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事迹材料 >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时间:2023-04-10 16:55:07 来源:网友投稿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小编整理了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师事迹材料,欢迎查阅。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师事迹材料1

  张金平,女,汉族, 1986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一级教师,现任连云港市城头高级中学高三数学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扎根城头,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荣获了赣榆区高中数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教学能手、市优秀阅卷员等荣誉。

  一、坚守三尺讲台,演绎黑白方圆在赣榆西部城头高级中学,有一位朴素大方、热情开朗的女教师,她的姓名叫张金平。2008年夏天,从淮阴师范学院毕业,来到城头高级中学,成为一名乡村数学教师。她像扎根乡野的蒲公英,是那样的平凡,朴实无华,又是那样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

  自从她来到城头高中,十余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数学教学。“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她教学的座右铭。她总是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法、试题等,教学中打破常规,不照本宣科,而是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兴趣,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从一位新教师逐步成长为骨干教师,赢得了学生和同行的好评。同时,正是本着对一切学生负责的态度,她不落下一个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xxx步计划,利用课余时间长期分批辅导。

  二、逐梦绿色麦田,护航火热青春作为麦田的守望者,她既是逐梦者,也是筑梦人,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用爱与智慧为青春护航。作为一名女教师,她从父母眼中的女儿成为孩子的妈妈,从亲切的知心姐姐成长为宽严相济的班主任。多少次,早饭来不及吃,放下自家襁褓待哺的儿郎,奔赴教室;多少次,披星戴月,查完寝室,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孩子早已进入梦乡。

  她坚信“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 她对待学生严而有度,总是用爱与学生沟通。她说,做一名好老师就要一心一意地爱孩子,而作为党员教师,这种爱更应该无私、执着。自参加工作以来,她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教书育人上。在班里,无论学生学习优劣、家境贫富,她都一样地关爱,用爱心温暖每一位学生。2018年,她班里有一名女生闫某,爱打扮,上课会发呆总是心不在焉的,成绩很不理想。张老师很是焦虑,主动找她谈心,起初该生很排斥。后来经过家访才知道,原来她的母亲犯病后,她爸爸另娶她人重组了家庭,闫某是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的,平时的生活费都是她姑姑资助的。于是,张老师就经常利用午休的时间找她谈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生活上多照顾她,有贫困生名额时都先把她报上去,渐渐地让她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当该生能够敞开心扉与张老师交流后,张老师就常把她叫到办公室帮她补习功课。后来,她全心投入到学习上,高考时考上了幼教专业。张老师用爱为青春的少年少女平安护航。

  三、问渠半亩方塘,扬帆蔚蓝教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她在潜心教育教学的同时,还积极阅读,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在教科研的大海里扬帆远航,捕获良多。

  她主动承担数学课题研究项目,积极做好课题各阶段的工作,《基于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在高中教学课堂实施的研究》和《自主学习理念下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两个课题已经结题。此外,她撰写的论文《抛锚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的研究》荣获江苏省“师陶杯”论文大赛二等奖,有3篇数学学科论文获连云港市“五四杯”论文二等奖。

  蒲公英没有华丽的外表,素雅安静,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它不会选择自己在哪里生长,无论是在落在肥沃的土地或是贫瘠的地方,落在哪里就在哪里安营扎寨,奋力生长,都让自己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张金平老师就是城头高中众多蒲公英中的一枚,默默无闻,质朴无华,扎根农村,守望着麦田,守护着桃李,逐梦筑梦,芬芳天下。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师事迹材料2

  斑白的鬓发,微驼的脊背,温和的笑脸,朴实的言辞。在校园里,似乎到处都能看到他奔波的身影。他,就是城头高级中学高三(13)班班主任、历史老师张宜松,一名普通的59岁的乡村教师。

  张宜松,1962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张老师自1985年毕业至今,一直在城头高中工作,扎根农村36年,其中担任班主任工作32年。他甘守讲台,心系学生,情洒杏坛,桃李芬芳。

  一、三尺讲台守初心,一生清贫献芳华

  12年前,张老师的身体每况愈下,血压血糖都偏高,身体也有吃不消的时候。按理说,至此已经坚持带班主任长达20年的张老师,完全可以申请不带班,多关注自己的身体。但是,他三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凭借着对教育的那一份深沉的爱,年近退休,拖着多年的病体,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现在仍然担任高三班主任,在三尺讲台上坚守着自己炽热的教育情怀。

  工作上严格要求,平时他却和学生像朋友、像父子一样相处。他平易近人,朴实无华,有着乐观的心态,学生都很喜欢他。他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他带两个班的课程,每天早上学生五点半起床,他比学生起得还早;每天晚上他还要批改作业,查就寝甚至到11点还没睡。却不知,多病的身体需要他每天吃降压药,心血管药来维持。对自己的病,他轻描淡写,但对学生,他却格外上心。他笑着对学生说:“你们在生活上、学习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放心,我一定尽力帮你们解决。”在学校里,哪个同学衣服拉链或鞋子坏了,他细心修理好;哪个同学生病了,他总是翻找自己的抽屉,送上自己早已备好的药品,并关切询问病情;有同学发生冲突了,他总是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理,化解危机。有时候看起来有点“护犊子”,但正是这份对学生深深的爱,使得张老师如此的不同。

  二、风荷塘前细栽柳,呕心沥血育新人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

  早已毕业多年的马传超曾经是班级里极度厌学、自由散漫又时常旷课的学生,不断出现退学的念头。为了从根本上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班主任张宜松老师决定前去家访。家访后,发现他家境困难,家长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针对这种情况,张宜松老师积极向校长汇报,帮助他减免学费。后来,马传超不小心摔断了腿,张宜松老师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帮他交了医疗费。张宜松老师还经常找马传超谈心,对其不断鼓励。一声声亲切的话语,一次次心灵的碰撞,马传超心理上受到很大的震动,开始端正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在最后的高考中,马传超被西北政法大学录取,他拿着通知书激动地对张老师说“没有老师持之以恒的爱,就没有我马传超的今天!”

  三、青松凌风知劲节,辛勤耕耘结硕果

  人常说:一个人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同一件事。张宜松老师,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不求名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荣誉:1998年所带班级获连云港市先进班集体称号、2005年获评连云港市赣榆首届名师、2011年获连云港市乡村教师突出贡献奖、2013年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2014年被评为赣榆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等,这一张张荣誉证书见证了张老师一辈子的教育情怀和执着。

  四、儒雅风骨立杏坛,桃李芬芳满天下

  著名青年诗人汪国真曾经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张宜松老师选择了做老师,选择了做班主任并且一做就是三十余年,把自己的一腔热忱扑在教学上,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带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所带的高三(2)班在2000年高考中本科上线获得市农村完中应届文科班第一,本科达线28人;所带的高三(7)班在2008年高考中应届本科上线18人,为高三年级应届上线最多的班级;1999年所带的班级被评为“连云港市先进班集体”。2008年张宜松老师被评为“赣榆县人民政府优秀班主任”,2013年被赣榆县教育局评为“中学生最喜爱的优秀班主任”。

  在张老师的关怀下,一届届的学生从城中这个温暖的 “鸟巢”飞向全国的大学。在清华、北大、南大等名牌高校中都可以看到张老师学生的身影,比如1988届考入北京大学的张克晓、1991届考入北京大学的杨苏军、2000届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张伟、2014届考入西北政法大学的相福晓等。

  张宜松,一位平凡普通的农村教师,他朴实的如一粒尘,平淡的如一滴水,却又厚重的如一棵松。他日复一日的做着他认为应该做的小事,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一腔厚植于内心的炽热的教育情怀,历久弥坚,支撑着张老师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躬耕细作,乐此不疲,谱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乐章!

 

推荐访问: 事迹材料 优秀共产党员 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