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教案设计 >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优秀范文】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1-13 20:35:05 来源:网友投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优秀范文】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班级*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均数呢?怎样求*均数呢?(板书:*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

  14、

  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均分配,可以求出*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答:*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均数的求法?

  生:*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均成绩比较公*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18+20+19+19)÷4 =85÷5=76÷4 =17(个)=19(个)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1)

——四年级下册《*均数》数学教案3篇

四年级下册《*均数》数学教案1

  一、单元教学内容

  *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均数

  一、教学内容:

  *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难点: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是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均数。13是14、12、11,15的*均数。

  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教师追问:*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6)区分“*均分”和“*均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均数是虚拟的量。2、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18+20+19+19)÷4 =76÷4 =19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略

  *均数

  求*均数的方法:

  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均数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索发现

  1、教学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这个地区这几年城镇和乡村的人数变化呢?学生交流后,得出可以制作统计图来表示。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提出问题: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如果我要很快地知道xx年与xx年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变化情况?那该怎么办?学生讨论,汇报。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并列排放来比较,并思考怎样把它们合并起来。

  2、教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试着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复式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为了区分两个内容,采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来表示。

  (4)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小结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同时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3、教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教材第96页不完整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独立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怎样绘制?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的是年份,所以画出的条形是横向的。

  (3)分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4)比较纵向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即: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统计图,思考:丙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当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统计图后的问题。

  (三)巩固发散

  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请你动手绘制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么进货?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本节课学习并掌握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五)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六、教学后记

  略

  第3课时

  营养午餐

  一、教学内容

  营养午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常识,培养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3、明确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数据、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科学分析结果,合理安排搭配方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时喜欢吃哪些菜?这些菜搭配是否合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二)探索发现

  1、自主配餐。

  (1)出示教材第101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选择一份菜谱。

  (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出示每份菜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表。

  3、小结。

  我们在进行午餐营养判断时既要看热量又要看脂肪,只有两种指标都不超量时才能算是营养的午餐。

  (三)巩固发散

  1、学习合理搭配。

  如果让你动手搭配菜谱,你会了吗?每人只搭配一组就行。要求:在这十种菜中任选三种搭配一起,营养一定要合理。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

  2、小结。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3、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菜谱。

  (1)男女生各选一个代表收集数据,教师记录。

  (2)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g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六、教学后记

  略

四年级下册《*均数》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1、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1、理解*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

  生:都有“*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均”)

  师: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

  生:*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生:*均数与*均分有什么关系?

  生:怎样计算*均数?

  生:*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均数?

  ……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讲授:

  (一)*均数的意义

  通过课前的导入,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均数?学生讨论后交流。师归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的*均值。

  (二)*均数的求法

  教学例:出示例1情景图。

  1、分析问题

  师:这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大家看看这是我班一个小队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和统计表,学生读题。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个小队有四位同学。

  生:我知道了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

  生:要求*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均?

  生:*均就是指每个人一样多。

  师:那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求这个小队*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

  生: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方法总结

  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简单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生:他们不一样多。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通过移动瓶子来解决。

  师:怎样移动?

  生: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同时利用书本等器材进行简单操作,并交流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想一想: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

  生:小红的多,小兰的少。

  师: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

  生:同样多。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法”)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请说一说。

  生:有,可以用*均分的方法来解决。

  师:怎么算呢?

  生:先算他们的总数再除以4。

  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吗?

  生:(14+12+11+15)÷4=52÷4=13(个)

  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师:会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52表示什么?

  生:4个人收集瓶子的总数。

  师:是呀,是把小红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总数量先求出来,是52个。(教师板书“总数量”)

  师:为什么要再除以4?

  生:把总数*均分给4个人,就是求出了*均每人收集了13个。

  生:*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

  师:4就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均分成4份,这13个就是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均数。(板书“*均数”)

  师:那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呢?

  生:*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真不错,大家鼓励一下,向他学习。师小结: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均数是13个。板书:*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校生活实际,利用活动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在学生理解*均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算一算,发现求*均数的方法,经历数学概念、方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求*均数的两种不同方法。]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理解怎样使每个花瓶里的花相等是求*均数。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均数是一组数据*均水*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均分的方法算出*均数是多少。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3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

四年级下册《*均数》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班级*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均数呢?怎样求*均数呢?(板书:*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

  14、

  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均分配,可以求出*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答:*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均数的求法?

  生:*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均成绩比较公*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18+20+19+19)÷4 =85÷5=76÷4 =17(个)=19(个)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2)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认识*均数的第二课时,完成课本第43页例2及练习十一3、4、5题。本例通过求两支篮球队的*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情况,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组数据进行对比,*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量。要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均身高,再用两个*均身高进行比较。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认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次学习简单的*均数,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均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学习关于*均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均数的含义及求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的理解,体会*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均数的作用,从而产生学习关于*均数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巩固求*均数的计算方法。

  2、在应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体会*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由于*均数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原理,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自学、引导为主,辅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充分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人交往,倾听同伴的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还让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小组长就拎着各组的“战利品”来邀功,都说自已小组收集的瓶子最多,为了公*评出优秀小组,我把

  每组收集的瓶子统计一下:大家来看统计表:

  2、提问:

  (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第四组最多,能说第四组最优秀吗?为什么?你认为该怎样比?

  3、教师小结:

  大家说的对,我们用总数来比是不公*的。我们要用*均数来比每组的实力,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均数。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引出*均数,既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我校举行篮球比赛,我们来看些队参加了比赛?从哪儿可以看出开心队的实力更强一些?

  (2)、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场上哪一个队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队员的身高来作出判断吗?

  出示统计表及自学提示:

  ①根据统计表,了解相关信息。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②猜一猜:哪队的*均身高高一些。

  ③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均身高情况?

  ④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提示:要先算出每支球队的总身高。

  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交流计算结果。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做以辅导。

  3、交流反馈。

  找个别学生汇报从统计表中了解到的信息?

  猜一猜:哪一队的*均身高高一些。

  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点拨:我们在猜想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切合实际,不能漫无目的的乱猜,要注意猜想的正确性。

  想一想: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求出两个球队的各自的*均身高,用两个*均身高进行比较。

  算一算:两支球队的*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并向大家做以讲解。

  4、教师点拨:

  A、讲评算式。

  B、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总结出:总身高÷人数=*均身高。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求*均数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求出总数,再根据人数的不同,求出*均数,*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时,先出示两支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均数这一统计量进行比较。学生在例1已经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

  己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使学生看到: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基础练习。

  练习十一3、4、5题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均数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它们第一季度月*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饼干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要使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2、下面是便民超市全年某种饼干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

  数量/箱

  (2)看到这个统计图,你想对超市的经理说些什么?

  3、拓展练习:小红语文、数学的*均分为97分,语文、数学、英语的*均分为95分。小红英语是多少分?

  (四)、课堂总结(1分钟)

  同桌相互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检测:(5分钟)

  1、填空:

  某校学生在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活动中,省下零用钱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捐款,各班捐款数额如下(单位:元):99、101、103、97、98、102、96、104、95、105则该校*均每班捐款为()元。

  2、小方用计算机打一份稿件,上午3小时打了14405个字,下午2小时打了9840个字。他*均每小时打多少个字?

  3、下面是某地上半月*均气温统计表

  (1)、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请你计算一下,上半年*均每月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预计一下7月份的*均气温大约会是多少度?

  六、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对*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2、应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4、应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均数的作用。

  5、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2

  《*均数》是人教版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刚好看到《小学教学》杂志上刊登了“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关于《*均数》一课的课堂实录与报告,我非常兴奋,并尝试运用张老师的思路上了这节课,效果非常好。因此,今天的说课,我就选择了这节内容来和大家交流。

  我直接从教学过程说起,并顺便结合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来阐述我的教学方法和其蕴含的教学思想,以及所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你们喜欢打篮球吗?老师很喜欢篮球,这不,昨天下午还与五年级的几个学生玩了一次“1分钟投篮挑战赛”。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1、出示*3次投篮的成绩:5个、5个、5个。

  问: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小强一分钟投篮的水*?

  2、出示万林3次投篮的成绩:3个、5个、4个。

  问: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小林一分钟的投篮水*?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3、出示王鹏3次投篮的成绩;3个、7个、2个。

  问:可以用哪个数表示王鹏一分钟投篮的水*?还可以怎么求出这个数来?

  4、讨论思考:“4”是3、7、2这三个数的*均数,它能代表王鹏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能代表第二次的吗?能代表第三次的吗?它究竟代表什么?

  这里,我把*的成绩设定为3个“5”,让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5”表示小强一分钟的投篮水*,然后让第二个出场的万林设出3个不一样的成绩,制造认识冲突,引发学生想出“移多补少”求*均数的想法,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给学生比较直观的表象,强化学生的认知。最后再给出一组不同的数据,巩固“移多补少”求*均数的想法,并追问“还可以怎么想”,逼学生想出求*均数一般方法来,即“先合并再均分”,并板书在黑板上。

  完成板书后,教师适时进行点评总结,告诉学生:“这种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并再均分’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几个数的*均数。”并连续几个追问:“4”能代表王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它究竟代表什么?最终,让学生体会到,*均数不能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它只是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板书)。

  至此,在直观演示、板书算式、连续追问,课前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一般方法,已经基本达成。

  二、深化理解,建构新知

  1、三个学生完成比赛后,该老师出场了,我故意卖个关子说:

  正式比赛时,老师要求投4次,他们同意了,下面是我前三次投中的结果。(多媒体展示)4个、6个、5个。猜一猜,老师投了第4个后,结果会怎么样呢?

  2、在学生多次猜测后,老师出示第4次投篮成绩:1个,然后问:

  请估计一下老师最后的*均成绩是几个?你为什么不估计为6个或1个?

  3、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最后一次投5个、投9个的话,*均成绩会是多少?可以动手算一算。

  4、多媒体出示3个统计图:问: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牵动*均数发生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均数总是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板书)。当然,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的发现,那自然美不胜收了?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每学一点新知识,我们都应该安排一些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新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目的。我设计的练习以下几项:

  1、三张纸条:7cm、12cm、8cm,老师估计它们的*均长度是10cm,大家认为对吗?

  2、以姚明为首的*男子篮球队队员。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均身高为200厘米。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厘米?

  3、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均数?它们各代表什么?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我设计的这几个问题,旨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进而解决生活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且我们学习的数学是生动的,有价值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

  2、使学生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同学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前几天我校三(1)班举行了套圈比赛,想不想去看看?

  2、 (课件)师说:现在是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比赛,每个人套15个圈。第一场单人赛开始了,男生一号队员进场(音乐,情境。)他套中几个?(7)再来看女生1号队员,(音乐。)套中几个?(4)这场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男同学为我们男生鼓鼓掌。再来看第二场双人赛,(比赛的音乐)四人同时走出来,同时套,这次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为什么?(7+2=98+5=13)女同学为我们女生鼓鼓掌。第三场团体比赛开始了,哇,来了这么多同学,男生有几个人?女生有几个人?谁获胜?谁先说就先鼓掌。鼓掌完了问:你们男生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如果学生说因为,老师赶紧引过来你直接告诉大家你有没有意见?你认为哪个队获胜?)看来这场比赛情况比较复杂,怎样可以知道哪个队获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三次比赛的数据不能一样。)(套圈图淡去,统计图渐出。)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3)

——四年级数学《*均数》教学反思3篇

四年级数学《*均数》教学反思1

  *均数的练习课”是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统计表及求*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均数的理解,并能掌握求*均数的方法,用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本节教材中的几个题目,都是以应用题的方式呈现,学生用“总数÷份数=*均数”的方法即可解决。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解决此类问题不是很难的。因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到求*均数的问题,已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在四年级安排求*均数的练习是合适的,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4)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1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分类感*确数和近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精确数;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4、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师: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国庆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1、师: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

  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方米”称为“近2万*方米”的原因。

  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

  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

  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xx,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学生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近似数及想法。

  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

  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

  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以15000为分界线,11000,120xx,13000,14000接近1万,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千万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1、2、3、4时,近似数是1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近似数是2万。

  教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0、1、2、3、4舍;5、6、7、8、9入,介绍“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方米”称为“近2万*方米”的原因。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合作要求:

  1.同桌2人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学习时,每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学习卡上。

  3.组织简单、清晰的语言准备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2、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数线图上标出,发现233482接近20万,;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万;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万位上的数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万后面的尾数“33482”舍去变成5个0,得到近似数20万。

  请多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给予鼓励。

  3、教师小结: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关键看万位。

  4、如果将233482四舍五人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帮助直观感知求近似数的方法。

  5、引导学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下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一题)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找出精确数和近似数,加深认识,并感受到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学生在数线上找点时会遇到困难,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通过数线进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数。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学生认真看要求,仔细数数位。特别对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重点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道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认识,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时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希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近似数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2

  课题:

  近似数第8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384204386685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实践能力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436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分别是多少?

  15.7394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是多少?

  一般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这些近似数?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单位的嗅觉最灵敏吗?

  生:狗,人们用狗来做侦探,看家。

  三、进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描述画面内容。

  师:是呀,狗狗使用它灵敏的嗅觉发现坏人的。

  投影出示例6

  生:读题,理解题意。题中得知生活中和多地方不需要准确值,要近似数。

  1.尝试题

  师:怎样计算狗的嗅觉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呢?(求0.049的45倍是多少。)

  2.自学课本

  有困难的同学借助课本来学习

  3.尝试练习

  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板演。

  0.049×45≈2.2(亿个)

  4.学生讨论

  师:充分展示学生出现的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探究。

  强调:横式后面写的是近似数所以要用约等号而不用等号。

  明确: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位,根据什么保留?(看百分位,满5舍去后向前一位进一;小于5就直接舍去)保留两位小数呢?

  生:看千分位是几,千分位上是5舍去后向前一位进一。

  讨论:怎样求积的近似数?

  5.教师讲解

  小结:先求积,看保留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横式得数要用约等号。

  四、巩固练习

  1.11页做一做第1题.

  求近似数要注意什么?(计算准确,看清题目要求几位小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2.11页做一做第2题.

  明确为什么保留两位小数?(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1~3题。

  六、小结:谈谈收获。

  练习题

  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一种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3.85元,买2.5千克应付多少钱?

  练习三

  1.按要求保留小数数位

  (1)保留一位小数

  1.2×1.40.37×8.43.14×3.9

  (2)保留两位小数

  0.86×1.22.34×0.151.05×0.26

  2.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高2.84米。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3.世界上的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4

  教学内容:

  p.40、41例9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理解为了保证近似数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了保证近似书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昨天学了改写小数,板书:改写

  说说改写的最本质的要求是什么?(大小不变)

  指出在改写中主要的2个问题:

  (1)漏写单位名称;

  (2)改写好后,小数末尾的0要化简。

  2、改写

  分别改写成“万”和“亿”为单位的小数。

  指名说说具体的方法。说“万”的时候注意末尾的0,说“亿”的时候注意位数不够的时候用0补。

  二、学习新知:

  1、理解“精确”:

  通过预习,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板书:近似数)

  你想到什么?(≈、四舍五入)

  2、读,并写书数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问:这是一个几位小数?

  现在学习精确到整数?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分别是多少。

  (1)精确到整数,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2)精确到十分位,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3)精确到百分位,你怎么理解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比较两个小数:1.5,1.50这后面的小数能不能也写成1.5?为什么?

  指出:题中要求要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不能化简。

  3、补充:0.9946

  分别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注意进位问题

  4、比较两个概念:改写、精确

  你能说说它们的区别在那里?

  达成共识:改写时大小不改变,用“=”,精确时得到的是近似数,用“≈”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指名说出近似数。指出要看清楚保留的"位数。

  2、练一练。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略)

  指名说说结果,遇到困难的加以指导。

  (2)先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再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注意解答的顺序、联系。指名交流。

  3、完成p.43的练习。

  (1)第4题。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2)第5题。身高、体重的精确。要注意精确的位数。

  (3)第6题。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上下两个数对比,说说为什么一个填“=”?一个填“≈”?

  (4)第7题。注意审题:“改写”。按要求完成并交流。

  (5)第8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规范地书写解答。交流。

  四、布置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5

  教学内容:P47,例6,练一练,第1~4题。

  教材分析: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本节课让学生掌握,在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但也有特殊的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43.9095保留整数是( )

  43.9095精确到十分位是( )

  43.9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

  43.9095精确到千分位是( )

  提问:用“四舍五入”法怎样保留位数的?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要用约等于号?

  2.引入新课:求商的近似值。

  二、新授:

  1.自学例6:五年级一班有42名学生,在一次救灾活动*捐款384元。全班*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①学生试做例题,发现除不尽,然后交流怎么办?

  ②商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③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部分第几位?用什么方法保留位数?

  ④说说余数的意义,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2.小结: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求商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做完之后,让生说说怎么想的)

  3.6÷1.7 19÷7

  2.小结:判断说明。

  如果要保留两位小数,那么只除到小数部分第二位,能不能判断出千分位上满不满五?

  (如果除到要保留的商的位数以后,也可以看余数满不满除数的一半来取商的近似值…)

  1. 练一练,第2题。

  求商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方法不限。

  45.5÷38 0.2÷0.64

  4.练习十二,第2题,填表。

  想一想,每到除法算式,先除到商的哪一位上 ,再分别取近似值比较方便?

  5.根据实际情况去近似值:

  ①有一种油桶,最多能装油2.6千克,要装40千克油,需要这种油桶多少个?

  ②一件衬衫要钉6粒纽扣,现有100粒纽扣,能钉多少件衬衫?

  做完之后肯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让学生自己商量、讨论解决。

  老师可以介绍一下两种保留位数的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并交流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

  四、全课总结:略。

  五、课堂作业:第1、4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5)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3篇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1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均数(一)(P116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 *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 *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 *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均数”。所谓*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

  *均数

  (2)求*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均分;

  是按什么*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均数”,求出*均数。

  二、探究

  1、例1: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均每组有多少个?

  (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

  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均每组的个数

  总 数 ÷ 份 数

  (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9+5+7+3)÷4

  问:*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

  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

  (3)阅书P116的例1

  2、例2:

  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

  96分,自然常识100分。她的*均成绩多少分?

  (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

  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

  总份数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总分÷科数=*均成绩

  (2)练习:

  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

  三、运用

  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

  (1)*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

  (2)*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3)*均每人踢毽子多少个?

  (4)*均每组踢毽子多少个?

  (5)*均每次踢毽子多少个?

  2、列式解答

  (1)第一组植树12棵,第二、第三小组共植树20棵。*均

  每组植树多少棵?

  (12+20)÷3

  括号中只有两个数字相加,后面为什么要除以3,不除以2?

  (2)书P117的试一试

  书P118/2

  3、深化

  (1)5个同学身高分别为145厘米、150厘米、144厘米、

  142厘米、147厘米,他们的*均身高在大于( )

  厘米和小于( )厘米之间。

  (2)小芳、小华各有一些书,小芳的书比小华多4本。要使

  两人的书同样多,小芳应给小华( )本书。

  (3)选择正确的算式

  学校举行科技小制作展览会。高年级4个班,选出172

  件作品;中年级5个班,选出188件作品;低年级3个

  班,选出96件作品。*均每个年级选出多少件作品?

  A.(172+188+96)÷(4+5+3)

  B.(172+188+96)÷3

  (4)书P119/8

  四、回家作业: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姓名笔划数统计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一个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姓名王振方

  笔画数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姓氏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到求笔画总数和*均数上。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王振方的姓名*均笔画数是6画,这又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

  (1)表示三个字笔画数的*均水*。

  (2)表示王振方这个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

  师:那这6画与王振方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注意:

  (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均水*。我们把6叫做王振方姓名笔画数的——*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有学生姓名两个字,有学生姓名三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从:

  (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

  (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均数公*,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而*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合理。

  学生运用*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王振方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

  预设生:既可以用*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与否。

  出示:(1)龙滚中心学校五年级*均每班有学生45人。

  (2)四(1)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均分是72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懂得:(1)45是五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五年级每班人数的*均水*,不一定每班就是45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2)72分是四(1)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总分除以全班人数所得到的。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四)联系实际,应用新知

  1、选择

  (1)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均每组种了( )棵

  A、181 B、165 C、145

  (2)自行车商店第一天卖出自行车54辆,第二天上午卖出25辆,下午卖出23辆,*均每天卖出多少辆?正确的列式是( )

  A、(54+25+23)÷3 B、(54+25+23)÷2

  2、李老师家今年1——3月用水吨数如下:

  月份1月2月3月

  吨数687

  (1)从中你能知道什么?

  (2)能否预测出今年全年的用水吨数?

  (3)你还想对老师说什么?

小学四年级*均数课件3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2.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灵活运用*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相结合。

  学法: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 浏览信息,引出*均数

  1.引入信息: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

  2.感知*均数: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都有“*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均”)

  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均数”。(板书课题:*均数)

  3.进行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 生可能会说:

  a:*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b:*均数与*均分有什么关系?

  c:怎样计算*均数?

  d:*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均数?(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时生活中见到或听到过哪些类似的“*均数”,学生举完例子后教师可举“这次数学考试*均成绩是80分,说说这里的*均数,你们是怎么理解*均数的,是

  不是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是80分?)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探究交流,认识*均数

  1. 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活动,这是一年级4位小朋友收集的矿泉水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收集的情况。(课件出示统计表)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学生说看到的信息老师板书统计表中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思考:怎样求这4个学生*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可能会说:先求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再除以4,或者会说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师:要求这4个学生*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也就是指假如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是同样多,这个数量是多少?

  2. 出示条形统计图,探究方法:

  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数据,说明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个人收集的数量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请同学汇报)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吗?(不一样多)(教师板书:“不一样多”)

  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板书“同样多?”)

  活动要求:4人小组合作,可以看着统计图说一说,比划比划,页可以动手算一算。(学生以4人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算法

  (1)移多补少法

  师:怎么样才能让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呢(或*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汇报自己的想法) 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把小红的瓶子给小兰1个,小明的瓶子给小亮2个,如果学生说出先算他们的总数在除以4,老师可以让这位同学把他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那位同学的想法和这位同学的想法一样,请你演示给大家看一看,边演示边说。其他同学仔细看,看他的方法和你的方法是否一样,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利用课件演示说明自己的方法)

  师:谁看明白了?他是怎样移动瓶子的?(学生再次说明移动过程,课件用箭头出示移动的路线和数量)

  师: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同样多)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

  师:现在每个人的矿泉水瓶子同样多吗?(同样多)那同样多是多少个?(13个)(同样多的下面板书13个)13个就是他们收集瓶子数量的*均数。(课件13个后面出线红色虚线)在图中红色虚线就表示*均数是13个(板书“*均数”)

  (2)先求和再*均分

  师:谁还愿意交流?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把你的计算过程(算式)写在黑板上。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可能会说: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6)

——三年级数学*均数说课稿3篇

三年级数学*均数说课稿1

  A、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42《*均数》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本册教材中,它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分别是横向条形统计图以及起始格和其他格所表示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均数的技能,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加重要。

  三、教学的重、难点:

  与老教材只强调*均数的计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均数产生的意义,它的功能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均数。难点是*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B、说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点。

  c、说学情

  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又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均速度、*均身高、*均体重、*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D.说教法

  本堂课,我倡导师生*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学习新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使学生乐于探究,并从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即时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与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E、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均数的需求。在上课小猫钓鱼的故事得到*均数,进而介绍“移多补少法”。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也能达到引出*均数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在学习内容了解之后,我便出示男生和女生的投球情况统计图,进而由教师引导理解*均数的现实意义——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

  以上过程我觉得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相结合,清晰地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求*均数的方法以及*均数的比较功能。

  三、练习

  在学生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之后,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均数的练习,使学生感受到*均数在生活中的常见性。

  1、通过二道判断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均数

  的意义。

  2、出示游泳图,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2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药节约用水。

  通过以上这些信息的出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来*均数就在我们身边。

  课后反思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实际问题排队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到比较其中的一人不合理,一人不能代表男女生的整体水*;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而*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均数”,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均数的算法

  教师应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找到求*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从感官上理解*均数的由来。后面教师制造矛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加深总数÷份数=*均数的印象,使学生理解逐层深入,达到掌握方法的目的

  三、练习具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判断题是说明了*均数的含义,游泳池的*均水深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均数的意义。第3道题是计算题,帮助学生熟练*均数的算法。

三年级数学*均数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统计和*均数”是国标本第六册的内容。求*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要用到,如*均成绩、*均身高、*均产量等等。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而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均数的意义、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设计本课时希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均数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2、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专用,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重难点和教学策略

  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难点:理解*均数的意义。

  对策: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台,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形成求*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①出示男女生人数相同,进行套圈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出比哪个队赢,只要比总个数就可以了。

  ②出示第二次比赛,人数不同,男生三人每人都套中4个;女生四人,每人都套中3个。让学生交流看哪个队赢,比什么?从图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准一些,所以男生赢了。明确人数不同时,应该比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时讨论为什么比总个数就不公*了。

  ③出示第三次比赛图,先交流看哪队赢,比什么,明确人数不同比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对比第二次比赛的统计图,发现第二次每人套中的相同一下子就可以比出来,而现在每人套中有多有少,让学生探索有什么办法可以一下子看出*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索并总结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初步认识*均数。

  ④完成两道简单的用移多补少求*均数的练习,巩固求解方法

  ⑤接下来也会有几盘苹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吗?有信心吗?

  追问:那么现在该怎么办?

  探究先合后分的方法。

  ⑥在学生掌握了求*均数的两种方法后,让学生口答5组数据的*均数,并探究*均数的范围。

  ⑦最后安排了几道练习题。

  分散难点,逐层深入

  ——对书本原教材改动的设想

  我们每个班中,学生的差异很大,智力、基础、习惯的不同都是都摆在我们眼前,而有效教学肯定需要面对全体学生,我觉得我们要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一个台阶,优等生轻松一跃过去了,中等生稍加努力翻过去了,后进生咬咬牙也能爬过去,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享受到通过努力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所以结合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实际情况,我并没有一下子就出示书本所提供的例题,就是两组同学人数也不同,每一个同学套中的个数也不同,有多有少。我个人觉得对于我们很大一部分同学来说,直接在这个例题中比哪个队赢,可能会无从下手,比人数不对、比总个数不对、比男生套中最多的和女生套中最多的也不对。可以说找准应该比较哪个量,既是认识*均数的切入点,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所以我把这一例题中找合适的比较量分散在三个比赛情境中,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分清在什么情况下该比较哪个量,然后再去认识*均数。

  第一次,人数相同,只要比总个数。、

  第二次,人数不同,但男生每人都套中4个,女生每人都套中3个,很明显每个男生都比女生多套中1个,男生赢了。明确当人数不同时,要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人数相同时只要比总个数,(当人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也行)

  第三次,出示书本例题,人数不同,应该要找每人套中的个数,(当然这里所说的每人套中的个数在没认识*均数前还不够规范)但目的就是让学生去找一下子就可以比的那个每人套中个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当然,本来是希望通过第一第二次比赛的探索,让学生在第三次比赛中顺利找准比较量,但在实际过程中,那个学生还是去找了总个数去比输赢,这说明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实施还有很多不合理不有效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来探讨。

  *均数课后反思

  张渊

  4月7日,我执教了三年级下册的*均数一课。*均数是统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为学生打下了认识*均数的基础,但*均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层认识*均数是我教学的主体思路。本堂课教学过程可谓有得有失,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收获一:提问需要有效性和针对性。

  1、教学片段:出示男生的套圈成绩统计图。

  师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答:图中有四个人。

  生答:他们分别是李小刚、张明、王宇、陈小杰。

  不难看出,学生的回答远离了我原先的预设。反思自己的提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是一个比较笼统、扩散的问题,学生回答的人数、姓名也是信息之一。所以提问的针对性、指向性不强难免会让一部分学生找出一些无关的数学信息。

  改进措施,更换提问说法:“根据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教学片断:

  学生口答完每组数据的*均数后,题目如下:

  234(3)

  468(6)

  267(5)

  507504501(504)

  41620xx(20)

  师问:比较5组数据的*均数,你发现有何共同之处?

  (本题是让学生找出*均数的取值范围)

  生答:每组数学都是从大到小。

  教师的提问同样非常发散,有的学生在找每组数据排列从大到小的顺序,有的学生在找前后数据之间的差,等等。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无处下手,所以出现前后比较的、比较排列大小顺序的、比较前后差异的。

  比较程健老师指教的`《找规律》片段:

  出示ppt,思考:

  ①*移次数和连号张数的关系。

  ②一共几种拿法和*移次数的关系。

  同样是让学生探究数据之间的关系,程老师的提问开门见山,学生对于探究什么就非常明确,课堂效率高。

  收获二:加强对关键问题的讨论

  片段:在计算出男女生各组的*均套圈个数后,

  师问:男女生哪个组赢了?

  生:女生组赢了。因为女生总共套中了16个,男生一共套中了15个。比的总个数。

  虽然在教学本题过程中,已经先问过,比较男女赢应该比哪个,并对应该比较每人套中的个数予肯定,但部分学生原来是想比较总个数,而我对为什么比较总个数是错误的却未加以讨论,以致部分同学对该比较哪个量思路还不是非常清晰。所以在教学中,对关键问题,怎么想是正确的,为什么?怎么想是错误的,为什么?都让学生讨论一下,让每一个学生都彻底理解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收获三:合理运用媒体,呈现直观图像

  片段:男生3人,分别套中了7、5、3个。

  师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一下子看出每人套中个数的*均水*?

  讨论交流后利用课件演示,条形统计图上7格的移出2格给套中3格的,移完以后,男生每人套中个数相同。利用多媒体的演示,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感官支撑,抽象的*均数在具体的图像的呈现下变得清晰可见,学生在视觉冲击下对*均数的认识深刻有效。

三年级数学*均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课时。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几乎无处不在。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学习*均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均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

  3、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帮助他们认识到*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4、教学重、难点:

  *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多媒体图片把学生带入曾经经历的情景:投球比赛。并出示两个小组进行投球比赛结果的统计表。

  第一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

  姓名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投中个数

  8

  5

  6

  9

  第二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

  姓名

  小刚

  小丽

  小琴

  投中个数

  6

  7

  11

  接着,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再请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组投球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总数和最多的数都不能比较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便于后面学习的开展。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感受求*均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1)、小组内的四名同学结成裁判组,用自己的方法来判定哪一组是获胜者。(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2)、师生分享讨论结果,从中引出只有分别求出两组*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才能正确判断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课上的统计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小裁判参与讨论判定胜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均数”对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均”的概念,当人数不相同,比总数不合理的情况下,引出*均数的概念成了学生的一种迫切需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起来。

  2、初次探索求*均数的方法。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求两个小组投中球数的*均数。

  (2)、各小组汇报自己寻求答案的方法。

  a、移多补少法。数量较少时使用方便。

  b、计算法。

  第一小组:8+5+6+9=28(个)28÷4=7(个)

  第二小组:6+7+11=24(个)24÷3=8(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均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和选择权,将他

  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3、理解*均数的意义。

  (1)、学生看算式回答:2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7表示什么?

  8+5+6+9=28(个)28÷4=7(个)

  6+7+11=24(个)24÷3=8(个)

  (28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总个数,4表示第一小组投球的人数,除以4是因为有4个人投球,要*均分成四份,7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均数。)

  (2)、总结:*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试着总结计算*均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感受*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请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均数?

  学生举例:班级考试的*均分;全班学生的*均身高、*均体重;家庭每月的*均收入、*均支出;城市*均年用水量、用电量等。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1、教学例题:

  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拾矿泉水瓶的活动,小红她们组同学拾得的瓶子数分别为13个、12个、11个、16个。求她们小组拾得的矿泉水瓶的*均数。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独立计算,寻求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演。评价板演时,再次归纳总结:*均数=总个数÷份数

  (2)、议一议:①求出的“13个”是每人实际拾到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吗?②求出的“13个”与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一样吗?(不一样,求出的“13个”只是一个*均数,而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拾了13个。)

  (3)、借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加深对*均数含义的认识,在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学以致用,体验生活。

  1、小明班同学的*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同学的*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198元,*均每组捐款多少元?A:(195+212+205+198)÷52=16(元)B:(195+212+205+198)÷4=208(元)说说你选择哪一个答案,理由是什么。

  5、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成员的身高,并计算出*均身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后,我引入了几个现实情境。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的整体上课效果打分,并选取几个学生代表的分数,计算*均分。

  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以及打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给这节课打分”这一环节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并为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课堂的拓展延伸,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十分有利。

  五、说板书设计:

  *均数

  *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7)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3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任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的意义)那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2、《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没有,那么你们知道《西游记》中都有那些人物(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展示: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你知道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为什么会微笑着点了点头?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⑴师:同学们,这把尺子多长呢?(10厘米)你们还能不能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达出它的长度呢?老师点名提问个别学生来回答。

  学:1分米、100毫米。

  ⑵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知识,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不会的学生。

  ⑶教师指名个别学生回答,并对个别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生1: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生2: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生3: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 l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⑷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例2

  (1)多媒体出示38页例2: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任写一个数,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两个‘0’,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他们的关系是否相等。

  (2)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我们的发现,想不想知道老师是如何验证的?

  ①老师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把其中的30份写成小数就是0,30,另一个正方形取其中的3份就是0.3,将两个正方形移动,重合比较,会是什么结果?

  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睁开眼睛观察屏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可以写一个怎样的等式?

  汇报结论:0.3=0.30

  (3)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检测

  1、运用小数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会变化吗),2.07(去掉中间的0会怎样),0,7(末尾加个0会怎样)?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之后,才不会改变数的大小。小数中间的“0”和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因为那样小数其他数位上的数就发生了变化。

  2、判断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意义也不变。 ( )

  (2) 0.508去掉小数部分的.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 )

  (3)因为2和2.0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 ( )

  (4) 0.8与0.80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 )

  3、下面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后,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7.03、4.90、8.10、0.02、3.70

  4、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5、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 500之间画上等号?

  5=50=500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41页练习十:1、2、3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58、5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8、5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知道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自作课件

  学生:收集的标签彩笔直尺和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忆生活,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

  生:3、50元。师:是多少钱?生:3元5角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三色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直尺和桌面上的三张纸条分别量出0、1米,0、10米和0、100米长的纸条,各打上记号。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老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

  2、各小组汇报: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教师小结:这三个数量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练一练:

  (1)多媒体出示58页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汇报结论:0、3=0、30

  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5、小数性质应用、【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教师强调:末尾和后面不同。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共同订正。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末尾添0的数?(商场的标价上)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完成59页的做一做。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和

  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2、挑战自我。

  (1)谁能只动三笔,让下面三个数之间划上等号?

  6020 = 602 =60200

  (2)每人写几个和3、200相等的数、

  设计意图:挑战自我的习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完成,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后。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 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从右往左从左往右

  0、1米= 0、10米= 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3= 0、30 =0、300

  例2化简小数。

  0、70= 0、7 105、0900=105、09

  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任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的意义)那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2、《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没有,那么你们知道《西游记》中都有那些人物(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展示: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你知道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为什么会微笑着点了点头?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⑴师:同学们,这把尺子多长呢?(10厘米)你们还能不能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达出它的长度呢?老师点名提问个别学生来回答。

  学:1分米、100毫米。

  ⑵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知识,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不会的学生。

  ⑶教师指名个别学生回答,并对个别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生1: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生2: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生3: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 l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⑷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例2

  (1)多媒体出示38页例2: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任写一个数,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两个‘0’,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他们的关系是否相等。

  (2)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我们的发现,想不想知道老师是如何验证的?

  ①老师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把其中的30份写成小数就是0,30,另一个正方形取其中的3份就是0.3,将两个正方形移动,重合比较,会是什么结果?

  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睁开眼睛观察屏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可以写一个怎样的等式?

  汇报结论:0.3=0.30

  (3)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检测

  1、运用小数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会变化吗),2.07(去掉中间的0会怎样),0,7(末尾加个0会怎样)?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之后,才不会改变数的大小。小数中间的“0”和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因为那样小数其他数位上的数就发生了变化。

  2、判断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意义也不变。 ( )

  (2) 0.508去掉小数部分的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 )

  (3)因为2和2.0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 ( )

  (4) 0.8与0.80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 )

  3、下面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后,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7.03、4.90、8.10、0.02、3.70

  4、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5、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 500之间画上等号?

  5=50=500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41页练习十:1、2、3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8)

——四年级数学《*均数》优秀教学反思3篇

四年级数学《*均数》优秀教学反思1

  一、 问题引导学习,提示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第一题是计算七年级两个班的*均成绩,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讨论,没有出现预想的效果,学生没有出现老师预想的两种计算方法,都是直接用加权*均数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很准确。因此,我觉得这个引例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不适当的,即使改变班级的人数,同学虽然都能正确的计算出来,但是始终没有体会能不能权的意义和重要程度。

  问题二中,求三郊县人均耕地面积。这个问题是课本中的引例,由于学生已经对问题一进行了研究,对权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还不太理解,因此给出了两个问题:

  追问1:用算术*均数的方法求三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合理吗?为什么?

  追问2: 0.15、0.21和0.18这三个数中,那个数对总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更大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三个数的权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计算该市三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

  这两个问题是让学生第二次体会加权*均数的意义和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加权*均数的概念。

  通过上面两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问题的分析,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本节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学活动,基本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以任务布置──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学程序,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对比、分析、交流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对加权*均数的本质属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就完成了从背景引入、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 ──属性的分析、比较、综合,到概括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一个概念教学的初始步骤.

  二、设计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因此,我在引例中的分析阶段,设计了两个体现概念的问题,以此展开活动。

  (1)0.15、0.21和0.18这三个数中,哪个数对总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更大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三个数的权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计算该市三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

  (2)若n个数X1、X2Xn权分别是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均数如何计算?

  在得到加权*均数的概念后,在例题的处理中,就缺少有效的问题提问:在此处除了课本中的问题外,还应设计以下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加权*均数的概念和权的意义。

  (1)如果以四项测试成绩同等重要的标准进行招聘,你认为合理吗?

  (2)招聘口语或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时,公司侧重于哪些方面的成绩?给出的比值是否能体现这些方面更加重要?听、说、读、写四种成绩的权分别是多少?

  (3)比较两个问题的结果,谈谈你对数据权的作用的认识。

  (4)若听、说、读、写的成绩分别按20%、20%、30%、3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如何计算应试者的*均成绩(百分制)?与(2)相比,数据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若在此课中出现上述的问题串,围绕权的实际意义而设计,环环相扣,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权的意义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了学习的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后在展示权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生成问题情景,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引发深层次思考,体会权的本质属性。

四年级数学《*均数》优秀教学反思2

  *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均数的特征,理解*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个池塘的*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年级数学《*均数》优秀教学反思3

  6月12日我执教三年级“*均数”第二课时。在教学时,我首先多媒体“丽丽分糖果”让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分比较方便。在新课时,让学生计算开心队和欢乐队的*均身高时,我让学生分成7个小组,让他们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其中有6个小组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在计算时,他们都觉得很困难,我提议他们可用另一种方法计算。只有一个小组用“总数÷份数﹦*均数”的方法计算,而且能正确地计算出来。

  我因此向学生说明:两种方法的特点,移多补少的方法只宜数据相差不大,而且份数不多。用“总数÷份数﹦*均数”的方法比较方便,计算结果也准确,这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和以后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之后我出了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效果也很好。整个教学可能时间控制得不够好,使学生练习的机会少一些。


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案3篇(扩展9)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学习内容:P61页例5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一、【知识链接】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0.54○0.540 2.8○2.800 3.26○32.6 6.19○61.9

小结: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是因为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61页例5,回答问题:

① 0.009米=( )毫米

② 0.09米=( )毫米

③ 0.9米=( )毫米

④ 9米=( )毫米

三、【合作探究】

1、从上往下观察,从0.009米变成0.09米,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因此,小数点向 移动一位,小数就 到原数的 倍。同理,比较 ①和③ ,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比较 ①和④ ,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

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的位置依次向 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数的 、 、 。

2、练习: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向右移动两位是( )

0.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是3.05,向左移动( )是0.0305,向( )移动( )是305,向( )移动( )是30.5。

3、小结: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右移 ,左移 。移动一(二、三……)位是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位数不够用 补位。

四、【拓展延伸】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 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五、【课堂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数的 、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数的 、 、 ……。

六、【课堂检测】

1、填空

(1)把6.2扩大( )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 )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 ),原数扩大了( )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

2、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归纳提高】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

(2)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作业】

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月 日 第 课时

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面图。

(3)学生在*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P.145页口算(四)。

3.5+7.6 12-6.2-3.8 7÷0.25 5.6×1.01

1.7+0.4 3+3.3 5.4-2.5-1.47 2.8÷0.8

(1.25+0.36)×0.2 0.99+1.8 2.56-0.37

500×0.001 3.2÷1.6 3.9+2.03 7.5×2.5×4

0.36÷12 0.75×4 4.9÷3.5 1.2×0.4+1.3×0.4

2.14-0.9 6.25×0.8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按照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


推荐访问: 下册 四年级 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