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精选文档)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5-06 12:05:06 来源:网友投稿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1  【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意思】松树下寻问隐士的童子,他说道老师父采药而去。  【全诗】  《寻隐者不遇》  [唐].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精选文档)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1

  【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意思】松树下寻问隐士的童子,他说道老师父采药而去。

  【全诗】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解】

  唐代贾岛的五言 绝句。写作者去寻找隐居在山里的 友人而没有见到的情景。全诗是: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 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是 说,在松树下向隐者的徒弟打听隐 者,他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 这山中,但云雾弥漫而又浓密,不 知他在山中的什么地方。诗中主要 写童子的回答,通俗自然,清淡朴 素,表现含蓄。“去”,“处”二 字,古代同属御韵。

  【注释】

  ①言:说、讲。

  处:这里是行踪的意思。

  【全诗鉴赏1】

  诗写的是一次寻访。寻访的结果是“不遇”。

  “松下问童子”一句写问,以下三句则是对答。问写得极简括。不须明写谁问和问什么,因诗题和对答有清楚的交代。答语是诗著意之处,“言师采药去”,童子说师父进山采药去了。这一句本来已是一个完整的答复,但如果就此打住,就没有诗意了。小童对答复作的一番补充: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在那云雾迷蒙的某个地方,但具体在哪儿,谁也不知道了。“只在此山中”的“只在”二字是很肯定的语气,仿佛作了确切的回答,但“云深不知处”叫人哪里找去?说了半天,还是等于零。然而这两句补充并非多余,它不但是十分天真的话,而且语意佳妙。这不是故意卖弄口舌,而是生活中常有的那种无意中得到的妙语。它生动反映出“隐者”特有的生活趣味和情操。诗通过描写“隐者”那出没云中、神秘莫测的行踪,隐隐透露出其洁身自好,高蹈尘埃之外的精神风貌。

  寻访“不遇”,通常是一种扫兴的事。但读这首诗,却会感到有不同寻俗之处。小童的天真答话,把人引进高远的意境中,使人恍如面对那白云叆叇的大山,想到有一位高士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那人迹罕至的去处,一定别有天地、别有一番乐趣。诗以小童的答话结束,虽然没直接写寻访者的反应,但读后令人觉得,他大约不会立即兴尽而返,而会站在松下,久久对着那云烟深处神往。

  诗属五绝,不入律可作一首短小的古风读,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全诗鉴赏2】

  诗歌反映社会生活、描绘客观事物,可以从正面直接描写,也可以从侧面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简洁明快,间接描写曲折深隐。只要诗人从生活和艺术需要出发,经过匠心独运的安排,无论采用哪一种表现方法,都可以写出精妙的作品来。

  这首诗写作者去寻访一位隐士没有见到,通过与童子的对话,反映出了隐士游踪不定、无羁无绊的生活。首句“松下问童子”,入题极为自然。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兴致勃勃去拜访朋友,经过山林跋涉,途中劳顿,却没有找到这位隐士,这时幸好在苍翠欲滴的青松之下看到了他的徒弟,便急切地询问起来。自第二句“言”字之下,全是童子的答话。他的回答巧妙而真实,既提供了师父的去踪“采药去”,给予作者可寻的希望;又指出师父只是在这大山之中,但山林茂密,白云缭绕,具体在什么地方,徒弟说不清楚,客人也无法寻觅。自“言”字以下的寥寥十余字,写得既有波折,又有情趣,把隐士的飘游生活和他所处的幽深环境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在抒情短诗中,可以描写具体的人物、场面,可以安排简单的情节。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善于写这种情节单纯的抒情短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须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人物、画面和场景的描绘,把自己浓郁的感情倾吐出来。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二十字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语言朴素无华,合于口语,在唐诗中别具风采。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扩展1)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注解】:

  1·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2·不遇:没有见到。3· 言:回答说。

  4·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名句赏析】——“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想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赏析:

  *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赅,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因之,对隐者说来,采药是一项有重要的活动,其效用或还不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为采药而攀峰登岭,就是极好的体育锻炼。于是,对于真正的隐者,善悟道,擅养生,能采药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现在鹤发童颜,往来如天马行空。童子言师采药去,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来,同时添了诗人伤其不遇的惆怅。

  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

  这时,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中。

  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世谓贾岛的诗过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此诗却刚好相反,在谋篇构思方面煞费苦心,无佳句而有佳篇。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释

  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⑦处:地方。

  赏析

  *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赅,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因之,对隐者说来,采药是一项有重要的活动,其效用或还不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为采药而攀峰登岭,就是极好的体育锻炼。于是,对于真正的隐者,善悟道,擅养生,能采药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现在鹤发童颜,往来如天马行空。童子言师采药去,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来,同时添了诗人伤其不遇的惆怅。

  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

  这时,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中。

  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世谓贾岛的诗过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此诗却刚好相反,在谋篇构思方面煞费苦心,无佳句而有佳篇。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及赏析4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翻译

  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注释

  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

  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松花:松树的花。

  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

  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

  遍:一作“满”。

  赏析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而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有别。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

  “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休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

  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贾岛诗中虽略去问句,却还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现,魏野则将发问的对象也略去了。他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灵芝,历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长在深山峭壁,来取不易,隐者这一去,何时归来就难么肯定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

  在宋初诗人中,魏野的风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传云:“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写访隐者不遇的诗,除贾岛一首外,唐人如高骈“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挑开”,李商隐“城廓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在唐诗中都属上乘之作。“意味闲雅”(蔡正孙语)是这些诗总的风格。魏野一生没有出仕,居处是“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宋史》本传),真宗遣使召之,他“闭户逾垣而遁”(《宋诗纪事》卷一),是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之风。前人称他诗风“*朴而常不事虚语”(《玉壶野史》),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及赏析5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翻译

  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注释

  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

  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松花:松树的花。

  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

  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

  遍:一作“满”。

  赏析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而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有别。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

  “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休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

  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贾岛诗中虽略去问句,却还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现,魏野则将发问的对象也略去了。他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灵芝,历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长在深山峭壁,来取不易,隐者这一去,何时归来就难么肯定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

  在宋初诗人中,魏野的风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传云:“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写访隐者不遇的诗,除贾岛一首外,唐人如高骈“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挑开”,李商隐“城廓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在唐诗中都属上乘之作。“意味闲雅”(蔡正孙语)是这些诗总的风格。魏野一生没有出仕,居处是“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宋史》本传),真宗遣使召之,他“闭户逾垣而遁”(《宋诗纪事》卷一),是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之风。前人称他诗风“*朴而常不事虚语”(《玉壶野史》),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扩展2)

——《寻隐者不遇》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寻隐者不遇》原文及翻译赏析1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鉴赏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师苦吟诗人。一般认不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师“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师。中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中首小诗师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师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中首诗师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中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师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师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中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师行踪。在中里又把“采药在何处”中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师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然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师问题。

  在中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师,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师手法,精简不二十字。中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中首诗师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师妙处。诗贵善于抒情。中首诗师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中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希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中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不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然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师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中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师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中青与白,中松与云,它师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师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师浮想。从造型师递变,色调师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师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不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师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不一个封建社会师知识分子,离开繁华师都市,跑到中超尘绝俗师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师。

《寻隐者不遇》原文及翻译赏析2

  诗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代:贾岛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寻隐者不遇》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注解】:

  1·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2·不遇:没有见到。3· 言:回答说。

  4·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名句赏析】——“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想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扩展3)

——古诗《寻隐者不遇》意思及赏析3篇

古诗《寻隐者不遇》意思及赏析1

  【作品简介】

  《寻西山隐者不遇》由邱为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更有收获,更为满足。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

  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2、黾勉:殷勤。

  3、契:惬合。

  4、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韵译】:

  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不是驾着柴车外出,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松涛声声随风送进窗户。

  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却能把清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

  【讲解】:

  丘为,唐代诗人,其传世作品不多。本诗之所以广为流传,在于它写隐逸之情时另辟蹊径,道出了另一番味道。

  整首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八句写寻隐不遇,似露失望惆怅之意,后八句则宕开一笔,写隐者的高雅情趣与所居环境的闲静优美,将他的志趣与诗人自己的追求诉诸于笔端,表现出了一种倚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诗的前两句写隐者居所的高、远、简,“绝顶”言其高,“茅茨”,为茅草屋,指其简,“三十里”则语其远,如此,作者却要“直上”寻找隐者,可见诗人对他的钦佩之情,必欲见之而后快。这样的铺陈渲染,便让读者对隐士为何等高人充满了想象与期待。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写诗人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连个仆人也没有遇到,屋里亦是空空如也。《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虽未见隐者,但也有童子可问,知其所去。而本诗中诗人未见僮仆。依笔者看来,隐者可能只有一、两个僮仆,出门时带去了,或者根本就没有。诗人敲门时,无人应答,门上无锁,可推门而入。直观其室,室内只有案几,无任何奢华之物。这样,隐者又何必用僮仆呀?真正的隐者是要剔除物欲、反观内省的,由此可见,该隐者必是真高人雅士。

  五六句中,“巾柴车”中“巾”可理解为名词用作动词“用巾覆盖”,引申为“驾柴车”,“钓秋水”应是于秋水边垂钓之意。此两句全是诗人的想象。隐者不在,诗人不免要推断他的去向,或砍柴或垂钓,都是人与自然的交流,都脱离了人世的纷扰与欺诈,尤其是“垂钓”古人更是把它当作一种闲适脱俗的生活,“闲来垂钓碧溪上”“独钓寒江雪”等诗句便是明证。诗人如此写,更突出了隐者的超然。

  七八句,写了诗人不遇的心情:错过了与隐者相遇的机会,就只能失落地在心里默默地对他表示无尽的景仰了。诗人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去寻隐者,不得相见,此时的失望与忧郁不免要溢于言表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雨中草色”“窗里松声”,色极悦目,声极悦耳。九十句描画了这里空气清新、草色青翠、青松掩映的优美环境,顿时便让读者从诗人所渲染出因不遇产生的惆怅之情中脱离出来。

  不能相见,或为缺憾,但在这优雅的居所里,诗人却感到与隐者的幽情逸致产生了契合,身心也如被清水荡涤了一般变得澄澈清明,虽然没有宾主相见的兴奋,但却也深深地体悟到了清净无为的禅理,而这正是此行真正的目的,目的达到,便可欣然下山,又何必等着与隐者相见呀?诗的最后六句直接陈述了自己的想法,表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心性和追求。

  在笔者看来,诗中句句在写隐者,也时时在写诗人自己,写他对隐居遁世、恬淡怡然生活的追求,而最巧妙的是以“不遇”来表情达意。

  【评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从思想上说,这类诗在*古典诗歌中所在多有,并没有什么分外高奇的.地方,但细读起来,又令人感到有些新颖别致。这新颖别致来自什么地方呢?主要来自构思。我们看,这首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却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却又借题“不遇”,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正是由于这一立意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

  诗是从所要寻访的这位隐者的栖身之所写起的。开首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直上”二字,与首句“绝顶”相照应,点出了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三、四两句,写到门不遇,叩关无僮仆应承,窥室只见几案,杳无人踪。紧接着下两句是写寻访者停在户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是临渊垂钓去了吧?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这里不是正面去写,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反觉灵活有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远路相寻,差池不见,空负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没有。但诗写至此,却突然宕了开去,“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得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谁能说作者这次跋涉是入宝山而空返呢?“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说新语。任诞篇》,记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采用了这一典故,来自抒旷怀。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读诗至此,似乎使我们遇到了一位绝不亚于隐者的高士。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一点。

  【作者介绍】

  邱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累举不第,归里苦读。至天宝初始登进士,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尝相唱和。官至太子右庶子,致仕归,时年八十馀,继母健在,给俸禄之半,以孝称。年九十六,以寿终。诗擅五言,善摹湖山景色。

古诗《寻隐者不遇》意思及赏析2

  古诗原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译文翻译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注释解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虽:一作“唯”。带:近。郭:外城,泛指城墙。

  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著花:开花。

  扣门:敲门。

  西家:西邻。

  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去:一作“出”。

  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诗文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一五。下面是*人民*大学*文学教研室主任唐永德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陆羽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始两句,颇有陶渊明“结庐在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

  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才种上的,虽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二句,自然*淡,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后,诗人又去敲他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二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二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清空如话,别有隽味。

古诗《寻隐者不遇》意思及赏析3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释

  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⑦处:地方。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扩展4)

——《寻隐者不遇》原文及译文3篇

《寻隐者不遇》原文及译文1

  《寻隐者不遇》原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寻隐者不遇》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寻隐者不遇》创作背景:

  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寻隐者不遇》原文及译文2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古诗简介

  《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丘为(一作邱为)的作品。此诗描写隐逸生活情趣,其重点不是写不遇的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全诗构思新颖,意蕴深远,堪称佳作。

  翻译/译文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注释

  ⑴茅茨:茅屋。

  ⑵扣关:敲门。僮仆:指书童。

  ⑶唯案几:只有桌椅茶几,表明居室简陋。

  ⑷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

  ⑸钓秋水:到秋水潭垂钓。

  ⑹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⑺黾勉:勉力,尽力。仰止:仰望,仰慕。

  ⑻“草色”二句:这是诗人经过观察后亦真亦幻地描写隐者居所的环境。

  ⑼“及兹”二句:及兹,来此。契,惬意。荡心耳,涤荡心胸和耳目。一本无此二句。

  ⑽“虽无”二句:意谓虽没有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却悟得了修养身心的真理。

  ⑾兴尽: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⑿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一作“夫子”。

  赏析/鉴赏

  鉴赏文字1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却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却又借题“不遇”,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正是由于这一立意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

  诗是从所要寻访的这位隐者的栖身之所写起的。开首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直上”二字,与首句“绝顶”相照应,点出了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三、四两句,写到门不遇,叩关无童仆应承,窥室只见几案,杳无人踪。紧接着下两句是写寻访者停在户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是临渊垂钓去了吧?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这里不是正面去写,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反觉灵活有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远路相寻,差池不见,空负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没有。但诗写至此,却突然宕了开去,“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得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谁也不能说作者这次跋涉是入宝山而空返。“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说新语·任诞篇》,记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采用了这一典故,来自抒旷怀。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读诗至此,读者似乎遇到了一位绝不亚于隐者的高士。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一点。

  鉴赏文字2

  丘为,唐代诗人,其传世作品不多。本诗之所以广为流传,在于它写隐逸之情时另辟蹊径,道出了另一番味道。

  整首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八句写寻隐不遇,似露失望惆怅之意,后八句则宕开一笔,写隐者的高雅情趣与所居环境的`闲静优美,将他的志趣与诗人自己的追求诉诸于笔端,表现出了一种倚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诗的前两句写隐者居所的高、远、简,“绝顶”言其高,“茅茨”,为茅草屋,指其简,“三十里”则语其远,如此,作者却要“直上”寻找隐者,可见诗人对他的钦佩之情,必欲见之而后快。这样的铺陈渲染,便让读者对隐士为何等高人充满了想象与期待。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写诗人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连个仆人也没有遇到,屋里亦是空空如也。《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虽未见隐者,但也有童子可问,知其所去。而本诗中诗人未见僮仆。依笔者看来,隐者可能只有一、两个僮仆,出门时带去了,或者根本就没有。诗人敲门时,无人应答,门上无锁,可推门而入。直观其室,室内只有案几,无任何奢华之物。这样,隐者又何必用僮仆呀?真正的隐者是要剔除物欲、反观内省的,由此可见,该隐者必是真高人雅士。

  五六句中,“巾柴车”中“巾”可理解为名词用作动词“用巾覆盖”,引申为“驾柴车”,“钓秋水”应是于秋水边垂钓之意。此两句全是诗人的想象。隐者不在,诗人不免要推断他的去向,或砍柴或垂钓,都是人与自然的交流,都脱离了人世的纷扰与欺诈,尤其是“垂钓”古人更是把它当作一种闲适脱俗的生活,“闲来垂钓碧溪上”“独钓寒江雪”等诗句便是明证。诗人如此写,更突出了隐者的超然。

  七八句,写了诗人不遇的心情:错过了与隐者相遇的机会,就只能失落地在心里默默地对他表示无尽的景仰了。诗人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去寻隐者,不得相见,此时的失望与忧郁不免要溢于言表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雨中草色”“窗里松声”,色极悦目,声极悦耳。九十句描画了这里空气清新、草色青翠、青松掩映的优美环境,顿时便让读者从诗人所渲染出因不遇产生的惆怅之情中脱离出来。

  不能相见,或为缺憾,但在这优雅的居所里,诗人却感到与隐者的幽情逸致产生了契合,身心也如被清水荡涤了一般变得澄澈清明,虽然没有宾主相见的兴奋,但却也深深地体悟到了清净无为的禅理,而这正是此行真正的目的,目的达到,便可欣然下山,又何必等着与隐者相见呀?诗的最后六句直接陈述了自己的想法,表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心性和追求。

  在笔者看来,诗中句句在写隐者,也时时在写诗人自己,写他对隐居遁世、恬淡怡然生活的追求,而最巧妙的是以“不遇”来表情达意。

《寻隐者不遇》原文及译文3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原文注释】:

  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2、黾勉:殷勤。

  3、契:惬合。

  4、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翻译译文】:

  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 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 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不是驾着柴车外出, 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 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 松涛声声随风送进窗户。

  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 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 却能把清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 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 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 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 更有收获,更为满足。

  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 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 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 活的情趣。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扩展5)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3篇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

  这首诗主要写了贾岛去山中寻找隐者,结果没有找到的一件事。让学生感受隐者的形象是古诗的难点。教学时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能比较容易的说出“山”的“高大”、“云”的“纯洁”,“松”的“正直”、“四季常青”。接着学生思考:这些景物与隐者有什么联系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说不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隐者上山干什么去了?他做这些是为了什么?隐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令诗人如此的仰慕?指导学生把隐者与前面的云、山、松各自特点相结合,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隐者的正直、高大、纯洁、心系百姓的形象了。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2

  我在《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中,努力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走进生活,感同身受

  学生的思维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自己经历过的、感受过的事情在他们的心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将此作为自己了解其他类似事物的基础。所以我在上课伊始,以谈话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自己有没有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情兴冲冲地跑去找朋友玩耍,可没能找到朋友的经历,当时心情怎样?”这一话题,学生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像这样调动学生的类似于诗人贾岛寻访隐者而不遇的生活经历,会很快引起他们与诗人思想上的共鸣,感同身受,效果很好。

  二、学习阵地,学生主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课堂的主动权应该交给学生,他们才应该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所以,在理解诗句意思时,我并没有将字、词、句的意思一股脑地全灌输给学生,改死记硬背为引导他们调动小组的力量,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独立探究,合作完成。通过主动地学习与探究,哪怕只学会了一个词语,只理解了一句话,那也是他们自己动脑思考的结果。那种成功后的喜悦,树立起来的自信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抑制的。

  三、形式灵活,激发创新

  本首诗的体裁很特殊,属于问答体诗,有问有答或有答无问,问题隐去。有些学生缺乏想象、联想的能力,使其对诗的理解一知半解,对诗意的描述也是有上句没下句,前言不搭后语。如果能通过表演的形式来丰富古诗内容,展现寻访的经过,不仅使那一部分学生明白诗意了,体会诗境了,也使那些活跃的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理解有了新意,可谓一举多得。果不其然,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学生实现了自编、自导、自演的愿望,表演让那些对诗意一知半解,如坠云雾的学生豁然开朗,兴奋不已,表演让那些对诗意已有些许理解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慨叹:唉,此次白走一趟啊!

  在教学中,对于新理念的解读还有一定的偏差,理解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农村学生的课堂同样也能大放光彩。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扩展6)

——寻隐者不遇散文

寻隐者不遇散文1

  在很久以前的一个清早,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贾岛”,他想上山去看望多年不见的师傅,(他的师父是隐藏在山林中居士)。他特别高兴,他决定他今天就要看望他的师傅。

  他准备好了行李要出发。

  他一上山来,就感叹道:“美啊,真美啊!”这里高大的树郁郁葱葱,空气新鲜,而且那里的环境也很优美!!”突然,他看见在一棵高大的苍松有一个童子,他便过去问童子:“你好,哦,你是隐者的徒弟吗?”

  “我是啊!”童子疑惑的说。

  “我可找到你了,我好多年都不见他了,你能带我去找他吗?”贾岛满怀信心的说。

  “哦,对不起,师兄我师父去山上采药去了。”

  “那你知道你师傅去哪座山上采药去了?”贾岛有点失望了。

  “就在旁边的这座山上采药去了。”

  “具体在哪里啊?”

  “因为云雾弥漫,山太高,我不知道师傅现在在何处,我劝你还是不要找他了吧!”

  “为什么我不去找他呀,因为山坡陡峭,路又长又滑,走着走着,说不定会摔下来呢!如果他回来了,我会向师傅报告的"!”

  “多谢小师兄,那我也不来打扰您了,天快黑了,我也要走了,咱们后会有期!”贾岛失望的他了几口气。

  “好,让我来送你一程吧!”弟子热情的说。

  “不用了,我还是自己回去吧!”

  “谁啊,徒儿!”

  “师傅你回来了,这位师兄要求见你,今天早上就来了!”童子对师傅说。

  “师傅,您还认识我吗?我是贾岛啊,是我!”

  “贾岛,真的是你,我们两多年不见,我想死你了!”

  “我也是啊,呵呵呵,有缘,有缘啊!哈哈!”

  贾岛和他的师傅谈了几句话,接着就走了。

  夕阳西下几时回,真是难别啊!

推荐访问: 隐者 不遇 赏析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3篇 《寻隐者不遇》全诗及赏析1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