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立足高职学生特点 探讨道德素质教育

立足高职学生特点 探讨道德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27 16:05:04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招生力度的加大和人们对高职高专院校认识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这些院校就读。职业教育已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高职在校生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已经成为反映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的重要维度之一。根据高职在校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实施道德素质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共性

1.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其对人生价值稳定的、综合的、持续的看法和取向,是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生一样大多都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2.主体性意识开始增强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学生个性,但事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探索精神。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自由时间相对较多,便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深入探索自我,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独立性倾向,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3.适应能力受到考验

从高中升入大学后,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相处模式等各方面的转变,大部分学生在经过或长或短时间的调整后,会逐步适应和形成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模式。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这种角色的转变,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严重的甚至以结束学业收场。

(二)独特性

高职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表现自己“才华”的天性,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心理落差

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高考阴影的影响,使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发生冲突。经过了高中三年的辛勤学习,其结果与他们人生的理想相差甚远。对高职学生来说,报考高职院校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2.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作为心理健康公认的标准之一,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对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人才济济一堂,在不适当的相互比较中,有可能产生自我认知上的偏差。

3.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而使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片面地看到有些重点院校的个别学生一时没有找到工作,也对自己的将来产生了怀疑,对自己所在的学校知名度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热门产生怀疑,对自己是否合乎用人单位的标准产生怀疑。他们自身对高职的定位认识不准确,对高职教育的优越性认识不够,对未来的前景看不到光明的一面,而常常夸大负面因素。

4.情绪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亟待加强

有些学生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他们虽然身在校园,并未真正踏入社会,但同样面对着诸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家人期望带来的压力等多方面问题。如果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就能够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相反,在现实中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面临各方压力所带来的情绪波动,只能用放纵来宣泄,如逃课或沉迷网络来逃避现实。

二、现状及重要性

(一)现状

1.新时期的道德共性问题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着种种道德困惑,而且出现了道德素质下降的问题:价值观念多样化使高职学生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强调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的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

2.检讨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严重 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结构中,智育教育方面的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大;日常管理评比中德智分量的失衡;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忽视。

(二)重要性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道德力量正显示出核心地位,社会发展、企业生存都在呼唤道德重建。道德力量是社会发展的新资源。企事业单位非常需要职业道德素质好的员工。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于青年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这些用人单位几乎一致认为,经验、知识、能力可以在岗位上、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但是人品、工作责任心等这些基本的素质必须从学校抓起,逐步形成。

德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应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素质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道德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暂时还未产生积极反应和形成自在自为性。有调查和测试表明,高职学生的智力与普通大学生的智力并无差异,而主要的差异在非智力因素上。因此,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道德素质教育,才能让更多的高职生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对策

德育是一种整体教育,是一种开放教育。它具有多层次、多触角的全方位性。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发展人的。道德素质教育是发展性的事业,道德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且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健全人格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增强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塑造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爱国主义是健全人格教育的基础

有了爱国的感情,就容易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就能形成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等构成的良好学校风尚,使得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2.加强正面宣传,全面提高对高职院校战略地位的认识

高职院校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大量技术实用型人才的社会背景下设立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只有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没有社会地位高低贵贱之分。所以,社会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正面宣传,教育主管部门更要在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积极采取与普通本科生相协调的政策措施,来提高社会的认同度、认可度。

3.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教育者必须首先树立对高职学生进行培养的信心,信任他们,挖掘长处,提前进行职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调整自己

的发展目标,确定积极的心理态度,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竞争,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4.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其人格塑造的自我完善

一个理解、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一个团结、勤奋、求实的学习氛围,无疑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学生从孤寂与失落走向乐观与奋进,从消极与徘徊走向坚定与勇敢。学校展现的团结向上的校园文化、严谨求实的治学风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理解宽松的对话交流、真诚热情的情感传递,都将潜移默化地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从困惑和苦闷中解脱出来,生气勃勃地投入生活。

(二)特定素质养成和相应教育实施

道德教育应将法制教育和成人意识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大德育内容,通过这两个教育来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来增强学生的人格意识,以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从行为规范到理想追求的道德教育,即从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教育人手,推动学生向崇尚伦理、追求理想的层次发展;从以不侵害他人利益为最基本的准则,到乐于助人再到乐于奉献,逐层跃进。

1.遵纪守法、行为规范与法制教育的实施

树立起基本的法律意识和全面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意识。

2.责任意识、人格健全与成人教育的实施

高职学生即将或已经成人,我们应在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进行成人教育。社会的要求是做“四有”新人,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公民,成为投身现代化事业的有用人才。对于一个即将或刚进入成人社会的高职学生来说,成人教育的重要任务无疑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明确职责,爱岗乐业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

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运用多种方法去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明确自身工作的意义和职责。尽管职业道德具有多样化的趋向,但其构成的要素大体可从四个层面上加以归纳,相关的教育也可由这四个层面切入:弄清就业目的、确立价值理念、把握基本规范、树立自我评价观念。

(三)把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研究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口

1.学生的所思所想,决定了德育教育内容的取舍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契机。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这一契机就是现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当下较流行的“择业观”和“金钱观”问题,应该说现在的学生都很关心。

2.学生的所欲所求,决定德育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现在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较大。但由于受个人生理、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心理假成熟期”,所以,强制灌输、生硬填塞效果不理想,往往是适得其反。因此,根据他们现在的心理特点,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让他们在极自然的状态下体会到“善”的含义,领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人生的伟大真谛,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四)具体措施

1.活动育人,形式多样

学校的各项活动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机。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国教育。以适宜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搞好“电影系列化教育”活动。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使学生开阔视野、锻炼思想、陶冶情操。

2.实践育人,提高能力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职学生天性活泼,模仿能力强,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常使他们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们正是在与外面社会的接触与相互作用过程中,接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了自己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

3.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在各种教育途径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高校的“两课”更以主渠道地位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学校德育要以“两课”为核心,配合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4.加强师德建设,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主要方面。一名称职的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之外,重要的是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心理品质、政治立场、价值取向、言谈举止都直接影响着学生。

5.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德育教育

网络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自由性与平等性、便捷性与高效性。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如在网络中多渠道发布道德素质教育信息,争取最大化地占领网络信息空间。道德素质教育主体通过网络主动对道德素质教育客体进行引导和启发,研制和推广新的道德素质教育软件,创建道德素质教育网站,建立道德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推荐访问: 高职 素质教育 立足 探讨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