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救急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完整文档)

救急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完整文档)

时间:2022-08-20 13:3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救急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救急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完整文档)

 

 救急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014 年, XX 县大力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认真开展“救急难” 工作试点, 坚持“托底线、 救急难、 可持续、 促公平” 的原则, 把“社会救助专项治理” 活动和“大爱民政真情服务” 及“救急难” 活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阳光救助” 促公平公正, “救急难” 解燃眉之急, “一门受理”便民利民, “真情服务” 温暖民心。

 确保让突遭不测、 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居民得到有效救助, 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

 目 前, 全县在乡 镇共设立“社会救助窗口 ”X 个, 村( 居)

 社会救助代办工作站 X 个, 累计实施“急难”救助 X 人次, 发放救助资金 X 万元。

 工作起步良好, 推进扎实有序。

 一、 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救急难” 工作机制 成立 XX 县“救急难” 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 县政府分管民政任副组长作为总召集人, 民政部门牵头, 23 个职能部门共同组成, 明确分工领导及联络人, 落实各成员 单位职责, 加强社会救助政策的协调和沟通力度, 建立救急难信息通报制度,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指导, 促进社会救助的公平和效率。

 二、 夯实工作基础, 构筑“救急难” 工作发现通道 1、 建立“救急难” 困难群众数据库。

 通过前期开展的困难群众摸底排查活动, 一方面对发现遇到的“急难” 困难群众, 及时主动地给予了 帮扶和救助; 另 一方面建立了 全县“救急难” 困难群众数据库, 为困难群众遭遇急难时, 迅速掌握其基本信息, 缩短救助的审查程序, 提高救助时效奠定基础。

 2、 建立“救急难” 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了 “标准化”“社会救助受理” 窗口 , 按照“十个有” 的标准统一设立规范的“社会救助受理窗口 ” , 在村( 居)

 委会按照“六个有”的标准设立了“社会救助工作” 代办站, 并落实 1-2 名 专 ( 兼)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 , 专门负责“救急难” 工作。

 3、 建立急难对象主动发现通道。

 全县各乡 镇、 村( 居)委会都建立了 社会救助主动发现通道, 从村( 居)

 到乡 镇,到县级民政部门均设有联系人, 实行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村民小组长、 社区工作人员 发现情况, 即可立即报告上级联系人, 实行逐级报告, 做到早发现、 早救助。

 4、 建立快速上报解决特殊急难问题的制度。

 县民政局要求对急难求助资金需求过大, 超过规定标准的, 对面临急难问题有可能采取自 残、 自 杀行动, 甚至铤而走险危害社会的, 各级民政部门在积极救助的同时, 及时向同级政府上报情况, 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提出解决方案。

 三、 广泛共同参与, 推进“一门受理、 协同办理” 工作机制 县政府成立了 “一门受理、 协同办理” 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人民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 民政、 财政、 卫生、 教育、劳动就业、 慈善、 建设、 房管等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 , 制定了 各成员 单位工作职责, 明确了 责任, 建立了 工作协调制度。在全县各乡 镇、 村( 居)

 委会设立统一的救助申请窗口 , 统一悬挂受理牌和工作流程图, 明确专人负责, 规范受理申请范围, 规范办理时限, 加强结果跟踪, 打造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受助及时” 绿色通道。

 同时县民政局还与相关部门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 制定特困人员 供养, 受灾人员

 救助, 教育救助, 住房救助, 就业救助, 司法救助等若干优惠政策, 使低保对象得到更多的实惠, 从而解决了 城乡 困难群众最直接、 最关心、 最现实的问题, 促进了 XX 县的和谐、稳定发展。

 开展“一门受理、 协同办理” 机制以来, 全县各个乡 镇受理 X 例, 与部门协同办理解决问题 X 例。

 四、 强化经费保障, 扎实开展救急难工作 为切实帮助遭遇突发贫困的群众解决困难, 我县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加大对“救急难” 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

 县财政安排临时救助资金 X 万元, 提前介入医疗救助资金 X 万元,建立了 救急难慈善公益基金, 并筹措资金 X 万元, 设立自 然灾害应急资金 X 万元, 解“三难” 资金 X 万元, 对困难群众实施生活、 就学、 就医等方面的应急性救助, 为救急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自 开展救急难工作以来, 共受理急难求助 X 次, 实施救助 X 次, 流浪乞讨人员 X 例, 费用开支 X 多万余元。

 五、 完善救助政策, 为“救急难” 退出提供支撑

  为 做好日 常社会救助工作, 我县不断完善各类救助政策, 逐步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 特困人员 供养、 受灾人员救助、 医疗救助、 教育救助、 住房救助、 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八项救助制度, 确保急难对象在解决急难问题后进入日常救助, 为“救急难” 退出提供支撑。

 一是完善医疗救助政策, 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为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的负担, 切实缓解困难人群看病难和贵问题, 我县对《XX 县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进行了 修订:

 提高了 救助比例和封顶线, 救助比例由原来的 50%提高到 70%,救助封顶线由原来的 2 万元提高到 3 万元, 将城乡 边缘户 患

 大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二是加强低保管理规范, 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我县把每年的 3-4 月 份定为城乡 低保服务活动月 , 各乡 镇、村 ( 居)委会都组织了 评议小组对所有已享受和新申 请的对象进行评议。

 通过评议, 共清理已享受的对象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有

  X 户 X 人, 评出新申请的对象符合低保条件的有 X 户 X 人,通过宣传动员 主动放弃的有 X 户 , 对未通过评议的进行走访,将家庭确实困难的纳入临时救助、 医疗救助等。

 实现了 应保尽保、 应退尽退。

 切实加大了 低保政策宣传力度, 提升社会知晓度; 加强了 动态管理力度, 有效解决“纳保容易退保难”问题; 增加了 低保工作透明度, 提升群众满意度; 提高了 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 提升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 有效地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了 对低保经办人员 和村( 居)

 两委干部近亲属申请( 享受)

 低保待遇备案制度, 建立登记台账,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人情保”、“关系保” 及优亲厚友等问题, 进一步规范了低保工作制度, 确保做到廉洁高效、 公正透明。

 三是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准确认定社会救助对象的关键环节, 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是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化、 精细化、 规范化操作的重要前提。

 我县按照“一个协调机制、 一个工作机构、 一套核对制度、 一个信息平台” 的要求, 成立了 XX 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公室, 为民政局管理的股级全额拨款事业编单位, 核定事业编制 X 名 。

 建立健全了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 制度, 解决了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经费 X 万元。

 2014 年对已享受城乡 低保和新

 审批的家庭进行信息比对, 查出城乡 低保与社保重复 X 户 X人、 拥有私家车辆 X 户 、 房产超标 X 户 。

 六、 加强政策宣传, 营造良好的“救急难” 舆论氛围 为做好“救急难” 试点工作, 我县紧密围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加强政策宣传, 采取部门联合宣传、 标语宣传、深入基层宣传等方式, 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 报刊、 互联网等媒体, 让救助对象知晓政策标准和救助范围, 切实做到家喻户 晓, 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社会满意率, 加强舆论引 导,从政府作用、 个人权利、 家庭责任、 社会参与等方面, 多角度宣传开展“救急难” 的作用意义、 范围标准和工作情况,引 导群众理性看待“救急难” 工作, 积极参与“救急难” 活动, 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 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开通了 “12349” 救助热线, 接到救助热线电话 X 个。

 目 前, 全县共发放《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读本)

 X 多本, 张贴宣传标语 X 多张, 在村( 居)

 制作宣传专栏 X 个。

 针对典型案例, 连续追踪报道救助进展情况,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 健全监督体系, 确保“救急难” 责任到位 建立了 贯穿“救急难” 工作始终的发现、 报告、 受理、审核、 审批或转办、 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体系。

 一是对管理人员 、 经办人员 建立了 跟踪问效机制、 责任追究机制, 让群众求助有门、 救助及时、 应救尽救。

 对责任人工作落实不力、 相互推诿、 办事拖拉懈怠等造成救助不及时、 不到位, 导致严重后果的部门、 单位和个人给予严肃处理。

 二是对救助过程完善了 申报、 调查、 资金使用、 纠纷查处等监督管理机制, 加大对影响较大或者带有苗头性的急难事项的督查督办力度, 进一步堵塞漏洞, 避免骗助、 错助等问题。

 救急难工作开展以来, 总体情况是好的, 解决老百姓最关心、 最直接的难题, 起到了 民政兜底作用, 得到社会好评。但开展的“救急难” 工作离广大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因“救急难” 处于试点阶段, 缺乏可循的标准, 使得救助对象、 救助标准把握不清, 造成一定的工作困扰, 在处理问题我们也比较为难。

 在处理过程中, 有的求助对象要求过高, 我们一时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二是流浪乞讨人员 费用开支大, 目 前我们滞留在精神病院的流浪乞讨人员 X 人, 每年的医疗费用开支大约 X 万元。

 三是救急难帮助应该有个度,首先要通过村、 乡 两级政府确定帮助对象有无能力解决目 前的困难, 四是要适度帮助解决目 前的问题, 避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发生。

 下一步, 我县将认真学习贯彻省、 市会议精神, 在省民政厅、 市民政局的指导下, 加大各项社会救助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救急难” 试点工作。

 同时借鉴学习各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 继续总结推广“救急难” 试点单位的相关做法, 更好地推动社会救助工作

推荐访问: 救急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救急 试点工作 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