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如何实现高等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如何实现高等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时间:2022-10-21 10: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针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理论性比较强,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的特点以及人们对这门课程所表现出来的恐惧和害怕心理,文章提出了将高等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观点,并且分别从教师的教学取材、例题的讲解、教材的选择和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读懂生活四个方面就如何将其生活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背景知识;积极性;主动性

“高等数学”几乎是每位进入大学殿堂的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的重要性不但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每位教“高等数学”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肯定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可再怎么强调,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学生们对这门课程所表现出来的恐惧和害怕心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数学抱着这样的看法呢?归根结底,觉得数学难的主要原因是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性极强。说白了就是不接地气、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那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处理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呢?究竟应该怎样授课才能让数学这门学科更加接地气?文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剖析

一、注意收集与本门课程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和具体实例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这条思想路线,也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条原则,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尽量将传授的内容生活化。所以我们在讲授一门课程的时候可以先介绍一些与本课程或章节相关的生活中的一些背景知识或具体的应用实例。

人类现在学习的每一门学科归根结底都是起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就拿大家所公认的晦涩难懂的数学学科来说,数学学科里面的很多课程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数学学科里面的分支——图论这门课程一开始就是围绕着生活中的游戏而展开的。最具代表性的无非就是1736年由瑞士的数学家L.Euler提出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的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他撰写的那篇关于七桥问题的论文至今被认为是图论历史上的第一篇论文,从此拉开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图论与几何拓扑的序幕。所以我们在讲解图论之前就可以先介绍一下这些相关背景知识,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去实践,让学生能够感受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还有组合数学里面的Nim游戏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游戏,它的简单情形就经常出现在中小学的数学竞赛培训中。具体提法就是:给一堆棋子,两名选手轮流取子,每人每次只能取1到5个棋子,谁拿走最后一个棋子谁就是胜者,请帮选手制定策略。我相信一旦教师给出这种问题,学生肯定都会跃跃欲试。所以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前如果能够先给学生介绍一些这种类型的背景知识,相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更强。

二、例题的讲解生活化

教师一般都是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介绍课程的背景知识。学生的积极性毕竟也不可能因为一次课的介绍就能保持到整门课程的结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别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教师可以让例题的讲解更生活化。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里面很多例题就可以通过学生本身来举例或者可以用学生很敏感的一些话题来作为例题。比如,我们在讲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时,我们就可以给出很多跟学生相关的例子。在讲解几何概型时,可以通过男女同学在某时间段里面约会是否能见面的例子进行讲解,这种问题他们听起来也会比较有兴趣。在讲解概率论里面的两个重要公式——全概率和逆概率公式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学习努不努力跟及不及格来讲解,一方面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另一面也可以鼓励他们平时要努力学习。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稍微用一点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信手拈来。

三、教材的选择

现在随便到网上一搜,各门课程的教材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抉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究竟选取怎样的教材才合适?所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应该抱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用心挑选真正适合学生的教材。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只是单纯地讲理论,不但让人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会让人产生抵触心理。而现在有些教材还真就是这样,从头至尾都是纯理论,整本书中就只出现定义、定理和推论,甚至还有一些书里有一大堆错误。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兼顾方方面面,定义定理自然是必不可少,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有背景知识在里面或者有些相关的例題可以让学生能对所学理论知识有真实的体验,最好是能够将所要阐述的知识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去说明。

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读懂生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除了给学生介绍背景知识之外,最好能够将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去分析,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自身紧密的联系。虽然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或理解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也许你的观点不一定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但是如果你的提议能够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成功之处。

学生作为知识的输入方,如果纯粹靠老师讲解也是不对的,尤其像数学这种需要动用脑力的学科。所以学生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注意观察、多加思考、多问为什么,擅于从生活中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如今对教学改革的呼吁声是一浪高过一浪,国家为了教学改革也费了不少财力物力,可是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像数学这样的课程就更加难了,所以这也是让现在很多学者困惑的地方。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如何更轻松愉快地学数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青建,董晓丽.数学史的教育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25-30.

[2]李娜,康玥媛.苏格兰卓越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基础数学教育[J].教育探索,2019(1):115-119.

[3]刘朝林,钟波,荣腾中.高等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9(1):68-73.

[4]沈威.徐利治数学教育思想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1):74-78.

[5]张超权,刘晓辉.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260-261.

作者简介:刘晓辉(1977—),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数学;

张超权(1979—),女,湖南桃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推荐访问: 如何实现 数学教学 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