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

时间:2022-10-31 0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立(1967-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作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才不过80年。

关键词: 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匮乏;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Styles and Schools

ZHOU Li

所谓风格流派是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以不同的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为核心。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形成艺术流派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队伍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与艺术思潮、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20世纪中叶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而到了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虽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教授按照绘画流派的划分方法把我国现代建筑艺术整理归纳为“京派”、“海派”、和“岭南派”(广派),然而我个人认为事实上除“岭南派”外,首先“京派”的本质是复古,而“海派”的核心标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其称之为一种建筑文化现象是可以的,而成为流派则有些勉强。其次“京派”和“海派”也缺乏必要的领军和代表性人物。而“岭南派”的地域性特征太过强烈且相应理论体系的滞后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流派缺乏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从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中去探究。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复古思潮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的共存,这和当代建筑多元化思潮的的现象是多么的相似。过去提倡的新民族形式与今天主张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和新乡土建筑风格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联系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民族形式建筑,也可以说是当时建筑师的一种创新,是在探索着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道路。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是在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冲突、交织、融合中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由西方建筑艺术演变而来的,其发展从历史时期上可分为3个阶段:

一、1840-1911的晚清时期建筑风格。可以说以外来文化为主体;随着欧洲列强的入侵,封建意识的落后面,工业化的滞后,晚清政府的媚外政策和军阀割据混战,国力日趋衰弱。在外来文化面前,古老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整体上变成了弱势文化,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杂乱,早期是西方殖民地式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而后又逐步传来了古典式、罗马式、哥特式、巴罗克式、欧洲村落式和平房式等。

二、1912-1937民国多元化建筑艺术发展期。这个时期是建筑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本土建筑师到西方求学,学成后归国把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引入中国的时期,在此之前建筑者只是工匠,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

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朔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像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

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我国历代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徒相授或家族传授的途径。这种方式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横向联系,缺乏信息交流;难有竞争雄心;看不到差距,少有抱负;即便是恩师,最后还要留一手“绝招”,以防后生抢了自己的饭碗。在这种封闭条件下,很难出得了大人才。即使是天才,恐怕也难成气候。因为他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的灵感。即使获得这种灵感,他也很难拿出推陈出新的勇气,因为师傅一般不让他越雷池半步,更不愿看到他超越自己。

这种传授方式还决定着传授内容的片面与有限:师傅教给徒弟的除了直接与建筑有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我国的老百姓,哪怕有大专文化水平的老百姓,恐怕没有几个说得出两个以上的我国古代建筑师或工匠的名字。不难想像,这种教育制度决定了我国建筑学的命运。它使我国的建筑的形式和风格长期停留在单一的局面,形成所谓“两千年一贯制”的“超稳定结构”(建筑师陈志华语)。而这个“超稳定结构”被西方列强的炮火打破了。西方建筑师的涌入和学成归国的本土建筑师对于民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时期的中西建筑文化趋于交融,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

1、西方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真正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与折衷主义建筑思潮在我国的流行主要是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方面是由于外国建筑师在华大两展开设计活动,直接输入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留学归来的近代建筑师主动引进了西方建筑形式与设计方法的缘故。这类例子在全国各地均可见到,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更为明显。如:上海前汇丰银行建于1921-1923年;江海关大厦,建于1930年;1924-1930年建造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校园内的中心建筑群等。

2、西方现代主义建筑;30年代初,一部分在华开业的外国建筑师和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师,他们受到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不满于在建筑上进行繁杂的复古装饰,也开始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做过不少现代建筑的尝试。尤其以上海为突出。如1931年建的上海国际饭店,1932年建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1935年建的南京大华大戏院等。

3、近代复古主义民族宫殿式建筑;“五四”运动后全国激起爱国主义热潮,加上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全国上下都开始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因而,从20年代开始,许多办公楼和纪念建筑都要求建造传统的民族形式,以至于在二三十年代的我国近代建筑师中形成一股流行的思潮,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四五十年代以后。这是一种利用新技术和材料仿造传统宫殿式的建筑而不拘于传统旧制建筑形式。如1919年建的南京金陵大学北大楼;1926-1929年建的南京中山陵;1931年建的广州中山纪念堂等。

4、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30年代中期,我国近代建筑师中一些有识之士通过探索而希望兼顾新的建筑功能需要与现代技术特点,又能带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这种尝试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也对解放后民族形式建筑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类建筑以南京为主,如1933年建的南京前外交部大楼;1935年建的南京国立美术馆;1933年建的南京中央医院主楼等。

三、1938-1949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建造活动几乎停止,而在建筑思想和建筑教育方面普遍流向现代建筑思潮,盲目追求美国建筑方式。如1946-1947建的南京AB大楼等。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中国建筑艺术进入当代发展阶段,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创作数量巨大,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百花齐放,更具深度也更为全面,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建筑事业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40多年的发展中,在总的不断取得成就的上升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一方面是因于建筑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在探索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由于一度存在过的一些非学术因素对创作的干扰。关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史,目前还正在总结和研究之中,大致说来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方法以复古主义为主导;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至20世纪60年代中,是对复古主义的一种不完全恰当的纠正,可称之为简约化时期;第三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和整个20世纪70年代,即所谓“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影响时期,建筑艺术创作被错误地引上了一条“政治化”的道路,可称之为动荡时期;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以中国进入新时期为契机,建筑艺术创作才步上了一条健康的道路,可称之为开放的多元化建筑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复古主义可以说是此前“民族宫殿式”建筑运动的延续,其主张大致是希望将狭义的“民族形式”即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而甚少顾及新建筑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它的一个值得肯定的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事实对爱国建筑师所起的激励作用,但“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企图将曾适用于木结构和手业操作方式建造的宫殿、庙宇等样式硬加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方法及人们的审美情趣都与之大不相同新建筑上面,肯定是一条岐途。复古主义曾经盛行的外部条件则是当时倡导的学习苏联的运动,当时的苏联建筑正是走在复古主义的道路上。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北京西颐宾馆、重庆人民大会堂、长春“地质宫”、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它们大都有一个庞大的有如宫殿的大屋顶,覆盖着彩色琉璃瓦,檐下布满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斗拱,所有钢筋混凝土梁和柱都模仿木结构构件,其上满绘彩画,门窗也是古代木门窗的式样。

由于复古主义建筑的昂贵造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仍十分困难之特别不合时宜,很快就引起了注意并加以纠正。但这种纠正多半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必然导致了简约化的出现。简约化的关键词是节约,显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过于片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时间,似乎节约造价成了一切,建筑师的工作就像是在制造一件普通工业产品一样,放弃了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追求。

但在这段时期,因着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以北京为中心,也一度出现过一段对建筑艺术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其代表性作品如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农业展览馆和中国美术馆,以及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它们的处理方式多半是在建筑上集中置放一个或数个缩小了的宫殿式屋顶,或者采用平顶,虽然也采用了琉璃,造型和装饰都有所简化和创新,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但这几个作品只能算作是特例,而且基本上仍是折衷主义手法,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大多数作品仍是比较平庸的。

在20世纪60年代中和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与中国其他领域所受到的破坏一样,建筑创作也受到了极大摧残,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必须体现某种被歪曲和吹胀了的“政治”概念,于是在各地兴建的所谓“万岁馆”、城市中心广场或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就出现了可称之为政治具象象征主义或抽象象征主义,以及无原则的模仿北京国庆十大建筑等的“创作方法”。庸俗政治论毫无群众基础,随着“文革”的结束,也迅速被抛弃。然而在文革动荡时期的后期在南方出现了一批与对外活动有关的建筑,它们打破常规,以轻快空透的自然形象给人以崭新的面貌,为全国其他城市作出了启示。如1975年广州白云宾馆的建成预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

从80年代开始,由于改革开放的不可逆转,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关于人的价值的全面思考,关于传统的再认识,关于几十年所走道路的反思,以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美学热、文化热的兴起,还有建筑创作任务的空前规模,都推动了建筑理论的加速发展,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建筑多元论的崛起。这是中国历史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大致可划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地域主义、本土多元现代主义、新环境主义几种。

1、新传统主义也称古风主义;这是一种传统形式的现代表现,有一部分建筑形式根据特定条件的需要,选择了把传统形式创新,应用在新的建筑上。对传统建筑的外部形象有更多改造,侧重于借鉴其神态意趣的一种创作,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武汉黄鹤楼、山东曲阜阙里宾舍、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等。这些作品对传统是以借鉴而不是以模仿为主,本身也不是被毁古建筑的重建,多因处在著名古建筑附近而采取的一种协调的处理手法,或建筑本身的性质要求人们更多地联想起传统文化。

2、新古典主义;也可称之为现代古典主义,是通过对中、西古典建筑形式法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以隐喻建筑创作对象的内涵,使建筑作品取得非常稳重、均衡的艺术效果。其比例、构图、细部以及布局十分严谨。代表性的例子有甲午战争纪念馆、清华图书馆等。

3、新地域主义;这是当今世界建筑界创作领域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建筑师都在极力探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以使现代建筑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具有浓厚的闽北民居风味的福建武夷山庄宾馆、具有皖南民居特色的黄山云谷山庄宾馆、呈现河西土堡式民居风貌的甘肃敦煌航站楼,上海金茂大厦等。

4、现代多元主义;这种倾向是热衷于追逐时代潮流,对于西方当代流行建筑思潮引进我国起到积极作用,几乎囊括了当今西方的各种流派,如心现代派、后现代派、光技派、结构主义、高技派等各类风格形式在中国均有体现,只不过相对没那么典型。当然,现在也出现了盲目追求建筑的新、奇、怪的趋势,这是要值得警惕,引以为戒的。

5、新环境主义;也称生态主义,这是近几年建筑建筑发展的新思潮。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营造绿色生态建筑、生态环境等新的课题也摆在了建筑师的面前。

纵观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1、中国建筑从几千年的一贯制的体制被突然打破到现在只有短短的80年,和西方几千年来的完善的建筑教育和美学理论系体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建筑教育及理论体系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之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美学体系,建筑师是作为地位低下的工匠而存在的,建筑是以技的方式传承。建筑的发展只是以统治者和朝代的变更而产生制式上细微的变化,传统的封建体制约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的发展。而19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从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学成归来,首次将建筑是艺术的概念引入中国,这就为中国产生建筑艺术风格流派提供了可能,然而第一代建筑师所受到的教育毕竟是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为主的建筑理论体系,他们在中国建立的建筑教育体系亦是以巴黎美院为主的“鲍扎”体系,而这种照搬过来的建筑教育体系,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地域等背景文化的差异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和技法,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2、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期(民国的10年和改革开放后的38年)加起来不超过40年,西方建筑思潮爆炸性的涌入,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本土建筑师矛盾而迷惘,很难静下心来去探究,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史实的挖掘整理上,缺乏横向的深层次研究,这也是本土建筑师模仿、借鉴能力超强,创新理论能力不足的原因。

3、大众建筑艺术基础意识薄弱,建筑师曲高和寡,建筑师有了好的构思和想法或许可以通过建筑表达出来,由于缺乏中国的建筑理论和美学体系支撑,难以以理论阐述。大众土壤的缺乏也使得建筑批评和建筑评论的匮乏。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最终形成了有建筑而无理论、有风格而无流派的尴尬局面。

4、过多的行政干预、长官意识也束缚许多建筑师聪明才智的发挥。

当务之急,是我们要以传统建筑文化理念为本源,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静心研究,建立起自身的建筑美学理论体系,强化大众意识,使中国的建筑不再抄袭、不再模仿、不再媚外,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流派,再现曾经的辉煌。这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推荐访问: 建筑艺术 流派 中国 近现代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