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发布等

《“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发布等

时间:2022-10-29 13:45:05 来源:网友投稿

政 策

日前,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分别从创新基础条件建设、重点领域创新能力、创新主体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布局、创新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到“十二五”末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规划》提出,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要接近50个,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中心。重点建设和完善100家国家工程中心,新建若干家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认定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点工程设计的支撑条件更加完善。

此外,《规划》还提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一批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建成若干一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列;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明显提升。”等目标。

4500亿元盛宴开启 LED节能产业起航

2013年2月17日,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要求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达到4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规划》将在一段时间内润泽LED上市公司。

根据《规划》,到2015年,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重大技术取得突破。高端应用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效果更加明显。LED照明节能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集聚区基本确立,一批龙头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研发平台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二五”末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将达1.8万亿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到“十二五”末,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等18项主要目标。该负责人介绍说,《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了4项重点任务,即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和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将着力提高企业研发投入

日前,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目标。

根据《意见》,我国要培育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到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翻一番;到2020年,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和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重大进展。

2015年,

我国力争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

日前,《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到2015年,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为实现目标,将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

我国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等方面已初步具备基础,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基础薄弱、网络信息安全存在潜在隐患等问题。《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较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满足物联网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需求的标准体系,并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等机制。

产 业

我国首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蓝天号”问世

近日,由西南交通大学历时4年自主研发、功率为150千瓦的我国首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蓝天号”,在西南交大铁道专用线上成功运行。实现大功率环境下燃料电池、永磁同步电机等多项技术突破的该型机车,未来可广泛用于工程作业车、检修车和站场调车等轨道交通领域。

“蓝天号”采用150千瓦燃料电池作为牵引动力,2台120千瓦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牵引电机,设计时速每小时65千米、持续牵引力为20千牛、牵引重量200吨,装满氢气可轻载连续运行24小时。

中国自主研发

风能机器人在南极冰盖首次“行走”

日前,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风能机器人“极地漫游者”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上“走”出了第一步,这是我国研发的首台基于再生风能驱动的机器人。

“极地漫游者”本体长1.8米,高1.2米,宽1.6米,重300千克,可在风能发电驱动下不间断地昼夜行走,能跨越高度近半米以上的障碍物,并在冰盖复杂地形下进行多传感器融合的自主导航控制以及国内通过卫星链路进行遥控,未来可搭载大气传感器、冰雪取样器、地理地质分析器50千克的任务载荷等。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十分重视有关机器人南极科考这方面应用技术的研发,但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极地漫游者”机器人在南极开展基于风能发电驱动技术、复杂地面适应性的自平衡机构技术、基于视觉、激光与GPS融合的冰盖自主导航等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在国际尚属首次。这对我国极地科考与先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台湾成功克隆全球首例“迷你猪”

日前,由台湾中兴大学特聘教授朱成志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项新式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全球首例“迷你猪”。相比传统克隆技术,这项技术操作更简便、效率更高。

据台湾媒体报道,朱成志团队历时3年研发出手工卵子分切克隆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克隆出两胎花斑迷你猪,其中一只已成功繁衍后代,显示技术已成熟。

朱成志表示,他们的新技术设备费用仅需约50万元新台币,而传统的体细胞核移植则需200万至300万元。这将有利于推广至“田间地头”,再加上制造效率提高,可显著增加产值。

煤燃烧产生的

二氧化碳99%可被捕获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范良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煤清洁燃烧的新方法。他们利用煤直接化学循环技术开发的研究装置,成功使煤释放热量的同时,捕获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99%的二氧化碳。该研究的技术要点是如何在燃料中加入氧化金属微粒实现化学反应,目前已在实验室中取得成功,利用该技术的大型试验装置预计2013年底开始运行。

东北地区首座核电厂并网发电

2013年2月17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1号机组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首个被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厂和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并网发电后,将优化辽宁省电力供应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空气和水质量。据介绍,与同等规模的火电项目相比,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氮氧化物15万吨,相当于造林6.6万公顷。

发 现

“最硬”新材料硬度超钻石

日前出版的《自然》杂志撰文指出,一种最新材料已超越了钻石的硬度。这种材料就是科学家最新人工合成纳米等级的立方氮化硼,其硬度已超越钻石,成为世界上最硬的物质。

来自芝加哥大学等多所高校科学家组建的一支研究小组指出,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是将氮化硼微粒压缩成一种超坚硬物质形式。科学家测试结果显示,这种透明的材料甚至超越了钻石的硬度,其维氏硬度达到108 GPa,而合成钻石的维氏硬度为100 GPa,并且该材料是商用立方氮化硼硬度的两倍。

“纸糊的”太阳能电池问世

形容一种东西不耐用、不结实时,人们常说它“像纸糊的”。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却以木浆为原料,研发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纸糊的”太阳能电池环保、廉价且超薄可弯曲,将来可能大有用武之地。

据日本《每日新闻》网站日前报道,为了保证透光率,通常太阳能电池板使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副教授能木雅也率领的研究小组以木浆中的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压缩加工,成功研发出厚度仅有15纳米的透明材料,并以此为基板,将光电转换有机材料和配线用压力嵌入,从而制成纸质太阳能电池。

据称,“纸糊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只有3%,远不及一般发电用太阳能电池10%至20%的转换率,但和玻璃基板太阳能电池差不多,而且便携易用,制造简单,成本极低,开发者希望几年后能实用。

人类胚胎干细胞首次用于三维打印

日前,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和一家干细胞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真空阀门式(valve-based)三维(3D)打印技术,首次将3D打印拓展到人类胚胎干细胞范围。这一突破使得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打造”移植用人体组织和器官成为可能,打印出的干细胞保持了可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的多能性,而打印结构还能用于药物测试,加速改良测试过程。

此次成果被认为是一次科学的进步,有望带来长期的巨大价值,为人们提供可靠的药物而不必用动物做药物试验,提供用于移植的器官而无需捐献,并能消除器官排斥和免疫抑制带来的问题。不过,人类胚胎干细胞被打印出来以后,还要经过多项测试,以评价这种打印方法的精确性。

英国发明无需注射疫苗接种法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需注射的疫苗接种技术。实验证明,用新技术接种的疫苗同样有效,并能避免疫苗注射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及不便。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说,他们利用硅胶模具制作出一种微针阵列,即由许多显微针组成的片状物。这些显微针用糖制成,进入皮肤后会自动溶解。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疫苗通过溶解的显微针进入实验鼠皮肤后,能激活特定的免疫细胞,启动免疫反应。这种方式接种的疫苗与传统注射接种的同剂量疫苗效果相当。

研究人员说,许多疫苗对储藏和运输条件有严格要求,如需要冷藏等,而新方法可使疫苗在室温下储存,且避免了使用针头可能造成的感染风险。此外,“无注射接种”还有助于疟疾、肺结核等疫苗的普及。

活 动

2013年北京科技工作“五着力六重点”

本刊讯 日前,2013年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作了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科技工作报告。

闫傲霜在科技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共部署实施450余项折子工程重点任务,“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圆满收官,科技对“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北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科技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强;二是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三是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四是科技支撑城市建设管理和保障改善民生的水平不断提高;五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六是科技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闫傲霜在介绍2013年北京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时指出,要着力对接和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科技改革发展新突破。

闫傲霜强调,2013年主要推进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深化科技改革,推进首都科技资源融合发展;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是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四是强化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全面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五是加强服务保障,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会上,还举行了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北京市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代表、心脏药械技术与循环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1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代表上台接受授牌。本刊记者 陈治光

中关村2013年首个产业集聚园挂牌

日前,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与房山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共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房山园》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正式挂牌。这是中关村示范区在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后,2013年首个挂牌的产业集聚园。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位于房山区窦店镇中部,于2011年7月21日成立,是本市唯一一个市级高端制造业基地。目前投产、在建、签约和在谈项目约60个,2012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13亿元,3家投产企业实现产值约8亿元。

甲型流感国际合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针对甲型流感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为国际首次报道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对临床医生评价疾病进展及探索新型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据介绍,该研究依托北京市科委“北京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收集的临床信息和样本资源,与英国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研究发现甲型流感重症患者外周血中流感特异性CD4阳性T细胞反应明显高于普通患者,有助于早期发现流感重症患者;流感患者病毒特异性CD8阳性T细胞的数量在肺脏明显高于外周血,提示单纯检测外周血中CD8 阳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不足以反应机体整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首都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年会召开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设施农业联盟发展,总结联盟2012年工作成效和谋划2013年联盟重点工作,日前,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了以“深化科技创新服务 推进首都设施农业发展”为主题的首都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年会。

会上,联盟秘书处对联盟2012年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并邀请专家重点解读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星火培训中心相关人员对第四届(北京)国际现代农业与资本发展论坛筹备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联盟各成员单位就2013年联盟重点任务展开讨论,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北京农科城建设,围绕设施农业发展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保障首都设施农业的发展。

推荐访问: 建设规划 自主创新能力 二五 国家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