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余婧: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

余婧: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

时间:2023-03-03 13:10:06 来源:网友投稿

余婧: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余婧: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的优秀材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余婧,女,中学高级教师。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17小学教师。武汉市青山区第四届道德模范、首届江城十大“我身边的好教师”、武汉市教育教学创新能手、《班主任》杂志2018年12期封面人物、青山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疫情期间,当过志愿者,帮厨搬菜值守,给八加一隔离点送牛奶,还要给孩子们上网课,为湖北省11万班主任录制“停课不停学”线上培训课程,更是带领班级孩子们坚持写抗疫日记,集结40万字后被湖北博物馆永久珍藏。

  我喜欢一句话:大地不语,承载万物之命;日落东出,普照天地不息。大自然中,有一些花,总给人一种不显山不露水式的淡淡芬芳,不像很多大红大紫的花朵一看就吸引人注目。

  这就有如在这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些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努力着,在漫长的岁月里守着希望等待酝酿着,不急躁,不放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疫情之下,我就认识了身处武汉的这么一位女教师。

  “今天武汉的确诊病例只有17例,大家的心头顿时舒展了很多,还有遛狗的。前段时间,病毒凶险,谁都怕,没有特殊情况,不是使命使然,能不下楼就不下楼。武汉孩子憋坏了,武汉的狗也憋坏了。此时,玉兰花开得真灿烂啊!在阳光的映照下,雾蒙蒙的,仿佛绣上去的粉色丝绸,远看通透一片粉白色,丝丝缕缕的雾气在花间炸开,美妙极了。一派生机勃勃!”

  这一天,是3月10日,武汉封城的第48天。

  写这段话的,是这位武汉的女教师。她有一个习惯,就是坚持写日记。疫情期间,她写下了超过6万字的“武汉封城日记”,把自己在那段特殊时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清晰地记录了下来。而且,作为一个班主任,还是一名语文老师,她又带着班级51名同学开始写“抗疫日记”,让孩子们用书写日记的方式和这个城市一起坚强,一起成长。4月7日,武汉重启前夕,她把孩子们总共40万字的日记集结成册,取名《从风之舟到春之歌》。该作品同时被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老师博物馆永久收藏。

  她叫余婧,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教师。

  应该说,这次疫情给教育行业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不仅仅是开学延迟,一系列相应的问题也随即产生了:学生的自我防护怎么办?学生的学习怎么办?学生的心理如何调适?让学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安全度过疫情期,成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们得承认,在疫情之下,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律、听话的,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条件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好的教育,身教胜过言传

  我之前对武汉的印象,除了“九省通衢”,就是到处搞建设。有一次开车进了武汉,结果发现到处在修路,到处在挖坑,到处在建房子,不仅尘土飞扬,而且堵得要命,当时恨不得马上掉头离开就好。感觉中武汉就是个大工地。余婧告诉我,那是多年前的情况了,现在的武汉,真的挺美——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樱花道;泽畔行吟,东湖漫步放鹰台;孤帆远影,美景无限黄鹤楼;打磨时光,风雨不变昙华林......

  仁和路上那座宏伟的武钢体育中心,就在余婧家旁边,也一直是她心目中美好武汉的代表。只不过昔日的热闹喧嚣,在2月13日后就变成了“曾经”。那一天开始,武钢体育中心青山方舱医院正式收治确诊轻症患者。每天透过窗户,余婧就能看到对面的方舱医院。

  嘀嘀嘀嘀!1月 23日,武汉封城的当天凌晨,寂静的夜里,不停在响的微信提示音显得格外刺耳。余婧被吵醒了,封城的消息结结实实地霸屏了。她先生在省直机关工作,前一天晚上11点多接到单位电话,叫清点并通知处室人员,即刻起一律不许出城。没想到真就封城了。沉重之余,她突然有了一丝庆幸——1月8日学校放假后,她就抓着班级的孩子们“天天听写打卡”和“阅读打卡”,一定程度上把孩子和部分家长关在了家里,避免了感染的机会。

  余婧想起了1月20日下午3:16收到的殷熙喆的妈妈史方娥发来的信息:余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了!因为我明天开始要去医院发热门诊上班,他爸爸殷磊也在普仁医院一线,所以1月19日下午已经找人把殷熙喆送回老家,他的阅读打卡要向您请假。我已经和孩子交代在老家一样要做好,开学时要交作业。谢谢了!余婧很是感动,家长在做出这样的决定前特此和我告别一下,因为那天已经有14名医护人员被感染了!她知道此去就是上前线,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安全地活着回来,还能不能留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给孩子遮风挡雨。这又是何等的信任!那一刻,余婧内心涌动着的是无法言说的钦佩和敬意,连发了三个拥抱的表情。紧接着,又对她发出了如下信息:我们会好好地鼓励他、点燃他、培养他!余婧知道,她此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他们为了守护这个城市付出太多太多,他们平凡又伟大!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晚上,余婧认认真真地做了几个菜,一家三口还好好地喝了一口,节还是要过的。她先生吃完晚饭,就去单位值守了,独自一个人守候着办公室的灯光,度过了万家灯火的除夕。余婧说:“特殊时期,理解他。”

  在余婧的心里,一直很感恩她先生对她的疼爱和体谅。“你做的事很有意义!”这是先生对她的肯定,也是她勇往直前、没有后顾之忧的动力之源。她先生是公认的“宠妻狂魔”。只要有时间,就会接送她。如果有事外出,他还会提前开车带余婧走一次,画一幅“爱的地图”。有一次,余婧要去花山华师附小听课,她先生提前带她熟悉了路线的,要上三环,还要走高速。去的时候还好,她先生一直遥控指挥。可是回来的时候,突降大雨,一米之外就开不清了。余婧有些心慌,她先生却说了一句:“晴天的时候,严西湖会很美!”就这句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话,她竟然笃定了,安全开车到了家。让余婧最感动的是,为了她工作方便,她先生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而自己上班却要么开车,要么挤地铁,都要耗时两个小时。

  过年的那一天,余婧看到青山区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她立马报了名,她说自己车技不好,厨艺还行,报名做饭的志愿者吧!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她觉得作为老师,成为志愿者就是特殊时期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1月27日,正月初三。余婧起了个大早。昨天她接到了第一个志愿者任务:赶往东兴宾馆帮忙。那里来了陕西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急需帮忙铺床发餐和做卫生。

  余婧有点“路痴”,于是搜了定位,一路找过去。空荡荡的马路、静悄悄的街道,让她怀疑这是在过节。她到达东兴宾馆,早餐还没送过来。陕西医护人员陆续来到了餐厅。余婧与他们微笑致意,表示着她的感激。一会儿,面包车载着早餐来了,她也赶紧和大家一起去搬,再一一分发食物到医生手上。看到早餐品种丰富,有豆浆、鸡蛋、包子、面包,她心生一丝暖意,心里默默感叹青山区政府很强大,关键时候能调配到这么好的资源,给予援汉医务工作者这么贴心的照顾。那些天,青山区政府办公楼应该是彻夜灯火通明吧。

  发完餐,她就和大家一起整理床铺、做卫生,由于是医生住过的,内心无比感恩,床单铺得虔诚又细致。不过,都怕感染,所以所有的志愿者之间都不敢交流。

  这样的志愿者工作,第二天凌晨,余婧又继续了。5点起床,6点前她先生开车把她送到了白玉山党校。她的任务是来帮厨。餐厅里已有志愿者在摆放早点了。后厨里,一个师傅正哼着小调在灶台前忙碌,余婧与师傅沟通之后,她开始掐中午的蔬菜,两大筐蒜苗掐完,接着又掐红菜苔,指甲也一会儿绿,一会儿红,后来,两只手都掐疼了,余婧就站起来,洗洗手走到前台餐厅去看看。

  在餐厅,她亲眼目睹了让她感动的一幕: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作为天津医疗队领队带队出征,那一天恰好是他生日,一碗面条就当他的长寿面了。余婧赶紧给陆伟送上生日祝福,又为他拍了一张照片。后来,她把这张照片发给了她的学生们......

  1月29日,余婧的志愿者行动第三天,她继续帮厨,她负责清洗青菜。把几大筐大白菜放到大水池里,她把手伸进水里,认真地清洗着叶片。大冬天的,水冰冷刺骨,可能是菜太多了,她感觉时间真是漫长。洗净,放水;放水,再洗......就这样,循环反复,等她把大部分菜洗完的时候,双手失去了知觉,又红又肿。

  1月30日,余婧接到了录制语文课口语交际课《春游去哪儿玩》的任务,她被临时从志愿者岗位撤了下来。后来,我跟余老师问起这样的经历,我还是有些心疼,又有些不解:给学生们上网课,要做课件,就已经够你忙的了,还要批改孩子们的抗疫日记,你还抽空去做志愿者,忙得过来吗?她说,能做一点,总比没做好啊!她觉得做得太少太少了。

  2月28日,一个下雨的早晨,她赶到景胜花园去值守。这是疫情期间,她最后一次当志愿者。“当时只有抗疫的和保供的人员能够出行,别的连只鸟我们都不会放出去。那个天天趁换岗溜出去弄菜的老头甚至还说我太狠了,再也不敢出小区了!”余婧说起她的志愿者工作,我能感受到她的认真。她一直就是这么一个人。

  因为有很多的管理学生和上网课的任务,她做志愿者的时间并不长。她觉得很惭愧,“我们总是被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推荐访问: 一间 容量 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