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提高自己认可度

提高自己认可度

时间:2022-08-17 11: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自己认可度,供大家参考。

提高自己认可度

 

 打开美国大学之门的十把钥匙 ——兼谈美国对于高考改革与“取消高考”的争论

 摘要:

 美国高校录取工作的宗旨就是要从众多申请者(考生)中选拔出那些最有可能在大学取得成功的学生, 他们在选拔新生时往往全面考察报考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及其他背景因素, 包括高中选修的 AP 课程等大学预备课程的成绩、 大学入学考试成绩、 高中成绩总评、高中年级排名等十大因素。

 但在众多因素中, 学业成绩仍然是最重要的考查指标。

 美国关于大学入学考试改革的争论也非常激烈, 甚至有人提出“取消高考”的主张。

 美国高校录取工作的经验、 做法和其中的争论, 值得我们关注、 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

 美国高校录取体制,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SAT 与 ACT, 取消高考

 我国高考基本上是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与录取的指标, 虽然也有少数大学和省市在探索新的录取体制, 但对于我国多数大学来说, 打开大学之门基本上只需一把钥匙, 那就是高考分数。

 而在美国, 要打开高校之门则需要至少十把钥匙。

 高校录取工作就是要从众多申请者(考生)中选拔出那些最有可能在大学取得成功的学生。

 而以下众多因素均与他们能否在大学取得成功密切相关:

 在各个学科领域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新颖问题的能力、 学习策略与技能(如组织与安排个人时间的能力、 做笔记的能力等)、 动机与坚持性(Motivation and Persistence)、 态度与价值观、 焦虑水平等等。

 因此, 美国大学在选拔新生时往往要全面考察报考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及其他背景因素。

 美国大学录取时一般要求申请者递交如下一些入学申请材料:

 个人信息(包括种族、 信仰、 国籍、 语言、 父母及家庭背景等), 就读高中的有关信息, 高中成绩单(修习过的课程,包括 AP 课程等及所获成绩 Grades, 年级排名等), SAT 或 ACT 等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咨询员推荐信、 教师推荐信, 论文、 写作或个人陈述, 课外活动与工作经验, 个人特长及所获成就清单, 其他考试成绩(如州毕业会考成绩、 SAT 学科考试成绩、 国际学生要提供 TOEFL成绩等), 面试表现, 对大学学习计划的想法(感兴趣的专业等)以及对该大学的兴趣(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 是否参观过校园等)。

 一、 高校录取影响因素排行榜

  根据全美大学录取咨询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h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NACAC)2006 年 5 月公布的年度报告《2006 年大学录取状况(State of College Admission 2006)》, 影响大学录取人员决定是否录取某学生的主要因素, 按其重要性(“认为该因素相当重要的大学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列, 依次有如下一些因素。

 1.影响大学录取人员决策的三大首要因素(Top Factors)

  (1)在高中选修的大学预备课程等严格学术课程的成绩(Gradesin College Preparatory Courses, 如 AP、 IB 课程), 该因素主要反映了高中所学课程的学术水准。

 (2)SAT、 ACT 等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Standardized Admission Tests)。

 (3)高中各科成绩总评(Craded in All Courses/ Grade Point Averages, GPA)。

 2.较为重要的学术因素(“Tip” Academic Factors)

  (4)在高中的年级排名(Class Rank), 如 38/ 365 表示在本年级 365 名学生中排第 38 位。

 (5)学生提交给大学录取委员会的论文或写作样本(Essay Or Writing Sample)。

 (6)咨询辅导员推荐信(Counselor Recommendation)。

 (7)教师推荐信(Teacher Recommendation)。

 3.较为重要的非学术因素(“Tip” Non-Academic Factors)

  (8)学生展现出来的、 可证实的兴趣(Student’s Demonstrated Interest)。

 (9)面试表现(Interview)。

 (10)工作经验与课外活动表现(Work/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其中, 前四项(考试成绩或排名)是较为客观的可量化指标, 后六项则是较为综合性的难以量化的主观指标。

 影响大学录取人员决策的因素还有一些。

 如州毕业会考成绩以及 SAT 学科考试成绩等近年来也跻身大学录取过程, 成为排在上面十大因素之后的一些影响较小的新因子。

 但学科考试成绩往往更主要地是用来给学生入学后配置课程(Place-ment)时参考, 而且主要是一些入学竞争更为激烈的大学采用。

 另外, 学生承担学费的能力、 学生所在地、 父母是否校友等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录取人员决策的因素之一, 但其重要性均排在最后。

 有些大学强调大学生群体的种族多样性、 地域多样性、 文化背景多样性、 经济背景多样性等, 因此, 有时会对少数族裔学生、 偏远或落后地区学生、 特殊文化背景学生以及经济困难学生等给予特别的关照。

 二、 学业成绩最重要

  1.大学预备课程成绩

  在录取过程中, 申请者高中学业(尤其是高学术水平的严格学术课程)的修习与完成情况, 一直是美国高校录取人员最为关注的参考指标。

 高中课程及学业成就的重要性甚至高于大学入学考试成绩, 因为前者反映的是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总体学术表现, 而后者只是学生在短短三四个小时内的学术表现。

 那么, 用什么指标反映高中生的学业情况呢? 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高中各科成绩总评 GPA。

 然而, 高中 GPA(即 HSG-PA, High School Grade Point Average)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高中的学业, 但由于不同高中不同课程的学术水平差异较大, 不同学校的评价标准也参差不齐, 获得同样 GPA 分数的两个学生可能学术能力差异极大。

 因此, 高中 GPA 的可比性较差, 许多高校不得不根据学生就学高中的学术声望以及学生所选高中课程的具体情况, 对其提交的 GPA 分数进行重新计算。

 而像高中 AP 课程这样的大学预备课程或大学水平课程, 却集中反映了学生选修高学术水平课程的情况, 且 AP 考试等评价手段全美标准统一, 可比性较强。

 于是, “高中所选修的大学预备课程的成绩”就成为一个反映学生高中学业及其成绩的更重要、 更直接、 更可比、 更易量化操作的因素, 倍受高校录取人员的关注。

 统计表明, “大学预备课程成绩”十几年来一直排在众多大学录取考察与依据因素之首,认为其相当重要的大学所占比例自 1993 年至 2004 年一直保持在 80%左右的高位。尽管 2005年首次跌至 75%1 以下, 仍在众多因素中遥遥领先。

 具体地说, 大学预备课程或大学水平课程(Callege Prepara-tory Courses, CPC)指那些在高中开设的、 专为学生升学而准备的、 基本上达到大学水平的课程, 包括 AP 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 IB 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Courses)、 双重注册课程(Dual Enrollment Courses, 即同时注册并可同时获得高中和大学学分的课程)以及其他高学术水平课程, 如强化课程(Enriched Curriculum)等。

 研究数据也证实, 高中所选大学预备课程的成绩, 比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更能预测大学学业的成功。

 实际上, 这些统计数据和研究结论, 是高校录取人员确定考察结构的主要依据。

  美国高校在录取中把大学预备课程成绩作为第一位的考察因素, 应该说, 在客观上向高中及其学生、 教师、 家长发出了这样一种清晰的信号:

 “为中学后教育做好准备的最佳方式就是:

 全面地修习严格的、 富有挑战性的、 学术水平较高的大学预备课程, 刻苦努力, 掌握学科内容, 并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

 ”而这与当前美国“提高 K—12 阶段教育的质量与学术性”这一改革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也是高校希望中小学努力去追求与实践的。

 高校录取政

 策不应把学生们引向将过多的时间花在大量模拟考试上, 而应导向更加关注核心学术课程(语、 数、 科、 社、 外、 艺)的学习。

 2.SAT、 ACT 等大学入学考试成绩

  多年来, “SAT、 ACT 等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在高校录取中的位置一直位居第二。

 据 State of College Admission 2006 的数据, 认为 SAT、 ACT 等在高校录取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大学由 1993 年的 46%, 一路攀升到 2005 年的 59%。

 由于美国大学不承担大学入学考试的设计、 组织、 实施工作(由各考试机构负责), 而且不承担参加考试的费用(考生自己负担),因此, 提出申请者须提交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的要求, 对大学来说基本上不增加什么录取成本。实际上, 30 年来, 一直有超过 90%的四年制高校要求申请者提交大学入学考试成绩。

 2003年, 全美高校新生(Enrolled First-year Students)中有 61%在申请大学时递交的是 SAT 成绩,50%递交的是 ACT 成绩 1)。

 研究也表明, 在高中 GPA 以及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SAT 成绩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在大学获得更高的成绩。

 尽管高中 GPA 是大学学业的最佳预测指标, 但正如前述, 如果将高中 GPA 与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结合起来, 其预测效果要高于仅仅依靠其中的某一项。

 在一项针对 365 所高校的 7.5 万名学生所做的研究中, Astin 等人发现, 即使对其中高中 GPA 得 A 或 A+那 9000 名学生来说, SAT 成绩仍然是一个有效的预测指标:

 高中 GPA得 A 或 A+的学生中, SATI 低于 700 分的学生, 只有 28%的人大学毕业; 随着 SATI 成绩的不断提高, 大学毕业率也随之稳步提升; SATI 考到 1300 分以上的学生则有 80%的人大学毕业。

 3.其他学术因素

  除上述两大因素外, 认为“高中各科成绩总评 HSGPA”相当重要的大学, 也从 1993 年的39%(排名第四)发展到 1995 年的 41%(跃升为第三), 并进一步持续上升到 2005 年的 54%。只有“高中年级排名”从 1993 年的 42%(排名第三), 一路跌至 2005 年的 31%(第四), 这可能是由于各校差异较大因此高中排名在全国范围内可比性较小所导致。

 美国教育部资助的一项以全美近 1 万名学生的数据为基础的研究表明, 高中课程的学术水平(Rigor of Hish School Curricu-lum)与学士学位的获得之间的相关性最强(0.54), 其次是SATI 考试成绩(0.48)以及年级排名或高中 GPA(0.44)。

 4.总体分析

  总体来看, 前三项指标作为三大首要因素(Top Factors), 认为其相当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大学共计均达到了近 90%。

 排在其后的四大较重要学术因素(“Tip” Academic Factors)只达到60%左右的水平。

 较为重要的非学术因素(“Tip” Non-Academic Fac-tors)被认为相当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则仅有 40%-50%。

 三大首要因素所反映出的学业成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无论公立高校还是私立, 都对这三大因素给予了高度重视。

 由于前三大首要因素是量化指标, 尤其是前两项成绩(大学预备课程成绩、 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均为全美统一成绩, 可比性强, 因此在上述十大因素中显得最易操作, 客观性更好,效率也更高。

  三、 美国关于高考改革与“取消高考”的争论

  1.高校录取中的大学入学考试:

 采用“一般推理考试”, 还是“学科成就测验”

  在美国, 有一种主张, 建议在高校录取时, 用反映学科成绩的成就测验(如 SAT Subject Test)代替反映一般能力的推理考试(如 SATI:

 Reasoning Test)。

 2001 年时任加利福尼亚大学(UC)校长的 Richard C.Atkinson 提出, 建议抛弃 SATI 这种与高中课程联系不够紧密的、 以Ⅱ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为取向的大学入学考试, 而改为更加强调学生在高中所学大学预备课程(College Preparatory Courses)的学业成绩(在其评价工具研制出来之前, 暂时可使用 SATⅡ 考试成绩)。

 虽然抛弃 SATI 的主张未得到实施, 但 UC 高校系统在录取新生时的确给予 SATⅡ

 更多的权重:

 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总分由 SATI 的言语与数学测试(满分 1600 分)与 SATⅡ 的三门考试(写作、 数学、 学生自选科目, 共 2400 分)直接相加来计算。

 与此相反的一种主张, 则强调大学入学考试坚持一般能力倾向(Aptitude)的重要性。

 这种观点认为, 如果高校录取时只看那些在较优越的环境中通过训练和应试能够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科成就测验, 很有可能会埋没掉一些其实天赋很好、 很有培养潜质, 但由于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条件而学科成绩不理想的、 处境不利的学生。

 对于这些具有较好天资的学生, 只要给予较好的大学学习条件, 通过个人努力他们照样可以取得成功。

 而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则可以发现这些被学科成就测验淘汰的学生。

 而一般能力倾向测验能够识别出学科成绩一般但一般能力倾向优异的学生。正如安徒生在其经典童话《丑小鸭》 中所说: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 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能够将你这只“天鹅蛋”识别出来。

 尽管一般能力倾向也是在先天基础上后天培养的结果(就像力量、 速度、 敏捷性等一般体育素质也是在先天基础上经后天训练发展起来), 但一般能力倾向比学科成绩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基础性支持作用, 一般能力倾向较优异的学生更有发展后劲, 未来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拓展潜能。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 David F.Lohman。

 然而, 与此相对立, UC 高校系统的数据却表明, SAT I 与 SATⅡ 的成绩相关性极高,同一名学生, 二者成绩相差较大的虽然的确存在, 但数量极少:

 在一个近 7.8 万名学生的样本中, 只有3607 名学生其SAT I和 SATⅡ 成绩相差超过一个标准差(仅占 4.63%)。其中, SATⅡ学科成绩较低, 但 SAT I 成绩很好的学生 1859 名, SATI 成绩不好但 SAT Ⅱ 很好的学生 1748名。

 而 SAT I 和 SATⅡ 成绩之间的标准差在 1.5 以上的学生, 则仅有 343 名(占 0.44%)。

 也就是说...

推荐访问: 提高自己认可度 提高自己 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