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生态环境问题(全文完整)

生态环境问题(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07 15: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问题(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问题(全文完整)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很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但是中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那么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文章,欢迎阅读了解!

  1、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全国水土流失严重,是土地质量下降的重要方面。由于利用和管理上的原因,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建国初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06 km2,1997 年已增到×106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19%,土壤流失量每年达 5×109t。结果使耕层土壤变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大量损失,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2、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人均耕地仅约为778m2,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 1/3。在世界上 26 个人口超过5000 万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占倒数第三位,仅略高于盂加拉国和日本。严重的是对稀缺的耕地资源被占用和浪费的现象十分惊人。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耕地平均每年减少×l05hm2。1983 年--1985 年,耕地平均每年减少约×105hm2,

 1986 年--1990 年平均减少×l05hm2。实施《土地管理法》以来,情况有所好转,耕地减少速度趋缓,1991 年--1995年平均每年仍减少×105hm2。

 3、土地沙漠化加剧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105km2,占国土面积的%;戈壁面积×105km2,占国土面积的%。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103km2 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脆弱生态平衡条件下由于人为的过度开发活动,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而引起的土地质量退化现象。

 4、森林资源缺乏且正在减少

 我国为世界上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在 160 个国家或地区中,按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林地面积计算,分别为第 120 位和 128 位,我国森林资源不足,距离覆盖率 30%还相差很远:但过量采伐惊人,由于采伐地区过于集中,可采资源日益枯竭.加上毁林开垦、烧柴、火灾和病虫害等等原因.使森林总面积正在逐渐减少.相应的生态灾难和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5、草原退化严重

 草原质量下降,草原退化面积不断扩大。我国人均草地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30%:全国严重退化的草场约占 1 /3,鼠虫害面积约占 30%--50%,且优质草减少,毒害草增多。

 6、湖泊泥沙淤积,调蓄抗灾能力减弱

 湖泊泥沙淤积,过度围垦,造成湖区生态系统功能失调。使湖泊的调蓄抗灾能力减弱。例如,建国以来,洞庭湖湖区经历了 2 次大的围湖造田。围垦面积近×103km2,人口从 290万增至目前的 1000 万。在 1998 年洪灾中,湖区溃决堤垸 142个,灾民近 40 万,直接经济损失近 200 亿元。

 7、生物栖息地消失,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我国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有 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例如,新疆虎、野马、毛脉蕨等野生动植物已经灭绝或在我国绝迹。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银杉、珙桐、人参等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种群数量骤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又如,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胡杨林、北疆的梭梭林等都大量减少;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如甘草、麻黄、锁阳、雪莲、贝母等的数量也在大量减少。

 8、地质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日益加大

 由于森林过度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加上不合理地开采矿藏,而引发的雨后泥石流、地质下陷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

 9、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水资源量为×1012m3,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径流量为 2 6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4,居世界第 88 位。中国是世界上的贫水国家,全国 570 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

 300 个,严重缺水的达 50 个,日缺水量达×107m3。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正在不断下降。同时节水措施不力,用水浪费,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短缺。

 10、污染严重

 我国大气、水污染严重。大气环境日趋恶化,1995 年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浓度已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 1%;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全国土 200 多条河流中 850 多条受到了污染,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

 实施绿色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保护长江黄河源头,严禁在江河源头采金、挖草(甘草、虫草、发菜);加强长江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严格实施生态脆弱区的禁采禁伐、禁渔、禁猎,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还海,封山育林、风沙区造林植草。

 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自然遗迹的一大创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自然保护区制度尽可能地保护了典型的生态,保护了动植物种质遗传资源。截至 1997 年底。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

 区 926 个,总面积万 k ㎡,占国土面积的%。其中 14 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人与生物圈网络,6 个被列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因此,进一步加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必将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

 正确对待自然生态资源,实行绿色经济。

 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追求超额回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付出的惨重代价。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比所得回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付出,同时还得忍受数十年甚致上百年的生态灾难。为此,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无偿占有、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绿色经济模式。承认并正视生态环境资源的资本的属性,在经济成本核算中要提取“折旧”费,要提生态资源税,还要分得相应红利——即利润中的台理分额,以保证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以及改善有充分的经济基础。

 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

 绿色消费是人类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应尽快取代一味追求享乐的高消费而毫无节约的消耗自然资源的消费观。当前,应提倡适度消费,要减少一次性消费,要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要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物种看作维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伙伴。绿色消费就是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留下青山绿水,留下丰富的可供永续利用的生态环境资源。

推荐访问: 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生态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