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赏牡丹》赏析3篇

《赏牡丹》赏析3篇

时间:2023-01-06 18:50:06 来源:网友投稿

《赏牡丹》赏析1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赏牡丹》赏析3篇,供大家参考。

《赏牡丹》赏析3篇

《赏牡丹》赏析1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赏牡丹》赏析2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花事之盛,应该始于唐朝。直到唐末,在人们的印象中,牡丹仍然是“万万花中第一流”。连和尚归仁也作诗说:“天下更无花胜此。”宋代周敦颐则概括地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直到梅花的声誉崛起以前,牡丹一直被人们当作国花看。难怪唐代诗人们那么喜欢讴吟牡丹呢。

  在唐代众多吟咏牡丹的诗人中,有一位洛阳的大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写洛阳的名花,自然更多了几分钟爱。

  这首诗本来是《赏牡丹》,可落笔却不先说牡丹,而先对芍药和芙蕖进行评赏。首句写芍药,这种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儿,较之牡丹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就写到过周朝郑国的男女以芍药相赠的欢乐场面,而同时期却不见有关牡丹的记载。所以宋代韩琦在《北第同赏芍药》中写道:“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到了唐代武则天执政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以至于有人将牡丹比为君王,把芍药比作近侍。芍药地位的下降,刘禹锡认为其格调不高,所以说芍药虽妖娆而无格。

  芙蕖,即荷花,这是自屈原以来在诗文中经常以清高洁净面目出现的花。大概由于它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上,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吧,刘禹锡觉得它虽纯洁却寡情。至此前两句已经分别对两种可与牡丹并肩的花儿进行了评赏:芍药的种植历史悠久,也曾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却“妖冶无格”;荷花也的确堪称花中君子,清高洁净,但却冷艳寡情。至此为后两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爱,可谓做足了铺垫,唯有期待着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场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旧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牡丹,便将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现了出来。“真”字虽是副词,却加强了语气;“唯有”是一种不二的选择,增强了评赏的分量,照应了上面两句,包含着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选择,是经过了认真比较,确认了“非此莫属”的地位的意思。在这样的美好评价和高度概括之后,再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力: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才使得“花开时节”京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争先赏玩。

  四句诗评赏了三种名花,有强烈的主观感情和鲜明的时代、地方色彩。如果说,对芍药与荷花的"评价纯属诗人自己的感想,未必能够获得多数人的首肯,那么,对于牡丹的评价,却完全符合当时的风尚潮流,说出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国色”是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定位,也为后人所接受和沿用。正因如此,人们没有必要和诗人争论芍药是否“妖无格”,荷花是否“净少情”。相反,人们从这些评议中,还可以进一步看到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体会到诗人赞赏牡丹除了姿色超群以外,还具备了高尚的品格。

  四句诗,褒贬了三种名花,贬是为了褒,贬中含有褒,贬与褒都合乎分寸。诗人为了褒扬牡丹,对芍药与荷花都有些贬抑。然而说芍药时用了“妖”字,妖是艳丽的意思,是褒词。说荷花时用了“净”字,净指洁净,这是沿用了屈原的评价。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这是合乎情理的。由于在人们心目中,芍药与荷花都是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名花,诗人不能为了突出牡丹便把它们说得一无是处,尤其不能把它们令人喜爱的优点全都抹杀,只有这样对牡丹的更高赞美才能立于可信之地。

  同样,诗人赞美牡丹也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除了别出心裁地借用“国色”一词加以高度概括外,“花开时节动京城”一句,简直就是对当时京城习俗的实景再现,令人玩味再三,仍感无穷。

《赏牡丹》赏析3

  《七律·寄牡丹》

  霎那惊风傅粉郎,勾得莺燕妒新妆。

  何娘媚眼频相送,锦钿钗盒暗自藏。

  王谢堂前鸾佩卸,东坡野地笑声狂。

  清凉月夜明如水,弥望长亭半放香。

  译文:

  她的美艳霎那间惊诧得何宴这般美男子都呆若木鸡;勾引得婀娜多姿的歌姬、舞女们也嫉妒她的新妆。再看那高贵典雅的何娘也频频抛媚眼相送;都羞愧得下意识地把自己漂亮的锦钿钗盒也暗自藏。就连那王导、谢安这般显赫人物也甘愿卸任来这佳丽之地“鸾佩楼”享乐;苏东坡更是宁可做个闲人野老悠然自得。——啊!面对这清凉如水的明月夜是多么惬意宁静;弥望那长亭畔散发出淡淡的阵阵幽香。

  赏析:

  起联:“霎那惊风傅粉郎,勾得莺燕妒新妆。”

  在解评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几个典故用语:一是“傅粉郎”一词,相传汉末大将军何进之子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有人说他:“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后来泛指美男子。二是“莺燕”一词,曰莺善鸣,燕善舞,所以“莺燕”又比喻歌姬、舞女或*意。宋李莱老《浪淘沙》词有:“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清李渔《意中缘·毒饵》有:“妾乃闽莆*林天素是也,不幸双亲弃早,将身堕入青楼,虽居莺燕之场,时切雎鸠之慕。”再就“惊风”一词,本是中医病名语,在临床上主要特征是出现抽搐、昏迷,这里大概借其形态意吧。

  在结构上其实作者起笔就语出惊人,假如我们掩盖了题目来看在此必然一问是什么能叫像何宴这般美男子突然看见就呆若木鸡,又令本来美艳动人的歌姬、舞女们也心生嫉妒呢?这里的答案当然是说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美誉的牡丹了。但同时也许暗誉作者心目中心仪的某一位倾城佳人也是相得益彰,并无不可。

  颔联:“何娘媚眼频相送,锦钿钗盒暗自藏。”

  在此作者写得很幽雅。然这“何娘”可有两种理解,一是说一位何氏娘子,或可理解为何家娘子的一问。但就其所用“锦钿钗盒”来看也绝非贫民小户里的等闲人物。敢情这么一位人物都“媚眼频相送”还“钗盒暗自藏”的花魁或倾城佳人这真叫我们更加拭目以待了。

  颈联:“王谢堂前鸾佩卸,东坡野地笑声狂。”

  在此作者又借用了历史上的几位大人物来做进一步烘托。一是“王谢”,乃东晋王导、谢安二人,他们都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及朝中的显贵,因其两大家族曾都从北方南迁会稽(今绍兴),所以并称“王谢”。二是“东坡”,乃苏轼,他是北宋时期的书画家、文学家及官员。反正他也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事或许真能打动苏东坡的心扉呢。

  其实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为我们指明了这花魁或倾城佳人的所在之地“鸾佩楼”。但当真敢叫这么几位显赫人物都想弃官不做甘愿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花魁或倾城佳人可真要令我们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了。

  结联:“清凉月夜明如水,弥望长亭半放香。”

  在此作者收得很典雅,而且画面感很强,犹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其诗中“弥望”一词及充满视野,满眼意。宋苏轼《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有句:“轼近在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声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

  想想沉浸在这月明,夜静,清凉如水的环境里,享受着那长亭畔充满视野的令人陶醉的幽香是一种多么浪漫,妙不可言的境界啊!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就连王导、谢安、苏东坡这样的历史名流都抵挡不住,何况一泓清水呢。

  总结:全诗借典大胆贴切,写作手法收放自如,对词句的结构上,意境的烘托上都显得是自然天成,这也可见一泓清水在古诗词方面的功底非同一般。最后也不妨依韵和一首拙作,仅以此献给《诗词大观园》四周年之际——

  惊醒佳人千万郎,更喜朝朝沐新妆。

  铮铮侠骨诗词隐,袅袅柔情曲赋藏。

  古韵新风归一路,浪漫现实作双狂。

  九州才子倾心筑,携手观园四季香。

推荐访问: 赏析 牡丹 《赏牡丹》赏析3篇 《赏牡丹》赏析1 赏牡丹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