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能力较弱者团体中动机获得效应

能力较弱者团体中动机获得效应

时间:2022-08-07 0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能力较弱者团体中动机获得效应,供大家参考。

能力较弱者团体中动机获得效应

 

 能力较弱者在团体中的动机获得效应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个体在团体中学习工作比个体单独工作更能激发动机,尤其对于能力较弱者。本文介绍了 Khler 动机获得效应,并分析导致动机获得效应的机制以及可能影响此效应的调节因子。结果显示,被观察的能力较弱者在团体中的动机获得效应是显著的。

  关键词:Khler 效应;上行比较;动机获得;调节因子

 近来研究已经开始显示:与单独工作相比,个体在团体工作时努力程度会增加,即为团体动机获得效应。本文关注能力较弱者的团体动机获得,因为团队管理者往往在意表现最好的冠军,而能力较弱者的团体动机获得往往被忽视。最著名的例子是社会惰化。社会惰化是指当团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团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一、能力较弱者在团体中的动机获得效应――理

 论解释

 (一)Khler 效应:

 最早的系统地阐述团体动机获得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Khler 教授。基本观点是小团体从事联合性质的任务或活动时,能力较差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有所提升( Khler 动机获得效应)。实验分两部分,在单独情境和联合团体情境下,让被试完成一项简单的体力任务。在单独情境下,一人用手拽住与重物联结的一个握棒,并测算被试坚持的时间;在联合任务情境下,所要提起的重量是单独情境的两倍,由两人合作完成。合作者分执两端的握棒,中间由滑轮相连。这样,只有在两人都能够坚持的时候,任务才能够持续下去,否则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中断都会宣告任务的结束。通过这个研究,Khler 教授得出了动机获得效应和差异效应。

 (二)上行比较:

 根据 Festinger(1954)的社会比较理论,个体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表现。

 Stoebe 等(1996)根据社会比较理论提出了目标比较模式,他们认为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中并没有提供明确的标准来定义好的表现时,个体将会以团体中其他人的表现为标准,并据以设定自己的表现目标。能

 力较弱者比较的基准就是能力较强者的表现,其透过观察能力较强者的表现,设定尽可能接近能力较强者表现的目标。这种以能力较强者的表现为参照标准的社会比较方式即上行比较。

 (三)社会不可或缺性

 导致个体在团体工作时动机流失的原因之一,就是个体对于自己的努力对团体结果的贡献性的知觉(Kerr & Bruun, 1983)。

 Hertel 等(2000)认为,这种知觉也有可能导致动机提升效应,他们并以动机的工具性―价值模式来描述这种现象。根据这个模式,当个体知觉自己的努力对某种有价值的目标(不论是个人目标或团体目标)的贡献是可有可无的时候(工具性程度较低),个体付出的努力程度会较低;当个体知觉自己的努力对有价值的目标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性程度较高),个体将会付出较高程度的努力。

 二、能力较弱者在团体中动机获得的潜在调节因子

 (一)任务结构

 连结式工作,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所有成员任务的完成, 其中任何一人的失败都意味着整体任务的失败,换句话说,这个团体的任务是以团体中最弱的个体成

 绩来计算的。

 加成式工作,团体的表现不是取决于团体中能力较弱者的表现,而是取决于团体中所有个体的表现的总和。

 共同行动工作,两个个体在同一个空间同时独立作业,两者的表现完全独立。

 (二)

 同伴的表现

 即团体其他成员的表现,这一调节因子能影响上行比较和社会不可或缺性的过程。早期检验 Khler 效应的实验中,团体工作的情境是让两个参加者在同一个空间里工作,能力较弱者可以持续且直接地透过观察获得另一位能力较强的伙伴的表现资讯,在此情境下,能力较强者的表现可以持续的作为能力较弱者向上比较的目标,同时也不断的传递出“能力较弱者是决定团体结果的关键人物”这种讯息,能力较弱者的努力的不可或缺性的知觉可能随之提升。

 (三)

 同伴出现的方式

 研究显示,面对面的工作能够使能力较弱者的团体动机水平获得显著提升。比如团体中能力较弱者在执行简单的工作时,可能会因为担心被伙伴评价而提升了觉醒程度,进而提升表现。虽然同伴出现对个体在团体中的动机获得有正面的效应,但同伴出现并不

 是构成团体动机获得的必要条件。有研究采用虚拟伙伴的方式进行检验。告知被试在团体工作时隔壁将会有另一位伙伴一起工作,事实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伙伴存在,被试仅从研究者的说明中得知虚拟伙伴的名字,并没有面对面或透过监视器看到伙伴。研究发现,即使伙伴的身体没有出现,个体动机获得效应依然存在。

 (四)性别

 研究显示,男性团体成员的动机缺失高于女性团体成员;男性社会惰化的水平高于女性。可能由于社会定位不同导致的这些差异。女性通常显示出更为相互依存、包容和关系倾向;而男性更为自我、独立、自信。此外,男性倾向获得社会地位,控制或支配他人,而女性更多倾向依附于其他人。在团体与个体定位方面的性别差异能够解释女性在团体中努力程度减少的可能性小,展示了低程度的社会惰化。

 三、局限性和深化研究

 个体在团体工作时动机并不一定会流失,个体在团体工作情境下动机提升具有可能性。团体动机获得效应不仅存在于真实的工作学习情境中,也存在于认知性的工作学习情境中,且这种动机提升现象是有持续性的。

 参考文献:

 [1]Kerr, N. L., & Hertel, G. (2011). The Khler group motiation gain:

 How to motiate the "weak links" in a group. Social and Psychology Compass, 5(1), 43-55.

 [2]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1),78-84.

 [3]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4]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推荐访问: 能力较弱者团体中动机获得效应 弱者 动机 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