基础

③变法有利于加强周天子力量

④人才的流动推动了各国社会变革

①②

①③

①④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说明变法成为当时社会发展潮流,故①符合;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排除②;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是要废除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生产关系,动摇奴隶社会统治秩序,不利于维护周天子力量,排除③;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人才的流动推动了各国社会变革,故④正确。故选①④组合,排除ABD,选C。

汉初,刘邦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同姓王国保卫中央政权,于是分封同姓诸侯,以保卫中央。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把王国土地户口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此后诸侯王的子孙都得以成为列侯。汉武帝的做法

与刘邦一样扩大了王国势力

是“无为而治”政策实践

体现出强化中央政权理念

为中外朝制度奠定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是要分割王国势力,解除对中央的威胁,排除A,选C;汉武帝的做法是需求积极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办法,不属于“无为而治”的政策实践,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管理问题,而非中央官制问题,排除D。

下图名为《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收入额》,据此图可以得出

北宋海外贸易收入一直上升

南宋海外贸易收入额整体更高

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海外贸易收入是两宋主要财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北宋海外贸易呈现上升趋势,但海外贸易收入额也有下降的年份,排除A;由材料来看,南宋海外贸易收入额整体比北宋更高,故选B;“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宋朝也不例外,排除C;材料没有比较海外贸易战两宋财源的比重,无法得出D结论,排除D。

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陕省向无此物。陕民亦不知此物之可食而又易生……须各官先行觅地试种,或租民地试种。需地亦甚无多。听小民观看。一俟有收,民间见其可食,然后令民依种,自不费力。但不可相强。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这表明

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

民众普遍抵制新的农作物推广

陕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

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可知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故选D。材料无法界定是1745年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的,排除A;B中的“普遍抵制”太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比较陕西与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无法得出C结论,排除。

年,恭亲王奕?在奏折中称:“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同时,他也提出“俟八旗学习之人,于文字语言悉能通晓,即行停止”。奕?意在

揭露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减小旗人学习西方语言的阻力

呼吁权臣了解外国的文化

激发皇帝研究外国政体的热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可见是从外交的实际需要出发宣传学习西方语言,有利于减小旗人学习西方语言的阻力,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权臣的态度,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清朝皇帝的态度和做法,排除D。

下图是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

儿童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

清政府大力宣扬宪政的思想

辛亥革命推动自由观念传播

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儿童”喻接受西方思想的先进的中国人而非年幼的中国人,材料中的“老者”喻拒绝接受西方思想问换的冥顽不化的中国人,可见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排除A,选D。材料没有反映清王朝宣扬宪政的信息,排除B;1908年辛亥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

年3-4月间,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商律》《商人通例》《公司条例》《保息条例》《国币条例》《商事公断处条例》《商会法》等,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和实施的意见。该会议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启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的信息,排除A;经济立法有利于规范资本主义经济行为,从而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始于1927年,排除C;材料中的经济立法与反帝斗争没有关系,排除D。

年,自春天起到11月,谷牧、邓小平等12位中国领导人进行了20次出国访问,到访了包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法国、西德、瑞士、丹麦、比利时、日本、新加坡在内的51个国家。据此推断,当时中国

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开始与不同类型的国家建交

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想要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我国领导人加大外事活动,有利于了解国外最新动态,说明国家工作并非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排除A;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我国就注意淡化社会制度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开展与不同类型的国家建交,排除B;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反映我国领导人加大外事活动,是基于要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故选D。

年生效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丧失继承的资格。”“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巩固《权利法案》的成果

摆脱教廷对英国的控制

推动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约束官吏和大臣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是进一步明确了对王权的限制,故选A;材料涉及英国教会的独立性,但不属于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B;责任内阁制度主要涉及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显然与材料无关,排除C;材料主要是约束英王的权力,排除D。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二一九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并可以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了《土地法令》,规定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个法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要

②两个法令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二一九法令”有利于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法令》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可见两个法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要,①正确;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了《土地法令》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排除②;“二一九法令”有利于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有利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自由劳动力,从而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故③正确;由材料“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可见是要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④正确。故选组合,故排除ABD,选C。

读下表,下列选项与此时期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原因相关的是,美国1932—1936年美国财政收支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全部的金额

收入支出盈余或赤字

19321,9244,659—2,735

19331,9974,598—2,602

19342,9556,541—3,586

19353,6096,412—2,803

19363,9238,228—4,304

兴办大量公共工程

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投资信息技术产业

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表格的时间信息,可知大致处于罗斯福新政期间。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办大量公共工程,国家大量开支造成财政赤字,故选A;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时间不符,排除B;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排除C;北美自由贸易区于1994年宣布成立,排除D。

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此人

创造出望远镜

发明了蒸汽机

提出了量子假说

创立了相对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描述的是爱因斯坦。A是伽利略,排除;纽可门发明蒸汽机,排除B;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假说,排除C;1905年,爱因斯坦成功解释广电效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核武器的理论基础,故选D。

传统是人类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是世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对社会行为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

材料一《永乐大典》是我国历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它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全书共22937卷,约亿字。它所采古书达七八千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所收书籍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书、史籍、工技、农艺、医学、宗教等各种科目。它所收载的书籍一字不易,完全按照原著整段、整篇乃至整部地抄入。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总计收录书籍10254种,共172860卷,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的主要典籍。在纂修过程中,乾隆帝亲自制定采辑著录标准,把全部书籍分成应刊、应抄、应存、应删等不同类别。

《四库全书》各部书目举例

经(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卷二十九经部二十九春秋类四《春秋繁露》

史(收录史书)卷四十九史部五纪事本末类《平定三逆方略》(三逆指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

子(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类二《九章算术》

集(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别集类存目三《王阳明集》

(1)比较《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的不同之处。从“书目举例”中任选二书,分别简述其历史价值。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传统,即便在帝国覆亡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仍构成除不列颠以及其属地以外所有西方国家习惯法的基础。其中一些法律条款仍存活于现代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之中,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笔重要遗产。

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晚期开始广泛流传的基督教,承揽了帝国统一时期的许多政治责任,并在文化上为欧洲文明的统一提供了精神动力。中世纪晚期,人们在攻击、否定教皇政治的同时,仍能坚定不移地保持基督教信仰。透过裂变的欧洲,人们仍会感受到一个完整的基督教文明的存在。

从15世纪到18世纪,长期屈服于神灵启示的科学理性思维,开始真正冲破宗教神学的樊篱,给近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潮留下自己深刻的印记。17世纪,科学革命动摇了中世纪的宇宙论,形成了全新的宇宙观,不仅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的热情,而且推动人们开始以批判的、怀疑的态度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正是基于这一信念,西方迎来了科学理性不断高涨的新时代。

——摘编自陈振昌《论欧洲传统文明统一特征》

(2)阅读材料二,概括欧洲传统文明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1)不同之处:《永乐大典》是类书,《四库全书》是丛书;《永乐大典》所收书籍未经删改,《四库全书》对所收集的部分书进行了删改;《永乐大典》所采古书涉及先秦到明初时期,《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的主要典籍。

举例要点示例:《春秋繁露》记载了汉代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平定三逆方略》记载了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九章算术》记载了汉代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已经形成完整体系。数学应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王阳明集》记载了明朝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推动了心学的发展。

(2)特点:法律传统浓厚,具有基督教色彩,科学理性逐渐成为主流;欧洲传统文明内涵不断丰富,在不同时代有所突破和发展。

分析:随着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罗马法体系逐渐形成,其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等内容对欧洲各国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四分五裂,基督教成为整个欧洲的共同信仰;15、16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教会神学,解放思想。17、18世纪,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宣扬科学理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文明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关于不同之处,由材料“《永乐大典》是我国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的一部丛书”,可见《永乐大典》是类书,《四库全书》是丛书;由材料“所收载的书籍一字不易,完全按照原著整段、整篇乃至整部地抄入”“采辑著录标准,把全部书籍分成应刊、应抄、应存、应删等不同类别”,可见《永乐大典》所收书籍未经删改,《四库全书》对所收集的部分书进行了删改;由材料“,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的主要典籍”,可见《永乐大典》所采古书涉及先秦到明初时期,《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的主要典籍。第二小问,可以举出《春秋繁露》等著作,突出其内容和历史价值。

(2)第一小问,由材料“罗马的法律传统……仍构成除不列颠以及其属地以外所有西方国家习惯法的基础”、“基督教,承揽了帝国统一时期的许多政治责任,并在文化上为欧洲文明的统一提供了精神动力”、“科学理性思维,开始真正冲破宗教神学的樊篱,给近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潮留下自己深刻的印记”,可见法律传统浓厚,具有基督教色彩,科学理性逐渐成为主流;由材料“全新的宇宙观,不仅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的热情,而且推动人们开始以批判的、怀疑的态度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正是基于这一信念,西方迎来了科学理性不断高涨的新时代”,可见欧洲传统文明内涵不断丰富,在不同时代有所突破和发展。第二小问,可以从罗马帝国时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时期,说明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文明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进入现代以来,世界处于不断发展变革调整之中,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在应对挑战中,大国承担起了重要责任。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简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答案】历史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意义:它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解析】

【详解】关于历史背景,要指出20世纪30-40年代,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的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解决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特别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成为战后各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关于意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各成员国规范了一套处理它们之间贸易关系的原则及规章,不断丰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规范,对国际贸易进行全面的协调和管理。它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国与欧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阶段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1949年—20世纪50年代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丹麦、芬兰、列支敦士、瑞典、瑞士、挪威

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冰岛、圣马力诺、联邦德国、希腊、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英国、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

20世纪90年代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北马其顿、安道尔、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摩纳哥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从国家性质的角度,概括建国以来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特点: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1949年——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国采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力提高,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新独立的国家和中国建交。

【解析】

【详解】第一小问,从材料来看,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小问,关于前者,要结合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等方面说明我国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关于后者,要突出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后,随着综合国力提高,我国淡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广泛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推荐访问: 高考 模拟试题 汇编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汇编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试题(汇编5篇) 高考文综历史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