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3篇

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3篇

时间:2022-11-16 13:15:06 来源:网友投稿

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3篇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  黄河实践报告(有关黄河文化的社会实  践调查)  黄河实践报告黄河实践报告1七月二十三号,在重庆天空的太阳还未西落的时候,我踏上了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3篇,供大家参考。

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3篇

篇一: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

  黄河实践报告(有关黄河文化的社会实

  践调查)

  黄河实践报告黄河实践报告1七月二十三号,在重庆天空的太阳还未西落的时候,我踏上了开往巩义的火车,开始了一段让我期盼已久的旅程。在旅途中,生在江南水乡的我,看惯了小河流水人家,河畔杨柳依依,露出了对山水的那份特贴的感情,一路上总是凝视着窗外的那山山水水。那抹深绿,那弘清澈,依旧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那怡人的风景,我匆匆走过,来不及再回头看上几眼。在次日的晚上,我走出巩义火车站,我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正式宣告开始了。而今天就是我们暑期三下乡实践结束的日子,回想起我们的度过的这几天,收获颇感良多。我们一行十人来到黄河岸边,庄严宣誓。在那我们留下了十人的共同的心愿,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那誓词谈不上什么豪情壮语,但就是那简短的几句话却支撑了我们的整个活动,支撑了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走出大学,走进社会;来到农村,来到基层。当我们一走进农村时,就深深的体会到了农村的那份质朴和那份纯真。村民的那份淳厚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

  主动的帮助我们准备好相关的事宜。一切活动都在顺利进行,即使是在小学讲课考虑不周全的环节时,我们也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的找到了一个补习班,及时调整了我们的活动安排,顺利完成既定的任务。

  当我们走近农村的孩子们时,看着他们那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时,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做到什么。我们想通过我们所能尽力的帮助他他们,因为知道他们需要我们。然而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他们的那份天真让我们回到了童年,重温了童年的纯真。当我们在和他们一起玩嬉戏游戏的时候,我们早已忘了自己是比他们年长十几的大学生了,那时我们都是孩子,心中的没有任何的顾虑,在那我们尽情玩耍,尽情放松。

  活动中我们还进行了调查报告,作为我们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理论成果。在那我们和村民交流一些生活中的感受,一些对家乡的特殊的感情。我们从心里真正了解了农民的世界,他们是那么的淳朴憨厚,他们又是那么的坚毅奋进。他们深切的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但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简单但又时常忘却的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工作,又何尝不是一样,春来播种,秋来收,没有努力,就不会有收获。其实我们收获的可能比他们还要多些,因为我们谈的只是一些生活必备的知识,而他们却用自己的生活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时间在沙漏中很快的流走了,剩下只是回忆,回忆那些我们留下的点点滴滴。美丽壮阔的黄河水,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

  村民纯真质朴的故事,一切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将会将这次巩义之行珍藏在记忆中,如佳酿一般,多年后翻出再那些发黄的照片时,嘴角依旧会泛起几丝微笑,几分温馨。它也将是我人生路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我发现了奋斗的源泉,找到了成功的路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分手总是难舍的,活动的既定的安排计划已经结束了,我真的很想在这古镇再多待上几天,在郑州这个千年古城周玩几天再回去,一品这的`汤圆,饱览这的名胜古迹,不枉我的郑州之行。不过因为时间原因,只能暂且给下这些。再见了,留着我无限怅惘的黄河,再见了,巩义!

  黄河实践报告2七月二十三号,在重庆天空的太阳还未西落的时候,我踏上了开往巩义的火车,开始了一段让我期盼已久的旅程。在旅途中,生在江南水乡的我,看惯了小河流水人家,河畔杨柳依依,露出了对山水的那份特贴的感情,一路上总是凝视着窗外的那山山水水。那抹深绿,那弘清澈,依旧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那怡人的风景,我匆匆走过,来不及再回头看上几眼。在次日的晚上,我走出巩义火车站,我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正式宣告开始了。而今天就是我们暑期三下乡实践结束的日子,回想起我们的度过的这几天,收获颇感良多。我们一行十人来到黄河岸边,庄严宣誓。在那我们留下了十人的共同的心愿,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那誓词谈不上什么豪情壮语,但就是那简短的几句话却

  支撑了我们的整个活动,支撑了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走出大学,走进社会;来到农村,来到基层。当我们一

  走进农村时,就深深的体会到了农村的那份质朴和那份纯真。村民的那份淳厚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主动的帮助我们准备好相关的事宜。一切活动都在顺利进行,即使是在小学讲课考虑不周全的环节时,我们也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的找到了一个补习班,及时调整了我们的活动安排,顺利完成既定的任务。

  当我们走近农村的孩子们时,看着他们那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时,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做到什么。我们想通过我们所能尽力的帮助他他们,因为知道他们需要我们。然而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他们的那份天真让我们回到了童年,重温了童年的纯真。当我们在和他们一起玩嬉戏游戏的时候,我们早已忘了自己是比他们年长十几的大学生了,那时我们都是孩子,心中的没有任何的顾虑,在那我们尽情玩耍,尽情放松。

  活动中我们还进行了调查报告,作为我们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理论成果。在那我们和村民交流一些生活中的感受,一些对家乡的特殊的感情。我们从心里真正了解了农民的世界,他们是那么的淳朴憨厚,他们又是那么的坚毅奋进。他们深切的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但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简单但又时常忘却的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工作,又何尝不是一样,春来播种,秋来收,没有努力,就不会有收获。其实我们收获的可能比他们

  还要多些,因为我们谈的只是一些生活必备的知识,而他们却用自己的生活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在这几天中,依然让我难以忘却的就是队友之间的那份深厚感情。尤其对我而言,我的感受更加的深刻。作为队员的我,原本应是和他们一起赶往去巩义的火车,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要迟到两天,当我八点下火车时,原本以为面对我的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不过我的队友全都在火车站门口等着我,刚出站我的行囊就被他们提走了,心里感觉有种回家的感觉,那时火车的疲惫之感也顿然而消。回想起组队之前,我们虽是同在一个班级,但在生活上大家彼此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在我们活动开始筹划之后,我们之间感情就迅速的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原本就像是一杯白开水一样,但是在搁进“三下乡”这颗香浓奶糖之后我们的感情变得香醇甜蜜,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只是当我们回首时才蓦然发现我们这十个人走在了一起,成了兄弟姐妹,成了一家人。

篇二: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

  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报告范文]

  这个假期,响应班级的号召,参加了这次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如下。

  一: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党的某某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生态文明建

  设提供了重要指针。

  二:保护动植物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超载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进行采挖、捕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许多动植物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野人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现在我国的人参产地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野人参了。我国许多中草药,一旦被证实对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原料植物就会很快被采挖一空。物种的进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现在的物种不可能退化成过去的物种,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现据国际捕鲸协会报道,全

  世界每年大约有万头鲸被杀(平均每小时3头),其中俄罗斯和日本的捕鲸数占总捕鲸数的95%例如蓝鲸,是从古至今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在半个世纪前还有30万头之多,

  今天只剩下了大约某某头;非洲的犀牛,是世界上极为珍稀的动物之一,由于犀牛角的价格大幅度上升,甚至比黄金还贵,

  捕杀犀牛的行为加剧,致使黑犀牛的数虽已锐减了90%,处

  于灭绝的边缘。

  据估计,目前世界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到某某年,

  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二是依法取缔对野生动植物的收购、加工、销售等;三是坚决禁止采挖捕杀,有关部门要加大专项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滥捕乱采的不法行为;四是推行野

  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责任制,对工作不力,致使本行政区内发生乱采滥捕现象的,要从严追究当地行政领导的责任。三:

  保护森林

  在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虽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重要的枢纽和核心作用,它的分布最广、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生物生产力也最高。森林和环境经过长时期的相互作用和适应,不但推动了自身的生长、繁衍,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减弱噪音,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界生

  态系统的稳态息息相关。

  可是,人类在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思想的指引下,对森林进行收割式的采伐。据估计,原来地球上森林面积有76亿hm森林覆盖率为60%目前世界上共有林地亿hm占陆地总面积的%开发较晚的大陆如北荚,当第一批殖民地到达时,美国的大西洋沿岸至密西西比河之间约有17

  亿hm2森林,目前只剩下亿hm2南美的亚马逊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木材蓄积H占世界总H的45%

  然而,自60年代开始,这片森林就被大规模砍伐。仅1966年1975年,就毁掉森林1100多万hm2这片森林大部分处于巴西境内,大肆毁坏亚马逊林区的后果,使巴西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从80%速减少至40%如果大规模的毁林不加制止,在30年后,亚马逊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带之一。

  解决措施:一、制止乱砍滥伐,禁伐天然林;加大退耕

  还林力度,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大力加强商品林建设;二、

  全面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三、合理配置护林点,充

  实加强护林员队伍;四、完善森林防火措施,加强火灾扑救力虽;五、防治森林病虫害;六、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强化林政管理秩序;七、增加投入,加强森林保护的软硕件建设;八、停止在保护区、森林公园和

  特殊护林带以及封山育林区一切有害生态保护的生产性开发。四:草原退化

  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天然草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我国草原却呈快速消失之势。

  在我国近4亿公顷的天然草原中,目前约有90%勺可利

  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面积

  扩张。在过去的5年内,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草地减少万平方

  公里,其中覆盖度在5阮20%勺地区明显减少,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形势堪忧。

  农业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的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草原分布区的产草虽均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荒漠草原产草虽降幅最大,在40%^右,

  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也达20%内蒙古、宁夏、新牌、青海和甘肃等传统牧区产草虽下降幅度最大,牧草质虽变劣,毒害草增多,不可食草和毒草逐渐取代优良牧草成为群落优势种。大面积的草地正失去利用价值,如云南、四川两省的一些草地近年来受不可食草紫荆泽兰的侵入,并逐步取代了原来的草地植被,使草地失去利用价值。

  要遏制草原退化、沙化的势头,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首先,在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的同时,应制订合理的休牧、放牧制度,保证牧草的返青和草原的休养生息;其次,在草原严重退化、环境极为恶劣的地区要有计划地实行生态移民,退牧还草恢复植被,突出天然草原的生

  态功能;再次,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完善建立奖惩机制,切实做到草原使用权利和生态环境维护义务同时落实。五:保

  护河流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不仅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而且也养育着祖国湖人口(据某某年五普资料统计)。然而,目前黄河的生态危机正在日益加剧,并面临着土地荒漠化,水短缺,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水污染严重,断流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给流域人民乃至整个国家都发出了严重的警示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黄河源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正在加重,生态问题十分突出。

  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平均新增21万公顷,侵蚀程度日趋严重。

  目前,黄河源区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750

  万公顷,占整个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每年输入黄河

  的泥沙超过数千万吨。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世界上海拔最高、江河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地区之一的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湿地萎缩、灾害频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中华水塔”本是对黄河源的一种美称,也是对青海省生态功能的形象描述,但是,目前这个大水塔却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近几年来黄河上游来水虽较多年平均减少40如上,湿地面

  积平均每年递减近59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位如果以现在每年厘米的速度下降,不出白年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将不复存在。

  保护河流的措施:一、加强对河流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

  和动态评价,研究制定河流生态恢复的中长期规划;二、植

  树造林,恢复流域生态,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

  加强对于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中小型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试点等;四、加强对河源和河口湿地的生态保护,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五、主要领导亲自抓,要落实责任、分解指标、细化任务,提高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一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六、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完善资金配套政策,解决治理资金紧张问题;七、强化监督

  管理,通过明确责任义务和落实奖惩措施,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六:治理荒漠化

  近年来,每到春天,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黄沙自甘肃河西走廊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大半个。这个历史上曾以“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西部金腰带”,如今,正在风沙的危胁下渐渐褪色,处处可见废弃的村庄,揭荒的耕地,成片成片枯死的林木。成了沙逼人走,生态失衡的“难民区”。生态专家在考察河西走廊后认为,这里不仅是我国风沙东移南下的大通道,而且还是我国北方主要沙尘天气的策源地之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吐哈盆地,南依祁连山,北偎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至上白公里。数千年来,河西走廊因它厚重的历史而闻名于世:不仅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中原王朝与

  民族政权相互争夺的重要战场,而且也是各民族往来、迁徙、交流、斗争、融合的见证。

  然而,今天的河西走廊却因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因素,成了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成了“沙尘暴”的罪魁祸首。

  北部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正在加快向南侵移的步伐南北祁连山水源涵养带也因干旱加剧了雪线升高;中部绿洲

  地带则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越来越少,耕地大片大片的沙化,呈现出沙进人退的态势。昔日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上的“明珠”,如今成了有风就起尘的主要策源地。

  河西走廊荒漠化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干旱、缺水、多风等自然原因形成的;其次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应当停止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减少沙尘源地;实施

  以合理利用水、强化生态建设、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人口承载虽、实现走廊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开展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恢复和保护河西走廊的环境。

  综合分析: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

  是一个与人口、紧密相连的问题。自某某年1月,大陆人口已突破13亿。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天然无法居住的地带占1/3,水土流失的面积乂超过1/3,现在能生存的土地仅占总M1/3。我们现在的耕地的人均占有H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我国45种主要矿产,按现有储虽和开采速度计算,某某年后将只剩下6种。

  石油已经连续多年净进口,某某年以后几乎70如上依赖进口。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浪费消耗极大,这种“高耗低能”

  的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据统计,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沿

  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占5个。

  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遭破坏,自然灾害频发,支撑能力下降。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危机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某某同志在党的某某

  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篇三: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

  梅品文草

  《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

  1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资源现状

  黄河水资源是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健康生活的源泉,是黄河两岸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地区的文明进步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位于黄河上中游,目前,这一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缓慢,通过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对改善木地区水生态环境、水资源平衡条件,加快地区经济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实现水资源为中西部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黄河上中游水利枢纽工程的灌溉、防洪、发电、生态、旅游等综合效能,使水资源长期永续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后进入内蒙古段,从宁夏石嘴山市入境至山西河曲出境,流经7个盟(市),流程830km,流域而积14.35万km2o水量经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水利工程调蓄后,水量逐渐递减,进入202X年以来,随着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及水污染治理力度不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导致了该河段水生态环境恶化、水生物种群减少、水生态系统自净能力降低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以入境站磴口

  (二)水文站近年来径流量资料为依据,分析内蒙古段水资源现状:磴口

  (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3.2亿m3,1962〜xx年平均径流量为304.5亿m3,xx〜xx年,平均径流量为221.1亿m3,202x〜2O2x年,

  精品文草

  平均径流量为216.5亿m3;磴口(二)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34m3/kg,xx〜xx年,平均含沙量为

  4.34m歹kg,202x〜202x年,平均含沙量为2.36m歹kg,入库水量、沙量呈减少趋势,尤其是202X年上游海渤湾枢纽工程的投入运行,含沙量锐减,202X年磴口

  (二)站年平均含沙量为0.337mVkgo2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环境现状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位于黄河上游冲积平原段,地处西北干旱寒冷地区,该河段所经区域大部分为荒漠和半荒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其间基本无支流汇入,对黄河水资源依赖性较强,入境水资源量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黄河主流摆动不定,形成大面积河滩区,属于平原弯曲型河道,在汛期和凌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洪水和冰凌灾害。该河段内有以“万里黄河第一闸”著称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历年来为河套灌区、鄂尔多斯灌区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资源条件,在灌溉、防洪、发电及工业供水等方而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上游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有刘家峡、青铜峡及海渤湾水利枢纽,而该区域几乎没有地表径流,也无支流汇入,因此,入境黄河水成为该地区经济、生态、文化的重要保障。随着黄河流域工农业用水的逐年增加,近年来,各水文监测断而的年径流量普遍呈现出衰减的趋势,因此,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关系到沿黄两岸人民的人健康生活和安居乐业,是该地区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精品文草

  3水生态环境的修复3.1I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改善沿河生态环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就是。通过发挥工程功能、协调人与水之间关系,洪水时消减水量、缺水时补充水量,大沙时排沙、小沙时蓄水;通过生物措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及水生物涵养能力,达到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即在水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水质优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二者相辅相成,以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以点带面,改善全流域水生态环境。3.2加大力度治理水环境污染,为水生态修复提供条件该区域内,存在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灌溉退水中的残留物及工业废水。因此,应对灌溉退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防治水污染。除此之外,该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开展种草植树,采取坡面种草、沙漠区植树等绿化措施,进行封沙固土,增加植被覆盖率,阻止风沙对地面的侵蚀,遏制水土流失,以减轻下游水污染的压力。4水生态环境保护4.2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湿地修复、风景区发展相协调湿地是地球上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降解污染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和“人类文明的摇篮”。在沿黄两岸建设人工湿地,发挥其涵养水分、过滤污水、净化水源的功能,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保证。将黄河水资源中的部分

  精品文草

  洪水及灌溉退水作为湿地水源,这样,既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又保障了湿地用水。以湿地生态建设为切入点扩大风景区旅游范围,增加风景区的观赏性,缓解风景区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这样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将黄河两岸构筑成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栖息之地,全面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4.2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保护相结合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就要着力于研究黄河水资源的自然规律、水量水质的变化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供需之间的响应关系,既要考虑它的自然属性,又要考虑对它的合理开发利用,还要对它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和保护。①在符合水资源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开发利用,使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统筹发展;②将人类与自然环境从以往的改造、征服关系转化为和谐相处、共存共生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开源节流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的现状;④采取有效措施对水资源进行节约与保护。

  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 黄河生态修复社会实践 黄河 社会实践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