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19篇

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19篇

时间:2022-11-03 14: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19篇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读尤·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外国文艺》一九八一年第五期刊载了美国利茨(A.WaltonLitz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19篇,供大家参考。

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19篇

篇一: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读尤·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外国文艺》一九八一年第五期刊载了美国利茨(A.WaltonLitz)的一篇论文《“新批评派”的衰落》,译者董衡巽同志在前言中写道:“‘新批评派’是美国现代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在这个庞杂而无形的集团中,批评家们的具体主张和术语各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致上都是对现代派文学作解释,又为现代派文学开拓道路。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割断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甚至作者生平之间的联系,把艺术品当作‘自主’或‘自足’的有机体,重视象征、隐喻、反讽等表现形式,因此,常被称为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但是,它并非始终如此,最初阶段,它把文学当作文学来研究,这些批评家同时又是才气横溢的诗人,他们对作品的分析虽然不免偏颇,却富于深刻、独到、敏锐的感觉能力,可是后来,条条框框多起来了,越来越强调形式而忽视内容,它从此走向没落。”“新批评派”的衰落使笔者联想到另一种文学批评的研究,即所谓“文艺社会学”,因为就研究的特点而言,“文艺社会学”恰恰与“新批评派”相悖而行。诚如以上所述,“新批评派”的突出特点之一,即是在批评方法论上持一种绝对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态度——就作品论作品,而把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作者的思想、心理原因,以及读者的反应、文学的社会效果、文学作品的群体特征等等,一概推到文学研究的门外。有人说,就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而言,再也没有比“新批评派”更为狭窄的了。“新批评派”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而在五十年代的西德,也曾流行过一种注重形式的文学批评,那就是以沃尔夫冈·凯塞尔(WolfgangKaiser)为代表的学派。这一学派主张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的艺术”来研究,一度影响较大,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这一学派已逐渐失势,其原因也正如“新批评派”的衰落一样,是由于自身固有的弱点所导致,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文学作品是不能脱离产生它的社会而孤立地进行纯形式的分析和解释。在当今的西德文学评论界,除了一般传统性的研究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他

  1

  们认为,文学与产生文学的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作家的成长和作品的产生——这就是所谓“文艺社会学”。同时,还有不少研究者特别注意作品与读者的关系,研究作品如何被读者所接受;研究作品发生什么影响和作用;探讨作家或作品在历史的某个时期被人冷淡而在另一个时期又受到欢迎的原因;等等。他们把这种研究称为“接受美学”(Rezeptionssthetik)。

  无论是“文艺社会学”还是“接受美学”,都属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应该说,这类性质的研究并不始于七十年代,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了“文学的社会学研究”这种提法,而且也不仅仅限于西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学者亦早就写过这方面的论著。他们对文学所作的社会学研究,与西方的“文艺社会学”在观点上有所不同,但方法大致雷同。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不妨以民主德国著名学者尤尔根·库岑斯基(JürgenKuczynski)的文学评论为例,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作一概述。

  尤尔根·库岑斯基,一九○四年生于德国的爱尔贝弗尔特,希特勒统治时期侨居国外,回民主德国后曾任柏林洪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现专事著作。他的《资本主义下的工人状况史》迄今已出版三十八卷,并且已是第三次再版。在这洋洋数百万言的浩瀚巨著中,库岑斯基引用大量具体的历史资料,阐述了德国、美国、英国、英国殖民地和法国的工人从资本主义以来至今的状况,旨在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这部著作为库岑斯基享有权威性经济史学家的声誉奠定了基础。他的其他重要经济史著作,还有《垄断资本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的政治经济学辩护论》两卷、《经济史讲义》四卷,以及我国一九五五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署名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等。库岑斯基对德国帝国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深有研究,他将自己在一九四八——一九五○年间撰写的这方面论文辑为两卷《德意志帝国主义史研究》出版。他的全部论著约有十五种之多。对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经济史学家和历史学家,苏联、日本以及西德(迈耶尔)的百科全书都有他的简介,但却都没有提到库岑斯基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论文集主要有三部:1.《关于文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2.《形象与作品——对德国文学的社会学研究》;3.《形象与概念——关于艺术和科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正如以上每部书的书名以及书中各篇论文的题目所表明,库岑斯基的文学研究都

  2

  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他把自己有关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丰富知识引进到文学研究的领域。其中《形象与作品》尤为典型,试举例说明。

  一、《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一个睿智明达的英国式德国人》是《形象与作品》中的首篇论文。库岑斯基在文中指出,利希滕贝格不仅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思想进步、优秀的讽刺作家,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本世纪对一位德国来访者所说:“我真不能理解今天的德国人对这样一位作家竟是如此忽视。”

  库岑斯基论证说,虽然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在十八世纪末叶的世界舞台上,最进步、最先进的国家却是英国,是英国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这并不在于英国有了君主立宪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英国已发生了工业革命,它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因而英国的宪法、教育、哲学、伦理学都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更主要的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工人阶级,他们的思想感情与当时法国的市民阶级显然不同。所以,深受英国影响的利希滕贝格在对待法国大革命的态度中站在英国这一边,完全是从社会进步的立场出发,这和当时德国的一些诗人(如歌德、席勒等)出于惧怕暴力而反对法国革命根本不同。同样,在文学领域内,利希滕贝格也是站在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推崇英国十八世纪的小说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而反对被德国的封建知识阶层所美化的法国古典派。

  身为一个德国人的利希滕贝格,他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又怎么会和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如歌德、席勒)如此不同呢?库岑斯基所作的研究正是要指出这方面的社会性原因——第一,利希滕贝格早年就读于戈丁根大学,这是当时德国最新的大学,他在这里所接受的有关哲学、语言、教育等各种新知识和新思想又大多来源于英国;以后他又在英国国王安排下在该大学教授实验物理学,这门学科完全是按照当时英国的模式建立,所以,利希滕贝格从求学到工作,就与英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利希滕贝格的两次(一七七○年和一七七五年)英国之行对他也有决定性的影响。他在旅居英国期间,一方面在英国社会的各阶层人民中间活动——他自己说过:“我在英国的生活,一会儿象是个老板,一会儿象是个手工匠的伙计。”他所目睹的社会风貌使他确信英国是站在当时历史的前列;另一方面他和英国知识界的各色人物进行了接触;又加之他的科学生涯不少地方应归功于

  3

  英国国王的资助,这样,他受英国影响之深也就十分自然。第三,利希滕贝格爱恋的第一个姑娘是织布匠的女儿,不幸的是她十七、八岁就去世;利希滕贝格的第二个妻子玛格雷特·凯尔纳是一个残废士兵和粉刷匠的女儿。生活在德国十八世纪鄙俗、狭隘、封建社会里的利希滕贝格之所以能具有开明的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和出身寒微的妻子对他的影响分不开。

  利希滕贝格对陈腐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尖锐批评充分表现在他那闪耀着哲理光辉的《格言集》之中。

  二、荷尔德林是德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伟大诗人,可是正当他才华正茂之时——三十六岁,就开始神经错乱。库岑斯基在《荷尔德林——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一文中,通过旁征博引许多著名文艺评论家(贝歇尔、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等人)对荷尔德林的评价指出:一、荷尔德林是一位“语言抒情、和谐、有力”、最优秀的诗人,在艺术上绝不逊色于歌德、席勒;二、荷尔德林所具有的毫不妥协的革命精神,是同时代的歌德、席勒和黑格尔不能与之相比的。库岑斯基说:“荷尔德林是一位革命者,而且是作为这样一位革命者:他明确地反对席勒和另外一些诗人逃遁到内心的王国。他在一首颂歌的片断中直言不讳地劝告这位诗人和艺术家(席勒)不要进行这样的规避。”然而,正如库岑斯基在论文一开始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经常举行纪念歌德或席勒的活动,总是用赞美的口吻谈论席勒的“反抗性”、“人民性”,而对席勒的“妥协一面”视而不见;同时却把另一位真正具有革命精神的诗人——荷尔德林几乎遗忘了。库岑斯基认为,荷尔德林短暂的创作生涯和不幸的悲剧丝毫不应影响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果然,最近几年在东、西德都出现了“荷尔德林热”。这虽不能说是由于库岑斯基个人一篇研究论文的功绩,但却能看到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对正确评价一个作家作出的贡献。

  三、诺瓦利斯是德国十八世纪的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一般把他视为反动的德国浪漫派的主要代表,认为他沉湎于死与梦的神秘境界里。对此,库岑斯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迪尔泰对诺瓦利斯的看法和实际状况——几点考虑》一文中指出:一、诺瓦利斯死时年仅二十九岁,而且文学创作不是他的主要事业,因此,作为一个诗人的诺瓦利斯并不是他一生的全部。当我们评价他的作品时,必须分析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必须看到整个诺瓦利斯的为人;二、

  4

  对诺瓦利斯的主要代表作《夜的颂歌》,一般文学史家认为全诗是对于死的歌颂,对于生的否定。库岑斯基则认为对于这部作品也要作具体分析,即这些诗歌的产生和诺瓦利斯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一七九四年,二十二岁的诺瓦利斯在维登贝尔格大学通过法学毕业考之后,遵从父命到了坦史台特(Tennstedt),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属任文书职务。坦史台特地处图林根森林和哈尔茨山之间,那里风景优美、一片幽静,远离喧嚣的世界,又加之诺瓦利斯公务清闲,因此在那安谧的环境之中,繁星密布、皎月如洗的夜空常常引起他的无限遐想,于是诗歌中自然不乏对夜之美的歌颂。其二,一七九五年,二十三岁的诺瓦利斯在坦史台特附近的格律宁根农庄遇到了索菲·冯·屈恩,一见钟情。当时索菲十三岁,不幸两年之后她就离开了人间,诺瓦利斯忧伤万分,于是在他的诗歌中又加上了对死的赞颂,而实际上无非是寄托了他对索菲的深情思念。其三,他的诗歌之所以含有神秘的色彩,也有客观的社会原因,这就是一七九○年贾法尼和伏特发现电流的动物(青蛙)实验传到了德国,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可是又不能作出科学的关于电的解释。——当时种种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以及不幸的爱情遭遇带来的宿命论观念和虔诚的宗教信仰,使诺瓦利斯时而陷入唯心论的神秘主义;四、然而,诺瓦利斯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七九七——一七九八年,他在弗赖堡矿业学院学习矿山管理,自然科学的学习又使他具有唯物主义的一面。库岑斯基赞同达恩克对诺瓦利斯的分析:“神秘的虔敬主义的宗教信仰;泛神论和自然哲学的思想;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考;反封建主义和反资本主义;既希望于一个未来的‘黄金时代’,又留恋历史上过时的社会形式——这一切都在诺瓦利斯身上形成一个矛盾的整体。”米尔蒂茨也说:“总把诺瓦利斯看作梦想家和幻想家,这是不对。”库岑斯基指出,不能设想一个梦想家和幻想家能有象诺瓦利斯和席勒之间这样密切友好的关系,例如诺瓦利斯在一七九一年十月五日致赖因霍尔德的信中就对席勒倍加赞扬,而且在诺瓦利斯的书信和著作中,许多地方表现出了理性。五、诺瓦利斯不仅是一位抒情诗人,而且还当过文书,学过矿业和自然科学,在盐场和矿山担任过管理工作……因此他也同样注意社会现实,关心当时的政治。他在一七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致史雷格尔的信中说:“三个月来我脑子里想着一些事情。首先是诗歌,其次是政治,然后是物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年轻的诺瓦利斯对法国大革命也象当时许多人一样采取热烈欢迎

  5

  的态度。尽管不少人至迟到一七九三年又转到了反对的立场,他们对罗伯斯庇尔的暴力感到恐惧。然而诺瓦利斯还是称赞罗伯斯庇尔的革命坚定性。这是他与许多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说是表现诺瓦利斯进步一面的突出例子。总之,库岑斯基认为,对于诺瓦利斯不能由于他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而加以全盘否定,还必须看到他的全部为人。这种观点并不始于库岑斯基。对诺瓦利斯的评价,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论家亦早有争论。只不过库岑斯基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角度作了进一步论证。

  库岑斯基对文学所作的社会学研究,范围相当广,德国的、外国的;十八、十九世纪的、现当代的文学,都涉及到了。这里当然不可能一一枚举。

  库岑斯基通过他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确实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有益于文学批评的正确开展。其中有些论点已被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所接受,如关于《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主题的阐释(参阅《读书》一九八一年十一期载《寄的读者》一文);有些看法则是综合了其他文艺评论家的论述,库岑斯基只是作了归纳和必要的强调,如对荷尔德林的推崇;有些意见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探讨,如对诺瓦利斯的评价。

  从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中,可以看出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大致有如下这些特点:一、在作家和作品两者之间,把研究作家放在首要的地位;详尽地研究作家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形成、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整个社会状况、家庭与个人的社会地位、自身的经历和遭遇(如爱情的美满和失意、职业、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与之交往的人(父母、师长、亲戚、朋友、直至妻子)对自己的影响,等等。二、除了把作家当作一个作家研究之外,还注重考察作家的其他社会活动,特别强调作家对当时社会现实和重大政治事件(如革命运动)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作家的重要标准。三、对一部作品,着重研究产生它的各种社会因素;考察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当时社会现实的关系;特别强调作品的社会效果,即作品的思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写作方法看,除了围绕上述这些研究特点进行考证、论述之外,还大量地引用作家本人的书信、日记、讲演以及作家本人作品中的内容作为论据,从而给

  6

  人以事实胜于雄辩之感。例如,库岑斯基在《亨利希·曼——一九二三年的政治家》一文中就是围绕着亨利希·曼一九二三年写给当时德意志帝国首相施特雷泽曼的一封公开信进行分析,指出亨利希·曼当年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这种方法是库岑斯基著作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说是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特点之一。

  随着西方以“新批评派”为代表的各种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衰落,“文艺社会学”或“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目前正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甚至有人把文学史与社会史并列起来。然而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也同样可能产生另一种偏向,即只讲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而忽略文学创作本身的特殊规律。“新批评派”那种绝对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就作品论作品,已显露出它致命的弱点;同样,“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如果一味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客观因素而忽视作家个人的主观因素,甚至以研究作家的生平来取代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它也会产生严重的弊端,离正确的文学批评相去很远。当代苏联研究德国文学的学者塔玛拉·玛特洛娃在给库岑斯基的信中就这样直言不讳地说过:“在您这样一位社会学家看来,托马斯·曼、霍赫胡特、杜仑马特、西蒙娜·德博瓦尔等人,几乎是一个没有区别的整体。而对我们这些文学批评家来说,他们是相当不同的个人。我本人不认识霍赫胡特和杜仑马特。但我认识伯尔。无论是从世界观和生平来看,他都不是属于大资产阶级。在他的创作和思想中,甚至他的举止行动,确具有明显的(即便不是无产阶级的)平民特征。对评价一个艺术家来说,这类特征根本不是无关紧要的。”

  文学批评中的流派往往是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正确的文学批评则要博采各家之长而避其所短才能达到。

  7

  

  

篇二: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从社会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

  作者:罗丹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4期

  摘要:社会学批评是将文学现象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分析、评判,阐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社会内容,衡量其社会效果的文学批评方法。《追风筝的人》正是一部与民族环境、国家状况、宗教文化紧密联系的作品。关键词:社会学批评;社会环境;《追风筝的人》;解读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1-0082-01社会学批评具有文艺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野,是文艺学和社会学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将文学现象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分析、评判,阐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社会内容,分析其社会传播、衡量其社会效果的文学批评方法。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例,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来加以解读。无论作家艺术家风格如何不同,他无疑都是社会的一员,因而作品都是受作家所在的社会环境影响,作品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孤立的存在。研究一篇作品需要研究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或反映表现的社会内容。文学作品是社会的写照和反映,而反映社会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也往往是社会学批评家鉴定与评价作品最为重要的标准。文学作品逃脱不了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这种社会学批评角度为我们研究作家、作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作家进行分析,对作家的深入研究是深有裨益的。小说《追风筝的人》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阿米尔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剧情跨度是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全书类似自传体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和背景非常类似作者本人的经历背景。主人公阿米尔出身阿富汗上流社会,父亲经商积德,在当地非常有声望。故事从童年开始讲起,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儿子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他们两人得了冠军,哈桑为给阿米尔逐回落下的风筝,哈桑受到了一个叫阿赛夫的孩子的侮辱。这些都被阿米尔看到眼中,但是他没有勇气出面救哈桑。阿米尔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愧疚和痛苦,不再跟哈桑要好,同时嫉妒父亲总是对仆人孩子哈桑的温情而心生嫉妒,后来就想办法诬陷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与钱,虽然阿米尔的父亲原谅了哈桑,但是哈桑的父亲阿里(管家)还是带着哈桑离开了。随后,苏军侵略阿富汗,阿米尔的父亲带着阿米尔逃到了美国,并将家里的房子托付一个朋友拉辛汗看护。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他找到了病重的老朋友拉辛汗,却得知一个惊天谎言,哈桑其实不是管家的亲生儿子,哈桑是自己的父亲和管家老婆所生,即儿时的伙伴其实是自己的兄弟,被从恤孤院卖到残酷侩子手阿塞夫手中的哈桑的儿子是自己的侄子。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最终他历尽艰辛,救出了侄子,并将他带回了美国的家。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小说《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他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这本书的最重要价值无疑是表现阿富汗人民的痛苦,来自宗教、种族、战争这些令人无力无奈的环境。著名社会学批评级丹纳在其《艺术哲学》里面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的原理,在这一理论中,他明确指出了与文艺发生种种联系的诸环境因素:种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等。他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无论物质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在丹纳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在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似乎天生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哈桑代表的就是卑微的哈扎拉人,而阿米尔是贵族的普什图人,看到哈桑自小就十分认命知足的样子,阿米尔总是感情复杂。一方面他享受了贵族优越的生活与地位,另一方面他爱哈桑,又为哈桑生活悲惨而自己无能为力感到痛苦。这是阿米尔内心的痛苦,他们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可社会的价值观令他不能真正接受哈桑作为平等的亲人,哈桑对他全心全意的热爱与付出又加倍令他内疚与痛苦,“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最后追风筝时说的,也是哈桑对阿米尔全部的热爱。然而这种热爱在阶级与种族的阴影下,就扭曲成哈桑始终把自己低到尘埃中去,以至于宁愿独自承受诬陷和驱逐而一言不发。这也是阿富汗人的痛苦,与生俱来的阶级和命运。对阿富汗人来说,美国的自由平等可能类似天堂,可作为穆斯林,在美国生活所遭遇的待遇也是另一场灾难。作为一个阿富汗裔的美国人,在911之后作者胡塞尼的生活必定会受到影响。当误解和猜忌来临的时候,他也许会望向那片他从未涉足过的远方故土,胸腔中猛然澎湃起和那里苦难同胞们一个味道的鲜血。参考文献:[1]TaineH.A,彭笑远(译).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2]范雪.简析《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形象[J].职业技术,2012(09).[3]李静.关于《追风筝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尔的心理解读[J].语文建设,2014(03).[4]隋丹婷,李金燕.探析《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抗争之路[J].电影评介,2015(07).

  

  

篇三: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运用领域概述》

  摘要:它们的研究对象首先是创造和运用象征的群体(艺术家、批评家、观众等等),以及有关机构(出版社、图书商、艺术商等等),在大多数的,特别是与实证主义相近的文学社会学流派中,(b)应该遵循的规范:惯例(例如在一个社会内部的风俗,在文学中的种类规则)

  1.导言——简论文学社会学的历史

  进行文学研究有多种多样的、很不相同的方法。我们将它们分为释义、分析和社会学研究模式。然而,这种区分不应被理解为似乎上述研究模式彼此互不相干。恰恰相反,先于所有方法论具体问题的科学理论层次表明,比如要回答一个本文或一组本文有哪些社会意义也需要借助熟悉的分析和释义的方法。

  由此表明另一点,即在种种不同的阐释方式之间有着文学科学中一切方法上的努力所共同的历史始基。我们在这里谈到的是广义上的文学科学,它以一种假设作为基础:所有语文学——如德国语言文学研究、罗马语族语言文学研究、英国语言文学研究等等——的基本问题即使不完全相同也是相似的,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得到证明。19世纪,作为专门科学产生的各个文学学科都无一例外的采用古典语文学(古希腊语文学和拉丁语文学)的方法,或者按照政治的史笔模式写出了文学史。简而言之,文学史是作为普通历史的一个方面来处理的,撰写文学史的研究者通常就是普通历史的撰写者。

  但是,当时文学史与政治史的联系还不具有狭义的社会学意义。虽然18世纪间首批哲学的社会学说已有成书,可是,作为认真的科学的社会学则是19世纪后期的产物。例如:为了撰写文学社会功能变迁史,人们首先需要一部从方法上得到论证的社会史,而这部社会史又依赖于社会学说的科学的手段。在19世纪产生的对文学社会学有影响的社会学说中,奥古斯特·孔德(实证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具有最重大的意义。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理论,经验-实证的文学艺术社会学和唯物的文学艺术社会学才得以区分开来,这一区分至今仍制约着该领域的基本讨论。

  这两种流派的区分何在?在此,作一简单阐述:

  a)实证主义的出发点是艺术和文学构成了社会的部分系统,这些部分系统有待于社会学家不加夹偏见地加以研究。文学和艺术的象征化过程,原则上是与宗教和科学的象征体系可以相比

  .

  较的。它们的研究对象首先是创造和运用象征的群体(艺术家、批评家、观众等等),以及有关机构(出版社、图书商、艺术商等等)。

  b)所有唯物主义学派的出发点是原则两可的文化象征表现。一方面是文学艺术作品都包含了关于社会特征的真实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这些作品的作者自己迷惑了自己,换言之,他们所有的是一种“虚假的意识”。为了对这种自我迷惑的虚假意识能够进行分析,社会学家需要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因为这种“虚假意识”的含义(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所指的意义上)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现实的不一致。社会思想既来源于政治家也来源于艺术家。

  批判的文学社会学试图将两种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因为由实证主义发展起来的经验的社会研究方法(询查、采访、图书市场分析等),恰在了解适用于文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具体情况方面,证明是极为有用的。但如果想要检验甚至要改变这些规范的价值,人们就需要意识形态批判。阿尔诺和霍克海默尔正是发展了社会批判学说,他们的理论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科学的社会研究成果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这些成果归功于社会实践提出的主导问题。

  2.关于文学社会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2.1.文学活动作为社会的活动系统

  在社会活动的系统中,文学活动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领域。虽然文学活动与不直属于它本身的种种机构和规范系统相联系。而这是方法上可证实的研究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借助于使分析各种因素成其为可能的模式进行。一般说来,每一种科学分析都必须借助于抽象、选择和理论模式来进行。如果不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研究的话,那么,研究的结果与日常交谈中的臆断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活动在大多数西方社会被视为整个社会活动中有相对独立规律的一个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关。由于这个发展导致了对现实把握的科学、宗教、艺术、政治和经济的形式具有各自独立的真理追求,可以说,其中含有美学的、政治的、道德的和科学的真理的发展。因此,社会科学关于文学看法的真理不应与文学(狭义上的文学)想作为真理表达出来的东西相混淆。

  2.2.活动系统图式

  在大多数的,特别是与实证主义相近的文学社会学流派中,文学活动的社会系统可依据下列图式或者模式进行描述:

  .

  这个模式使人们注意到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社会学家愿意把它们当作自己研究的中心问题。右栏指明文学活动中起作用的机构,例如:作家流派和作家协会;经济上的生产销售单位;读书会,如十九世纪前期的大资产阶级沙龙以及其它形式等。左栏指明参与文学活动群体的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与功能。有趣的是,这些群体并不能仅用社会阶级、阶层或职业群的区别性特征来说明。虽然,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作家是一种职业,但是,事情不总是如此。艾兴多夫曾是政府官员,德布林和伯恩曾经是医生,他们都把写作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这种情况在读者中尤为明显,可以称得上职业读者的人最多不外乎批评家和文学科学工作者,除此之外,读者都是身分不明和匿名的。当然,文学是按照读者所受的教育来消费的,因此,回答文学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要依赖于一定的前提,而这种前提可以借助经验的社会调查进行研究。

  如果社会学家把一个社会的文学活动作为相互关联的活动系统来研究的话,那么,他必须把表中记录的各项之间的关系当作研究的对象。对这种研究来说,社会学的另外几个基本概念是有用处的。如同各种社会活动一样,文学活动的社会活动也受一些前提的制约。这些前提的主要概念如下。

  2.3.规范

  规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他们的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他们并不随时随地对这些规则的来源和根据加以思索,社会规范通过家庭教育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这些规范作为内心世界的东西指导人们的行动并规定其价值观念。规范是与社会群体的承认相联系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的一员,社会群体可以决定,遵循规范的得到何种奖励,或违反规范的受到何种惩罚(社会行为的可惩罚性)。社会学将规范分为:

  (a)必须遵循的规范:法典上规定的命令、禁令,法律;

  (b)应该遵循的规范:惯例(例如在一个社会内部的风俗,在文学中的种类规则);

  (c)可以遵循的规范:习惯、时尚等等。

  2.4.角色

  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都获得了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不同群体内的组合。例如:个人在最初的家庭群体里首先学会了孩子的角色,家庭供养者的角色等;在职业生活中学会了专业人员、职业代表的角色等;在公共生活中则是政治家的角色等等。我们在一生中学会了集多种不同角色于一身。我们也学会根据不同机构、群体和场景所期望的,变

  .

  换我们扮演的角色举止。——在十八世纪欧洲文学中,那种认为必须在社会中扮演一种角色的观点常常受到批判。近代,人们在个人生活中与在公共生活中扮演分裂的角色。不少作家将此作为异化现象加以指摘。他们坚持追求一种“完人”的形象。2.5.期望我们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本身,我们常常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我们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的期望来取得他人的承认。我们在我们的期待中也接受他人的角色。例如:在开放的社会中,作家以其不同寻常的艺术视角来丰富大多数人的思想和感觉方式,便可得到赞许,也就是说取得成功。他遵循的是在那些人中通行的创作规范。作家的作品总试图满足文学专家们的期望,而文学专家们则总期望作家们写出一些有新意的作品。这样一来,作家就有可能与其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期望和规范发生冲突。例如:他可能有意识地违背在社会中得到广泛承认的道德和政治的理想,因为他将与之有关的期望视为不人道的。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就是戏弄了作为艺术消费者的观众的内心期望,结果是搞出了种种荒诞不经的东西,它使公众对美学和文化规范不得不认真思考。

  .

  

  

篇四: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从社会学批评的角度分析《绾青丝》

  摘要:《绾青丝》讲述现代人叶海华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并在异时空里展开的一系列的活动。本文运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对《绾青丝》产生的社会环境,其内容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该小说的传播方式以及社会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社会学批评;穿越小说;《绾青丝》

  社会学批评是将文学现象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分析、评判,阐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社会内容,分析其社会传播、衡量其社会效果的文学批评方法。具有文艺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野,是文艺学和社会学的有机结合。以《绾青丝》为例,本文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来分析网络穿越小说。

  穿越小说是指当下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情情爱爱多为主线。小说《绾青丝》中的主人公叶海花,在一次医疗事故中丧生,机缘巧合穿越到了千年前。于是,这个灵魂在异时空里寂寞的飘泊。她的身边一直充满了阴谋,青楼的步步为营、沧都的摸爬滚打、宫廷的尔虞我诈……她屡受情伤却依然坚强笑。

  一、《绾青丝》产生的社会环境

  无论作家艺术家如何超凡脱俗,他无疑都是社会的一员,因而作品都是受作家所在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作品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孤立的存在。网络文学的兴起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传播诞生的。网络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深受网络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带动的网络的飞速前进,同时也促进了文学创作主体的新变。网络文学是一片向每一个人开放的文学原野。在这里,没有精英,没有权威,没有传统的文学把关人,无论创作、鉴赏,还是批评,任何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样的机会。你是专业的、非专业的作家也好,你是其他的人也罢,只要有一台联网电脑,大家就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都可以成为一个网络写手,或者鉴赏批评者。网络文学的创作已经具有了空前的大众化程度,而《绾青丝》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浪潮中。该小说的作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作家,而是一位钟情于网络的网民,她登录在网络中,以虚拟的名字恣意神游,没有任何顾忌,自由地

  抒写,自由地发表。

  二、《绾青丝》反映的社会内容

  研究一篇作品需要研究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或反映表现的社会内容。文学作品是社会的写照和反映,诸如托尔斯泰是俄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而鲁迅则是中国反封建革命的一面镜子等等,文学无疑是一种珍贵的社会历史文献,人们可以从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和鲁迅等作家的作品所再现的内容来认识认识社会的变迁;而反映社会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也往往是社会学批评家鉴定与评价作品最为重要的标准。

  网络文学注重文本自身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真实表达。网络写手们注重当前的现实感受,而不是客观现实的本身,因此,传统文学的“艺术的真实”已被眼前的虚拟现实所取代,传统文学在创作过程中认识生活、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所依据的原则和方法在这里被解构。网络写手们利用电脑的虚拟时空为自己营造一个神奇的电子世界,利用这种“虚幻的真实”和“真实的虚幻”实现自己艺术的想象,创造出具有审美效应和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绾青丝》创作内容既涵盖了客观的社会现实生活,又包容了网络世界虚拟空间的网络生活,还包括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矛盾冲突与对立。该小说虽然写的是在另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但是其中却反映了一些现实的内容和感情。

  1、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反映在穿越小说中,体现为小说的主线多为情爱,《绾青丝》也不例外。叶海花在异时空里经历了楚殇、宇公子、凤歌和安远兮的感情后,遇到了风一样的男子——云峥。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幸福却如梦般易醒,残酷的现实狠狠地撕裂了短暂的美满,血淋淋地隐在了看不见的角落里。但是在小说的结局,叶海花终于还是和自己深爱的人走在了一起。这反映出现代人对真爱的向往。在这个剩男剩女泛滥的年代,人们的爱情的向往是强烈的,但是真爱往往难得。于是,转而向虚拟时空中寻求。而作者就让叶海花在另一个时空中演绎了一段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

  2、压力

  叶海花,这个漂泊在异时空的寂寞灵魂,身边一直充满了阴谋,青楼的步步为营、沧都的摸爬滚打、宫廷的尔虞我诈之后,失去了挚爱的丈夫云峥。然而围绕在她身边的阴谋并未

  因此结束,身边的亲人、朋友接连出事:身中巫毒,命在旦夕:皇帝大刀施救,却在最后一刻莫名地功败垂成,几欲暴毙身亡;蔚大哥音信全无,却被发现在皇宫内遇刺身亡;云家老爷子梦中仙去,片刻不离身的茶壶却神秘消失……各种阴谋的纠结,让人很压抑,深处其中的叶海花更是压力重重。她的每一步都关系到自己和他人的生死存亡,这是对现实生活中压力的一种反应。在这个越来越步履匆匆的世界,人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做每一件事都是谨慎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实业、就会破产、甚至就会丧生。

  3、人性

  在叶海花的身边,一直围绕着一些作恶多端的坏人。她到异时空后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自己在异时空的父亲被人砍断手脚装在一个大瓮中。但是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曾今的采花贼会对深陷困境的人出手相救;杀人无数的恶魔也会改过自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表明作者最终还是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性是善良的,尽管确实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存在。而这,也正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我们所坚信的。

  三、《绾青丝》的社会传播方式

  在文学的原初时期,只有口头文学创作模式。到了以文字符号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表达工具之后,文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书面文学一跃而成为主流。但即使是在我国文学发展鼎盛的唐宋时期,口头文学创作并未因书面文学的繁盛而消解。民间说书艺人的口头创作,成为此后小说发展的源头即为明证。网络文学的兴起,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网络文化的发展而催生的。在当下文学世界里,仍以书面文学为主流。因此可以说,一种文学创作模式的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是随着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而变革的。每一次文学创作模式的变革并不意味着对原来的文学创作模式的彻底解构,而是以主流和非主流的形式共存共生。每一次文学创作模式的变革,是在继承前期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鲜的文学表现形式,推动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绾青丝》是作者在网络上连载完成的。与传统文学相比,《绾青丝》的生产与传播更具有自由度和即时性,这是由互联网的开放性的特点决定的。在传播过程中,该小说超越了传统小说编审、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录入———网络传输———用户终端接受的转变。《绾青丝》的作者按照自己的文学理念创造了这部个性化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她无需满足编辑的各种文学性的和非文学性的要求,也不需要考虑出版社由于市场销售前景不看好而对作品残酷的封杀。网络的开放性为这部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自由。而当作者将《绾青丝》发布到网上,就可以在瞬间被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读者点击,完全不受市场因素如发行、运输、销售的脱节等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在瞬时接受到读者直接的反馈意见。

  四、《绾青丝》产生的社会效果

  文学所产生的的社会效果历来是社会学批评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网络文学世界里,“民间”文学颠覆了“精英”文学,网民对网络文学的创作参与、批评参与、阅读参与构成了网络文学世界。网络文学的艺术观,迥异于传统文学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观。

  《绾青丝》的作者这样说道:“写文是为了自我满足,若能在娱乐自己的同时给读者带去一点快乐,是我莫大的幸福,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所有朋友!”由此可见,该小说的创作回避了崇高与严肃的传统文学创作的责任意识与动机,它更多地体现了主体对文学表达的需要。《绾青丝》的作者不以文学深入剖析人性的神圣天职和深度意义为己任,也不以对艺术形式的孜孜探索为追求,而是以娱乐性、消遣性为宗旨,它适应了以市民阶层为主体的普通大众的欣赏趣味与文化需求。

  网络文学在我国近年来蓬勃兴起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传统文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传播。网络原创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运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深入分析网络文学,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网络文学,推动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文学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1]从社会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永别了,武器》,陈水英,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月第六卷第二期[2]从淑女到魔鬼———试从社会学批评角度看《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意义,刘爱英,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8年第二期[3]以社会学批评理论解读李白的《静夜思》,叶惠英,《文学教育》2008年12月[4]论我国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孙宜君,桂国民,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0月,第五卷第五期[5]浅议网络文学的基本创作特征,张艺

  

  

篇五: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用文学理论分析作品

  用文学理论分析作品

  文学理论是基于对以往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而归纳出来的一系列能够描述文学作品的内涵、解释文学讨论中的问题的理论建构存在。那么,如何用文学理论去分析作品呢?来看看吧。

  学会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实践,它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自然来源于生活,这无可厚非,而艺术往往都会高于生活。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可以体味出不同的感受,当然文学理论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其实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阶级的各类人群对文学的见解和栓释。

  不过对于学习文学的同学来说,要想对一部好的作品有更深刻于其它人的理解,就要运用文学理论,拿起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去拨开那些作品表面层层朦胧的面纱,让作品的本真状态像古代希腊的雕塑一样,真实动人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更大的震撼和冲击。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

  【1】学习文学的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应当更理性的去剖析它、解释它。

  例如海子的作品之一《亚洲铜》,如果不用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的科学体系去分析它,那么也许我只能读出无尽的浮想,读到诗作意象鲜明生动、联想丰富而大胆、视域广阔、节奏张驰有效和极具情绪感染的效果,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却只是一种朦胧的美,就像一团云雾,早晚有散去的时候。

  但要是通过我们这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它就可以挖掘出诗的更深层含义,甚至得出该诗价值之所在。

  文艺学做为一门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多元性的,它是教我们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一样作品。

  所以我就只选择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说《亚洲铜》。

  “亚洲铜”作为一个统领全篇的核心意象,在此具有深刻的双重象征含义,它既是贫穷祖国形象的精妙比喻--“亚洲铜”在视觉形象上容易让人联想起北

  方贫瘠广袤的黄土地,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命名与概括,表达了诗人对于民族苦难生存景况的深沉广阔的文化反思。

  “亚洲铜”指的也许就是中国广阔的黄土地,但“亚洲”的背后回想着东方文明的悠久历程;“铜”更是鸣响着历史与传说的神圣延续,它是兵器、祭器和乐器,是气势恢宏、悲壮崇高的代名词(所谓黄钟大吕是也)。

  “铜”奠定了这首诗抒情与述说的基调。

  作者关怀的是生命、土地和历史,是自然、艺术和诗歌,它们交织成大地上壮美的舞蹈,也使诗篇成为钟鼎轰鸣的颂歌。

  在读完全诗后,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我们发现“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上层建筑又基于经济基础,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社会上的问题促使诗人完成了该诗写实的完美艺术创作。

  “意识形态原则上只有在各种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2】当然这里包括文学作品,既然包括我们学习它也当然要知道它。

  态。

  文学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

  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

  《傲慢与偏见》一部反应18、19世纪之交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事态人情的作品。

  通过欣赏根据该著作拍的电影以及对著作本身的接触,一般首先可以知道其是一部描写爱情的作品。

  尽管这部小说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奥斯丁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韦克翰姆、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当时的英国社会流行伤感小说,内容和写法矫揉造作,而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却独树一帜,并打破了这种笼罩在英国文坛上的压抑气氛。

  其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毕竟物极必反嘛!资产阶级革命和开化的意识,都是文艺学在社会角度上的体现。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掌握了文学理论的基础,就等于把握住了文学艺术审美的关键点,更是透过文学解读社会的重要桥梁。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阎嘉《文学理论》:文学作品论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如何理解作品的存在方式文学作品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它是传达其表现内容的媒介(语言、文字、书籍等实体)?还是由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思想、情感、形象等无形之物)?抑或是将内容传达出来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二)西方文学理论的观点1.西方传统的文学理论的观点2.西方现代的一些文学理论的观点(三)中国文学理论的观点二、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一)题材与主题1.题材的内容和要素2.主题:主题又称主题思想,是指贯穿文学作品始终、由形象和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和中心思想。(二)情感与思想1.情感:情感性是文学在内容上区别于哲学、科学著作的基本特征。2.思想: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是指由作品的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作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三、传达作品的媒介和方式(一)语言是传达作品的媒介

  1.传统的文学语言观

  文学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

  2.现代的文学语言观

  3.结构主义的文学语言观

  (二)结构

  1.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各个部分和系统的组织、安排与构造。

  2.文学作品的结构包括外结构和内结构两个因素。

  3.结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情节

  1.情节也叫做故事情节,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所经历的种种故事、矛盾和整个活动过程。

  情节具有两重性,即它一方面属于“内容”,另一方面又属于“形式”。

  2.文学作品的情节是展开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

  对情节的基本要求

  四、文学作品的类型

  (一)划分作品类型的依据

  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表达方式的具体样式。

  作品类型也叫体裁、文体、文类等。

  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十分重视文体的分类。

  法。

  这方面的理论和著作众多,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

  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一般采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这种“四分法”。

  西方文学理论的传统多采用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这种“三分法”。

  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2.关于“四分法”3.关于“三分法”(二)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1.叙事文学。叙事文学总的可以分为叙事散文与叙事诗两大类。2.抒情文学。抒情文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抒情散文。3.戏剧文学。戏剧类文学包括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1.诗歌。在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史上,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主要特征诗歌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种。2.散文。散文在中国是稍晚于诗歌出现的一种文体。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散文的基本特征散文按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抒情、叙事、论说三类。3.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于散文之后。它由神话、传说和寓言发展而来,也受到了传记文学的影响。

  近代“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主要特点小说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按题材分,可以按内容分,可以按表现形式分,可以按篇幅和容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4.戏剧文学。戏剧文学在中国是出现得最晚的一种文体。据现存资料,到宋元时代戏剧才成熟。但戏剧的产生要早得多。中国传统的戏文是歌唱、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戏曲底本。现代戏剧(主要是话剧)是上世纪初从欧洲传入的。戏剧文学的主要特征戏剧文学的分类

  

  

篇六: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对文学的作用和文学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思考

  作者:李茂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0期

  摘要:对文学的作用以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按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以下简称韦勒克)《文学理论》中的思路归纳了几种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文学最重要的是审美作用;“虚构性”、“想象性”是文学的本质;愉悦功能与思想、道德、知识、社会现实等不是共存,是交汇。

  关键词:愉悦;教化;严肃性;社会性

  一、文学的作用

  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把文学史上文学的作用的相应观点陈列出来但没作概括,笔者总结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把文学当作纯文学,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形式完全无关。文学作品是“纯诗”,作家为艺术而艺术,作品是纯粹声音与意象的组合,读者是通过阅读、文字的技巧化、形式美产生愉悦之感。第二,长期以来,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贺拉斯一脉相承下来的“快感”说、“教育”说、“净化”说、“寓教于乐”说,爱伦坡所说的诗中的信念是“启迪”手段,“教育缪说”等等,这类说法认为文学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知识作用,它可以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可以传达知识,“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性”①,文学是资料库是档案柜;文学是宣传,作家是诚恳的有责任的宣传家。韦勒克也提出了宣传的不足,他认为最低级的一类艺术才是宣传,伟大的、好的艺术都不能说是宣传,而是在有意无意中影响读者。文学可以替代许多东西,如去国外旅游或羁留,可以替代直接经验和想象的生活,还可为社会做贡献。他认为划分伟大的好的和低级的文学的标准是什么呢?是看是否“有用”和“有教育意义”。第三类看法介于前两者之间,认为文学的教育意义和严肃性知识性应该是令人愉悦的。读者从作品得到的愉悦感都是来源于对作品的知识、哲理、道德和思想的理解;贺拉斯的“甜美”和“有用”不可截然分开。“有用”的严肃性、教化功能是在“甜美”当中取得的。艺术所表现的东西,优于读者自己的幻想或思考,阅读让人放松和解脱,使人心灵平静,在如释重负中得到快感。文学不是消磨时间,是值得重视的事物。

  在提到文学的作用时,我们似乎仅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判别而忽略了作者。文学存在的理由,就是它的作用。文學何以存在,涉及到文学史上作者多样化的创作动机:或表现或宣泄或揭示或批判……,也会为了技巧而技巧。很多时候作者的创作动机直接决定了文学的作用。作者想给读者带来什么,这其中有愉悦、有宣传、有教谕、有游戏、有净化、有滋养。莫言认为文学应该超越政治性阶级性更多的关注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因此,阅读其作品感觉比心理学家教给我们的人性知识还要多;龙应台认为文学的作用就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作品的意义指向远不是风花雪月的炫技,而多是耐人寻味的具有严肃的、有意义的、更贴近生活本质的话题。

  以上提到的文学作用的几种情况都存在。有些作家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对这类作品的阅读确实带来了形式上的满足感。比如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作品,比如某些意识流小说,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就是由于这一体裁的特殊性对人物细致的心理描写的一种期待吗?读金庸的小说,我们会对他笔下那些爱恨分明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充满期待,也会对他驾驭于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幻的能力充满期待……。在期待实现的那一刻,我们是愉悦的。阅读开始之前,没有人会想到我是为了净化、为了认识为了受教育而阅读。我们首先关注的应是作品的形式,愉悦是最重要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愉悦的过程中我们看见了、成长了、改变了,对过去释然了,对未来有了梦想,对人类共同命运有了关注。我们会发现,形形色色的世界就在文学作品中。作品引领我们去认识去理解。我们的教材上往往把文学的作用归结于认识、教育和美育三个方面,文学的作用不会这么简单。由于作家作品读者的不同,过分强调文学的认识教化作用只能使文学更加偏离文学本身。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特别强调文学研究应绝对是文学的,应还文学以“文学性”,要把文本分析的视角投射到语言结构上,不主张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文学具有自身属性,这是其他艺术替代不了的。

  文学作为开放的系统,正因为它不确定的意象,它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才吸引众多接受者,使读者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按韦勒克的意思,让文学回归文学。笔者更倾向于文学的愉悦功能。愉悦并非简单的五官六腑的快感,而是不带功利性的对作品意义的参照、对人性的认知、对个性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判断。文学是审美的,是由创作者的虚构想象带来的快感和享受。笔者也不主张文学等同于娱乐,把娱乐当做文学的目的是对有责任感的严肃作家的不尊重。同时,也不主张第二类看法认为文学就是宣传,作家就是宣传家。

  正如韦勒克认为的那样,文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虚构性、想象性和创造性。愉悦与知识、思想、道德情操等等不是共存,是交汇。严肃性和教育意义是愉悦的,是在无所希求的冥思默想中取得的。文学的美就是它的作用,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二、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韦勒克不仅把作家传记、思想和心理的研究看成是文学的“外部研究”,而且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也归结到外部研究。

  形式主义拒绝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方法,什克洛夫斯基认为作品一经问世便卓然独立于作家和社会之上,形成一个特殊的虚构世界。在我国文学理论教材中历来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为重要章节,先是突出文学与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的关系,后来比较看重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始终不脱离“不平衡”的理论。近年来,我们看到教材上又完全没有了文学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如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文学与社会关系怎样,有没有必要对文学作社会学的研究。我们通过对韦勒克《文学理论》的学习,可以对这两个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以往教材中,在“文学与社会”这一问题上,往往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与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哲学、道德宗教有紧密的联系,然后举出例子说明作品中怎样带有政治观点、哲学思想、道德影子、宗教倾向,有时还得出谁决定谁的结论。这样的探讨显得狭隘和表面,仅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定义为一些社会状况和社会制度。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承认了文学与社会的关联性但并没有把两者的关系简单化,在他们看来,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作为文学重要的表现手段象征、格律和神话属社会问题,社会现实从来都是文学模仿的对象,诗人是社会的一员,拥有特定的社会地位,文学的产生于某些社会实践有关,文学具有社会功用。这种看法现在的教材都是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的文学四要素表达的,即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这四要素是圆上的四点,相互影响支撑。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篇七: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常见角度和内容

  (一)鉴赏文学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鉴赏文学形象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也就是从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其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分析,也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兮析。三要立足现实,联系时代,依据整个作品,来鉴赏文学形象(二)鉴赏文学语言,首先应该弄清文学语言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该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档次。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常常涉及以下内容:1.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音韵平仄、和谐叠词精心设计节奏和谐,富有音乐性,整散句的搭配使语言流畅有气势等;2.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

  3.辨析作品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①叙述种类: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②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自描工笔等。③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2.表现手法,如赋、比、兴、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用典、讽喻、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便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及其表达效果(使文章┄┄生动形象或突出┄┄思想感情,或准确、形象、生动、清新、绚丽、质朴、明快、简洁、洗练、精当、含蓄、有力,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四)鉴赏文学作品的构思技巧“构思”是作者对所要写作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总体设想。可从作

  品的立意、选材、体裁、意境、结构安排等方面考虑。(1)选材剪材,选材如材料是否典型,真实,生动,以小见大,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新颖;剪材如详略是否得当等;(2)行文的结构,如开头(可考虑①开门见山②设置悬念③欲扬先抑④引出下文⑤点题)。结尾(可考虑①感情升华②主旨深化③结构严谨④画龙点睛⑤言有尽而意无穷⑥卒章显志⑦前后呼应)主体部分如:制造波澜、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等。(3)注意文体特征,如:散文抓线索和顺序,紧扣形散神聚等;(五)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进行评价,应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再具体结合作品来谈其表现等。附2006年文学作品赏析评分细则A等(13-16分)把握准确,分析深刻,评价中肯,叙析评有机结合,语言优美流畅B等(9-12分)对赏析要点和角度把握基本准确,有一些分析,评价基本合理,叙析评结合,语言合要求。C等(4-8分)对赏析要点和角度把握不准确叙析评三者有缺失,语言不合要求。D等(0-3分)穿靴戴帽,或言不及义,或另起炉灶,酌情给分。

  注:字数不足100字,在C等(含C等)以下记分;字数不足200字,在B等(含B等)以下记分。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篇八: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读尤·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

  “新批评派”的衰落使笔者联想到另一种文学批评的研究,即所谓“文艺社会学”,因为就研究的特点而言,“文艺社会学”恰恰与“新批评派”相悖而行。

  “新批评派”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而在五十年代的西德,也曾流行过一种注重形式的文学批评,那就是以沃尔夫冈·凯塞尔(WolfgangKaier)为代表的学派。这一学派主张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的艺术”来研究,一度影响较大,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这一学派已逐渐失势,其原因也正如“新批评派”的衰落一样,是由于自身固有的弱点所导致,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文学作品是不能脱离产生它的社会而孤立地进行纯形式的分析和解释。在当今的西德文学评论界,除了一般传统性的研究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他们认为,文学与产生文学的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作家的成长和作品的产生——这就是所谓“文艺社会学”。同时,还有不少研究者特别注意作品与读者的关系,研究作品如何被读者所接受;研究作品发生什么影响和作用;探讨作家或作品在历史的某个时期被人冷淡而在另一个时期又受到欢迎的原因;等等。他们把这种研究称为“接受美学”(Rezeptionthetik)。

  无论是“文艺社会学”还是“接受美学”,都属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应该说,这类性质的研究并不始于七十年代,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了“文学的社会学研究”这种提法,而且也不仅仅限于西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学者亦早就写过这方面的论著。他们对文学所作的社会学研究,与西方的“文艺社会学”在观点上有所不同,但方法大致雷同。为便于说明问题,

  这里不妨以民主德国著名学者尤尔根·库岑斯基(JürgenKuczynki)的文学评论为例,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作一概述。

  一、《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一个睿智明达的英国式德国人》是《形象与作品》中的首篇论文。库岑斯基在文中指出,利希滕贝格不仅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思想进步、优秀的讽刺作家,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本世纪对一位德国来访者所说:“我真不能理解今天的德国人对这样一位作家竟是如此忽视。”

  库岑斯基论证说,虽然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在十八世纪末叶的世界舞台上,最进步、最先进的国家却是英国,是英国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这并不在于英国有了君主立宪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英国已发生了工业革命,它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因而英国的宪法、教育、哲学、伦理学都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更主要的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工人阶级,他们的思想感情与当时法国的市民阶级显然不同。所以,深受英国影响的利希滕贝格在对待法国大革命的态度中站在英国这一边,完全是从社会进步的立场出发,这和当时德国的一些诗人(如歌德、席勒等)出于惧怕暴力而反对法国革命根本不同。同样,在文学领域内,利希滕贝格也是站在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推崇英国十八世纪的小说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而反对被德国的封建知识阶层所美化的法国古典派。

  利希滕贝格对陈腐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尖锐批评充分表现在他那闪耀着哲理光辉的《格言集》之中。

  二、荷尔德林是德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伟大诗人,可是正当他才华正茂之时——三十六岁,就开始神经错乱。库岑斯基在《荷尔德林—

  —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一文中,通过旁征博引许多著名文艺评论家(贝歇尔、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等人)对荷尔德林的评价指出:一、荷尔德林是一位“语言抒情、和谐、有力”、最优秀的诗人,在艺术上绝不逊色于歌德、席勒;二、荷尔德林所具有的毫不妥协的革命精神,是同时代的歌德、席勒和黑格尔不能与之相比的。库岑斯基说:“荷尔德林是一位革命者,而且是作为这样一位革命者:他明确地反对席勒和另外一些诗人逃遁到内心的王国。他在一首颂歌的片断中直言不讳地劝告这位诗人和艺术家(席勒)不要进行这样的规避。”然而,正如库岑斯基在论文一开始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经常举行纪念歌德或席勒的活动,总是用赞美的口吻谈论席勒的“反抗性”、“人民性”,而对席勒的“妥协一面”视而不见;同时却把另一位真正具有革命精神的诗人——荷尔德林几乎遗忘了。库岑斯基认为,荷尔德林短暂的创作生涯和不幸的悲剧丝毫不应影响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果然,最近几年在东、西德都出现了“荷尔德林热”。这虽不能说是由于库岑斯基个人一篇研究论文的功绩,但却能看到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对正确评价一个作家作出的贡献。

  三、诺瓦利斯是德国十八世纪的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一般把他视为反动的德国浪漫派的主要代表,认为他沉湎于死与梦的神秘境界里。对此,库岑斯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迪尔泰对诺瓦利斯的看法和实际状况——几点考虑》一文中指出:一、诺瓦利斯死时年仅二十九岁,而且文学创作不是他的主要事业,因此,作为一个诗人的诺瓦利斯并不是他一生的全部。当我们评价他的作品时,必须分析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必须看到整个诺瓦利斯的为人;二、对诺瓦利斯的主要代表作《夜的颂歌》,一般文学史家认为全诗是对于死的歌颂,对于生的否定。库岑斯基则认为对于这部作品也要作具体分析,即这些诗歌的产生和诺瓦利斯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一七九四年,二十二岁的诺瓦利斯在维登贝

  尔格大学通过法学毕业考之后,遵从父命到了坦史台特(Tenntedt),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属任文书职务。坦史台特地处图林根森林和哈尔茨山之间,那里风景优美、一片幽静,远离喧嚣的世界,又加之诺瓦利斯公务清闲,因此在那安谧的环境之中,繁星密布、皎月如洗的夜空常常引起他的无限遐想,于是诗歌中自然不乏对夜之美的歌颂。其二,一七九五年,二十三岁的诺瓦利斯在坦史台特附近的格律宁根农庄遇到了索菲·冯·屈恩,一见钟情。当时索菲十三岁,不幸两年之后她就离开了人间,诺瓦利斯忧伤万分,于是在他的诗歌中又加上了对死的赞颂,而实际上无非是寄托了他对索菲的深情思念。其三,他的诗歌之所以含有神秘的色彩,也有客观的社会原因,这就是一七九○年贾法尼和伏特发现电流的动物(青蛙)实验传到了德国,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可是又不能作出科学的关于电的解释。——当时种种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以及不幸的爱情遭遇带来的宿命论观念和虔诚的宗教信仰,使诺瓦利斯时而陷入唯心论的神秘主义;四、然而,诺瓦利斯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七九七——一七九八年,他在弗赖堡矿业学院学习矿山管理,自然科学的学习又使他具有唯物主义的一面。库岑斯基赞同达恩克对诺瓦利斯的分析:“神秘的虔敬主义的宗教信仰;泛神论和自然哲学的思想;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考;反封建主义和反资本主义;既希望于一个未来的‘黄金时代’,又留恋历史上过时的社会形式——这一切都在诺瓦利斯身上形成一个矛盾的整体。”米尔蒂茨也说:“总把诺瓦利斯看作梦想家和幻想家,这是不对。”库岑斯基指出,不能设想一个梦想家和幻想家能有象诺瓦利斯和席勒之间这样密切友好的关系,例如诺瓦利斯在一七九一年十月五日致赖因霍尔德的信中就对席勒倍加赞扬,而且在诺瓦利斯的书信和著作中,许多地方表现出了理性。五、诺瓦利斯不仅是一位抒情诗人,而且还当过文书,学过矿业和自然科学,在盐场和矿山担任过管理工作……因此他也同样注意社会现

  实,关心当时的政治。他在一七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致史雷格尔的信中说:“三个月来我脑子里想着一些事情。首先是诗歌,其次是政治,然后是物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年轻的诺瓦利斯对法国大革命也象当时许多人一样采取热烈欢迎的态度。尽管不少人至迟到一七九三年又转到了反对的立场,他们对罗伯斯庇尔的暴力感到恐惧。然而诺瓦利斯还是称赞罗伯斯庇尔的革命坚定性。这是他与许多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说是表现诺瓦利斯进步一面的突出例子。总之,库岑斯基认为,对于诺瓦利斯不能由于他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而加以全盘否定,还必须看到他的全部为人。这种观点并不始于库岑斯基。对诺瓦利斯的评价,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论家亦早有争论。只不过库岑斯基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角度作了进一步论证。

  库岑斯基对文学所作的社会学研究,范围相当广,德国的、外国的;十八、十九世纪的、现当代的文学,都涉及到了。这里当然不可能一一枚举。

  库岑斯基通过他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确实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有益于文学批评的正确开展。其中有些论点已被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所接受,如关于《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主题的阐释(参阅《读书》一九八一年十一期载《寄的读者》一文);有些看法则是综合了其他文艺评论家的论述,库岑斯基只是作了归纳和必要的强调,如对荷尔德林的推崇;有些意见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探讨,如对诺瓦利斯的评价。

  从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中,可以看出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大致有如下这些特点:

  一、在作家和作品两者之间,把研究作家放在首要的地位;详尽地研究作家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形成、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作家所处的

  历史时代、整个社会状况、家庭与个人的社会地位、自身的经历和遭遇(如爱情的美满和失意、职业、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与之交往的人(父母、师长、亲戚、朋友、直至妻子)对自己的影响,等等。

  二、除了把作家当作一个作家研究之外,还注重考察作家的其他社会活动,特别强调作家对当时社会现实和重大政治事件(如革命运动)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作家的重要标准。

  三、对一部作品,着重研究产生它的各种社会因素;考察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当时社会现实的关系;特别强调作品的社会效果,即作品的思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从写作方法看,除了围绕上述这些研究特点进行考证、论述之外,还大量地引用作家本人的书信、日记、讲演以及作家本人作品中的内容作为论据,从而给人以事实胜于雄辩之感。例如,库岑斯基在《亨利希·曼——一九二三年的政治家》一文中就是围绕着亨利希·曼一九二三年写给当时德意志帝国首相施特雷泽曼的一封公开信进行分析,指出亨利希·曼当年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这种方法是库岑斯基著作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说是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特点之一。

  随着西方以“新批评派”为代表的各种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衰落,“文艺社会学”或“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目前正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甚至有人把文学史与社会史并列起来。然而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也同样可能产生另一种偏向,即只讲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而忽略文学创作本身的特殊规律。“新批评派”那种绝对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就作品论作品,已显露出它致命的弱点;同样,“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如果一味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客观因素而忽视作家个人的主观因素,甚至以研究作家的生平来取代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它也会产生严重的弊端,离正确的文学批评相去

  很远。当代苏联研究德国文学的学者塔玛拉·玛特洛娃在给库岑斯基的信中就这样直言不讳地说过:“在您这样一位社会学家看来,托马斯·曼、霍赫胡特、杜仑马特、西蒙娜·德博瓦尔等人,几乎是一个没有区别的整体。而对我们这些文学批评家来说,他们是相当不同的个人。我本人不认识霍赫胡特和杜仑马特。但我认识伯尔。无论是从世界观和生平来看,他都不是属于大资产阶级。在他的创作和思想中,甚至他的举止行动,确具有明显的(即便不是无产阶级的)平民特征。对评价一个艺术家来说,这类特征根本不是无关紧要的。”

  文学批评中的流派往往是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正确的文学批评则要博采各家之长而避其所短才能达到。

  

  

篇九: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比如说近年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

  用文学理论来分析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作为陕西理工学院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不仅让我们的文学理论功底更加扎实,让我们对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与领悟。如今,尽管接触文学理论课程也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应当也只能算是刚刚入门而已,不过,通过短时间的学习,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与叮嘱,我认识到了学好文学理论课程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认识学习与消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飞速发展的时代,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怀,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用我们的知识与努力,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来奉献一份力量。在接触文学理论课程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逐渐步入了文学理论的新天地,大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愉悦感。在我看到,文学理论课程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比如说,通过文学理论的不断学习与积累,使我们对进入大学之前所涉猎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与了解。比如说,一些文学作品的诞生背景、创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最终出发点等等……作为一名新时期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文学理论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更加全面地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从而为自己能够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必须要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学素养,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人,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在较为深入、更加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可以科学地认识不同的时代,了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文学欣赏,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比如说,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更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关键。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的诗歌,如果我们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了解诗中的精髓的。其实,在不同的时代里,总会有不同的作品出现,而不同时代的作品,都有着一条主线路贯穿于始终。比如说,我们在品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作品时,总能够感受到一种强劲的力量。无论是《长征》,还是《沁园春·雪》等,毛主席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带给读者荡气回肠的感受,而在其作品的字里行间,不仅向读者传递着美好的希望,同时,也向大家传递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动力。而毛主席的作品,无疑在推进新中国解放与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无比强劲的精神力量。在踏入大学校园之前,我一直比较欣赏鲁迅先生的作品,一代伟人毛主席曾评价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无产阶段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多万。其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多部文学作品在公众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捧读都令人激情昂扬。而如今,当我们国家阔步前进在科学发展大道上的时代,我们既需要通过更多先人的文学作品来牢记历史,同时,也需要更多全新的文学作品来给国人激励,激励着大家为了伟大祖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中取得更大成果而努力奋斗。文学理论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通过学习文学理论课程,让我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通过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逐渐培养起我们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

  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近年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1918年9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动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正义的力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鲁迅先生的文字无疑道出了许许多多爱国人士的心声,同时,这样的文学,自然也是一道“集结令”,召唤着广大爱国之士团结起来,为了伟大祖国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其实,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并不算多,可是,其作品却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而这,也是与鲁迅先生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当我们用文学理论来分析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我们能够看到一位爱国志士以文字为武器,与那些欺害中国人民的人们展开殊死搏斗。同时,鲁迅先生也在通过自己的文字,让更多的中华儿女能够觉醒,从而激励着大家能够紧紧地团结起来,为了伟大祖国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而努力奋斗。虽然鲁迅先生的文字是那么的犀利,但是,也更表达他十分强烈的爱国情怀。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当然,透过这些社会上不同性格、不同角色的“小人物”,也将当时的社会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小人物”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当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

  而最为令我们感到痛心的是,这些“小人物”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他们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加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当中,又怎么说社会是文明而和谐的呢?鲁迅先生正是很好地把这些“小人物”作为了自己作品当中的主人公,既真真切切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现状,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真正的期盼与愿望。而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随着人类文明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小人物”的生活自然不复存在。如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伟大祖国正行进在科学发展的征途中,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正在着力打造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和谐,在国家所推行的诸多利好政策的润泽下,人民群众尽享科学发展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然而,即便如此,在社会前进与发展的进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官员贪污受贿、腐败成风,严重地败坏了党的风气……面对这诸多的问题,新时代的文学作品绝不能只是“唱赞歌”,而是需要更多的“鲁迅”,从而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望、闻、问、切”,当影响社会前进与发展的诸多问题逐一被“铲除”时,时代前进发展的脚步才会更加铿锵有力,我们的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才会取得更大成功。而这,也正是我们文学作品应当作出的贡献。

  

  

篇十: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文学社会学

  作者:丛婷婷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200000)

  【摘要】19世纪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盛极一时,社会学的发展势不可挡,文学本身与社会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使得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文学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而又必要的趋势。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学研究,人们不再局限于文学内部,而是将关注的重点转向文学外部,积极探索文学从创作,到传播、流通,直至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中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本文笔者试从文学社会学的诞生背景,其主要流派、研究对象及其发展与演绎对文学社会学进行归纳,并试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出发,指出其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弊端。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学社会学;经验实证主义

  关于什么是文学社会学,恐怕连文学社会学家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定义,而文学与社会又是个大得无边的话题。只能说,文学社会学关注的是文学的批评与研究,即从社会学的角度或利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文学。i从这一点来看,文学社会学的诞生无疑是为文学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一、文学社会学的诞生背景

  谈到文学社会学则不得不提到19世纪兴起的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19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严谨的研究手段和探索方式也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证主义哲学应运而生。文学领域也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有了新的研究手段。

  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产物,正如布莱希特所说的那样“艺术是独立而不孤立的领域。”一部作品应当是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大环境的综合产物。要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自然少不了对作品外部环境的探究,如果仅仅是作品内部分析那么对于作品的整体理解便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实证主义文学研究便着眼于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

  赫尔德认为,要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民族、国家、历史、语言以及世界观,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的理解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了解果实,就必须先认识果实生长的大树。此后,孔德,泰纳,舍雷尔等人又将实证主义文学研究进一步推进,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文学研究的看法和观点。其中泰纳在其著作《英国文学史·序言》(1864)中主要阐述了他的“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即:种族、环境和时代。泰纳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学发展的“内部主源”、“外部压力”和“后天动量”,而作为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集大成者的舍雷尔则更加强调“历史学的标准是一切文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纵观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发展可以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出,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转向了对文本之外的研究。在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文学社会学应运而生。

  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及派别划分

  (一)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学作品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情景之中。文学社会学则是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来进行文学研究。与文本内部研究不同,文学社会学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学与社会各要素的关系之上,即研究参与整个文学活动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文学社会学主要研究文学对社会的反映和作用以及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和规范。

  (二)文学社会学的派别划分

  两大研究对象直接催生了文学社会学的两大派别。对于文学对社会的反映和作用的研究直接催生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而对于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和规范的研究则直接催生了以菲根和希尔博曼为代表的经验实证主义的文学社会学。

  作为经验实证主义文学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汉斯·菲根在其著作《文学社会学的主要方向及其方法》中提出要将文学研究与文学社会学区分开来。他将文学研究分为两大领域,一是文学的外部研究,即文学的生产,传播以及消费;二是文学的内部研究,即对文本自身审美功能的研究。在他看来,文学社会学是特殊的社会学,其研究对象不应是文本自身的审美功能而应转向文学的社会层面,应当研究文学活动中所有参与者(作者、中介、读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和理解作品。

  作为经验实证主义文学社会学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希尔博曼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商品,人们应该研究其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做一些无谓的文学审美阐释,这些文本内部的研究在他看来是没有意义的,在希尔博曼眼中只有文学作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才具有研究价值,而在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派代表阿多诺看来,经验实证主义派对于文学的研究过于片面,轻文学本身而大谈社会关系的做法在他看来是不可取的。经验实证主义者总是将研究重点放在那些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之上,而忽视那些受众不广却对历史发展有伟大影响的文学作品。实际上,在理论批判派看来,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是与社会历史现实相违背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市民社会的内在的精神上的否定,而这种批判理论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学观最典型的特征。因此在这一点上,阿多诺认为希尔博曼及其代表的经验实证主义文学社会学研究领域过于狭窄,不够全面。

  三、文学社会学的发展与演绎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无可否认,相较于其他作品来说,艺术作品更能展现创作者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彰显了创作者自己与世界,与社会,以及与自身之间的特殊关系。艺术的价值不在于量的多少,它也不会满足任何物质上的需求,而恰恰因为如此,艺术脱离了物质外壳的束缚,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蕴含着艺术家的深邃思想。文学作品作为艺术作品中的一种自然也具备这些特质,而在进行文学作品分析之前,对文学作品产生年代的社会历史分析必不可少,否则将无法准确把握作品背后所蕴藏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文学社会学所倡导的对于文学作品产生,流通以及销售过程中所参与的所有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关系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ii

  (一)列文·许京与文学趣味社会学

  1913年列文·许京首次提出“文学趣味社会学”这一概念,将文学趣味与风格同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试图将“文学趣味”纳入文学社会学这一领域之中。在许京看来,作家的文学创作受制并依赖于受众的审美趣味,而审美趣味作为一项社会因素又是可探究的。许京一直视探究文学趣味的成因为己任,并且希望由此而得到对文学本质最根本的认识。

  

篇十一: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Lifeisnotperfect,ifyoufinditwrong.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用文学理论分析作品

  文学理论是基于对以往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而归纳出来的一系列能够描述文学作品的内涵、解释文学讨论中的问题的理论建构存在。那么,如何用文学理论去分析作品呢?来看看吧。

  学会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________于生活实践,它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自然________于生活,这无可厚非,而艺术往往都会高于生活。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可以体味出不同的感受,当然文学理论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其实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阶级的各类人群对文学的见解和栓释。不过对于学习文学的同学来说,要想对一部好的作品有更深刻于其它人的理解,就要运用文学理论,拿起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去拨开那些作品表面层层朦胧的面纱,让作品的本真状态像古代希腊的雕塑一样,真实动人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更大的震撼和冲击。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

  【1】学习文学的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应当更理性的去剖析它、解释它。

  例如海子的作品之一《亚洲铜》,如果不用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的科学体系去分析它,那么也许我只能读出无尽的浮想,读到诗作意象鲜明生动、联想丰富而大胆、视域广阔、节奏张驰有效和极具情绪感染的效果,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却只是一种朦胧的美,就像一团云雾,早晚有散去的时候。

  但要是通过我们这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它就可以挖掘出诗的更深层含义,甚至得出该诗价值之所在。

  文艺学做为一门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多元性的,它是教我们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一样作品。

  所以我就只选择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说《亚洲铜》。

  “亚洲铜”作为一个统领全篇的核心意象,在此具有深刻的双重象征含义,它既是贫穷祖国形象的精妙比喻--“亚洲铜”在视觉形象上容易让人联想起北方贫瘠广袤的黄土地,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命名与概括,表达了诗人对于民族苦难生存景况的深沉广阔的文化反思。

  “亚洲铜”指的也许就是中国广阔的黄土地,但“亚洲”的背后回想着东方文明的悠久历程;“铜”更是鸣响着历史与传说的神圣延续,它是兵器、祭器和乐器,是气势恢宏、悲壮崇高的代名词(所谓黄钟大吕是也)。

  “铜”奠定了这首诗抒情与述说的基调。

  作者关怀的是生命、土地和历史,是自然、艺术和诗歌,它们交织成大地上壮美的舞蹈,也使诗篇成为钟鼎轰鸣的颂歌。

  在读完全诗后,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我们发现“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上层建筑又基于经济基础,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社会上的问题促使诗人完成了该诗写实的完美艺术创作。

  “意识形态原则上只有在各种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2】当然这里包括文学作品,既然包括我们学习它也当然要知道它。

  文学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态。

  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

  《傲慢与偏见》一部反应18、19世纪之交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事态人情的作品。

  通过欣赏根据该著作拍的电影以及对著作本身的接触,一般首先可以知道其是一部描写爱情的作品。

  尽管这部小说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奥斯丁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韦克翰姆、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当时的英国社会流行伤感小说,内容和写法矫揉造作,而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却独树一帜,并打破了这种笼罩在英国文坛上的压抑气氛。

  其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毕竟物极必反嘛!资产阶级革命和开化的意识,都是文艺学在社会角度上的体现。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掌握了文学理论的基础,就等于把握住了文学艺术审美的关键点,更是透过文学解读社会的重要桥梁。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阎嘉《文学理论》:文学作品论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如何理解作品的存在方式文学作品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它是传达其表现内容的媒介(语言、文字、书籍等实体)?还是由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思想、情感、形象等无形之物)?抑或是将内容传达出来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二)西方文学理论的观点1.西方传统的文学理论的观点2.西方现代的一些文学理论的观点(三)中国文学理论的观点二、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一)题材与主题1.题材的内容和要素2.主题:主题又称主题思想,是指贯穿文学作品始终、由形象和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和中心思想。

  (二)情感与思想1.情感:情感性是文学在内容上区别于哲学、科学著作的基本特征。2.思想: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是指由作品的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作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三、传达作品的媒介和方式(一)语言是传达作品的媒介1.传统的文学语言观文学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2.现代的文学语言观3.结构主义的文学语言观(二)结构1.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各个部分和系统的组织、安排与构造。2.文学作品的结构包括外结构和内结构两个因素。3.结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三)情节

  1.情节也叫做故事情节,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所经历的种种故事、矛盾和整个活动过程。

  情节具有两重性,即它一方面属于“内容”,另一方面又属于“形式”。

  2.文学作品的情节是展开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

  对情节的基本要求四、文学作品的类型(一)划分作品类型的依据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表达方式的具体样式。作品类型也叫体裁、文体、文类等。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十分重视文体的分类。这方面的理论和著作众多,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一般采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这种“四分法”。西方文学理论的传统多采用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这种“三分法”。

  

篇十二: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现代小说与社会分析邵宁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分析小说,曾经是一支影响巨大的流脉。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传统一直被看做中国现当代小说的主流。80年代以后,茅盾的文学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989年到1994年的几年间,有关评价甚至一度跌至最低谷。其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开始缓慢回升。有关茅盾及其社会分析小说的评价问题,始终是一个既关系到现代文学秩序的建构,又关系到人们对中国革命及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的复杂问题。本文的写作,意在立足新的时代高度,通过对茅盾社会分析小说评价的历史回顾,检讨新时期文学及其现实主义传统的得失,为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茅盾文学地位的浮沉与新时期文学思潮纵观70余年来的茅盾研究,可以发现,有关茅盾社会分析小说的阐释评价,经历了一个从社会革命视角,到人性论视角,再到现代化视角的转换过程。80年代以来茅盾社会分析小说的重新评价,首先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茅盾的名字一直都和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有关茅盾及其社会分析小说的评论,其着眼点也大都在其与革命文艺的关系。1933年《子夜》一出版,就被当做“中国文艺界的大事件”,得到左翼批评界极高的赞誉,瞿秋白甚至将其与“国货年”的说法联系在一起,认为“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地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国货年呢,恐怕除了做《子夜》的陪衬以外,丝毫也没有别的用处”(1)。吴组缃说:“中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小说方面有两位杰出的作家。鲁迅在前,茅盾在后。„„有人这样说‘中国之有茅盾,犹如美国之有辛克莱,世界之有俄国文学。’这话在《子夜》出版以后说,是没有什么毛病的。”(2)在一片叫好声中,虽然有韩侍桁发表在《现代》4卷1期的文章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3),但很快就遭到左翼批评界尖锐的反击。针对韩侍桁的批评,冯雪峰、胡风均认为:“《子夜》自出版以来,引起了各种非常不同的评价„„但正确的评价只有由革命普洛文学底运动过程上去观察才能够做到。”(4)而在半个世纪后的文学史家看来,也正是这部小说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崛起”(5)。在瞿秋白看来,《子夜》的意义,主要在于:“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在《子夜》不能不说是很大的成绩。”(6)在冯雪峰看来:“《子夜》不但证明了茅盾个人的努力,不但证明了这个富有中国十几年来的文学战斗的经验的作者已为普洛文学所获得;《子夜》并且是把鲁迅先驱地英勇地所开辟的中国现代的战斗的文学的路,现实主义的创作的路,接引到革命文学上来的‘里程碑’之一。”(7)1949年之后,《子夜》等作有关中国社会各阶层在革命过程中的遭遇描写,很大程度上曾被看做是中国革命史认识的一些重要内容。直到70年代末,“文革”结束,现代化成为新的时代主题,随着革命话语逐渐退出社会话语的中心,人们对民族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命运的看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曾经为人们熟悉和崇敬的那个茅盾,才开始渐渐为现代化浪潮所挟裹的一代人所轻视和淡漠。按较传统的说法,“《子夜》通过对生活本身的深刻描绘和剖析,有力地回答了思想界提出的问题。主人公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失败,证实了‘中国已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类说法的虚妄”(8)。现在的看法则是,“说到底,吴荪甫的失败其实是一种悲剧性格的失败,是一个自命不凡,却又受时势拨弄的男人的失败,而不是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失败”(9),“作为资本家典型的吴荪甫,其实他的失

  败并不能代表整个民族资产阶级在20世纪30年代的命运。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在整个30年代以及后来仍处于上升的阶段,战乱和动荡只是阻碍了它的发展,但没有从根本上摧毁过它的发展潜力。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而消亡是在1949年的革命成功之后。”(10)《农村三部曲》“展开的矛盾是传统农业经济在现代经济结构中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它要通过自我的现代化发展寻找新的出路,革命解决的是政权问题,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茅盾在小说中实际展开并真实具体地描写了的这个矛盾。他用革命掩盖了它,并造成了一种虚幻的光明感。读者在现象上不能不接受这个结尾,但在内在的感觉上却不能不拒绝它,从而产生一种缺失的感觉”(11)。从上面的说法,可以分明地看出,有关茅盾社会分析小说评价上的变化,反映的不仅是人们文学认识水平的提高,更折射着生活的变化带来的评价尺度的变化。80年代后对《子夜》等社会分析小说的批评,其锋芒首先都指向它们的“理念化”和“真实性”。这一切看上去似乎是一个艺术问题,其深层却牵连着时代的文化政治。对《子夜》等社会分析小说“理念化”的指责,其实也与对这些分析得出的结论的怀疑有关。即便是上述引文中说到的读者心理中的“拒绝”和“缺失”,同样也是一种80年代以后的感觉。80年代以来对茅盾社会分析小说的批评,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折射了时代在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中所获得的解放与进步。在这一点上,人们认识的变化,又与新时期文学思想对于“阶级论”、“人性论”的重新认识有关。“阶级论”和“人性论”的对立,曾经是“左翼”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的一项重要分歧。革命胜利后,在持“阶级论”的左翼文艺思想得到全面肯定的同时,持“人性论”的自由主义文艺受到全面的清理。然而到80年代之后,随着阶级斗争思维的被放弃,文学认识中“阶级论”、“工具论”的影响逐渐消退,一直被当做批判对象的“人性论”,忽然获得了新的生机。文学思想中的这一变化,也反映在有关现代文学的评价上。80年代之前的现代文学研究,包括80年代一些“第二代学者”的研究,在评价茅盾和《子夜》时,肯定的多是他对时代重大主题的回应及其出色的社会分析能力,而对作品中那些较多涉及个人的因素(譬如颓废、色情),多持回避的态度;樊骏说:“和那些远离实际生活,一味抒发个人心灵的作品相比,茅盾的创作显得格外厚实沉重,具有深刻的思想主题,更经得住反复咀嚼。在革命的年代里,这种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触及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的作品,能够激发读者关于个人道路和民族前途的深入思考,并从中得出革命的结论,理所当然地受到更多的重视。”(12)80年代以后的新一代学者,则多贬低前者而更着意发掘其个人的、人性的一面。譬如有关吴荪甫形象的评价,除了极少的例外,在80年代之前,一直是建立在将其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典型”的认识基础上的,任何违背这一认识的看法,都可能被认为“在原则上包含了最大的歪曲”(13)。韩侍桁的文章将其看成“个人悲剧”,当即就遭到严厉批评(14)。80年代以后,随着评价的标准更转向人性的方面,韩的观点开始得到广泛的回应。王晓明说:“我对《子夜》读得越仔细,就越是不由自主地要把吴荪甫仅仅看做一个与我们相通的普通男子„„”(15)在他看来:“从概念出发进行创作”的茅盾,之所以能获得“部分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作品对主人公“软弱心理的细致刻画”,和作者过去的情感经验在暗中发挥的作用。“茅盾对《子夜》基本情节的构思过程,就是他的艺术个性和情感记忆逐渐参与决策的过程。那个最初激起他创作冲动的抽象命题,一旦进入他实践这冲动的具体过程,就无法再维持那种至尊的地位。”(16)所有这些理解也罢,辩护也罢,全都指向一个相同的方向,那就是从“人性论”的角度使小说获得新的理解根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80年代对茅盾的贬低和对沈从文的重新发现,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而这两人正是现代文学中“左翼”与“自由主义”、“阶级论”和“人性论”的代表作家。80年代以后的茅盾评论,显然是在沿着一条张扬其人性色彩的道路前进。在这样情况下,就连韩侍桁当年批评过的许多东西,如“极浓厚的罗曼蒂克的色彩”、“色情的人物与性欲的场面”,也开始获得了新的理解。在蓝棣之眼中:“《子夜》里富于艺术魅力的篇章,依然是茅盾一向比较擅长的浮浪青年,时代女性,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都市特产交际花的描写等等。”(17)而当这种解读进一步融入现

  代化的视野,在陈思和看来:“《子夜》最有价值的地方,恰恰是茅盾用他特有的一种理想、浪漫和颓废,来描述了上海当时的环境和文化特征,成为一部左翼海派文学的代表作。”(19)80年代以来对茅盾社会分析小说的重新评价,也与人们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反思有关。如前所述,《子夜》一出版,就有权威评论者将其与革命文艺传统联系在一起论说。50年代以后,《子夜》所代表的传统,更被看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80年代,人们首先在那些从前认为真实反映了生活的当代经典,如《创业史》《金光大道》《上海的早晨》等作中,发现了过分理念化的东西,既而追本溯源,找到了茅盾的社会分析小说。在当时看来,通过对茅盾小说的批评,人们似乎可以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主题先行,图解政治,重阶级、轻人性等,找到一种重新认识和拨正的途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前赞美于《子夜》的东西,现在几乎完全被颠倒过来,变成了未能克服的缺陷。从前认为真实反映生活的地方,如今发现不过是一种观念的推衍,从前备受称美的史诗性和阶级分析,如今看来,不过是某种乌托邦梦想和对某种权威观点的趋从附和。早在30年代,韩侍桁就曾对《子夜》的艺术性提出过一些相当尖锐的批评,1957年,钱谷融在一篇谈人物分析的文章中也对茅盾小说中存在的概念化倾向提出过批评(19)。但这些意见在当年都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到80年代末,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韩侍桁当年提出的观点几乎全都重新得到认同。带着一种“祛魅”的热忱,有学者宣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子夜》以其伟大的光芒照得我们眼花缭乱,使得我们忽略了对其文学水准进行客观判定。但是《子夜》的读者都有过很困惑的体验:这固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子夜》的相当多的篇幅可读性较差,缺乏艺术魅力”(20)。从瞿秋白、吴组缃到严家炎、樊骏,谈及茅盾,最为称道的就是作品透视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吴组缃说:“茅盾之所以被人重视,最大原故是在他能抓住巨大的题目来反映当时的时代与社会。他能懂得我们这个时代,能懂得我们这个社会。他的最大特点便是在此。”(21)叶圣陶说茅盾“写《子夜》是兼具文艺家写创作与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22),朱自清论及《林家铺子》和《春蚕》《秋收》,也称许前者“真可算得‘严密的分析’”,后者“‘分析’得细”。(23)到80年代末,这种社会学视角和科学分析的方法恰恰成为人们批评得最多的东西。茅盾创作《子夜》《春蚕》时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搜集材料,从前曾被当做作家“深入生活”的成功例证,如今却被看做他“失败”的原因之一。朱自清论及《蚀》与《子夜》时说过的:“前一本是经验了人生而写的,这一本是为了写而去经验人生的”(24),被或明或暗地反复引用,他的结论“我们的现代小说,正应该如此取材,才有出路”,却被忽略了。曾为捷克学者普实克反驳的夏志清观点——茅盾写作《子夜》《秋收》等作时,以“共产主义的批评方法”“代替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25),也获得了新的认同和表达(26)。在60年代研究者的眼中,《子夜》“成功的秘密”,还“主要地就在于作者能严格地遵循着一条结构艺术的基本规律:即根据主题的需要,根据中心人物性格发展逻辑,来安排各种人物事件,矛盾冲突和环境场面”(27)。在80年代末一些批评者眼里,有关的认识变成了:“《子夜》里体现伟大主题的章节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可读性较强的章节又都与主题关系不大。„„《子夜》的伟大主题与其艺术魅力,二者表现为一种分离状态„„因此,或许可以说,《子夜》是一部过于笨重的使人望而生畏的作品”,“一部高级

  形式的社会文献,因而是一次不足为训的文学尝试”(28)。其实,赞美也罢,批评也罢,反映的终不过是对作品的不同阐释。像《子夜》这样的作品,能引起不断重读本身,就说明着它的复杂性和重要意义。二、现代化视域中的茅盾社会分析小说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问题成为新的时代话题,随着现实生活领域市场化、全球化、都市化趋势的再度凸显,有关评论又开始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一次,人们更多是将茅盾及其社会分析小说放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中来看。如果说80年代以前有关茅盾的评论,多表现出一种仰望与拥戴的热忱,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评论,多表现出一种审视与解剖的严格的话,新世纪以来的评论,则更多了一种“了解之同情”。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茅盾社会分析小说的解读,始终存在着视角局限。一些方面的过度阐释,造成的往往是对另外一些方面的否认与遮蔽。80年代以前的社会革命解读,固然遮蔽了其人性的一面;80年代以来的人性化解读,则又走向了另一极端;就是近年来从都市生活、经济发展角度进行的阐释,同样也可能出现问题。譬如说茅盾是“现代作家中唯一具有鲜明的产业意识、金融意识的作家”大概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说茅盾小说揭示出“资本家是中国现代社会新生的生产力的代表”,“褒扬工业文明、否定农耕文化是茅盾创作的基本价值倾向”(29),则未免又落入了简单的政治判断。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不同视角的阐释,相互补充而不相互排斥,以更全面、客观地揭示茅盾社会分析小说的复杂意义,至今仍是一个需要研究者不断努力的问题。在我看来,茅盾社会分析小说仍然有着它的深刻性和现实启示性。但这深刻并不像许多阐释所说的那样,是从作品得出的结论,而是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矛盾本身,以及其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说《子夜》证明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此路不通,究竟是文本的内在逻辑,还是只是一种从作者自述开始就广泛流传的过度阐释,至今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部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常常会溢出作者的本意。说《子夜》要回答的是一些与社会革命有关的问题,并不妨碍它最终触及的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有长远意义的东西。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个写到工业化、都市化、全球化、市场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改造和冲击的作家,在《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社会分析小说中,他的笔触广泛涉及诸如全球化时代的产业发展、资本运作、市场争夺等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触及了伴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和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困局。中国社会其后的发展尽管相当曲折,但茅盾小说中描写过的许多东西,像股市风云、企业兼并、劳资矛盾、城乡差异、小资生活,农村经济的凋敝等,均具有超出1930年代的意义。这在今天的读者,已不难理解。90年代末,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在市场经济时代重读子夜”文章,指出:“任何一个在90年代重读《子夜》的人,都不难发现吴荪甫所面临的问题与当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之间的某种相似之处。中国在近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落后地位,注定了它的发展必然要面对外来资本的压力;中国长期的封建官僚主义传统,又决定了它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受到落后的、腐败的政治权力的滋扰。中国的经济要获得发展,必须克服来自这两个方面的困难。同时,解决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问题。如何转化压力为动力,并使政治权力的影响和社会情势朝着有利于发展

  的方向转变,就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30)文章发表时删去了标题中的定语,发表后也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然而近十年过去,文中提到的问题的某些具体方面虽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在一些方面却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关于这一切,这里或许已无须再谈。茅盾社会分析小说深刻性的另一面——也许是当下更值得注意的一面,在它所反映的随着传统生活秩序的解体,社会在道德伦理及信仰领域所发生的危机。现代化过程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当然不会只在政治、经济的层面,它最终也会深入到道德、宗教、伦理、美学等生存意识领域,而这同样也会对现实的社会秩序变化产生出一连串连锁效应。在这一点上,《子夜》的描写,同样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东西。更多的不说,仅就人物性格而言,吴老太爷的松脆,赵伯韬的腐化,吴荪甫的“铁腕”,屠维岳的阴险,杜竹斋的背叛,冯云卿的无耻,林佩瑶的感伤,林佩珊、范博文们的虚浮,仔细分析就都可牵连起一系列与现代化有关的信仰、道德、宗教、伦理、甚至美学问题。80年代末,为了说明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子夜》在“真实性”上的可疑,蓝棣之先生曾举冯云卿教女儿演美人计一节为例,分四步论证其“不是现实主义,只能是个讽刺故事”,所举四条理由,看上去全都是常情常理,譬如其四云“冯家还是个诗礼传家的家庭,怎么如此伤风败俗”(31)。然而“常情常理”之为“常情常理”,就在于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传统生活之下稳固的价值信念和道德伦理秩序,而《子夜》所写的,却恰恰是这些价值和信念从根本上发生动摇的时代。《子夜》的开头,范博文说“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一到“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32)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认识。从这种观点看,所谓冯云卿的伤风败俗,反映的恰恰是传统伦理秩序在新的生活现实中的溃败和破灭。而赵伯韬的腐化,则从另一方向说明着,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金钱支撑下的人欲,是怎样地贪婪和无所不用其极。至于吴荪甫的“铁腕”,屠维岳的阴险,杜竹斋的背叛,更是从不同的方面,活画出了资本主义生活中的经济关系是在怎样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怎样解构着传统生活的亲情伦理。对于“农村三部曲”,以及30年代作家笔下频频出现的“丰收成灾”故事,以往人们或从帝国主义侵略,或从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角度去解释,而很少意识到在这一切之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个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正在来临。随着它的来临,传统的中国社会也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存在下去。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的崩解,不仅会给农民的生活带来无法抵御的现实影响,而且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危机。茅盾30年代社会分析小说的一项重要贡献,就是写出了中国社会在面临现代化时所经历这种深刻的信仰和伦理危机。像人们通常认为的一样,《春蚕》中的老通宝,是茅盾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这是一个传统生活中的农民,和鲁迅笔下的阿Q不同的是,他的身上并无一丝游民习气。在养蚕、种稻等一系列的劳动中,老通宝遵循的始终是一种世代相传的人生观念,将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勤苦的劳动上,就是在他对“蚕花娘娘”的信仰和对“小陈老爷”的信赖里,也包含着长期稳定的农村生活培植起来的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恩之心——这些在启蒙者看来属于“愚昧”和“奴性”的东西,其实正是传统生活的伦理根基。王晓明认为《春蚕》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对老通宝心理的刻画,认为作品对“他对洋货的那种不可理喻的仇视,那大病一场后跨出家门时的陌生感,都写得相当逼真”(33),同时又对“这些描写和那个表现30年代农村破产的主题”有多大关系表示怀疑,在他看来,“在农村,像老通宝这样偏狭守旧的老人从来就很多的,不管遇上哪个动荡的时代,他们都会睁大一双惶惑的眼睛”(34)。然而,不论过去如何表述,今天的人们都不难认出,老通宝所遇到的问题,其实

  正是一个全球化、市场化的问题。由此来看,他“对洋货的那种不可理喻的仇视”,表现的或许正是一个全球化、市场化时代的到来,给原本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它所激起的心理反应;而“那大病一场后跨出家门时的陌生感”,也恰恰说明着他这一回遇上的并非随便哪个“动荡的时代”,而是传统生活及其伦理都不得不接受根本性的挑战的20世纪。决定着一个社会稳定的,固然有多种因素,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虽然算不得最基础的东西,但它的动摇,同样也会危及社会现实的秩序。从多多头的铤而走险,人们不难看出,一个失去了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勤劳致富)支撑的社会,将会出现一种怎样的局面。人们常常批评,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在有关农民暴动的描写上,茅盾的表现不能给人一种充分“真实”的感觉。然而,即便我们承认《秋收》《残冬》中有关农民反抗行为的描写,大半出自想象,“大多散乱粗糙”(35),也不能漠视它所传达出的那一种社会信息:随着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的解体、传统生活信念的动摇,如不能合理地调整社会结构,有效地解决与人们的生存及信念有关的问题,社会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场深刻的动荡。就此而言,《农村三部曲》的有关描写,或许至今还没有完全失去它的积极意义。三、有关新时期文学的反思及茅盾小说的启示意义茅盾社会分析小说的评价是一个文学史问题,但就其牵涉到的评价尺度而言,却始终围绕着80年代以来文学价值的一些基本观念。这些观念不仅决定了茅盾文学地位的浮沉,而且也影响着新时期文学的实际发展。80年代的研究者,曾经把茅盾当做一面镜子,借以检讨当代文学的得失。我们或许也可以借着对它的反思,对80年代以来文学价值的一些核心观念,如现实主义、“写真实”、“文学是人学”、“纯文学”、现代主义,以及在其影响下的文学发展本身,作一番认真的思考。让我们先看看新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新时期文学的“复兴”,从观念上讲,可以说发端于对“十七年文学中”两个屡受批判的命题——“写真实”和“文学是人学”的重新肯定。在80年代,“写真实”曾经一度被看做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灵魂。文学创作中“写真实”的恢复,曾经给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带来今天难以想象的活力。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这种对“写真实”的强调又常常和对作家主观能力的限定联系在一起。这是80年代茅盾批判的一个深层背景,也是制约着新时期文学取得更大成就的一个原因。从伤痕文学起步的新时期中国小说写作,一开始便沿着一条更注重真实的道路前进。但从“伤痕”到“反思”的社会小说,就其批判对象而言其实都在历史领域——即便是当代史也罢。80年代农村生活小说,对新的社会现实和人生体验的描写,确曾达到一个颇能令人注目的高度。《乡场上》《陈奂生上城》《人生》《哦,香雪》《鸡窝洼人家》《古船》《浮躁》《平凡的世界》„„一系列令人记忆深刻的小说,从不同层面对改革带给农村生活,尤其是农民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道德伦理变化的描写,曾经颇具深度,也颇能激动人心。然而,这些小说对农村生活变化的描写,同样主要体现在对其冲破旧体制、旧观念的艰辛与欣喜的描摹上。而对从根本上决定着他们未来命运的更大现实,即面临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趋势,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最终的处境,几乎并没有充分的自觉。虽然其中一些作品也写到了城市对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吸引,写到了他们为“进城”付出的道德和生活代价,但仍无力将农村生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困窘触探到底。而随着90年代之后社会生活和一代作家的远离乡土,这类小说本身也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活力。新时期文学中较早、也较多触及现实领域复杂的发展问题的,是所谓“改革文学”。按通常的说法,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的一个突破性贡献,就是刻画了乔光朴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形象。现在看起来,蒋子龙的这个“乔厂长”,无论其办事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的气度,还是振兴民族经济的梦想,都很像是一个新时代版的“吴荪甫”。然而,就小说所表现的经济意识而言,小说所完成的从根本上说来还不过是对新时期

  改革意识形态的一种拥护而已。其后《祸起萧墙》《沉重的翅膀》《新星》一类的作品,真正的意义也在对一种新的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关键词的政治意识形态的维护上。所有这些作品,对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茅盾业已深谙其事的“市场”问题,均显得相当无知,以致每到作品最后,问题的解决往往还是落在作者熟悉的政治及道德伦理领域。一旦改革的现实发展,超出了作者的生活经验、想象及政治承受力,“改革文学”便不得不不了了之。新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再一次引人注目,是在80年代至90年代之交的“新写实”小说之中。今天看来,这类小说在写出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临的精神迷惘,揭示普通人生活现状,正视新的生活经验和新的社会现实方面,确实取得了相当成就。然而,众所周知的是,这类小说除了表达迷惘,很少能够给人一种积极的感觉。在我看来,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区别,并不在其吸收了多少现代主义的表现元素,而在其对“典型化”的态度。传统现实主义从一种真理的符合论出发,要求文学作品对生活做出典型化的概括,要求作家塑造“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而在这种典型化的要求中,实际隐含的是对生活现象进行本质概括的企图。新写实小说的一大特点,正是回避对生活做出本质判断,回避对现象进行理性的透视和分析。而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存在着社会生活背景和文学思想上的双重原因。一方面,社会生活的真实走向(市场化)与国家体制(计划经济)的间隙,使社会普遍陷入迷惘,也使作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现实主义传统的有意疏离,也使他们不再有从事理性分析的意愿。从这一点上说,新写实小说是最反“子夜模式”的小说。从积极的方面看,面对变化中的生活现实,新写实小说通过对“典型化”的放弃,事实上是以回到现象真实的方式,远离了当代文学以对未来的高调期许美化现实的惯例;然而,问题的另一面是,在他们放弃这一切的同时,也一并放弃了对生活现象进行独立的前瞻的分析、透视的努力,使得这些小说看上去除了令人灰心丧气,很难给人一种较为积极的人生动力。90年代的所谓“现实主义冲击波”,虽然恢复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然而这些作品的致命缺陷,却仍然在对生活,尤其是生活的方向,缺少一种足够理性的把握能力,因而从根本上缺乏批判现实的勇气。譬如《分享艰难》的结尾,作者为克服改革中的困难,让为富不仁者与被侮辱被损害者一起“分享艰难”的描写,就是明显的一例。与之相似,新世纪以来的反腐败小说、农民工文学,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表现上,揭示了生活的不少矛盾,但作家的思想常常在对生活的感受和国家意识形态之间徘徊,对于新的生活现实,既缺少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又缺少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因而,即便是在茅盾的小说中,已经得到过较为深入的反映的一些问题,如资本运作、劳资矛盾等,到当代小说中,其认识往往不进反退,以致我们在当代文学中至今还看不到一部能够超越《子夜》的,真正直面中国现代化进程复杂性的小说。回顾8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可以发现,现实主义在追求“写真实”的同时,一直存在着对作家主观能力,包括社会分析能力、批判能力的限定,其原因或许就与人们对50年代至70年代小说以及茅盾所代表的社会分析小说传统的反思、批判有关。对“理念化”的警惕,某种程度上使文学远离了意识形态依附(这在新写实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同时也使它减弱了介入现实的力度。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真义,不仅在“写真实”,而且在作者对所谓“真实”的描写应具有其思想指向。“写真实”固然是现实主义的灵魂,但要判定什么是“真实”,却始终有赖于作者对生活现象的体认——直觉的感悟和理性的分析,而作者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体认,也不只出于认识的兴趣,而更牵连到他对现实的态度。从文学史看,尽管流行的文学理论已然为我们抽象出一个不带定语的“现实主义”概念,但真实存在的现实主义却从来都是具体的,对“现实”有所意欲的——或“批判”或“革命”,或“用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教育人民”,要之都不仅仅是展示生活现象而已。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切入“现实”的深浅,其实也与这种主体的态度密切相关。就此而言,新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一直有其软弱的一面。1936年,在一次和茅盾本人的谈话中,增田涉曾特别提及《子夜》的力度问题,认

  为“作者很有魄力,不能说深刻,但广泛注意到社会现实各方面的现实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是用了功夫加以揉合的。总的来说,《子夜》沿着时代和历史的方向来写,写得大胆,有层次,表现了作者的能力,或者说是粗犷的‘蛮力’。这种豪宕的作风,虽然并不流畅,甚而处处透出牵强的(或者说是拙劣的)咯吱咯吱的辗轧声,但作者视野宽广,以时代为整体作了细致的描绘,表现出大陆式的膂力”(36)。为增田涉所称美的这种力度,也是我们近些年的文学中所罕见的。80年代以来的文学并不缺少“力”的宣泄,从《你别无选择》中森森追求的“妈的力度”,到莫言、余华的小说,以及80年代中期充满“匪气”的影视,我们似乎随处都可看到文学对于自然和生命的这种“蛮力”的表现,然而,一到社会现实领域,这种“蛮力”似乎就会消失干净。一涉及“社会现实各方面的现实问题”,一涉及有关大众生活福祉的现实的政治经济领域,文学对生活的透视和概括,便变得相当疲软无力。在80年代文学的演进中,人道主义也曾扮演过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但人道主义思想中的个人主义一面,愈到后来愈显出其影响的复杂性。文学创作在关心人的名义下,抽空了这个人的具体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生活内容。面对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很多作家正是以“人性论”偏重“个人主义”的一面为理由,回避对关涉人的现实生存的具体问题的回答。在这样的潮流下,即便是一些切近人生的作品,也往往在反宏大叙事的名义下,远离了社会关怀,远离了道义担当;在反本质主义的名义下,放弃了对生活进行分析、判断的权力。这无疑是今天的文学委靡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观念,80年代的《子夜》批评者曾经认为:“严格说来,文学不会对那些政治经济关系本身有多大的兴趣,它的注意力始终对准了人的灵魂”(37),这样的说法在当时,自有其合理性。然而,面对今天的现实,需要问的恐怕是,在现实生活中,塑造或扭曲着人的灵魂的东西,又是什么呢?作为“人学”的“文学”,对“人”的关怀,是否可将作为日常生活基础的经济生活排除在外?新时期文学一开始仍然注重文学的社会意义。80年代中期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先锋文学对艺术自主性的追求将“纯文学”的观念推向极端,“虚构”代替了“真实”,“写什么”让位于“怎么写”,原来一直是主流的现实主义,逐渐失去原有的声势,而不得不让位于新兴的“现代主义”。在80年代,追求“纯文学”曾经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许多时候,正是在“纯文学”的名义下,新时期文学远离了庸俗社会学。然而,事情发展到后来同样发生了变化,和过于琐细、过于私人化的书写使文学越来越丧失了它的社会意义一样,一味沉醉于“叙事圈套”的“纯文学”,也使文学越来越远离了普通读者的生活和精神诉求。说得严重点,存在于这里的,其实是一种文学的自我阉割行为。在一些人看来,新时期文学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变化,所走的似乎是一条进化之路。然而,各种文学潮流的递变并不存在一种“进化”的关系。从某一角度看,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区别,或许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现实主义更关心人的生存可能与生活机遇,现代主义则更关心生存意义问题。在当代中国,固然需要对意义的追问,但就大众来说,目前更需要的可能还是对他们的生存可能和生存机遇的关注。在这一点上,茅盾及其社会分析小说,或许仍能给我们一些积极的启示。樊骏说茅盾的小说“凝结着时代的忧患和历史的动向”(38);普实克说:“茅盾善于抓住和反映现实,他对当前现实倾注了全部注意力,这是他的特点。世界上伟大的作家很少有像茅盾那样始终把自己的创作和当前的现实、和当前重大的政治和经济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茅盾经常从刚刚过去的年代所发生的事件提取素材,把他同时代人记忆犹新的事件刻画成艺术品。”(39)这一过去备受推崇的东西,如今已屡遭诟病,然而衡之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实际,这里隐含的许多东西似乎仍然值得作家们去深思。新时期文学发展到今天,其观念核心,无论是“写真实”还是“人性论”,抑或“纯文学”,都已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新审视茅盾及其社会分析小说的得失,或许已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注释:

  (1)(6)乐雯(瞿秋白):《〈子夜〉与国货年》,1933年4月2日《申报·自由谈》。(2)(21)吴组缃:《子夜》,《文艺月报》创作号1933年6月1日。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5页。(3)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现代》第4卷第1期,1933年11月。(4)(7)(14)何丹仁(冯雪峰):《〈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5)(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页。(9)(15)(16)(33)(34)(35)(37)王晓明:《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论茅盾的小说创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10)陈国恩:《鲁迅、茅盾的小说创作与时代精神》,《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1)王富仁:《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页。(12)(38)樊骏:《茅盾:现代中国文学的巨匠》,《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9页。(13)胡风语,见何丹仁:《〈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附记。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7)(20)(26)(28)(31)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8)陈思和:《浪漫·海派·左翼:〈子夜〉》,《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0页。(19)钱谷融:《人物分析——以〈林家铺子〉为例》,《语文教学》1957年第9期。(22)叶圣陶:《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1945年6月24日《新华日报》。(23)(24)朱自清:《子夜》,原刊《文学季刊》1934年1卷2期。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第213页。(2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版,第181页。(27)叶子铭:《谈〈子夜〉的结构艺术》,《江海学刊》,1962年第11期。(29)曹万生:《茅盾在当下中国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0)邵宁宁:《重读〈子夜〉》,《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32)《茅盾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0页。(36)增田涉:《茅盾印象记》,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39)普实克:《论茅盾》,《茅盾研究·2》,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

  

  

篇十三: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以后一本书为例其研究方式是选择从1895年以来具有重要意义的若干年份例如1921年19421948年等进行描述以这些关键性年份所发生的文学变化把百年文学进展贯通起来丛书整体为撰写更具有科学性的深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就总系中的任何单本著作来说都是对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某些重要阶段的深入研究

  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地位、路径和意义刘俐俐内容提要论文提出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旨在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探寻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的原因和机制。这一性质决定了文本分析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活动和方式,区别于一般的文学欣赏,区别于文学史研究、文学思潮史研究、以作品为核心的作家论、与时代同步的文学评论等其他文学研究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文本分析主要以优秀文学作品即文学经典为分析的对象。文学文本多层次立体结构性地存在,是文本分析的可能空间。文本分析的路径为由果溯因的诗歌学模式即语言学模式。文本分析需要采用方法,方法在文本分析中的功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具个性的艺术特征;运用方法进入文本分析,能够产生比较机制。方法论一般原理是文本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方法具体操作为走综合的路子,即各种方法对应于文本不同的层面,并且进入文本后互相结合和转换。文本分析的意义在于:深化对于叙事性文体诸如小说的见解;是文学史科学化的基础性工作;担当文化传承和文学理论传承的作用;是文学理论概括和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对于读者文学阅读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文本分析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式的性质和地位在各种文学研究活动中,对于文学作品尤其经典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活动和方式。在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常见到文本分析的踪影,近二十年来本土在借鉴基础上也经常采用这种研究方式。那么,文本分析的性质和地位何在?我们暂且试探性地为文本分析下一个定义:文本分析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活动,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探寻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的原因和机制。这种文学研究活动强调自觉方法意识,采取与文本相应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学理性分析,在分析中自然地转换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从研究者主体角度来看,其目的与文学鉴赏迥然有别。如果说,文学鉴赏的目的是为了阅读者自己的愉悦,那么,文本分析的目的则是探索研究文本的艺术价值。这种文学研究方式,从研究对象角度来看,是以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当文本分析工作开始的时候,已经是以认可了这个作品是值得分析为前提的。从工作的工具和方式的角度来看,由于文本分析是一种充满着理性的、对应着具体文学作品的、并且具有明确目的的研究活动,所以,工具即方法作为中介贯穿在研究者主体和研究客体之间。文本分析的上述性质来自于这种研究活动和方式具有其他文学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人类和文学最直接原始的关系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经验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现象。“以审美态度完成的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基本的阅读,在这种阅读中,“文学的艺术作品及其具体化不再是某种其他目的的工具而是成为读者的活动,尤其是他的意识和意识活动的主要对象”。[1]人类和文学作品的这种关系,确认了人类的主体性质和特点,即这种欣赏活动的根本性目的是为了欣赏者自己的主观愿望。欣赏者对作品的喜爱是基本前提,被其感染、激动,浮想联翩为其特点。文学欣赏在人类和文学的关系中显示出最基础最本真的性质。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人类开始文学研究活动,截至目前,人类对于文学研究的方式有很多种,中西方大致差不多,主要有文学史研究、文学思潮史研究、以作品为核心的作家论研究活动、与时代同步的文学评论等几种。(1)文学史研究是文学发展并丰富到相当程度之后的研究方式。文学史的主要任务是力求准确地描述和概括文学发展的线索和面貌。其基本方式是将散落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按照一定的文学观念,通过比较性的研究,排列出一个序列,给予其特定的文学史地位。首先,评价性是文学史工作的主要性质。文学史研究对于具体作家的评价立足在该作家全部重要作品的搜罗和概括基础上。比如,由戈宝权任特约顾问、易漱泉、雷成德、王远泽为编辑小组

  编著的《俄国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的“第十九章契诃夫”中分别用四节介绍了契诃夫的“生平”“短篇小说”《草原》《第六病室》和《套中人》“戏剧”“、”。在第二节“短篇小说”中写到:“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灿烂的珍珠。在他短短的一生里,写了七百多篇短篇小说,塑造了大约六千个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的活动,作家绘声绘色的笔触深入到俄国社会各个角落,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风貌。俄国短篇小说这种体裁,到契诃夫创作的年代,发展到了高度成熟、极为完美的地步。他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短篇小说,是他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最大贡献。”显然,这个评价是在对契诃夫全部作品概括基础上得出的。其次,比较是文学史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任何一位作家的定评都是与其他作家相互比较中得到确定的。比如,李白和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中均占有一章的地位,是在与初唐四杰、杜牧、王勃、王昌龄等诗人比较的基础上获得的。再次,比较的原则随着文学观念的改变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游国恩等主编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的《中国文学史》中,诗人李商隐没有专章。而到了由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的《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则发生了变化,“李商隐”和“李白”“杜甫”“白居易与元白诗派”处于同等文学史地位,提升到独占一、、章的文学史地位。一般说来,文学观念、比较和选择原则等发生变化和调整必然会提出重写文学史的要求。(2)文学思潮史研究在表面看来没有内在联系的一些文学思想、文学创作现象中发现具有连续性的思想潮流,描述其走向且给出历史性评价和理论说明。比较是文学思潮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文学思潮史研究以评价性为主,分析性次之。这种研究方式最典型的著作是丹麦的勃兰兑斯(GeorgeBrandes,1842-1927)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潮》。这部六卷本的著作,是对于欧洲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到19世纪上半叶这样一个从前现代向现代转折时期的法、德、英三国文学中“一个带有戏剧的形式与特征的最重要运动的发展过程”的著述。以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串联起这三国作家和他们的创作。在宏阔的视野中,运用心理分析、比较和相互联系的方法,对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给予了精到的品评。文学思潮史的研究在我国现当代文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著作,比如,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以后一本书为例,其研究方式是选择从1895年以来具有重要意义的若干年份(例如1921年,1942年、1948年等)进行描述,以这些关键性年份所发生的文学变化,把百年文学进展贯通起来,丛书整体为撰写更具有科学性的、深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就总系中的任何单本著作来说,都是对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某些重要阶段的深入研究。(3)以作品为核心的作家论研究是个案性质的批评。以对作品细致分析和批评为核心,但最终结论落脚在作家定位和评价。比较是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以特定的文学观念为依据,在比较中确定作家的地位。最典型的著作是利维斯(F.R.Leavis,1895-1978)的《伟大的传统》(TheGreatTradition)。利维斯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和比较的途径,对于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加以洞幽烛微的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描绘出英国文学的“伟大的传统”。在比较中确认了所谓的小说大家,即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三位小说作家,认为:“他们即是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之所在。”[2]利维斯的文学观念为,小说必须对人类的道德抱有关怀。法国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朗松(Lanson,Gustave,1857-1934)也是这样的文学研究者。我国自现代以来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作家所做的大部分研究,都属于这类研究,比如,赵逵夫的《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在古代典籍中钩稽关于屈原及其相关史料,以进一步阐明屈原生平及其时代的著作为典型以文本为核心的作家论研究。(4)与时代同步的文学评论主要从文学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评价和评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关注新近出版和发表的文学作品在当下社会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对于社会进

  步和文学发展的意义等,较多从功用角度品评判断。文学评论一般以社会学方法为主,侧重评论而不注重分析。并不执意追求学理性。我国当下发表于各种刊物和报纸上的跟踪性的文学批评文字大多属于这种研究方式。综上梳理启示我们思考:第一,侧重于宏观文学及文学思想发展脉络、侧重作家创作和地位、侧重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任务,都有相应的文学研究方式来承担。人类文学研究方式承担起了对于文学活动从作家到作品到读者各个环节的研究。第二,还有需要研究的领域需要特定的方式加以研究。这个问题来自如下思考:文学史上已有较高地位的作家的某部优秀作品的艺术构成及其特性,在哪种方式中予以研究呢?或者说,以具体的优秀作品为对象,探索和总结其中的艺术特性乃至进而获得对于其所属的文体的具体细致把握,这样的任务如何完成呢?显然,这不是简单的评价问题,或者说评价任务已经结束,继之而来的是分析的任务。那么,难道从来就没有理论家们涉足这样的研究吗?回答是否定的。让我们从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个现象入手:法国经典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绪言》中开篇就说:“本书研究的特定对象是《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叙事。“和一切作品、一切肌体”一样,《追忆》由普遍的或至少超越个别的要素组成,它把这些要素集合成特定的综合体,独特的整体。分析它,不是从一般到个别,而正是从个别到一般:……我在此提出的主要是一种分析方法,我必须承认在寻找特殊性时我发现了普遍性,在希望理论为评论服务时我不由自主地让评论为理论服务。”[3]热奈特从评论《追忆》入手,得到的却是《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这样的经典叙事学重要理论著作。即评论为理论服务。仅就我所阅读过的由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评论而升华为对于理论问题探讨的西方学者的著作就有瓦尔特·比梅尔(BiemelWalter)的《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美国著名的叙事学家希利斯·米勒(J.HillisMiller)的《解读叙事》(ReadingNarrative)中的第十二章以《追忆似水年华》为对象讨论“错格的谎言”。但是,这些著作,目前都是作为文学理论著作被认定的,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获得充分认识。而文本分析则可以承担这样的任务,在各种文学研究活动和方式中,文本分析以不可替代的作用占有自己的地位。二、文本分析的对象及对象存在样态分析艺术价值构成的机制,潜在的逻辑是以优秀文学作品即文学经典为分析的对象。文学经典是在文学史上经受住历史考验,被普遍认可的重要文学文本/作品。文学经典固然借鉴已有优秀文学的经验和成就,但是创造性远远大于借鉴性。这些文学文本/作品因艺术上创新和成熟而成为经典。文学经典形成原因很复杂。除去时代、文化、意识形态等外在原因之外,文学经典必然还有独属于文本自身的特性,也就是创新和成熟的因素。这些因素和特性值得研究。文学经典作为精神文化资源体现在:其一,滋养人们的精神。文学经典作为人类感情的库存,其中蕴含的人类感情丰富而且多样。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在《真理与方法》(TruthandMethod)中认为,历史流传下来的文物、传统哲学、经典文学等,都是历史流传物,这些东西一定能够向我们传递一些信息,并且具有教化功能,其教化功能通过历史流传物自身蕴含的人性的、普遍精神的有效张力而实现。历史流传物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加进去新的理解,新的理解不断地被融合到这个流传物中去,丰富着这些历史流传物。文学经典对于人们精神的滋养是其他文化形式不可替代的。其二,文学经典对于文学理论的价值。从文学经典中总结文学理论,是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前面已经涉及过法国经典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绪言》的研究方式。《追忆似水年华》的叙事现象非常丰富,出现了一些以前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没有出现过的创新的手法,可以从中提炼和概括出来普适性的理论,推进理论发展。由此,热奈特才说:“我觉得不可能把《追忆似水年华》当作一般的叙事,或自传体叙事,或天知道什么别的等级、类别、种类的普通例子来处理:普鲁斯特叙述的特殊性从总体上看是不可缩减的,任何推论在这里都将是方法上

  的失着;《追忆》只说明它本身。但另一方面,这种特殊性并非不可分解,从分析中得出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进行对照、比较或展望。和一切作品、一切肌体一样,《追忆》由普遍的或至少超越个别的要素组成,它把这些要素集合成特定的综合体,独特的整体。分析它,不是从一般到个别,而正是从个别到一般……”《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在文学理论中的学术价值已经表明,《追忆似水年华》不仅对文学作出贡献,而且对文学理论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爱玲的《金锁记》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文本。笔者曾经在《“金锁”隐喻与诗性的故事——张爱玲〈金锁记〉的文本分析》一文对其做过文本分析。发现故事情节设计明显地呈现为平衡结构,即曹七巧吸收聚集恶与释放恶的两个阶段所组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平衡结构。人物的形象就在这个结构中臻于完成。表层叙述结构来自深层原因,深层原因就是曹七巧在这个平衡中运行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此外金锁意象在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而以往的文学理论对于这些问题尚未做出很好的回答。[4]这些现象都印证了文学理论的诞生脱离不了具体的文学现象,任何一个理论命题的诞生都有特定的原始语境。文学经典对于文学理论的价值有待于深入开掘。文学经典即文学作品存在样态是怎样的呢?确认对象的存在样态,是文本分析的基础。关于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中西方学者曾经不约而同地深入探讨过。西方20世纪文论中,波兰现象学家英加登(R.lngarden)在《文学的艺术作品》和英美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ReneWellek)沃伦(AustinWarren)在《文学理论》中,都大同小异地提出了文学文本的层次结构问题;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NorthropFrye)《批评的剖析》中则提出了相位的理论,从若干层面进入对文本的思考;中国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的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提出“先标六观”的思想,认为文学批评可以从六个角度进行。这些理论依据不同哲学体系基础,对于文本或者是从若干层次构成的结构,或者从诸多侧面加以把握。从理论的共同点来看,英加登和韦勒克、沃伦可以看成是一个理论平台上的理论家。作为现象学派的理论家,英加登虽然师从胡塞尔,但是他不赞成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他希望确立独立于意识的实在世界的存在,而反对把知识的基础建立在纯粹的意识之上,并进而认为,我们认识对象的方式取决于它的存在方式与结构形式。英加登首先排除了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物理主义思路和心理主义的思路,以此为基础提出“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构成”确证他的文学作品是以结构的方式存在的思想。韦勒克和沃伦借鉴英加登思想基础上,对于作品层次的归纳如下:第一,声音层面,谐音、节奏和格律。第二层面,意义单元,意义单元决定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文体的规则。第三层面,意象和隐喻,这是所有文体风格中可以表现诗的最核心的部分。由这部分转换成第四层面,也就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他们把这样虚构的、象征和象征系统称为诗的“神话”。加拿大原型理论家弗莱则远距离地从宏观视角来考察文学作品。弗莱从意义和叙述这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层次分析。他首先把文学艺术界定为“假设性的语辞结构”,然后提出文学作品具有五个关联域,他称之为“五个相位”。分别为文字相位,也就是文学作品内部各词语和各象征间的关系,意义是内向的和含混的。描述相位,也就是文学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描述、论断和教诲作用,意义是外向的、明晰的。形式相位,也就是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假设性的语辞结构对它所模仿的自然和真实命题的关系。在最接近真实的事实的一极和最虚构的一极之间,存在多种具有差别的类似于过渡色一样的形式。神话相位,这是文学自身的继承关系的体现,于此相位弗莱提出了文学原型的概念。总解相位,也就是文学作品同全部文学经验的关系,这是一个原型比较集中的阶段,多种原型密集地形成一个“原型中心”,反映了人类普遍的经验和梦想。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六观”的思想早在公元5世纪就聚焦在20世纪西方学者关于文本结构性存在这个问题上。关于“六观”,刘勰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述既形,则优劣见矣。”

  [5]刘勰认为,六个方面与文学作品整体具有机联系。六个方面是可以进入文学作品的路径,在“面面观”中可以获得对文学作品整体的把握。位体基本是作品的题材风格与作品内涵、主题相互协调适应的问题。置辞基本是作品的语辞,用字修辞的问题。通变,基本是文学作品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奇正基本是肯定以正驭奇,也涉及正统与新奇的问题。事义基本涉及作品中的材料、人物、事物等种种内容,以及典故的运用问题。宫商基本涉及的是作品的音乐性问题。总括韦勒克、沃伦、英加登、弗莱和刘勰关于文学作品的多层次立体结构或者面面观思想,可以概括他们对文学性存在于诸多层面的见解。大致可以表述为文学作品存在于一个由语言构成的多层次的立体的结构中:各个层次分别为:1.语辞所具有的语音和语义。2.句子和句子所组成的意群,这是重要的贮存文学性之所在。3.已经形成的形象或者意象及其隐喻,其中已经具有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意义。4.文学作品的客观世界。这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5.“形而上性质”(崇高的、悲剧性的、可怕的、神圣的)虽然不是以阅读可能意识到的对象样式而直接出现的,但是也是生成文学性的因素。确定文本多层次立体结构存在对文本分析的意义在于:第一,为文本分析从“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来探索艺术价值构成开拓了思路。第二,确定层次性存在,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分析不同的层次,并且在文学作品的各层次间进行对话和交往,形成批评话语的间性。也就是意味着拓宽了文本分析方法介入的空间。那么,为什么叫做文本分析而不叫做作品分析呢?确实,文学经典是文本分析的主要对象,文学作品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存在着,是一个假设性的语词结构。那么,既然文本分析是不同于文学史研究、文学思潮史研究、以作品为核心的作家论式研究以及一般的文学评论的一种特殊的研究方式,那么,在另外一个维度上,即从文学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如何界定作品呢?这就需要辨析作品和文本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回答为什么叫做文本分析。作品和文本的区别及联系何在?罗兰·巴尔特的一篇论文《从作品到文本》[6]是我思考的主要借鉴材料。罗兰·巴尔特认为:作品是感性的,拥有部分书面空间(如存在于图书馆中);文本则是一种方法论的领域。文本是基础,依据文本进行想象的产物就是作品,也就是文本被阅读就成为作品了。文本是对符号的接近和体验,作品则接近所指(signified)。也可以认为,作品自身作为一般符号发挥作用并代表了符号文化的一般类型。文本则相反,常常是所指的无限延迟(deferral):文本是一种延宕(dilatory);其范围就是能指部分。……从词源上讲,文本就是编织物的意思,textus,意谓“织成”,文本就是由此转义而来。每个文本,其自身作为与别的文本的交织物,有着交织功能,构成文本的引文无个性特征,不可还原并且是已经阅读过的:它们是不带引号的引文。作品则是在一个确定(filiation)过程中把握到的。在借鉴罗兰·巴尔特思想基础之上,我对“作品”和“文本”联系和区别的理解是:文学作品(work)可以被视为文学家创造活动的最终成果,意指源自特定的作者,具有文学属性并蕴涵特定意义的语言构造。文学中的文本概念,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的具体语言形态本身。“作品”与“文本”二者的内涵和所指皆有部分的重合,重合在于都是指称一个特定的语言构造形态。二者的区别是,作品,是指某位作家所创作的,并且被读者所阅读了的,与审美价值相联系的文本。文本,更侧重于语言形态本身,是没有被任何一种审美阅读所具体化了的语言形态,如果探寻艺术价值,只能在文本中进行。三、文本分析的路径与方法1.面对文学经典的研究路径问题。我们说某作品是文学经典,意味已经认可了它的价值,可见研究文学经典是以效果为逻辑起点。这与文学经典研究的路径问题相关。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所提出的共时语言学理论,把语言作为一种功能系统来理解,从共时的角度观察语言,努力把这个系统中使得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得以存在的规则和程式说清楚。即从语言效果出发,说清楚效果如何产生。这个思路被文学理论家们所借鉴,并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来。当今西方文学批评界的活跃而有影响的理论家、美国结构主义文论家、康乃尔大学教授乔纳森·卡勒

  (JonathanCullero)在他的理论著作《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LiteraryTheory:AVeryShortIntroduction,1997年出版)中明确提出:“在文学研究中也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基本区别,就是两个课题的区别:一个根据语言学的模式,认为意义就是需要解释的东西,并且努力证明为什么意义会成为可能,另一个与其相反,它从形式开始,力图解释这些形式,从而告诉我们这些形式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诗歌学和解释学的对比,乔纳森·卡勒指出语言学的模式形成文学研究中相应的诗歌学研究模式,而文学研究中的解释学的模式则是从法律和宗教领域中借鉴的。在法律和宗教领域里,人们试图对具有权威的法律文本和神圣的宗教文本加以解释,目的是对如何行动做出决定。乔纳森·卡勒认为:“诗歌学以已经验证的意义或者效果为起点,研究它们是怎样取得的。而解释学则不同,它以文本为基点,研究文本的意义,力图发现新的、更好的解释。”他进而指出:“以意义或效果为出发点的方式(诗歌学)与寻求发现意义何在的方式(解释学)有着根本的区别。”[7]乔纳森·卡勒给我们描述出了面对文学经典可能有的两种姿态。其他一些理论家比如英国文学理论家燕卜逊也谈到过,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解释。文学经典在漫长的历史隧道中如何逐步被经典化,这需要从文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甚至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和解释,除却复杂的外部原因之外,必然有它们成为文学经典的内在依据。我们目前的研究模式应该是诗歌学的,即说清楚艺术效果形成的原因。怎么说清楚呢?我们以往习惯运用单一的社会学方法,其研究结论一般都属于社会和历史,与探索艺术效果形成原因相距甚远。文学经典其构成中艺术特性的含量大,艺术手法和现象丰富,对于各种批评方法的承受能力强。即各种理论和方法在运用对文学经典分析过程中更能得以发挥自己的力量。诗歌学研究与方法的运用密不可分,分析会有丰富的意外发现。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文本艺术特性的蕴含非常丰富复杂。笔者在《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中分析废名《桃园》的时候,发现王老大在街上买的玻璃桃子被孩子撞碎后,出现了一个隐喻效果,暗喻在家里的女儿阿毛死了。由此笔者联想起另外两个短篇小说几乎同样的艺术效果。一篇是爱伦·坡的小说《椭圆形的画像》,一篇是我国当代作家聂鑫森的小说《呼儿湾童话》。这两个作品也都能引起神奇的联想,这是隐喻所产生的功能,即描写一处的物象以喻另一处的物象。或者说都充分利用了意象,或者用一个意象置换另一个意象,如《椭圆形画像》。或者用一个意象比喻另一个意象,如《呼儿湾童话》《呼儿湾童话》借用两个形象描写在同一时间里两个空间中发生。的同一性质的事件,这个效果与《桃园》的效果一致,是同一种效果的会通现象。诗歌学研究的路径是总结和归纳工作。如果我们纵览人类认识方式和科学研究史,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即某些时期人类的认知方式和研究方式以对现实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和抽象的思维逻辑为主。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归纳逻辑打破了演绎逻辑的垄断。15-16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中,培根指出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原则的归纳法更有助于科学发明。他奠定了科学实践观点和归纳方法的基础,美学才有可能由玄学思辨的领域转到科学的领域。后来,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政论家、哲学家博克也是放弃演绎思辨逻辑而改用归纳思维,而成为英国经验派美学的集大成者。可以说,当文学作品丰富和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从中总结艺术特性,就到了以归纳和总结为主的时期了。归纳和总结与发现并行不悖。2.文本分析中为什么要采用方法?文本分析是学理性工作,是探寻文学文本艺术价值构成机制的工作。方法是抵达探寻文学作品艺术价值构成机制的工具。方法在文本分析中具有怎样的功用?第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具个性的艺术特征。方法是理论的另一表述。任何文学理论都是对于文学现象的发现、概括和提升。相对于文学现象,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关于文学作品的文学理论就是可以用来分析文本的方法。比如,金圣叹的“草蛇灰线法”就是对于叙述结构的理论概括,不过就是概括比较形象化而已。文学经典凝聚了作家的创作经验、艺术技巧和创新。作家积累了大量的艺术经验,作家们追求不同于以往的表达方式。他们的艺术创新

  及对文学的理解凝练在文本中,文本就是他们表述的方式。但是,他们不善于用概念和范畴表述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对此,一些卓有成就而又能深刻认识作家的理论家认识得很清楚。比如,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叙述话语·后记》中说:“但我认为我们不应盲目相信一位作家,……一位大艺术家的美学意识可以说从来跟不上他的实践,这仅仅是黑格尔以密涅瓦之鸟的迟飞为象征的启示之一。”作家们既富有艺术创造性而又不善于理性地概括表达的特点,呈现在他们作品中,就是在他们作品中“可以清楚看出其中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尤其因为违反常规和审美创造在他作品中往往是不由自主的,有时是无意识的……”[8]。理论家掌握了理论,在对具有创新性的文本分析中会有所发现,即发现原有的概念范畴无法解释和覆盖的文本现象,诸如叙事的方式,故事结构的独特等,不仅发现了,而且用理论来为发现命名。比如,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克劳德·布雷蒙曾经提出过一种小说“三合一体”的假设,即任何小说都可以被概括描述成一种原子系列三阶段纵横交错的“三合一体”模式:这是最一般的叙述结构模式,也是我们分析文本经常采用的方法。在对不同文本分析中,可能发现其具体运用特点并予以总结,由此使“三合一体”模式细化了。笔者曾经运用“三合一体”模式分析过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催粮差》,发现赵树理自有他的艺术创新:将失败和成功两种情形都写得生动而有趣,每个情形都是一个可以单独阅读并具有可读性的故事,但又不是选择其一作为故事的全部,而是将两种情形组成一个更为完整深刻的故事。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分别承担了一个笨人一个聪明人这样两个人物的刻画,赵树理在笨人故事和聪明人故事的组合中,表明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社会的干预。这样,我们在实际上就为赵树理的《催粮差》的艺术特性命名了。我们可以说,这是综合运用“三合一体”模式,将成功与失败创造性地组合,以及在组合中呈现干预性和批判性意义。第二,运用方法进入文本分析,能够产生比较机制。道理很简单,某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现象的总结,与其他现象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或相似,或有所重合,或者虽然有较大差异,但又有某些方面的相似。这样,运用某种方法分析文本的时候,会联系其他文本,由于面对生动具体而且多变的文本,所以分析中势必使方法细化了,从而有了更多的发现,相应的产生出若干个更加贴切该文本特性的命名。比如,克里斯蒂瓦提出了互文性概念,Anytextisconstructedasamosaicofquotations;anytextistheabsorptionandtransformationofanother.Thenotionintertextualityreplacesthatofintersubjectivity,andpoeticlanguageisreadasatleastdouble.[9]“任何文本都是由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互文性的概念代替了主体间性,诗学语言至少可以进行双声阅读。)互文性概念提出后,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经广泛地被批评家所用。但事实是,优秀文学作品总是创造性地使用互文。笔者在《意境和格调:艺术价值的主要来源》中分析沈从文《菜园》的时候发现,这个作品的淡远宁静、蕴藉而且充满书香气息,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互文手法的运用。比如儿子儿媳被杀害后,“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主人对花无语,无可记述。”一个“对花无语”,此处无声胜有声。效果来自与我国古典诗词几个典故的互文性。比如五代南唐冯延巳的《鹊踏枝》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代柳永的《雨霖铃》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再比如,叙述到王太太和儿子在菜园中散步,“在微风中掠鬓,向天空柳枝空处数点初现的星,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这里是与唐朝的王勃的《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互文。其实,克里斯蒂瓦说的互文性并不局限于某一文体。这只是一个思想,在具体运用时需要对应具体文体。在分析《菜园》时我自然地提出了,小说的互文性和其他文体比如汉语的散文、诗歌的互文性是否有所区别呢?分析结果是,《菜园》中互文含而不露,每个互文的点,犹如一个个刚刚露出来一点的线头,叙述并不将全部线条(内容)都拉出来,

  也不发表议论,但是在露出来的线头上能隐隐约约感到没有完全言说出来的内容,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向前推进故事情节。一般读者在阅读中有含蓄蕴藉的感觉,文化修养深厚的读者又有自己伸展这些典籍的空间,这符合小说含蓄的文体要求。如果在散文中,则可能是要将“落霞孤鹜”这个典故彻底展开了。比如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大家王充闾的散文《回头几度风花》,叙写了自己从童年开始几度在风花满天时节的心绪。写到“只觉得年华老大之后,面对着残红委地,落英缤纷的衰凉景色,总有些‘春归如过翼’‘流年暗中偷换’的丝丝怅惋。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不佩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感受力的敏锐与表现力的高超。她在一首调寄《清平乐》的词里,通过她在梅花面前的表现,刻画出自己青少年、中年、晚年心态的变化:‘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此时她在汴京,正处在待字闺中和新婚燕尔的花季,每当雪飘飞絮、梅吐清芬之时,她总要满含着盈盈笑意,如醉如痴地把那独占春先的梅花插在青丝秀发上。一个‘醉’字,就把小儿女春闺嬉戏的情景刻画得活灵活现……”接下去,又分别叙写了李清照中年所写的“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晚年所写的“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王充闾对李清照晚年的这阕词评述到:“在这里人与花的命运是相互映照的,花犹如此,人何以堪!‘看取晚来风势’,也正是词人审视自己晚年颠沛流离的处境和国亡家破的形式。”[10]可见,散文不是仅仅露出一点线头,而是将露出的线头彻底拉出来,和所引的典籍的作者感情融合为一体,散文作者就此发表议论和感慨,或者说,散文放弃了含蓄而选择了倾诉和抒情。不同文体运用典籍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手法。3.运用方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就是文本分析运用方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分别为:(1)方法的合目的性原理。黑格尔说:“方法不是某种跟自己的对象和内容不同的东西”,方法是“对象的内在原则和灵魂”。(2)方法的两极否定原理。所谓两极否定,就是否定表现在目的里的直接的主观性,否定表现在方法里的直接的客观性。(3)方法的层次性原理。既有适应于所有研究对象的最一般方法,也有适应于具体对象的特殊方法。而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需要结合。下面我仅就“方法的层次性原理”展开。前面我们在讨论“文本分析的对象及对象存在样态”的时候,已经获得共识:文学作品存在于一个由语言构成的多层次的立体的结构中:各个层次分别为:1.语辞所具有的语音和语义。2.句子和句子所组成的意群,这是重要的贮存文学性之所在。3.已经形成的形象或者意象及其隐喻,其中已经具有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意义。4.文学作品的客观世界。这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5.“形而上性质”(崇高的、悲剧性的、可怕的、神圣的)虽然不是以阅读可能意识到的对象样式而直接出现的,但是也是生成文学性的因素。既然文本存在于多层次中,那么,对应于每一个具体层次,都会有最适合的方法。比如,原型理论作为方法,最适合在第3、4层次展开分析,叙事学、结构语义学等方法最适合在第4层次展开分析。让我们以老舍短篇名作《断魂枪》分析为例来说明,笔者在《“不传!不传!”的魅力与“最后一个”的阐释空间》中,采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三个人和一桩事,即沙子龙不传“五虎断魂枪”而得到心理平衡,王三胜和孙姓长者没有看到沙子龙操练这套枪法而心理不平衡。这是从故事结构,即在第4层次展开的分析,继而又采用叙事学理论分析“第三人称的叙述与个人情调的互渗”。从“文学作品的客体世界”进而采用故事模型理论分析沙子龙由于不传“五虎断魂枪”而成为“最后一个”的原因。沙子龙何以成为“最后一个”成为空白点。小说的艺术价值最根本之处就在于此。[11]各种分析方法互相转换并且结合,由分析最终走向了对于老舍艺术追求和自身心理历程的审美评价。提出方法的结合和转换,这是走综合的路子。综合需要时代条件。目前,各种学术思想及思潮、方法空前丰富,并且形成了当代学术视野,这为综合提供了条件。20世纪60年代,托多洛夫在评论自己的学术生涯的时候就提出过:“现在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的时代,新的方

  法已不占统治地位,各种旧的方法也并未被否定,原因是各种方法的好的方面都已被普遍接受,学校课堂上都介绍它们,并被文学研究者所使用。所以现代文艺理论研究,从方法论观点看,正走向综合。不存在单一的方法,大家使用各种方法进行研究,所以很难说哪种方法占主导地位。当然,所谓综合,并不是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方法,而是在研究中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综合是一个总的倾向。”[12]可见,20世纪60年代各种批评方法层出不穷,视野空前开阔,提出综合思路也是时代使然。这更可以证明目前文本分析理论需要的综合路子。四、文本分析的意义1.通过分析所获得对于一个个具体文本的看法,形成相互比较和参照,从而深化对于叙事性文体诸如小说的见解,而且能够看出不同时代不同语言的文本不约而同之处。下面让我们看一组小说的文本分析。所谓一组小说,分别是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巴金的《复仇》,牛僧孺的唐传奇《周秦行记》。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有两个叙述者,其一是“我”,我讲述了和伊凡·瓦西里耶维奇等几个人一起聚会的一个场面,这个场面是一个谈话的现场,大家都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一个人的生活成为这样而不是那样,并不是由于环境,“问题全在偶然事件”,这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伊凡·瓦西里耶维奇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看法,肯定有他独特的经历。于是,伊凡·瓦西里耶维奇作为另外一个叙述者,叙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小说的内核。谈论的现场及其进展,人们的插话等由“我”讲述了出来。巴金的《复仇》包括叙述者“我”在内,共有三个叙述者。分别为我,医生和福尔恭席太因。核心是福尔恭席太因以遗书的方式讲述他的复仇故事,医生又讲述了福尔恭席太因的故事,并且认为“最大的幸福是复仇”,而我则是在和医生等几个朋友在老友比约席的乡间别墅相聚时,“有一次我们不知道怎样谈到幸福上面来了”,一个话题出现了,就此问题个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听到医生讲述了福尔恭席太因的故事,现在以“我”的第一人称讲述出来。牛僧孺的唐传奇《周秦行记》。以第一人称“牛僧孺”叙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不至。更十余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香气,因趋进行,不知远近。见火明,意谓庄家。更前驱,只一大宅……”这就走进了汉高祖的妃子,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的庙里。在这庙里分别与诸位不同朝代的女鬼们相会,她们分别是:汉高祖妃子戚夫人、汉元帝时的王昭君王嫱、魏晋南北朝时明帝萧鸾子萧宝卷的爱妃潘贵妃、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太真以及西晋卫尉石崇的宠妾绿珠。一个薄老太后领着四个帝王的嫔妃,和唐朝的牛僧孺会面了。用薄太后的话说:“牛秀才邂逅逆旅到此,诸娘子又偶相访,今无以尽平生欢。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赋诗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予牋笔,逡巡诗成。薄太后诗曰:“月寝花宫得奉君,至今有愧管夫人。汉家旧是笙歌处,烟草几经秋复春。”王嫱诗曰:“雪后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垂新。如今最恨毛延寿,爱把丹青错画人。”戚夫人诗曰:“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杨太真诗曰:“金钗坠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御床。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宫不复舞霓裳。”潘贵妃诗曰:“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邺宫非。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绿珠诗曰:”“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翠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叙述者“余”也赋诗一首,这首诗可看作是对这场不同朝代阳世与阴间诸鬼见面赋诗的意义,以及诸位女鬼心情所作的一个总结,“余”诗曰:“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传奇结尾处写道:“太后使朱衣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时始明矣……”这篇传奇想象奇特,采用人鬼相聚对话,而且叙述的结构是故事套故事,每一位女鬼的诗都是第一人称写就,这些诗不是怀古诗,而是第一人称的咏史诗,每首诗就是一个主人公本人讲述的故事,所以,形成了分别由汉代,魏晋时代,以及唐代不同时空故事的汇聚。这三篇短篇小说的共同之处在于:1.都是一群人(或者一个人与一群鬼)相聚,然后一个人出来向小说读者讲述了他们相聚这个故事,而他们的相聚中又有人讲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故

  事,在《周秦行记》中则是几个女鬼又各自讲述了自己的故事。2.均为第一人称叙事。因为有若干层次的故事,所以,也势必有若干层次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在《复仇》中甚至有三个第一人称叙述者。3.故事套故事为基本的叙事策略,最外层的故事是一个讲故事的现场。不同之处在于《舞会以后》中有两个故事叙述者,《复仇》中有三个故事叙述者。《周秦行记》中有若干个故事叙述者。又分为两个大的层次,一个层次是“余”牛僧孺,一个层次是各位女鬼。《复仇》多层叙述产生特殊的艺术力量,“幸福”话题由此在当代延伸。4.作家显然在追求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希望能自由穿梭在不同时空之中,并且让不同时代的人们能互相对话。由此和读者一起体验时间和空间变化所产生的沧桑感。5.唐传奇更为奇特的想象是采用不同时代的嫔妃诸鬼与闯入薄后庙的现世人的汇聚和对话,这样就解决了大跨度的时代与人生的有限,而又要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这样的两难困境,让亡灵成为无时间限制的讲述者。从这一想象方式,可以看出唐人小说很重视第一人称叙事以及大胆奇特的想象。[13]2.文本分析是文学史科学化的基础性工作。文本分析重在探索艺术价值形成的机制,不断地抵达文学的艺术奥妙,其分析结果,将会重新更正和补充文学史的已有评价,使文学史更为准确和科学。苏俄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家特尼亚诺夫在《关于文学的进化》(1927)一文中说过:“文学史要最终成为一门科学,必须具备可靠性。”[14]事实是,文学史家对文学历史的描述以及对于作家的评价都是相对准确的,罗宗强先生在论文《文学史编写问题随想》中就说:“再一个问题,是作者的立脚点、他的文学评价标准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对于文学发展史的描述,也即影响到这种描述是否符合于历史的真实。“除了标准之外,从什么层面、什么角”度去观察和描述文学史,也是一个影响文学史的真实性的问题。……除了评价标准之外,文学史撰写者的爱憎感情,亦必影响文学史的描述的真实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全视觉地”描述文学现象,还是特定视觉描述文学现象,也必然影响文学史的真实性。”“以上种种问题,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意编排文学史,而置文学史实于不顾。而是为了说明,在存世史料的认真清理之后,我们对于文学史的认识,也只能相对的真实。这一点,是想要说明,这种相对的真实,存在着不同层面,存在着多种理解和描述的可能性。”[15]例如,近十多年来,学者们运用包括一些新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对于李商隐诗歌进行学理性的分析,比如,将李商隐的诗歌与李贺的诗歌的比较中,运用了数字统计的现代方法发现:“李贺个性极强,在失落中追求心理上的补偿,有很强的感官欲求。所写的物象,往往具有特别的硬度和锋芒。又多用颜色字,瑰丽炫目。李商隐则是虽美艳而又少给人色彩刺激。比较两人诗中色彩字使用的次数和频率,很能看出双方的区别。李贺红、绿、青、紫四种颜色字使用的频率是李商隐的2.3倍,其中红、绿二色为3.3倍。可见一追求颜色刺激,一比较淡雅。”[16]再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的《中国诗学研究——李商隐研究专辑》(第2辑)中收有吴振华的论文《李商隐近体诗运用虚词的艺术成就》中分析到:“李商隐的近体诗,历来被认为是具有缠绵宕往之致的,这与他在诗中大量而巧妙地运用虚词不无关系。最能代表他诗歌主体风格的是近体律绝,而他的绝大部分诗歌中均有虚词的镶嵌。据粗略统计,其全部近体诗歌中,虚词的用例超出1200句,占他全部诗歌总句数(5772句)的五分之一强。下面是来自《全唐诗索引·李商隐卷》义山诗中经常使用频度较大的前23个虚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认为:“一、李商隐拥有自己的意象群。所用的意象在色调、气息、情意指向上有其一致性。二、李诗技法纯熟。声调的和谐、虚字的斡旋控驭,事典的巧妙组织,近体在形式上的整齐规范,都增加了诗脉的圆融畅适。三、情感的统一。那种孤独、飘零、惘然、无奈、寥落、伤感的情绪,浓郁而又深厚,弥漫在许多诗中,使诗的各部分得以融合、贯通,成为浑然一体。”在这样全新的文本分析中,李商隐的文学史地位由此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由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四卷本的《中国文学史》,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的一节地位,在中国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由袁行霈主编的四卷本的《中国文学史》其中的第二卷中的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中,李商隐占有了一章的地位,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处于同样的地位。这一章对李商隐的评价是:“李商隐,他在中唐已经开始上升的爱情与绮艳题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等方面,把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李商隐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多方面成就。”“李商隐是一位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由于时代的衰颓和晚唐绮靡繁艳的审美趣味的影响,其时像盛唐那种饱满健举、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已不能重现。于是,对含蓄蕴藉的幽约细美的向往,被李商隐发展为对朦胧境界的追求,而盛唐的壮丽,则转而为凄艳。”3.担当文化传承和文学理论传承的作用。文学的传承,除了文学作品被一代代的出版家不断地出版,还有就是文学史、作家论研究性著作等。文本分析也是文化和文学理论的重要传承方式。回顾文化典籍,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以文本分析方式传承的。比如,金圣叹的小说戏曲评点,在他的《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他既是《水浒》《西厢》的阅读者,同时也是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他所刊刻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是一个删改本。他将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全传》删去四十九回,又改动目次、润饰文字,诡称乃施氏原本。这个本子最后完结于梁山伯英雄排座次,截取了作品的精华部分,克服了《水浒全传》拖沓毛病。这意味着他已经创造了另一个《水浒》。同时他还是批评家。从形式上看,金圣叹的《水浒传》小说评点,前面有序言、读法,每一回有眉批、夹批与回评。《读第五才子书法》是全面地比较系统地表述金圣叹自己文学观念的文字,眉批和夹批是即兴性质的,包括随文释义,有感想评价。回评则是集中讨论一两个话题。现在的读者,在阅读《水浒传》的时候,在实际上是连带着将这些评点部分一并阅读的,而且,对于研究者来说,他在既有感悟式的方式,也有说理分析的方式中,现在这些都成为考察那个时代文学思想的珍贵资料。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就是这样在评点中传承了下来。和其他纯粹的古代文学理论比如李渔的《闲情偶寄》等共同组成文学理论资源。4.是文学理论概括和提升的基础性工作。理论相对于文学现象永远是落后的,文本分析在探寻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理论概括困难的现象,这表明该文本的叙事方式、视角,或者结构方式等尚未被诸如叙事理论、结构主义理论,或者原型理论注意到,理论无法覆盖这样一些文学现象。这时,分析已经不是理论为评论服务,而是评论为理论服务。即从某一具体文本的分析提升为普适性的理论。反观西方叙事学以及诸多优秀文学理论都是这样形成的。所谓文学理论概括和提升的基础性工作的涵义,还在于,文学经典文本的分析,也是文学经典的重读。重读会有一些很奇特的现象发生。我在分析茅盾的三篇历史小说《石碣》《大泽乡》《豹子头林冲》时曾有如下发现及总结:“一个文本一旦产生,就会在此后各种阐释条件和阐释过程中生发出不同的意义来,或者说,借助于后来读者的文学能力,文本的潜在属性才能变为阐释者所中意的意义。《大泽乡》的叙述中有一些抒情色彩的词汇,比如‘三十万雄兵都不曾回来,知否是化作了那边的青燐蔓草哟!’还有一些现代语汇,比如‘地下火爆发了!……被压迫的贫农要翻身!他们的洪水将冲毁了始皇帝的一切贪官污吏,一切严刑峻法!‘风是凯歌,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可以肯定,茅盾在写作的当时,决不会希望这些字眼产生反讽效果,茅盾一定是希望这些字眼在‘向现代发言’时,或者是发掘了历史的高尚精神,给人们以鼓舞、向上的力量;或者是鞭笞了历史和传说中的‘坏种’,给现实恶势力以无情的揭露与诅咒。可是我们今天的读者,是‘实际的或有血有肉的读者——性格各异的你和我,我们的由社会构成的身份’。如今,不是茅盾写作《大泽乡》的1930年,中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文化大革命”,我们或者亲身经历过,或者阅读过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材料,从而对“文化大革命”有所了解。我们阅读‘风是凯歌,雨是进击的战鼓’‘檄文’等字眼,自、然有回到“文化大革命”的感觉。也就超越了单纯的‘向现代发言’的感受,在漫长的历史

  隧道中,诸多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竟然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和对照,历史的慨叹也就自然产生了。当然,我这样描述是排除了任何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的,而仅从文化现象角度。那么,如何对之作学理性的说明呢?我借鉴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关于文体和文体学的思想来加以说明,韦勒克和沃伦认为,每一件文学作品都只是一种特定语言中文字语汇的选择。正如一件雕塑是一块削去了某些部分的大理石一样。他们还认为,研究语言的审美效果,也就是把语言研究作为文体学来研究的时候,才算得上是文学研究。对作品作文体性质分析的时候,可以从审美角度出发,解释它的特征,并且把特征的解释和意义的产生联系起来。具体地说,即可以分析诸如语音的重复、词序的颠倒、各种级别的子句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审美功能等。这个思想启发我们,仔细辨析‘凯歌’‘战鼓’‘檄文’、、,以及‘贪官污吏,一切严刑峻法’等字眼,其审美功能就是,此前所叙述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具体历史事件,通过这样一些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隧道中走过来并带有历史沧桑感的字眼的渲染,带有了造反者的普遍含义。读者似乎在恍惚中,既是读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也是在读一切农民造反事件,难以分清哪朝哪代。我以为,这是一些被文化熏染了的词汇,在历史文化河床中已经逐步渗透在人们的文学能力(literarycompetence)中之后所产生的审美功能。”[17]5.对于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文学创作是这样一种精神活动:作家在自由心境中,充分发挥艺术想象,营造虚构的艺术世界,传达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和憧憬,寻找可以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作家的灵感和天赋、他们的人生积累和体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他们的艺术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毋庸置疑,艺术经验是对艺术规律感性体悟之后凝结而成的作家个人精神财富。成功而优秀的文学文本,其实往往就是作家在不自觉状态中凭借艺术经验暗合了艺术特性,而我们在文本分析中就是采用特定的方法将艺术价值构成的机制揭示了出来。如前所述,如果让作家来表述他们创作的机制,他们可能还是采用感性的直觉的语言来表达,由此可见,采用文本分析方式,用理论形态话语描述艺术特性,揭示出艺术价值构成的机制,对于作家在深化理解文学作品特性和艺术价值构成机制,恰好和作家感性体悟形成互补。换个角度来看,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为作家提供一种理论视角,使他们有可能从这个视角反观自己的直觉,思考自己的创作,进而以文学经典的最高准则影响到自己的创作。6.对于读者文学阅读也具有重要意义。读者涵盖面非常宽阔,学习文学的大学生、研究生在一般的文学阅读和研究性质阅读两方面,均有很广阔的需求。文学阅读,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水平,而阅读研究性质的文本分析,则给他们一双慧眼,更透彻理性地认识文学经典的品质和构成,体验一种特殊的批评方式,学习批评方法。对于社会上的一般读者而言,文本分析的意义在于,让他们在感性体会文学经典同时,增加对文学经典的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也不会很明显,但是变化是确凿无疑的。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会欣赏美妙音乐的耳朵,会欣赏优秀绘画的眼睛,是优秀的音乐和绘画所培育的。文学经典能培育懂得文学的心灵,而文本分析和文学经典一起进入一般读者的视域中,不就像耐心又说理的辅导员,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进入文学经典的世界吗?读者审美品位提高,意味形成了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更大需求,需求直接促进了生产,文学创作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将不是天方夜谭。目前,回到文学现象本身,回到文本本身,是推进文学理论工作的重要学术选择。【参考文献】[1]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80.[2]利维斯.伟大的传统[M].三联书店,2002:45.[3]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4][10][11]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15.[6](法)罗兰·巴尔特.从作品到文本[J].杨扬译,蒋瑞华校.文艺理论研究.1988,(5).[7](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M].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8:64-45.[8](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88.[9]Kristeva,Julia,Word,dialogueandnovel'inTheKristevaReader,ed.TorilMoi,Oxford:BasilBlaekwell,1986,P.37.[12]钱中文.法国文艺理论流派印象谈[J].文艺理论,1985,(4).[13]关于牛僧孺《周秦行记》分析的一些思想借鉴了李剑国教授的论文《亡灵忆往:唐宋传奇的一种历史观照方式》《南开学报》2004年3、4期,在此向李剑国教授致谢!,[14]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第三辑(1)[M].林书武等译.三联书店,1988:1.[15]文学遗产.1999,(4).[16]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25-442.[17]刘俐俐.借用历史材料以构筑别样世界的小说艺术——茅盾《石碣》等三篇历史小说的文本分析[M]//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3

  

  

篇十四: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Thegreatesttestofcourageonearthistobeardefeatwithoutlosinghear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如何解析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看看下面的__。

  文学作品如何解析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1】拿到一篇__,大多数人都会迫不及待的从上往下去阅读它。大致的了解了__的内容,就顺手一丢,完事。

  当有人问起是否看过这一作品时,他们志得意满地点点头,说:当然看过!那能否请你说说这一作品呢?有人好奇的问。

  这部作品讲的是(关于故事的情节,有人的记忆超强。)那能否谈谈你对这一作品的理解呢?有人不依不饶。

  我的看法是是结结巴巴、勉勉强强的说了几句,有人脸上已经开始冒汗了。

  关于这部作品,我有几个问题需要请教,不知有人招架不住,想溜之大吉了。

  经不住三句问,一切都暴露在太阳底下。

  要想经得起别人的三句问,首先自己必须作好功课,对作品进行较深入的思索。

  对于那些不能一读而过的文学作品,在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特别推荐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比较阅读。一般说来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文学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这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可以是横向式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式的比较。具体来说,可进行同一题材作品、同一标题作品、同一主题作品、同一作家作品的比较。现以同题作品《论读书》为例。一篇是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散文,另一篇是中国作家严文井的随笔散文。从内容来看,两篇随笔都是以读书为中心话题,围绕这一话题,两位作者都谈了自己对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的看法,都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促进重用。但比较而言,培根的作品内容更丰富,内涵也更为深厚。

  从语言来看,培根的语言简约凝练、深刻隽永,多用整句;严文井的语言朴素平实,通俗易懂,多用散句。

  考察两篇作品同中有异的产生,与两位作者所站的立场不同有关:培根是散文家的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他以其哲学家的眼光,从哲学的高度对读书这个话题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精辟透彻的阐述,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而严文井以其亲身经历,从读书人的视角阐述了自己对读书的体会和见识,亲切之中发人深思。

  通过比较,我们对这两篇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至于其它几类比较,在此就不作一一分析了。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始于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文学作品也不例外。二是拓展延伸。如果仅仅关注于作品本身,那我们的视野必定会被限制住。

  在把握作品的同时,作适当的延伸,可以更进一步的理解课文。

  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向延伸呢?下面四个角度可供我们选择:情节、主题、作家和文体。

  (1)从情节角度延伸:如莫泊桑的《项链》,故事到高潮就戛然而止:十年后的一天,玛蒂尔德从佛来思节夫人口中得知--那一挂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玛蒂尔德作何感想,有何表现?莫泊桑一字未提,留待后人去想象。

  我们后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对作品作出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将情节续编下去,如此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物形象、对作品的理解。

  (2)从主题角度延伸:如余光中的《乡愁》,我们可从主题的角度去延伸,请来席慕容的《乡愁》,作比较分析。

  (这种方法稍异于比较阅读。

  主题延伸是让原来的作品作主角,延伸的作品作配角。)

  (3)从作家角度延伸:一部作品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后,不妨再接再厉去搜寻一下这部作品的作家的其他作品,还可以阅读一些人物传记以及相关的评论__。

  多多接触不同的观点,让自己跳出狭隘的思维空间。

  (4)从文体角度延伸:如《〈呐喊〉自序》,从文体出发,可以延伸至《胡同文化》《〈宽容〉序言》《〈名人传〉序》等等。

  从一个作品出发,伸展触须,挖掘其它,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就是拓展延伸的魅力。

  除了以上几种阅读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法-针对作品中的一些敏感、值得深究的话题进行探讨。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使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作品,提高我们的评价能力。

  当然,其答案不是确定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不管是比较阅读(横向、纵向式学习),还是拓展延伸或探究式学习(发散性思维的学习),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立足作品,放出眼光,积极搜寻,认真思考,拥有心得。读书读到这份上,不管是别人的几问,都可招架得住了。更为重要的是:相信任何作品、任何难题都会被你啃出味道来。文学作品如何分析【2】一部文学作品如何分析?最合适的答案是:随便怎么分析。这不是玩笑。

  文学文本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可以用各种学科的各种角度进行分析。

  哲学、史学、文献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地理学、气象学、数学、神秘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学…………如果你够狠,也可以用上物理学、化学等等看上去毫不沾边的学科知识和规范。

  一切学科的最高级都是互通的。

  随意举几例。

  用哲学分析文本的有德里达,史学分析文本的有陈寅恪,心理学分析文本的有弗洛伊德,语言学的有形式主义,数学的有结构主义,经济学的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有后殖民主义,等等。

  用不同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文本,从文学文本中抽取对该学科有价值的材料和元素,为该学科的研究服务,这就是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理论方法来分析文学文本的思路。

  那么,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如何在考研中回答一道“分析某文学作品”的考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两个前提。

  第一,其实文学本身并不是一个学科,没有所谓“文学学”。

  第二,比较正规的高校,一般不会笼统地让你“分析某作品”,它一定要给出一个限定,也就是一个思路。

  接下来我解释。第一,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甚至要和我急。文学明明是国家规定的一级学科,怎么能叫“不是一个学科”?吴弘毅你还是中文系毕业的呢,你这个叛徒!哈哈,其实未必。国家要建设文化事业,就要有相应的名分,这是一回事。大学的科系并不见得完全适应学术的需要。二者可以互不干涉。文学在所有艺术中是特殊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说某个文本是文学作品而某文本不是。根据德里达的观点,文学的性质渗入到所有文本中。我们看来“肯定是”文学的某些文本,是因为它们的文学性表现得特别强烈。就如我写这篇说明文,其中也用了很多属于文学性的修辞手法,你把它当文学作品看,也没有问题。

  

篇十五: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对于社会学的意义——以潘光旦社会思想中的人观为基础

  作者:刘亚秋来源:《新视野》2021年第2期

  文/刘亚秋

  摘要:从人性假设角度,传统社会学主张人性的强社会性假设,强调社会对人的决定性影响,而对人本身的认识有所不足。文学恰恰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深描,提供了丰富的人性洞见,可以深化社会学对人性的理解,弥补社会学由于过于关注社会性所引发的局限。在这里,社会性和人性是互构的关系。社会学应该丰富其人性假设。人不仅有生物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意涵,在精神层面还具有艺术性特征;文学作为艺术,有能力捕捉人性的幽微之处,它涉及人和社会、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安顿自我之学。探究文学对于社会学的意义,就是深化社会学对人性的把握,推进对社会学人文性的理解,从而丰富对社会性的理解。

  关键词:潘光旦;人观;人性假设;社会性;文学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38(2021)02-0101-08

  一“人性”作为认识社会的起点

  社会学家将“社会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是社会学的学科底蕴,也是这门学科得以屹立于世的基石。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社会性和人性之间是密切勾连的,譬如莫斯的《礼物》、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他们的社会理论都是建立于人性这一基础之上的,而他们所解释的社会性中一定是有一个丰富的人性形象的。但在后来社会学发展中,往往由于学者们过于关注“社会性”,而对于滋养和说明社会性的“人性”问题有所忽视;离开了“人性”问题,“社会性”就容易成为一种“悬浮”之物。事实上,社会性有很多晦暗不明的部分,正有待通过认识复杂的人性去“点亮”它们。在今天的社会学学科发展中,有必要重新强调人性对于社会学的意义。

  在今天的学科分类下,文学被认为是一门认识人性的绝佳学科,但在学科对话中,它往往被拒斥在社会学的主流视野之外。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文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实践是一直存在的,这便是被称为文学社会学的传统。那么,文学的人性讨论对于社会学具有怎样的意义?这是本文讨论的起点。文学社会学是一个用来描述文学与社会学之间关系的术语。可以说,自有“文学社会学”这个名称以来,存在的从来都是一个广义上的文学社会学。综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可以归入这个传统,例如本雅明、德·昆西,以及当代颇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

  本文立足于社会学的角度去谈文学。那么,何谓从社会学角度去谈文学?它可以带来怎样的洞见?它有什么独特性吗?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使用了一些文学资料;布迪厄也用结构主义立场分析了艺术场域的问题。在中国的社会学传统中,有关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被不断提起的问题。譬如民国时期社会学家潘光旦,以及后来的费孝通。本文对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主要围绕潘光旦社会思想中的人性假设展开。

  潘光旦讨论到文学之于社会的作用时,主要是从社会学的弊端入手的。在他看来,社会学者的研究是不见人的,如果说人是“点”,社会关系是“线”、社会结构是“面”、有时间维度的社会结构是“体”,那么,可以说,社会学是不关注“点”的,它只有

  “线”“面”“体”。这样社会学就等于没有了“抓手”,潘光旦认为,如果社会不是建筑在人这一基础上,那么,就显得不着边际和空虚。[1]

  在潘光旦的理论中,人性包括三个维度:通性、个性和性别。“通性”就是人所共通的特点,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个性”是个体人的特征,潘光旦尤为强调人才的个性,认为它为人类进步张本。“性别”是男女性别之分,是种族绵延之本。[2]事实上,在既有的社会学研究中,人的“通性”“性别”备受关注,表现为社会秩序之学和女性学,而“个性”是容易被忽视的维度。社会学家往往认为,人的“个性”归于心理学、文学等学科中,而不应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人之个性的疏忽,也会让社会学家漏掉个性的“细节”。而文学中,恰恰是通过对“个性”的深描,揭示出人类普遍的生存性特征,人之个性和人类普遍性在这个意义上是二而一的问题。这个“个性”是人所共有的人性主题。而且,文学中的“人性”事实上涵盖了潘光旦所说的人的上述三个特点。这也意味着,可以借助文学去推进对人的这三个特征的理解。

  关于此,潘光旦曾给出过纲领性的说法。这就是文学等人文学科提供了表达人类共通情意的关键性知识,成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基础。文学在人类历史中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学。文学是一种人类讲故事的方式,并增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潘光旦认为,文学就是人类的常识和经验的总结,而且,它提供的人类沟通方面的知识,甚至比心理学等还要真实,因为心理学所做的人性测试,都是在实验室里“摆布”出来的,他反诘:真实的人性,是可以在实验室里摆布出来的吗?

  因此,若问文学对社会学有什么样的作用,首先就在于文学给社会学提供了丰富细腻的“人性”洞见。即文学可以有助于社会学去认识复杂的“人性”,弥补社会学由于过于关注社会性而对“人”这个“点”的认识局限。而社会性和人性在这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个人性就是社会性,尽管这一说法还有待考察,但它说明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构,至少可以通过“个人性”去点亮社会那些晦暗不明的部分,也就是说,“社会”不能仅仅通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角度去说明和解释。

  在潘光旦看来,社会学为何要去认识“人性”,除上述提及的社会学对人性关注不足的原因外,还与他的以人为中心的学说有关。在潘光旦的理论体系中,认识人性的目的就在于从人的角度促进人的完善,从而建设一个健全的社会,其中的重要机制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潘光旦认为,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人才会有一个妥当的社会行为,也就是做到“自我控制”。而只有每个人有了清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才能称其为健全的人,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建设成一个健全的社会。因此,认识“人性”问题事关社会建设。

  二人是一个“囫囵”的形象

  在谈及“人性”的问题时,我们首先会想到社会学的人性假设。如果说社会学不关心人是不公允的,社会学也关心人,也有它的人性假设。只不过社会学的人性假设常常是“社会人假设”,这导致社会学对人的形象之描画并不是那么饱满,学者们通常认为,社会学常常“只见社会不见人”。例如涂尔干的社会学说中,人性假设的观念是强社会性的,即涂尔干比较专注社会对人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限制和提升,一方面,社会规定和限制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社会也会提升人。相应的,他对于人如何适应社会这一问题则缺乏足够的关注,例如,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对于“集体欢腾”场面的描画。在那里,人们受了“社会”这一神圣物的“蛊惑”而忘乎所以,暂时脱离了“日常生活”中的规矩,但是,这一场面中,没有个体人之间的差异描述。这就导致他即便对人有关注,也是一个抽象的和普遍的人的形象。

  

篇十六: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本章概述: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文学理论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本节概述:本节概述:文学理论的性质应从三个方面来解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应有的品格。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包括它的实践性和它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知识点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20世纪以来,各门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分工更具体、明确,不能不影响到文学学科的发展;再加之文学实践的需要,文学研究视角、方法的多样化及其成熟,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如果文学理论不根植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反过来,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实际上,文艺学这三个分支,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互相切入、互相渗透。2:文学理论在文艺学中的地位知识点2:文学理论在文艺学中的地位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那么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具体而言,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它虽然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换言之,文学理论不能不具体地分析一些文学作品,涉及一些作家,接触到一些文学现象,但它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从上述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3: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知识点3: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关于文学活动的本质、关于文学创作、关于作品构成、关于文学接受、关于文学发展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无一不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而且,实践是真理的标准,真正科学的文学理论不但在于这些学说形成之时,而且在于尔后为文学实践所印证之日。所以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由于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所以它总是随着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是生动的、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4: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知识点4: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既然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美学观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某种文学理论肯定什么作品,否定什么作品;赞扬什么文学现象,批判什么文学现象;提倡什么艺术趣味,反对什么艺术趣味,都应该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本节概述:本节概述:文学理论的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上述文学理论七种

  基本形态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科学的文学理论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知识点1: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哲学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即作家作为主体反映作为客体的生活,作品论、接受论中也有不少哲学层面的问题,这样,反映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以其科学性超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为文学理论的基石。(二)文学社会学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不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而浸润着社会思潮,反映着社会风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问题,即或文学创造和消费的是一些空灵的、超脱的、虚玄的、恬淡的产品,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纯净”而不带社会性。因此,社会学的视角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学社会学无疑是文学理论一种重要的形态,而且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中国古代可以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在西方,文学社会学的初坯可以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B.Vico)。他在其社会学著作《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并以古代希腊社会研究的成果来考察荷马及其史诗创作,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其后法国学者孔德(A.Comte)、斯达尔夫人从实证社会学出发,对文学社会学的建立都有所推动。但在这方面取得比较重大成果的是法国的艺术理论家丹纳(H.A.Taine)。他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而真正的文学社会学属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一系列文艺论著是从文学社会学角度考察文学活动的典范,普列汉诺夫、卢卡契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学社会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三)文学心理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因此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

  文学心理学才能切入这些特殊的心理行为进行研究,文学心理学是文学理论的又一重要形态。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总是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文学活动。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象外”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意境”说、“出入”说等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西方文论中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净化”说、德国学者立普斯(T.Lipps)等提出的“移情”说、英籍瑞士心理学家布洛(EdwardBullough)提出的“心理距离”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BenedettoCroce)提出的“直觉”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审美态度”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提出的“无意识升华”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提出的“原型”说、英国学者冈布里奇(EHCombrich)提出的“投射”说等,也形成了文艺心理学的传统。(四)文学符号学创作—作品—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因为文学创作旨在向人们传递特殊的审美信息,创作必须运用语言符号,作品则是语言符号的结晶,文学接受则首先要破译语言符号,这样符号学的视角对文学理论来说就变得极为重要,而文学符号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基本形态。中西古代文论都十分重视言意关系,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语言学对文论的影响极大,文学符号学已成为一个新兴学科而特别引人注目。(五)文学价值学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的过程,又是文学的艺术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所谓价值是指某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文学作品显然对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它具有价值;这种价值一般不是指实用价值,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在文学创造中产生,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确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因此,由价值学视角所形成的文学价值学可以也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20世纪以来,这一新兴学科已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六)文学信息学创作—作品—接受系统又是特殊的信息系统,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特殊信息的传播,文学接受则是特殊信息的接收,从文学接受再到文学创作则是信息的反馈。这样一来,从信息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必然要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文学信息学。

  (七)文学文化学本分法参考了苏联美学家莫伊谢依卡冈的《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见《美学和系统方法》,凌继尧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0页。),在本书中作了一些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文学理论七种基本形态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科学的文学理论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本分法参考了苏联美学家莫伊谢依卡冈的《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见《美学和系统方法》凌继尧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80页。,第)在本书中作了一些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文学理论七种基本形态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科学的文学理论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本章总结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文学普遍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

  本章常见问题本章常见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试从学科归属答: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有赖于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

  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

  本章练习(不定项选

  )

  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

  C

  文学史

  D文学信息学

  2.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A诗学

  B修辞学

  C文艺学

  D艺术学

  3.()著的《文学理论》中强调区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的关系。

  A韦勒克

  B沃伦

  C卡勒

  D刘若愚

  4.《镜与灯》的作者是(),本书的副标题是()。

  A燕卜逊

  B艾布拉姆斯

  C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D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5.80年代,中国诗歌理论界最重要的争论是关于()的论争。

  A七月派

  B九叶派

  C朦胧诗派

  D百花文学

  6.中国古代文论中(d)提出了“妙悟”说。

  A刘勰

  B钟嵘

  C王国维

  D严羽

  7.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这一概念。

  A无意识

  B原始意象

  C净化

  D移情

  8.丹纳在()中最早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

  A艺术哲学

  B英国文学史

  C拉封丹及其寓言诗

  D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

  9.世纪学者()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A孔德

  B维柯

  C克罗齐

  D莱辛

  10.所谓的传记式批评在中国可追溯到()的“知人论世”,在法国以为代表。

  A孟子

  B孔子

  C杜威

  D圣伯夫

  1.ABC2.A

  3.AB4.BD5.C6.D7.B8.B9.B10.AD

  

  

篇十七: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文学作理性的、思辨的、科学的分

  析研究的文艺学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的范围。在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宗教、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乃至控制处处可见。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也对文学和文学批评有着深刻影响。对这些影响和渗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文学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意蕴,而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文学的开放性品格。

  文学与宗教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神话与巫术仪式常常混融在一起。不仅创世神话、天启神话、英雄始祖神话等神话形态中充盈着宗教色彩①,而且很多其他样式的原始神话,也往往与巫术仪式等交融在一起。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文学与宗教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但它们仍有很多的共同点,如两者关注的对象都是人和人的生活,特别是人的心灵和精神,都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对终极的追问,并且宗教与文学都通过想象和幻想,营造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梦,都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感受等。此外,宗教经典中有不少篇章具有文学价值。《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教义典籍,也是一部优美的古希伯来文学选集,其中《约伯记》、《雅歌》和《启示录》还创造了一些文学体裁,古希伯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战歌、爱情诗等都在《圣经•旧约全书》中得以保存和流传。

  一、文学史与宗教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宗教对文学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密

  切复杂的关系。在西方,《圣经》同古希腊文学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

  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学是在宗教的怀抱里长大的,基督教与西方古典文学

  的关系之密切怎样估计也不过分。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斯托尔克奈特曾说:“对过去

  十六七个世纪里西方文明的任何时期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评论必然涉及那一时期的

  领导者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①纵观西方文学史,《圣经》不仅为一代代作

  家和诗人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人物原型,而且基督精神往往内在于文学作品之中。

  就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而言,人们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小说中的宗教意识,

  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其所表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和统一,

  从而

  获得某种普遍性和超越性。可以说,《圣经》是理解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的“密

  码”,离开基督教知识和背景,很难真正读懂西方文学。

  佛教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佛

  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之后,不仅给中国古代文学输入了新内容,带来了新的形式,而

  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两点。一

  是格律,发端于沈约、谢眺等人倡导的永明体,就是从梵文经典那里学来的,它受

  到转读佛经的启发。据陈寅恪先生考证,

  “中国文士依据及模拟当日转

  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人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一。永明体创四声八病说,经过后来诗人的不断改进,到初唐以后就形成了严格的作诗格律,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形式基础。二是变文的讲唱体和铺叙手法,可以说唐宋以来的各种俗文学形式,如话本、鼓子词、诸宫调、弹词等都与它有渊源关系。因此,佛教东来后中国文学的变化史是一个大有研究的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先驱则看到了基督教文化的价值和独特作用。陈独秀于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7卷第3号上发表《基督教与中国人》一文,对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牺牲奋进、至上人格、反思忏悔等精神品格作了热烈的颂扬。他呼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由于受到基督牺牲自我救赎众人的伟大精神的影响,在不少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一些具有牺牲精神的救世者形象。如鲁迅《药》中的夏瑜,就与《马太福音》中的耶稣之死相似,他们同是被出卖,同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也是一种显灵的体现。曹禺戏剧中的原罪意识,郁达夫小说中的忏悔和冰心的爱的主题等,都蕴涵着对基督教文化的体认。基督教精神经过中国现代作家的吸纳和消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新质。

  二、文学创作与宗教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作家身上。有些作家或诗人本身就是宗教

  的虔诚信徒,他们的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创作思想有深刻影响,托尔斯泰就是一个突

  出的代表。在他的创作中,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结合形成我们常说

  的“托尔斯泰主义”。但是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盼大师,基督教教义也使托氏的创作

  产生极大的矛盾。一方面,托尔斯泰是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

  画卷,并在作品中激烈抨击了教会的虚伪和罪恶;另一方面,他又是发狂的笃信基

  督的教徒,极力宣扬“勿用暴力抗恶”,主张“道德自我完善”,由此使其创作体

  现出文学与宗教的矛盾统一。

  对中国文人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化的佛教一一禅宗。禅是梵文的音译略写,

  意为“静虚”,即通过静收止观达到精神专注、物我两忘的澄明境界。中国的山水

  诗融人了佛教的清静,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诗中都具有禅心。王

  维就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融艺术与禅趣于一体的诗人,

  他在诗中多次提及

  “夜禅心更寂”、“闲坐但焚香”、“安禅制毒龙”等,对禅宗的深刻领悟使他晚

  年的山水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充满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式的

  禅趣。苏轼的诗中也有禅悟,他在《送参寥师》中写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

  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用艺术感受的方式传达出禅宗“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的物我归寂的境界。“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两

  句诗道出了诗与禅的密切关系。

  其次,宗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意象。欧洲文学史上有不少名篇取材

  于宗教,如弥尔顿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就取材

  于《旧约全书》。《失乐园》援引《旧约全书》中亚当、夏娃因受撤旦引诱,偷吃

  知识树上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骄傲、野心勃勃,同时又深

  

篇十八: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从社会学批评的角度分析《绾青丝》从社会学批评的角度分析《绾青丝》

  摘要:《绾青丝》讲述现代人叶海华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并在异时空里展开的一系列的活动。本文运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绾青丝》对产生的社会环境,其内容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该小说的传播方式以及社会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关键词:社会学批评;穿越小说;《绾青丝》

  社会学批评是将文学现象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分析、评判,阐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社会内容,分析其社会传播、衡量其社会效果的文学批评方法。具有文艺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野,是文艺学和社会学的有机结合。以《绾青丝》为例,本文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来分析网络穿越小说。穿越小说是指当下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情情爱爱多为主线。小说《绾青丝》中的主人公叶海花,在一次医疗事故中丧生,机缘巧合穿越到了千年前。于是,这个灵魂在异时空里寂寞的飘泊。她的身边一直充满了阴谋,青楼的步步为营、沧都的摸爬滚打、宫廷的尔虞我诈……她屡受情伤却依然坚强笑。

  一、《绾青丝》产生的社会环境

  无论作家艺术家如何超凡脱俗,他无疑都是社会的一员,因而作品都是受作家所在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作品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孤立的存在。网络文学的兴起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传播诞生的。网络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深受网络的影响。科技的发展带动的网络的飞速前进,同时也促进了文学创作主体的新变。网络文学是一片向每一个人开放的文学原野。在这里,没有精英,没有权威,没有传统的文学把关人,无论创作、鉴赏,还是批评,任何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样的机会。你是专业的、非专业的作家也好,你是其他的人也罢,只要有一台联网电脑,大家就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都可以成为一个网络写手,或者鉴赏批评者。网络文学的创作已经具有了空前的大众化程度,而《绾青丝》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浪潮中。该小说的作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作家,而是一位钟情于网络的网民,她登录在网络中,以虚拟的名字恣意神游,没有任何顾忌,自由地

  抒写,自由地发表。

  二、《绾青丝》反映的社会内容

  研究一篇作品需要研究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或反映表现的社会内容。文学作品是社会的写照和反映,诸如托尔斯泰是俄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而鲁迅则是中国反封建革命的一面镜子等等,文学无疑是一种珍贵的社会历史文献,人们可以从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和鲁迅等作家的作品所再现的内容来认识认识社会的变迁;而反映社会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也往往是社会学批评家鉴定与评价作品最为重要的标准。网络文学注重文本自身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真实表达。网络写手们注重当前的现实感受,而不是客观现实的本身,因此,传统文学的“艺术的真实”已被眼前的虚拟现实所取代,传统文学在创作过程中认识生活、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所依据的原则和方法在这里被解构。网络写手们利用电脑的虚拟时空为自己营造一个神奇的电子世界,利用这种“虚幻的真实”和“真实的虚幻”实现自己艺术的想象,创造出具有审美效应和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绾青丝》创作内容既涵盖了客观的社会现实生活,又包容了网络世界虚拟空间的网络生活,还包括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矛盾冲突与对立。该小说虽然写的是在另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但是其中却反映了一些现实的内容和感情。

  1、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反映在穿越小说中,体现为小说的主线多为情爱,《绾青丝》也不例外。叶海花在异时空里经历了楚殇、宇公子、凤歌和安远兮的感情后,遇到了风一样的男子——云峥。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幸福却如梦般易醒,残酷的现实狠狠地撕裂了短暂的美满,血淋淋地隐在了看不见的角落里。但是在小说的结局,叶海花终于还是和自己深爱的人走在了一起。这反映出现代人对真爱的向往。在这个剩男剩女泛滥的年代,人们的爱情的向往是强烈的,但是真爱往往难得。于是,转而向虚拟时空中寻求。而作者就让叶海花在另一个时空中演绎了一段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

  2、压力

  叶海花,这个漂泊在异时空的寂寞灵魂,身边一直充满了阴谋,青楼的步步为营、沧都的摸爬滚打、宫廷的尔虞我诈之后,失去了挚爱的丈夫云峥。然而围绕在她身边的阴谋并未

  因此结束,身边的亲人、朋友接连出事:身中巫毒,命在旦夕:皇帝大刀施救,却在最后一刻莫名地功败垂成,几欲暴毙身亡;蔚大哥音信全无,却被发现在皇宫内遇刺身亡;云家老爷子梦中仙去,片刻不离身的茶壶却神秘消失……各种阴谋的纠结,让人很压抑,深处其中的叶海花更是压力重重。她的每一步都关系到自己和他人的生死存亡,这是对现实生活中压力的一种反应。在这个越来越步履匆匆的世界,人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做每一件事都是谨慎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实业、就会破产、甚至就会丧生。

  3、人性

  在叶海花的身边,一直围绕着一些作恶多端的坏人。她到异时空后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自己在异时空的父亲被人砍断手脚装在一个大瓮中。但是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曾今的采花贼会对深陷困境的人出手相救;杀人无数的恶魔也会改过自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表明作者最终还是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性是善良的,尽管确实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存在。而这,也正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我们所坚信的。

  三、《绾青丝》的社会传播方式

  在文学的原初时期,只有口头文学创作模式。到了以文字符号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表达工具之后,文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书面文学一跃而成为主流。但即使是在我国文学发展鼎盛的唐宋时期,口头文学创作并未因书面文学的繁盛而消解。民间说书艺人的口头创作,成为此后小说发展的源头即为明证。网络文学的兴起,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网络文化的发展而催生的。在当下文学世界里,仍以书面文学为主流。因此可以说,一种文学创作模式的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是随着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而变革的。每一次文学创作模式的变革并不意味着对原来的文学创作模式的彻底解构,而是以主流和非主流的形式共存共生。每一次文学创作模式的变革,是在继承前期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鲜的文学表现形式,推动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极大丰富和发展。《绾青丝》是作者在网络上连载完成的。与传统文学相比,《绾青丝》的生产与传播更具有自由度和即时性,这是由互联网的开放性的特点决定的。在传播过程中,该小说超越了传统小说编审、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录入———网络传输———用户终端接受的转变。《绾青丝》的作者按照自己的文学理念创造了这部个性化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她无需满足编辑的各种文学性的和非文学性的要求,也不需要考虑出版社由于市场销售前景不看好而对作品残酷的封杀。网络的开放性为这部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自由。而当作者将《绾青丝》发布到网上,就可以在瞬间被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读者点击,完全不受市场因素如发行、运输、销售的脱节等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在瞬时接受到读者直接的反馈意见。

  四、《绾青丝》产生的社会效果

  文学所产生的的社会效果历来是社会学批评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网络文学世界里,“民间”文学颠覆了“精英”文学,网民对网络文学的创作参与、批评参与、阅读参与构成了网络文学世界。网络文学的艺术观,迥异于传统文学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观。《绾青丝》的作者这样说道:“写文是为了自我满足,若能在娱乐自己的同时给读者带去一点快乐,是我莫大的幸福,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所有朋友!”由此可见,该小说的创作回避了崇高与严肃的传统文学创作的责任意识与动机,它更多地体现了主体对文学表达的需要。《绾青丝》的作者不以文学深入剖析人性的神圣天职和深度意义为己任,也不以对艺术形式的孜孜探索为追求,而是以娱乐性、消遣性为宗旨,它适应了以市民阶层为主体的普通大众的欣赏趣味与文化需求。网络文学在我国近年来蓬勃兴起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传统文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传播。网络原创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运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深入分析网络文学,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网络文学,推动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文学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1]从社会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永别了,武器》陈水英,,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月第六卷第二期[2]从淑女到魔鬼———试从社会学批评角度看《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意义,刘爱英,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8年第二期[3]以社会学批评理论解读李白的《静夜思》,叶惠英,《文学教育》2008年12月[4]论我国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孙宜君,桂国民,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0月,第五卷第五期[5]浅议网络文学的基本创作特征,张艺

  

  

篇十九: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如何理解《文学理论》中社会与文学的关系

  作者:赵朝霞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2018年第9期

  摘要: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韦勒克文学观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或者说如何理解社会与文学的关系是理解文学独立性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文学理论》一书中,韦勒克一反浪漫主义与实证主义批评传统,坚持文学本体论,将“社会”作为文学的外部因素排除在文学的本质特征之外。就文学理论而言,社会性的文学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种,他反对现实主义等文学中那种将文学看作社会现实的写照等传统看法,他认为文学并不能代替社会学或政治学,文学有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目的,即文学具有独立性。需要注意的是,韦勒克虽然把历史、社会因素排除在文学之外,但是并不是说历史、社会研究对文学内部研究没有意义,他反对传统意义上社会经济等决定文学的批评方法。

  关键词:《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文学社会性文学独立性

  一、产生背景

  新批评派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产生,30年代在美国形成,它的名字来源于兰色姆的《新批评》,四五十年代在美国颇受批评家的追捧。50年代后期,新批评逐渐衰落,但新批评提倡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是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批评派有几代批评家,最早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新批评强调通过仔细阅读来研究一部文学作品,强调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区分与作者、社会的独立的审美对象。

  新批评产生之初就在强调“纯批评”。文学作品涉及“三R”关系——作者、作品和读者。新批评认为重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批评。这三种分别能产生“传记式批评”“历史——社会式批评”和“印象式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历史——社会式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本身来说的。他们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特性,要求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个体来看待,注重文学本体论。在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他们把社会因素当作文学的外部研究,并且详细探讨了历史上历史——社会批评的缺陷,并提出了新批评的看法和观点。

  我们都明白排斥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社会原因的研究是形式主义的立场。新批评作为形式主义的一种变形,它不可避免的把社会排除在文学本体之外。在20世纪的初欧洲批评界有两种历史——社会试的批评:一是以泰纳为代表的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而开创的文学外源因素研究法;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新批评派认为这两者之间并美欧多大的区别。

  二、社会的定义

  传统的文学观念将文学作为对社会现实的“模仿”,或者说文学“再现生活”。从广义上讲,文学作品其实表现就是一种社会现实,这种社会现实包括自然世界和个人的内在世界或者主观世界。这个观点最有力的的代表是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的《美学》(1902),他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的学说,以其鲜明而大胆的表述及内在张力,将整个问题推向极端。克罗齐的见解,源自他对马拉美等人的现代诗的体验,他认为马拉美的诗呈现出语言的新维度。克罗齐的观点见之于后来不少文学艺术理论流派: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NewCriticism)都明确地以他的理论为基点;罗兰·巴特的“新批评”也是其观点的衍生。再比如

  托马斯曾说:“审美实践并不是基于一般的社会实践之上,它是另一类型的社会实践。”这也表明在传统的历史意义上,批评家将“文学和社会”混为一谈,他们认为某种文学的产生一定与特定的社会状况、某种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有关系。

  韦勒克认为这种传统的观点其实是由那些宣布自己坚持某一社会哲学立场的学者提出来的。这种传统的有关文学与社会的观点就是: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及其含义过去和现在是怎样的,而且告诉我们应该或者必须是怎样的。

  韦勒克等人反对这种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看法,他认为这种看法将社会与文学作品的混为一谈,抹杀了文学的独立性,在讨论的时候就无法将文学与社会真正的区分开来。他认为社会性只是文学作品一方面的性质,并不是文学作品的全部,研究者所要关注的是文学与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不是文学是社会的简单反应。

  在讨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时,他从波纳德的“文学是社会的表现”入手,批评传统的在大多数的社会学方法的批评研究中都是指作家应该认识特定的那个社会环境的观点。他又批评了黑格尔派和泰纳派的批评观点,“作品中所表现的历史或者社会的伟大性,简直就等于艺术上的伟大性。”韦勒克认为作品中表现的社会性就等同于文学的艺术性文学,不是社会进程的简单反应,而是全部历史的精华、节略和概要。

  三、如何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提到想要研究如何评价社会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要解决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韦勒克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简单的分为三种:作家与社会的关系、作品与社会的关系、读者与社会的关系。

  (一)作家与社会任何一个作家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是社会存在的部分。传统上作家的传记是重要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容易然而解释起来却很困难。作家的出身是否决定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立场,作家是否为自己的阶级所服务等都是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更不能一言以蔽之。历史上很多贵族出身的作家都在为底层人民言声,当然也有很多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为自己说话。因此不能利用阶级出身就将作家分类。同样,“批评家绝不能把作家的声明、决定、和活动同其作品的实际社会含义相混淆”。比如巴尔扎克,他是属于社会上的中产阶级,他虽然承认旧制度,同情贵族和教会,然而他笔下描写的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投机者。所以作家的理论和实践、信仰和创造力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传统的历史——社会批评注重研究作家的作品与生平之间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为了表达作家的某种理想。这种研究抹杀了作家与社会、作家与作品的差别,是很不正确的做法。

  (二)作品与社会作家不仅受社会的影响,他也要反作用于社会。

  

推荐访问: 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社会学 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