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青海湖裸鲤苗种疾病的中草药防治技术

青海湖裸鲤苗种疾病的中草药防治技术

时间:2022-10-23 08:30:05 来源:网友投稿

青海湖裸鲤是生存于我国最大的内陆半咸水湖——青海湖的特有鱼种,隶属于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其体长形,稍侧扁,头锥形。口近端位或亚下位,呈马蹄形,无须。身体裸露无鳞,除臀鳞外,在肩带部分有2或3行不规则的鳞片。侧线平直,侧线鳞前端退化成皮褶状,后端不甚明显。背鳍具带锯齿的硬刺。体背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色斑黑色或褐色且不规则,各鳍条呈浅红色。青海湖裸鲤鱼苗、鱼种培育是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的基础,是稳定该物种种群结构,保持青海湖水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青海湖裸鲤鱼苗的恒温循环水养殖周期为从鱼体孵化后体色发黑全长达到1.7~2.6 cm的“乌仔”养殖到全长达7.5~10 cm的一龄鱼苗[1]。在整个一年的鱼苗养殖期中,青海湖裸鲤易感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疾病和微生物引发的疾病。 在青海省渔业生产养殖中用中草药治疗青海湖裸鲤鱼苗鱼种疾病尚属空白,考虑到病原的抗药性在用药后积累数年逐渐增强,按照《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避免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一些常用药物在生产中逐渐被禁用,因此在2014-2016年两批次的一龄鱼苗养殖周期中,针对青海湖裸鲤一龄鱼苗在培育期易暴发的几种疾病,尝试采用中草药治疗,效果明显,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副作用小,对水环境的污染减少。 現总结如下:

1青海湖裸鲤易感染鱼病的原因

首先,由于养殖水体是由天然水源引进,水体中富含各种微生物,每年惊蛰之后,虫体复苏,虫卵开始着生繁殖,病原微生物复杂多样。

其次,循环水车间是避光的环境,水体中浮游生物量极低,即使在泼洒益生菌肥之后效果并不明显,有益菌群生长缓慢并且不完全适应循环水系统养殖模式。

再者,青海湖天然水体含盐量为12.5‰~15.2‰,pH 9.0~9.2[2],而裸鲤鱼苗养殖水体为全淡水,pH 7.6~7.9,盐碱度差异较大,虽然青海湖裸鲤为生殖洄游鱼类,野生产卵孵化的鱼苗初始生活环境为各入湖河道淡水水域,但随着鱼苗生长,加之其体表鳞片退化,鱼体对内外环境的渗透压有一定要求,当外界盐度无法与体内渗透压达到平衡时,其体表分泌黏液增多,轻微的外界刺激都会使其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更易感染各种病原生物。

2青海湖裸鲤易感鱼病

青海湖裸鲤从“乌仔”“夏花”到一龄鱼苗的养殖周期中,常发鱼病主要有原生动物寄生虫病和微生物诱发的疾病。

2.1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疾病

2.1.1斜管虫病斜管虫为鲤科鱼类易感寄生虫。由于裸鲤体表无鳞,当斜管虫寄生时体表较为明显地呈苍白色。裸鲤水花鱼苗受此虫寄生时,一般虫体寄生于体表,显微镜下,鱼体头部虫体较多。乌仔鱼苗开始鳃丝也容易受到此虫寄生。寄生数量较大时,鳃及皮肤产生大量黏液,组织损伤,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一般从发现个别病原体经2~3 d,鱼苗大批量死亡,当水质恶劣时,死亡加剧。

2.1.2车轮虫病车轮虫的寄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鱼苗、幼鱼、成鱼都能侵袭感染,寄生数量较少时患鱼症状不明显,大量寄生时,由于虫体具有滑行能力,会刺激鳃丝大量分泌黏液,形成一层黏液层,引起鳃上皮组织增生,妨碍呼吸。患鱼一般体色暗淡,失去光泽,食欲不振,甚至不摄食,鳃上皮组织坏死,呼吸困难,衰弱而死。在培育缸内的水花鱼苗患病时,呈“白头白嘴”状;夏花鱼苗患病严重时,呈“跑马”症状。

2.2微生物引发的疾病

2.2.1烂鳃病细菌性烂鳃一般发生于一龄鱼苗养殖后期,由于循环水养殖系统长期使用中,一些有机质慢慢富积,导致水质恶化引起的疾病。患鱼体色变黑,尤其头部暗黑色,离群独游,游速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严重者鳃丝被侵蚀发白或乳黄色,鳃盖外缘缺失或“开天窗”。此病一般在水温达到15 ℃以上并稳定时开始发生,水温越高,发病越快,致死率越高。养殖生产中,一般密度较高,水质越差,鱼抵抗力越差,越容易暴发。

2.2.2水霉病此病在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生,多因在拉网、分箱、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鱼体受伤而引起。水霉病在鱼类发育各个时期均可发生,尤其在裸鲤人工孵化、“水花”鱼苗时期更易发生。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及成鱼。

3中草药实验对比及治疗结果

3.1斜管虫的中草药治疗措施

针对斜管虫采用不同中药进行对比试验,实验对象分两个养殖系统, 每个系统共7口养殖池,总养殖水体600 m3,养殖密度为6 kg/m3。斜管虫寄生情况基本一样,显微镜检查视野范围内1~3个。A系统采用槟榔1 kg、贯众0.5 kg、百部0.5 kg,熬汁,药汁稀释后全部泼洒于养殖水体,药渣装入筛绢网挂入养殖池中;B系统采用苦楝1 kg、贯众0.5 kg、百部0.5 kg,熬汁,药汁稀释后全部泼洒于养殖池中,药渣装入筛绢网养殖池挂袋。

观察效果:泼洒挂袋24 h候后肉眼观察养殖鱼体,水面鱼种跳水情况B系统有明显缓解,A系统仍可见跳水鱼苗。取鳃丝涂片、体表黏液显微镜检观察,视野范围内有1~3个虫体,但均已死亡。随着系统每天两次换排水,48 h后显微镜观察A、B系统鱼体上均未发现虫体。持续用药三天,用药一周后,B系统水体、鱼体恢复正常,未发现虫体;A系统则有新生虫体重新寄生,但数量极少。

3.2车轮虫的中草药治疗措施

试验方法同斜管虫治疗试验方法,实验系统分别记为C、D系统,C系统用中药槟榔1 kg、贯众0.5 kg、使君子0.5 kg、百部0.5 kg;D系统采用中药槟榔0.5 kg、贯众0.5 kg,苦楝0.5 kg,苦参0.3 kg;熬汁泼洒后,药渣全部挂袋使用。

效果观察:连续用药三天后,显微镜检查体表黏液涂片、鳃涂片,有虫体,均已死亡。一周以后并未有重发现象。

3.3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暴发时一般还并发各种寄生虫病。若采用西药治疗,只能单纯杀菌,对寄生虫不能有明显治疗作用,杀虫药和杀菌药有时会产生拮抗作用,一般不予采用。这种情况下,采用中药治疗是最保守的治疗方法。在开始的中药治疗试验中,效果也较明显。主要治疗药物五倍子5 kg、贯众3 kg、蒲公英1 kg熬汁泼洒,药渣挂袋。每天一次,连用一周,每次泼药1 h后,将盐按1 kg/m3水体浓度泼洒于养殖池中。

效果观察:患病鱼在药物刺激后一段时间内死亡,其余鱼苗通过药为期一周的药物治疗恢复正常摄食生长状态。

3.4水霉病

实验分两个阶段:

受精卵孵化阶段:选取滋生水霉的受精卵20枚,分两组装入盛水培养皿中,每组10枚。A组受精卵用菖蒲30 g、盐3 g,熬汁后,以5 mL/L水体的浓度滴入培养皿;B组受精卵用苦参50 g、盐5 g,熬汁后,以5 mL/L水体的浓度滴入培养皿。

效果观察:消毒5 min后,将培养皿上包裹筛绢置于立式流水孵化器中,进行正常孵化。2 h后取出观察,菖蒲消毒的A组受精卵全部发白死亡;而B组受精卵有1/2存活。

仔稚鱼养殖阶段:选取滋生水霉的夏花鱼苗20尾,分两组,每组10尾,装入盛水白瓷盆中。A组用菖蒲50 g、盐5 g,熬汁后以5 mL/L水体的浓度加入白瓷盆中;B组用苦参50 g、盐5 g,熬汁后,以5 mL/L水体的浓度滴入白瓷盆中。

效果观察:消毒5 min时,观察两组鱼苗都能正常游动,无任何反应。15 min时观察,A组鱼苗体表水霉全部发白,鱼苗死亡1尾;B组鱼苗无任何反应。30 min时,A组鱼

苗死亡三尾;B组鱼苗无反应。60 min时A组鱼苗仅1尾存活,B组鱼苗体表水霉逐渐发白,鱼苗死亡2尾。

4结语

在青海湖裸鲤一龄苗种常见病的中草药治疗试验中,(1)槟榔和苦楝作为主要治疗药物,与贯众、百部共用可有效抑制斜管虫,但在青海湖裸鲤鱼苗斜管虫病的防治治疗中,作为主要药物,苦楝的驱虫效果较槟榔明显,如果采用槟榔治疗斜管虫應加大药物剂量,增加药物水体浓度,并且用槟榔果的驱杀虫效果好于普通药材槟榔,但槟榔果治疗成本较大,一般在大规模养殖生产中不宜采用。(2)车轮虫较斜管虫易于驱杀,用常用杀虫中药配制后煎汁泼洒,可有效驱杀,药渣挂袋可有效防止复发;(3)细菌性烂鳃由于一般与寄生虫性烂鳃并发,情况较为复杂,五倍子兼杀革兰氏阴、阳性菌,还具有解毒敛血功能[3],在此病的治疗中起主要作用;(4)水霉菌短时间对菖蒲敏感,能大量死亡,但菖蒲药物毒性较大,对青海湖裸鲤的苗种也有毒杀力,生产中不宜采用,一般可选用苦参对水霉进行抑制,虽药物用量较大,治疗时间较长,但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

史建全,祁洪芳,杨建新.青海湖裸鲤资源监测与淡水全人工养殖技术[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2[2]史建全,祁洪芳,杨建新.青海湖自然状况及渔业资源现状[J].淡水渔业,2004,34(5):49-50

[3]杨先乐.新编渔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16-10-12)

推荐访问: 青海湖 苗种 中草药 防治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