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院前急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院前急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29 16:1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05-0047-02

院前急救是指危重病人进入急救中心(站)以前的急救医疗。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意外事件增多。而且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事业和院前急救的医疗服务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为急危重症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院前救护、途中监护,赢得救治的黄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同时也给后续救治工作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及纠纷的发生。

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急 院前救护的患者,病情急,时间紧,所以要求急救人员必须尽快到达现场。同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心理上恐惧焦急,即使病情一般的患者也要按急诊要求快速诊断治疗、运送患者,满足患者及其家属需要。

1.2 差 急救现场情况复杂,条件差,多是光线暗淡的狭小空间,或是马路上及一些危险地段,急救工作难度大。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具备较高的急救技能。

1.3 多 院前急救的患者病种多样,如遇重大事故的现场救护,往往涉多个科室,这就要求救护人员必须掌握全科的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从而自如的应对不同的情况。

1.4 大 院前救护体力消耗大,由于急救现场情况复杂。特别是车辆无法进入的地方,如巷弄、高楼或山坡等。救护人员除身带救护用品外,还要负责搬运患者,所以要求救护人员也要具备强健的体魄。

2 目前院前急救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分析

2.1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在临床工作特别是院前的紧急救护工作中,护士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特别是新的法律措施“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易引起法律纠纷。

2.2 呼救电话接听不详 值班人员接听电话不详细,未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地址、联系方式,从而导致派错专科医生或跑空。延误了抢救。或接听电话时态度生硬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以致引发投诉或纠纷。

2.3 出诊速度慢 由于救护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急救意识不强或路线不熟悉,未在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从而引发纠纷。

2.4 物品准备不充分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急救物品的损害、缺失或不足等影响了救治工作。

2.5 操作技术不熟练 如反复的静脉穿刺不成功,气管插管失败等,急救操作技术不过硬,直接影响抢救质量。

2.6 应急能力差 护理人员素质低,在救护中不能与医生密切配合。或对病情评估不足,对途中突发的病情变化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延误救治,引发纠纷。

2.7 责任意识不强 救护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执行口头医嘱不严谨,出现操作过失,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导致纠纷。

2.8 护理文书书写不完善 急救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详细;接诊、出诊、急救及到达医院时间记录不准确;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差,急救记录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完整,语言描述不确切,关键的阳性体征遗漏,字迹潦草、错误、涂改等均可造成医疗纠纷。

2.9 护患沟通不畅 患者及家属对救护期望值过高,对病情的急剧变化认识不足,一旦救治结果与患者及家属期望值相差悬殊,致其心理落差大,难以承受,易产生纠纷。

3 应对及防范措施

3.1 实施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1.1 定期组织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学习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涉及法律问题的患者时,能正确处理,实行人道主义精神,积极救治,如实完善护理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

3.1.2 建立救护人员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和各项急救操作的考核,以不断提高救护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使每一个出诊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基础生命支持,锻炼其综合处理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急救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和伤残率,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1.3 建立院外急救药品、仪器设备和通讯设施的管理、检查、保养和交接班制度责任明确到班、到人,以保证院前救护的连续性和效率性,提高了救护质量,避免了因物品的缺失造成的不必要的纠纷。

3.1.4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院前救护工作规范,并不断完善针对本部门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护理管理标准,成立质控小组,各司其职,定期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1.5 建立通讯调度员管理制度 固定人员24 h轮流值班,严禁使用急救专用电话,随时检查网络情况;熟悉掌握管辖范围的交通路线,为行车提供最短线路;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心中有数,调度迅速;规范用语。回答问题措辞严谨,认真询问呼救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体征、住址、接车地点、呼救者电话号码,并做好各项记录;接听重大突发事件电话后,立即向领导汇报.迅速组织后备急救力量。

3.1.6 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 院前急救社会性强、随机性大、时间紧、环境差、病种多、体力消耗大。因此要根据护士的能力、水平科学分工,出诊护士应由业务熟练、技术过硬、责任心强、身体及心理素质好的护士担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超强度工作。

3.2 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救护理念

3.2.1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救护人员的素质与修养统一着装,规范仪表,规范文明用语,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有效地实施沟通,有利于院前救护工作的开展。

3.2.2 强调人性化服务,注重患者的心理反应当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时,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心理反应,救护人员要敏锐观察,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措施,使患者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将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中。

3.2.3 注意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的周边人群也是诱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对此,关心患者的家属,给予心理指导和安慰,并告诉家属如何配合医疗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沟通尤为重要。

3.3 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 医疗文书不仅是救护过程的记录,同时具有法律效力。院前急救执行的多是口头医嘱,护士应向医生复述一遍医嘱内容,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同时完整的护理记录会给下一步的抢救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对此,定期组织救护人员认真学习新的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严格做到记录的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与医疗的同步性,杜绝潦草、错字、涂改。

4 体会

通过对院前急救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给予积极的应对和防范,减少了护理纠纷发生频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转变了护理理念,形成了学业务比技能的良好氛围,急救护理技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院前急救处于急救医学的最前沿,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服务窗口,是急诊医学的首要和重要环节。随着院前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的业务也逐渐由急救运输型向急救医疗型转化,专业化越来越强。作为一线的院前救护人员要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急救技能,良好的服务意识。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整改。对相对薄弱环节制定应对措施,给予积极的防范,消除院前急救各个环节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急救需求。

推荐访问: 安全隐患 急救 应对措施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