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筑地景化的形态表现

建筑地景化的形态表现

时间:2022-10-20 14:1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地景建筑是当代多元化背景下发展的一种新兴建筑类型。建筑在地景化过程中,建筑、景观、城市诸要素相互渗透,在有机互动中形成新的秩序,形成公共空间,营造可识别的场所。本文试图分析、归纳建筑地景化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以期对今后相关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应用指导。

〔关键词〕地景建筑液态化动态化

地景建筑,是建筑地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模糊了传统欧几里得体系建构下的六个界面,使得其可以亦内亦外的空间形态、图底互为因借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空间交融。建筑地景化,实质也是重构地形的过程,地景建筑连续的形态使空间可达性成为可能,建筑与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耦合在一起,为人们自组活动提供了条件,籍此营造出生机勃勃的公共空间。

一、形态特征液态化

形体的液态化意指形体脱离固有静止状态,在流变中以不定性姿态消解自身、融于周围。建筑所呈现的液态化特征,表现为在非欧几里德体系下的非线性审美倾向,建筑在地景化过程中,常以消隐体量、消解界面、消融边界、模糊图底的形式完成与周围基地的对话,最终实现与大地的同生共构。

(一)界面消解

当建筑界面以弱化、模糊的形式消解时,建筑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感被打破,建筑与大地主客体位置被颠覆,单一、均质的建筑空间变得连续,建筑在与场所重新构筑新关系时逐步建立起建筑、景观、城市三者相互渗透的新秩序,这也正是地景建筑的价值追求。在传统认知中,建筑体是由六个界面共同围合而成的“方盒子”,界面更多的是承载维护功能。建筑地景化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六个界面,解放了内部空间,使建筑空间走向了空间与时间上的连续。

(1)底面消解。西方建筑的传统,历来重视对建筑体量感的塑造,建造时往往将其实体化、雕塑化,弱化传统意义上建筑底座的敦实感,使之以一种克服地心引力的轻盈之姿悬浮于大地上。

(2)墙面消解。墙对外,分隔建筑与外部空间;对内,是内部空间的一种限定形式,若将墙体从造型、材质、肌理等方面进行弱化或消除,那么内部空间将变得连续,建筑内外空间也因这连续而变得互为渗透、相互交融,人在其中的体验变得更为丰富,空间随着内外的叠加而变得有层次,传统意义上的墙面便不再只具备维护功能,而多了交流及丰富场所的意义。

(3)顶面消解。建筑的“顶”是以覆盖的形式限定建筑内外的,通常只能从特定角度、静止定点观察。而建筑屋顶作为“第五立面”,不仅构成组织城市肌理的基本单元,更是城市形态多向度展示的载体之一。建筑地景化中,将传统意义上的屋顶消解后,以拓扑形态与其它界面转化,用覆土的形式使建筑与周围景观共融共生,以开放、流动的姿态来容纳空间中的多种事件的发生,制造生动的多向度、多维度空间。

当传统意义上的六个界面消解后,必然将带来建筑上下空间“层”的解放,视觉阻碍被消除,垂直向度得以摆脱,人在内部空间活动的约束得以释放,多孔性和局部互联的构造使之整合为内部松散、但又有序连接的集合体。

(二)边界模糊

边界,物理学中的解释为不同物理性质物质间的接触部分。2建筑边界是建筑界面之间的交界,界面消解使得界面之间的关联不再为静止,而是以动态、连续的形式在模糊自身的同时,追求与场所之间的对话。建筑边界的模糊,可使形体以“不定形”的姿态最大程度地容纳各种要素和事件的发生,“混沌”状态的流体边缘,也可使建筑以塑形之姿模拟自然形态,融入周围环境,灵活应对多种复杂基地情况,延续城市肌理,从而营造出建筑、景观、城市有机一体的空间。人于其中游走,单一的三度空间感知将变成多向度的场所感知。

例如Big设计的哥本哈根超级公园,是集建筑、景观、艺术为一体的集合体,公共交通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步行系统在这集合体中无缝连接,各功能区域都因为边界模糊而互为因借,游玩其中的人获得了更有层次、更丰富的场所体验(图1)。

(三)图底转换

建筑边界模糊让地景建筑得以用柔性动感的形式迎合基地情况。4当边界被打破,建筑与基地的主客体次序不再,传统图底关系被废除,建筑(图)与景观(底)之间相互转化。Roger·Trancik曾在《找寻失落空间》一书中提及:“图底理论系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和开放虚体之间的相对比例情况。”5基地与边界相互展现的关系便是图底关系,在传统设计模式中,建筑作为孤立形象的“图”总是试图从以基地为“底”的背景中抽离出来,作为“底”的基地往往被忽视。地景建筑便是要模糊常规的图底关系,重新书写场地与边界。正如C·J·伯恩和A·康指出的另一种图底关系———太极图(图2):图与底在不确定及模糊中相互渗透,观看者视角的交替使之或翻转、或融合、或颠覆、或层叠,图便在其中重获生命力,连带底进入一种新的天地6。

海德格尔认为边界并非事物结束之外,而恰恰是出现之始。7随着地景建筑的边界消解,建筑(实体)与景观(虚体)之间平滑过渡,使得建筑向景观消融,建筑作为“图”最终从“底”(基地)中解放出来,并作为基地的延续和景观的延伸,生成可识别感知的场所,并与景观一道,营造新的城市景观。

二、空间特征动态化

“动态建筑”(Antimate form)是由格雷戈·林格(Greg Lynn)提出的。“动态”是一个充满多重含义的词,区别于以往建筑的静态稳定标准,以灵动、增长的形态见长,是一种形态演化过程的描摹,是参数化建造的结果。地景建筑在形态生成中,是以当代的数字建造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综合基地情况后的自生成,动态化空间特征既回应了城市中各种人流、车流、信息流,也能打破传统空间中内与外、上与下的分界,创造全新的空间体验8。

(一)内外空间的连续性

伊东丰雄将空间喻为“液体(水)”9,这意味着,只要存在着势差,液体便会处于流动之中。地景建筑的形态液态化使得建筑内外泾渭分明的界限打破,建筑内外相互渗透、各自延伸,在彼此交融中制造丰富的时空体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的统一,就如同柯布西耶的“漫步建筑”,空间的连续性是通过时间维度的介入才得以体现。在空间之间通过连续性过渡时,空间运动得以实现,各层级的空间在动态中得以发展,随之衍生而来的建筑形体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基地情况。

地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续,使其能以水平延展的“弱体量”形式与开放的城市空间相连,内外实体与虚体空间的相互渗透,也利于营建多元的公众活动平台。

UNstudio的莫比乌斯环住宅,是用拓扑几何中的“莫比乌斯环”10命名(图3),不仅是设计概念的点明,更是隐喻建筑螺旋交缠的形式,建筑实体在交绕的形式中,沿着各自的轨迹展开,相遇则形成公共空间,分离则是私密空间,生活、工作、休息、娱乐便在这莫比乌斯环中无穷无尽地循环往复,获得彼此渗透、亦内亦外的空间体验(图4)。

(二)上下空间的模糊性

从四维分解到四维连续,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就开始的空间探索,以消解体量、解放空间为己任。内外空间的连续流动只是解放了一部分空间,四维连续法中对于“层”概念的消解,使得建筑空间能在垂直维度上进一步解放,空间关系得以拓展,形体塑造也有更多可能性。

地景建筑中对于“层”的消解无论从外部形体还是内部空间着手,都能以拓扑变形来营造空间的流动性,复杂性科学的介入与参数化建造技术的支撑,使得地景建筑可凭借层的消解实现形式上的动态变化。

格雷戈·林格(Greg Lynn)将折叠(fold)作为曲线建筑的特性11。是平滑建筑的生成方式之一。平滑,意味着将各种异质元素整合在一个连续而非均质的系统下,地景建筑借助“平滑”的生成方式,可使其以“连续的多样性”对话复杂的基地。非欧几里德几何的建构方式,打破了传统观念中水平与垂直、图与底、内与外的二元对立关系,以可变的时空关系及丰富的时空体验来回应城市的多样性。

AS建筑事务所就以挪威克里斯蒂安桑活动中心阐述了上述设计理念:连续折叠的平面连接起不同的空间,人在其中穿行,可自由漫步到不同楼层,上下空间被连续的斜面相连,漫步其中的人随着步移景异,获得了多层次的时空体验(图5)12。

三、功能特征复合化

复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重合在一起”、“结合起来”之解。功能的复合意指建筑对内组织自身功能的同时,对外延续部分城市智能,形成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开放系统,就如同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提出的“巨构形式”,作为连绵不断大都市地景的节点,表现为地景建筑的一种毯席状态,使地景建筑作为微缩城市单元重构地形,激发城市能量流动。

地景建筑多元功能特征,表现为同时空间中容纳多样功能,即功能特征复合化,以及同一空间不同时刻容纳多样功能,即功能的历时性复合。

(一)功能的共时性复合

当代城市的多元背景下,城市各要素在相互交融,互相促进中衍生了建筑综合体。“综合”并非“量”的积累,而是各组成部分的优化组合。地景化建筑能连接城市中各种不同要素,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建筑地景化是城市基面的操作结果,因而更易整合建筑与周边城市环境,使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耦合,建立与环境的积极对话,并在容纳多种行为与事件的同时,将建筑功能互相激发、相互促进,满足多元化背景下人的多样性需求。由PURE designe设计的中国上海文化公园便是这样一个建筑综合体:延寻上海城市肌理自然生长的公园,以连续交织的地景化形态将艺术家工作室、展览区、情调酒吧等区域并置在一起,为各种行为和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图6)。

(二)功能的历时性复合

建筑本身其实是一系列事件组成,在时间之维展开,汇成事件流。事件是一个不分时空不可分隔的结构,通过事件将建筑、景观、城市整合为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相对于功能,事件描摹的是真实而具化的空间,以空间作为容器,将时间并置下的多重事件交叉在一起,人在其中的体验也更为丰富,这是基于诺伯特·舒尔兹(Norberg Schulz)场所精神的作法。建筑在地景化中,寻求与城市景观新的关联,将身处场所中的人记忆实体化、空间化。

哥本哈根的一座大型商场是由BIG建筑事务所改造而成。随着四季变化,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适应性,连续折叠的地景化屋顶将商场与附近广场、人行道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可供市民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丹麦四季分明,春赏夏游、四季更替,在屋顶的活动随之更换,或在绿意盎然中放飞风筝,或在明朗夏日中做个日光浴,或在枫叶飘红中欣赏音乐会,或在皑皑白雪中尽情驰骋……冬去春来,地景化形态的多维表面,承载着各种事件的发生,体验的人与体验对象(场所),在体验过程中融合为一个整体。

结语

建筑在地景化过程中,以界面消解、边界模糊、图底转换的形式,建构起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这种互动使得地景建筑呈液态化状态,建筑形体不再是边界独立闭合的静态形体,被视作“Object/对象(或实物),而是与之相对的“Field/场域”状态,形式充满多种可能,并可籍由场域之间的柔性状态带来丰富的体验;液态的建筑形体带来建筑空间的灵动、不确定性及动态化,内外空间的连续及上下空间的模糊,使得地景建筑能以可变的时空关系来回应城市多样性;平滑、开放的游牧空间特征,使得地景建筑以流体、无边界的形式融入周围环境;复合的功能特征使得建筑可藉由地景化生成手段积极有效地操作城市基面,从而走向建筑、景观、城市三位一体的统一格局。

(责任编辑尹雨)

注释:

1所谓的第五立面,是指相对于建筑的前后左右四个立面而言,把屋顶看作是建筑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立面。

2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地景建筑研究[D].辽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32.

3来氏太极图,明来知德易学图式。表明气机生生不息、循环不绝之理。

4周瑞.基于非线性的当代地景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13:39.

5谭文勇,阎波:《图底关系理论的再认识》,《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28卷,第28页。

6陈洁萍:《场地书写———当代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中扩展领域的地形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2页。

7同上

8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地景建筑研究[D].辽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41.

9方翎珊等译:《伊东丰雄作品集》,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1年。

10莫比乌斯环是一种拓扑学结构,它只有一个面(表面),和一个边界,是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在1858年独立发现的。

11高天.当代建筑中的折叠发生与发展[D].上海:同济大学, 2007:8.

12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地景建筑研究[D].辽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35.

参考文献:

[1]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建筑地景化研究[D].辽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2]周瑞.基于非线性的当代地景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13.

[3]高天.当代建筑中的折叠发生与发展[D].上海:同济大学, 2007:8.

[4]陈洁萍.场地书写———当代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中扩展领域的地形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62.

[5]谭文勇,阎波.图底关系理论的再认识[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28.

[6]方翎珊等译.伊东丰雄作品集[M].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11年.

[7]梁岑.城市外部空间构形手法对建筑复合空间设计的启示[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 2013:2.

推荐访问: 形态 表现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