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1 08: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二)与时俱进促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法律权威,就是要坚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组织、任何政党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法律是最高的权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也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了全面有法可依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要求在改革过程中,坚持法律在调制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和至上地位。在改革过程中,应避免以政策、道德、习俗等调整手段或其他社会规范冲击或代替法律,避免以个别领导的价值判断来代替法律的价值判断。全面深化改革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要求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宪法法律为基本准绳。它不但要求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更要求执政党的行为必须依据宪法法律,而不允许凌驾于宪法法律之上。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要自觉地认同和崇尚宪法法律,并外化为积极主动的实际行为。而对于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就应当以宪法法律为最高权威;进行改革的实践探索,不得违背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要求社会成员尊重、信赖和崇尚宪法法律。在改革实践中,应当遵从宪法法律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实现由“应然”法治到“实然”法治的跨越。如果在改革过程中,宪法法律失去权威,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 普遍约束力的宪法法律就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当宪法法律形同虚设时,建立“法治中国”的目标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制度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及其各领域、各环节。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应对制度建设的内容是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行总结和梳理。无法可依的,应按轻重缓急,拿出加强立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法可依的,应梳理出如何进一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同样按轻重缓急,拿出加强执法、司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2012 年 12 月 4 日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所 指出的,就是“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

 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工作的能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宪法法律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能不断开创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局面。二、全面深化改革要依法而行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改革必须依法进行。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实现市场主体自主决策、分散决策;必须保护财产权利与人身自由,保证市场主体平等地位,实现公平竞争;必须贯彻诚实信用原则,降低交易成本;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有效解决争议,维护市场秩序。法治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可以有效规范与制约政府行为,防止权力被滥用,可以使全社会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维护市场秩序与社会秩序。法治保护权利与自由的基本价值,与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能够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或者说是法治的市场经济。没有法治保障,市场经济难以持续发展;没有市场经济作为基础,法治也会因为缺少内在的价值和灵魂而很难确立权威。改革自身需要法治保障,要求改革必须依法进行。今天的改革步入深水区,社会转型、矛盾日益凸显,多年遗留下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大多触及深层矛盾和冲突。只有依法而行的改革才能更大凝聚改革共识,更顺利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改革突破旧体制、旧习惯、旧利益格局的束缚。改革者需要法治保障,要求改革必须依法进行。如果没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没有依法改革,改革者的命运以及对改革的评价,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容易使我们的改革者在拥有勇于探索、先行先试、勇于担当的精神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依法进行改革就能为改革者提供法治保障,并规范改革行为,进而更好地激励改革者大胆创新。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规范改革者的行为,限制改革者的权力,这实际上是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改革领域中的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深化改革问题上,以及在全面深化改革依法而行方面,已经做出很好的典范。2013 年 8 月 31 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

 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这是国家权力机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立法实践。这次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授权,进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改革,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改革的一次生动演绎 改革要依法进行,首先,改革的决策和行动必须符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必须讲究正当程序,决不可牺牲法治理念,决不可违背宪法法律基本原则。其次,改革的主持人也要依法行事,自觉接受法律的监督,存敬畏法律之心。正如张德江委员长在主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指出的:“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依据改革举措,结合立法规划和立法工作计划,需要修改的法律按照程序及时修改,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有序进行,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 ,要按法律程序进行。”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要及时用法律制度加以巩固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根植并受制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当今中国的法律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相互促进。一方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改革为法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内在需求和动力,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也对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发挥了积极的巩固、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从法律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没有止境,法律制度需要与时俱进。法治建设妥善处理了法律稳定性和改革变动性的关系,既反映和肯定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预留了空间。法律在“立、改、废”不断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中,对经济与社会 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从深化改革的成果的巩固方面,要把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提升,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改革解决法律规定中不合理的问题,通过修改法律再纳入法律里面,在面上推开,进一步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增强规范性,保证公开性,为落实改革要求提供法制保障。 各级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主动作为,积极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努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对于一些改革措施,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未规定的事项,可以在职权范围内作出规定和立法。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政策未规定的

 事项,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开展创新。涉及国家事权的改革事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争取参与国家改革创新试点。属于国家事权,但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先行先试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改革举措需要制定、修改、废止、解释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予以支撑与保障的,有权机关应当及时启动相关的立法程序。改革创新工作确需在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修改、废止之前先行先试的,应当提请有权部门和机关批准。如果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成功经验,应当根据地方事权和国家事权进行总结和立法,从制度上保证改革举措与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同步推进,确保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中国建设齐头并进,互为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必须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充分运用国家法律资源,充分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充分激发各级政府在法定的职责范围 内深化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确处理好 敢闯敢试与依法改革之间的关系,力求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与法治中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要求的,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教学设计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改革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的主旋律,考研[微博]政治中更是常见的命题知识点。今年两会上, 更是成为议论的重点。老师建议 2016考研学子加强注意, 进一步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 提出时间

 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 对“改革”进行了升级。

 二、 总目标

 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让一切劳动、 知识、 技术、 管理、 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 具体要求

 1、 经济方面的改革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建立城乡 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完善税收制度,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 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放宽投资准入,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2、 民主政治方面的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发展基层民主。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强化权力运行和制约和监督机制:

 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3、 文化方面的改革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4、 社会建设方面的改革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改革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是毛中特中“五位一体”知识点的重要阐述, 涉及的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方案、 措施较多。

 老师建议大家结合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报告, 详细了解相关内容, 做到熟悉、 了解以应对考研政治毛中特相关知识点的考查, 顺利取得高分。

 来源:

 文都教育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专访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 人民日报记者徐隽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 日期:

 2013-1 2-02 浏览字号:

 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让一切劳动、 知识、 技术、 管理、 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这一改革总目标的提出有何意义, 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位一体” 的改革图景是怎样的, 如何把握“三个性” 的改革方法论和“三个让”的改革根本目标? 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

  记者:

 确立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意义是什么?

 施芝鸿:

 确立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意义在于, 使全党全国人民都明确认识到:

 到 2020 年,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要朝着什么样的聚焦点、 着力点去奋斗, 从而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积小胜为大胜, 确保改革攻坚战取得成功。

 我们回顾历史, 改革开放 35 年来,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 我们党都与时俱进地提出改革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不但是有方向、 有立场、 有原则的, 而且始终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的。

 记者:

 怎样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施芝鸿: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安排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们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 法律法规安排, 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联、 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包括改革发展稳定、 内政外交国防、 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 才能提高治理能力; 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一个政党、 一个国家, 即使有再好的制度, 也是要靠人去执行的。

 因此,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既要靠制度, 又要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 靠高素质干部队伍。

 从这个意义上, 可以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看成是我们党继提出工业、 农业、 国防、 科技这“四个现代化” 之后, 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 。

 这表明, 我们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正在不断朝着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目标前进, 正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全会《决定》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化、 定型化提升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 这不是偶然的。

 在全会《决定》 中, 现代化这个关键词共出现了 21 次之多。

 这是因为, 现在,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目标。

 所以, 全会《决定》 不但是以问题为导向, 而且也是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指向的。

 记者:

 为什么说“三个性” 是改革的方法论?

 施芝鸿: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2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 作为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提出来的。

 全会《决定》 把“三个性” 写入总目标, 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涉及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 各个领域、 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 互动性明显增强, 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对涉及面如此广泛的改革,必须同时推进配套改革, 才能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比如, 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涉及土地制度、 财税制度、 城市管理制度和城乡 二元结构等多个领域, 如果仅就市场交易本身进行调控, 效果总是有限的。

 这还仅仅是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

 如果从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来看, 协同面更广、 系统性更强, 更应当注重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 治本和治标相结合、 渐进和突破相衔接。

 记者:

 “五位一体” 的具体改革目标实现后, 我国社会将会呈现怎样美好的前景?

 施芝鸿:

 到那时, 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必将成为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实现同步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成为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 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定型、 社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同时, 还应当充分估计到, 深化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 就能推动实现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同人的精神进一步解放的良性互动。

 就能使我国西部地区以及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 边疆地区、 贫困地区从担心不能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焦灼中解脱出来; 使进城农民工从不能顺利实现市民化、 不能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使广大农民从没有更多财产权利、 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后顾之忧中解脱出来; 使民营企业、 小微企业从不能同其他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不公平感中解脱出来; 使社会底层青年群体从不能打破体制壁垒、 扫除身份障碍的社会阶层固化中解脱出来; 使中等收入群体从对职业生涯和财富增长的不稳定感中解脱出来; 使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从不能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固化中解脱出来; 使农村留守儿童、 妇女、 老年人、 残疾人、 困境儿童从对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和分类保障的阳光能不能早日照耀到他们身上的疑虑中解脱出来; 使各级干部从应对各种考评压力、 单纯以生产总值增长论英雄、 为生产总值增长率全国排位的纠结中解脱出来。

 记者:

 “三个让” 的改革根本目的体现了我们党怎样的治国理政思想?

 施芝鸿: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出, 让一切劳动、 知识、 技术、 管理、 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三个让” 中的前“两个让” , 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的重申, 生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高度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高度尊重和保护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内的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高度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经营、 诚实劳动创造的财富, 高度尊重和调动社会主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个让” 中的第三个“让” , 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则是对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的重申, 这表明, 改革为了人民、 改革依靠人民、 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思想, 在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是一以贯之的。

 来源:

 人民日报 201 3 年 12 月 2 日责任编辑:

 李杰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