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时间:2022-10-30 11: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专程向上海市领导汇报工作,在上海海事大学主持会议,风尘仆仆赶赴北京出席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工作会议,这就是记者在联络、请教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过程中,黄理事长的主要工作轨迹。记者感慨,接连几日行程凸显黄理事长当下的主要工作职责,以及在学界、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农历丙申年,航运人以不破不立的勇气和胆识,寄望资源兼并融合带来的瑞气;学会人以砥砺前行的韧性和修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此时此刻,无论是在盘点航运业2015年的起起伏伏,还是在发力谋求新的定位,还是在侧耳倾听超级航母“中国远洋海运”起航的汽笛声,我们能向黄理事长请益,都是一种不同凡响的选择和机遇。作为本命年逼近的半老“猴儿”,既是业界媒体人,也在航海学会系统当差,与行业的命运、学会的前景紧紧维系,自然对领军人物黄有方紧追不放。那是戏谑之词。好在黄理事长相当重视,百忙之中,答复了记者提问清单中几乎全部问题,而且条分缕析,非常严谨。记者在此与业界同仁分享。

记者:您作为研究航运物流的著名专家,对航运资源兼并融合的态势怎么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航运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在哪?我们如何顺势而为?

黄理事长:为应对经济新常态,我国国企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也将推进国企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面对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常态化趋势,大型航运企业纷纷兼并或重组,如马士基与地中海成立2M联盟、DNV与GL合并、赫伯罗特与南美轮船合并、法国达飞收购海皇集团等。这将导致全球航运资源重新配置,主干航线的市场集中度更高,我国航运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为此,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如中远、中海合并成立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其中,中远与中海的主营业务方向已经不同,呈现出跨境、跨界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航运业转型与创新发展一是要实现航运供应链创新。航运由单一的运输环节发展为综合运输体系网络中的核心环节,成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商流汇聚的重要载体,推动航运供应链与需求链的联动发展;二是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内自贸区建设和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契机,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市场营销能力、货源控制能力,提升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为此,我国航运企业一是要强化紧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应对措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中,需关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在全球贸易新秩序建立过程中,需关注全球自贸区带来的机遇,还需关注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部分地区政治局势、全球产业转移不对称等带来的风险。二是要强化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顶层设计。随着“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应把握重大的国际拓展机遇。依托我国“一带一路”、自贸区、供给侧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深化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抓住重大的国内发展机遇。三是要强化承接供应链战略的能力建设。实施延伸战略,横向布局全球网络,纵向整合物流链上的优势资源,提升航运供应链增值服务水平。在经济新常态和“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拥有、控制、服务、适应等四大能力建设应该成为我国航运企业基于供应链的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评价标准。四是要强化适应转型创新发展的风险控制。建立包括信息风险、管理风险、合作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在内的识别体系,加强上下游节点企业的风险识别与控制。优化合作伙伴关系,重点考虑伙伴的商业信誉和信用水平,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记者:请您谈谈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现阶段发展的看法,尤其通过中外航运中心比较,我们在软实力和文化环境建设上还需做出怎样的努力?

黄理事长: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时期。从国际航运大环境来看,全球航运市场正处于深度低迷状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并不具备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自身又处于由过去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与发展服务软环境并举的转型阶段,寻求发展突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低迷中有亮点,在逆境中有创新。尽管受到来自国际航运大环境的影响,现代航运服务业增速有所放缓,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所下降,水水中转比率小幅回调,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仍然稳居全球首位,基本确立国际枢纽港地位,并初步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现代集疏运体系,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初显,航运服务集聚区布局基本成型,航运资源要素加速集聚,航运服务功能日益完善,航运服务环境明显改善,航运文化氛围逐步形成。总体而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在按照国务院19号文的要求,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和实现的过程中,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为实现2020年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在与中外航运中心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最大的发展瓶颈在于软实力不强,文化环境建设不足。例如,新加坡和香港在法律服务、行政服务、市场环境等航运软环境方面更为成熟,在全球航运中心向亚洲转移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新华社最新发布的国际航运中心排名中,新加坡超越伦敦排名第一。与此相比,上海无论是法律框架、语言环境、市场准入,还是税收政策、口岸便利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航运金融、海事法律、航运保险等领域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为此,要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软实力,要从加强政府监管、提供高效透明服务、优化法治环境、吸引培育航运人才等方面入手,包括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完善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航运发展政策体系,积极推进港航行政执法、监管职能改革,推动海运业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探索航运中心财税政策创新,加快形成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法律体系,支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实施维护市场秩序的自律措施,强化海运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海运、航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开展跨专业、复合型高级航运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加强航运文化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航运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产品,例如,打造航运文化产业园区和航运文化产业孵化器,进一步健全航运文化功能,扩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业界的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航海博物馆,积极发展航运文化旅游和娱乐项目,全面提升市民的航运素养和海洋意识。

记者:学会姓“学”,学术交流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业界普遍认为,著名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当选理事长,势必加强跨地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航海学科发展。请教您对学会创建学术品牌的见解,对当前学会系统开展学术活动的建议。

黄理事长: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航海学会将不断加强航海学科建设,打造学术交流高端平台,提高各类学术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具体来说,可以考虑做好以下工作:一、创新学科建设工作机制。继续推动航海学科建设,启动航海学科发展规划研究,定期发布航海学科专业发展报告。探索建立学科建设工作机制,依托学术年会和论坛,引导研究海运强国战略、北斗导航、饱和潜水技术创新与应用等航海前沿科技,引领航海学科发展。二、打造学术交流高端平台,如学术年会、中国国际救捞论坛等;打造独具特色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学术交流平台,如中日韩航海学会学术年会、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大会,扩大我国航海科技在世界的影响力。三、创新学术交流活动机制,制定提高学术活动质量的对策措施。完善以学会高端交流平台为引领、分支机构年会、论坛和沙龙为主体的活动格局,推动形成丰富而活跃的学术氛围。重点打造分支机构和地方航海学会的学术年会和专题学术“沙龙”,提高学术活动整体水平。四、打造精品期刊,突出学术导向功能、精品展示功能、创新促进功能、学术争论功能,发挥学术交流主窗口作用。五、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组织参与中国科协学术年会活动,探索协调并参与航海类学术联盟建设;加强与兄弟学会在学术交流领域的合作,借鉴有益经验,搭建学术交流新的平台。六、促进学术规范,维护良好学术声誉。

记者: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政府决策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是时代的召唤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学会系统如何积极进取,对政府主管部门有何期许?

黄理事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在全社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会迫切需要主动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进一步提升服务创新、服务社会与政府、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自身发展的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航海学会将以强化现代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学会的创新发展和服务能力。我们初步考虑今后可以开展以下工作:一、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拓展科技与人才公共服务领域。坚持政府主导、科协主动、规则公开、严格监督的原则,探索形成转移的有效途径和成熟模式,前瞻性地建立完善职能转移后的长效运营机制和监管机制,学会做到能问责、能负责,接得住、接得好。重点支持学会开展航海相关的技术决策咨询、行业发展技术报告、科技评价、科技奖励、技术标准规范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和继续教育培训、技术鉴定、专业机构水平评价等方面工作。配合政府组织高级船长、高级轮机长、高级引航员等职称的评定工作。二、加大青年人才培养举荐,助力科技人才成长。充分发挥学会“小同行”专业优势,强化对青年人才苗子的发现举荐作用,及早发现、重点扶持、加快培养年龄在30岁左右,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小人物”。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交流的平台,为青年科研人员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及团队合作提供经费、政策、工作等方面的支持,营造宽松的研究环境。支持学会推荐青年人才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重大科研活动。支持学会为青年人才成果转化鉴定提供帮助。三、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需求,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学会主动服务,创造条件自觉融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助力行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四、开展学术交流示范,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进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原始创新,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打造学术活动品牌。

我们也希望政府在政策等方面给予学会一定的支持,形成由有关政府部门指导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学会指导、扶持和监督体系,在争取多方共识的基础上,力求与相关政府部门形成稳定的会商、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工作研究,形成工作合力,为学会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记者:您作为海事教育管理者和学会理事长,对提高公民的航海科学素养有何见解?追溯历史,海洋意识和航海精神,都是中国公民亟待提高的,与当前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任不相匹配。作为海洋科普的主力军,学会系统应有怎样的觉悟和行动?

黄理事长: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标志和统领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振兴海洋成为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工程。弘扬航海精神,建设海洋强国,成为“中国梦”之“航海梦”的重要内容。我国公民对海洋意识淡薄,航海精神源远流长,但对航海精神的关注缺乏实践力度,素质教育同职业教育相比还处于滞后水平。航海业的发展缺乏精神上的内在支撑和后劲将成为今后发展航海事业的一大难题。

中国航海学会拟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举措,为提高全民航海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1. 实施船员法律和社会地位认知普及工程。交通运输部协同教育部,推出船员法律和社会地位认知普及工程,利用受众面广泛的现代传播手段包括“互联网+”平台,多维度地加强宣传,努力展现船员群体正面向上的精神状态与行业风采,使更多人能够对船员的工作与职责有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知,让更多的人了解船员,欣赏船员,有效提升船员社会地位。培育与建设船员航海文化阵地,使其有利于形成行业良好氛围,吸引和保持固有的船员队伍,奠定中国船员队伍发展壮大的底蕴和内涵。

2. 完善科普教育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普及活动组织管理办法》、《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全国航海科普教育专家管理办法》;制定学会秘书处统筹管理航海科普活动工作制度,制定分支机构、会员单位科普工作考核制度,完善对航海科普基地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建立推进航海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航海科普创新发展激励机制,组织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航海科学普及教育活动。

3.创新航海科普内涵。建立与海军、海洋、海警、渔业、海关共同开展航海科普活动的联动机制;建立与网络、媒体、移动以及各部门联合开展航海科普宣传的合作机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全国人民,宣传我国航海科技成果,宣传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宣传大航海蓝图,努力唤醒全民大航海意识,开创航海科普大格局。

4. 融入全国大科普格局,建设航海科普特色窗口。强化对航海科普基地的管理,鼓励航海科普基地发挥资源优势,围绕中国科协和本团体科普工作安排开展独具特色的系列航海科普活动;发挥专业委员会、地方航海学会、单位会员专业优势,重点支持实力强、效果好的单位建设航海科普特色窗口;继续支持上海市航海学会办好《航海》杂志。

5. 推进航海科普信息化建设。推进创建“中国航海科普信息平台”,围绕公众关注的航海热点和焦点问题,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实现航海科普知识信息化;设置航海科普活动自媒体公众账号,开展微博、微信提问,微视直播,现场访谈线上互动等活动,促进航海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向公众提供优质航海科普服务。

6. 加强航海文化建设。认真学习、研究、宣传我国航海历史和航海文化,传承航海精神。打造“中国航海日”论坛高端交流平台,提升中华民族的大航海话语权;参与挖掘明朝大航海家郑和、近代民族航运业代表人物卢作孚等史料和文化内涵,积极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宣传和研究;探讨设立“中国航海科普读物创作中心”,鼓励编辑出版航海科普读物和航海学术论著,组织开展涉海文学、电影、电视、剧本创作,并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航运文化节、中国航运企业发展战略论坛等活动,扩大航海科技影响力;树立像郭川、翟墨、上海打捞局300米饱和潜水作业队那样的新时代航海科技先进典型,并大力宣传,引导民众关注航海,热爱航海。

7.占领航海科普高地。站在战略的高度,着眼智能化、高端化、专业化、网络化、绿色化在航海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3D打印技术、汽车共享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四项新技术对航海领域的颠覆性影响,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宣传普及,加快推进新技术应用于航海领域进程。

记者:作为航海教育管理者,请您谈谈对上海海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构想。

黄理事长: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攻坚阶段,也是上海海事大学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的冲刺阶段。

上海海事大学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指导,以学校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以“聚焦内涵、强化特色、人才强校、创新引领”为主线,把握国家和上海的发展机遇,到 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将依照“按需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的原则,通过发展模式、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的转变,探索“国内引领、国际典范”海事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学科专业实力等方面具备国内外竞争力。通过发展模式、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的转变,探索“国内引领、国际典范”海事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在航运、物流、海洋等教育、培训、科研与咨询领域居于国内前列、国际前沿,办学特色和学术成果在国际上形成广泛影响,重要办学指标处于世界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经过更长时间的努力,上海海事大学将培养出一大批广受社会认可的专门人才,拥有一批引领相关行业发展的知名校友,成为世界各国海事类留学生的主要选择地;形成一支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师资队伍,能够在相关国际组织中拥有话语权,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公共决策;科研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建成若干个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新型高校智库,积极发挥在相关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形成国际站位、中国特色的办学体制和高效协同、规范自律的管理机制,充分体现在相关领域中的文化引领作用,能够为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创新驱动的主线,贯穿黄理事长的言行;创优领先的气魄,充盈黄理事长的胸襟。

推荐访问: 顺势 而为 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