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最新红石峡导游词600子(十篇)

2023年最新红石峡导游词600子(十篇)

时间:2023-06-05 13: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红石峡导游词600子(十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最新红石峡导游词600子(十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一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

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

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第二个石窟是 “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的三位始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有人会纳闷,这三人怎公会和平共处呢?因为谁都知道,儒、道两教历来水火不容。但在繁荣昌盛的唐代,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很适合于历代的拨乱反正,儒教的“仁”、“礼”之风及 “君子”之态有利于和平年代 的发展,佛教的轮回说、因果说则又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态。唐太宗时期,为了扼制外来宗教产生的巨大影响,把道教定为国教。尊奉李聘为教主。可是唐代君臣醉心佛学,尊的虽然是道教,实际上却心向佛教,于是献出现了佛、道、儒三教鼎立的局面。宋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国家四分五裂,理学家认为各民族应该和谐统一,不分彼此。一些人主张将佛、道、儒三教合一,以示宗教信仰大融合,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上才出现了三教殿。

这是一座石牌楼,其上书 “榆阳胜景”四个字,为20xx年依照原样修复而成。1872年,榆林总兵刘厚基出边征伐途经雄山寺,见其破败不堪,人难行走,为使胜境重现昔日光辉,便捐资修葺,拓宽道路,筑堤植柳。岂料第二年夏,洪水泛滥,石岩崩塌,道路坠毁。刘公又捐资开山凿道,直达洞门,游人探幽寻胜始能自由徘徊,并在河滩栽种杨柳,在此处建造牌楼一座,并刻书以壮观瞻。同年秋,寺下堤防又为洪水所淹,树木无存。刘公再消岩筑堤,并请陕甘总督左宗棠邮寄“榆溪胜境”四字和“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楹联,嵌刻于崖壁。经刘公三次修筑,雄石峡这一名冠塞上的风景名胜才得以保存。

“威震九边”为一品顶戴抚陕使者叶伯英巡视榆林时所题。1888年,英军冲破清廷边防侵人西藏,朝野上下一片恐慌。第二年,朝廷派出多名官员巡视各边,叶伯英奉命巡视的就是九边 (辽东、宣化、大同、宁夏、甘肃、蓟镇、太原、固原、延绥)重镇之一的延绥 (即榆林)。当看到榆林军事力量雄厚,戒备森严时,挥笔书写 “威震九边”赞誉红石峡关隘险要,军事威严,声名震撼北域边疆全线。

“汉蒙一家”是1920xx年10月陕西观察使者崔云松等游红石峡时所题。蒙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纷争不休,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民国初年,民族统一,题词意指蒙汉人民和睦共处,

情同一家。

“还我河山”,这两幅百刻均出自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之手。马占山,吉林怀德县人,原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1937年,在他驻防府谷时,曾在榆林设东北挺进军驻榆办事处,其间常来榆小住。1941年冬,马占山将军陪同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将军来红石峡赴朱绥光宴请,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不禁感慨万千,遂题写 “还我河山”,表达了他驱逐日寇、统一祖国的宏伟大志。

在我们抬眼看到的那个凌空修建的阁楼便是翠然阁,晚清时又称 “凌云阁”。历代文人雅士在这里把酒临风,品茗赏酒,即席赋诗,别有情趣。经翠然阁出天门达崖顶,崖顶原建有罗汉殿,清末时坍毁。翠然阁曾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20xx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在此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次年8月,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又在此召 开,白明善、刘澜涛、贾拓夫、刘志丹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石窟叫慈仁殿,窟顶浮雕八卦及龙、风、牛、马、羊、鹿、狗、鸡、花草等藻井,图案清晰,充分显示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交融的特色。

我们将要经过的这几个石窟有通道相连,其下有一条涓涓流淌的渠水,它叫 “广泽渠”,出 “地门”就会看到。1473 年,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巡抚余子俊为改善百姓生活,安定驻边军心,亲率将士在红石峡半山腰开凿渠水以利灌溉。明万历年间重修,清时扩修。清光绪六年 (1880年),开凿普渡桥涵洞石壕建成东西二渠,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改建。渠全长1000 余米,其中五分之一于石壁中穿凿而过,其工程之浩大,修建之艰辛,在榆林水利工程史上实属罕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现在,它依然灌溉着城郊16个行政村的一万亩出地。20xx年,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来此拍摄 《大漠红峡》,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介绍了广泽渠。

过普渡桥,来到西崖下。西崖石窟毁坏严重,摩崖题刻幅面较大,剥蚀较重。

“中外一统”是康熙年间御史三朝林天擎所题。题词慨叹汉族与少数民族同为华夏民族,理当和平共处、一统河山。

“天成雄秀”,是红石峡唯一的一块满文题刻,清乾隆年间由榆林知府白德明题写。题词赞美红石峡两岸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通过以上参观,我们看到,红石峡确为一处集摩崖题刻、石窟古刹、水利枢纽、军事要塞为一体的游览胜地。随着榆林文化大市的建设、榆林旅游业的发展,红石峡将以更美的面貌、更优质的服务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红石峡.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3月27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chaad]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第二个石窟是 “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的三位始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有人会纳闷,这三人怎公会和平共处呢?因为谁都知道,儒、道两教历来水火不容。但在繁荣昌盛的唐代,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很适合于历代的拨乱反正,儒教的“仁”、“礼”之风及 “君子”之态有利于和平年代 的发展,佛教的轮回说、因果说则又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态。唐太宗时期,为了扼制外来宗教产生的巨大影响,把道教定为国教。尊奉李聘为教主。可是唐代君臣醉心佛学,尊的虽然是道教,实际上却心向佛教,于是献出现了佛、道、儒三教鼎立的局面。宋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国家四分五裂,理学家认为各民族应该和谐统一,不分彼此。一些人主张将佛、道、儒三教合一,以示宗教信仰大融合,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上才出现了三教殿。

这是一座石牌楼,其上书 “榆阳胜景”四个字,为20xx年依照原样修复而成。1872年,榆林总兵刘厚基出边征伐途经雄山寺,见其破败不堪,人难行走,为使胜境重现昔日光辉,便捐资修葺,拓宽道路,筑堤植柳。岂料第二年夏,洪水泛滥,石岩崩塌,道路坠毁。刘公又捐资开山凿道,直达洞门,游人探幽寻胜始能自由徘徊,并在河滩栽种杨柳,在此处建造牌楼一座,并刻书以壮观瞻。同年秋,寺下堤防又为洪水所淹,树木无存。刘公再消岩筑堤,并请陕甘总督左宗棠邮寄“榆溪胜境”四字和“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楹联,嵌刻于崖壁。经刘公三次修筑,雄石峡这一名冠塞上的风景名胜才得以保存。

“威震九边”为一品顶戴抚陕使者叶伯英巡视榆林时所题。1888年,英军冲破清廷边防侵人西藏,朝野上下一片恐慌。第二年,朝廷派出多名官员巡视各边,叶伯英奉命巡视的就是九边 (辽东、宣化、大同、宁夏、甘肃、蓟镇、太原、固原、延绥)重镇之一的延绥 (即榆林)。当看到榆林军事力量雄厚,戒备森严时,挥笔书写 “威震九边”赞誉红石峡关隘险要,军事威严,声名震撼北域边疆全线。

“汉蒙一家”是1920xx年10月陕西观察使者崔云松等游红石峡时所题。蒙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纷争不休,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民国初年,民族统一,题词意指蒙汉人民和睦共处,情同一家。

“还我河山”,这两幅百刻均出自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之手。马占山,吉林怀德县人,原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1937年,在他驻防府谷时,曾在榆林设东北挺进军驻榆办事处,其间常来榆小住。1941年冬,马占山将军陪同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将军来红石峡赴朱绥光宴请,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不禁感慨万千,遂题写 “还我河山”,表达了他驱逐日寇、统一祖国的宏伟大志。

在我们抬眼看到的那个凌空修建的阁楼便是翠然阁,晚清时又称 “凌云阁”。历代文人雅士在这里把酒临风,品茗赏酒,即席赋诗,别有情趣。经翠然阁出天门达崖顶,崖顶原建有罗汉殿,清末时坍毁。翠然阁曾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20xx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在此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次年8月,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又在此召 开,白明善、刘澜涛、贾拓夫、刘志丹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石窟叫慈仁殿,窟顶浮雕八卦及龙、风、牛、马、羊、鹿、狗、鸡、花草等藻井,图案清晰,充分显示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交融的特色。

我们将要经过的这几个石窟有通道相连,其下有一条涓涓流淌的渠水,它叫 “广泽渠”,出 “地门”就会看到。1473 年,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巡抚余子俊为改善百姓生活,安定驻边军心,亲率将士在红石峡半山腰开凿渠水以利灌溉。明万历年间重修,清时扩修。清光绪六年 (1880年),开凿普渡桥涵洞石壕建成东西二渠,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改建。渠全长1000 余米,其中五分之一于石壁中穿凿而过,其工程之浩大,修建之艰辛,在榆林水利工程史上实属罕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现在,它依然灌溉着城郊16个行政村的一万亩出地。20xx年,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来此拍摄 《大漠红峡》,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介绍了广泽渠。

过普渡桥,来到西崖下。西崖石窟毁坏严重,摩崖题刻幅面较大,剥蚀较重。

“中外一统”是康熙年间御史三朝林天擎所题。题词慨叹汉族与少数民族同为华夏民族,理当和平共处、一统河山。

“天成雄秀”,是红石峡唯一的一块满文题刻,清乾隆年间由榆林知府白德明题写。题词赞美红石峡两岸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通过以上参观,我们看到,红石峡确为一处集摩崖题刻、石窟古刹、水利枢纽、军事要塞为一体的游览胜地。随着榆林文化大市的建设、榆林旅游业的发展,红石峡将以更美的面貌、更优质的服务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三

好,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了红石峡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痕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我们要沿崖壁栈道进行游览,所以大家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进入红石峡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测试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因此被称为“温盘峪”。

红石峡全长近1300米,宽有3—10米,峪内溪流清澈见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两侧的丹崖长墙上,有一挂挂珠帘式的泉瀑,竞相倾泻,形成断崖飞瀑景观,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点缀,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被人们称为“盆景峡谷”,有中原第一景的美誉。

从红石峡出来就可以看到子房湖,又叫“平湖”。

子房湖是云台山景区最大的湖泊水体景观。因汉代张良(字子房)曾在沟谷西侧的山峰上,日夜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隐退至此,因张良字子房而得名。大家看,这子房湖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0米,湖面积800亩,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最深出约100米。两岸青山对峙,夹一带绿水。如诗如画,醉透游人心扉。苍翠的山,墨绿的水,相依相偎,展现出一幅壮阔波澜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阴一半晴一半,一边金光闪烁,一边碧绿透明。

夏季还能在湖面上体验有水上法拉利之称的水上快艇,别样的刺激。

子房湖内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还有专家认为是15亿年前,体型小,扇径仅10毫米左右,晶莹透明,古称“桃花鱼”,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四

各位来宾、各位游客:大家好,热忱欢迎您到红石峡生态公园。经专家考评和国家旅游局批准,红石峡生态公园成为国家 aaa 级旅游度假区,这是我市目前惟一荣膺此称号的旅游地。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九边重镇榆林城北 5 公里 处,这里自古以来是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必争的边关要塞,是黄土高原的北端与毛乌素沙漠及鄂尔多斯台地南缘结合部,也是黄土地农耕文明与蒙古大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壤地带,来到这里,大漠与边地风光尽收眼底。这里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沙滩与湖泊组合成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是塞上江南榆林的“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这里同时是塞上人文名胜红石峡系列景观的一部分,古长城从园中穿越,历史遗迹点将台和西夏王李继迁墓经修复在这里重现,这里还蕴藏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生态公园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这里囊括了陕北文化的精华,相信会给每位游客带来美好而愉悦的心情。现在,请大家随我步入这座融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与陕北文化艺术的殿堂,去作一次美的巡礼。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公园大门。细心的游客会注意到,这是一块整石,它高 2.4 米 ,长 6.3 米 ,来自于东方红的故乡佳县的深山里,陕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石文化。上面所书的“红石峡生态公园”几个大字是现任市委书记周一波在公园视察时所题。

我们再看这个铁门,它有一个很与众不同的特点,两头高、中间低,合上之后很象陕北窑洞的窗户,这样的大门在别处是非常少见的。寓意“吉祥久久”的通道,全部由陕北青石筑成。两旁有“龙凤呈祥”“九子龙柱”,所谓道上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柱前停一停,好运往上升。这些石柱全部选用有名的清涧石头,由绥德四十里铺的民间工匠雕成,充分展现了陕北石雕艺术的动人魅力。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陕北剪纸馆。这里采用的是典型的陕北农家小院建筑。黄河岸边的人家,一般都采用从河里捞取的大小均匀的石头来垒墙。现在陕北的农村也有许多人家采用这种垒墙方式的。院子两侧选用了 24 幅巨型剪纸做墙,内容有社火、劳动、民风等,它们的原作者是有名的陕北第一剪——郭佩珍,她现在已经是 83 岁高龄的老人了。门口所列的是陕北农村广泛使用的碾盘和磨,陕北人经常吃的米糕、钱钱饭就是从这里加工出来的。我们面前的影壁可以使诸位在方寸之间游遍榆林古城的八景:“龙穴藏珍、红山夕照、西河漱月、芹涧春香、驼峰拥翠、柳河秋色、寒泉冬蒸、南塔凌霄。”

影壁的这边是陕北著名的本土画家栗子明所绘的《九边重镇老榆林》,这是一幅反映老

榆林风貌的画作。下来我们欣赏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八景,有纸镂乾坤、高原号子、红峡映台、幽冢故里、百石成林、碧湖映柳、沙疑南渡、潭虹霞蔚。“纸缕乾坤”是剪纸世界。这里所选的就是我国各地很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这幅剪纸就是陕北风俗的一个具体表现 ...... 这幅大型剪纸是民间剪纸艺术家郭佩珍用四年时间剪成的《佳县县城全景》。郭佩珍是驰名陕北乃至全国海外的民间艺术大师,通过这幅作品大家应该对她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高原号子”,这尊雕塑高 15 米 ,是目前表现人物雕塑中最大的一个,也是陕北最大的雕塑。系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是典型的陕北符号的象征,他所持握的唢呐是陕北人倾诉心声的古老乐器。老汉高扬唢呐的英姿,表现了陕北人世代不屈的昂扬精神。

“红峡映台”,游客可游览微缩长城、点将台。点将台的台高、大小台阶数、外围的墩台数与我国的历法、节气有关,游客可搜寻其中奥妙。“幽冢故里”是修复了的西夏王李继迁的墓地。“百石林”,是精选陕北自然石组合而成林,其中两块月牙石耐人寻味。“碧湖映柳”,湖虽小却格外清澈,据传说 王昭君曾用此水洗过脸。“沙疑南渡”,游倦走进沙滩上帐篷,望着悬空而过的吊桥,恍然置身江南。“潭虹霞蔚”,湖水坝口水流飞泻,腾起雾气,阳光下幻化出彩虹,有云蒸霞蔚之妙趣。

生态八景足以陶冶情致,它的外部景观壮丽雄奇,内部景观则仿佛一处置身于烽烟之下的历史和自然的世外桃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完美结合。生态公园还举办过冰雕展、滑草赛、摩托车和汽车竞技等,给游人和各界人士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难以计数的游人与家人、恋人、朋友敞开心的沟通,将所有的重负都释放于深情的山水间。

生态公园期待能带给您美好快乐的记忆。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五

好,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了红石峡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痕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我们要沿崖壁栈道进行游览,所以大家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进入红石峡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测试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因此被称为“温盘峪”。

红石峡全长近1300米,宽有3—10米,峪内溪流清澈见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两侧的丹崖长墙上,有一挂挂珠帘式的泉瀑,竞相倾泻,形成断崖飞瀑景观,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点缀,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被人们称为“盆景峡谷”,有中原第一景的美誉。

从红石峡出来就可以看到子房湖,又叫“平湖”。

子房湖是云台山景区最大的湖泊水体景观。因汉代张良(字子房)曾在沟谷西侧的山峰上,日夜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隐退至此,因张良字子房而得名。大家看,这子房湖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0米,湖面积800亩,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最深出约100米。两岸青山对峙,夹一带绿水。如诗如画,醉透游人心扉。苍翠的山,墨绿的水,相依相偎,展现出一幅壮阔波澜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阴一半晴一半,一边金光闪烁,一边碧绿透明。

夏季还能在湖面上体验有水上法拉利之称的水上快艇,别样的刺激。

子房湖内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还有专家认为是15亿年前,体型小,扇径仅10毫米左右,晶莹透明,古称 “桃花鱼”,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

好了,朋友们,我们启程继续参观游览吧。

好,游客们,我们继续向西前行,经过了子房湖和漫水桥,映入大家眼帘的有一座山门,上写“老潭沟”,三个大字,现在叫做泉瀑峡。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民间干旱之苦,不顾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贬下凡间,栖身在这里的一个深水潭中,人称“龙潭”,这道沟被称为“龙潭沟”,后有人为表示对龙的敬意,将“龙”字改为“老”字,就成了“老潭沟”。

由于地质,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剧烈的断裂构造,形成了东西走向的“u”形断崖,因而这里出现了东西走向的沟谷景观,还有又高又陡的崖墙地貌景观,大家请看,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泉瀑峡(老潭沟)的尽头,就是著名的云台山天瀑,它落差达到314米,宽约5—7米,是亚洲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称为“天瀑”,它也是云台山景观之最。大家请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团水雾,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雾中。它既表现了力量,又体现了柔美,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偏西, 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峡长1270米,峡谷东面,峭壁为耸,苍岩横卧;峡谷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争奇斗艳。

峡谷内景色一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来概括最好不过了。情人瀑,丫字瀑,丫字潭,水帘洞尽在眼前。更有唐王试剑石的历史传说,岸旁的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多形式的高科技全面展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貌演变和地质特征,普及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科普知识。

茱萸峰是云台山主峰,海拔1304米,这里是历代文人墨客、僧侣修行的圣地。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此处采药炼丹,并留下药王洞等痕迹。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太行花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句…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皆景。踏千阶云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顶,北望太行山群峰,层峦叠嶂;南眺怀川平原,沃野千里。

位于云台山茱萸峰凤凰岭的云台山玻璃栈道,总长400余米,宽约1.6米,在高达1080米的半山腰上依崖而建。玻璃栈道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沿崖壁呈u型,另一段悬于千米悬崖之上,与山谷底部垂直落差200多米。堪比美国大峡谷的“天空之路”,上下临空,视野开阔。哪怕在胆大的人也会拘泥不前,每一步都心惊胆战。整个人仿佛悬空而立,透过玻璃往下望去,不仅山间美景一览无余,还有一种紧张刺激的快感。

万善寺,坐落在形似奶头状的阎王鼻山峰下面,周围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因寺内供奉着一尊金佛,故又称“金佛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是朝廷为了镇治此处帝王风脉而建,寺名也属御赐。现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为中国金刚法大师--释海空。寺内放置的2米高铜佛,价值60万元,系泰国华侨所赠。另外,还有一线泉、聚宝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试鞭石、望亲台等诸多景观。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六

“小寨沟”旧名”小潭沟”,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来了刘武周,此处是隋营唐寨,故名小寨沟。沟内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胜,故也称”潭瀑川”。眼前出现了第一潭,即”龙蛇潭”,小寨沟地处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水多,潮湿,常有蛇蟒出入。相传有家夫进山砍柴,见有巨蟒在此饮水,蛇大为龙,因而得名。

过了龙蛇潭,有上下或者称山水两条道路通往景区。水路是供游客游览的,山路是回来的路,水路走不远,即见有群瀑自高岩处跌落,人称”九叠瀑”。瀑分三层,每个断层有两条瀑布相吸相融一个潭里,如情人一般,故此称”情人瀑”。

过了减肥石,即是”金龙卧波”,再往上走,忽然眼前一片开阔,”丫字瀑”迎面而来,瀑高十余米,深五、六米,地而开阔孤坦,但见四面青山相环绕,一块巨石仿佛自天而降,落在这里,供销游人休憩、乘凉、野餐、照相。

“清清漪池”水浅而清,色彩艳丽,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绿无尘,不管有风无风,池内涟漪轻荡故名之,水池有鱼,但鱼体透明。水帘洞”处只出山崖上一挂瀑布分散成帘子状倾泻下来,此水四季长流,。旁有”狮子头”,其造型如一头活生生的小狮子一样逼真,故名之。

“狮头石”前整个山崖被水溶蚀而成钟乳状,下有两股水在离地米高处喷出,此乃”不老泉”在魏晋时景区内有逸人王烈,不食人间烟火,渴饮此泉,饿食黄精,寿至338岁,仍然健步如飞,不减少年。您不妨来尝一下。

我们进入小寨沟尽端,迎面可见几块怪石,有”唐王试剑石“、点将台,是李世民当年点将收兵的地方。站在”点将台“上,悬崖高耸,人如坐井底,故名”坐井观天“;县崖青苔高挂山崖,仿佛一只孔雀高挂架上,雀尾下一挂水帘,称作”凤尾串珠“。另外还有”灵龟吐珠“、”云龙播雨唐王饮马池石舟蝴蝶石“。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七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3月27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榆林。我是夕阳红国际旅行社的金牌导游胡姐,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今天我们一起观赏古城榆林的胜景——红石峡。请随我来!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3公里,便到了东西对岸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的红石峡。《榆林府志》上说: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呷”。所以游人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

另一种说法是,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股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红石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庙门在峡南,内有石台阶。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楼、阁、亭相望。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约十多个。有“天门”、“地门”各一,都是隧道。“天门”从寺通至峡顶,中间有一阁叫“翠然阁”。从石崖内登台阶而上,站在峡顶俯视寺内广泽渠,只见水圃成荫、宛然如画。“地门”从寺内通到峡底榆溪河岸边,人们通行时须弯腰行走。寺内有石刻佛像,工艺精巧。峡两岸普渡桥飞架东西,势若长虹。峡内树木青翠,群花争艳,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阳西照时,如红霞冉冉升起,故名“红山夕照”,是榆林八景之一。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阴”、“雄镇三秦”等,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到,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的优美;“中外统一”、“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红石峡是万里长城中罕见的浏览胜地,是塞上明珠。

各位游客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亲眼目睹了红石峡的人文奇观。此时你对红石峡更加了解了吧。欢迎再次游赏,再见!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九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榆林。我是夕阳红国际旅行社的金牌导游胡姐,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今天我们一起观赏古城榆林的胜景——红石峡。请随我来!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3公里,便到了东西对岸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的红石峡。《榆林府志》上说: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呷”。所以游人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

另一种说法是,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股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红石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庙门在峡南,内有石台阶。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楼、阁、亭相望。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约十多个。有“天门”、“地门”各一,都是隧道。“天门”从寺通至峡顶,中间有一阁叫“翠然阁”。从石崖内登台阶而上,站在峡顶俯视寺内广泽渠,只见水圃成荫、宛然如画。“地门”从寺内通到峡底榆溪河岸边,人们通行时须弯腰行走。寺内有石刻佛像,工艺精巧。峡两岸普渡桥飞架东西,势若长虹。峡内树木青翠,群花争艳,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阳西照时,如红霞冉冉升起,故名“红山夕照”,是榆林八景之一。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阴”、“雄镇三秦”等,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到,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的优美;“中外统一”、“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红石峡是万里长城中罕见的浏览胜地,是塞上明珠。

各位游客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亲眼目睹了红石峡的人文奇观。此时你对红石峡更加了解了吧。欢迎再次游赏,再见!

红石峡导游词600子篇十

“小寨沟”旧名”小潭沟”,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来了刘武周,此处是隋营唐寨,故名小寨沟。沟内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胜,故也称”潭瀑川”。眼前出现了第一潭,即”龙蛇潭”,小寨沟地处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水多,潮湿,常有蛇蟒出入。相传有家夫进山砍柴,见有巨蟒在此饮水,蛇大为龙,因而得名。

过了龙蛇潭,有上下或者称山水两条道路通往景区。水路是供游客游览的,山路是回来的路,水路走不远,即见有群瀑自高岩处跌落,人称”九叠瀑”。瀑分三层,每个断层有两条瀑布相吸相融一个潭里,如情人一般,故此称”情人瀑”。

过了减肥石,即是”金龙卧波”,再往上走,忽然眼前一片开阔,”丫字瀑”迎面而来,瀑高十余米,深五、六米,地而开阔孤坦,但见四面青山相环绕,一块巨石仿佛自天而降,落在这里,供销游人休憩、乘凉、野餐、照相。

“清清漪池”水浅而清,色彩艳丽,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绿无尘,不管有风无风,池内涟漪轻荡故名之,水池有鱼,但鱼体透明。水帘洞”处只出山崖上一挂瀑布分散成帘子状倾泻下来,此水四季长流,。旁有”狮子头”,其造型如一头活生生的小狮子一样逼真,故名之。

“狮头石”前整个山崖被水溶蚀而成钟乳状,下有两股水在离地米高处喷出,此乃”不老泉”在魏晋时景区内有逸人王烈,不食人间烟火,渴饮此泉,饿食黄精,寿至338岁,仍然健步如飞,不减少年。您不妨来尝一下。

我们进入小寨沟尽端,迎面可见几块怪石,有”唐王试剑石“、点将台,是李世民当年点将收兵的地方。站在”点将台“上,悬崖高耸,人如坐井底,故名”坐井观天“;县崖青苔高挂山崖,仿佛一只孔雀高挂架上,雀尾下一挂水帘,称作”凤尾串珠“。另外还有”灵龟吐珠“、”云龙播雨“”唐王饮马池“”石舟 “”蝴蝶石“。

(叠彩洞、茱萸峰景区)

子房湖旁有两条岔道,下道是通往小寨沟景区、老潭沟景区;上道便是直通山西的修陵公路。叠彩洞景区和茱峰景区盘恒在此。叠彩洞是连接豫、晋两省的公路遂洞,大小23条洞,首尾相连总长4000多米。它是由我县土专家张有臣设计规划的。在外只见一排巨大的阶梯层层递上,在洞里都是180度的转弯和 45度以上的爬坡。这就是景区有名的“暗十八盘”,勤劳善良的人民用十二年的时间修建了这条路。

沿公路自下而上,爬山穿洞,仰望山巅,只见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峭壁悬崖,高达万仞。沿途山峰形态各异,在这里您可以找到l’小象攀山””双驼峰“梦笔生花”等各个景点。

出了十二号洞,迎面而来一块奇峰异石高立在对面山上,这块石头随着车行视线的转变,可由灵芝、傣族少女逐渐变成一摩登少女。因此处石秀、水秀、花草秀,故名”三秀峰”。

坐车前驶片刻,眼前忽然一片开阔,这个景点名为”西瀛观”,游客到此,都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肢下这一片湖是我们经过的子房湖,一个小时的路程,已经是抬高了五六百米的高度,在子房湖东南即是温盘肉区景,相传古时在温盘峪居信有九条龙,谷南的白龙和谷北的黑龙经常腾云驾雾来到”西瀛观”品茗赏景,还常常摆下棋局对弈。

上车前行即进入茱萸峰游览区源:考试资料网

车蜿蜒而上,进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区,这整个山遍覆大的松柏,枫想乔木,这里属原始次生林区,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来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

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于是有了”烧高篝”的说法,如果谁家的子孙发达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们家的老人们早年在这里烧了”高香”求来的。

各位旅客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位于焦作修武的北国的名山圣水——云台山。云台山因其山势高耸,森林茂密,山间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又被称为“云台山”。从地理学的观点看,云台山在地形上是属于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故又称“太行云台山”。

云台山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孤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

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德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 ,怀牛膝,怀菊花,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山谷相裂成隙。这便是温盘峪景区了。温盘峪峪深80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冬暧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相信大家也亲身体验到了,这里的景色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区内有逍遥石、相吻石、灵龟戏水、双狮吸水、龟背石等景观。峪内有九龙潭,相传为古时九龙栖息之地,分别为白龙潭、子龙潭、眠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黑龙潭、首龙潭等,动态的水流入静态的水中,十分美丽。这座湖叫做子房湖,相传是汉朝著名谋士张良的隐居之地,因张良字子房,故名子房湖。向西看呢,我们就可以看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相传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传教,到达少林寺,面壁20xx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来到云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那里人迹罕至,达摩高居山巅,终日与山岚流云为伴,天灵一片净化像山一样入定下来,不久就化仙而去,此处便留下了“达摩峰”和与之遥遥相对的“佛龛峰”。沿湖而走呢,我们就进入了老潭沟、小寨沟景区。老潭沟景区山雄水秀,峰高瀑急,而最有名的莫数天瀑了。

“天瀑”是云台山景观之最,也是中华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宽约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 。外沟内还有“私语泉”“波浪石坪”“独秀峰”“双秀峰”“路功”等景点。“小寨沟”旧名”小潭沟”,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来了刘武周,此处是隋营唐寨,故名小寨沟。沟内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胜,故也称”潭瀑川”。大家请注意,我们现在要乘车通过子房湖旁的修陵公路进入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来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于是有了”烧高香”的说法。至于这到底是不是灵验,大家可以亲自去证实一下,好了茱萸峰到了,请大家下车时拿好自己的东西,爬山时注意安全,两小时后我们在车前集合,希望大家能好好地领略一下云台山的秀丽风光。

推荐访问: 导游词 最新 红石峡 最新红石峡导游词600子(十篇) 最新红石峡导游词600子(十篇) 介绍红石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