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行书兰亭集序,硬笔(全文完整)

2023行书兰亭集序,硬笔(全文完整)

时间:2023-02-25 15: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行书兰亭集序,硬笔(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行书兰亭集序,硬笔(全文完整)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1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的诗文有所感慨。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阅读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1)

——《兰亭集序》教案10篇

《兰亭集序》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乐”的原因。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的“乐”。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其朴素精练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连唐太宗都赞赏不绝。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学生分享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内容。

  2、字音辨识

  放录音,听录音,纠正字音。

  3、朗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根据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4、了解内容

  明确:此两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迅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明确: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

  2、作者参加*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快乐。“信可乐也。”

  3、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明确:五乐——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课文中,是如何描写景美的?

  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作者这些写景状物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精炼优美、朴素清新

  3、另外,文章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体现出语言的什么特点?

  明确:言简意赅

  (五)拓展延伸

  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六)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齐读本段,体会作者“乐”之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兰亭集序》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须加强诵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抓住序的特点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介绍有关常识,整体感知文意。

  一、导语。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献上了对生死的哲理思考。

  二、介绍。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三、感知全文。

  1、听录音。正音。guǐ癸 xì禊 shāng觞 chěng骋 shāng殇

  2、初步品味本文骈散的特征。

  3、对照书序,感知内容。:

  作诗缘由(修禊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情形(一觞一咏)

  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

  意义(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借题发挥(论生死)——这是不同于一般序文之处

  形成以下情况1。记盛况

  2、抒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学生对照注解,疏通全文。

  共同解决练习。积累文言知识。

  五、作业。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与诵读

  一、复习。诵读。

  二、分析。

  1、学习第一节。

  如何记叙盛况?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地点:兰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气:惠风和畅

  活动:流觞曲水感受:信可乐也

  “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良辰1乐;美景2乐;赏心3乐;乐事4乐;人贤5乐)

  结合上述内容诵读。

  鉴赏:体会作者状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想象这一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游人如织的快乐之景)

  用清新明快的调子朗读。

  2、学习第二节。

  这节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如何展开逐步?

  承接上文之“乐”而来,由乐而忧,又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由现今人们相处,处世各异,静躁不同,但忧患之源相同。A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B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C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故死生亦大矣。

  欣于所遇及所之既倦

  叹死生亦大矣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小结:本段以议论为主,探讨人生哲理,朗读宜用和缓语气读之。

  3、研习第三节。

  理清文脉: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

  批评:一生死,齐彭殇

  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记此文以免不彰

  三、探究。

  品本文行文之妙:由昔人兴感说起,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这样把昔人、昔人,今人、今文,后人串连起来,巧妙交代了编集之由。

  谈对一生死,齐彭殇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长短等同是错误的。不同的人生死不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或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所以应该珍惜生命,活着有价值。

  对作者生死观的认识:作者不为言谈家的论调所蒙蔽,借题发挥,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显其旷达性格;但他毕竟生于国力衰微的东晋前期,意志消沉,不求进取的风气也影响之。分析——积极的一面,从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乐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从第二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从第三段中,批评虚无主义,对玄风盛行的批评也有积极的意义。

  四、拓展。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小结。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笔简练,行文高妙的美文。既有语言的隔阂也有理解的难度。选准切入口很重要。作为一篇序文,不妨从序文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作为一篇千古名篇,当自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那边是它借题发挥,独树一帜。

  一篇文笔优美、哲理深奥的散文。自然要细读细品,方能悟出其行文之妙;对生死哲理,必须重锤敲打,纵横联系以期让学生弄懂。

《兰亭集序》教案3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

  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 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

  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 ,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

  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兰亭集序》教案4

  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兰亭集序》》。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兰亭集序》教案5

  【教学目标】

  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

  2、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所选皆山水游记散文,此类文章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成分。

  具体到本文,作者借由眼前“乐”事,想到生命短暂,故而有了“痛”感,并进一步想到“前人”、“后人”对“生死”的共同感慨,由此生出了“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当然,教学本文也不能忽略作者表达的积极情绪。

  这是本文教学难点(不是重点),不可不引导学生体会。

  2、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载有“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说法,字、词、句教学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3、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载有“古代诗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的"说法,鼓励学生多读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

  1、字、词、句教学,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帮助学生读懂文章。

  2、诵读教学,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2、把握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音频朗读、集体朗读、教师范读。

  2、字、词、句等文言知识教学以学生质疑、师生解疑方式展开。

  3、以“讨论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

  1、音频朗读材料、视频介绍材料、课件。

  2、预习作业

  ①了解作者、作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作品。

  ②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教辅),读懂文章内容,翻译文章一遍。

  ③找出文章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尝试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则新闻(视频),王羲之《妹至帖》仅17个字,拍出2400万元。

  一则典故(幻灯片),《兰亭序》作了唐太宗的随葬品。

  足证王羲之无愧“书圣”称号。

  二、常识简介:作者、作品

  1、请1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作者。

  2、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书法艺术,点到即止。

  3、视频短片拓展视野,学生更好理解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三、听音频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生字词注音。

  癸(guǐ)丑 修楔(xì) 事 清流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趣(q)舍万殊 若合一契(qì) 齐彭殇(shāng)

  四、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与原因。

  2、合作学习,讨论并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1)邻桌讨论。

  (2)学生展示。

  (3)教师明确:

  情感变化:乐→→痛→→悲

  因时、地、景、人、物、事而乐;

  因生命短暂、人生易老而痛;

  因“前人”、“后人”对“生死”的感慨相同,故生“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

  五、教师示范朗读(详解1、2语段字、词、句)

  1、同学指出1、2段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

  3、教师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句。

  ①重点实词(黑体字):

  岁在癸丑

  茂林修竹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②重点虚词(黑体字):

  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③词类活用(黑体字):

  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

  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判断句,判断目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

  列坐其次(省略句,省略介词)

  六、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明:如果时间不够,本环节略去。

  七、小结本课时

  1、同学们大体知道了王羲之其人其事和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2、同学们初步领会了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我们详细解读了1、2自然段,读懂了这两个语段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1、以文中三个关键词为纽带,背诵全文。

  2、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文章3、4段内容。

  3、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积极情感。

  附1、板书设计

  附2:第二课时主要内容

  1、反复诵读文章。

  2、解析3、4自然段的字、词、句,读懂语段内容。

  3、完整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哲思。

  3、理解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的写法。

《兰亭集序》教案6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兰亭集序》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作者简介

  学生读注解①。教师作补充:魏晋时期在*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解题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四、放录音、正音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五、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六、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

  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 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教学步骤]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并板书: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致、妙趣天成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赏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赏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二)学习第二段。

  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尝试背诵第二段

  (三)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关于兰亭诗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

  四,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理清背诵思路:首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从而加深自己的感慨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联系当前,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并发出“悲乎”的慨叹。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

  [延伸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六、小结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考之韵》本文练习

《兰亭集序》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作者简介

  学生读注解①。教师作补充:魏晋时期在*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解题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四、放录音、正音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五、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六、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

  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 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教学步骤]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并板书: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致、妙趣天成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赏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赏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二)学习第二段。

  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尝试背诵第二段

  (三)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关于兰亭诗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

  四,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理清背诵思路:首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从而加深自己的感慨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联系当前,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并发出“悲乎”的慨叹。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

  [延伸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六、小结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考之韵》本文练习

《兰亭集序》教案9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

  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 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

  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 ,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

  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兰亭集序》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作者简介

  学生读注解①。教师作补充:魏晋时期在*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解题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四、放录音、正音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五、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六、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

  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 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教学步骤]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并板书: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致、妙趣天成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赏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赏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二)学习第二段。

  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尝试背诵第二段

  (三)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关于兰亭诗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

  四,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理清背诵思路:首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从而加深自己的感慨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联系当前,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并发出“悲乎”的慨叹。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

  [延伸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六、小结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考之韵》本文练习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2)

——兰亭集序行书字帖硬笔3篇

兰亭集序行书字帖硬笔1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兰亭集序行书字帖硬笔2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和又奇崛,大小参差 ,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 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书法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3)

——兰亭集序硬笔行书字帖3篇

兰亭集序硬笔行书字帖1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4)

——兰亭集序说课稿10篇

兰亭集序说课稿1

  1、教材简析

  《兰亭集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序文,也是叙议结合的游记散文。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佳作,更是享誉*书法史的名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作者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作为一篇书序,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要求,应学会运用工具书读浅易文言文。根据这些理念,我确定了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全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分析作者状物抒情的特点。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4、重难点

  本文虽是一篇书序,却“以抒情的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因此我是这样确定的重难点的: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

  依据:

  ①教材中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要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朗读和背诵。”

  ②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通过鉴赏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看待作者的生死观?

  依据:是写美景的,作者为何产生人生易逝的感慨?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特点?我们该有怎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深入思考、讨论,并结合社会实际和作者生*来理解。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教学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本文是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引导探究、拓展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本文格调清奇,行文流畅,琅琅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由于高一学生的思想深度有限,且由于作者生活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作者生死观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重点突破。但同时要注意,《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语文课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应努力通过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获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兰亭集序》是古代名家名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获得语感,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正确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这篇言简而意深,透过文字,仿佛看到了兰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那些参与聚会的文人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有利于激*感。

  3、探究法与讨论法结合:以学生自我实现、学生间自我讨论为主要形式,深入探究,特别是在对作者生死观的分析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互相补充观点,不断深入挖掘主题。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学会学习”,讨论探究后所获得的知识要比被动接受的老师灌输的知识记忆深刻得多。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

  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具体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介绍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一个好的导语设计无疑就是点燃火把的火种。在教学之前,我从课本插图开始,从王羲之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入手导入课文。

  2、指导朗读。

  ①播放课文磁带录音(再出示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②正音,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节奏、重音。

  提示:第一段语调舒缓,体现作者的欢快的感情;二三段缓慢低沉,读出“痛”、“悲”。

  ③自由读。

  本文骈散结合,行文流畅,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生字词比较多,而且感情起伏较大,因此朗读指导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①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②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及变化?

  由乐生痛,由痛生感,由感言悲。引导学生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走近兰亭,走进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③分小组讨论,概括段落要点。

  叙宴集盛况 发人生感慨 明作序要旨

  4、赏析第一、二段,体会作者之乐。

  ①找出这两段中心句——“信可乐也”。

  ②分析乐从何来。

  联系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四美。

  5、布置作业。

  ①结合课后习题一背诵课文(指导背诵方法) ②深入分析课文

  六、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这堂课的板书如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乐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各位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二十分钟的陪伴!

兰亭集序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 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乐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兰亭集序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暮春之初

  地点:兰亭

  事由:修褉事也

  人物: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乐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兰亭集序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暮春之初

  地点:兰亭

  事由:修褉事也

  人物: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兰亭集序说课稿5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谊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优美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4、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通”“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本课被编排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性散文。单元提示强调:“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文言叙事有一种简洁的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还要学习提要钩弦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段表述与《普通高中课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第八、九两条的精神完全一致。

  同时,本篇也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它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学生:秋林高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文言文基础不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好,学习过程比较被动,欠缺自主性。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能基本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作一些必要的知识积累,巩固提高基础;其次,在文本的深入解读和鉴赏层面上,以期提高兴趣,使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能力上切实有所提高,进一步为学生文言文智能的生成及发展作一点准备。

  说目标: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三个层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三个层面的目标分别设置为——知识目标:①疏通文句、文意,熟读成诵。②积累文言词汇,包括常见的实词和虚词。能力目标:①理清叙事脉胳,掌握情节特点,能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主要内容。②初步了解《左传》的叙事特色,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以国事为重,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说重难点:根据目标设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重点设置为:①疏通文句、文意,熟读成诵。②积累文言词汇,包括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设置为:①理清叙事脉胳,掌握情节特点,能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主要内容。②初步了解《左传》的叙事特色,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说教法:高中新课改要求变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文言文教学尤其重视对传统方法的继承,重视积累、感悟。鉴如此,确定如下教法:①诵读法,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揣摩和体会人特的心态;②问答法,在积累疏通文句的过程中,学生不懂的地方,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老师当众作答;③故事导入法,在讲解文章思想内容之前用答记者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④探究拓展法,文本特点及叙事特色、写作技巧,由师生共同探究归纳。

  说学法: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学生应该有相应该的学法。①诵读法,摩仿老师的阅读有感情的多次诵读;②勾画法,在读的过程中疏通文句不懂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作好标记;③提问法,向老师提问,不会疏通的地方;④探究拓展法,师生共同探究文章的文本特点、叙事特色、写作技巧。

  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设置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听教师范读后自由诵读,勾画出不懂的字句,(大约要20分钟)教师答疑,课堂上回答学生不懂的文句,落实“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约25分钟);第二课时,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师生共同探究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约30分钟)归纳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落实德育目标。(13分钟)最后二分钟老师作结,布置作业。

兰亭集序说课稿6

  学习要点:

  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学习过程:

  1. 背景知识

  (1)王羲之(303—361)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句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序”: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 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问: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明确: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问: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明确: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总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3. 深化迁移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着。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兰亭集序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兰亭集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序文,也是叙议结合的游记散文。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佳作,更是享誉*书法史的名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作者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要求,应学会运用工具书读浅易文言文。根据这些理念,我确定了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全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分析作者状物抒情的特点。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4、重难点

  本文虽是一篇书序,却“以抒情的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因此我是这样确定文章的重难点的: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

  依据:

  ①教材中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要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朗读和背诵。”

  ②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通过鉴赏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看待作者的生死观?

  依据:文章是写美景的,作者为何产生人生易逝的感慨?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特点?我们该有怎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深入思考、讨论,并结合社会实际和作者生*来理解。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教学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本文是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引导探究、拓展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本文格调清奇,行文流畅,琅琅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由于高一学生的思想深度有限,且由于作者生活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作者生死观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重点突破。但同时要注意,《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语文课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应努力通过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获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兰亭集序》是古代名家名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获得语感,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正确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而意深,透过文字,仿佛看到了兰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那些参与聚会的文人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有利于激*感。

  3、探究法与讨论法结合:以学生自我实现、学生间自我讨论为主要形式,深入探究,特别是在对作者生死观的分析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互相补充观点,不断深入挖掘主题。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学会学习”,讨论探究后所获得的知识要比被动接受的老师灌输的知识记忆深刻得多。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

  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具体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介绍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一个好的导语设计无疑就是点燃火把的火种。在教学之前,我从课本插图开始,从王羲之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入手导入课文。

  2、指导朗读。

  ①播放课文磁带录音(再出示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②正音,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节奏、重音。

  提示:第一段语调舒缓,体现作者的欢快的感情;二三段缓慢低沉,读出“痛”、“悲”。

  ③自由读。

  本文骈散结合,行文流畅,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生字词比较多,而且感情起伏较大,因此朗读指导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①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②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及变化?

  由乐生痛,由痛生感,由感言悲。引导学生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走近兰亭,走进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③分小组讨论,概括段落要点。

  叙宴集盛况 发人生感慨 明作序要旨

  4、赏析第一、二段,体会作者之乐。

  ①找出这两段中心句——“信可乐也”。

  ②分析乐从何来。

  联系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四美。

  5、布置作业。

  ①结合课后习题一背诵课文(指导背诵方法) ②深入分析课文

  六、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这堂课的板书如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乐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各位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二十分钟的陪伴!

兰亭集序说课稿8

  学习要点:

  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学习过程:

  1. 背景知识

  (1)王羲之(303—361)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句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序”: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 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问: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明确: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问: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明确: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总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3. 深化迁移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着。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兰亭集序说课稿9

  1、教材简析

  《兰亭集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序文,也是叙议结合的游记散文。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佳作,更是享誉*书法史的名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作者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作为一篇书序,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要求,应学会运用工具书读浅易文言文。根据这些理念,我确定了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全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分析作者状物抒情的特点。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4、重难点

  本文虽是一篇书序,却“以抒情的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因此我是这样确定的重难点的: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

  依据:

  ①教材中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要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朗读和背诵。”

  ②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通过鉴赏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看待作者的生死观?

  依据:是写美景的,作者为何产生人生易逝的感慨?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特点?我们该有怎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深入思考、讨论,并结合社会实际和作者生*来理解。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教学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本文是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引导探究、拓展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本文格调清奇,行文流畅,琅琅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由于高一学生的思想深度有限,且由于作者生活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作者生死观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重点突破。但同时要注意,《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语文课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应努力通过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获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兰亭集序》是古代名家名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获得语感,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正确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这篇言简而意深,透过文字,仿佛看到了兰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那些参与聚会的文人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有利于激*感。

  3、探究法与讨论法结合:以学生自我实现、学生间自我讨论为主要形式,深入探究,特别是在对作者生死观的分析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互相补充观点,不断深入挖掘主题。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学会学习”,讨论探究后所获得的知识要比被动接受的老师灌输的知识记忆深刻得多。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

  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具体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介绍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一个好的导语设计无疑就是点燃火把的火种。在教学之前,我从课本插图开始,从王羲之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入手导入课文。

  2、指导朗读。

  ①播放课文磁带录音(再出示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②正音,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节奏、重音。

  提示:第一段语调舒缓,体现作者的欢快的感情;二三段缓慢低沉,读出“痛”、“悲”。

  ③自由读。

  本文骈散结合,行文流畅,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生字词比较多,而且感情起伏较大,因此朗读指导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①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②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及变化?

  由乐生痛,由痛生感,由感言悲。引导学生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走近兰亭,走进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③分小组讨论,概括段落要点。

  叙宴集盛况 发人生感慨 明作序要旨

  4、赏析第一、二段,体会作者之乐。

  ①找出这两段中心句——“信可乐也”。

  ②分析乐从何来。

  联系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四美。

  5、布置作业。

  ①结合课后习题一背诵课文(指导背诵方法) ②深入分析课文

  六、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这堂课的板书如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乐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各位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二十分钟的陪伴!

兰亭集序说课稿10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 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乐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5)

——兰亭集序王羲之3篇

兰亭集序王羲之1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B.虽趣舍万殊趣:取向

  C.终期于尽期:注定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繁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夫人之相与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参考答案】

  7.CC项,“终期于尽”中的“期”,动词,“至,及”,而不是“注定”。

  8.C第一个“以”字,介词,意思为“把”;第二个“以”,介词,意是为“来,用来,表目的”。第一个“之”字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字是代词,代指前文所言“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综合分析:

  故选C。

  9.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之而产生。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该句采分点:“及”,等到;“所之”,名词性短语,意思是所得到的东西。“既”,已经;“迁”,变化;“系”,产生。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兰亭集序王羲之2

  轻轻地打开书本,我的心跃入了文字中,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会稽山阴。兰亭。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四周是一片高高的茂密的竹林,清清的流水匆匆而过,“叮咚叮咚”,他在和我说一个故事。一代书圣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一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字,仿佛有了生命。

  我想王羲之是一个“怕死”的人。因此,他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的美好的事物。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他“尝极东方,寄情于山水之间”,又临池学书,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王羲之陶醉于山水,书法之时,定是十分快然自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那么,如此短暂的一生,不是更加迫近死亡了吗?不是这样的。对他来说,虽然时间匆匆而逝,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留下。正如流星一般,很快便消逝了,却擦出极其夺目的光芒!珍惜时间,并不是珍惜时间本身,把时间当成宝贝一样,而是珍惜生命,怜惜如何度过时间。无所事事的人感觉时间是漫长的,他们似乎有了更长久的生命。但是,他们就像纸上的一条长长的线,单薄而苍白!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死亡。而看了《兰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想起自己以前,不知蹉跎了多少时光。曾经坐在电脑旁边,几个小时不停地玩着游戏,还津津有味,不亦乐乎;曾经和同学们出外游玩,吃喝打闹,还以为年轻便是如此;曾经坐在桌子旁,对着书本一筹莫展,还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

  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清晨的阳光洒进窗子,请不要用昨夜的梦拒绝她,我们应该用朗朗的读书声回报她灿烂的笑;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向你招手时,请不要轻易地把整个身心投入她的怀抱,我们应该友好地和她握握手;当你想亲近大自然的时候,请不要带着喧闹同行,静静的一个人,大自然才会向你展示她的全部魅力……

  “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美好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

  一条单薄而苍白的线已经成了过去,现在我们要用生命绘出一幅唯美的画卷――一朵灿烂的夏花!

兰亭集序王羲之3

  东晋初年,宰相王导的兄弟王旷有个爱子,叫王羲之。他从小受到父亲舞文弄墨、爱好书法的熏陶,也喜欢上了书法。十几岁时,常在父亲书房里翻弄前人的书迹、碑帖。王旷见儿子如此心诚,就以一本《笔说》为教材,教他笔法、笔势、笔意。过不了多久,王羲之的书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后来,王羲之的书法出了名,许多人都以得到他的字为荣,连京城里的大官、地方上的豪富都争相求他的墨宝。

  王羲之也做过官,当过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人们爱称他为“王右军”。四十多岁时,因为和上司意见不合,辞去了会稽地方官的职务。从此他经常游山玩水、吟诗会友,并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潜心于书法艺术。这以后,王羲之书法的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有一年春天,王羲之请了许多宾客,包括司徒谢安、司马孙绰以及附近几个县令,带上自己的几个儿子,来到会稽兰渚山麓的兰亭聚会。春暖花开,山清水秀,一行人踏着悠闲的脚步,在山径中行走。

  这时,王羲之提议来一次传统的“曲水流觞(shāng)”助兴,得到了众人的赞同。于是,大伙来到一条弯曲的小溪边,每个人各自找到溪旁的石头坐下。王羲之命书童在小溪的上流将几只装满酒的觞(古代称酒杯为觞),放在一个木盘里,然后让盘子顺着小溪流向下游。当盘子流经哪个人身边时,那个人就得赶快作一首诗,作不出诗,就得罚酒三杯。这一场“曲水流觞”的游戏进行得十分尽兴,结果做出了二三十首好诗。

  为纪念这次聚会,大家提议把这些诗编成一册集子,取名《兰亭集》,并公推王羲之写一个序。王羲之也不推辞,命书童在兰亭摆下笔墨。在众人的簇拥下,王羲之信步来到了兰亭,他环顾崇山峻岭、松林竹园、溪水瀑布,不由得心绪万千。过一会,序的腹稿已在胸中打好,王羲之在书案前盘腿坐下,拿起毛笔,在纸上飞笔一挥而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三百二十五个字的《兰亭集序》,就在这会稽群山中诞生了。可惜这“天下第一行书”的真迹已经失传,只留下来一些古人的临摹本。

  王羲之的趣事还很多,其中《换鹅帖》也值得一提。王羲之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喜欢养鹅;哪里有好鹅,不管路途多远,他都要跑去欣赏;有时甚至不惜重金将其买下。

  山阴(今浙江绍兴)城外一座道观里的住持老道,揣摩到了王羲之的心思,有意在道观外的池塘里养了一群可爱的白鹅,并让人把消息透露给王羲之。王羲之得知那里有这么好的白鹅,哪有不去观赏之理。

  一天,王羲之兴冲冲来到道观外,一看到池塘里悠哉悠哉浮游的白鹅,一下子惊呆了,久久痴痴地伫立在池塘边。

  “来人呐!”忽然,王羲之对跟来的仆人叫道:“快,快去把道观的住持请来,我有要事相商。”

  一会,住持老道匆匆赶来,见了王羲之深深作揖:“贫道有礼了,请到观里坐坐。”

  王羲之哪有这份闲心,心里想的只有鹅,于是单刀直入:“这群鹅能不能卖给我?请道长开个价吧!”

  住持老道脸上显出难色:“鹅是敝观为供香客们观赏而养的。卖是不卖的。”

  王羲之哪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脑子一转,又说:“那,那这样吧,我用更多的鹅来换你的鹅,总好了吧。”

  老道支吾了一阵,终于把本意道来:“换是可以的。不过,鹅换鹅不行。久闻右军大人的书法超人,贫道想将我的鹅换您的字,如何?”

  王羲之听了,毫不思考地就答应了:“行!怎么个换法?”

  “嗳,恳请您替敝观书写一卷《道德经》,若右军大人肯屈就,那么这群鹅全都归您了。”

  “那敢情好!现在就去书写。”王羲之答应的十分爽快。

  王羲之为道观书写的《道德经》,后人称之为《换鹅帖》,是王羲之仅次于《兰亭集序》的第二杰作。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6)

——兰亭集序的说课稿3篇

兰亭集序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问题探讨专题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对前面20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领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第一板块的两篇课文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辩的文章。《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作者的生死观,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我想教学时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注意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体会*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他们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

  所以,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二、说教法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但这种做法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五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五读回味理解。《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但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为了清楚的体现我的“文言五步诵读法”,我把两个课时放在一个整体中)

  1、诵读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精心运筹下,以小组或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教学要点或专题,展开议论甚至争辩,从而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具准备

  课件:王羲之生*简况、王羲之兰亭集序书帖影印、兰亭集序录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古人对生死进行的哲理思考引出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

  (二)作者、作品以及文体简介

  结合课下注解①了解作者后欣赏插图,再在幻灯上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目标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五步诵读

  1、第一遍诵读:听录音范读,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3) 给生字词注音。

  2、第二遍诵读:自由诵读,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指出文中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幻灯片展示字词句)

  3、第三遍诵读: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要求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4、第四遍诵读:学生代表有感情朗读

  学生代表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第一段中,作者的乐因何而生?

  (2)第二段中,作者的痛缘何而来?

  (3)第三段中,作者的悲由何而发?

  5、第五遍诵读: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讨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作者由乐转痛有无道理?

  (2)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3)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五)小结

  《兰亭集序》历来被誉为书、文兼美的艺术珍品。作者一扫风靡流行的骈偶时尚,以清新自然的散体笔法记述了那次在*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会;并触景生情,临境兴叹;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自然真谛的追问,坦诚且酣畅地倾诉于人性觉醒的启示录中。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佳作,仍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曲生命之歌的巨大魅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乐——时、地、人、物、事

  ↓

  痛——生命短暂、人生易老

  ↓

  悲——亘古不变的规律

兰亭集序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兰亭集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序文,也是叙议结合的游记散文。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佳作,更是享誉*书法史的名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作者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要求,应学会运用工具书读浅易文言文。根据这些理念,我确定了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全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分析作者状物抒情的特点。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4、重难点

  本文虽是一篇书序,却“以抒情的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因此我是这样确定文章的重难点的: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

  依据:

  ①教材中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要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朗读和背诵。”

  ②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通过鉴赏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看待作者的生死观?

  依据:文章是写美景的,作者为何产生人生易逝的感慨?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特点?我们该有怎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深入思考、讨论,并结合社会实际和作者生*来理解。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教学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本文是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引导探究、拓展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本文格调清奇,行文流畅,琅琅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由于高一学生的思想深度有限,且由于作者生活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作者生死观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重点突破。但同时要注意,《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语文课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应努力通过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获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兰亭集序》是古代名家名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获得语感,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正确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而意深,透过文字,仿佛看到了兰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那些参与聚会的文人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有利于激*感。

  3、探究法与讨论法结合:以学生自我实现、学生间自我讨论为主要形式,深入探究,特别是在对作者生死观的分析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互相补充观点,不断深入挖掘主题。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学会学习”,讨论探究后所获得的知识要比被动接受的老师灌输的知识记忆深刻得多。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

  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具体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介绍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一个好的导语设计无疑就是点燃火把的火种。在教学之前,我从课本插图开始,从王羲之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入手导入课文。

  2、指导朗读。

  ①播放课文磁带录音(再出示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②正音,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节奏、重音。

  提示:第一段语调舒缓,体现作者的欢快的感情;二三段缓慢低沉,读出“痛”、“悲”。

  ③自由读。

  本文骈散结合,行文流畅,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生字词比较多,而且感情起伏较大,因此朗读指导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①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②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及变化?

  由乐生痛,由痛生感,由感言悲。引导学生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走近兰亭,走进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③分小组讨论,概括段落要点。

  叙宴集盛况 发人生感慨 明作序要旨

  4、赏析第一、二段,体会作者之乐。

  ①找出这两段中心句——“信可乐也”。

  ②分析乐从何来。

  联系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四美。

  5、布置作业。

  ①结合课后习题一背诵课文(指导背诵方法) ②深入分析课文

  六、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这堂课的板书如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乐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各位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二十分钟的陪伴!

兰亭集序的说课稿3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 "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 "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7)

——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3篇

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1

  【案例背景】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而且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二者相得益彰,确立了其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立意不凡。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本案例分析本课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法。

  【案例题旨】

  对于文言文教学,一般都以讲解为主,不太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的重点就是要求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虽然稍显枯燥,但是学生也明白其中的重要性,故而课堂效果也挺好。但这种讲解却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精彩和美,故而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试图改变文言文的一般教学方法,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朗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重视学生体验。

  【案例细节】

  一、朗读教学设计: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

  2、全班齐读,讨论解决预习中有疑问的词句。

  3、自由诵读,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全班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心情;个人朗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5、熟读成诵,可当堂成诵,亦可晨读成诵。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朗读都有目的,每一遍朗读都有任务。通过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受文本、感悟人生。

  二、课堂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对《兰亭集序》已经作了充分预习,现在,我们进一步朗读学习了《兰亭集序》。首先大家先听我范读,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断句错误。(听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听完我的示范朗读,大家哪个地方有疑问,请举手?

  生1:老师,课文第一段第一行中,您把会稽(huìjī)读成(kuàijī)。是怎么回事?

  师:你听得很仔细,刚才我读的是(kuàijī),会稽作地名时读(kuàijī)。还有疑问吗?请举手?

  生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夫”的读音,我没听清楚,您能告诉我吗?

  生3:念fú,夫是引起下文的助词,只能念fú。

  师:对,很正确,那么这一句该怎么断句呢?

  生4:应该读成“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师:对,谁还对本文其它语句断句有疑问的?

  生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该怎么断句?

  生6:应这样读——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师:好的,很正确。还有其它问题吗?那下面我们进行第二次朗读,全班齐读一遍。解决字词的问题。

  生7:第一段最后一句“俯察”如何理解?

  师:你知道“俯”是什么意思吗?

  生7:不知道。

  师:注意前边有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知道“仰观”是什么意思吗?

  生7:是“仰头看”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讲究前后对应,你根据“仰观”的意思猜猜“俯察”是什么意思。

  生7:“俯察”应该是“低头看,俯身观察”的意思。

  师:很好。大家还有疑问吗?

  生8:倒数第二段,“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中的“痛哉”如何理解?

  师:你先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

  生8:是“痛快”吧?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9:我认为是“痛苦”,因为上文说的是人生苦短,不可能解释成“痛快”。

  师:不错,要注意通过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断。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10:第一段中“所以游目骋怀”中“所以”与第三段中的“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所以”的用法相同吗?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哪位同学回答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生11:我认为前一个“所以”是“用来……的”的意思,后一个“所以”是“……的原因”的意思。

  师:很好,很正确。

  师:还有别的疑问吗?

  学生沉默。

  师:好,大家提了很多问题了。我也提一个问题:“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俯仰”,意思一样吗?

  生12:我想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低头抬头”的意思,后者做了引申,“低头抬头之间”,是“时间短暂”的意思。

  师:对,后者的意思是从前者抽象出来的,表示人生的短暂。

  下面进行第三次朗读。这一遍的任务是,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大声朗读)

  师:好,读完了,找一位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3:我喜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师:好,分析得很好,还有吗?(展示“崇山峻岭”的幻灯片,以增强感观效果。)

  生14:“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淡雅的志趣。

  师:淡雅的志趣,好!还有吗?哪位同学再说?

  生1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出了这篇文章语言整齐的特点。我们知道王羲之时期骈文比较多,这篇文章整齐中又有变化,这是对骈文的突破。那么类似的骈文句还有哪些?

  生16:“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还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师:对,骈文句语言整齐,读来朗朗上口。下面我们来朗读第四次。大家齐读课文,从每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感情。

  (学生齐读)

  师:好,找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谁先说?

  生17: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板书:乐──痛──悲

  师:既然有这三段感情,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否将这种感情和文章结合起来,我们先分三不组朗读这三段,读出那种“乐”与“悲”的情感。再请三位同学各朗读一段。

  生18:(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19:(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20:(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得好,声情并茂。大家把文章的感情读了出来,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第一段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生21:第一段中写景色十分优美、许多贤人在一起*饮酒作诗,所以作者十分高兴。

  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欢乐的原因。刚才说到“美景乐事”,还有别的吗?

  生22:聚会的人都很优秀。

  师:能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22:可以说“优秀”。

  师:不错。

  生23: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作者感到快乐。

  师:这里是指天气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23:是“天朗气清”。

  师: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原因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那他感到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24: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禁感到悲伤。

  师:不错,选几个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长。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生25: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师:好,王羲之想到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痛苦,是一代代人都会有的。人类的生死之叹,永无休止,所以感到悲伤。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人生,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生活一天,就向死亡迈进一步。老师有一个疑问,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想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我感觉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必须对生命进行一次思考: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

  生26:我认为作者是消极的。是对人世无常的一种消极感慨,是一种悲观厌世的情感。

  师:好的,有自己的见解。

  生27: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掌声)

  师:这位同学很理性,在快乐面前我们要有些理性的思考。哪位同学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8:作者在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和老师不谋而合,我们为必拘泥于统一的答案,应该有自己的见解。确实,王羲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人生的悲叹,但悲叹不等于悲观。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王羲之虽然已经作古,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为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努力读书,学有所成。

  师:最后,让我们再朗读一次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学生齐读课文作结,要求课后背诵全文。)

  【师生反馈】

  课后,学生同我进行了交流。就朗读的语调语速等细节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怎样背诵全文提出了一些看法。并且希望我教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我告诉这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融入作者的情感,这才是背诵课文有效的方法。

  【案例反思】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经验告诉我,在朗读教学中,不能泛泛而读,不能盲目朗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朗读前要预设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的放矢。在这一堂课中,我围绕文章重点预设了一些问题,例如“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从每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感情”等。

  其次,要合理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们老师不能轻意说学生的回答错误或不正确,否则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因此而遭扼杀。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文章表现了王羲之消极的人生观。我没有表示否定,而是赞扬他的观点。对于这样的问题,开放性比较大,我们老师应求同存异,不必拘泥于参考资料上的固有的见解。

  再次,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例如“范读”、“齐读”、“自由朗读”、“学生个人朗读”等。我在这堂课中就灵活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力。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课堂上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学机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力。例如,有学生提出“所以”的意义和用法,还有学生回答“优秀”、“天朗气清”,或者提出一些其它的问题。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可以说,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学生在朗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增加积累,形成语感。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不仅让学生得到积累,还能把文言文讲解的更加生动。

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2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感情这根线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2、科学地指导学生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4、积累文中的名句。掌握“修、期、致、临、次,一”等词的多义性。

  【学法建议】

  1、采用师生互动,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

  A、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B、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读到情随声出。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资料链接

  (1)文章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临写了几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2)文化知识:

  修禊:*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时,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论语先进》)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是一个吉祥美好的日子!

  (3)文体知识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

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3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一)、(二),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其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修养、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趣(qū)舍万殊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层次,板书:

  (一)记叙兰亭盛况;

  (二)抒发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

  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扩展8)

——兰亭集序简短翻译3篇

兰亭集序简短翻译1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兰亭集序》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的诗文有所感慨。

  《兰亭集序》作品概要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序兰亭修楔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做诗的缘由;有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景,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的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同时,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兰亭集序简短翻译2

  兰亭集序的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的翻译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另解:山北水南谓之阴,可以认为在会嵇山的北边)的兰亭*,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注释及赏析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

  2、会(kuài快)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3、修禊(xì细):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

  5、少长:指王凝之等九位与会的本家子弟。

  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7、俯仰一世:很快地过了一生。俯仰,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8、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9、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10>趣舍:同“取舍”。

  11、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

  13、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4、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5、齐彭殇: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创作背景

  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 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 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子、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 二人。

  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 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 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 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 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 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和又奇崛,大小参差 ,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 艺术上多样与统五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 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 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 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远,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 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兰亭的下落

  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当然受到历史上很多名人的喜欢。

  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欢这个东西,他下令重金买下这个东西,但是《兰亭》是王羲之的精品,王家把他当宝贝,绝不传人。就在唐太宗这时候,王羲之的七世玄孙当了和尚,就是智永和尚,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坚决不肯把这个东西给人,后来他死了,就把这个《兰亭》给了他的徒弟辩才和尚。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让人行骗。

  唐太宗派大臣萧翼去辩才和尚那里,因为和和辩才和尚下棋,后来,辩才和萧翼因为下棋,成了好朋友,这时候,萧翼看见辩才的这个《兰亭》在趁辩才和尚不注意的情况下,将《兰亭》偷走了。

  从此,《兰亭》在世界上消失了,《兰亭》被李世民一起,合葬到了他的陵墓--昭陵里了。

  但是,到了五代十国时候,一个叫温韬的耀州刺史他把唐太宗的昭陵打开了,当他打开时候,下令将昭陵里的所有东西都罗列在一本书上,但是如何找也找不到《兰亭》。

推荐访问: 兰亭集序 硬笔 行书 行书兰亭集序 硬笔 兰亭集序硬笔行书图片 兰亭集序硬笔书法行书 兰亭集序行楷硬笔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