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19篇

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19篇

时间:2022-11-09 12:1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19篇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中共在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创举  1、史实(1)革命与建设道路的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19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19篇

篇一: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中共在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创举

  1、史实(1)革命与建设道路的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A、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B、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C、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2)具体政策的创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实行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在祖国统一方面——“一国两制”在经济改革方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外交方面——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3)理论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邓小平理论。2、认识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和各个阶段的特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断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共九十年奋斗历程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复兴的含义: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走在世界的前列;近代落后于西方,被动挨打;中国人开始探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2)复兴的目标:独立、民主、富强、统一(尚未实现)、文明、和谐(3)中国复兴之路上20世纪的三个世纪伟人及对应的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事件辛亥革命代表孙中山理论三民主义意义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4)现状:从体育方面: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运会;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从科技方面:从近代科技的落后到现代的自主创新。原子能领域航空航天领域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不久,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10月,我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顺利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

  生物工程领域

  从经济方面:从民族工业的落后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从国际地位:从不平等条约到巴黎和会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取得,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从军事:不堪一击,屡战屡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到抗战胜利、抗美援朝从民生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我国先后进行了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人民生活蒸蒸日上。(5)怎样实现:坚持中共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技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

  

  

篇二: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这篇小文章,划分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共列出了会议,文章和决议。这些内容,对于考生们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复习效率、争取考试高分,相信会有显著的帮助。

  一、中共创立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从1921年至1927年),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1921年,上海中共一大。中共成立。会议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任务和奋斗目标。

  1922年,上海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1923年,广州中共三大。决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1925年,上海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1927年8月7日,武汉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罢免陈独秀,选举瞿秋白为书记。毛泽东会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之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5.1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7.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指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从1927年至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29年12月,福建古田会议即红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就军队管理问题提出重要思想,确定“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当选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被选为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1928年.11《井冈山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确立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5《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

  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从1935年到1945年),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

  1937年8月,陕北洛川会议。制定出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出全面抗战路线。

  1938年10月,延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

  1945年4-5月,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全面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

  1935.12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

  1935.12《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报告。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充分说明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1936.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科学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系统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和战略战术。

  1937.7-8《实践论》《矛盾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及党的思想路线。

  1938.5《论持久战》: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分析了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虑,阐明了积极防御理论;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1939.10《<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938.11《战争和战略问题》,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940.1《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明确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1941.5《改造我们的学习》:延安整风的文献。科学解释了“实事求是”概念;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著名对联以讽刺主观主义。

  四、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从1945年到1956年底1957年初),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提出著名的两个“务必”。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

  1954年9月,北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提出建设四个方面的“现代化”。

  1956年9月,北京中共八大。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

  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会议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1948.4《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路线;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革命对象;首次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

  1948.12.30《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949.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西柏坡会议):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两个“务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

  1949.6《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1956.4《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重要思想和基本方针。

  2.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第一次就民主党派问题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典文献。

  1.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及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

  2.提出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主要矛盾及其主要任务

  中国革命的两阶段

  民主主义革命(1840-1949)

  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

  社会主义社会

  阶段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社会主义社会

  期)

  初级阶段

  1949-19521953-1956(1956-2050)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判断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看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人民群众日益产阶级)、两增长的物质文条道路(资本化需要同落后主义和社会的社会生产之主义)之间的间的矛盾矛盾

  主要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发展生产力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1、途径互助合作化

  国家资本主义

  2、发展道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路

  3、方针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4、原则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互助组(临时互助组

  —>统购包销—>委托经

  1、形式和—>常年互助组)—供销合作小组—销代销—>(个别行业)

  步骤—>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供销合公私合营—>全行业公

  (低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作社——>手工业私合营(具有决定意义

  高级)

  社——>社会主义性生产合作社的重大步骤)。

  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

  作社

  6、阶级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

  线

  农

  (建国后头三年)利用、

  7、政策

  限制(改造开始后)和平赎

  买

  私营工业私营商业

  形式

  加工订货,(委托)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第一阶段(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1953年底以前)

  利润

  分配

  “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各占1/4,企业利润大部分归

  国家和工人)。

  形式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第二阶段(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

  利用、限制、改造和粮政策棉(主要农产品)统购

  统销。

  形式全行业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对私股定息,

  统一规定资本家的利润

  第三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1955年秋

  到1956年)

  政策

  为年息5%,国家付息7年<实际10年>;对资本家和资方代理人也按

  “包下来”的方针和“量

  才使用,适当照顾”的

  原则作了人事安排)。

  

  

篇三: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经典红色革命故事]经典革命故事3篇

  一:[经典革命故事]红色故事演讲稿(4篇)红色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由于“左”倾路线的危害,中央苏区

  命志士开展活动的好环境,因此,我们全镇上下基本掀起参加革命风,据完全统计有108人参加革命,比霍童镇还多三个,真是一个奇迹啊。

  由于这几天我都在忙于陈荣凯副省长要来我们镇里调研工作和《文革宁德知青篇》文稿一书的征稿活动,很多精力都被用在这方面,于是今天就简单地聊聊几点有关我们赤溪镇的党史吧。我们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军团长寻淮洲,政治部主任刘英,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与闽东工农红军叶飞、叶秀藩、范式人等领导人,于1934年8月21日9点许,在阳谷村会师,先遣队首先传达了党中央重要指示对闽东党政军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也促进了闽东革命形势发展。这个队伍有6000多人马,拥有大炮、枪支弹药、无线电等设备,当时住杂暴满了夏村、桃源、赤溪三个村庄,并给我们留下50多幅标语在古民居墙壁上(连兴座、巫济业厝),遗憾的是至今已只有三条依稀可见。

  神,还有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科书中书写着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传递出丰

  富的精神内涵,让从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我们青少年,了解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用流血牺牲铸造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党和国家的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激励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青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精神,让凝结红色精神的党旗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

  延安精神作文2022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周年的生日。回首这90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高山昂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在这百花争艳,风景宜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当今,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我们提出了言行的指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虽然仅仅是简单的八句话,但它精辟的概括了如何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实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认识党的光辉历程,宣传党的伟大成就,帮助广大青少年认识党、了解党、走近党,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宝贵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成长。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生了建党、热爱党,铭记党的教诲,将党的光辉历史和战斗精神作为自己成长的动力之源,从中汲取营养,早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最后,我祝愿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岁生日快乐!"

  红岩精神在我心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千秋红岩》这本书。这是一本记录了大量红岩历史、红岩革命故事的好书,“红岩荒谷耳,抗战显光辉。”书中,敬爱的叶剑英爷爷、周恩来爷爷、叶挺爷爷等伟人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岩,记录了以周恩来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战斗历程;记录了无数革命志士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无私奉献的历史过程。凝结于这些记录中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其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叶挺将军:叶挺将军在狱中度过了五个年头。为劝服叶

  

  挺归顺,蒋介石本人也亲自出马,许以高官厚禄,只要叶挺答应,便可以立即获得自由。然而,这一切都遭到叶挺的断然拒绝。五年铁窗囚禁的光阴蹉跎,白了叶挺爷爷多少青丝,却丝毫没能削减去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必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和所向披靡的锐气。并且叶挺爷爷出狱后的

  曾经的中国人,是外国人眼中的“东亚病夫”,曾经的中国,是在世界地图上所找不到的土地。外国人的侵犯,被占领的国土,并没有使意志坚定的中国人失去勇气;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也并没有使坚强的中国人变得懦弱。

  难道这一声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愤怒喊声,还不能证明中国人并不是“东亚病夫”吗?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共产党员们越雪山、渡江河,过草地,一路的千辛万苦锻造成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激励着中华儿女踏上抗日前线!

  几十年来,中国人民正是依靠着中国精神建设祖国,走向世界!正是中国精神,让世界的棋盘上有了中国的棋子。

  中国人民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022年的北京奥运会,2022年的上海世博会,又有哪个不是中华人名智慧的结晶。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又有哪个不是中华精神的体现。中华人民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惜牺牲自己。

  方志敏、叶挺、杨靖宇等爱国人士用生命为祖国谱写了一首慷慨的乐曲。五千年来,中国精神从未改变!五千年里,中国精神得以发扬!现在,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大国的身份向强国迈进。中国是从一个饱受苦难的小国走向大国的,要想从大国走向强国,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当中国还是一个小国的时候,帝国主义的入侵,把中国推向了悬崖的边缘,中华人民是不会轻易认输的,浴血奋战了一百多年,最终在中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土地!我们正走在光明的大路上,一路鲜花满地,这条社会主义的大路,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这条开放的大路,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壮志豪情!

  中国啊!你是一条巨龙!五千年来炎黄子孙们守护着你,驾驭着你,使你腾飞!使你辉煌!我要大声赞美着无与伦比的中国精神,我要从自己做起,把中国精神发扬光大!

  三:[经典革命故事]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观《柳堡的故事》有感在寒假期间,我观看了红色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令我受益匪浅。

  

  《柳堡的故事》讲述的是1944年春,宝应县柳堡地区终于解放了,新四军战士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很快就解除了当地百姓的疑惧心理,与百姓们打成一片。四班副班长李进在村民田学英家养伤的时候,两个人互生好感,但指挥员劝说他放下儿女私情。部队离开后,恶霸刘胡子欲霸占二妹子,部队接到二妹子的弟弟小牛送来的消息,迅速又和指导员带队返回,及时救出了二妹子,两人感情更加深厚。但为了革命事业,李进放下了这段感情,随部队南下作战。五年后,李进成为连长,二妹子也光荣入党成为革命骨干。故事中主演人物有:“四班副班长李进”、“二妹子田学英”、“二妹子老弟小牛”、“班长”、“指导员”、“连长”等。

  战争是可怕的、是危险的,因为它使百姓们遭殃——让百姓们失去儿女,让儿女们失去父母,还有的百姓因为战争而牺牲。战场上流了多少百姓的鲜血!这鲜血流进多少人的心中!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过,但是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然而,故事中“副班长李进”、“指导员”、“班长”、“连长”、和众多战士们,他们不怕危险,不怕牺牲,不惜一切代价,打着帝国主义们,打着让我们受苦受难、受欺辱的鬼子们。故事中没打死一个鬼子,我心中都无不振奋!战士们用手雷、枪打得鬼子们落荒而逃,到最后,我们胜利了。我心中为之振奋!看到这个片段,我想到了坚守祖国、保卫祖国的战士们。他们流血流泪,但始终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付出了多少,才换来祖国的安宁和谐;有多少战士在战争中断胳膊、断腿,有多少战士在战争中盲目了、耳聋了、残疾了,想到这些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在此,我想对千千万万保卫祖国的战士们说:“谢谢你们无私地付出,才有了祖国的安宁和谐。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日日夜夜的坚守,我向你们致敬!”

  帝国主义对百姓们的欺辱,我们是怎么也不会忘记的,那段悠久的历史,是怎么也洗刷不了的。回想以前,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再想想现在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故事中的一切,我们都不曾经历过,然而,故事中的一切,都曾真实发生过。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每人拿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回顾那些经典的红色电影,多去体会,多去感受。每一个经典红色电影讲的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只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心中总有一个不变

  

  的念头——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柳堡的故事》这部经典的红色电影,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篇四: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arch;notfrcommercialuse

  建国前党的光辉事迹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全国各地新出版在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达到400多种。比较出名的除《新青年》、《每周评论》外,还有《少年中国》、《觉醒》、《湘江评论》等。1918年4月,毛泽东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年7月,李大钊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不久,周恩来和郭隆真等人组织了“觉悟社”。当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编辑的《新青年》,成为宣传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在他们的推动下,许多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逐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十二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支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部队转入井冈山。1928年,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倾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殆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失败,使全国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篇五: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当前学习和弘扬五冈山精神就是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基层行政工作的唯一标准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为民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始终做到心中想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工作深入群众切实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各项工作中去做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魅力新长沙而奋斗

  井冈山革命事迹作文五篇800字以上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井冈山革命事迹的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井冈山革命事迹作文1今年,建国70周年,使我想到了毛泽东主席在92年前的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井冈山是人民军队的摇篮。从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92年的风风雨雨,92年的峥嵘岁月,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井冈山叠翠的山峦,连绵不绝的一座座山峰,山峰间一条条羊肠小道把你的视线牵引到密林深处,也让你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92年前那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那时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二支部队在井冈山融汇成一股红色的“铁流”,他们在崇山峻岭中徜徉,他们在险径绝壁间寻觅,他们从中找到了一条“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胜算之路。“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挥手间发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举世皆惊宣言。从此,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历史由此展开。井冈山当年红军的遗迹,茨坪的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埔军校,“红光”医院,红军造币厂……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在这课堂里,又怎能不勾起人们对那段艰苦卓绝年代的深深追忆?1931年随着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中“井冈山的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狂嚣,所有的房屋特别是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住过的房屋化为灰烬,留下的只有半截烟熏火燎的残墙。当年在一片片熊熊火光之中,物质的东西虽已灰飞湮灭了,但一种精神却在这火光中得到了新生。当年的革命先辈,依赖着崇高信念,给我们留下了“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井冈山的黄洋界上举目四望,群山起伏,层层叠叠,雄险磅礴。1928年8月30日,不足一个营的留守红军在赤卫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凭借黄洋界天险,激战一昼夜击溃四个团的国民党湘军,保卫了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东当年为此写的一首词,以志庆贺。黄洋界保卫战不失为革命初创时期较早的以劣胜优的典型战例。井冈山的革命烈士陵园,那高高耸立云端的烈士纪念碑,仿佛是英雄不倒的身躯。在2年4个月的井冈山斗争期间为国捐躯的烈士,留下英名的15744位只占所有人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3万多名烈士连姓名都没留下。他们中有工人,农民,海外留学生,也有家境殷实的仁人志士,他们把鲜血挥洒得那么精彩而灿烂,生命结束的那样伟大而高扬!如果说广大劳动大众投奔革命是为了反抗军阀统治追求幸福生活的话,而那些海外留学生、豪门富家的“背叛者”们又是为了什么呢?只有当你来到这大课堂,在对历史的了解中被历史感动后,你才能感悟到:刻在那姓名墙上和那默默无语的无名碑上的烈士人数,不只是简单的数字统计,而是记录着他们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了救苦难的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才舍弃浮华,来到这食不果腹却激情飞扬的井冈山。井冈山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给你的心灵深处以强烈的冲击,让我们感慨井冈山精神的神圣,感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神奇的经历,感受革命事业与绮丽的自然风光相互辉映的那一片红色热土的无穷魅力。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井冈山革命事迹作文2八天的井冈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首先要衷心感谢市委书记薄熙来给予的

  机会,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精心组织,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悉心关照。其次这次学习收获了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人生上的宝贵启示。在学习中,更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团队互助互信。一、井冈山之行感悟(一)体会红色革命在井冈山干部开班仪式上,我们了解了此行的目的性和纪律性,更进一步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准备开始用心的体验、去感悟。在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悠然而生,一幅幅题字更突显革命的意义和情感,一座座雕塑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大。在红歌学习中,我们青春飞扬,那些铿锵的旋律,催人奋进的诗歌,再一次激起我们对理想信念的期望。在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号角声悠扬深远的想起,仿佛穿越时空,战士们正安详的伏在地上,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但好像又是醒着的,脸上挂着微笑,憧憬着未来社会的美好时光,不,是看见了今天了的和谐社会。(二)触摸历史的汗水当我们穿上红军服装,背着斗笠,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公里,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间,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二、对我的启示(一)思想指导一切战略层面的决策正确,即使战术层面上暂时和部分的失败也不影响大局。在黄洋保卫战中不仅有地理战略位置和战术的正确选择,还有思想战略上的主导。即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群众。两个连的兵力,抵挡了四个团的围攻,起决定因素的还是群众,一夜之间就布好了竹尖阵,加固了防守工事,在激战中,还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送粮食寄养。这一切归功于那时我党打土豪、分土地,为广大农民谋福利的战略政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所以在战争中,取得了根深蒂固的战略优势,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摸不清形式。所以地理上硬的战略优势和思想政治上软的战略优势相结合,注定了保卫战的胜利,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中国的革命就是在政治战略上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并结合一切有利的其他战略战术优势,虽然,在一些战术层面有过失败,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国最终的胜利。(二)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不是一天两天探索出来的,那是无数的鲜血和战火凝练出来的,革命时代的毛泽东思想,改革潮流中的邓小平理论,现在的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者,继承传统又创新发展的理论思想。以史为鉴,可以预见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保证,而我们基层的同志则是这战略的战术执行者,只有认真工作并深刻理解中央战略思想,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科学发展。(三)理性创新"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次重大实践和探索,结果证明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这些历史

  经验放在今天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实的探索,表明基层的工作中心在哪里,支部建设就应该跟到那里。比如"支部建在产业上",打破地域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凝聚作用,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基层的民主也起到团结和有效制度解决纷争作用,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解决自己的事务,还是那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当一次绝不上当第二次。我们回味历史的味道,同时要看清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实情,在实践中,找到烹制我们辉煌事业的方法。历史让我们了解过去,掌握现在,看清未来。重温井冈山的历史,再次感受经验的宝贵,那是殷红的鲜血、惨痛的失败换来了的,让我们以史为鉴吧,避免重蹈覆辙,谨记!井冈山革命事迹作文3在井冈山游览的第一天,我们便参观了北山烈士林园。走过那108节具有象征意义的石阶,大家就走进了纪念堂。那里突兀的就是毛泽东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的烫金大字我在心中默默想到:中国人的理念中死为,更何况这些勇士为了革命而牺牲。于是,我向牺牲的烈士敬仰地鞠躬。在纪念馆中,有一块无名英雄碑。上面虽然没刻一个字,但对我的感触却非常深:到底有多少勇士为了取得胜利,勇往直前,直至牺牲?这个数据已经无法统计。他们是谁更是无从知晓。但我们应该肯定,这些不知名的战士是可爱的—他们用在前线点滴的行动来抗敌,与敌人殊死斗争!沿着桂花树和井冈翠竹相夹的平整步道,我和另三位同学来到了碑林。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大理石塑像。这里的战士个个神情肃穆,义无反顾。手中紧紧握着冲锋枪。有的还提着大刀,想和敌人的枪火斗争!我们参观完,刚想下山,天下起朦朦细雨,渐渐像掉了线的珠子。下山的路很滑,很陡。同行的杰说:“我们找个地方避避雨吧!”不知怎么的,一种,莫名的冲动催使我勇往直前。我坚持下山。刚来到集合的地方,雨就停了,太阳再次露出了笑脸。在那头的山上,好像出现了美丽的彩虹。顽强斗争,决不屈服,我们的车在拥挤的山路上停了下来。导游领着大家步行走向井冈山最有名的黄洋界。一进黄洋界,大家便被这横亘千里的群山,自由翻滚的云海郁郁葱葱的松柏吸引住了。这里海拔1300多米,山势险峻是天然的御敌屏障。这时,导游的讲解吸引了我,我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黄洋界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当时,毛主席率领大部队去接应主力,国民党乘机行动,派出了5个团去攻打黄洋界。当时,留守的军队大约一个团。但是,团长朱云卿和党代表何挺颖坚持要和敌人作战。红军战士们把竹子削成竹钉,泡在马尿里,让它变硬,带毒,随后隐密地插在上山的要道上。然后挖壕沟,抬石头,扛木头。在顽强地挺过强大的敌军一波又一波攻势后,国民党在下午发动了破坏性的冲击。红军战士就不屈服,一如既往地顶着敌军的进攻。当红军快招架不住时,兵营送来了一门刚修好的破击炮,和三枚炮弹。由于天气潮湿,只有最后一枚炮弹爆炸了。而它正好打中了敌人的“心脏”部位。借机,红军虚张声势,把鞭炮放在木通里。那低沉而又急促的爆炸声让敌人认为是冲锋枪发出的响声!山上的农民也帮着喊道:“毛委员带着主力回来了!毛委员带着主力回来了!”敌军一下子产生了恐惧心理,落荒而逃。“哈哈哈”,大家听到红军胜利,露出了笑容。毛主席在得知胜利后,也欢快不已,写下了。在随后的参观中,我看到了那门立了不小功劳的破击炮,不禁又想到了红军凭险据守,顽强斗争的情景。井冈山革命事迹作文4此次井冈之行,最重要的体会,就是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井冈山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__同志把它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

  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0__年1月,__在井冈山视察期间指出,井冈山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把革命传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并使之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一、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于井冈山,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缔造于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践于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创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业。__年7月26日,__指出“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这一“伟大开篇”及随之诞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革命战争年代,从中国国情出发,客观回答了中国革命“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和中国革命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在面对执政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新变化面前,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问题;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等问题。这些都是对井冈山精神不唯上、不唯书,求真务实、敢创善闯的传承、发展和延续。二、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井冈山斗争时期,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秋收起义部队的5000余人在到达井冈山后仅余700多人,装备着土枪土炮,而围困井冈山的国民党精锐部队20余万人,装备精良,给养充足,不断进行军事“会剿”,企图把红军扼杀在摇篮;物质匮乏,条件艰苦,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盖的是“干稻草、‘金丝被’”,缺医少药,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心涣散,士气低迷,“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在弥漫扩散,逃跑、开小差等现象在部队内经常出现。面对艰苦的条件和艰巨的挑战,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能够始终沿着革命的道路一路走下去,坚定的井冈山军民为什么能够坚决跟着共产党把红旗扛到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他们始终坚信,中国革命“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婴儿”;他们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代表和维护了广大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这一伟大的革命壮举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成了井冈山不倒的精神支柱。三、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群众的拥护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井冈山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忠实履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不折不扣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开拓进取、敢闯新路的奋斗中,创造了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军民团结的优良作风,充分奠定了井冈山斗争胜利的群众基础。1927年9月29日至10月1日,通过“三湾改编”,保留了精锐,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把支部建在连上,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士兵委员会,加强了部队的民主制建设,部队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10月和1928年2月,针对部队存在的不良习气,毛泽东先后宣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井冈山红军就是靠铁的纪律团结了自己,争取了群众,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敌人。井冈山斗争的胜利离不开革命者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一方面,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注重用革命的人生观教育鼓舞军民斗志,另一方面,他们处处以身作则,实行官兵平等,另外,克服各种困难,自力更生办起了被服厂、军械处、医院、造币厂等,为根据地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井冈山军民们就是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四、几点启示

  井冈山斗争为中国革命打下坚实基础,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把优良的革命传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立足本职,着眼全局,在服务“科学发展、奋进跨越”上统一理念,在推进“弯道超车”、实现工作创新发展上形成共识。1、做好基层行政工作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乡镇是我国政权体系的基石,是我党的执政基础,是联系农民最密切的基层政府,工作水平的高与低、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我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当前,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如何开展乡镇工作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困难和重大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论上的扎实保持信念上的坚定。2、做好基层行政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基层行政工作的活力源泉。缺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基层行政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不唯书不唯上,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立足党情国情市情,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在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3、做好基层行政工作必须坚持艰苦奋斗。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酝酿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井冈军民精神。这一精神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做好基层行政工作必须坚持服务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开展基层行政工作的重要准则。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表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党无尽的力量源泉,在任何条件下,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处处关心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当前,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基层行政工作的唯一标准,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为民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始终做到心中想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工作深入群众,切实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各项工作中去,做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魅力新长沙而奋斗。井冈山革命事迹作文5为时五天的井冈山研学旅程到现在已经结束了,说说实话,这是第一次独自离家和去参加活动。井冈山确实是一个有着特别意味的地方,“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对它的赞誉。它虽然没有繁荣之华盛,却有自乘一脉的革命历史;它虽然没有塞外的御雪纷飞,却有江山如画的壮丽风光;它虽然没有热情如火的待客之道,却有柔情似水的人文情怀。烈士墓园,像一团跳动的星星之火,又好似一杆杆革命的枪。我们瞻仰着革命烈士纪念堂纪念碑,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闭着眼睛,气氛肃静。鲜花敬献英灵,伟业告慰先烈。红军路,承载着厚重深沉的历史记忆,沉淀着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我们抗上红旗,唱响红歌,在这条洒满红军鲜血和汗水的路途上,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奋勇前行。我们是勇士的后代,我们感受革命的光彩。

  井冈山,我们用双脚去丈量不平凡的征途,我们用心去感受战争年代的革命激情,我们用歌声歌唱美好生活。我们站在这里,祝福西中50年生日,祝福伟大祖国70年华诞!

  

  

篇六: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提出要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对比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时期学习他国政治经济模式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本质和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空前伟大成就,得出中国必须要走自己的路这一科学论断。关键词: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走自己的路

  一、走自己的路是中国革命的需要近百年来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为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历史进程,因此必须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走自己的路。坚持走自己的路不仅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想要恢复到以前的封建社会,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主张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中革命派想要效法西方企图在中国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相结合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等等这些,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便说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更不可能出现历史的倒退,走上封建社会的老路子。中国,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于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一步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而在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一些中国共产党人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模式神圣化,坚持照搬苏联模式,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在大城市发动起义,结果使得中国革命早期遭遇了重大挫折,给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自身力量还很弱小,在敌人密集的大城市发动起义的错误性,看到了在农村有着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有革命热情的农民群众。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有良好的阶级基础,可以发动群众,为革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在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很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因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开始把工作的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首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渐渐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此最终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方向,但是直到1948年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以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并未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而是处在长期准备的阶段上。中国革命是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胜利前进的。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的长时间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和前途问题的不断探索,提出了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思想。毛泽东在开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的斗争中,即提出了必须经过“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方能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的观点。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在革命转变的关头,对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其探索和思考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如何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走上中国式的建设道路。这些论述,科学地阐明了新中国建设不能照搬苏联的办法,而必须在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之后,紧接着走上中国式的建设道路,同时也阐明了党制定战略、策略和政策的基本国情依据。二、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建设的需要建国以后,面对国内满面疮痍、百废俱兴的现状,迫切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和平改造。对农业的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来吸引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对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供销合作,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则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温和方式:让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取得一定的利润,同时采取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公私合营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和平改造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不仅解决了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保证了社会稳定,加强了人民团结,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走“自己的路”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后来,由于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脱离本国实际,并没有探索适合自己的路。盲目的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公有化,严重的背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违反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给当时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到崩溃的边缘。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提出要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套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步入正轨,得到了不断地发展,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发生巨变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仍在不断向前发展,举世瞩目。三、走自己的路也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样,走自己的路也是改革开放的具体要求。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在坚持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来使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大胆的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我们反对照搬照抄西方,而要将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拿来消化、吸收并加以改造,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要走一条中国自己的改革开放之路。超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效,用事实说明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四、结语总之,走自己的路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的具体要求。是中国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所以,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仍然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一条结合中国自身实际,能促进中国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篇七: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1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阶段主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1950年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国民经济好转的方针从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2、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3、十年文革(1966——1976年)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至今)

  一、中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阶段及特征1、过渡时期1949——1952年主要矛盾是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残余势力的矛盾,有三条独立的线索①“过渡”准备:人民政府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斗争;②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③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的确立、完善。1953——56年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①生产力:农业国→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②经济基础: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三大改造)③上层建筑:新民主主义政权(新政协)→社会主义劳动者专政(人大);④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⑤阶级结构:四大阶级成分→社会主义劳动者。2、全面建设时期1956——1958年的正确探索经济: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政治:“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58——1960年的失误经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政治:反右派扩大化→“反右倾”斗争。1960——1966年的纠正经济:“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政治:平反冤假错案,但左倾思想进一步发展。3、十年文革三条线索:反革命集团的煽动;毛泽东的错误;老干部的抵制。(略)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978年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8——1991年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逐步展开时期1992年——至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实现伟大转折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审查、解决党内重大冤假错案。1982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经济: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自由化思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1)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阶段,主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①1950年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国民经济好转的方针,从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②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③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民共和国宪法》,健全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④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主要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①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②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逐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1956年至今,中共三代领导人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是这一探索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期间也有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纠正了失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健康有力的向前发展。

  (3)对三代领导集体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懈探索的认识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比较正确的和正确的发展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从整体上看,建国后初期这个趋向是主要的基本的,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趋向是错误的,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实践,最后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仅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中,还往往共存于一个人认识发展过程中。这两个趋向都在积累,最终“左”的错误的积累和发展占了上风,因而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因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与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的特点和评价:第一,这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纠正了“左”右倾错误.对“左”的错误进行了系统清理,摒弃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枷锁,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作了正确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不断与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先后纠正了党中央两代领导人在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上的偏差,排除了各种干扰。第四,这时期的探索还说明,必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寻求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三、对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表述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分析、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可以正确把握某一历史时期的方向。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围绕着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积累了一系列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国际上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给了我们以生动的启示。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对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有了明确认识。在“八大”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新思想,突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将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这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共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主要矛盾的新认识。这一认识是符合我国客观实际的,也是基本正确的。

  从“八大”到1957年,毛泽东坚持了这一论断,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但到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毛泽东逐渐放弃了正确论断,逐渐侧重于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研究国内矛盾,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是主要矛盾,进而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从而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

  “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认识,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但表述并不是准确的。正如《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所指出:“这个提法没有全面地提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优势相矛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表述,明确提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

  建国后,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独特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关于转变的条件:第一,过渡的设想和理论基础:党和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阶段;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53年,毛泽东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过“一化三改”改造生产关系,解决私有制,实行全面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些设想、理论,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方针和理论依据。

  第二,政权条件: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中,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后,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权。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方针、策略可在施政中贯彻执行。

  第三,物质条件:建国后,党和国家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建立部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转变的物质条件。

  第四,国际条件: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国际援助,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这些为转变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空间。

  (2)实现转变的基本特点:第一,具有明显的和平性质。通过自愿互利和典型示范方式,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并且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这与俄国以暴力手段对资产阶级剥夺是不同的,也是国际共运史上没有先例的。第二,转变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自觉利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有计划、有步骤的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中国的转变,没有像西方经过资本主义充分而自由发展的阶段,没有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第四,在经济制度改造的同时,与人的改造结合进行。(3)结论:第一,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使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必须根据本国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和形式,不能照搬外国的现成经验。第三,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转变的进行。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过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2)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适应了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还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1989年党中央平息了政治风波,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拨正了社会主义航向,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4)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强调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二,主要内容:(l)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社会主义发展的近期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人大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强调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5)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6)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7)在对外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公正地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失误

  自党成立以来,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曾有许多失误。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联系当时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来分析,要把每一次失误,置于当时的大环境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1)造成失误的原因。通常情况下,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第一,从认识论上来说,人们对错综复杂事物的认识,是需要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个过程的,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前人所未曾经遇到的事,无前例可循。无经验可鉴,因而出现失误是难免的。

  第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对中国革命、建设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有一个过程。

  第三,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复杂的国际背景。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也曾在中国推行过“左”倾主义的路线。苏联的集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也对中国产生过消极影响。

  第四,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及过去战争年代特殊环境造成了党内民主很难得以充分发展。

  主观原因:第一,我们有时候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第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的发扬,党的领导于部缺乏严格监督。毛泽东的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党的生活不正常。第三,没有正确处理“左”右倾错误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人们在心理上认为越“左”越革命。从而造成了“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多数大的失误都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2)认识和评价: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能够总结错误的经验和教训,从错误中学习,通过犯错误的教训来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第二,中共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克服失误,这表明中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第三,由于能正确对待失误,每次错误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新起点,成为实现转变的契机,从而把革命和建设推向高潮。第四,失误和成绩相比,总体上来说是次要的。决不能以偏概全,以此来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篇八: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社会主义为革命和建设年代的青年担当事例

  1.黄文秀: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村里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19年6月,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2.秦玥飞: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2016年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3.杨科璋:2015年5月30日,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事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4.杜富国: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5.守护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汪勇是武汉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疫情暴发后,他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医务英雄。

  

篇九: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请举一例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第一件大事是,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历史性跨越。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件大事是,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或者说为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社会主义革命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积累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弱走向持续繁荣富强的历史性转折。

  第三件大事是,进行了和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十几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进步,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使中国这辆现代化列车赶上了时代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仅仅40多年的时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跃升到第二位,共计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达70%;人均国民收入从190美元连续翻番增长至10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从1.8%上升为16%,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

  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篇十: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当时红军仅在中央苏区就有近十万人结果左倾路线领导人就开始头脑发热甚至说今后要直接与帝国主义作战国民党不再是对手了如果按照二十年代中期大军阀最多有二三十万人小军阀不到万把人红军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受英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集团此时又得到德国资产阶级支持力量得到更大发展其控制军队总数超过百万机会主义领导人不了解实际敌情盲目乐观推行与敌人进行消耗战的错误战略

  革命战争的历程是复杂的,也是艰难残酷的,尤其是在革命战争初期,红军在井冈山斗争中,物质条件异常艰苦,只是靠着共产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红军民主平等的官兵关系,广泛执行正确的群众路线,克服了无数困难,经历了多次挫折,红军才巩固壮大起来,这一切都是在毛泽东领导下实现的。在1929年各省军阀“会剿”井冈山的时候,革命力量还不很大,当时井冈山红军共有四千多,南下开辟了赣南、闽西苏区,后来发展成为中央苏区。在1931年918事变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对日本宣战。可以说共产党政权是最早举起民族解放旗帜,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当时红军仅在中央苏区就有近十万人,结果左倾路线领导人就开始头脑发热,甚至说今后要直接与帝国主义作战,国民党不再是对手了,如果按照二十年代中期,大军阀最多有二三十万人,小军阀不到万把人,红军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受英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集团,此时又得到德国资产阶级支持,力量得到更大发展,其控制军队总数超过百万,机会主义领导人不了解实际敌情,盲目乐观,推行与敌人进行消耗战的错误战略。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转移,在最危急的时候,党中央在遵义纠正了机会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红军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攻追击,胜利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和第二、第四方面军、红十五军团总共八万人,在陕北高原重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随后努力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坚决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抗日战争游击战略方针,深入华北广大农村地区,在日军前线侧后敌占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打击日军的第二战场,用广泛、长期的游击战消耗日军,成为相持阶段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经过八年漫长艰苦的斗争,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领导的人民武装不断壮大,在对日作战中:战斗力、战斗经验不断增强,军事战果不断增加,解放的沦陷区、敌占区人民越来越多。最终和全世界人民一起迎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早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右翼反动集团就不断打击、限制共产党为代表的民主势力。制造摩擦、皖南事变,封锁陕甘宁边区削弱共产党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一面用虚假的和谈民主欺骗人民,一面加紧部署进攻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最终导致全面内战爆发。这种倒行逆施遭到了包括国民党左翼在内的所有民主党派、爱国人士的谴责和反对,最终仅仅三年时间,拥有数倍于人民武装的反动派军队就遭到失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领导进行的解放战争打败了蒋介石集团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后,转入战略反攻,终于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部国土。新中国建立后不久,美帝国主义干涉朝鲜统一战争,入侵台湾,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重武力威胁。为了支援社会主义邻邦、履行国际主义精神,也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反对美帝国主义破坏中国和朝鲜的统一战争,中国出

  兵朝鲜直接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反对美帝国主义,迫使其最终签署了停战协议,取得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面临着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兰花革命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七天后,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后,毛泽东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武装的第一面军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利。

  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途经三湾时,毛泽东在与余洒度等人的斗争中,将队伍进行了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员会等重要的建军原则,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贺子珍等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得到了井冈山“绿林”首领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立住了脚。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倡导实践调查研究,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三大任务”等人民军队等建军原则;在通过“水口建党”等措施加强军队内部党的建设的同时,抓紧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遂川等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之时,陈浩的叛变使毛泽东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把毛泽东开除出党,使之迫走湘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遭受巨大损失,史称“三月失败”。

  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一战中伤亡惨重,朱德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拔起残破的军旗,发誓一定要把这面军旗扛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陈毅的支持,两人率领起义部队余部始终坚持艰苦卓绝地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历经周折和磨难,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在朱毛的领导下,采取灵活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会剿”,接连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大捷,使根据地的建设扩大到了六个县的区域,成立了湘赣边界人民政府。

  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地进入全盛时期时,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贯彻分兵向湘南进军的盲动政策,使红29团全军覆没,加之袁崇全的叛变,队伍几乎濒临绝境,根据地再次惨遭浩劫,史称“八月失败”。毛泽东临危不乱、立持异议,日夜兼程,亲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冈山的何挺颖、朱云卿等带领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彭德怀等率

  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也来到井冈山,使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对“朱毛红军”起初不以为然的蒋介石终于亲自披挂上阵,接连不断地调动重兵从“进剿”到“会剿”。面对强敌,朱毛决定留彭德怀守山,自领主力转战赣南,以求“围魏救赵”。但终因敌强我寡,井冈山失守。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部队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加之留苏归来的刘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论”,攻击毛泽东,致使毛泽东在“七大”上落选,被迫离开红四军。

  中央的“九月来信”纠正了红四军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陈毅亲往闽西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红四军“九大”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红军两年多来在井冈山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会后,针对林彪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又洋洋洒洒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

  春天将至,毛泽东和贺子珍并肩登上井冈之巅,望着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满怀豪情地朗诵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篇十一: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体现长征精神地事例·3篇长征精神事例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体现长征精神地事例·3篇长征精神事例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次举世无双的军事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体现长征精神地事例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体现长征精神地事例1一、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精神、爱好和平的理念、勤劳勇敢的作风和自强不息的斗志。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长征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和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她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精神的升华。理想是维系和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天上有敌机狂轰滥炸,地上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红军指战员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经历和承受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作出了

  巨大的牺牲。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胜利,就是因为他们心中

  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即坚信北上抗日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能够胜利。正如张闻天所说: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件事震动了全世界。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够有这样伟大的影响呢?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这次长征中充分地表现出了她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顾全大局光荣传统的集中体现。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密切配合,这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长征途中,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的事例比比皆是。

  在同强大的敌人和恶劣自然条件的殊死搏斗中,红军各部队之间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红军干部战士政治上同心同德,战斗中同仇敌忾,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红军十分重视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所到之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正是这种讲团结、顾大局和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精神,使全党全军团结统一,既战胜了穷凶极恶的强敌,也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图谋。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

  胜利,团结起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是长征精神留给我们的最宝贵启示。

  长征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天斗地、百折不回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的生动表现。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英雄诗篇,写下了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展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壮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在长征途中,无论敌人多么凶残,无论党内斗争多么严峻,也无论自然条件多么恶劣,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出国留学网

  正如埃德加・斯诺所说: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皑皑雪山、茫茫草地留下了红军的歌声、笑声。红军指战员正是以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高度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

  长征精神既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更属于未来。长征胜

  利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开拓前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等,都是长征精神的继承和拓展,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升华,都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长征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本色,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政治本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一次集中体现。红军之所以能够通过长征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是因为我们党在长征中始终注意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注意使全党全军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层保持坚定的党性原则和大局观念、保持建立在正确路线基础上的铁的纪律和坚强团结。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当前继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长征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精神,长征的胜利就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如果说,长征之前,红军遭受挫折;长征本身,红军出于无奈;长征之初,红军面临毁灭之险,饱尝

  了王明为代表的左倾中央领导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苦果;那么,后来红军摆脱险境,争得主动,赢得胜利,则是在品尝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确立和坚持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甘甜。

  遵义会议后,红军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套战略战术的实施,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是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长征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篇十二: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中国革命经验与毛泽东建设话语的建构-哲学

  中国革命经验与毛泽东建设话语的建构陈金龙作者简介:陈金龙,湖南益阳人,(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马

  克思主义学院教授。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1992年,第177—178

  页。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1999年,第235、237页。【摘要】毛泽东在探索和诠释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具体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

  的过程中,总结、利用和借鉴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包含中国革命经验的因子;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依靠农民力量、借力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群众路线制定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规律的把握需要一个过程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观点,包含中国革命经验的元素;既要重视困难、也要藐视困难,既要民主、也要集中,既要艰苦奋斗、又要改善群众生活,既要学习外国经验、又不能照搬外国做法,这些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也借鉴与利用了中国革命经验。

  关键词毛泽东;革命经验;建设话语;建构中图分类号:A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13)05-0028-05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既是成为记忆的过去,又流淌在现实之中,影响与作用当下。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利用和借鉴历史经验的政党,毛泽东在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探索和诠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利用和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来诠释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具体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彰显了中国革命经验的实践意义与当代价值。可以说,中国革命经验是毛泽东建设话语建构的重要理论资源。

  一、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的革命经验因子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局意义的指南和方略。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诠释了从中国实际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突破了教条、本本的束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而言,中国国情依然具有特殊性,建设方针的确立、发展道路的选择仍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实际出发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国情。毛泽东曾说:“除了别的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①这种对于国情的把握和表达,带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但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现实。在经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之后,毛泽东借鉴民主革命时期的经验,倡导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一个实事求是年。他说:“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做调查研究比较认真一些,注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最近几年,我们对实际情况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我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今年要做一点,这个会开完,我想去一个地方,做点调查研究工作。不然,对实际情况就不摸底。”

  ②在毛泽东看来,不根据调查研究来制定方针政策是不可靠的,很危险,心中无数。为了推动全党开展调查研究,毛泽东同意印发中央博物馆重新发现、写于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并将标题改为《关于调查工作》。他在介绍这篇文章时说:“文章的主题是,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四:一九六一年的全党调查研究》,《党的文献》2013年第3期,第21页。“民主革命阶段,要进行调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同上,第24页。毛泽东不仅结合中国革命经验说明了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而且要求运用中国革命过程中创造的调查研究方法,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情调查与研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赢得胜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统一战线,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这一成功之道,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极富启迪意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1992年,第82页。事实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利用多种资源、整合各种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革命经验,对于社会主义建设

  3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具有直接借鉴意义。“同样”二字,彰显了这一革命经验的时代价值。中国革命经验与毛泽东建设话语的建构《现代哲学》2013年第5期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

  具体方法上,毛泽东同样运用了革命年代的经验。1956年12月,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的问题仍将层出不穷,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同上,第255页。。这一方法是延安整风时期解决党内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毛泽东拓展了其运用的空间,将之作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方法:“在一九四二年,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讲详细一点,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按照我们的经验,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的方法。”同上,第322页。毛泽东具体解释这一方法,为的是让全党全社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明确表示:“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整个人民内部继续推广和更好地运用这个方法,要求所有的工厂、合作社、商店、学校、机关、团体,总之,六亿人口,都采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他们内部的矛盾。”同上,第323页。可见,“团结——批评——团结”这一处理党内矛盾的方法,被用来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彰显了这一方法的时代意义。

  

篇十三: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哪三次大规模的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

  【知识链接】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2.抗日战争时期(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

  3.解放战争时期(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测试平台】一、单项选择题

  3

  1.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五四运动D.红军长征

  )

  2.自从下列那一事件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和国民党的军队有了明显的区别()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

  3.下列哪一事件,充分表现了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善于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A.发动南昌起义C.发动秋收起义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只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B.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D.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在红军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下列行动的顺序是(①强渡大渡河A.③①②④②渡过金沙江B.③②④①③四渡赤水河C.③②①④)

  ④过草地D.③①④②

  6.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如果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应该去下面的哪些地方?()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以下是张学良将军的一幅挽联:零一年生零一年逝,百岁人生誉青史;为国兵调为国兵谏,数载风云扭乾坤。主要称赞了他领导的哪一重大事件()A.百团大战B.西安事变

  4

  C.东北易帜

  D.台儿庄战役

  8.三年级一班准备进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明找到一张《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应该归在下列哪一个栏目()A.国民革命C.八年抗战洪流奔涌同仇敌忾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9.2007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七次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是因为这一天是()A.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的日子C.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日子B.中华民族的中秋团圆节D.中日两国友好建交的日子

  10.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哪一次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1.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是为了(A.创建黄埔军校C.争取国内和平B.解决西安事变D.宣传抗日主张)

  12.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是(①东北解放军A.①②②中原解放军B.②③

  ③华东解放军C.③④

  ④华北解放军D.②④

  5

  13.小明今年暑假到北京旅游,他在某一景点看到了下列一段文字:„„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你知道他最可能参观的景点是()

  14.一个人的名字往往体现他出生时代的社会特征。张爷爷的儿子出生于1949年10月,他给孩子取什么名字最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A.建国B.援朝C.跃进)D.文革)

  15.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C.“金沙水拍云崖暖”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6.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B.全面取消农业税D.土地改革的完成

  6

  1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A.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

  D.大庆石油会战誓师大会

  18.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自此,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那你知道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是什么时期吗()A.西藏和平解放时B.一五计划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大跃进时期

  19.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人民公社成立

  20.某工厂举办一次厂庆座谈会,准备请一位经历过当年“公私合营”的工人做主讲人,下面几位工人师傅最适合做主讲人的是()A.张师傅(74岁)B.刘师傅(54岁)C.李师傅(58岁)D.赵师傅(45岁)21.某校九年级2班的学生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该会议是()A.遵义会议C.中共八大B.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22.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是()

  7

  A.一化三改C.综合平衡

  B.多快好省D.稳步前进

  23.右图为某一时期的壁画。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一壁画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

  24.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A.土地改革C.建立互助组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运动

  25.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26.历史口号,往往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历史口号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B.全面夺权,全面内战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7.我国建国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但是下列哪一个时期却背离了这个中心()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大跃进运动时期)

  28.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做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②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③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

  2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30.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天遇大旱的情况下,18户农民苦干一年,结果粮食获得大丰收,而小岗村的其他农户受灾减产。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A.旱情不一样C.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很大区别B.生产的积极性不一样D.劳动的时间不一样

  31.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C.把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32.从1985年开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是(A.集体企业B.国有企业C.私营企业D.个体企业

  33.“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在哪儿首次提出的()A.十三大上B.十四大上C.南方视察期间D.十五大上34.“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实行开发开放后,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你知道这是哪里吗()A.上海浦东B.上海浦西C.海南D.深圳

  35.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主要是因为他提出()①实行改革开放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

  二、读图题36.右面是小红参加红色旅游活动是拍摄的两幅照片以及作的题记。(1)请写出与右面图片相关的重大会议。

  (2)这两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

  (3)这两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各有什么重大意义?

  37.右面的两幅图片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深圳往往被人们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旧上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座房”,而现在的浦东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那么浦东发生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3)深圳的崛起和浦东巨变说明了什么?

  10

  三、材料解析题38.阅读下列材料:江西电视台在2007年“五一”黄金周举办了“五一放歌井冈山”活动,用红色经典点燃激情,吸引了几千名选手参赛,红色歌声响彻井冈山。请回答:(1)2007年是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多少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2)江西电视台在2007年“五一”黄金周举办了“五一放歌井冈山”活动目的是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你心中的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举办这活动这对今天江西的崛起有何现实意义?

  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材料二请看下图:

  11

  请回答:(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因为第几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长征过程途中红军克服了哪些困难?

  (3)长征期间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四、简答题40.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又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扬言在三五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但结果却是人民解放军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2

  (2)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针是什么?中共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

  (3)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为什么没能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胜利?

  41.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几度和谈共谋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周恩来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周恩来在20世纪30—40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提及周恩来是他的部下,这是为什么?而周恩来认为“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是否成为了事实?

  (2)分析两次谈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或作用。

  (3)通过这两次谈判,你对中共有什么认识?

  五、综合探究题42.阅读下列材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13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哪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的失误?在各行各业上,分别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

  (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采取的哪些具体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5)结合以上材料的学习,请你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14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D5.C6.B7.B8.C9.C10.C11.C12.B13.A14.A15.D16.D17.D18.B19.B20.A21.C22.B23.D24.D25.D26.B27.C28.A29.B30.B31.A32.B33.C34.A35.A二、读图题36.(1)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2)A建立中国共产党;B取消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3)A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B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7.(1)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等四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正确的,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材料解析题:38.(1)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答2点即可)意义:弘扬了井冈山精神,促进了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江西的崛起提供了精神动力。39.(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一是军事上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二是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除此之外,党和军队内还存在着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严重影响红军的战斗力。(3)遵义会议(4)我们青少年应学习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四、简答题40.(1)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南京解放(2)运动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3)军事优势只是暂时现象;美国的援助也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国民党发动内战,具有反人民性,人民解放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所向无敌。41.(1)参加了西安事变和平谈判、重庆谈判;因为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黄埔军校中,蒋介石是校长,周恩来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成为事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2)影响或作用:西安事变和平

  15

  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重庆谈判,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使中共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3)中共在两次谈判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努力,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只要围绕其中的一层意思来谈均可)五、综合探究题42.(1)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黑暗统治;抗日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2)通过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模范:“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好战士”雷锋(4)1978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985年,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在农村完全取消了农业税等(5)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6

  

  

篇十四: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起义后攻打大城市失败进而转向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时间事件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54第一部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31956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31957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1956八大正确的指出了当前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58大跃进人民公社严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1966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3两条道路形成的共同点1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都遇到了挫折但最终都找到了正确路线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四五次挫折与纠正五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阶段纠正右倾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后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并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新路纠正左倾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西安事变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中共能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1马克思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2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3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六三次工作重心转移1城市转向农村

  专题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经历的两个阶段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时期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探索时期文革时期新时期主要事件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遵义会议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庆谈判,三年内战,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巩固政权:土改,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向工业化迈进: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国民经济调整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二、两个时期,两条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两条道路的形成过程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1)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大革命最终失败;共产党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领导权,坚持武装斗争(2)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后来又发动了秋收起义。起义后攻打大城市失败,进而转向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时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41953~19561953~19571956195819661978事件第一部《宪法》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正确的指出了当前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严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3、两条道路形成的共同点(1)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都遇到了挫折,但最终都找到了正确路线,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四、五次挫折与纠正挫折纠正大革命失败发动武装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大跃进人民公社196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

  五、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阶段纠正右倾主义错误纠正左倾主义错误西安事变大革命失败后,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并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新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中共能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1、马克思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2、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3、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六、三次工作重心转移1、城市转向农村: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城市转向农村:新中国成立后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3、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七、召开的重要会议时间1921193519451949195419561978会议名称一大遵义会议七大第一届政协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影响

  

  

篇十五: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1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阶段主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1950年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国民经济好转的方针从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2、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3、十年文革(1966——1976年)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至今)

  一、中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阶段及特征1、过渡时期1949——1952年主要矛盾是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残余势力的矛盾,有三条独立的线索①“过渡”准备:人民政府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斗争;②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③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的确立、完善。1953——56年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①生产力:农业国→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②经济基础: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三大改造)③上层建筑:新民主主义政权(新政协)→社会主义劳动者专政(人大);④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⑤阶级结构:四大阶级成分→社会主义劳动者。2、全面建设时期1956——1958年的正确探索经济: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政治:“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58——1960年的失误经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政治:反右派扩大化→“反右倾”斗争。1960——1966年的纠正经济:“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政治:平反冤假错案,但左倾思想进一步发展。3、十年文革三条线索:反革命集团的煽动;毛泽东的错误;老干部的抵制。(略)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978年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8——1991年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逐步展开时期1992年——至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实现伟大转折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审查、解决党内重大冤假错案。1982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经济: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自由化思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1)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阶段,主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①1950年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国民经济好转的方针,从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②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③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民共和国宪法》,健全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④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主要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①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②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逐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1956年至今,中共三代领导人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是这一探索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期间也有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纠正了失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健康有力的向前发展。

  (3)对三代领导集体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懈探索的认识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比较正确的和正确的发展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从整体上看,建国后初期这个趋向是主要的基本的,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趋向是错误的,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实践,最后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仅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中,还往往共存于一个人认识发展过程中。这两个趋向都在积累,最终“左”的错误的积累和发展占了上风,因而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因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与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的特点和评价:第一,这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纠正了“左”右倾错误.对“左”的错误进行了系统清理,摒弃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枷锁,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作了正确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不断与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先后纠正了党中央两代领导人在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上的偏差,排除了各种干扰。第四,这时期的探索还说明,必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寻求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三、对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表述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分析、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可以正确把握某一历史时期的方向。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围绕着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积累了一系列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国际上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给了我们以生动的启示。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对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有了明确认识。在“八大”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新思想,突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将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这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共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主要矛盾的新认识。这一认识是符合我国客观实际的,也是基本正确的。

  从“八大”到1957年,毛泽东坚持了这一论断,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但到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毛泽东逐渐放弃了正确论断,逐渐侧重于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研究国内矛盾,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是主要矛盾,进而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从而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

  “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认识,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但表述并不是准确的。正如《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所指出:“这个提法没有全面地提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优势相矛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表述,明确提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

  建国后,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独特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关于转变的条件:第一,过渡的设想和理论基础:党和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阶段;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53年,毛泽东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过“一化三改”改造生产关系,解决私有制,实行全面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些设想、理论,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方针和理论依据。

  第二,政权条件: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中,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后,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权。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方针、策略可在施政中贯彻执行。

  第三,物质条件:建国后,党和国家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建立部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转变的物质条件。

  第四,国际条件: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国际援助,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这些为转变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空间。

  (2)实现转变的基本特点:第一,具有明显的和平性质。通过自愿互利和典型示范方式,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并且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这与俄国以暴力手段对资产阶级剥夺是不同的,也是国际共运史上没有先例的。第二,转变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自觉利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有计划、有步骤的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中国的转变,没有像西方经过资本主义充分而自由发展的阶段,没有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第四,在经济制度改造的同时,与人的改造结合进行。(3)结论:第一,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使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必须根据本国实际,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和形式,不能照搬外国的现成经验。第三,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转变的进行。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过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2)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适应了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还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1989年党中央平息了政治风波,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拨正了社会主义航向,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4)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强调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二,主要内容:(l)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社会主义发展的近期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人大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强调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5)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6)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7)在对外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公正地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失误

  自党成立以来,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曾有许多失误。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联系当时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来分析,要把每一次失误,置于当时的大环境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1)造成失误的原因。通常情况下,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第一,从认识论上来说,人们对错综复杂事物的认识,是需要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个过程的,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前人所未曾经遇到的事,无前例可循。无经验可鉴,因而出现失误是难免的。

  第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对中国革命、建设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有一个过程。

  第三,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复杂的国际背景。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也曾在中国推行过“左”倾主义的路线。苏联的集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也对中国产生过消极影响。

  第四,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及过去战争年代特殊环境造成了党内民主很难得以充分发展。

  主观原因:第一,我们有时候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第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的发扬,党的领导于部缺乏严格监督。毛泽东的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党的生活不正常。第三,没有正确处理“左”右倾错误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人们在心理上认为越“左”越革命。从而造成了“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多数大的失误都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2)认识和评价: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能够总结错误的经验和教训,从错误中学习,通过犯错误的教训来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第二,中共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克服失误,这表明中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第三,由于能正确对待失误,每次错误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新起点,成为实现转变的契机,从而把革命和建设推向高潮。第四,失误和成绩相比,总体上来说是次要的。决不能以偏概全,以此来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篇十六: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专题:中国共产党85年风雨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1)党的创建时期①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②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③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①“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②遵义会议(1935年),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瓦窑堡会议(1935年),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抗日战争时期①洛川会议(1937年),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②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4)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5)新中国成立后①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②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此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③中共“十二大”(1982年,北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起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中共“十三大”(1987年,北京)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⑤中共“十四大”(1992年,北京),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⑥中共“十五大”(1997年,北京)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为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二、中共进行的武装斗争1、重要的革命战争(1)北伐战争: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与国民党实行政治合作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8月,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3)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4)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至1953年夏,中国人民发扬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军队建设(1)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2)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3)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4)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抗战开始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6)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7)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8)新中国成立后,对军队进行整编,成立多兵种合成部队。(9)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10)进入新时期后,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3、军事路线和方针(1)土地革命时期:①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红军四次反围剿采取的是运动战。(2)抗日战争时期: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反“扫荡”中,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灵活战术。(3)解放战争时期:①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②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了“蘑菇”战术。③1947年,人民解放军以主力打到外线去,以中原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反攻;④1948年解放军实行战略决战,且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⑤1949年渡江战役后,继续追歼残敌,解放全国。4、重大战事(1)五次反“围剿”:1930年至1934年,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红军长征: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3)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4)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5)青化砭、蟠龙、沙家店战役:1947年春,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粉碎了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6)孟良崮战役:1947年春,全歼国民党军队74师3万余人,粉碎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7)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1947年6月底,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8)辽沈战役:1948年9月至11月,歼敌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9)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5万多人,是近代以来歼敌数量最多的,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10)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2万多人,解放了华北全境。(11)渡江战役:1949年4月,解放南京,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创造了条件。三、统一战线(1)革命统一战线①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革命的敌人过于强大凶残,仅靠无产阶级的孤军奋战,不可能使革命成功,“二七”罢工失败的惨痛教训显示,只有建立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孙中山的伟大转变使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成为可能。②决策: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③合作方式:党内合作。④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⑤意义: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开展起来。⑥破裂: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了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①理论依据: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从1930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到1935

  年华北事变,已上升为主导地位。②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过程。a、瓦窑堡会议:制定方针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c、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建立③合作方式:党外合作。④合作的基础:国共合作宣言(或共同抗日)。⑤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四、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建设(1)抗日战争时期①背景: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遭到极大困难。②经济措施:掀起大生产运动。③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④意义:使根据地军民渡过严重的困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新中国成立以后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背景:国统区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措施:没收官僚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市场物价;统一财经,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结果: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②一五计划的实现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结果和成就:一五计划到1957年超额完成。工业方面,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油产量连续增长。交通运输也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提高。③社会主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失误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届人大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决策: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失误及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公”运动;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1960—1964年):成就:钢、煤、原油等产量大增;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正确认识国情,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④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遭到破坏:原因:政治动乱;结果:十年间损失约5000亿。在曲折中前进:粮食、钢、煤、原油持续增产;成昆铁路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原因: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干群对“左”倾错误进行抵制。)教训: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保持安定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必要的前提。⑤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加快农业生产,实行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城市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允许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成就:农业生产稳定,粮油产量跃居世界之首;工业建立一批重点项目,建立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钢、煤、原油等产量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远景目标:到本纪中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五、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1)土地革命时期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农民借地主、富农的债务。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支援了革命战争。(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3)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土地会议,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4)新中国成立后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作了主人,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②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人民政府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发展了农业生产。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生产力的很大破坏,挫伤了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结果。④1978年以来,在对内改革中,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⑤2006年取消农业税。

  

  

篇十七: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艰苦奋斗的例子

  1964年年底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的时候,王进喜代表全国工人发言。他的讲话以大庆会战为背景,以1205队和钻井二大队工作为主线,重点汇报了大庆工人阶级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与各种困难斗,终于取得了会战的伟大胜利。当他在大会堂朗诵起自己的那一首短诗:“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整个大会堂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另外一个很经典的场面:跃入泥浆池里,奋力挥动着双臂。这是一些很经典的话语:“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一切一切的“经典”,使王进喜成为那个时代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千千万万个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那手扶刹把的英姿,至今看来依然很“酷”。这一切一切的“经典”,逐渐地凝聚升华成了一种“铁人精神”。“爱国、敬业、求实、奉献”,就是这个“精神能源”的全部成分,它先是溶进了大庆人红色的血液里,继而溶进了石油这个黑色的“工业血液”中,接着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共和国强健的躯体———民

  1

  族精神的意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灵中,并见诸于人民群众的行动上。大庆精神的意义尤为如此。

  有人这样比喻:在共和国建设的天平上,大庆是只举足轻重的砝码。在大庆开发建设史中截取三个时段就可以一目了然。

  ———十年动乱期间,大庆人统一的“革命思想”是:这乱、那乱,唯有大庆不能乱。与其对应的“革命行动”是:始终坚持生产一天都不停,产量逐年递增并且几乎就是在动乱结束那一年,原油年产量跃上了5000万吨大关。

  ———改革开放20年,也是大庆油田稳产高产的20年。大庆油田连续27年在5000万吨以上的稳产高产,无疑是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新纪录。高产稳产的大庆———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和“中国精神能源”合成的强大驱动力,助推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3年,大庆油田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展开的第一项战略行动就是对原油产量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年产量首次下调到5000万吨以下。

  经测算,如果在高含水后期继续维持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以上,不仅地面设施将无法适应,还需要大量增加新的投入,原油操作成本也将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效益下滑。更重要和更严峻的局面则是:无法保持与国家的大发展同步,无法保证与国家的大目标一致。

  对大庆来说,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就体现在科学的大局观。与国家的大发展同步,与国家的大目标一致,这就是大庆人在新

  2

  世纪赋予“铁人精神”的新内涵。减下去的是当前,加上去的是长远;减下去的是高成本产量,加

  上来的是低成本效益,这是大庆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破解这个重大课题?大庆人早已胸有成竹———打一场“技术换资源”的大战役。

  准确的表述该是,大庆人的技术换资源的行动与理论齐头并进,更有一支2万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庞大的队伍结伴而行,从而迅速创建了一个新的科技创新体系,从而迅速形成了“买不来、带不走、拆不开、偷不去、溜不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样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做大、做强,还要考虑“做久、做长”。

  今天,当你在互联网上检索一下,当把中东、伊拉克、里海、马六甲、欧佩克、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石油收购斯拉夫、泰纳线等等这些关键词输入进去,显示在你眼前的一切可能就是一个国际能源安全严峻形势的新坐标。这时,不知你会不会这样想:拥有大庆,是中国人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幸福的事。

  3

  

  

篇十八: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红色革命事迹五篇1000字左右

  我们能做的就是追寻烈士的足迹,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也是先烈们最想看到的!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色革命事迹优秀作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红色革命事迹优秀作文1

  我们在这个和平时代幸福的生活。是老一代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听爷爷奶奶讲他们以前的艰苦岁月。野菜、玉米、红薯是他们的主食,玉米粥是他们的饮料,大白菜则是他们的佳肴。听起来确实艰苦,但他们的上一代却更让我们敬佩,那就是革命前辈老红军。顺着历史的大潮,我们寻找这红色的足迹。在我们山东有这么一个革命老区。今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进沂蒙山区,追寻红嫂的足迹,聆听那感人的故事。

  走进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扶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的铜像,深深的震撼着我们。这儿保留了沂蒙山区的抗战古村风貌,房子和墙都是用石头砌成,有些房子有一百年的历史了。馆内以红色为主,以文字、图片、荧屏、雕塑和实物相结合,详细了介绍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看着照片中一位位看似平凡、慈祥的老奶奶,听着她们的故事却让我们肃然起敬。她们除了有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

  玉萍四个代表外,还有一大批红嫂典型。有智闯虎穴的刘玉梅、有卖女拥军的方兰亭等等。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送军粮、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的那几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听着就让我们潸然泪下。

  她们虽然平凡普通,却干了出一件伟大的事情,尽管她们大字不识一个,但她们心中有个信念,那就是为革命出一把力,让全中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有这么一群红嫂的支持,才让我们的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和敌人厮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的国家也慢慢的强盛起来了。我们作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应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舍身救人的事迹也是红色精神。我们小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富强,不辜负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

  红色革命事迹优秀作文2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化州红色柑村之旅,活动结束后我不禁感叹:原来,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早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我们首先去到柑村,到达后,我们去了那里的柑村烈士陵园和广东南路革命化州纪念馆,在那里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许多革命英雄的事迹。听完后我感慨万分,以前我在影视里看了那么多革命英雄的故事,却远不如现场聆听来得震撼,多少年轻的生命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甚至不惧生死。当我手捧鲜花,站在烈士纪念碑前时,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对红色革命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午餐过后,我们驱车前往莞塘村和高志塘村,两村都是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到达莞塘村,我一下车就看到了莞塘村的文化广场,整个广场被一条长廊四方包围,正前方有个门口,中心是个空旷的广场,广场靠后是一个舞台。这个广场的建筑风格全是仿唐朝宫廷设计,长廊和舞台的墙壁和柱子上画满了画,据说是请北京故宫修缮图画的专家来绘画的。我在这个广场驻足良久,陶醉其中。

  最后我们去到了高志塘村,一进村我就看到了一大片荷塘,荷塘旁就是一个运动广场。我发现村里很少有年轻人,原来几十年前这里的人许多都去珠三角等地经商,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于是回馈乡村开始建设村子,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看着眼前整洁的村容,村民脸上幸福的笑脸,突然想到,这不就是红色精神在现代的传承吗?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小乡村,几十年后,这里已经变成了美丽乡村。是什么使这

  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不就是人们靠着不怕艰苦,努力拼搏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吗?这不正是一脉相承的红色革命精神吗?

  靠着红色精神,革命前辈为我们打下了大好的江山,父辈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而我们,将会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红色革命事迹优秀作文3

  我们在这个和平时代幸福的生活。是老一代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听爷爷奶奶讲他们以前的艰苦岁月。野菜、玉米、红薯是他们的主食,玉米粥是他们的饮料,大白菜则是他们的佳肴。听起来确实艰苦,但他们的上一代却更让我们敬佩,那就是革命前辈老红军。顺着历史的大潮,我们寻找这红色的足迹。在我们山东有这么一个革命老区。今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进沂蒙山区,追寻红嫂的足迹,聆听那感人的故事。

  走进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扶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的铜像,深深的震撼着我们。这儿保留了沂蒙山区的抗战古村风貌,房子和墙都是用石头砌成,有些房子有一百年的历史了。馆内以红色为主,以文字、图片、荧屏、雕塑和实物相结合,详细了介绍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看着照片中一位位看似平凡、慈祥的老奶奶,听着她们的故事却让我们肃然起敬。她们除了有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四个代表外,还有一大批红嫂典型。有智闯虎穴的刘玉梅、有卖女拥军的方兰亭等等。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

  做军鞋、送军粮、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的那几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听着就让我们潸然泪下。

  她们虽然平凡普通,却干了出一件伟大的事情,尽管她们大字不识一个,但她们心中有个信念,那就是为革命出一把力,让全中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有这么一群红嫂的支持,才让我们的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和敌人厮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的国家也慢慢的强盛起来了。我们作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应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舍身救人的事迹也是红色精神。我们小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富强,不辜负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

  

篇十九: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中国革命先烈事迹范文

  革命先烈是指那些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员。辛亥革命以来,确系为革命及抗日而阵亡和死难的人员,称为烈士。以下是整理的中国革命先烈事迹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革命先烈事迹1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

  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x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中国革命先烈事迹2革命烈士郭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他在长沙侗官东山寺小学读书时,就一身正气,敢说敢为。有一次上作文课,郭亮写了一首题名《问问社会》的白话诗,揭露了社会的黑暗,_的腐败。这下子可触怒了_,郭亮立即被传进了东山寺自治所。郭亮从容不迫地走进自治所的大厅,只见所长懒洋洋地躺在榻上,正吞云吐雾地吸着x片。里间屋,传出了刺耳的麻将声。郭亮有意跺了一下脚,所长这才抬起头来,以审问的口气说:“你是学生,为何倡导邪说?”“我一不提倡吸毒,二不提倡嫖赌,三不鱼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叫倡导邪说?”郭亮面无惧色,针锋相对。

  所长一惊:这学生好不厉害!他想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你想诬赖不成!”

  郭亮冷笑一声,反问道:“我的作文既未贴在街头,又未刊于报端,岂能说是蛊惑民心?再者,作文提问,乃学生之学业。学者不问,教者不容。

  请问,办学校是干什么的?”一席话驳得所长哑口无言,只好让郭亮回去了。郭亮走出大门,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立即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治所门上:“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这副对联骂得痛快淋漓。老百姓见了无不拍手称快,扬眉吐气。中国革命先烈事迹3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

  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中国革命先烈事迹4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

  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中国革命先烈事迹5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

  

推荐访问: 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典型事例 事例 中国革命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