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李桃云老师传记,驿站回眸,,中国档案出版社最近出版,,,,十三划清界线【优秀范文】

李桃云老师传记,驿站回眸,,中国档案出版社最近出版,,,,十三划清界线【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11 12: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桃云老师传记,驿站回眸,,中国档案出版社最近出版,,,,十三划清界线【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李桃云老师传记,驿站回眸,,中国档案出版社最近出版,,,,十三划清界线【优秀范文】

 

 李桃云老师的传记 驿站回眸 中国档案出版社最近出版 十三划清界线

  十三 划清界线

  “界线” 二字, 从“界” 字来看, 首先是讲田地有界线, 然后可能是指国土或地区有界线, 再引申开来, 自然是指事理或人物之间也该有界线。

 西周社会的井田制, 一个形象的“井” 字把土地分成九份, 就标明了封建领主经济下土地划分的份额和界线。

 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八个字, 就高度概括并划清了 封建道德礼仪的界线与标准, 那就是君要臣死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不得不亡。

 解放后, 通过政治学习, 大家开始明白了 一个道理, 一切事物皆以政治标准来衡量, 香花与毒草必须分清。

 一切人都按阶级来划分, 阶级观点必须鲜明, 阶级立场必须坚定, 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 中间道路是没有的。

 解放前, 一些先知先觉者, 纷纷背叛自己的反动官僚地主家庭, 与之划清界线, 投向革命, 而后成为了老红军、 老八路、 老干部。

 解放后, 看到他们一个个光荣回乡 , 奉为上宾, 好不羡慕, 真后悔自己出生太晚、 觉悟太晚, 没有赶上好时候。

 就拿我的同父异母的大哥卢盛雄来说, 由于他觉悟早, 解放前高中一毕业就参加了 革命工作, 解放后历任黔阳一中校长, 文教局长, 县委办公室主任等职, 全家、 全村都曾以有这么一位老革命而自豪。

 相反的是我的二哥卢盛罴, 不知道早早离开地主家庭, 跟随大哥投奔革命, 而乐意和父亲一起在家经营田地, 土改时竟成了个地主崽子。

 兄弟俩泾渭分明, 日后的境遇又是何等的不同!

 还记得我的一个远房姨妈叫梅玉洁, 解放初被定为反革命家属, 因为她的丈夫是个反动军官, 丈夫阵亡后, 一直靠国民党的抚恤金维持生活。

 她没有改嫁, 一辈子守寡, 全心抚养着自己的独生儿子, 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视儿子如自己的生命, 没想到视如生命的儿子竟与母亲决裂。

 儿子小名叫罗罗, 由于娇生惯养, 从小很调皮。

 他们母子俩租住过我家的房子, 我们两家曾住在一栋房子里, 他是独生子, 我在继父家也算独生女, 一到不上学, 我在前屋睡懒觉, 他在后屋睡懒觉, 比赛看谁起得晚, 两个母亲看到我们能吃能睡, 无灾无病, 都美滋滋的。

 我和罗罗每天一块上学一块回家, 并同在一个班里, 我坐前一排, 他坐后一排, 他在我的后面以我作掩护, 常背着老师玩皮影戏。

 他用马粪纸雕刻了许多皮影, 《西游记》里的人物几乎应有尽有, 他自封 1 自己为孙悟空, 常把我随意安排一个候补角色, 在家里, 在学校里, 经常自排自演, 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只愿当唐僧, 坚决不演白骨精、 猪八戒之类的角色, 否则我就和他闹得不亦乐乎, 他的妈妈总是压制他, 要他让妹妹, 因此他只得让我, 输了之后总自宽自解说, 男不和女斗。

 解放后, 我上了临湘县中, 他没有考上, 后来在家里不学好, 更加的游手好闲了。

 没有了 国民党的抚恤金, 他母亲只得靠摆摊做小生意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日子过得非常的清贫, 且儿子又恨铁不成钢。

 据说有一次他母亲忍无可忍, 狠狠地打骂了他一顿, 并叫了几

 声“滚” , 他狠狠地咬了咬牙说:

 “滚就滚, 我早就想离开这个家, 和你这个反动婆划清界线, 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

 那是一九五零年, 寒冬腊月出走, 身无分文, 什么也没有带, 罗罗当时才十五岁。

 就这样再也没有见到他回来, 再也寻找不到他的踪影, 有传说他上了 火车, 到过长沙, 到过醴陵, 但追寻到哪里, 都不见踪迹。

 罗罗是我儿时最难忘的小伙伴, 我联想到他小时候爱玩皮影的情景, 料想他一定是到西天取经去了 , 他一定经历了八十一难, 可能到了 理想的天国。

 可怜的梅姨, 因儿子的出走失踪, 精神很快分裂, 不久也随之西去。

 我在临湘县中读书, 正值土改和镇反期间, 家中凡是有杀、 关、 管的亲属, 那真是有条毫不含糊的铁的界线, 不得探视, 不得暗地来往, 还得从思想感情上划清界线, 不得同情, 不得怀有恻隐之心。

 那时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参加公审大会, 记得有一次, 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兄弟, 哥哥是乡长, 弟弟是伪保长, 在宣判死刑按手印的时候, 伪乡 长仰天长叹:

 “我们兄弟二人既非同年同月同日生, 为何同年同月同日死? ” 台下即大呼口号:

 “少说废话, 不准放毒, 打倒* * * , 打倒* * * !

 ” 据说在台下领呼口号的那一个就是他们家的子侄。

 在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中, 这类事更是屡见不鲜, 当时处决死囚的刑场就在离我校不远的河滩上, 好奇的大胆的男生常到那里去玩, 我们女生一般是不敢去的。

 反革命份子经过批斗公审, 宣判死刑后, 背上插上木牌, 名字上打上红叉, 押赴刑场时, 一个个死刑犯的面目清晰可见, 一阵阵枪声清晰可闻。

 在这些被镇压的对象中时有我们老师和同学中的父兄, 年幼的女孩子能做到滴泪不流, 年长的老师能做到声色不露, 照样上课。

 他们是那样的明大义识大理,敌我界线、 阶级立场是如此的鲜明而坚定。

 从他们身上, 我懂得了什么叫坚强, 什 2 么叫刚毅, 我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经常反思, 要是我, 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吗, 能管得住自己的眼泪吗, 我感悟到自身性格的软弱, 并料到自己今后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到长沙女子师范上学后, 一九五五年夏天又遇上反胡风运动, 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一度被扣上胡风份子的帽子, 我怎么也不相信, 不仅没和他划清界线, 仍把他当恩师。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斗争, 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 我都跟不上潮流, 当不上左派, 政治上不得意自然事业上也不会得志。

 识时务者为俊杰, 回想起来, 当时的俊杰现在辉煌腾达者又有几人? 平平庸庸一生者, 但保住了良知, 落得了 心安。

 在华师上大学期间, 曾看到校园里多少男才女貌成双成对花前月下, 到处理右派之时,多少情侣劳燕纷飞。

 一方成为右派, 岂只是一般的在思想上划清界线, 工作去向, 劳改地区的鸿沟就把两人相距十万八千里。

 从而印证了一句古话, 可略加修改为:

 “恋人本是同林鸟, 大难来时各自飞。

 ”

 记得高我一个年级的一位女生, 她也是个湖南妹子, 因在大鸣大放中, 攻击了 党的某位领导, 而被打成右派, 毕业时下放到鄂西山区去劳动改造, 和她要好达三年之久的男朋友某助教, 终于斩断情丝和她分手, 临走时连送都未送她一程。

 我们悄悄和她告别时, 多情的湘女哭成了一个泪人。

 还有一位校友, 几年后我们在宜都师范相遇, 他是学数学的, 才华横溢, 在校时也曾有自己的女友。

 打成右派后, 经历了劳动改造, 也经历了情变, 只得和乡 下的表妹结了婚。

 他常感叹终身的两大错误:

 一是不该参加鸣放, 二是不该和表妹结婚, 铸就遗憾终身。

 在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里, 不仅一时失足千古恨, 一时失言也恨千古啊。

 到了 文化大革命, 阶级阵线就更为分明了 , 更不能有丝毫的模糊不清, 地富反坏右五类份子, 铁板订钉是专政的对象, 其子女为“黑五类” 。

 阶级队伍必须经常清理, 地主资本家的父母怎能进入机关学校的大门, 谁寄钱回去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新揪出的走资派和牛鬼蛇神, 亲属必须立即表明自己的立场, 划清界线, 反戈一击, 争取站到革命阵营。

 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老组长武敬业, 他是我们华师的老校友, 比我大十岁, 其经历就更为坎坷了 。

 他和他的妻子本是青梅竹马和和美美的一对, 他在中学教语 3 文, 妻子在小学教语文, 业务上互切互磋, 同在县城里工作, 有自己温馨的家, 还有了 一个可爱的女儿。

 一九五七年孩子刚满一岁, 妻子被打成右派, 在极左思潮的威慑下, 无奈只好和妻子离婚,为了孩子的前途, 彻底脱离干系, 要求将孩子判给了 他。

 一九五九年, 我初到该校时, 常见到一小女孩在办公室内或蹲在门外, 后才知晓, 我们这位组长为什么既当爹又当妈, 大家都非常疼爱这位可怜的小姑娘。

 若干年后, 他只得在老家找了一个农村妇女, 由于凑合的婚姻, 感情不和, 武老师很少回家, 该农妇强悍泼辣, 常到办公室来揪住武的衣襟不放, 打打闹闹, 不是要钱就是要粮票, 并质问他为什么不回家, 武老师沉默不语, 表情淡漠。

 老婆走后, 我们劝他, 他只是摇头, 连说错错错,其内心痛苦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事隔九年之后, 没想到又轮到女儿要和他划清界线了。

 一九六六年, 因语文教学中的自由主义, 曾讲过一些有关领袖私人生活方面的事, 被戴高帽游街, 并送进了牛棚。

 女儿叫平平, 正上小学四年级。

 在邻居的关爱下, 学习生活开始自理, 这倒没有难倒她, 可叫她难以接受又难以拒绝的是, 有人经常找她谈话, 要她和爸爸划清界线, 要她检举揭发爸爸, 在再三的动员和指导下, 平平终于准备好了一篇批判稿。

 一天, 牛鬼蛇神批斗大会在学校礼堂召开, 武敬业等挂牌站在舞台两旁, 发言的一个接一个, 口号声此起彼伏。

 突然全场鸦雀无声, 一个小女孩走上了舞台, 大家猛然一惊, 果然是武老师的女儿平平, 她拿出稿子念起来, 至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几句话:

 “他骗我, 不告诉我有关我妈妈的实情, 他说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 又漂亮又能干, 现在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以后会回来看我的。

 现在我才知道了 我的妈妈是个右派份子, 我恨死她了 。

 我也恨武敬业, 他是个牛鬼蛇神, 恶毒攻击我们伟大的领袖。

 我要和你们划清界线, 我不要那样的妈妈, 也不要这样的爸爸……” 说到这里, 平平呜呜的哭了, 最后她扔掉稿子, 不顾一切扑到了爸爸的面前, 抱着爸爸的腿喊了起来:

 “爸爸, 你看看我, 你为什么要当反革命? 我一个人在家好害怕。

 ” 全场肃然, 台上台下为之动容, 多少人在此时流下了 不该流的眼泪, 一场严肃的批斗化为了儿女悲情。

 为什么要将这些告诉孩子? 为什么要把孩子牵连进来? 给幼小的心灵制造如此沉重的创伤!

 回想起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至今都叫人黯然神伤。

 当然也有令人暗暗发笑的一幕。

 在那红色恐怖的年代, 随之人们的智慧和应 4 变能力也在与日俱增。

 想起朱匹夫夫妇在全县批斗大会上上演的一折戏, 至今都叫人忍俊不禁。

 朱匹夫是我校的教导主任, 平日对政治很感兴趣, 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政治学习会上常爱高谈阔论。

 一九五七年差点打成右派, 一九五九年

 比右倾机会主义份子还右倾, 对三面多次遭批判, 因不是党员才未给他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

 文革期间自然是该对他算总账的时候。

 。

 一天, 朱匹夫专场批斗大会在县礼堂召开。

 扩音器里惊天动地一声,

 把朱匹夫揪上台来!

 会场的口号声如狂风暴雨般的响起:

 打倒漏网右派朱匹夫!

 打倒反革命份子朱匹夫!

 朱匹夫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朱匹夫立于台中央, 由两个红卫兵驾着, 做低头认罪状。

 接着是批判发言, 开始一个个慷慨激昂, 义愤填膺, 口号此起彼伏。

 发言都是老一套, 列举罪状, 引用毛主席语录, 无限上纲上线, 大会发言由冗长而转入沉闷。

 正当大家有些无精打采之时, 突然高潮迭起, 一女子操湖南口音高呼口号, 从礼堂门外大步冲入, 纵穿会场, 跃上讲台, 指着朱大骂:

 “失匹夫, 你平日不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 不好好接受改造, 爱翘尾巴, 爱夸夸其谈, 胡说八道, 今天是罪有应得。

 要老实交待你的罪行, 争取从宽处理。

 你要是死不改悔, 我们娘儿们不背你这个黑锅, 一定要和你一刀两断, 何去何从, 你自己取舍。

 ” 接着是做了一些鸡毛蒜皮的揭发。

 这两口子都是我的同乡 , 我都熟悉不过, 朱的妻子是位出色的小学老师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善于辅导学生的文娱活动, 有表演才能。

 一九七二年, 我和朱匹夫、 危世琼等抽调宜都文化馆搞文艺创作, 常在一起笑谈往事,谈到失匹夫两口子上演的那折戏, 我们连呼:

 “匹夫, 佩服!

 ” 朱笑而不答, 似仍心有余悸。

 朱的妻子私下对我说:

 “不表态, 不划清界线, 我怎么能过得了 那一关啊, 大家都盯着我, 工作组三番五次的找我。

 ”

 是的, 在政治运动频繁, 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 家有地富反坏右、 反动学术权威、 牛鬼蛇神、 走资派的, 亲属们都得过好这一关。

 否则就会遭到株连, 就会遭到大字报围剿,揪出狗妻* * , 打倒狗崽子* * 。

 为了 表明自己与上述败类划清了界线, 人们就这样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

 悲剧是严肃的, 撕毁了 多少亲情和真爱; 喜剧是诙谐的, 演绎了 多少荒唐和无奈。

 历史发展到今天, 可喜的是通过改革开放, 中国已进入法治时代。

 法治就是 5 依法办事, 一人犯法一人当, 其他人不得包庇、 窝藏、 做伪证, 否则也要负连带的法律责任。

 在这一前提下对犯人, 对犯人的家属更注重的是人文主义的关怀。

 在今天, 高墙内外, 狱警和犯人, 犯人家属和社区, 犯人和犯属之间演绎了多少真情而感人肺腑的故事。

 犯人夫妻之间, 公安民政部门, 一般劝和不劝离, 犯人的子女如无依无靠, 政府和社区有妥善的安置和照顾, 鼓励亲属探监关心亲人。

 犯人在监狱可学习文化, 完成自学考试,可学习各种技艺, 获取谋生的本领。

 表现好的节假日可假释回家, 夫妻有团聚假, 愿意结婚的可在监狱内举行婚礼。

 即使是死刑犯, 在临刑前还要通知家属, 可探视, 可送食物,甚至还可以合影留念。

 法律无情人有情, 尊重人的人格、 感情和尊严, 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权利和要求。

 以往是一个人犯法全家遭殃, 一人有问题生拉硬扯, 逼着所有亲属表态, 划清界线, 甚至连孩子都不放过。

 社会在进步, 今天与过去真是文明与野蛮的天壤之别。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 二十五年,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的可喜成果, 确实可庆可贺。

 有比较才有鉴别, 从过去走过来的我们, 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这点。

 6

 McNeOfQgRh SjTkVlW nXoZp#r! s%t&v*w) x-z+A1B2 D3E5F6H7I8Ja KbMcNeOfQgRi SjUkVmWnYoZq #r$s% u&v(w) x -z+A1B2D3E5F 6...

推荐访问: 李桃云老师传记 驿站回眸 中国档案出版社最近出版 十三划清界线 划清 界线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