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探访上海的俄国印迹(下)

探访上海的俄国印迹(下)

时间:2022-10-31 17: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人来到上海,更多意味着,在一个文化贫瘠的租界港口城市里,一下子涌入丰富的欧洲文化。

那时候,上海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师都是俄国人。上海的交响乐团里也几乎全都是俄国音乐家,其中的佼佼者被英国人的城市交响乐团招入,每人配备专车和司机。

1936年,沉迷于爵士乐的20岁俄国青年奥莱格·兰茨特拉姆(Oleg Lundstrem,俄罗斯著名爵士乐作曲家、指挥家)刚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从哈尔滨来到上海,在延庆路4弄租了一个顶楼的房间。那里从此成为爵士乐研究室和排练场。

但无论如何为生计奔忙,每到东正教复活节,俄国人都会前往上海的两座东正教教堂之中的一座,去做“彻夜祷”。

上海的法租界有两座东正教教堂,均建于1934年俄国社区兴盛之时。今天新乐路的那座白色教堂,是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微缩版”。位于皋兰路的单穹教堂,则是为了纪念1918年被刺杀的尼古拉二世沙皇及其家人而建。它由著名建筑师亚历山大·亚伦设计,仿中世纪东正教教堂样式,内部装饰有壁画和马赛克。穹顶外立面为亮蓝色,前方的钟楼饰以白、橙、黑三色,是罗曼诺夫家族的代表色,表达向沙皇致敬之意。

每到东正教复活节,两座教堂油灯长明,兰心大剧院的俄国合唱团还会演唱拿手的宗教歌曲,总能吸引来各国看客。

与此同时,俄国人也开始在上海建设自己的新家。亚历山大·亚伦在1922年修建了“琳达露台”(今淮海中路833弄),里面住的几乎全是俄国人,弄内13号甚至有一个社区小教堂。

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的俄国侨民已达到2.7万人,成为上海最大的西方人社群。1941年日本军队占据西方租界,把一些西方人关进龙华集中营。无政府可依的沙皇遗民们虽然没进集中营,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高企的失业率让他们只能以花生和中国摊饼为生。

1945年后,日本投降,美国军队入驻,短暂复兴了娱乐业。但好景不长,战争又重新爆发,不少俄国侨民匆忙逃往西方,还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返回苏联。

1947年,三艘满载侨民的苏联客轮从外滩出发。驶入公海之际,兰茨特拉姆乐队在甲板上开始演奏他们即兴创作的离别中国之曲。另两艘客轮专门驶近,并肩同行,让踏上归国之旅的侨民们能够最后一次沉浸于上海爵士乐的旋律之中。此后,回到苏联之后严峻的现实,让很多人在余生无限怀念上海的“小俄国”岁月。

推荐访问: 俄国 印迹 探访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