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时间:2022-06-18 09:3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供大家参考。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1 2021 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位个人事迹和十个集体事迹

 2 月 25 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十位个人和十个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那你知道都有哪些个人和集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2021 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位个人事迹和十个集体事迹,以供大家参考使用,希望大家喜欢! 前言 2 月 25 日,通过共和国最隆重的表彰,毛相林、白晶莹、李玉、张桂梅等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名字会被全国人民所熟知。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忘我的战士,他们的背后,是全国 300 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战贫工作者的无私付出,历史终将铭记所有奉献者的名字。

 从 2012 年到 202*年,短短八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丰碑,数千年来从未在中国历史上消除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已经开始,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节点,中国用一场最隆重的表彰仪式向所有参与脱贫攻坚的奋斗者致敬,为其中的英雄楷模颁奖。新京报乡村频道也与全国人民一起,向毛相林等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致敬,并在这里与大家重温十位楷模的战贫事迹,从榜样的身上汲取继续前行的智

 慧与力量。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个人事迹 毛相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 年 1 月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他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的“宿命”,1997年起带领乡亲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 7 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 8 千米长的“绝壁天路”。路修通后,他又带头引路、誓拔穷根,因地制宜,历时 15 年,带领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士气,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20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 13785 元,是修路前的 43 倍。他 43 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曾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白晶莹,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63 年 4 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无偿设计制作出 1072 件刺绣产品和 7000 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 2.6 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刘 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 年 7 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

 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16 年 11 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年 5 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 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李玉,男,汉族,中共党员,1944 年 1 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2012 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 40 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 280 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 31 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 22 个,帮扶 800 余个村、3.5 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 350 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张小娟,女,藏族,中共党员,1985 年 4 月生,生前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 年 6 月,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 208 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

 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2018 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 2015 年底的 18.24%下降至 6.31%。2019 年 10月 7 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 34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 年 6 月生,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胸怀梦想、矢志不渝,扎根边疆教育一线 40 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 12 年来帮助 1800 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身患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把对党的深厚感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潜移默化中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代代相传。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和荣誉。

 赵亚夫,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 年 4 月生,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他 40 年坚守科技兴农的情怀,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发展高效农业。2001年退休后,他作为志愿者来到茅山老区戴庄村,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村民人均收入从 2003 年的 2800 元增长到 202*年的 34000 元。2013 年以来,他和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走进陕西、贵州、新疆等地。2018年 5 月,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培育农村科技人才 1200 名。曾

 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和荣誉。

 姜仕坤,男,苗族,中共党员,1969 年 12 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在晴隆工作的 6 年多时间里,他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道路,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山地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晴隆羊”,山地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12年到2015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8.2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7.1个百分点,2015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2010 年基础上翻了一番。2016 年 4 月,他在出差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 46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夏 森,女,汉族,中共党员,1923 年 9 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1982 年离休。夏森同志 14 岁开始投身革命,15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她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 203.2 万元,用于改善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其中 100 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目前已资助 182 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她强调,“资助的学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主要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

 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1989 年 4 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

 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她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她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巾帼不让须眉,勇敢挑起全村脱贫重任,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全村实现整体脱贫。2019 年 6 月,她在从百色市田阳区返回乐业县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 30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十个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集体事迹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1962 年建场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将荒原变成林海,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17 年以来,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 5.6 万亩,平均造林保存率 95%以上,每年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45.83 亿元。塞罕坝机械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年社会总收入达 6 亿多元,有力推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曾获“地球卫士奖”“时代楷模”等称号。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大湾村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 年全村贫困发生率达 29.12%。脱贫攻坚战以来,大湾村依靠发展“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具有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2018 年,高质量实现脱贫出列。

 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5 年的 7120 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4236 元。建设完成 4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群众 129 户 439 人,其中贫困群众 62 户 201 人。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定制有机茶园 50.8 亩,带动群众就近就业 32 人,户均年增收 7000 余元。积极开发民宿旅游、十里漂流等项目,202*年大湾村过境游客达 35 万多人次,真正让大湾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中共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上世纪 80 年代,下党乡人均年收入不到 200 元,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脱贫攻坚战以来,下党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精准脱贫,坚持紧紧依靠群众,感恩奋进、埋头苦干,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创新扶贫定制茶园,带动茶农户均年增收 8000 元以上。创立“下乡的味道”农产品公共品牌,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共建共享机制。202*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 17289 元,10 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 10 万元以上。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民宿等旅游业态 56 家,202*年接待游客和学员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00多万元。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

 叶坪乡有 7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308 户、8908 人。脱贫攻坚战以来,叶坪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担当实干、尽锐出战。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全乡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 124 个,建立党员创业基地 16 个,带领 780 户贫困户实现就业。

 创新精准扶贫“五个一”管理模式,实现“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率先探索贫困人口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筑起健康扶贫“第四道保障线”;实施产业扶贫“五个一”,形成万亩蔬菜、万亩脐橙、万亩白莲、十万生猪、百万蛋鸡的“五个万”基地。

 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 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在十八洞村首倡开展“精准扶贫”后,十八洞村两委班子坚持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在就业扶贫、产业发展、兜底保障、互帮互助上精准发力,2016 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出列的贫困村。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根基,探索“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壮大产业,先后形成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 5 大产业体系,2013 年至 20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由 1668 元增长至 18369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突破 200 万元。

 坚持开放交流、互学互鉴,成为中国精准扶贫对外交流窗口。曾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三河村是大凉山腹地

 的深度贫困村,过去三河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贫困发生率达 46.47%。脱贫攻坚战以来,三河村大力发展种养、文旅产业,全村实现脱贫致富。

 全村土豆种植面积 3300 亩,贫困户户均增收 2500 元以上;花椒种植1500 亩,户均增收 15000 元以上。利用发放产业扶持周转金等措施鼓励贫困户养殖家禽、能繁乌金母猪、西门塔尔牛等,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

 同时,利用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已形成 5000 箱的养殖规模。

 此外,三河村还发展了核桃、云木香等产业,建立起旅游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 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藏中 3 条“电力天路”,在世界屋脊织起了一张坚强可靠的“民生网”“幸福网”“光明网”。特别是阿里联网工程的投运,彻底结束了阿里地区孤网运行历史,标志着西藏迈入统一电网新时代。

 在发挥行业作用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先后完成 833 个易地搬迁扶贫点、4807 个扶贫产业项目配套电网建设任务,保障搬迁群众 1.98 万人安全稳定用电。先后派出驻村工作队 189 支 1222 人赴 41 个贫困村开展帮扶,投入帮扶资金 1100 万元,大幅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带动 4383 名群众脱贫。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 郝家桥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014 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36户、548 人,贫困发生率 30.7%。脱贫攻坚战以来,郝家桥村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排头兵”。

 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 2000 亩,日光温室大棚 20 座、拱棚 40 座,年存栏 3000 只湖羊养殖场、年存栏 2300 头生猪养殖场,总规模 500kW的光伏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形成集现代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X 疫情防控工作牵动每一个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作为 X 县 X 派驻在X镇X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农艺师X同志却毅然带病“逆行”返村,坚守在基层一线抗击疫情,让党旗在 X 防疫一线高高飘扬,用舍我其谁的无畏气概,默默奋战的身影,坚守脱贫成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和使命。

 X 年 X 月 X 日中午,X 镇召开预防监控 X 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会议后,X 同志敏锐地意识到事情的重大与急迫,立即和 X 书记、副村长 X 商议,召开村两委和七个村民小组组长参加的会议,安排部署,认真摸排外地返乡人员,利用村大广播反复宣传 X 疫情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群众对该病毒的认识及危害性大幅提升。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他认真落实镇党委防控工作安排,在东西两个自然村设立 X 个检查点,设有专人值守,对从外地离境返乡人员登记造册,落实居家隔离。对来村车辆及人员逐人逐车检查,车辆无故不准进村,同时对离开村里的人员也报备。成立巡逻队,组装宣传车,每天对七个村民小组的街道、商店、村办公室、X 疫情指挥部喷洒消毒液。

 防控工作开展至今,X 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自备

 干粮、吃住在村半个多月,每天坚持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积极与 X 村两委会联防联控,严防死守每个村组的出入口,号召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成为抗疫斗争中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他深知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自己肩上的责任,X 的工作需要他,X的贫困户更需要他,他为贫困户家庭全面消毒,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强化群防群治,动员 X 名贫困户参与村上防控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全村防控工作力量。

 X 月 X 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在帮助 X 最后村民完成了二维码信息识别后,已是深夜十一点多,X 同志在简陋的X 疫情防控指挥部认真完成近期防控工作总结:设立检查点X 个,封堵生产路 X 处,建立流动台账,共登记外出人员 X人次,进人本村 X 人次,临时取消等红白事宜 X 件,对村办公室、商店道路等公共场所消毒 X.X 公里,商店消毒 X 次,办公室消毒 X 平方米,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X 次,走访排查群众 X 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X 张(其中贫困户家庭 X 张),张贴政府公告 X 张次,宣传标语 X 处、悬挂条幅 X 条、制止村内群众集聚活动 X 人次,劝阻村群众无特殊理由离开 X 人次,摸排外地离境返乡人员 X 名,X 返乡人员 X 人次,监控重点人员 X 人次,组织群众抗击疫情献爱心募捐一次……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作为一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员,X 同志用他的认真、细心、耐心、恒心为 X 群众构筑起一道

 严密的抗击疫情“防火墙”。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202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202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前有阻碍,奋力把它冲开,运用炙热的激情,转动心中的期待,吃苦流汗算什么。下面是为您推荐 202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202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1

 2 月 25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此次脱贫攻坚表彰,既是对之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一项接地气、树导向、得民心的活动。每一名获奖同志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他们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是困难群众的朋友家人,这群人肩上扛着三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品味不懈奋斗的金字招牌。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应当一以贯之地坚持。回望来时路,8 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从起初全国无数贫困地区的真困、真穷、真难,到最贫困的堡垒相继被攻克、最贫困的地区相继脱贫,都离不开无数扶贫工作者的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可以说,脱贫攻坚的致胜密码就藏在扶贫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中。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他们用自己的始终坚守、默默奉献,把双脚放在泥土中,舍小家

 为大家,一心朴实干工作,尽己所能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放弃的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缺席的是孩子的成长,收获的是百姓的交口称赞和无数满意的笑脸。

 品味攻坚克难的金字招牌。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之初,有的大山里的地区没有路,有的贫困的山村没有安全饮水,有的困难群众住的是危房没路就修路、水不安全就安净水器、住的是危房就进行改造,村上没钱就立足实际、研究谋划产业项目,帮助村民致富增收。无论是困难群众自身有惰性,主观上不愿意行动起来的思想问题,还是看似无从下手的巨额负债,小到群众家里的屋顶漏水,大到整村脱贫摘帽落后村华丽转身变成示范村,都在他们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中逐一解决。在困难挑战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犹豫退缩,有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有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就这样,一块块攻坚克难的金字招牌在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品味团结互助的金字招牌。中国的减贫方略和伟大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华章,也是人类发展史的宝贵财富。璀璨宝贵的背后,是团结的力量。正是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才形成万众一心、埋头苦干的大扶贫格局,才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才把扶贫方略落到实处,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没有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各条战线工作者们的紧密合作,就没有扶贫政策的落地见效,就

 没有帮扶措施的有力有效,就没有扶贫项目的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因此,要擦亮团结互助这块金字招牌,将脱贫攻坚战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的劲头保持下去。

 岁月终将流逝,但精神烛照未来。让我们乘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东风,汲智慧和力量,扛起三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在前进道路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202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2

 把使命扛在肩上,穷村率先脱贫摘帽

 路通了,生存之路有了,但发展中的无形之山如何开凿,又再次压在了毛相林的心上。

 最偏远的村庄、最贫困的群众、最吊角的农户,这就是下庄村脱贫之难的写照。戴着贫困村帽子的下庄村让身为党员干部的毛相林难受又自责。他明白,要脱贫致富,除了修路还得发展产业,打通村民的致富路,困难丝毫不亚于在绝壁上劈山开石。为了摆脱贫困,他又一次带领全村群众开山凿壁,向大山发起了挑战。

 如今的下庄村,依托下庄村精神和下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打造乡村旅游,建设集生态田园观光、民俗节庆活动、乡村文创、户外运动拓展、乡村康养旅居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三峡山村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文明富裕幸福路。图为下庄村新貌。

  脱贫之路注定是艰难而曲折的。听说漆树值钱,他带领村民培育出 2 万余株漆树苗,没想到当年夏天全热死了;见其他村种桑养蚕赚了钱,他又号召村民跟着学,结果桑树长得不错,蚕子却死了个精光他还在村里养过山羊,结果也失败了。一次次失败,让当初那些甘愿将命交出来随他一起在绝壁上修路的群众意见很大,毛相林也明白了不能蛮干,得相信科学的道理,并主动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摆脱贫困,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毛相林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下庄村走出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子。有一次,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这次,他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可喜的是,种西瓜成功了。在他的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xx 年,他请来市县农业专家对下庄村的海拔、土壤、气候、水分、阳光等进行深入全面考察分析,最后确定发展纽荷尔柑橘、桃、西瓜三大脱贫产业。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毛相林和村干部一起,到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讨教学习,摸清销路,还买来书一点点研究,一块地一块地走,一户一户上门教。几年下来,全村种下 650 亩柑橘,每年增加收入 200 万元左右。他还结合下庄村实际,制定了瓜果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模式,鼓励村民种芝麻、种小麦,配套开榨坊和加工厂。如今,650 亩柑橘套种了小麦、红苕、土豆,150 亩桃园套种了西瓜,全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种植。

  发展产业的同时,毛相林注重打响下庄村劳务品牌。他努力争取乡里和县级有关部门支持,让村民参加技能培训,并专门组织外出务工村民座谈,叮嘱他们要遵纪守法、吃苦耐劳。下庄村的外出务工人员,由于能吃苦、愿干活,渐渐赢得了好口碑,别的村找不到的活儿,他们能找到,还能赚到钱。10 年来,下庄村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 200 余万元。

 在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柑橘)三色经济的推动下,下庄村人的腰包鼓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20xx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XX 年,下庄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3784 元,是修路前人均 300 多元的 40 多倍。

 谁说平凡的人不能创造奇迹?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毛相林拿出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把使命扛在肩上,向贫困挑战、同命运斗争,在前进的路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2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3

 把群众装进心里,一颗心凝聚百颗心

 心里要想着群众,只有这样,群众才会跟着干。这是毛相林常说的话。担任村干部的 40 多年里,毛相林始终保持着质朴为民的党员情怀,心里总是装着下庄村的父老乡亲。

 1997 年,下庄村人刚决定自己修路时,既缺钱又缺物。没有钱,修路就是一句空话。为尽快启动修路测量工作,毛相林拿

 出自己给母亲攒下的 720 元养老钱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东拼西凑,筹集了 4000 元,请了专业测量师完成公路测量。为筹集修路物资,他还挪用了妹妹寄存的 3000 元家具款,并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 1 万多元。20xx 年至 20xx 年,他先后 3 次无偿让出自家建房用地,供村里修建公共设施。担任村干部数十年,他从未占用集体一分一厘。近年来村里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但他从不插手干预、谋取私利。

 20xx 年,时逢毛相林的母亲八十大寿,乡亲们纷纷劝他大办一场,他不仅谢绝了乡亲们的好意,还在母亲生日前一周将她送到村外亲戚家躲生。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群众都在看着我,我如果不带头,啷个刹得住办无事酒的歪风嘛!在他的示范和劝导下,全村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拒办无事酒承诺书,坚决抵制大操大办、整治婚丧陋俗、破除封建迷信,令下庄村民风为之一新。

 他帮助因病致贫的村民陈正香一家养了毛猪和鸡仔,还种植了柑橘,一年后陈正香家顺利脱贫;他为因病陷入困境的村民刘时琼家争取到低保补助,经济条件一好转,刘时琼就主动申请退出低保,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带着家人上门悉心照料生活难以自理的孤寡老人,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带动形成了孝老敬老的良好风气;他深知下庄村的未来在孩子们身上,每逢村小期中、期末考试,都会去监考,并给孩子们讲述祖辈们的修路故事,教育孩子们不怕困难、自立自强

  一个好干部,总是会把群众当亲人,胸膛里时刻跳动着一颗勿忘人民的心,毛相林就是这样的好干部。他用真心和奉献,把为民情怀写进了群众心里,赢得了群众的热爱和信赖。

  202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4

 力绣不欺,勤则不匮

 年过半百的白晶莹是个激情四溢的女强人。20xx 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白晶莹逐步摸索出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先后扶持成立了蒙古族刺绣产业基地、图什业图民族手工艺协会、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沃尔墩刺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以带动 2.6 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 2895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 2000元的实际工作成绩,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xx 年 4 月,科右中旗退出国家级贫困旗县序列。围绕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思路,科右中旗精心打造蒙古族刺绣文化博物馆,把 1072 种刺绣产品分为 7 大系列向游客展览展示,使蒙古族刺绣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而通过蒙古族刺绣产业改变了生产方式与创收方式的农牧民群众,在科尔沁草原上垒起了绿色低碳的金山银山。

 白晶莹也先后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20xx 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 20xx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金奖20xx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非遗传承创新功勋模范人物和自治区万名人大

 代表助力精准扶贫活动先进个人第七届感动内蒙古人物新时代北疆靓丽女性等荣誉称号,并获邀登上脱贫攻坚方阵彩车,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新中国成立 72 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游行活动。2021 年 2 月 12 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拟表彰对象的公示上,白晶莹的名字跃然纸上。

 力绣不欺,只要我们勤于劳动、善于创造,发展好蒙古族刺绣产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我们伟大的祖国,前程一定会越来越远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白晶莹感慨道。

 现如今,科右中旗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县乡一样,正在沐浴新时代春风而蓬勃生长;白晶莹依旧忙碌于刺绣车间,续写她和草原绣娘的脱贫传奇

  2021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5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 500 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 50 多名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

 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公文学习材料,仅供学习 , 为 了 燃 起 期 望 , 她 听 从 党 的 号 召 , 扎 根 边 疆 、 巾 帼 建 功 , 把 40 多 年 美好 人 生 奉 献 给 党 的 教 育 事 业 ; 为 了 燃 起 期 望 ,她 践 行 教 育 使 命 ,与 时 代同 行 、与 疾 病 抗 争 ,推 动 创 办 了 全 国 第 一 所 全 免 费 女 子 高 中 ,10 多 年 来 ,先 后 让 1800 多 名 贫 困 山 区 女 孩 梦 圆 大 学 ; 为 了 燃 起 期 望 , 她 愿 做 幸 福使 者 ,不 是 妈 妈 、胜 似 妈 妈 ,为 136 个 儿 童 福 利 院 的 孩 子 撑 起 爱 的 蓝 天 。她 , 就 是 践 行 “四 有 〞 好 老 师 要 求 的 优 秀 典 范 , 是 脱 贫 攻 坚 中 涌 现 出 的教 育 扶 贫 先 进 典 型 , 是 新 时 代 妇 女 投 身 脱 贫 攻 坚 巾 帼 建 功 的 杰 出 代 表 ,是 点 亮 乡 村 女 孩 人 生 梦 想 的 优 秀 人 民 教 师 ,X 省 X 市 华 坪 女 子 高 级 中 学党 支 部 书 记 、 校 长 和 华 坪 县 儿 童 福 利 院 〔 华 坪 儿 童 之 家 〕 院 长 张 桂 梅 。炬 信 仰 如 炬

 一 盏 星 火 照 远 方 心 有 所 信 ,方 能 行 远 。共 产 党 员 为 党 的 事 业而 奋 斗 ,不 惜 流 血 牺 牲 ,靠 的 就 是 一 种 信 念 ,为 的 就 是 一 种 理 想 。“燃 灯校 长 〞 张 桂 梅 ,就 是 这 样 的 人 ,让 华 坪 女 子 高 中 的 师 生 们 远 方 有 灯 、脚下 有 路 、眼 里 有 光 ,让 理 想 信 念 迸 发 出 改 天 换 地 的 强 大 力 量 ,为 山 区 女孩 追 梦 人 生 铺 起 了 一 条 光 明 大 道 。

 这 是 拔 掉 穷 根 的 坚 决 信 念 。华 坪 县 地处 金 沙 江 腹 地 , 山 区 面 积 占 97%, 2/3 以 上 的 大 山 在 海 拔 1500 米 以 上 ,散 居 着 傈 僳 族 、 纳 西 族 、 彝 族 等 民 族 。

 走 出 大 山 、 改 变 命 运 、 过 上 好 日子 , 是 山 里 人 世 世 代 代 的 梦 想 、 心 心 念 念 的 追 求 。

 山 里 人 穷 , 穷 在 意 识落 后 、文 化 落 后 。与 教 育 和 贫 困 打 了 半 辈 子 交 道 ,张 桂 梅 最 懂 山 里 孩 子的 渴 望 ,最 懂 这 片 山 。1996 年 8 月 ,张 桂 梅 到 华 坪 县 中 心 学 校 任 教 ,“女生 比 例 很 低 〞 、 “很 多 女 孩 读 着 读 着 不 见 了 〞 的 现 象 , 引 起 她 的 极 大 不安 。

 通 过 不 断 的 家 访 她 发 觉 , 在 家 务 农 、 外 出 打 工 或 早 早 嫁 人 , 是 大 多数 当 地 女 孩 的 共 同 命 运 。

 面 对 山 区 教 育 的 “锥 心 之 痛 〞 , 张 桂 梅 认 为 ,“女 孩 的 教 育 问 题 解 决 不 好 ,就 会 陷 入 贫 困 女 孩 —贫 困 母 亲 —贫 困 下 一 代的 恶 性 循 环 ,所 以 救 一 个 就 是 救 三 代 !〞 水 激 则 石 鸣 ,人 激 则 志 宏 。“我把 那 些 姑 娘 一 个 个 往 回 捞 ,哪 怕 我 自 己 出 钱 ,也 肯 定 让 她 们 读 书 !〞 在那 片 贫 瘠 的 土 地 上 ,张 桂 梅 孜 孜 不 倦 地 播 种 教 育 脱 贫 、制 造 美 好 新 生 活的 期 望 ,并 将 这 一 期 望 撒 向 云 岭 山 乡 。

 这 是 拿 命 来 拼 的 坚 决 信 念 。越 是在 困 难 的 地 方 ,信 仰 越 简 单 生 长 ;越 是 经 风 雨 的 考 验 ,信 仰 越 历 久 弥 坚 。幼 年 丧 母 , 青 年 丧 父 , 中 年 丧 夫 , 还 身 患 骨 瘤 、 肺 纤 维 化 、 小 脑 萎 缩 等20 多 种 疾 病 ,经 历 了 数 次 病 危 抢 救 。张 桂 梅 忘 我 工 作 的 同 时 ,忍 受 着 常人 无 法 承 受 的 心 灵 伤 痛 和 身 体 病 痛 。连 续 的 命 运 重 击 ,怎 么 挺 过 来 ? 靠坚 决 的 信 念 !困 难 没 有 将 张 桂 梅 打 倒 ,反 而 成 了 她 燃 烧 自 己 的 柴 火 。理想 就 在 岗 位 上 , 信 仰 就 在 行 动 中 。

 1997 年 4 月 , 张 桂 梅 被 查 出 身 患 肿瘤 。

 没 钱 治 病 , 举 目 无 亲 。

 她 决 定 瞒 着 病 情 , 把 初 三 毕 业 班 带 到 毕 业 ,这 一 拖 就 是 3 个 多 月 。后 来 ,学 校 了 解 到 她 带 病 教 学 ,送 她 去 医 院 做 手术 ,当 时 取 出 来 的 肿 瘤 重 达 2 公 斤 ,非 常 危 险 。“我 是 老 师 ,讲 台 就 是 我

 的 生 命 , 只 要 还 有 一 口 气 , 就 要 站 在 讲 台 上 !

 〞 她 的 事 迹 传 开 后 , 华 坪县 各 级 干 部 、老 百 姓 主 动 给 她 捐 款 ,一 位 到 县 城 开 第 七 次 妇 代 会 的 代 表也 捐 出 仅 有 的 5 元 回 家 路 费 ,这 样 的 善 举 ,极 大 地 温 暖 了 她 的 心 ,给 她以 新 的 生 命 力 。人 在 难 处 最 知 暖 。“华 坪 给 了 我 第 二 次 生 命 ,我 想 为 华 坪做 些 事 。〞 从 此 ,张 桂 梅 的 人 生 就 与 山 区 教 育 事 业 深 深 融 合 一 起 ,燃 烧自 己 、照 亮 学 生 ,她 用 拼 命 精 神 ,换 来 了 贫 困 山 区 女 孩 人 生 命 运 的 转 折 。这 是 教 育 报 国 的 坚 决 信 念 。

 贫 困 山 区 教 育 起 步 晚 、资 源 少 、底 子 薄 。有好 心 人 劝 导 她 :“张 老 师 ,女 孩 辍 学 问 题 在 贫 困 山 区 具 有 普 遍 性 ,各 级 党委 政 府 会 逐 渐 解 决 的 。〞 张 桂 梅 却 回 应 说 :“我 们 等 得 起 ,可 孩 子 们 的 成长 等 不 起 ,她 们 可 都 是 国 家 和 民 族 的 未 来 、山 区 的 期 望 ,女 高 早 办 一 天 ,就 能 少 让 一 批 山 区 女 孩 辍 学 ,就 能 多 为 山 区 开 展 点 燃 一 分 期 望 啊 !〞 张桂 梅 只 是 一 名 乡 村 教 师 ,但 她 在 教 育 工 作 中 关 注 时 代 、关 注 社 会 ,她 的心 中 有 强 烈 的 家 国 情 怀 。教 育 是 国 之 大 计 、党 之 大 计 。党 的 十 八 大 以 来 ,我 国 教 育 事 业 蓬 勃 开 展 ,尤 其 贫 困 地 区 学 生 的 受 教 育 水 平 全 面 提 高 ,离不 开 无 数 个 像 张 桂 梅 一 样 的 优 秀 人 民 教 师 的 努 力 奋 斗 。

 从 边 疆 到 内 地 ,从 乡 村 到 城 市 , 从 高 山 到 海 岛 , 涌 现 出 张 丽 莉 、 李 保 国 、 黄 大 年 、 张 桂梅 等 一 大 批 优 秀 人 民 教 师 ,一 棒 接 一 棒 ,一 代 接 一 代 ,提 高 人 民 教 育 素养 ,促 进 人 的 全 面 开 展 ,不 断 为 筑 牢 民 族 振 兴 和 社 会 进 步 的 基 石 做 出 奉献 。铁 担 当 如 铁

  一 份 责 任 筑 梦 想 巾 帼 之 志 不 可 夺 ,弱 肩 也 能 担 道 义 。202X年 ,张 桂 梅 中 选 党 的 十 七 大 代 表 赴 京 参 会 ,当 听 到 “促 进 社 会 公 平 正 义 ,努 力 使 全 体 人 民 学 有 所 教 〞 时 ,她 眼 睛 里 跳 动 着 热 切 的 火 苗 。作 为 党 代表 , “不 仅 是 荣 誉 , 更 是 一 种 责 任 〞 。

 为 了 完 成 办 一 所 不 收 费 的 女 子 高中 、把 山 里 的 女 孩 子 都 找 来 读 书 的 梦 想 ,张 桂 梅 积 极 探 究 ,努 力 办 好 教育 , 在 党 和 老 百 姓 之 间 架 起 了 一 座 桥 梁 。

 从 无 到 有 , 办 负 责 任 的 教 育 。负 责 任 是 办 教 育 的 前 提 ,哪 里 是 痛 点 ,哪 里 就 是 教 育 改 革 的 着 力 点 。山区 女 孩 完 成 根 本 义 务 教 育 后 无 法 继 续 求 学 ,怎 么 办 ? 张 桂 梅 决 定 筹 建 一所 免 费 女 子 高 中 ,让 每 个 山 区 孩 子 都 能 接 受 公 平 而 有 质 量 的 教 育 。对 于办 学 之 初 的 困 难 , 张 桂 梅 记 忆 犹 新 :

 资 金 短 缺 、 招 生 困 难 、 条 件 简 陋 ,没 有 围 墙 、宿 舍 、厕 所 ,也 没 有 保 安 。为 此 ,她 拖 着 病 体 到 处 筹 集 经 费 ,有 人 疑 心 ,认 为 她 是 “骗 子 〞 ,想 着 自 己 的 委 屈 ,她 也 曾 放 声 大 哭 过 ……但 为 了 山 区 孩 子 ,她 都 选 择 默 默 承 受 ,继 续 奔 波 不 断 呼 吁 ,决 心 毫 不 动摇 。

 功 夫 不 负 有 心 人 。

 202X 年 9 月 1 日 , 通 过 张 桂 梅 的 不 懈 努 力 , 在各 级 党 委 政 府 以 及 社 会 各 界 爱 心 人 士 的 关 怀 支 持 下 ,全 国 第 一 所 全 免 费的 女 子 高 中 总 算 建 成 并 正 式 开 学 !只 要 是 女 孩 ,只 要 还 想 上 学 ,女 高 都向 她 们 敞 开 怀 抱 。张 桂 梅 下 定 决 心 :“家 长 们 既 然 信 托 我 们 ,把 孩 子 送 到女 子 高 中 来 ,那 我 们 肯 定 教 好 孩 子 ,给 她 们 未 来 。〞 从 有 到 好 ,办 有 质量 的 教 育 。

 推 动 普 及 高 中 阶 段 教 育 , 从 “有 学 上 〞 到 “上 好 学 〞 , 女 高 制

 造 了 一 个 又 一 个 的 奇 迹 。

 山 里 孩 子 学 习 根 底 差 , 要 想 出 成 绩 , 不 严 、 不狠 、 不 拼 , 怎 么 行 ? 为 此 , 张 桂 梅 制 定 了 一 整 套 严 格 的 工 作 制 度 。

 在 张桂 梅 看 来 , 她 的 “狠 〞 能 援 助 孩 子 们 突 破 成 长 的 坚 冰 , 培 养 吃 苦 耐 劳 精神 ,让 学 生 经 得 起 风 吹 雨 打 。她 注 重 因 材 施 教 ,探 究 民 族 山 区 学 生 教 育规 律 ,总 结 出 “三 点 三 路 教 学 法 〞 :钻 研 教 材 时 抛 开 细 枝 末 节 ,舍 弃 贪 多求 全 , 突 出 解 决 好 授 课 的 重 点 、 难 点 和 特 点 ; 编 写 教 案 、 开 展 教 学 时 ,弄 清 作 者 的 思 路 , 设 计 自 己 的 教 路 , 指 引 学 生 的 学 路 。

 山 里 的 女 孩 , 一样 能 考 上 好 大 学 。

 建 校 10 多 年 来 , 在 没 有 入 校 门 槛 的 情 况 下 , 高 考 本科 上 线 率 最 高 到 达 99%,综 合 上 线 率 一 直 保 持 100%,援 助 1804 名 贫 困山 区 女 孩 圆 了 大 学 梦 。

 她 们 , 曾 经 是 贫 困 生 、 辍 学 生 、 落 榜 生 , 如 今 考入 了 X 大 学 、X 大 学 等 知 名 学 府 ,继 续 读 研 、读 博 ,在 各 自 的 工 作 岗 位上 闪 闪 发 光 。

 为 师 为 母 , 办 有 温 度 的 教 育 。

 浇 树 要 浇 根 , 育 人 要 育 心 。张 桂 梅 是 校 长 ,是 老 师 ,也 是 母 亲 ;不 仅 管 学 习 ,还 要 管 生 活 、管 心 理 。她 把 “家 〞 安 在 学 生 宿 舍 ,每 天 5 点 多 起 床 、晚 上 12 点 后 才 休 息 ,拿 着小 喇 叭 督 促 学 生 起 床 、 吃 饭 、 做 操 , 陪 伴 学 生 晨 读 、 上 课 、 自 习 。

 她 的床 旁 边 还 有 一 张 床 ,留 给 需 要 特 别 照 顾 的 孩 子 。她 是 严 厉 的 老 师 ,也 是和 困 难 学 生 抱 头 痛 哭 的 温 暖 妈 妈 ,胸 怀 最 真 挚 的 母 爱 。女 高 没 有 专 职 的心 理 医 生 , 老 师 们 说 :

 “张 桂 梅 校 长 就 是 心 理 医 生 。

 〞 202X 年 3 月 起 ,张 桂 梅 一 边 在 华 坪 县 民 族 中 学 当 老 师 ,一 边 兼 任 华 坪 县 儿 童 福 利 院 的 院长 , 给 孩 子 洗 衣 洗 澡 、 收 拾 大 小 便 、 买 玩 具 , 把 孤 儿 院 变 为 儿 童 乐 园 。爱 是 教 育 的 底 色 ,更 是 一 份 沉 甸 甸 的 责 任 。在 女 高 ,多 数 学 生 叫 张 桂 梅“张 老 师 〞 、“老 妈 〞 、“老 太 婆 〞 ,真 挚 而 依 恋 。相 对 于 传 授 知 识 ,女 高师 生 对 张 桂 梅 的 爱 和 责 任 ,感 受 更 加 真 切 。张 桂 梅 与 孩 子 们 成 为 一 家 人 ,妈 妈 能 做 到 的 、她 做 到 了 ,妈 妈 不 能 做 到 的 、她 也 做 到 了 。在 学 生 心 里 ,她 是 最 伟 大 的 老 师 ,是 最 优 秀 的 妈 妈 !磐 坚 守 如 磐

  一 片 丹 心 育 新 人 择 一事 终 一 生 ,爱 一 行 专 一 行 。1998 年 4 月 ,张 桂 梅 在 华 坪 县 民 族 中 学 荣 耀参 加 了 中 国 共 产 党 。多 年 来 ,她 把 培 养 合 格 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作 为 自 己 的 初 心 和 使 命 ,用 常 人 吃 不 了 的 苦 制 造 了 山 区 教 育 奇 迹 ,用 红色 基 因 为 女 高 师 生 注 入 精 神 力 量 ,用 不 怕 掉 一 层 皮 的 付 出 让 山 区 孩 子 凤凰 涅 槃 !

 。

 无 论 时 代 怎 么 变 , 优 良 传 统 没 有 变 。

 “我 们 党 的 优 良 传 统 不 能丢 ,困 难 奋 斗 、自 力 更 生 的 精 神 不 能 丢 ,在 学 生 心 中 埋 下 红 色 教 育 的 种子 很 重 要 。

 〞 革 命 传 统 立 校 , 红 色 文 化 育 人 , 这 是 张 桂 梅 的 育 人 理 念 ,也 是 女 高 的 育 人 特 色 。

 一 走 进 女 高 操 场 , 远 远 地 就 会 被 “共 产 党 人 顶 天立 地 代 代 相 传 〞 12 个 巨 幅 红 字 锁 住 目 光 , 这 是 张 桂 梅 办 教 育 的 “魂 〞 和“锚 〞 。

 建 校 10 多 年 来 , 学 校 坚 持 “五 个 一 〞 教 育 :

 党 员 一 律 戴 党 徽 上班 ,每 周 重 温 一 次 入 党 誓 词 ,每 周 组 织 一 次 理 论 学 习 ,每 周 合 唱 一 支 革命 歌 曲 ,每 周 观 看 一 次 红 色 影 片 。红 色 文 化 教 育 ,早 已 渗 入 师 生 言 行 举

 止 和 精 神 风 貌 ,成 为 女 高 的 一 道 风 景 线 。红 色 文 化 教 育 ,让 学 生 更 深 刻地 感 受 爱 国 主 义 和 集 体 主 义 , 激 发 起 庞 大 精 神 动 力 。

 无 论 学 校 怎 么 变 ,教 师 天 职 没 有 变 。女 高 的 巨 变 ,是 我 国 山 区 教 育 开 展 的 一 个 缩 影 。经 过张 桂 梅 和 其 他 老 师 的 不 断 努 力 ,女 高 在 办 学 思 想 、教 育 质 量 、治 理 水 平 、师 资 队 伍 、 根 底 建 设 等 方 面 都 有 了 长 足 进 步 , 在 校 学 生 一 天 比 一 天 多 ,高 考 成 绩 一 年 比 一 年 好 。

 这 些 年 , 尽 管 学 校 开 展 快 了 、 工 作 岗 位 变 了 、个 人 名 气 大 了 ,但 张 桂 梅 始 终 牢 记 并 践 行 教 书 育 人 、立 德 树 人 的 教 育 使命 。在 她 看 来 ,唯 分 数 并 不 是 山 区 教 育 的 出 路 ,必 须 培 养 对 社 会 有 用 的人 。张 桂 梅 不 仅 是 ...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扶贫,我只是一丝春雨 ——xxx 市交通运输局扶贫干部 xxx 同志事迹简介

 注:xxx,男, xxx 族,大学文化, xxx 年 9 月出生, xxx 年 9 月参加工作, xxx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 xxx 市交通运输局二级主任科员。2017 年 12 月至 2020年 12 月挂任 xxx 。

 题

  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 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

 ——习近平 何时“同一瓢”,方得此心安 崎岖嶙峋的 xxx 岸畔,居住着 5000 余善良淳朴的 xxx 乡彝族同胞,一条建国初期修建的大堰贯穿而下,引来 xxx 河水哺育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大堰流经 4 个村庄,是人蓄饮水、生产用水等共用的唯一水源,受季节性山洪、生产生活垃圾排放等影响,水质严重不达标。

 “平时水也清一天浑一天的,这两年脱贫攻坚上游修房修路,加上甲依河修电站,经常还不来水。”村民七嘴八舌的围着 xxx反映情况,认为他是下派干部,一定可以帮助解决饮水问题。

 “在单位天天用着自来水,没想这里一瓢清水亦难求。”这让 xxx 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他备上干粮沿大堰而上,详细查看大堰沿途受污染情况。

 第三天,为寻找水源穿山越岭步行到 30 公里开外的 xxx 乡xxx 村。

 接下来的一周,论证项目可行性、对接年度项目计划、预算项目资金等,xxx 来回往返 3 趟,步行近 100 公里。

 一周后,《我们要喝干净水》调研报告和项目请示上报,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2019 年 4 月,1029 万元安全饮水项目落地施工,历时一年竣工。

 “现在一开就有水了,比矿泉水还干净!”看着群众开心的笑,xxx 感到无比欣慰。

 誓要打通“五年推进一公里”的通村路 千亩花椒地,万树梨花香,xxx 乡 xxx 村的梨子远近闻名。

 “每年梨子能给你们带来不少收益吧?”xxx 看着树树梨花高兴的问村民。

 “哪有什么收益,背不出去卖阿!” “这条路修了 5 年,打头的 1 公里就是修不过来。” 一公里路 5 年修不好,这让他心中充满疑惑,作为交通系统选派干部,xxx 感到无比羞愧。

 经详细了解,xxx 村通村公路 2013 年启动,到 2018 年底仅开挖了不到 800 米路基,一个原因是占地赔偿未协调好,群众意

 见大,不让修;另一个原因是施工难度大,政策资金内老板不愿修,搁置近 5 年。

 要致富先修路,xxx 默默告诉自己,定要尽快打通这全县仅剩的最后一条通村路。

 “做群众工作,就是要跑断腿、说破嘴。”回想起这段经历xxx笑着说。他用半个月时间大会小会讲政策、挨家挨户做宣传。很快,群众都认识了这个新来的彝族小伙,亲切的称他为“xxx书记”。

 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xxx 联合帮扶工作队向帮扶单位争取补短资金 90 万元。

 湾子村 5 公里通村公路于 xxx 到任 3 个月后再次启动修建,一年后竣工通车。

 挂职三年,他积极协调推动通村公路重难路段建设 2 条,通组、居民点路建设 6 条,xxx 乡交通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为有源头活水,招引八方来援 xxx 有个 xxx 村,xxx 有个 xxx 村,村民临岩居住,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极深。

 为建好基础设施,xxx 发挥军转干部优势,联合 xxx 县武装部向子弟兵部队多方情援,受到各级高度关注。

 2020 年 5 月 8 日,中央委员、军委国防动员部部长 xxx 亲临 xxx 乡 xxx 村调研,军委政治工作部群工局 xxx 副局长、xxx省军区司令员 xxx 少将、xxx 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xxx 主任、xxx

 军分区 xxx 人武部部长 xxx 等先后莅临指导,给予了 xxx 村极大的关怀和鼓励。

 随后八方子弟兵部队和拥军企业加入帮扶行列,投入帮扶资金近 2 千余万元,xxx 村旧貌换新颜,临崖护栏、太阳能路灯、公厕、排污管网等系统配套的基础设施全面建成。

 子弟兵帮扶事迹在央视七套播出。

 精准扶贫不让一户一人掉队 精准扶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习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话振奋人心。

 为了精准识别更加深入,到任伊始,xxx 给自己准备了 1 顶遮阳帽、2 双运动鞋,决定走访到全乡每一户。

 当走进 xxx 乡 xxx 村 xxx 家时,他愣住了。全家 6 口人挤居在一个不足 30 平方米的独间土房里,房屋主体只有三面墙搭建在后石壁上。家资可数,牲畜仅有一只老母鸡带数只小鸡也随人住在屋内,大女儿重病未就医辍学。

 “为什么你们不是贫困户?”xxx 哽咽而略带愤怒。

 “我家在村里是小姓,在这个组仅有 2 户,都没有评上贫困户。” xxx 眼含热泪的倾诉。

 “我会向村两委及乡党委建议,动态管理时让大家应纳入的全部纳入贫困户。”xxx 一边安抚一边掏出几百元钱给孩子。

 年终,石以果史家经再识别纳入贫困户。

 挂职三年来,xxx 走遍了全乡 1005 户农户,共计再识别纳入 6 户 36 人,清退 2 户 17 人,贫困识别更加精准。

 2020 年底,xxx 乡接受市、省及第三方验收、国家普查,实现精准退出。

 身先士卒,愿为他人做嫁衣 xxx 乡工作队有一条标语:村不退出,我不回家!

 挂职三年,xxx 带领全乡 16 名工作队员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

 “我离家时老婆身孕,现在女儿 2 岁半了,不怎么认我。”xxx 苦笑着说。三年来,xxx 在脱贫一线工作长达 877 天,每天都有工作记录。

 他所带工作队 3 年先后 3 人次受省市表彰,评选“感动 xxx十大人物”1 人,被央视、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新闻网等国家及省市媒体报道近 10 人次。采写的文章“xxx 这一年,我找到了从医的初心”在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组织的年度十佳人文品牌好新闻大赛中获“人文精彩新闻”奖。他却从未宣扬过自己。

 “队员们得到认可,其实就是我得到认可,利他也就是利自,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xxx 坦然的说。

 后

 记 脱贫一线,没有血火洗礼,无需生死考验,如 xxx 一样的千万脱贫干部,不见得建立波澜壮阔之伟业,亦不见得书写精彩艳丽之华章。他们只是在坚守初心、默默耕耘,或许正如这 2021年悄然到来的春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精华

 

 2021 届高考作文写作素材:致敬楷模!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

 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2 月 25 日,通过共和国最隆重的表彰,毛相林、白晶莹、李玉、张桂梅等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名字会被全国人民所熟知。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忘我的战士,他们的背后,是全国 300 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战贫工作者的无私付出,历史终将铭记所有奉献者的名字。

 从 2012 年到 2020 年,短短八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丰碑,数千年来从未在中国历史上消除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已经开始,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节点,中国用一场最隆重的表彰仪式向所有参与脱贫攻坚的奋斗者致敬,为其中的英雄楷模颁奖。新京报乡村频道也与全国人民一起,向毛相林等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致敬,并在这里与大家重温十位楷模的战贫事迹,从榜样的身上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楷模事迹】

 毛相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 年 1 月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他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的“宿命”,1997 年起带领乡亲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 7 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 8 千米长的“绝壁天路”。路修通后,他又带头引路、誓拔穷根,因地制宜,历时 15 年,带领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士气,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2020 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 13785 元,是修路前的 43 倍。他 43 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曾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白晶莹,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63 年 4 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无偿设计制作出 1072 件刺绣产品和 7000 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 2.6 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

 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刘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 年 7 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16 年 11 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0 年 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 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李玉,男,汉族,中共党员,1944 年 1 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2012 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 40 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 280 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 31 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 22 个,帮扶 800 余个村、3.5 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 350 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张小娟,女,藏族,中共党员,1985 年 4 月生,生前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 年 6 月,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 208 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2018 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 2015 年底的 18.24%下降至 6.31%。2019 年 10 月 7 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 34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 年 6 月生,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胸怀梦想、矢志不渝,扎根边疆教育一线 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 12 年来帮助 1800 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身患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把对党的深厚感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潜移默化中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代代相传。曾获“全国

 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和荣誉。

 赵亚夫,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 年 4 月生,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他 40 年坚守科技兴农的情怀,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发展高效农业。2001 年退休后,他作为志愿者来到茅山老区戴庄村,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村民人均收入从 2003年的 2800 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34000 元。2013 年以来,他和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走进陕西、贵州、新疆等地。2018 年 5 月,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培育农村科技人才 1200 名。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和荣誉。

 姜仕坤,男,苗族,中共党员,1969 年 12 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在晴隆工作的 6 年多时间里,他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道路,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山地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晴隆羊”,山地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12 年到2015 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 8.28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 27.1 个百分点,2015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2010 年基础上翻了一番。2016 年 4 月,他在出差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 46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夏森,女,汉族,中共党员,1923 年 9 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1982年离休。夏森同志 14 岁开始投身革命,15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她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 万元,用于改善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其中 100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目前已资助 182 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她强调,“资助的学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主要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

 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1989 年 4 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她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她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巾帼不让须眉,勇敢挑起全村脱贫重任,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全村

 实现整体脱贫。2019 年 6 月,她在从百色市田阳区返回乐业县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 30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