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xx革命烈士家书》读后感(2022年)

《xx革命烈士家书》读后感(2022年)

时间:2022-07-30 09:5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革命烈士家书》读后感(2022年),供大家参考。

《xx革命烈士家书》读后感(2022年)

 

 《x xx 革命烈士家书》读后感

 在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重要节点,《xx 革命烈士家书》与广大读者见面啦!

 家书是革命烈士与亲人之间的亲笔书信,是革命烈士坚定理想信念的宣言书。这些家书凝结着烈士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同志的深情厚谊、对亲人的眷恋挚爱,彰显着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大义凛然的革命斗志、高度自觉的纪律意识。家书饱含着共产党人拳拳赤子的家国情怀,在每一封烈士的家书中,都蕴藏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点燃着永不熄灭的精XX 炬,都会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xx 日报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xx 革命烈士家书》中收录的烈士家书读后感。让这些感人肺腑的文章,化作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巨大能量,推动我省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无情未必真豪杰 ——读高君宇致石评梅的信有感 高君宇是“中国青年革命之健将”,他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那个时代的青春之歌。

 他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和邓中夏等人共同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李大钊的得力助手;他受邀在 1920 年的《新青年》 “五一劳动节纪念专号”上撰写长篇调查报告《xx 劳动状况》,他是陈独秀十分赏识和器重的青年楷模;他和毛泽东共同参加过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师从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邵飘萍;

 他为周恩来、邓颖超传递情书,成为他们之间热诚的“红娘”。他是从 xx 省立第一中学走出的优秀学子,是影响王振翼、贺昌、张叔平、彭真等走上革命道路的学长;他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受命帮助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平息广州商团叛乱,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他 22 岁向北洋政府请愿;23 岁当选 XX 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24 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6岁当选中共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27 岁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一边是火花与宝剑般的激情昂扬,北大—长辛店—安源—晋阳—上海—广州,他拖着病体一路播撒着革命的火种;一边是情深意长,他坚守着投射在一片红叶上的炽热真情。

 高君宇的一个世界是石评梅的,他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另一个世界“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两个世界,不同的爱,倾尽一腔热血与激情,最终却没能敌过病魔的侵袭,他的生命永远静止在了 29 岁的刻度上。遗憾的是他不知道,那正是石评梅心里的坚冰缓缓消融之时。

 高君宇和石评梅带着未竟的愿、未了的情,相继离世。而那样的年代,又幸亏有他们,有无数的他们,坚守初心,肩负使命,播下星星之火,照亮了坎坷征途。

 高君宇和石评梅生命的长度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他们生命的

 光芒却是永恒的,这光芒注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们用不熄的青春之火点燃革命的烈焰。在此后的岁月里,两人携手看着一个世纪的风云激荡,看着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看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不负韶光,让青春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闪亮。

 张婧雅 志坚如钢至死不渝 ——读杨振铎烈士家书有感 在这个几乎不需要写信的年代里,我偶然读到了革命烈士杨振铎的家书:“监牢饮马长江水,禁遏英雄逞豪光。”这是怎样一种不凡的革命人的气度,又是怎样一种坚定的共产党员的信仰!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读着他的家书,搜寻他的事迹,我仿佛看到了他的汗水,他日夜兼程为受难工人筹款募捐,为揭露反动派的恶行疾声呼号,为努力完成革命任务孜孜不息。我也看到了他的泪水,那是一个有着铮铮铁骨的男子汉柔情的一面。

 自古忠孝两难全,为了革命事业,他不得不收起对父母的深深惦念。“我之奔走,正是为拯救全国父老乡亲兄弟姊妹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正是他把自己对亲人的爱,拿去爱更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的真实写照;我亦能看见他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时伤口涌出的那一道道血水,得知有人叛变时心中愤然喷发的那一阵阵痛楚……即使这样,要以这么多的汗水、泪水与血水为代价,他

 依旧坚定地践行着自己的信仰。在亲朋劝他“痛改前非,早日回家”之时,他毅然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苦心劝解,未改初心。甚至在备受酷刑、苦役摧残的狱中,他还以秘密编写《小报》来传播革命的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熊熊烈火,就是靠着每一位共产党人心中的信仰去助燃的。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坚忍,像是一棵劲草,无论经受怎样的雨雪风霜,都会挺直腰杆,决不放弃初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不放弃最后的呐喊:“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杨振铎烈士家书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仿佛看见那位生命永远定格在 27 岁的青年英烈杨振铎,他头发整洁,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外表温雅而谦逊,骨子里却是那样初心不改、志坚如钢。

 霍瑞鑫 艰难何足惧 ——汪铭“纪影”有感 在当下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满足,幸福感日益提高,各类思想交相碰撞,不禁让人思考,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怎样一代代坚守呢?我们从 80 多年前汪铭烈士的自题词中找到了答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阎锡山在 xx 实行“清党”,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xx 党组织和中共 xx 省委多次遭到破坏。汪

 铭临危受命,明知危机四伏并且有生命危险,仍然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投入到恢复 xx 党组织的斗争中去。经过他的艰苦努力,在太原地区先后恢复了织布工人、印刷工人、学生、军队、学校等基层党支部。在河东地区巡视工作期间,每到一地,他都积极寻找党员,发展党员,组建党的支部;与同志们共同研究有关政治形势、工农状况和发展党员的问题,为河东地区党的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在他的努力之下,xx 党组织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1929 年 7 月 21 日,由于叛徒出卖,汪铭不幸被捕。敌人严刑拷打,逼他供出党组织和党员名单,他严词拒绝,始终严守党的秘密。他对狱中难友们说:“敌人无论怎样对付你,你都不能供出别人。没有生还的希望,就坚定地死,决不能用同志的生命来保全自己。”他为劳苦大众奋斗、抗争的信念从未动摇过。他在监狱中写道:“我……哪儿还像个 28 岁的青年?愁容昏迷的面孔,无精打采的神情,有什么思想病束着心?!沉着面孔在思忖什么?垂下眼皮有甚愁烦?呵!现社会是万恶、悲惨、残酷、不仁、吃人肉、喝人血的呵?!”他想尽办法继续开展狱中斗争,使部分看守人员的政治立场发生了转变,其中还有人员被秘密发展为党员。他还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文学才华,写了许多歌颂革命斗争的诗词来激励同志们坚定信仰。在转给高克亭的一首诗中有两句是:“足迹遍南北,艰难何所惧。”这反映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

 1931 年 10 月 31 日,汪铭被敌人押往刑场。临刑前,他昂首挺立,大义凛然,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汪铭用自己年轻而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为国为民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和不畏艰险、勇挑重任的担当精神。正是革命前辈们对初心的坚守和付出,才有今天的国泰民安。

 我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年轻人,要以汪铭烈士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奉献自我,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历史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访问: 《xx革命烈士家书》读后感 家书 读后感 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