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16篇)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16篇)

时间:2022-11-18 15:50:37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16篇)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xx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总结为了进一步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16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16篇)

篇一: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xx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总结为了进一步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校于3月份开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学习践行活动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小学低年级利用课前三分钟一边背诵弟子规一边做拍手操。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同学们背诵弟子规的热情。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弟子规诵读比赛,组织学生默写《弟子规》比赛活动。此外,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同学们以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为基础,并自编、自导、自演了经典古诗词,并且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集体朗诵、对诵、配乐朗诵等,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2、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各班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孝善文化的全方位宣传教育,学生们自发地为父母、长辈捶捶背,揉揉肩,主动承担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孝心伴我成长”孝亲主题故事演讲比赛,讲述自己生活中的“孝与顺”的故事。通过“弘扬孝善文化”手抄报评比活动,使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以内化。

  二、推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

  一缕墨香满校园——书法:每天下午兴趣班时间,集中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授课与指导。一针一线有方圆——刺绣:特邀请非遗文化虎头帽传承人到现场展示并教授刺绣制作过程,指导学生们进行手工体验、色彩搭配等方面展开教学。一把剪刀行天下——剪纸:特聘请校外剪纸爱好者到现场为同学们展示并教授剪纸的过程。剪纸采取现场创作的形式,首先由刘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基本的剪法,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开始自己的创作。他们静伏桌面,折叠着彩纸,一双双灵巧的小手挥动着刻刀和剪刀.......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在专注中变成了一幅幅作品。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一作揖:各学校制定了别开生面的上下课礼仪。这一立、一拜、一作揖无不在教育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日三省吾身。一面墙:学校充分利用展览墙,张贴学生孝善事迹,对学生优秀的行为进行宣传表扬。一长廊:教学楼道中大量悬挂了国学经典《论语》范文以及二十四孝的经典故事,渲染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师生一同耳濡目染,诵读经典,践行经典。

  一吟诵: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在课间播放《弟子规》的歌曲,利用晨读、班会等时间诵读。无论学生于晨曦中的摇头吟诵,还是午休后的拱手对读,以及路队上的缓步背诵,都是一份对孩子真正的潜移默化、情操陶冶、美德继承和人格塑造。

  我校在“育人为本”理念下,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加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合理的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中、融入传统节日中,融入习惯教育中,促使学生不断积淀道德修养、文化修养,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航标。

篇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深入开展,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二、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培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习惯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1。开展“亮家风守家训"活动.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通过开展征集家训好格言、讲述家风好故事、拍摄家庭好风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寻家训、讲家训、守家训”的过程中感觉到中华传统美德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行动自觉。同时,通过学生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带到每个家庭和家族,带动家长和家庭培养起良好家风,进而改进家庭教育环境,实现“用家训育家风,用家风促校风",推动家训校训两相长,家风校风两提升。

  2、通过开展“倡美德做表率”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引导儿童崇德向善,学习身边的榜样,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点滴入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等活动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升旗、就餐、课堂、尊师、同学间交往、穿戴、待人接物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综合运用课程教学、主题活动、道德实践,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习生活全过程,让学生感受礼仪之美,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开学第一课"、“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或纪念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广泛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展演活动、团队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教育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1、开展“孝父母知感恩"活动.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师长、感恩长辈"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2、开展“赏民俗忆传统"活动。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

  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开展“爱祖国祭英烈”活动。以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月三十国家公祭日、十一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经典诵读教育。1、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各班每学期要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符合学情实际的国学教学内容,组织师生读《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2、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即:每日开展“诵经典”活动,保证诵读内容的落实;每星期开展一次“写经典”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写字教学相结合;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礼记》、《孝经》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四)开展地方文化教育。1、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

  校园、进师生头脑";将地方传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

  2、培育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等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3、做好地方国粹教育.以学校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活动,如:民间艺术、泥塑、剪纸、戏曲、棋类、书法、刺绣、武术等传统文化精髓教育,将中华文化精华发扬光大.五、组织保障

  1、结合语文课开设书法课、利用早读、课前进行诗文、弟子规诵读;结合美术课开设美术欣赏绘画课.舞蹈、习作可以结合兴趣小组。

  2、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利用语文、思品、综合实践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板报进行宣传,利用好团队活动课,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鼓励,提高教育效果.

  4、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教师知识能力。

篇三: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施行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指导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传统节日教育、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地方名人民俗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对象

  全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

  2.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通过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进步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1.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别人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1.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各校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那么,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国学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读《大学》、《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

  2.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即:每日开展诵读经典一刻钟活动;每星期开展一次书写经典一刻钟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每年举行一次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把国学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3.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热爱诵读。

  (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1.加强地方区域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地方传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

  2.培育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等载体,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原有项目为基础开展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等国粹教育。

  四、活动要求

  1.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学校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明确本年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制定活动施行方案,适时做好档案建设。

  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思想舆论氛围。

  2.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校要统筹安排,有序推进阶段性重点目标与任务的落实,力争到2022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实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精品的传统文化品牌。

  3.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学科课程全覆盖,课时主要从综合实践课中安排,也要将教育内容表达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人群全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坚持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总结多年来我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深化我区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将传承优秀文化与打造办学特色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篇四: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好地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二、传统文化进校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举措一、创设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载体,让孩子知晓礼仪规范、懂礼行礼、践礼并传播礼,让“美行成习”成为校园的风尚;打造“与礼同行”的主题文化。学校将这一核心元素外化在学校形象设计中,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精心设计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从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计划。室内空间主要由教室文化、楼道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校史文化等建筑空间组成。室外空间主要由道路文化、广场文化、围墙文化组成,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二、开展朗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活动。以《门生规》等为主要内容,利用天天晨读等时间,普遍开展经典文句朗读活动,并通过吟诵比赛、念书会、心得体会交流等,增进儿童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理解和感悟。每学期各班出一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开展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欣赏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文学和艺术,并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组织中高年级“传统文化进校园”征文比赛,以文抒怀。3、开展念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

  开展“爱念书、勤念书、读好书、好念书”活动,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以开拓学生视野,将读书活动渗透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制定详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创设阅读气氛,让学生乐于看书。一是鼓励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家里成立个人小书库。二是调查学生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每个月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库。学校按照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比书香班级。三是建立“流动书柜”,学校在每一个楼层的平台处都放置了两个流动书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尽情在书海遨游。

  4、宏扬传统文化,规范书写汉字。一是增强老师的培训。学校于开学初由参加省汉字书写培训的冯惠霞老师对全校老师进行培训;12月3日,我校又邀请全国有名的汉字书写专家吴明亮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汉字规范书写的培训,提高全体老师的指导能力。二是增强学生的训练。我校规定全校每周二下午2时至2时30分为书法练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笔字训练(一、二年级进行铅笔字训练)。三是以赛代练:十六周,学校开展“书写规范汉字,宏扬中华文化”的全校性书法大赛,展示学生的书写风度,营造书写规范字的浓厚练字气氛。五、利用传统节日内涵,开展丰硕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节日的丰硕内涵,开展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教育活动,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举行特色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中切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并针对学生进行提高文化素质,保护社会公德,讲礼仪知孝道等方面的教育。如:以端午节为契机进行以爱国为主题的教育,开学初举行新生开笔礼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

  六、踊跃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课题组精选具有必然理论素养、国学功底和现代教育观念、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帅担任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国学教育专项研究教育科研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与机缘,采取各类途径对教师进行科研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育;同时创设条件引导教师重视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及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一、研究肯定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朗读活动的大体内容。二、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教材。3、研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4、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计划教育学重点课题《诵读中华经典作品,提高中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研讨会。

篇五: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中国的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儒家、佛家、杂家、纵横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体”的合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

  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可以对一个活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大家知道活动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通用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增进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成长之路,传承文化基因,守护好中华优秀民族的“根”和“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树立文化自信,增进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打牢思想基础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生活细节入手,注重实践养成,不断丰富展示弘扬中华文化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学校教育始终。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基因,守护民族根魂”三、基本原则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德育常规教育相结合;与“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四、活动内容(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设定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利用走廊、教室、办公室、橱窗等场所设立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警句、诗词歌赋等,创设传统文化环境,突出传统文化气息,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二)以说一口流畅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的中国字为目标,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扎实、有序开展。各学校结合师生实际,通过开展“读、说、抄、写、评”等活动形式,提高师生读、说、写的能力和水平,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让学生在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语音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在横平竖直、方正规范的书写中得到艺术的浸染。(三)抓好教学常规,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树人为核心,

  以立德为根本。任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实现,讲好“中国故事”。语文、历史等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课程,应特别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数学、物理等科学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重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艺体类课程中,应注意加强审美情趣的陶冶、毅力意志的磨练和完善人格的培养。

  (四)和德育常规教育活动相结合。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懂礼貌、讲礼仪、尊敬师长、自觉排队、诚实守信、遵守秩序等学习、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师生的一言一行中充分展现。

  (五)过好中国节日。中国节日包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增进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利用重大纪念日“7.1”“8.1”“9.3”“9.18”“10.1”“12.13”等纪念日开展爱国、爱党和革命传统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在各族师生心中牢牢扎根。

  (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孝经》、唐宋诗词等经典诵读,在朗朗上口、简明轻快的节奏和简短意长的深刻内涵中,让学生感受经典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结合“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课外实践活动,开辟剪纸、书法、国画、中国象棋、传统民乐、武术等传统文化艺术学习园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八)开展“向祖国报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成果展演活动。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各族青少年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成果,增进文化认同。

  五、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根据师生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设置有针对性活动内容,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二)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育人先达己”,各学校首先要注重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积极为教职工的学习、提升创设环境和条件,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提升知识修养和文化品味,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识涵养和人格魅力做好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楷模,做学生敬重的好教师。(三)丰富形式,注重实效。各学校根据“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突出活动广泛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实现从简单诵读到深刻理解,从领悟内涵到实践行动逐步推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广泛宣传,善于总结。各学校注重活动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善于总结和梳理好的经验和做法,以小结、简报、信息等形式报送思政办。一、指导思想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调兵山市中小学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活动内容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1)计划在11月30日进行《弟子规》诵读班会。(2)12月5日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除了这两项活动,平时加强《弟子规》的学习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在课间播放《弟子规》歌曲,利用班会时间诵读、学习《弟子规》,尤其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1)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2)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讲座,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召开校园艺术节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1)充分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双技活动”的有效平台,弘扬太极拳,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2)展示开展好特长教育活动。通过开设阅读、硬软笔书法、剪纸、舞蹈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过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五、积极开展校园品位创建工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组长:闫丽娜副组长:朱亚杰张淼组员:徐秀华杜平郝岩史艳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3月26日)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二、总体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三、意义(一)理论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二)实践意义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集体遗忘的尴尬,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仅没有深刻而较全面的了解,反而凭空多了一份蔑视,这对民族精神是巨大的伤害。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尤为严峻。因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现代中国公民的需要。四、实施原则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五、建设目标1、近期目标: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

  好的教风、学风、校风。3、远期目标:(1)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10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2)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优美的人格奠

  定基础;通过社会反馈,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学生明确知道应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3)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

  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陶然小学决定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学生(幼儿)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教育目标——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铁岭和西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五、主要内容(一)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全面贯彻落实西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西教字[20XX]13号)基本要求,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构建诵读体系。本着不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诵读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推进诵读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二是搭建诵读平台。深入开展“清泉源头读书活动”,以《中华经典诵读100篇》(西丰县教育局编辑)为蓝本,做到早课前诵读20分钟、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1节的诵读课、每月召开1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三是深化诵读活动。利用文化经典的各种声像资料,将视频讲座带进校园;根据实际需求,把名家、请进来,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面对面的交流;广泛开展如“三字经诵唱会”、“弟子规引我行”等倡导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让学生感受文化、热爱经典。(二)孝信雅行教育工程。一是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幼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注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其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

  重阳节为契机,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

  二是以雅为标,开展礼仪教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结合“三姿”培养与训练要求,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标准,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三是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逐渐改变“信任危机”的社会现状。

  (三)艺体素养培育工程。一是突显特色艺体教育。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和特色体育活动的有效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在才能,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其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爱好,在提升其信心的基础上尽量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平台展示多种才能。二是“经典诵读”与大课间操活动相结合,融为一体。大课间操活动可适时展现师生共同诵读经典诗文的壮观场面,编排有特色的自编操。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动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动作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三是“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是构建魅力艺体教学。加强艺体课程建设,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课”活动时间,通过开设阅读班、文学社、乐器培训班、书画班、体育特长班、舞蹈班等特色课程,安排专业艺体教师进行教学指导,使之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学校艺体教育的一个亮点。同时,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五是探索特色的艺体教育。在我校继续创设“扇跳绳、毽球、剪纸、书法、绘画、声乐、乒乓球”等活动,巩固“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的良好局面,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学生的心坎里。(四)校园品位创建工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校园、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宣传橱窗定期举办德育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作品展;校园墙面张贴历代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号,绿地与树木标牌、道路标识牌、印制《论语》等国学经典章句或自创箴言语录,做到“让每个景点培育人,让每条名言激励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活动,促进形成“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特色,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五)地域文化寻根工程。一是对铁岭、西丰及本乡(镇)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进校园需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组织得力人员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进行课题研究,专题编写《魅力铁岭》、《西丰文史资料》等类似的校本教材,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将地方传统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发挥其文化本源、活动载体、资源宝库的作用,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二是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改造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平岭村烈士陵园、少年宫、城子山、冰砬山等公共教育资源的活动力度,使其成为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三是传承弘扬铁岭人文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求实创新、崇文厚德、理性平和、追求卓越”的铁岭城市人文精神和“活力西丰、富庶西丰、生态西丰、幸福西丰”的“四力”西丰精神,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陶然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全校活动的协调、检查,定期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二)确定实施对象。全县公办和民办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含职高),均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全覆盖。(三)强化队伍建设。由班主任教师(或其他爱好国学、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担任主力推手;注意整合班主任(团队辅导员)、艺术科教师等师资力量,组建切合本地、本校实际的适合国学教学的师资队伍;采用集中和常态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培训。(四)健全管理机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内容,从学校(幼儿园)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德育科研、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团队活动、语文科教学等课程实施;充分考虑参与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与教师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选优、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并大力表彰在此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效,充分发动师生和学生家长畅谈体会、感受和变化,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并把优秀稿件报送到《西丰教育》和《慧园》等杂志。一、活动背景和谐美好的校园给了我们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可是总有一些不文明的人做些不文明的事。我们的校园的各主要校道上的一些小广告(俗称牛皮脚廯)比比皆是,这大大的损坏了学校的环境,就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也要对这有所为,更何况我们身为一名志愿者了。校园小广告的泛滥,直接影响着我校的校容,影响着我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二、活动主题文明校园,你我同行三、活动目的及意义彻底清除校园小广告,实践我班志愿服务宗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树立当建设,立足身边小事,改善校园环境,力争为广大师生展示一个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校园环境。四、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咸宁学院温泉校区宣传栏、寝室楼、教学楼、食堂及各条主要校道六、活动对象七、活动流程㈠活动前准备工作阶段1、安排两到三名同学到校园内了解小广告到处张贴的情况并拍下照片;2、利用多种宣传方法,先在班级内进行宣传,然后到学校各处进行宣传,统计好班上参与名单;3、对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进行分组,总负责人为每个小组划分工作区域,并在每一组中设立小组长,负责自己所在小组,小组负责人要准备好工具小刀,抹布,垃圾袋或垃圾桶;㈡活动进行阶段1、下午两点在西区食堂前集合,各个小组长负责清点好本组人数,确定人数到齐后,负责人强调有关注意事项和纪律;2、两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各个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出发前往划分好的清理区域进行清理;3、四点半活动结束,将垃圾全部带走,并到食堂门后集中,签到、交工具。㈢活动后期阶段1、负责人为此次活动写活动总结;2、参加活动的成员写心得或新闻稿,提出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和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八、注意事项1、在活动的过程所有的成员要服从指挥,要有纪律性、组织性;2、小组长要起到通讯员的'职责,及时汇报情况,好让负责人有所准备;3、所带工具要妥善保管好,认真清除小广告、乱涂乱画非法字迹,并把垃圾放在随身带的袋子里面;4、要注意形象,报名参加的不准直挂名在玩,负责人要严格要求,要以学校的形象为重,注意安全;5、活动的过程中所有的成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明白自己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10临床本二班这个大集体。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以提高市民素质为切入点,以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为着力点,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带动城市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二、活动内容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以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为总揽,以“感恩、励志、修德”为主题,每天利用早晨、中午课前20分钟左右时间,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经典竞赛活动,如学生赛、小组赛、班级赛、年级赛等,还可以通过诗文配画、小品剧、唱诗文歌曲等方式促进学生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和理解。开展“五个一”活动。学生做到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月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学期给父母(或长辈、教师、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向他们反映自己的学习、思想以及生活情况,交流感情;每年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能力;组织学生扶贫结对,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增进友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心。营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为带动,从解决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入手,以“学经典、品人生、提素质”为主题,在全市党政机关、执法部门、窗口单位中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同时广泛开展促进公共文明志愿服务、公务员志愿者参与交通协管活动、便民服务等各类文明礼仪践行活动。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一次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讲文明、知礼仪、热情好客、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在参与和体验中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打造文明机关、礼仪机关、书香机关、效率机关、廉洁机关。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以家庭美德教育普及为重点,开展“与经典文化同行,与圣贤先哲为友”,“亲子读书共成长、经典文化进家庭”和“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优秀读后感评选、“子女和父母、同读一本书”等特色载体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爱书、藏书、看书,自觉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年底前,层层推荐、评选全市十大“书香家庭”。引导家长学习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注重言传身教,提高家长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三、保障措施(一)建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骨干作用,这是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的保障。要尽快建立一支由各类志愿者组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教学方法的骨干教师队伍。(二)推荐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推荐出一批优秀传统经典书目。

  四、工作要求营造浓厚氛围。开辟传统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网站、网页等阵地。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在单位进出口墙面、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传统典故成语、格言警句等。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挖掘地方资源。我市有很多文物古迹、历史人物以及典故,要充分利用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实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的内容。文化、民俗、文物、旅游、社科界等相关管理部门要组织专家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精髓归类,形成本土化传统教育系列读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明了的方式,如童谣、画册、民间故事、卡通等,将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受众面前,使之得到熏陶、感染。利用传统节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中,要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注重提升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一、指导思想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二、课程设计的创意(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三、课程目标设计(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古城浚县: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具体目标有:1、了解水乡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二)实施目标: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四、校本课程研究内容和范围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主要指千年古城——包括独特的家乡风光,幽静的自然环境;也包括淳朴的民风,底蕴深厚的文化。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主要内容具体是:第一类环境文化(一)民间艺术-----杨纪屯的泥咕咕(二)人间社火-----主要有杂戏、杂耍、武术表演。(三)名胜古迹——文治阁、升仙塔、天宁寺等。第二类民俗文化(一)概述——地理环境、名优特产。(二)历史故事——隋末李密。(三)风俗习惯——祭神、祭祖、婚嫁等。(四)古庙会——庙会习俗、庙会上的拴娃娃、庙会音乐第三类传承文化(一)泥塑艺术——泥塑制作的过程、怎样制作成泥塑的技艺以及制作的技巧。第四类生态文化(一)关注环境、关注环保——针对身边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队活动、黑板报、知识竞赛、社区活动等)。(二)关注古城旅游事业——由学校少先队带领“雏鹰导游团”同学,利用节假日为游客做小向导;积极发动学生为古镇旅游出谋划策。五、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一)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古城浚县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1、教师开发课程的过程(1)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资料,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2)收集有关古城浚县文化方面的资料:古城自然环境、古城的名胜古迹、古城丰厚的文化、古城的人文风情、古城风俗习惯。(3)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古城的风土人情”。古城的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编写教材时我们一是将用学生的习作来介绍古城,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二是我们充分利用古城的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在教材编写时融入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如摄影、小导游、环保小卫士等。教材使用对象:中学。

  2、学生开发课程的过程(1)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宣传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对古城风土人情有初步的认识。(2)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古城文化方面的资料,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理。(3)成立学校研究杨桥古城文化活动兴趣小组,将古城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范围。(二)课程的实施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2、成立编委会。古城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走进古城—浚县》3、课程开发的规划①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②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③使用编写的教材,并征集意见。④完善、修改校本教材,并正式定稿。4、制定计划,确保课时。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将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了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每2周安排一课时,时间确定在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要求课程活动与班队活动相结合,由班主任老师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5、探索课程评价机制。(1)教师评价。评价内容:①对教师的备课笔记、教学研究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②对教师实施过程的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及其创新行为进行激励评价。③对教师完成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办法①教师自我评价。②学生民主测评。(2)学生的评价评价内容:①学生参与活动。②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况。③情感体验情况。④获得成果的情况,包括收集信息的数量、质量、创造性成果。评价办法:①学生自评互评。②教师对学生评价,采用书面知识和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③家长助评,采用“家长助评表”,让学生家长根据各项内容对子女各方面表现进行星级评定,最后对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六、课程开发的初步成效和发展预想1、构建校本课程。在充分挖掘古城资源基础上,学校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大胆实践、探索,以“环境文化、民俗文化、传承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基本形成,并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实施内容和评价方法。2、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以“传承优秀古城文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四位教师都参与了古城文化教育活动方案教材的编写任务,每位教师都承担了方案实践指导任务,“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教师的指导能力也在朝科学化方向发展。

  3、开阔学生视野,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校本课程的活动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1、它充分引导学生与社会、社区接触,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各种能力也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每逢节假日,小导游们活跃在古城的景点、街头,带领游客领略水乡的风貌神韵。他们用真诚的态度、生动的语言骄傲地向游客介绍古镇的景点和风土人情,述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2、小记者的作品也充分展示了古城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3、同时学校也准备出版了全部由学生作品汇集的《走进古城—浚县》一书。学校“小记者”、“小导游”队伍的发展,更是增强了宣传的古城文化的力度。4、发展预想:规范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把校本课程融入办学目标和工作思路,要让我们的校本课程能成为学校的亮点、品牌,得到学校每个人,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赞赏,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我们必须得规范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在“古城风土人情”上做足文章,让它能健康有序地成长。同时我们也期望得到各界、各部门更多的重视扶持,以求得更多的“古城人”共同关注我们的家园——古城的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本课程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立足于反映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篇六: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内,在当下的教育中,呼声很高,也有很多的先行者在尝摸索索,无论是国学经典诵读,还是节庆仪式教育,汉服汉式礼仪的重现,都是传统文化进校内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进校内活动实施方案,供大家共享。传统文化进校内活动实施方案一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育广阔青少年同学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陶然学校打算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内”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推动质量校内、特色校内、活力校内、和谐校内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涵和自强、独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

  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学校生(幼儿)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三、基本原则与课程方案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内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教育目标——全面熟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乐观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铁岭和西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喜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将来进展努力;——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敬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

  五、主要内容(一)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全面贯彻落实西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西教字[20xx]13号)基本要求,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构建诵读体系。本着不给同学和老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诵读方案,全体师生共同参加,推动诵读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二是搭建诵读平台。深化开展“清泉源头读书活动”,以《中华经典诵读100篇》(西丰县教育局编辑)为蓝本,做到早课前诵读20分钟、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1节的诵读课、每月召开1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课内向课外延长、校内向校外延长,激励同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三是深化诵读活动。利用文化经典的各种声像资料,将视频讲座带进校内;依据实际需求,把名家、名师请进来,与同学进行传统文化面对面的沟通;广泛开展如“三字经诵唱会”、“弟子规引我行”等提倡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爱好化的诵读活动,借助校内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让同学感受文化、喜爱经典。

  (二)孝信雅行教育工程。一是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面对全体同学(幼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留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其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老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同学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敬重他人。二是以雅为标,开展礼仪教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结合“三姿”培育与训练要求,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内礼仪讲座”、“文明礼仪学问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静为标准,贯穿培育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着重引导同学养成虚心礼貌、助人为乐、爱惜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三是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

  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等系列活动,乐观引导同学从小养成诚信美德,渐渐转变“信任危机”的社会现状。

  (三)艺体素养培育工程。一是突显特色艺体教育。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和特色体育活动的有效平台,激发同学爱好,挖掘同学潜在才能,提升同学艺术素养。培育其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爱好,在提升其信念的基础上尽量让不同层次同学在不同层次的平台展现多种才能。二是“经典诵读”与大课间操活动相结合,融为一体。大课间操活动可适时呈现师生共同诵读经典诗文的壮丽场面,编排有特色的自编操。在熬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动的音乐声和美丽的动作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三是“经典诵读与校内文化艺术节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竞赛,让同学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广阔同学文化和道德素养,增加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四是构建魅力艺体教学。加强艺体课程建设,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课”活动时间,通过开设阅读班、文学社、乐器培训班、书画班、体育特长班、舞蹈班等特色

  课程,支配专业艺体老师进行教学指导,使之渐渐形成规模,成为学校艺体教育的一个亮点。同时,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五是探究特色的艺体教育。在我校连续创设“扇跳绳、毽球、剪纸、书法、绘画、声乐、乒乓球”等活动,巩固“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的良好局面,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同学的心坎里。

  (四)校内品位创建工程。进一步加强校内文化建设,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校内广播、校内电视台、校内网站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校内、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宣扬橱窗定期举办德育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作品展;校内墙面张贴历代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号,绿地与树木标牌、道路标识牌、印制《论语》等国学经典章句或自创箴言语录,做到“让每个景点培育人,让每条名言激励人”;通过校内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活动,促进形成“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特色,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篇七: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指导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传统节日教育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地方名人民俗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实施方案(范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指导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传统节日教育、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地方名人民俗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活动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活动对象全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三、活动内容(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2、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4、通过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1、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2、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3、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1、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各校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国学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读《大学》、《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2、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即:每日开展诵读经典一刻钟活动;每星期开展一次书写经典一刻钟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每年举行一次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把国学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3、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热爱诵读。(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1、加强地方区域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地方传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2、培育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

  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等载体,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原有项目为基础开展

  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等国粹教育。四、活动要求1、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学校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明确

  本年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适时做好档案建设。

  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思想舆论氛围。

  2、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校要统筹安排,有序推进阶段性重点目标与任务的落实,力争到2020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实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精品的传统文化品牌。

  3、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学科课程全覆盖,课时主要从综合实践课中安排,也要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人群全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坚持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总结多年来我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深化我区文

  明校园创建活动,将传承优秀文化与打造办学特色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篇八: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XX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XX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工作方案》《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2022年开展党的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营造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我区中小学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继承和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二、工作目标不断完善中小学艺术教育制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遵循全面加特色的发展原则,面向全体,多层面、多途径、多举措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打造一批特色学校和特色活动。重点推进“戏曲进校园”、经典文化教育和非物质

  -1-

  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挖掘和推广典型经验。努力把传统文化教育XX于各学科、各活动之中,积极探索、统筹规划、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区的传承与发展。

  三、组织机构为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XX区教育局成立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各镇中心校校长、局直管中小学校校长及民办学校校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区教育局基教办,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常务副主任由XX兼任。各镇、局直管中小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四、工作内容(一)丰富教学资源,加强社团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研究,鼓励各地各校积极开发编写具有XX本土特色的诗词、舞狮、中医药、中华武术、六堡茶等文化元素校本课程,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学校要抓好学生社团建设,

  -2-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建戏曲社、民乐团、武术社、传统手工艺工作坊等传统文化社团,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并通过社团引领,进一步培养人才,打造传统文化教育成果。

  (二)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师资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抓实教科研、加强师资多领域培训,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撰写经验案例,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责任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优秀传统文化培训,邀请传统文化名家、民间艺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校讲学。(三)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七大活动1.深入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加强戏曲保护传承,在我区戏曲进校园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内涵,创新戏曲进校园的内容和形式,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各学校要按照《XX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强化“五个一”(即上好一堂戏曲课、学会一首戏曲、欣赏一台好戏、聆听一场戏曲讲座、出好一期戏曲宣传板报)要求,推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及时总结推广成功教学案例和经验,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网络媒体、校园广播、板报、文化长廊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师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各校要结合

  -3-

  实际,特色发展,积极打造戏曲精品节目,利用好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戏曲百戏盛典、XX首届中小学师生戏剧节、XX市第四届中小学生戏曲表演大赛、XX宝石节节庆等活动平台,展示我区戏曲进校园活动成果,争创佳绩。

  2.开展舞狮和中华武术进校园活动。各镇中心校根据本地实际,建设1-3所舞狮或中华武术教学试点学校,各校结合实际,组建舞狮队、武术队,利用好社团课或课余时间组织开展训练。每年组织开展舞狮、中华武术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活动。

  3.开展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开设诗教课堂,开展诗词教学、创作、研讨、吟诵、比赛等活动,抓好诗教师资能力建设,组织编写诗词教案集,积极开展诗词教学课题研究和申报工作,每学期出版一期诗词专栏,举办一次诗词专题手抄报评比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各学校要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利用XX市及XX区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的品牌效应,让更多师生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以赛促读,以读促学,以学促养,努力提升我区中小学师生文化道德修养。

  4.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各学校要贯彻落实《关于印发XX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将中医药文化与语文、历史、生物、科学等

  -4-

  课程相融合,以中医药人物故事、采药种植、自我保健、科学实验等多种形式,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打造中医文化长廊,将学生创作的中医药手抄报、绘画、散文、诗词等作品进行展览,增进对中医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组建中医药兴趣小组或社团,定期进行中医药体验活动,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鼓励中小学聘请中医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到学校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工作。

  5.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积极开展书法教育,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书法比赛,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书法比赛、汉字听写大赛。学校要成立书法社团,建立书法活动基地,定期展出学生书法作品。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要结合语文、美术等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至少每周开设一节的书法课。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6.积极打造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各学校要按照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要求积极打造具有本土传统特色的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如雕刻、版画、陶艺、刺绣、竹编、六堡茶工艺制作、粤剧脸谱创意设计等)。学校可聘请当地非遗传承人及手工艺人面对面为学生传授传统手工技艺,为校园开展传统手工艺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工作坊围绕传承具有

篇九: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xx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社会培养知文明、懂礼貌、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同时利用教室、墙壁、橱窗等宣传窗口,通过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张贴和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图像、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2、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传统文化活动,互相交流学习。

  3、广泛开展“每日一诗”经典诵读活动,并通过上好国学课、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广大师生爱读书,读好书,自觉继承传统美德。

  4、开设第二课堂,建立国画、象棋等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丰富了全校师生的课余生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学校永恒的教育主题,我们今后要继续坚持抓好这项工作,虽然我们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中,但相信我们会用中华传统文化做底蕴,让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篇十: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校园传统文化活动总结

  校园传统文化活动总结1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阔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深入落实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学校经研究决定重点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信”、“礼”、“孝”、“廉”五方面内容,我校于20某某年3月份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教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屡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教导处和少先队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学习践行活动。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少先队统筹安排,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弟子规》的背诵活动。一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背诵量到达一半即可,在升入三年级之前争取到达全部会背;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到达人人会背。20某某年6月份举行了全校的《弟子规》背诵大赛,抽查的学生背诵流利,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弟子规》的践行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沏茶”等践行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行孝的美德。20某某年11月份要求各班召开了《弟子规》诵读班会,12月5日举行了《弟子规》背诵比赛,一系列活动强化了《弟子规》的学习效果。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每天早自习班主任安排学生进行20分钟的.诵读经典活动;每周开设一节诵读课(班主任自行安排);每月安排一次诵读为主题的班会(少先队统筹安排),通过这样系列的诵读活动,让学生们在诵读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优秀品质。

  除此之外,20某某年10月学校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主会场的直播,进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讲座,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氛,从而树立好好学习的志向。

  12月20日,我校召开了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展出了绘画、硬软笔书法、剪纸等优秀作品,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展示了学生的特长,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1月20日少先队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对全校学生提出了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少先队以发诚信建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我校本着积极开展学生特长为原那么,20某某年10月份开始了特长教育活动。特长教育活动在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精选特长教师,给学生创造展示特长的时机,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

  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气氛。

  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气氛。同学们畅游在书的海洋,汲取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总之,我校在校长的高度重视下,统筹安排,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为学生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努力让他们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园传统文化活动总结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开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即便是教师,也有许多人讲不清道不明其中道理,因此,理直气壮地而不是疑心或者否认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事关下一代的学生们是否能够重视和深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源远流长,记得祖宗,记得自己的出身。

  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现在的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知半解,或者只是了解到冰山一角,随着货真价实的文化大师相继去世,中国几千年传承的儒家思想就存在失传的危险,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抢救性的保护并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局部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这也提醒我们中华传统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加强校本课程实效性,确保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工作的落实。

  1、我校要求保证每天不少于15分钟的诵读时间,为此特安排每周一、三、五下午2:00―2:15的时间为经典诵读时间。每节课前让学生诵读每周一诗或四句(一诗为必背古诗一首,四句为四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2、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浓厚的校园经典诵读气氛,我们将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定为经典诵读课。在这节课上,各科任教师带着学生在教室进行经典诵读,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3、坚持开展德育常规系列活动。结合传统美德良好品格,根据年级特点,合理安排并扎实开展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德育培养体系。通过抓礼仪、促良好习惯养成等常规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良好风气,使优秀传统美德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总之,我们一定会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契机,以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美德,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我们花小扎根,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开展。

  校园传统文化活动总结3

  我校于20某某年建制成立,同年9月招生开学。在学校成立五年时间里,学校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一片空白,主要是缺少相关活动方面的师资。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区教育局的关心下,我们申报了书法与剪纸两个工程,最终书法工程获批,并得到了小学黄新英老师的帮助,在一年时间里学校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现就学校在传统文化(书法)进校园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系统分析扎实推进

  工程申报成功后,学校立即组织构建传统文化(书法)进校园活动组织机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工作小组组长,由教导处主任任副组长,由学校书法社团及相关老师任组员。在组织机构建立后,学校组织召开会议,多方听取意见,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坚持“二重”的工作设想,一重书法社团建设,二重二、四年级整班写字教学。

  二、由点到面逐步铺开

  社团活动面向各个年级学生,是经过选拔且有一定根底,这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带动了其他学生,让学生在这个电脑打印的时代里重新认识了书法的认识。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由点到面全面普及,学校限于师资有限,委派了3名教师到吴江书画院进修,并安排一名老师跟随黄老师进行社团辅导,再由此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目前二、四年级语文老师均接受指导,并能胜任二、四年级的书法指导。并在二、四年级里开展了整班写字比赛,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课程开发有章可循

  为了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系统化,更为科学化,学校在安排老师跟随黄新英老师进行社团活动辅导时,有意要求详细记录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内容编排等,在学期期末结束时,学校整个工作小组共同参与讨论,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编制非教材形态的校本课程《水墨欢歌》,参加了吴江区第四届校本课程的评比。

  四、评价引领成果展示

  学校在传统文化(书法)进校园活动推进之初,就很明白地告知社团辅导老师,最后学校要通过静态展示进行评价,老师以此评价引领日常教学,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教学。在期末结束的时候,所有社团成员拿出了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展版布置,并成功地在全校进行展示。

  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的时候,感受到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篇十一: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P>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各班要充分认识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今期,我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围绕传统文化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三、工作措施各班要以开展这学期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1、广泛宣传,制定方案。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部署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要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利用升旗仪式、广播站、黑板报、大字标语等

  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大张旗鼓地宣传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2.分步推进实施。9月1日——9月7日为宣传发动阶段。通过宣传发动,使得师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经典内容,知道活动开展步骤。9月8日——年1月4日为全面提升阶段。围绕创“文明少年”品牌,开展文明好少年系列推广活动。每周一个小主题、一次活动,每月一个大主题,持续开展,循序渐进。年1月5日为总结表彰阶段。汇总材料,在各班推荐的基础上,结合一学期以来传统文化开展情况,评选出优秀学生、教师、班级进行表彰,树立榜样。3、活动载体一是读书,开展“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语故事》、《唐诗三百首》等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诵读(早7:40——7:50,午2:40——2:50或者2:10——2:20或者1:40——1:50)、每周传统文化课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通过读书会、心得体会交流会和读书荐书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爱书、读书,自觉接受传统美德。二是宣,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利用学校的墙壁宣传传统文化,设立班级“国学经典”专栏。此外,利用走廊、教室、橱窗、黑板报、广播等阵地,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是演,开展“演诗文人物、品人生哲理”活动。通过诵读经典、演经典中的小故事等方式,促进儿童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理解和感悟。

  四是写,开展“学经典、写人生、强素质”征文活动。在对“仁”、“信”、“礼”、“孝”、“廉”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基础上,结合每月教育主题,组织主题心得征文活动,以文抒怀。

  五是赛,开展“比一比、赛一赛,谁的经典学得好”活动。分层次(学生赛、教师赛、小组赛、班级赛、年级赛等),组织多形式的传统经典诵读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学校拟定于第15周开展以班为单位集体参与的诵读比赛。

  六是评,开展争当“文明好少年”活动。紧扣活动主题,围绕“四个一”标准,(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帮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事;每月为学校或班级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每学期主动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四止”(止语,止傲、止躁、止恶)标准,评选“班十佳”、“校十佳”,并通过学校板报阵地等进行宣传,以典型的示范影响他人,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

  七是课,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其中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礼仪、武术、中医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此,学校结合这些内容每周开设传统文化课,由专门的课任老师在学校统一的安排下授课,提前备课,授课内容由学校统一确定,每位执教老师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拓展、延伸。

  此外,今期要成立“快乐妈妈读书会”,家校共育学经典,取得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成立家长学校、校办国学讲堂、“快乐妈妈读书会”,建立家长读书机制,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亲子共读经典,引领家长改变家庭教育观念,达到家校共育效果。

篇十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P>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好地让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与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二、传统文化进校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举措1、创设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载体,让孩子通晓礼仪规范、懂礼行礼、践礼并传播礼,让“美行成习”成为校园的风尚;打造“与礼同行”的主题文化。学校将这一核心元素外化在学校形象设计中,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精心设计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从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规划。室内空间主要由教室文化、楼道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校史文化等建筑空间组成。室外空间主要由道路文化、广场文化、围墙文化组成,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2、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活动。以《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晨读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文句诵读活动,并通过吟诵比赛、读书会、心得体会交流等,促进儿童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理解与感悟。每学期各班出一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开展中高

  第1页

  年级的学生学习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欣赏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文学与艺术,并写出自己的感想与体会,组织中高年级“传统文化进校园”征文比赛,以文抒怀。

  3、开展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开展“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以开拓学生视野,将读书活动渗透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制定详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创设阅读氛围,让学生乐于看书。一是鼓励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家里建立个人小书库。二是调查学生家中的藏书量与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每月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库。学校根据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比书香班级。三是建立“流动书柜”,学校在每个楼层的平台处都放置了两个流动书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尽情在书海遨游。4、弘扬传统文化,规范书写汉字。一是加强教师的培训。学校于开学初由参加省汉字书写培训的冯惠霞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12月3日,我校又邀请全国有名的汉字书写专家吴明亮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汉字规范书写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指导能力。二是加强学生的训练。我校规定全校每周二下午2时至2时30分为书法练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笔字训练(一、二年级进行铅笔字训练)。三是以赛代练:十六周,学校开展“书写规范汉字,弘扬中

  第2页

  华文化”的全校性书法大赛,展示学生的书写风采,营造书写规范字的浓厚练字氛围。

  5、利用传统节日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节日的丰富内涵,开展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教育活动,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举行特色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并针对学生进行提高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讲礼仪知孝道等方面的教育。如:以端午节为契机进行以爱国为主题的教育,开学初举行新生开笔礼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6、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课题组精选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国学功底与现代教育观念、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帅担任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国学教育专项研究教育科研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与机会,采取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科研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创设条件引导教师重视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及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1、研究确定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基本内容。2、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教材。3、研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4、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诵读中华经典作品,提高中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研讨会。

  第3页

篇十三: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P>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暨“教科研月”活动方案

  为全面加强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校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以“统一主题,推荐内容,分段实施,有序进行”为形式,结合各科教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传统礼仪和传统节日、古代书画等专项教育,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以提升我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二、目标与内容

  目标:1、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3、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4、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

  内容:1、中华传统文学艺术.2、中华传统礼仪、民俗、节日等。3、中国书画艺术、民间工艺等。4、古代体育、科技等.

  三、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6日—-—-2014年11月16日

  四、活动主题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五、活动安排1、全面开展以“经典诵读"为核心的学习活动.(1)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诵读经典。(2)班级每周一第一节为诵读课,每节课课前3分钟诵读。(3)年级组每周制定明确的学习、活动计划,指导学生学习。

  1

  2、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活动。(1)利用校园网络和墙体文化进行认识提高。(2)年级内组织主题专项活动(每周五的校本课程)。(3)结合活动计划召开校园艺术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

  活。3、组织教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课题研究。

  课题:(1)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组织形式与进课堂的教学形式研究;(2)不同学段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标高定位研究;(3)课程教学中如何增加、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4)如何因地制宜编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教材?六、具体实施

  1、古诗文诵读活动:以我校自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为主的内容,低年级《古诗文》、《传说神话》、中高年级《宋词》、《古典小说》.

  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活动载体:年级组每周检查完成情况,每两周各年级评比一次优秀班级并上

  交年级实施计划、结果、图片。2、中国书画艺术、民间工艺:通过我校艺术课课堂开展,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审美立场,陶冶道德情操和塑造完美人格,增强孩子的自由与创造精神。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艺术教师活动载体:各班11月11日上交教导处两幅作品,题材不限。3、名著鉴赏:以中国四大名著阅读为主、借故事讲道理,分年级进行比赛。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语文教师活动载体:各年级组以组为单位完成比赛,有计划、结果、图片。4、中华传统礼仪、民俗、节日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中,要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活动载体:利用各种节日,了解其由来、含义及习俗等。

  2

  5、古代体育、科技等:通过体育课和班队课的开展,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人情和自豪感。

  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体育教师活动载体:各年级以班为单位开展学习,有计划、结果、图片。年段侧重点:

  年段

  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

  低年段《古诗文》《传说神话》

  汉字汉语、传统礼仪

  中年段

  《宋词》《名著》

  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间工艺

  高年段

  《宋词》《名著》

  七、活动领导小组

  书法艺术、古代科技、古代体育

  3

篇十四: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P>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响应中央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号召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陕西省孝老爱幼道德公益协会特邀请道中书院上山下乡宣导团公益支教发起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响应中央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号召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陕西省孝老爱幼道德公益协会特邀请道中书院“上山下乡”宣导团公益支教发起”;书香中国--万人经典诵读”公益宣导活动。请相关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企业团体积极参与踊跃报名。2021年1月7日-1月11日进校园公益巡讲大纲一丶经典教育与品德涵养的关系1.经典教育与语文的关系、沟通表达能力、识字阅读,百科之母、知书达礼,涵养品德。2.经典教育与聪明的关系3.经典教育与才艺的关系

  二丶教育的原则1.教育的时机--关键。(教育关键因素,错过时机永不再来)2.教育的内容--核心。(古今中外的经典。对于孩子,选择的内容决定了他一生的人生高度和命运。)3.教育的方法一辅助。(大道至简方法越简单越来越好)三丶成人经典教育的意义及身心修养之道1.找到人生的方向唤起大家的方向感,而找到方向。2.义利之辨:从良知而行,做一个有德者以文化意识兴发大家的仁德。3.人禽之辨:要唤回理性,启发思考。4.义利之辨:从良知而行,做一个有德者以文化意识兴发大家的仁德。5.建立书香家庭一个女人旺三代,读经可以让我们家庭和谐,家族兴旺发达!四丶经典教育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五丶记忆力与理解力的关系人类主要的学习能力有两种,一是记忆,二是理解,各司其职。所用的理解力的发展是后起的,是缓慢的。而记忆力的发展是先行的,是快速成长,快速成熟的。最值得注意的是记忆力的开发,并不妨碍理解力的开发,并有助于理解力的开发。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指导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传统节日教育、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地方名人民俗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活动对象全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三、活动内容(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2.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

  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通过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1.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2.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1.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各校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国学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读《大学》、《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2.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即:每日开展”;诵读经典一刻钟”活动;每星期开展一次“书写经典一刻钟”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每年举行一次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把国学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3.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热爱诵读。(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1.加强地方区域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地方传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

  2.培育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等载体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原有项目为基础开展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等国粹教育。

  四、活动要求1.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学校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明确本年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适时做好档案建设。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思想舆论氛围。2.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校要统筹安排有序推进阶段性重点目标与任务的落实力争到2021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实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精品”的传统文化品牌。3.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

  覆盖”:学科课程全覆盖课时主要从综合实践课中安排也要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人群全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坚持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总结多年来我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深化我区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将传承优秀文化与打造办学特色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陶然小学决定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

  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学生(幼儿)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教育目标--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铁岭和西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五、主要内容(一)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全面贯彻落实西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西教字[20__]13号)基本要求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构建诵读体系。本着不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

  诵读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推进诵读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是搭建诵读平台。深入开展”;清泉源头读书活动”以《中华经典诵读100篇》(西丰县教育局编辑)为蓝本做到早课前诵读20分钟、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1节的诵读课、每月召开1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三是深化诵读活动。利用文化经典的各种声像资料将视频讲座带进校园;根据实际需求把名家、名师请进来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面对面的交流;广泛开展如“三字经诵唱会”、”;弟子规引我行”等倡导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让学生感受文化、热爱经典。

  (二)孝信雅行教育工程。一是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幼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注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其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感

  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

  二是以雅为标开展礼仪教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结合“三姿”培养与训练要求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标准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三是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

  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逐渐改变”;信任危机”的社会现状。

  (三)艺体素养培育工程。一是突显特色艺体教育。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和特色体育活动的有效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在才能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其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爱好在提升其信心的基础上尽量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平台展示多种才能。二是”;经典诵读”与大课间操活动相结合融为一体。大课间操活动可适时展现师生共同诵读经典诗文的壮观场面编排

  有特色的自编操。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动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动作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三是“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是构建魅力艺体教学。加强艺体课程建设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课”活动时间通过开设阅读班、文学社、乐器培训班、书画班、体育特长班、舞蹈班等特色课程安排专业艺体教师进行教学指导使之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学校艺体教育的一个亮点。同时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五是探索特色的艺体教育。在我校继续创设“扇跳绳、毽球、剪纸、书法、绘画、声乐、乒乓球”等活动巩固”;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的良好局面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学生的心坎里。

  (四)校园品位创建工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校园、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宣传橱窗定期举办德育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作品展;校园墙面张贴历代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号绿地与树木标牌、道路标识牌、印制

  《论语》等国学经典章句或自创箴言语录做到”;让每个景点培育人让每条名言激励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活动促进形成“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特色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五)地域文化寻根工程。一是对铁岭、西丰及本乡(镇)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进校园需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组织得力人员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进行课题研究专题编写《魅力铁岭》、《西丰文史资料》等类似的校本教材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将地方传统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发挥其文化本源、活动载体、资源宝库的作用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二是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改造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平岭村烈士陵园、少年宫、城子山、冰砬山等公共教育资源的活动力度使其成为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三是传承弘扬铁岭人文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求实创新、崇文厚德、理性平和、追求卓越”的铁岭城市人

  文精神和”;活力西丰、富庶西丰、生态西丰、幸福西丰”的“四力”西丰精神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陶然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全校活动的协调、检查定期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二)确定实施对象。全县公办和民办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含职高)均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全覆盖。(三)强化队伍建设。由班主任教师(或其他爱好国学、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担任主力推手;注意整合班主任(团队辅导员)、艺术科教师等师资力量组建切合本地、本校实际的适合国学教学的师资队伍;采用集中和常态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培训。(四)健全管理机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内容从学校(幼儿园)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德育科研、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团队活动、语文科教学等课程实施;充分考虑参与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与教师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选优、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并大力表彰在此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

  (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效充分发动师生和学生家长畅谈体会、感受和变化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并把优秀稿件报送到《西丰教育》和《慧园》等杂志。

篇十五: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P>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陶然小学决定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学生(幼儿)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教育目标

  ——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

  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铁岭和西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五、主要内容

  (一)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全面贯彻落实西丰县教育局《___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西教字[___]___号)基本要求,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构建诵读体系。本着不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诵读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推进诵读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二是搭建诵读平台。深入开展“清泉源头读书活动”,以《中华经典诵读___篇》(西丰县教育局编辑)为蓝本,做到早课前诵读20分钟、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___节的诵读课、每月召开___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三是深化诵读活动。利用文化经典的各种声像资料,将视频讲座带进校园;根据实际需求,把名家、名师请进来,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面对面的交流;广泛开展如“三字经诵唱会”、“弟子规引我行”等倡导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让学生感受文化、热爱经典。

  (二)孝信雅行教育工程。一是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

  动,面向全体学生(幼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注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其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二是以雅为标,开展礼仪教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结合“三姿”培养与训练要求,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标准,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三是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

  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逐渐改变“信任危机”的社会现状。

  (三)艺体素养培育工程。一是突显特色艺体教育。利用“体育、艺术2+___项目”和特色体育活动的有效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在才能,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其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爱好,在提升其信心的基础上尽量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平台展示多种才能。二是“经典诵读”与大课间操活动相结合,融为一体。大课间操活动可适时展现师生共同诵读经典诗文的壮观场面,编排有特色的自编操。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动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动作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三是“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国

  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是构建魅力艺体教学。加强艺体课程建设,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课”活动时间,通过开设阅读班、文学社、乐器培训班、书画班、体育特长班、舞蹈班等特色课程,安排专业艺体教师进行教学指导,使之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学校艺体教育的一个亮点。同时,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五是探索特色的艺体教育。在我校继续创设“扇跳绳、毽球、剪纸、书法、绘画、声乐、乒乓球”等活动,巩固“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的良好局面,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学生的心坎里。

  (四)校园品位创建工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校园、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宣传橱窗定期举办德育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作品展;校园墙面张贴历代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号,绿地与树木标牌、道路标识牌、印制《论语》等国学经典章句或自创箴言语录,做到“让每个景点培育人,让每条名言激励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活动,促进形成“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特色,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五)地域文化寻根工程。一是对铁岭、西丰及本乡(镇)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进校园需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组织得力人员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进行课题研究,专题编写《魅力铁岭》、《西丰文史资料》等类似的校本教材,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将地方传统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发挥其文化本源、活动载体、资源宝库的作用,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

篇十六: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P>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好地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二、传统文化进校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举措1、创设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载体,让孩子通晓礼仪规范、懂礼行礼、践礼并传播礼,让“美行成习"成为校园的风尚;打造“与礼同行”的主题文化。学校将这一核心元素外化在学校形象设计中,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精心设计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从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规划.室内空间主要由教室文化、楼道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校史文化等建筑空间组成。室外空间主要由道路文化、广场文化、围墙文化组成,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2、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活动.以《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晨读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文句诵读活动,并通过吟诵比赛、读书会、心得体会交流等,促进儿童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理解和感悟。每学期各班出一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开展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和践行中

  1

  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欣赏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文学和艺术,并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组织中高年级“传统文化进校园”征文比赛,以文抒怀。

  3、开展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开展“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以开拓学生视野,将读书活动渗透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制定详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创设阅读氛围,让学生乐于看书。一是鼓励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家里建立个人小书库.二是调查学生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每月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库。学校根据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比书香班级.三是建立“流动书柜”,学校在每个楼层的平台处都放置了两个流动书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尽情在书海遨游。4、弘扬传统文化,规范书写汉字.一是加强老师的培训。学校于开学初由参加省汉字书写培训的冯惠霞老师对全校老师进行培训;12月3日,我校又邀请全国有名的汉字书写专家吴明亮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汉字规范书写的培训,提高全体老师的指导能力。二是加强学生的训练。我校规定全校每周二下午2时至2时30分为书法练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笔字训练(一、二年级进行铅笔字训练)。三是以赛代练:十六周,学校开展“书写规范汉字,弘扬中华文化”的全校性书法大赛,展示学生的书写风采,营造书写规范字的浓

  2

  厚练字氛围。5、利用传统节日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节日的丰富内涵,开展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教育

  动,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举行特色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并针对学生进行提高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讲礼仪知孝道等方面的教育。如:以端午节为契机进行以爱国为主题的教育,开学初举行新生开笔礼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

  6、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课题组精选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国学功底和现代教育观念、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帅担任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国学教育专项研究教育科研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与机会,采取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科研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创设条件引导教师重视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及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1、研究确定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基本内容。2、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教材.3、研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4、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诵读中华经典作品,提高中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研讨会。

  3

推荐访问: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传统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