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时间:2022-06-17 08: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

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某社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典型经验做法

 xxxx 集资楼小区始建于 1998 年,总户数 X 户,其中栋房 X 栋,居住人口约X 人,入住率 100%。曾经的小区脏、乱、差、秩序混乱、文明落后,让居民完全没有安全感。近年来,xxxx 社区党委对该小区提档升级整治改造,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创新党建+红色庭院,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赢得居民点赞。

 一、党建引领,打造文明、卫生庭院创新无物业自管小区 环境是满足居民选择、使用、理想居住的先决条件。为了破解小区脏、乱、差、秩序混乱、文明落后难题,xxxx 社区党委依托网格社会治理“微单元”,发挥支部建在楼院党组织党建引领进行小区治理。以创文明卫生城市为契机,以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出发点,以宣传教育、相互沟通为先导,以加强服务为宗旨,物色了一批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业主成立了业委会,从 xxxx 集资楼小区脏、乱、差为起点,以安静、祥和、清洁、舒适、文明为目标,对小区的美化、垃圾管理,噪音、乱堆乱放、污水横流、乱张贴、出行路灯、车辆停放管理等通过居民议事方式进行了商议并制定了相应自管措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的举措来着力改善小区的保洁、安保事务,满足居民最基本需求。逐步引导社区居民对小区治理由“被动管理”转为“参与管理”,社区党委挑大梁”转为居民“大合唱”,达到有效提升社区无物小区创新管理成效,创建了“平安、整洁、优美、宜居的良好环境。

 二、我是党员我优先,建立红色联盟扫码为您服务

 在不断完善硬件的同时,xxxx 社区党委积极推进党建创新项目发展,努力创造社区党建新局面,将支部建在楼院中,把服务做到居民群众心坎上,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小区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突出问题。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汇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建立党建大联盟,打造党建+“红色联盟扫码为你服务”、公开党员承诺,树旗帜、亮身份,走向居民,走向小区的每一个点、面,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小区自治、进一步带动楼院居民,引导小区居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参与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宣传。如今的 xxxx 集资楼小区在党建引领下焕然一新,呈现出邻里互助,安静祥和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引进绘本、书法开展红色学堂、打造红色阵地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xxxx 社区党委结合社区“朝夕同乐”特色品牌以建党 100 周年为契机,充分利用辖区社会资源、共建单位优势,抓好庭院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以幼、青少年教育为切入点办好小区庭院“红色学堂”。一是积极引进绘本、国画、书法课堂,将红色教育融入小区院落,从幼、青少年抓起,传播红色声音,传承红色文化,创建社区党建+红色庭院阵地,充分利用共建单位志愿者的有利资源,夯实院落红色文化传承基础,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红色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结合幼、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红色教育,从认识国旗、党旗,到学唱经典红歌、聆听英雄故事,把党史贯穿到了教育当中,以及各种户外课堂活动、游戏、手工课、图片等形式,让祖国的下一代了解党史,从小热爱党、热爱祖国。二是建立居民“红色议事会”,建立庭院“红色公约”,启动联动巡查、联动分析、联动处置的工作机制,庭院事务进行居民决策协商、矛盾协调会,协调解决矛盾问题,由网格员、

 共建单位党员、庭院在职党员、业主共同担任“红色调解员”,对涉及小区庭院的重大事项和复杂问题,通过议事会协商会,合力推进解决,共同为庭院居民服务。三是浓厚小区红色文化氛围,开展系列精神文化活动引导院落居民学党史、颂党情、跟党走。以“红色激情,朝夕同步”为理念,旨在为小区广大党员群众搭建传承红色文化、推动庭院居民朝夕同乐、以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广泛参与进来,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小区党建+红色庭院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能通过红色教育,将一颗颗爱国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灵当中,从而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从小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同时庭院党建红色文化元素也能引导小区居民回顾我党的历史、知悉党的政策、学习先锋事迹、充实庭院居民的理论知识精神食粮,以点带面,一个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片。同时以绘本学堂为平台,活跃四点半课堂,以党建引领,共建单位志愿者的参与,开拓社区党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努力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摘

  要: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也是创新社会治理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当前,重庆市涪陵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社区发展不均衡、治理水平差异大、治理主体权责不对等及治理碎片化的问题。组团式发展能够形成社区善治合力,构筑社区“共建”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增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主动性,能有效营造社区“共治”环境;构建协同治理平台能破除社区治理碎片化,“共享”社区治理成果。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2019 年 11 月习近平同志在上海考察时又进一步强调,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作为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场域,城市社区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城市社区如何通过多元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构筑共建根基、打通共治渠道、实现共享目标,是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现实问题,也是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的迫切需要。

 一、 城市社区治理对象及治理目标 (一)城市社区公共事务 城市社区治理是对社区中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国际上城市社区治理的事务被称为“城市小区共同事务”(Urban neighborhood commons),即指在社区私人领域之外的由社区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空间、设施、物品和服务。[1]城市社区公共事务在使用上对于社区成员具有较低的排他性,社区居民可以无差别享有;城市社区公共事务在使用中也存在减损和拥挤性,例如社区公共泳池可供社区居民舒适游泳的人数是有限的,儿童游乐设施也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正是由于社区公共事务的这两重属性,在理性人的计算下,社区居民可能做出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而导致社区治理中的“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commons)产生,例如:为拓展自家花园而出现破坏公共绿地的私搭乱建行为。

 (二)城市社区治理目标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实际上蕴含三重目标维度。首先,在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最直接和现实的目标就是确保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有效配置及供给均等化,避免“公地悲剧”现象产生。现实层面的治理目标直接体现在日常的社区治理实践中,是最表层的、最直接的目标。现代城市社区中复杂的人口构成塑造了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多元化需求又直接引发社区交往中的利益矛盾和行为冲突。因而,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第二重目标即有效回应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积极化解治理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在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和不断回应多元需求的实践中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城市社区治理的三重目标是层层递进、相互促进、循环往复的关系(如图 1)。

 二、当前重庆市涪陵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社区发展不平衡,治理水平差异大 1.城市社区类型多样,治理需求多元。调研发现,涪陵城市社区类型包括回迁安置房社区、城中村社区、商品房社区、老旧社区以及工业园区附近的产业社区五大类。商品房社区是涪陵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兴社区,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社区要更加完善。位于城郊或老城区的回迁安置房社区、老旧社区、城中村社区人口构成相对复杂、社区环境封闭性较差,提升社区居住环境和治安管理水平更显迫切。由工业发展聚集产生的产业社区吸纳较多外来人口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区位上大多远离商业区,所以在公共服务配套供给方面有更为显著的需求。

 2.社区人口构成差异显著,治理水平发展不均。社区人口构成的数量、结构、居民素质对社区治理水平有重要影响。涪陵城市社区在人口构成的数量、结构、文化水平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差异大。商品房社区人口数量较大,社区居民职业、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差异化显著;由工业聚集产生的产业社区人口构成相对简单,但外来人口管理诉求增加;拆迁、移民和回迁人群构成的社区在就业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有更多特殊需求;村改社区以及老城区中部分老旧社区,不同职业人口混住,流动性较大、安全性较低也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3.社区财政供给不均衡,造血能力较弱。城市社区的造血功能主要依赖于社区充足而持续的财政供给,现代城市社区的财政供给除政府投入外应更多地探索社会支持、居民自筹、市场资助等模式。涪陵城市社区财政供给不均衡,部分社区创收体制不畅,造血能力较弱,缺乏有效的创收产业和多样化的創收渠道,经费运作紧张。由居委会转制形成的社区在造血能力上相对较弱,社区财政运转依然停留在过去的依靠政府拨款的水平上,进而造成这类社区公共设施进一步弱化、人才进一步缺失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连锁反应;安置房社区、城中村社区、老旧社区固定资产变现能力不足、专业化运作水平较低,其造血能力也较弱。

 (二)治理主体关系边界不清,行动逻辑冲突 1.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性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城市中按照居民居住地设置的居民委员会界定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明确居民委员会的职责是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开展工作。法律的界定决定了中国城市社区同时具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双重属性。在涪陵的城市社区治理中,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基层政权属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基层群众的自治属性没有充分发挥。从实践层面来看,涪陵城市社区的业主委员会构建不充分,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委员会之间对于社区事务的治理合力不足。

 (三)打造智慧社区,构建协同治理平台 1.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搭建信息共享平臺。2019 年重庆出台《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 年)》,提出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终端成为有效的信息收集与共享平台,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社区微博等自媒体实现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与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便民服务,包括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利服务和组织社区特色活动等。

 2.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网格化管理。涪陵城市社区具有类型多样、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客观上增加了城市社区治理的难度。因此,应将大数据技术与现行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相结合,以社区网格为基点构建完整的社区治理信息网络。通过在社区中设立“电子哨兵”等监控系统,将社区大数据与公安系统、应急消防部门等进行联网,有效整合公共资源,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3.利用网络云平台整合治理资源。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构筑网络云平台,通过云存储收集、共享社区基本信息,搭建社区需求与政府资源、商业资源之间的融通渠道。例如,深圳通过“一门式一网式”搭建社区云平台,将社区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系统整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提升了社区服务效率。另外,通过云计算对不同时段内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呈现出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精细化治理社区,提升治理效能。

 四、小结

 找准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现实问题是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基础,现代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共识已基本形成,但治理实践中“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机制尚未完全构建。涪陵作为县域城市,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社区发展不平衡、治理主体行动逻辑冲突、治理碎片化等问题。通过探索社区组团式发展能够有效整合治理资源;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社会组织能够营造较好的社区治理外部环境;通过智慧社区的构建能够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社区治理实践的演进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城市化进程、社会结构的变迁、居民自治意识的觉醒都将赋予社区治理新的时代意义,未来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必然在应然和实然的治理路径上不断探索推进。

 参考文献:

 [1]Matisoff D,Noonan D.Managing Contested Greenspace:Neighborhood Commons and the Rise of Dog Pa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2012(1):109. [2]李姚姚.领导行为、资源动员与城市社区有效治理的多层分析框架:基于 H 社区的实证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9(06):16-124. [3]龚志文,孙慧哲.城市社区治理的碎片化分割及其矫治[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01):82. [4]梁丽.北京市智慧社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子政务,2016(08):17-20.

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1 社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典型经验做法

 小区始建于 1998 年,总户数 X 户,其中栋房 X 栋,居住人口约 X 人,入住率 100%。曾经的小区脏、乱、差、秩序混乱、文明落后,让居民完全没有安全感。近年来,社区对该小区提档升级整治改造,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创新党建+红色庭院,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赢得居民点赞。

 一、党建引领,打造文明、卫生庭院创新无物业自管小区 环境是满足居民选择、使用、理想居住的先决条件。为了破解小区脏、乱、差、秩序混乱、文明落后难题,社区依托网格社会治理“微单元”,发挥支部建在楼院党组织党建引领进行小区治理。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为契机,以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出发点,以宣传教育、相互沟通为先导,以加强服务为宗旨,物色了一批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业主成立了业委会,从集资楼小区脏、乱、差为起点,以安静、祥和、清洁、舒适、文明为目标,对小区的美化、垃圾管理,噪音、乱堆乱放、污水横流、乱张贴、出行路灯、车辆停放管理等通过居民议事方式进行了商议并制定了相应自管措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的举措来着力改善小区的保洁、安保事务,满足居民最基本需求。逐步引导社区居民对小区治理由“被动管理”转为“参与管理”,社区挑大梁转为居民“大合唱”,达到有效提升社区无物小区创新管理成效,创建了“平安、整洁、优美、宜居的良好环境。

 二、我是党员我优先,建立红色联盟扫码为您服务 在不断完善硬件的同时,社区党积极推进党建创新项目发展,努力创造社区党建新局面,将支部建在楼院中,把服务做到居民群众心坎上,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小区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突出问

  2 题。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汇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建立党建大联盟,打造党建+“红色联盟扫码为你服务”、公开党员承诺,树旗帜、亮身份,走向居民,走向小区的每一个点、面,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小区自治、进一步带动楼院居民,引导小区居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参与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宣传。如今的小区在党建引领下焕然一新,呈现出邻里互助,安静祥和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引进绘本、书法开展红色学堂、打造红色阵地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社区结合社区“朝夕同乐”特色品牌以 XX 为契机,充分利用辖区社会资源、共建单位优势,抓好庭院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以幼、青少年教育为切入点办好小区庭院“红色学堂”。一是积极引进绘本、国画、书法课堂,将红色教育融入小区院落,从幼、青少年抓起,传播红色声音,传承红色文化,创建社区党建+红色庭院阵地,充分利用共建单位志愿者的有利资源,夯实院落红色文化传承基础,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红色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结合幼、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红色教育,从认识国旗、党旗,到学唱经典红歌、聆听英雄故事,把党史贯穿到了教育当中。二是建立居民“红色议事会”,建立庭院“红色公约”,启动联动巡查、联动分析、联动处置的工作机制,庭院事务进行居民决策协商、矛盾协调会,协调解决矛盾问题,由网格员、共建单位党员、庭院在职党员、业主共同担任“红色调解员”,对涉及小区庭院的重大事项和复杂问题,通过议事会协商会,合力推进解决,共同为庭院居民服务。三是浓厚小区红色文化氛围,开展系列精神文化活动引导院落居民。以“红色激情,朝夕同步”为理念,旨在为小区广大群众搭建传承红色文化、推动庭院居民朝夕同乐、以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广泛参与进来,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3 小区党建+红色庭院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能通过红色教育,将一颗颗爱国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灵当中,从而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从小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同时庭院党建红色文化元素也能引导小区居民回顾历史、知悉政策、学习先锋事迹、充实庭院居民的理论知识精神食粮,以点带面,一个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片。同时以绘本学堂为平台,活跃四点半课堂,以党建引领,共建单位志愿者的参与,开拓社区党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xx 社区党建引领构建合作共治格局(幸福小区典型经验)

 在 xx 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青山区 xx,如何开展社区治理、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社区归属感,是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xx 的“幸福社区”建设经验是:在党建引领下,将物业服务的契约化精神与社区业主自治管理有机结合,依托大社区党建,引导物业管理与业主自治形成开放式合作共治的格局。

 在 xx,物业服务和社区氛围可谓有口皆碑。住户称赞:保洁服务周到细致;物业公司日常作业标准规范;物业公司对残疾人家庭和孤寡老人的关怀无微不至;邻里间相互关照、互助有加;住户们拥有较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甚至有住户日不闭户,享受着城市中难得的安宁。20xx 年 4 月中旬的一份小区居民满意度调查显示,20xx 年上半年度,住户对物业管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比例为 x%。其中,满意占比为x%,基本满意占比为 x%。

 一、契约精神和社区服务精神和谐共生 物业管理是管理人基于约定的事项和规范,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物”(物理空间、设施设备、场地、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管理,满足产权人或使用人对适宜的共同生活或工作环境和秩序的需要的服务活动。以服务承载物业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产权人或使用人相关权益的维护、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秩序的规范。

 有效的物业服务有赖契约精神的支撑,要求物业管理人提供诚信服务(通过充分履约而满足产权人的需要)、优质服务(通过高质量的

 服务而对产权人的权益负责)、创新服务(通过发现突出问题和客户的潜在需求而开发新项目创造新标准提高服务附加值)。

 同时,契约精神也要求客户对等履行合同义务,遵守法定和约定的行为规范。

 二、党建引领促进社区开放式联动合作 xx“幸福社区”建设的另一特色之处在于以网络化大社区党建(在社区范围内由大社区党委、社区党组织、社区网络支部、骨干党员组成)作为组织中枢,引领居委会、物业公司和社区志愿者团队构建开放式联动合作模式。

 在这一网络架构中,社区党组织作为牵头方,联合物业公司、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组建社区大党委,通过举行定期会议、参加共同的组织生活等形式,讨论社区党建重大事项、决定社区治理重大问题、共同商议社区事务。

 这一网络通过监督和协助居委会开展工作,动员、引导和帮助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促进了开放式的合作治理,为物业公司降低服务成本提供了体系支持。

 例如,xx 社区党组织依托网络化的大社区党建合作互动,依靠居民中的积极分子、社区网格员,会同物业公司组织的“天天敲门组”,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整治活动,通过居民之间的相互教育监督、相互协商、互助服务和专业教育、专业服务相结合的途径,激发了社区活力,促进了自治、法治、德治的三结合,也为物业公司顺利开展服务提供了社区环境保障。

 三、环境微改造增强居民归属感

 物业服务实质上是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协调继而促进人际关系协调的过程。物业服务尽管处于小区项目契约束的末端,但并非规划设计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其能动的反思者和调节者。

 要在物业使用过程中,对不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探索可调整的方式,有时候,“小动作”可以换来“大收获”。例如 xx 的物业公司对一片杂乱无章的草坪进行了微改造,建成“再生花园”,却意外换来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在该小区投入使用初期,那片区域地势较高,种植的草坪难以存活,逐渐成了建筑垃圾填埋堆积之地。物业公司通过培训专业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和对居民的充分动员,激发了居民变废为宝、将再生资源建设绿色花园的积极性。

 “再生花园”建成后,由社区内 5 名党员志愿者分片负责维护,他们积极承担绿色植物的养护义务,监护驿站环境。所有居民在美好环境和生活情趣的共享中增强了归属感。

 由此可见,对社区之爱是人们社区幸福感的不竭源泉,尊重和保护居民的社区主体地位,将会激发其参与性和智慧创造。

红色社区案例:幸福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幸福小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分享

  文化育民培养红色社区精神

  xx 小区是一个入住十多年的老小区,社区物业公司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逐步开展特色文化进小区活动,协助在小区内建立以红十字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墙、文化走廊、文化宣传栏等,宣扬和传播人道主义精神,实行文化育民,培养居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提升居民素质。社区党委建立微信群,通过党建平台、简报、展板等形式,全面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扩大社区影响面和业主知晓度,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宣传教育氛围。

  社区党委要求社区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学到的精神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社区创新领学形式,建立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及讲习所,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大讲堂,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用,将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于民,培养红色小区精神,绘就一幅小区特色文化的红色物业生动画卷。

  文化亲民打造和睦邻里关系

  如何由陌生人小区变成熟人小区,打造和睦邻里关系,是创建幸福小区的关键,也是文明社区的重要标志。庆有西里社区党委深入小区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主动听取业主意见建议,组织社区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反复商讨、研究对策,最终确定了“以楼栋文化为引领,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工作思路,提出“组织不能散、思想不能乱、工作不能断”的工作指导方针,将党支部建在楼栋里,以特色楼门为依托,创新居民自治组织管理形式,把社区居民民主自治工作延伸到楼门,以居民自治作为楼门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制定了各楼门自治章程和岗位职责。

 通过楼门建设活动,创新居民自治组织管理形式,建立了楼门自治小组,下设“一长五员”,即在楼长领导下,设有楼门文化宣传员、生活服务员、卫生管理员、治安调解员和未成年人辅导员。“一长五员”和自治小组受居民委托,接受居民监督,及时向社区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根据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本社区本楼门实际,在楼栋党支部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楼门居民工作,动员和组织居民参与楼门建设,充分发挥楼门的自治功能。

  通过党建构筑“红色根基”、培养“红色队伍”、强化“红色功能”、扩大“红色效应”,用红色文化一张网把每一位居民凝聚在一起。在党员们的带领下,居民们纷纷用绘画、书法、工艺、文艺等作品装饰楼道,把公共的楼门变成了自己的客厅,“楼门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已经深深地植入每一位居民心中。

  通过特色楼门文化建设,楼门的面貌改变了,邻里的关系和睦了,真正起到了文化育人、文化改变人的作用。

  文化惠民缔造美好幸福生活

  xx 小区坚持以文化促发展,努力围绕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打造多元多样的社区文化载体,开展多彩多姿的社区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切实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小区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

  小区始终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创建活动中,作为促进社区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践行社区公益、奉献、互助、人本、服务的核心理念,开展“文明楼门”、“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社区”等基础性文明创建,形成“爱心助空巢”、“关爱到家”等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品牌。

  文化安民营造和谐社区环境

  “文化汇聚力量,文化创造和谐”,社区的和谐离不开安全、稳定,社区建立了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以独特创新、贴近群众的方式成立了“社区小法庭”,成

 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社区小法庭”的成立使大量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源头地,实现降低纠纷解决成本、方便人民群众、减少法院案件压力、与政府大调解格局对接的多赢效果。

  “社区小法庭”以“为民、便利、利民”为服务宗旨,为群众提供服务。每次“社区小法庭”庭审现场,尤其在物业管理案件开庭时,旁听席都坐满了居民,居民在旁听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到了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相关的知识,对业主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以及物业公司服务范围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居民表示:“每次看庭审都能学到新的法律知识。”

  xx 区检察院、xx 区法院等部门不定期在社区举办的法律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社区小法庭”也成为了居民与司法工作部门近距离沟通的平台,拉近了群众与检察官、法官之间的距离。

  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件庭审,“社区小法庭”作为社区普法工作的重要平台,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社区小法庭不仅解决实际纠纷案件,更是一种社区普法的创新形式,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在社区筑起“第一道防线”。

  文化为民搭建红色物业服务平台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创立的先进文化,落实到社群治理中,就是要强化党组织建设,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通过红色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

  物业管理服务一直是社区建设管理中的一大难题。社区始终坚持将党委领导作为物业小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与物业公司联合建立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探索出“社区党委组织领导、居委会引导推动、业委会协调监督、物业公司依约服务”四位一

 体的“红色物业”管理新模式,为社区文化服务搭建了新的平台。着眼“三方共赢”的工作目标,打造“红色物业”管理体系,使居民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物业公司管理服务品质得到提升、居委会的自制能力得到提高。为把小区建设好,让业主们看得见变化、感觉到舒适、环境良好、生活有序,相关部门建立了业主委员会党支部,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建立了物业小区民主协商制度。扎实开展前期工作,在源头上防控可能发生的矛盾,让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各项事务全面公开公示,管理服务行为在阳光下运行,畅通信息,消除隔阂,提高管理效率,延伸执法“触角”,切实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统一认识,加强合作,目标一致,共同建设美丽社区。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