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石油化工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分析【完整版】

关于石油化工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分析【完整版】

时间:2022-06-13 11: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石油化工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分析【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关于石油化工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分析【完整版】

关于石油化工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分析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一、 行业的基本状况(一)

 基本概念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 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 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 煤油、 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 石油焦碳、 石蜡、 沥青等。

 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 简称炼油。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 汽油、 柴油等)

 进行裂解, 生成以乙烯、 丙烯、丁二烯、 苯、 甲苯、 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 200 种)

 及合成材料(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

 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 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在有些资料中, 以天然气、 轻汽油、 重油为原料合成氨、 尿素, 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工艺流程图

 (二)

 2010 年石油化工行业运行基本情况2010 年,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发达国家经济仍然笼罩着金融危机阴影, 原油价格高位冲击,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局面下,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了“十一五” 丰硕而圆满的结局。

 与 2009 年同期相比, 2010 年石油化工行业的全年总产值达到 8.88 万亿元, 同比增长34.1%; 实现利润 6900 亿元, 同比增长 36%; 累计对外投资总额为 11525 亿元, 同比增长13.8%; 累计实现进出口额 4588 亿美元, 同比增长 40.3%, 其中进口额为 3245 亿美元, 同比增长 42.3%, 出口额 1343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5.7%。

 总体来看,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 2010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

 1、 石油天然气开采2010 年,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337 家, 实现总产值 1.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5%;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718 亿元, 同比下降 3.1%; 进口原油 2.4 亿吨, 同比增长 17.4%; 对外依存度 53.8%, 同比上升 2.7%。

 (1)

 原油天然气大幅增长2010 年, 全国原油产量突破 2 亿吨, 已达 2.03 亿吨, 同比增长 6.9% , 创新世纪来最大增幅。

 天然气产量达 945 亿立方米, 增长 12.1%, 增速较 2009 年提升 4.4 个百分点。

  2010年, 我国海洋年产油气当量突破了 5000 万吨, 相当于一个“海上大庆油田”, 占我国目前石油产量的 26% 。

 (2)

 对外合作取得新成果2009 年, 我国三大石油化工公司(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

 权益油产量达 5033万吨, 同比增长 23.7%; 权益气产量达 80 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 12.7%。

 2010 年我国石油公司权益油产量将首次突破 6000 万吨, 同比增长约 15%。

 2010 年我国三大公司均有较大规模的收购行动, 并购金额合计超过 300 亿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 占同期全球上游并购的 20%。2、 炼油行业2010 年, 我国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1529 家, 实现产值 2.43 万亿元, 同比增长 38%。

 原油加工量 4.23 亿吨, 同比增长 13.4%, 增速比上年加快 7 个百分点; 成品油产量 2.53 亿吨,增长 10%, 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2.2 个百分点。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321.5 亿元, 同比增长18%。

 产业集中度提高。

 2010 年, 我国新增炼油能力约 3000 万吨, 一次原油加工总能力已突破 5 亿吨, 达 5.12 亿吨左右。

 随着广西钦州、 吉林石化等大型炼化项目的相继竣工和投产,

 截至 2010 年末, 我国千万吨以上炼化基地已达 20 个。

 中国石化公司不仅拥有 13 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 而且炼厂平均规模达到 730 万吨/ 年。

 3、 化工行业2010 年, 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3.32 万家, 实现总产值 5.23 万亿元, 同比增长 3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641.6 亿元, 同比增长 19%。

 进出口总额 2600.2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5.7%,其中进口和出口总额分别为 1517 亿美元和 1083.2 亿美元, 分别增长 34.4%和 37.5%。

 (1)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附加值较高的专用化学品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升至25.5%, 较2009年提高0.4个百分点。基础化工原料所占比重为 24.6%, 较 2008 年下降 0.9 个百分点。

 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产值占比保持平缓上升态势, 橡胶制品、 化肥、 农药、 涂料、 颜料等行业则呈稳中下降趋势。(2)

 农化产品保障提高2010 年, 我国尿素产能约 3400 万吨/ 年, 磷肥产能已突破 2300 万吨/ 年, 钾肥产能近 450 万吨/ 年。

 2010 年, 我国化肥产量 6620 万吨, 同比增长 2.5%。

 其中, 尿素产量 2516.3万吨, 磷肥产量 1701.4 万吨, 钾肥产量 397 万吨。

 2010 年, 我国农药产量 234.2 万吨, 同比增长 20.4%, 出口农药 54.82 万吨, 增长 19.1% 。

 (3)

 基础原料增长较快2010 年, 我国乙烯产量 1419 万吨, 增长 31.7%; 纯苯产量 553.1 万吨, 增长 18.7%;甲醇产量 1574.3 万吨, 增长 26.2%。

 硫酸产量 7060.1 万吨, 增长 18.7%; 烧碱产量 2086.7万吨, 增长 12.8%; 涂料产量 966.6 万吨, 增长 22.8%。

 合成树脂产量 4361 万吨, 增长 18.3%;合成纤维单体产量 1373.8 万吨, 增长 17.3%; 轮胎产量 7.76 亿条, 增长 19.8% 。

 4、 地区行业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基本形成了“珠三角”、 “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重心, 东部地区在行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2010 年, 山东、 江苏、 广东和辽宁的石油化工产业在全国仍处于领先位置, 产值分别为 1.5 万亿元、1.13 万亿元、6924.26 亿元和 6505.02 亿元, 四省合计占全国行业比重的 45.5%。增速超过 30%的省市地区共有 21 个, 占全国比例达 68%。

 另产值较大且增幅超过 45%的省市地区共有四个, 分别是广西、 天津、 福建和江西, 增幅依次是 73.4%、 58%、 48.1%和 45.9%。二、 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十一五”期间, 石油和化工行业大多数产品产能大幅增长, 产品供给由“整体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

 传统大宗石化产品的总产能明显超过国内市场需求, 装置开工负荷较低, 资源浪费严重。2010 年, 我国甲醇平均开工率不足 45%, 尿素平均开工率不足 75%, 烧碱平均开工率约为72%, 聚氯乙烯平均开工率仅为 54%。

 高端石油和化工产品严重短缺, 进口依赖程度很高, 部分高科技产品尚处于空白。

 2010年, 我国进口合成树脂 3069 万吨, 进口合成纤维单体 1439 万吨, 均创历史新高; 化工产品贸易逆差达 433.82 亿美元, 其中合成树脂占 89.9%。

 (二)

 科技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更加尖锐科研投入不足, 全行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 1%, 而发达国家则达到 3~5%。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缺乏创新平台和长效机制, 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行业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欠缺, 工艺技术与装备技术开发严重脱节, 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特别在技术集成、 工程成套设备方面, 仍以跟踪模仿为主。

 科研成果的工程转化率不到 30%,成套工业化技术不多。

 (三)

 产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更加凸显尽管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但从整体上看, 企业仍然过多过散, 平均规模很小。

 特别是在化工行业, 问题更为突出。

 2010 年, 我国化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789 家, 平均产值 2.07 亿元、 产量 2.34 万吨; 合成氨生产企业 423 家, 平均产量 11.73 万吨; 农药行业规模企业 985 家, 平均产值 1.67 亿元、 原药产量仅为 0.24 万吨; 无机化工原料制造业规模企业多达 2480 家, 平均产值只有 1.39 亿元。

 产业集中度偏低, 企业规模太小,是影响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十二五” 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和重点。

 (四)

 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石油和化学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 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均居工业部门前列。2009 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3.84 亿吨标准煤, 占工业能源总消费量的17.4%, 位居所有工业部门的第二位。

 2009 年全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60.21 万吨、 氨氮 13.16 万吨、 二氧化硫 130.15 万吨、 氮氧化物 41.98 万吨、 烟尘 78.81万吨。

 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 到 2020 年, 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40%~45%。国家“十二五” 规划纲要也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约束性指标, 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三、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预计到 2015 年我国 GDP 将继续保持年均 8%以上的增长速度, 石油和化学工业仍将保持 1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一)

 《十二五规划》 中的行业相关政策2010 年 10 月 18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集体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建议》 的第四部分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其中对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出要求:“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构建安全、 稳定、 经济、 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完善油气管网, 扩大油气战略储备……” 。

 2011 年 3 月, 全国两会上具体公布《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 《纲要》 在第九章、 第十一章对如何促进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提出了更具体的措施。

 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一节《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中提到:

 “石化行业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 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 加快化肥原料调整, 推动油品质量升级。“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的总原则是:

 坚持节约优先、 立足国内、 多元发展、 保护环境, 加强国际互利合作,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构建安全、 稳定、 经济、 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在第一节《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 和第三节《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中分别提到:

 “加大石油、 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稳定国内石油产量, 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 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和“加快西北、 东北、 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 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

 统筹天然气进口管道、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跨区域骨干输气网和配气管网建设, 初步形成天然气、 煤层气、 煤制气协调发展的供气格局。”(二)

 相关子行业的发展预测1、 炼油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十二五” 期间我国原油进口量仍保持增长, 原油资源不足仍然是制约国内炼油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因此资源的多样化、 多渠道是炼油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

 从获得资源的条件和布局优化的需要角度分析, 临港和石油化工产业薄弱地区会有更多发展机会。

 炼油能力的增加将以原有企业的改造为主, 尤其是与乙烯的发展结合建设世界级炼化一体化的基地, 新建炼油装置将受到严格控制。

 燃料油(重油)消费总量不会大幅度下降, 但是加工模式有所提升, 近期燃料油轻质化深加工仍然是地方炼油企业的主要生产模式, 将来会更侧重特

 色油品的生产, 具有特色的各类催化裂解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部分地炼企业生产出更多的化工原料, 新建以重油加工生产油品的装置将受到限制。

 预计到“十二五” 末期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 4. 8 亿~5 亿吨。

 (二)

 烯和芳烃的发展将与炼油发展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更多世界级规模的炼油一乙烯一芳烃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基地, 使成品油和石化产品的规模以及各种馏分油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同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采用新技术和多品种方案将成为这一行业的亮点, 基地化、 规模化、 一体化的建设是“十二五” 石化行业发展的主题。

 预计 2015 年我国乙烯能力将达到 1900 万一 2100 万吨, 届时当量需求为 3000 万一 3300 万吨, 满足率 63%~67%。

 (三)

 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 期间, 我国有机原料的规模将加大, 新技术应用增加; 目前缺口较大的苯乙烯单体、 ABS 树脂、 PTA 和乙二醇等装置能力均有增加; 特种合成橡胶的发展有较大突破;塑料改性和塑料合金将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的品种主要有合纤单体(精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 己内酰胺和丙烯腈)、 丁辛醇、 异丙醇、 丙酮、 甲基异丁基酮、 环己酮、醋酸乙烯、 己二酸、 苯酚、 双酚 A、 乙醇胺、 多乙烯多胺、 环氧氯丙烷、 PTMEG、 甲基丙烯酸甲酯、 醋酸丁(辛)酯、 醋酸乙烯、 间苯二甲酸、 环氧乙烷、 1, 3 一丙二醇、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 上述大部分产品每年仍有较大数量进口, 国内市场满足率在 50%~ 70%。

 目前供求基本平衡和趋于饱和的品种包括甲醇、 甲醛、 甲烷氯化物、季戊四醇、 1, 4 一丁二醇、 醋酸、 丙烯酸及酯、 苯酐、 顺酐、 甲乙酮、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醋酸乙酯、 苯甲酸、 苯胺、 氯乙酸、 甲胺和二甲基甲酰胺等。

 这些产品国内市场满足率在75%~90%以上, 进出口数量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 石油化工产业目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原料优化、 工艺技术进步趋势加快, 很多有机原料产品都处于优胜劣汰的竞争状态中。

 有缺口的产品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会, 供求平衡的产品仍需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保持竞争优势。

 (四)

 新型煤化工产业增势较强传统煤化工产业正面临原料供应、 环境保护、 新兴产业冲击等方面的挑战, 其发展趋势是强化对资源的控制及下游产业链的衍生和拓展, 具备一体化资源优势的企...

关于石油化工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分析

 

 石油化工行业 分析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 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 200 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一、石油化工开发区情况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石油化工开发区布局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 石油资源丰富.

 按开发区数量来看, 拥有石油化工开发区数量最多的省市为山东省, 合计达 10 个;其次为辽宁省, 石油化工开发区数量为 9 个;新疆拥有 6 个. 上述三个省市的石油化工开发区数量领先. 其他省市情况如下:四川、广西、福建、广东各有石化开发区 3 个;宁夏、甘肃、黑龙江、河北、河南、江苏各有 2 个;天津、江西、安徽、湖南、云南、内蒙古、上海各 1 个.

 中国分省市石油化工开发区数量排名情况

  从面积来看, 新疆的石油化工开发区合计面积最大, 达 8447.74 公顷, 唯一面积超 8000 公顷. 其次为辽宁省, 石油化工开发区合计面积达 7715.49 公顷;山东省, 石油化工开发区面积为 7435.37 公顷;宁夏, 石油化工开发区面积为 7217.44 公顷, 上述三地面积在 7000 公顷以上.

 除了上述省市, 广东、福建、广西、四川、上海、河北、河南、黑龙江、云南、江西、甘肃、江苏的石油化工开发区面积在 1000 公顷以上.

 中国分省市石油化工开发区总面积TOP10(公顷)

  具体来看, 位于宁夏的石嘴山生态经济开发区面积最大, 达 5717.44 公顷, 主导产业包括电石化工、多元合金、生物制药. 其次为新疆的第七师五五工业园区、上海的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的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上开发区面积排名全国前五, 合计 1.68 万公顷.

 二、石油化工行业产量分析

  2019年全国原油天然气总产量3.47亿吨(油当量), 同比增长4.7%. 其中, 全国原油产量 1.91 亿吨, 同比增长 0.8%;天然气产量 1736.2 亿立方米, 同比增幅 9.8%;液化天然气产量 1165.0 万吨, 同比增长 15.6%. 全年国内进口原油5.06 亿吨, 同比增长 9.5%, 对外依存度 72.6%;进口天然气 1348.0 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 7.3%, 对外依存度 43%.

 2019 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量情况

  2019 年, 全国原油加工量 6.52 亿吨, 同比增长 7.6%;成品油产量(汽油、煤油、柴油合计, 下同)3.60 亿吨, 同比增长 0.2%. 其中, 柴油产量 1.66 亿吨, 同比下降 4.0%;汽油产量 1.41 亿吨, 同比增长 1.9%;煤油产量 5272.6 万吨, 同比增幅 10.6%.

 2019 年中国石油加工业产量情况

  2019 年, 全国主要化工产品总产量增幅约 4.6%. 其中, 全国化肥产量在连续 3 年下降后出现小幅回升, 全年产量(折纯)达 5624.9 万吨, 同比增长 3.6%;全国乙烯产量 2052.3 万吨, 同比增长 9.4%;纯苯 861.8 万吨, 同比下降 2.1%;甲醇 4936.3 万吨, 同比增长 0.4%;涂料 2438.8 万吨, 同比增长 2.6%;化学试剂2360.7 万吨, 同比增幅 12.0%;硫酸 8935.7 万吨, 同比增长 1.2%;烧碱 3464.4万吨, 同比增长0.5%;纯碱2887.7万吨, 同比增长7.6%;合成树脂9574.4万吨, 同比增长 9.3%;合成纤维单(聚合)体 7405.9 万吨, 同比增长 9.9%. 此外, 生产轮胎外胎 8.42 亿条, 同比增长 1.9%.

 2019 年中国化学工业产量情况(单位:亿吨, 万吨, 亿条)

  三、石油化工经营效益分析

  截至2019年12月末,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规模以上企业302家, 全年实现利润总额 1628.6 亿元, 同比增长 6.1%, 2019 年,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营业收入成本 7605.4 亿元, 同比增长 4.7%;每 100 元营业收入成本 68.94 元, 创两年来新高. 2019 年, 油气开采业亏损面达 21.2%;亏损企业亏损额 252.0 亿元, 同比下降 39.1%;资产总计 2.54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4.4%;资产负债率 47.19%, 同比上升 3.36 个百分点. 2019 年,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14.76%, 同比上升 0.51 个百分点.

 2018-2019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经营情况

  截至 2019 年 12 月末, 炼油业规模以上企业 1124 家, 全年实现利润总额947.0 亿元, 同比下降 42.1%;炼油业营业收入成本 3.35 万亿元, 同比增加 8.4%;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83.16元, 同比上升2.91元, 为5年来新高. 2019年, 炼油业亏损面达 26.1%;亏损企业亏损额 199.9 亿元, 同比上升 71.0%;资产总计2.59 万亿元, 同比增加 19.7%;资产负债率 64.25%, 同比上升 4.46 个百分点. 2019 年, 炼油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2.35%, 同比下降 1.90 个百分点.

 2019 年中国石油加工业经营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末, 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3335家, 全年实现利润总额 3978.4 亿元, 同比下降 13.9%;化工行业营业收入成本 5.83 万亿元, 同比下降 0.1%;每 100 元营业收入成本 84.58 元, 同比上升 0.69 元. 2019 年, 化工行业亏损面达 17.1%, 同比扩大 0.9 个百分点;资产总计 7.86 万亿元, 同比增幅2.8%;资产负债率 55.91%, 同比下降 0.37 个百分点. 2019 年, 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5.78%, 同比下降 0.87 个百分点.

 2020 年石油化工行业指标增速预测(单位:%) - 年数值 增速% 规模以上企业:家 23335

 主营业业务收入:万亿元 5.83 -0.10%

 利润总额:亿元 3978.4 -13.90% 资产总计:万亿元 7.86 0.90% 资产负债率% 55.91% -0.37% 主营收入利润率% 5.78% -0.87%

 四、2020 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预测 预测 2020 年全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左右,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8%上下.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约 3%, 原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约 5.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 7%左右;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 3%上下;化肥表观消费量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同比增长约 7%;乙烯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约 8%;烧碱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幅约 3%.

 2020 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预测

关于石油化工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分析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包含有许多高新技术成分,是体现现代高科技在化学中具体应用的新产业。正常状况下石化行业建成后排放复杂的大气污染物及水污染物,而且往往是有毒有害或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建成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石油化工项目具有有毒有害、易爆易燃、原材料的多样性和生产工艺、设备的复杂性,存在多种潜在事故。在事故状态下,如果发生化学突发泄漏事故,往往与爆炸、火灾相互引发,并且发展迅猛,致使大量有毒化学品外泄,均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其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环评工作的重要专题。

 1、环境风险评价的定义 环境风险评价应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破坏)、引起有毒有害、易爆易燃、放射性等物质泄露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环境风险评价有别于非正常生产状况的环境影响评价,其主要阐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后果怎么样?石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评估与有害化学品的生产或使用相联系的、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潜在危害,特别是由突发事故引发的环境灾难及防护对策。

 2、石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程序 2.1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石油化工 行业环境风险评价一般应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环境风险识别、事故环境影响预测、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等内容。针对石化行业特点,结合工作实践,风险评价的工作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要对项目和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对重

 点部位和物质提出防范措施;第二对事故源项进行分析,预测环境影响的范围,提出防范措施;第三计算风险值并确定评价指标,分析风险可接受程度;第四进行风险管理分析,确定降低风险的措施。

 2.2 风险的识别及分析石化行业风险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和不确定性,分布在工厂内各生产装置系统、储存系统、运输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存在大量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一旦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物,遇火源即形成火灾,发生爆炸。或弥散至周围环境,对人易造成伤害。

 2.2.1 对涉及物质及危险性分析对工厂内生产装置、贮存和运输系统所涉及有毒物质,强反应或爆炸物及易燃物列出其特性、加工量或储运量及分布位置等。同时识别出物质的危险性,结合相应的评价阈值进行分类排队,筛选风险评价因子。

 2.2.2 对生产加工装置危险性识别对工厂内生产装置的布局进行分析和危险性识别,对系统危险物料类型、相态、压力、温度、体积(质量)进行分析。

 2.2.3 对贮存系统危险性分析对贮存系统,从贮存物质的类别和特性人手,分析所用罐型和容积及周转期、储罐的危险性和毒性分类,列出危险性物质的分布等,尤其是对火灾爆炸情况下罐间的可能影响进行分析。

 2.2.4 运输系统危险识别运输系统是化工区物流的集散地,具有物料密集、设施流动和危害难控等特点,对其所涉及的物质进行分析并分类,进而对装卸场地进行分析和分类。

 2.2.5 对自然条件进行分析收集当地气象、水文、地震资料,实地调查等,收集当地人口分布与财产房屋分布资料,用于预测风险损失与制定措施。

 2.3 石化行业事故发生概率和环境风险预测石化行业典型风险事故一般为储罐区、运输区和生产装置等地点,对已识别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估算事故发生的

 概率,采用定性方法有类比法、加权法;定量方法有指数法、事件法、故障树法,以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以及危险的程度和范围。

 对环境产生的风险预测方法主要有事故源强估算模式;污染物扩散模式;大气污染物事故排放危随区估算模式;水污染物事故排放危险区估算模式;事故危害影响模式。预测结果要给出突发事故后毒物泄漏至周围环境,在最不利方位、典型稳定度、静风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并按事故设定源项和概率及污染物在不同类型天气下对周围人群造成的伤害,计算各种污染物突发事故下所致风险值。

 2.4 石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结论从项目的前期开始,从设计施工、生产运行到退役,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事故防范以减少环境风险,要以尽可能少的代价取得最大利益。要明确贮存、生产、运输等环节风险事故防范重点和风险类别。在预测结果中,在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下,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造成各级危害的范围及风险值,对重点保护目标的影响情况进行总结

 3、环境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人为因素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严格加强生产操作、设备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加强岗位责任制,遵守厂内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施工、设备、材料严格检查,严防不合格设备和材料蒙混过关。

 (2)对危险物质减少贮量,对危险装置及设施进行监控,建立风险事故决策支持系统。改进工艺和密封设备,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3)对石化行业工厂区和周围环境社会交界处设置绿化防护林带,减少工厂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防范事故,减低大气风险危害,对避开最大浓度落地点和主要影响距离对居民的危害十分必要,也是实施卫生防护距离的保障。防护林带树木可选择耐污染类和污染指示剂类品种,为厂区生态化创造条件。

 (4)对预测结果表明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最大落地浓度方向,应控制人口发展,减少事故状态下风险危害。

 (5)石化行业应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事故一旦发生,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如切断泄漏源、水源,控制事故扩大;立即报警;采取遏制泄漏物进入环境的紧急措施等。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在国内尚属探索阶段。石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不等同于安全评价,一般应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环境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环境影响预测、风险表征、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等内容。石油化工项目由于原材料的多样性和生产工艺、设备的复杂性,大多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特点,存在多种潜在事故,因此环境风险评价是此类项目环评工作的重要专题。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