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转型时期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转型时期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30 11:0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校德育模式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以及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时代际遇。积极探寻创新理路,促进其由以往经验型、工具性、单向式向现代民主、平等、参与式转变,以提高德育实效性,确保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理路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6)09-0079-04

德育模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组织或群体用于组织和实施道德教育活动的典型化、简约化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以及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高校德育效果如何,事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实现。创新高校德育模式,对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确保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德育模式创新之时代际遇

德育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过程,是德育内容和模式的辩证统一。德育内容是内在的,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德育模式是外在的,是德育开展的实际样式,它受德育内容的决定和制约,也反作用于德育内容的实现程度及德育效果。面临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际遇,高校德育模式既面临发展挑战,也存在创新契机。

1.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新变化是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的动力。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其主体意识觉醒,个性化明显,可塑性强,容易受外来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技术拓宽了他们求知的视野,拉近了与外界接触的距离,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受市场经济趋利性影响以及就业竞争与压力的制约,他们学习的目的、手段功利性日趋增强,其职业价值判断标准也变得更为现实和具体。这些新变化要求高校德育模式不断与时俱进以适应其需要。

2.社会信息化、教育大众化是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的客观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广泛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工作和学习各个层面,信息高速公路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和个人连接起来,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丰富德育内容、扩展教育视野提供良机,同时也成为资本主义挑战社会主义的捷径。与社会信息化同行的是由教育需求多元化所导致的教育大众化,它使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进入到社会的中心,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规模多层次、专业设置跨学科和教育活动动态化的新特点。因此,高校德育必须转换机制,实现教育模式多样化,以自觉适应社会信息化、教育大众化的多种需要。

3.经济全球化是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无法回避的主题。经济领域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信仰和道德观念。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中国融入全球经济,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高校德育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挑战高校德育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制约德育模式构建的手段和方法。为使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校德育必须要解放思想、创新形式。

4.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是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自扩招以来,扩大了办学规模,调整了院系结构,设置了许多实用的专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高校推行了学分制、弹性学制及后勤社会化改革。但是,德育工作的理念与方式方法不但没有与时俱进,反而落后于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使传统德育模式在实际工作中被动难支。因此,要从改革德育课程体系,推行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建立德育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发展民主、平等的参与式的现代德育模式,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高校德育基本模式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国高校德育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发挥了保证、服务、引导的积极作用,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综观其基本模式,主要有经验型、工具性、单向式等。

1.经验模式。这种模式以苏联为模本,是苏联经验与我国具体实际的结晶,又称革命传统模式。它建立在革命理论和革命道德基础之上,传递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种“群众性自教与组织领导权威相结合”的模式。它以党组织为依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充分调动了革命阶级的热情,在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国后,它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革命史以及以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进行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进行思想教育,以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乐于奉献的利他原则为主题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模式从德育方针到德育内容,从德育原则到德育方法,均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契合。但是,这一模式忽略了受教育者对道德的主体性需求和期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不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导致德育效果不佳。

2.工具理性模式。与价值理性相对而言,工具理性强调德育的手段性质和工具作用,重视德育过程的规范化管理,轻视德育的人文关怀及目的意义。当我们把道德看成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和措施,强调其约束、管理、规范作用,以“围、堵、建、变”的技术与社会控制方法来弥补其缺陷时,道德就表现为工具理性。这种模式按照学科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其结果是把思想与现实孤立起来,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致使德育的人文内涵和道德需求的至上性缺失。道德本身是工具意义和目的意义的统一。斯宾诺沙认为,遵循道德而获得的个人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穆勒甚至主张“人应该不计功利地欲望美德,应该为美德自身而要美德”。在工具理性教育模式下,德育的依据是烦琐、硬性的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者的任务简化为对违反纪律的大学生进行惩罚。无疑,当德育的手段性质(工具理性)超越和掩盖其目的和意义(价值理性)的时候,道德就会成为“一种超越于社会之上的外在实体和异于个人的约束力量,成为社会约束和自我牺牲的一种被动、消极的羁绊”。

3.单向德育模式。单向德育模式强调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受教育者的被动性,使教育者的目的演变为“控制受教育者的理解而非帮助其理解”。单向教育是单向德育模式的主要特征。从思想

到行为,从政治生活到精神生活,学生按既定的思维定势去思考,形成了双重人格。一方面,学生必须接受教育者的施教,其道德发展必须符合社会要求。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是接受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表征,他们在强制环境中受到的道德他律难以与其自身道德自律相统一。很明显,单向德育模式培养的人才缺乏市场经济所必备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它所造成的德智分离、知行相悖的后果,给社会带来了事实上的人才危机。

三、高校德育模式之创新理路

所谓理路,是指以什么作为事物发展核心动力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进路。对德育而言,理路是指在理论上靠什么为基本点来教育人、在实践中以什么为着力点来培养人所进行的理论抽象概括和实践经验总结。高校德育模式创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现实的突出矛盾”所引发,因此,应积极探寻构建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理路,以便对其做出“符合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解释”和“给予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驾驭”。

(一)目标指向

实现高校德育模式的现代化。高校德育模式是一个由教育主体和客体、教育规则、教育技术等共同构成的系统。教育主体和客体是具有现代理念、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人,现代化的科技成果是德育模式创新的物质支撑。伴随着德育观念、内容、体制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其构成样式、运作方式、实施方法必须与之同步,以确认德育的现代性地位,发挥其现代性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原则

1.主体性原则。德育的主客体都是有思想、有意识的活生生的人,整个德育过程都融入了双方的主体性需要,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客体,自身又是接受主体,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造成青少年教育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阶段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因而,主体性原则是其创新的首要原则,要从关注大学生的自尊、自爱、自处和自我实现着眼,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能力。

2.实践互动原则。实践性原则是由德育本身的实践特征所决定的。任何道德认知和规范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实现内化,各种道德规范体系也只有应用于实践当中才有生命力。道德之于个体是在循环往复的内化与外化实践中完成的。德育信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产生了共鸣,才能真正“化理论为德性”,把人类的共同精神转化为个体的主观精神。

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管理是同一德育过程的两个方面。教育侧重说理,“以一定的事实和道理去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即“软”要求。管理侧重约束,它以具体的规章制度去约束人的行为,即“硬”措施。人有自觉能动性,使得教育有其必要和可能,而人又往往有惰性,这为管理提供了需要和可能。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不可偏废。“精神万能”实际上是否定德育管理的重要性,而一味强调制度约束又会导致对人的主体性的否定。

4.效益原则。德育模式创新的效益原则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道德人”而非“道德说理家”。因而,效益原则的引入既能合理地利用人、财、物和时间等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又能把社会所要求的宏观道德调控内化为个体的微观道德约束机制,增强其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升道德境界,健全道德人格。

(三)创新价值取向

1.从传统向现代转换。共同适用的统一德育模式是不存在的。传统德育模式强调德育的集中与统一,强化党、政、工、团、教的联合互动,重视党的组织、干部在德育中的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的新变化对德育内容和实践提出了新要求,国际共运处于低潮迫切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民主性增强要求强化思想道德的新权威等等,这些客观现实要求我们遵循人们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促进传统德育模式向现代转换。

2.从被动向能动提升。以往高校德育实行“群体管理”,它是一种被动式、他律型模式,义务是这一模式的核心。改革开放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逐渐成为他们的心灵需要,凝聚成一种深刻的责任意识,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自觉按社会的道德要求去尽义务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因而高校应当构建一种使学生能够自觉、自主、能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实践的能动型德育新模式。

3.从灌输向关怀过渡。灌输教育在改革开放前一度是德育的主流模式,其教育观念、手段和方式简单化、纯粹化、经验化,脱离社会实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加改革和创新地沿用这种模式,势必导致教育与业务出现“两张皮”现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应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灵魂,从一般情感、品格关怀深入到人生意义关怀,从生存状态关怀深入到持续发展关怀,从人的全面发展关怀深入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怀。

4.从显性向隐性转变。大学生个体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高校德育难度,单靠显性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需要。必须通过隐性与显性彼此渗透与互补,保证德育的渠道通畅、立体渗透、覆盖到位。隐性德育就是把德育内容隐含存教育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通过创设教育设施、人文景观、校风、班风、学风,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使教育者受到外在的“形象感染”和内在的“理性折服”,体现出德育的人文关怀。

(四)创新对策

1.坚持观念创新,开拓高校德育新视野。转变德育观念,拓展德育思路是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的先导。观念创新要求强化素质意识、现代开放意识和全球意识。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羞耻心,克服功利主义倾向和浮躁心态。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社会,德育工作自身要和其他学科相结合,构建学科德育模式。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使其为我所用。随着我国WT0成员国地位的确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德育要立足本国,放眼前瞻,面向未来,加强其针对性。

2.树立人本德育观。创新高校德育模式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树立人本德育,要求在德育目标上改革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方向性和政治性,缺乏层次性和基础性的弊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拓展学生的生存、发展空间;在德育内容上把握时代性,加强针对性,富于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全球观、竞争观、合作观,解决大学生的政治方向与思想认识、经费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加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三观”教育;在教育方法上打破单一、封闭的教育模式,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觉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

3.促进教育与生活的理性统一与双向转化。教育即生活。“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是当代教育的一种趋势”,“是教育主体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可能趋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回归”。创新高校德育模式必须以生活为基点。教育要关注生活,尤其是受教育者的道德生活空间,克服传统教育中的“无人化”现象。教育生活化要求学校布置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环境,使每个学生置身其中。生活教育化要注重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教育性,使他们的人生时时受教育,生活处处皆学问。

4.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实施德育新“三进”。开展德育活动离不开载体的支撑。凡是能够促进德育目标实现的实体性和非实体性的教育平台都可视为德育载体。重点是以网络、社团、公寓为有效载体,实施德育“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德育“进网络”必须坚持个性与共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价值选择与价值主导统一的原则,突出网络的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休闲性,把德育渗透到网络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德育“进社团”要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团网络服务,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成长的重要场所。德育“进公寓”要求通过各种公寓联谊、宿舍联谊活动,举行文明宿舍、和谐宿舍、节约型宿舍、生态型宿舍评比活动,培养大学生合作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传统德育模式,创造一个德育与工作生活学习相结合民主平等、学生主动参与的现代人本德育模式,大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和社会的客观要求。

[责任编辑:陈雪梅]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德育 转型 时期 高校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