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注重视听语言“电视化”,营造全民游戏“慢文化”

注重视听语言“电视化”,营造全民游戏“慢文化”

时间:2022-10-27 18: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 《国家宝藏》 《一本好书》等文化类栏目不断在多方面增强受众的文化意识,不断以新颖的形式吸引着受众的关注。在文化类栏目浪潮接近平缓发展时,河北卫视交出了新的答卷。在全媒体的融合、转型现状中,有不少电视节目转为电台收听播出,广播回暖。在这种情况下,打造“听”的电视节目与“看”的广播节目时,电视工作者更应该坚守电视化的独特性。

关键词:文化;视听语言;电视栏目;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21-0-02

电视艺术虽与电影艺术同使用一套视听语言体系,但电视艺术又有其独特性。近年来,《国家宝藏》《一本好书》等栏目,在节目中将片段影视化,呈现于受众眼前,但影视化也只是停留于电视化的阶段,并没有向电影化发展,而即使《演员的诞生》中的某些片段再电影化,但还是受电视的影响。

影视视听语言相关内容是电视栏目电视化的基础,此外电视化还包括电视栏目策划文本和演播厅舞台设计等内容。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电影对视听语言的重视程度是高于电视的,往往受众也会淡化电视的视听语言,我们很少见到有学者研究一档栏目或电视导演的视听风格,但电影就不同。其实同作为影视艺术的电视艺术,它也离不开视听语言的支撑与展现,这种被忽视可能是受众因为受电视本体的影响,随即制作人員根据这种影响而做出调整,体现为固有老套的谁都可以看懂的视听语言模式,电视本体的大众化和亲近性,使得电视栏目不得不以这样方式维持生存。

或许相较于以前,受众还会因为电视新奇的“视”而放弃广播单调的“听”,但现在,电视受众的流失、网络电台的崛起,即证明了受众已经不为这种所谓的新奇的“视”买单了,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剧的质量也越来越好。面对这一现状,大多数人怪罪于互联网的发展,一味认为是网络的出现影响着电视的进步,人才“跳槽”至互联网平台,手机等移动网络设备使受众更加体会到互联网的大众化和亲近性比电视还优秀。难道电视本身就是无辜的吗?作为体制内的电视媒介,面对全媒体趋势,电视栏目应不甘愿弱化自身的“电视化”,勇于挑战危机,提升电视栏目内容、视听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创新。

全媒体是一种趋势,媒介融合是现状,不是为了弱化某一方而增强另一方,为的是将内容全面地推送给更广泛的受众,使得各媒介间实现互助、互促、互赢的目的。“听”电视、“看”广播的广电融合,不是要牺牲“电视化”,而是落后的就要被淘汰,现在是发展的社会、提倡创新的社会,对于电视这种传统媒体而言,更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勇于创新。目前依旧有较为优秀的电视栏目,全媒体的趋势会给电视栏目反向压力,电视工作者则更应该注重栏目电视化的独特表现,推动自身向前发展,即使是被“听”到的电视节目,也要让受众产生“看”的欲望。

一、卫视定位准确,《成语天下》“内容+”创新升级

河北卫视一直以文化作为标签,原创了《中华好诗词》《中华好家风》等文化类栏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河北是燕赵文化大地,理应推出大量关于本土文化的栏目,提升区域自信、国家自信,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的《燕赵传奇》很早将本土文化用韩伟的声音娓娓道来,别有韵味,而季播栏目《成语天下》很好顺应了时代需求,同时也满足了这一卫视缺口。

(一)文化+娱乐,成语“活”起来

首先是内容的娱乐。对于文化类栏目而言,娱乐是一件需要非常小心的事情,如果有些方面没做圆满,则会歪曲历史,造成极差的影响。节目会有“演”成语的环节设定,以前两期的“戏说成语”和“各执一词”为例,其娱乐性非常强,结合当下的语境,来演绎历史上的成语典故。生动有趣是文化类电视栏目工作者普遍焦虑的地方,《国家宝藏》在国宝守护人演绎国宝前世今生的时候,还是以还原历史为主,而《成语天下》已经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喜剧元素,这种喜剧元素更多的还是运用了电视化的手段,“戏说成语”是电视化体现得最强的一个环节。

在第一期“完璧归赵”的演绎环节中,很好地融入了邯郸本土方言,将河北本土文化更为全面且有趣地通过电视传播至更多人耳中。在演绎过程中,运用了非常常用的喜剧性夸张与重复的设计方法,蔺相如闪回赵惠文王的嘱托“一定要把十五座城池带回来呀”时,这里的喜剧包袱点和呈现点都是以电视化的方式展现的,如若只听不看,则效果会削弱很多。演播厅电视栏目空间有限,没有电影的视听语言运用范围广,像这档栏目的活动空间只有舞台之上,却使用再简化视听语言的方法来设计喜剧点,在看似没用运用视听语言闪回的剪辑或叙事呈现时,反而是在强化了其电视化。因此,视听语言和电视化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它还有更大的语境关系,有时简化视听语言也可以加强电视化,但电视化的呈现要从视听语言上入手与思考。

《成语天下》有《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小强来了》的痕迹,是这三档栏目的融合体,有意、有绎、有趣。一档文化类栏目其实具备这三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意即是有意义,这是对于文化本身的定义,栏目播出必须是有意义的;有绎,这种绎可以是演绎也可以是讲绎,不论哪种绎,它都可以使受众从中体会到文化的魅力,并且身临其境或声入人心;有趣,即娱乐性,《百家讲坛》已经走下了神坛地位,受众还是更喜欢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下接受知识。

其次是对栏目整体感知的娱乐风格,这一点在下文“形式+”中会继续深入。

(二)立足于本土,放眼全国

发展要着眼于自身的情况,河北卫视为人所熟知的栏目不多,并且河北本地人有的人都很少看河北卫视,面对这种困境,河北卫视想要让《成语天下》出彩,也必定首先要让本土人买单。河北是燕赵文化大地,自身文化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文化支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电视栏目掀起的文化栏目浪潮,加上国家对文化自信的日益建设,使得国人的文化意识和学习意识高涨,这能够使得《成语天下》获得不小的关注度。

紧随这次浪潮,河北卫视的《成语天下》想要打造的是一档有持久生命力的季播栏目,虽然有河北文化的支撑,但毕竟只说河北文化有些单调,为了今后的节目作准备,节目中也出现了很多其他省份的成语。节目中的“旗开得胜”环节将成语的全国性展现到极致,选手需要将抽到的成语插至地图上相对应的省份上。成语不是河北一地独有的,小众狂欢是孤独的自娱自乐,只有全民狂欢才是真正的狂欢,河北与全国、部分与整体,体现着《成语天下》的整体格局与野心。

(三)注重文化的多元表达

这档栏目非常注重文化内容本身,打破以往如《开心辞典》《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先用竞技来吸引受众,从而使得受众获得“请听题”的现场参与感与紧张感。而《成语天下》中嘉宾和主持人虽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性,但选手可以充当文化大师的角色,为这则成语背后的故事发声,可以满足选手的表达欲望,提升选手个人魅力。同时,这种魅力有利于电视观众从节目中对选手树立起平民“榜样”意识,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关系。这种榜样意识是心理活动,受众可能不会像追星一样表现出来,但会对某一或几个选手产生心理期待,或期望他们在节目中的良好表现,或期望自己可以超越节目中的选手而实现受众自我价值肯定的幻想。这种榜样意识不同于竞技类节目所产生的榜样意识,这种榜样意识不如竞技类节目中对答题正确率高的选手产生的榜样意识那样明显与强烈,它是一种心态平和且日常化的精神活动,更符合生活常态。

除了三位嘉宾、主持人、选手对文化的三大表达主体(受众是隐性表达主体,在节目中没有表达的体现)的多元体现,我们回归到栏目本身,这档栏目又以多元的表达形式来展现文化。

二、养成类文化栏目,《成语天下》“形式+”创新升级

《成语天下》是一档内容为王的栏目,内容和形式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形式上其也会有新颖的地方。

(一)零淘汰制规则

这档栏目有28位成语达人参与比赛,但并不设置淘汰环节,每一期答题以积分的形式积累至最后。零淘汰制规则削弱了竞技比赛类节目的激烈氛围,栏目更注重每一位成语达人个体的进步与成长。

相较于《创造101》等综艺类栏目的日常训练、比赛等形式的养成不同,《成语天下》的养成是一种文化意识和学习意识的精神层面的养成,它抛掉了对成语达人们日常生活的琐碎纪录,而是通过潜在竞争的比赛来激发各位选手的学习意识,通过他们的知识水平,来展现个人魅力,产生上文所提及的榜样作用。这种养成虽然在形式上看似不同于综艺类的养成,但实质上都是为了展现和培养小众人,潜移默化影响与改变大众人,尤其在文化上,通过感染和熏陶,更有利于受众接受。

(二)游戏娱乐,营造“合天下”

在节目中,戏剧性矛盾冲突被搁置,栏目整体氛围呈现为游戏与“合天下”。其实28位选手公开共同比赛,如若是综艺节目,必定是矛盾冲突的炒作点,但这档栏目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凸显文化性与整体和谐的氛围。成语达人之间的显性对抗被搁置,个体对自我的不满足产生与自我的对抗,表现为第三期中终于在第一关得分的两位选手的喜悦感,节目突出表现这种感情,也是为了强化节目的养成目的与效果。

上文提到了内容的娱乐性,本栏目注重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呈现出应在一种生动活泼的文本中学习文化,包括一些用词用语都是非常现代化和生活化的,并提供了一个学习成语和历史的平台。那么在形式上,丰富的环节设置,让成语达人和受众都产生一种新颖感,整体对栏目的感知也是轻松的,竞技比赛被削弱,就像是28位选手参加的一场成语游戏。

(三)节奏平稳,打造“慢文化”

既然节目的很多矛盾冲突被搁置,整体又呈现为轻松和谐的氛围,那么对于整档栏目而言,它的节奏是平稳的,这种节奏会使得受众在心理上对时间这个概念产生错觉。《成语天下》注重内容为王,在剪辑上,总是将每一道题及大多数选手的答案展示完整,这就使得虽然在视听语言上认为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但完全符合节目对文化的传播效果,节目内容丰满,会使受众认为每期的节目时间很长,产生心理观影时间大于实际节目时长的错觉。

“慢文化”是相对于“慢综艺”的一个概念。前几年“慢综艺”非常火爆,《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等栏目使受众逃离现实社会,并满足受众向往生活的幻想,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通过节目满足个人对慢生活的追求,并且在节目中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仿佛跟随节目,受众的生活也可以慢下来。对于“慢文化”而言,不是说受众认为节目时间长,所以整档节目就很慢,而是整档栏目的氛围营造的对于文化学习的轻松。

相较于快餐式的信息与社会生活,文化(成语)本身似乎就不是一件可以快起来的事情,学习无捷径,对于文化的感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节目塑造的选手形象也是为了来影响受众的态度,而不是迅速使得受众对成语知识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选手和受众而言,都是慢的。所以,“慢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态度。

三、结语

虽然河北卫视的《成语天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创作提供一个新的参照视角,但如何彰显大台风气还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深入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受众对整档栏目乃至河北卫视的形象印象。比如节目中的特效,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且初级的水平上;创作者应紧随时代科技步伐,相较于2017年《明日之子》的虚拟歌手荷兹,具备抽签功能的“成语君”的设计理應更加认真与用心。对于栏目持久性的问题在于内容为王,同时也要注意栏目精品化的意识,视听语言是基础,要尽力做到电视化,即使在全媒体的趋势下,受众“听”到的电视节目,也要产生“看”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全媒体的作用,不要让全媒体浪潮,削弱了电视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佳良.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6(24).

[2]郭玮铮.电视记者如何融入新媒体时代[J].西部广播电视,2016 (17).

[3]关春雷.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和剪辑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04).

推荐访问: 全民 营造 注重 语言 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