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工作计划 > 2023城市规划工作计划范文合集

2023城市规划工作计划范文合集

时间:2023-03-28 16:05:08 来源:网友投稿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范文精选合集

  城乡规划是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发展空间布局,提升品位,合理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围绕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惠阳”的中心任务,我局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结构、促对接、兴民生、保稳定”为重点,不断优化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管理机制,积极助力“2345”转方式工程建设,推进住有所居、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

  境,引导我区加快对接深莞惠、融入珠三角的步伐。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规划编制与服务,推动区域发展紧密对接

  (一)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超前谋划,积极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着力推进区域对接合作。抓紧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开展惠阳中心城区分区规划修编;督促各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开展山顶国际会议中心、体育公园及休闲谷等重点项目的土地利用策略研究规划编制。

  (二)加快新型城市化规划步伐,强化规划在指导城市化和城乡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完成东部片区、片区北部组团,部片区、区,片区,经济开发区中心区、片区、片区、各镇行政中心片区,以及生态体育公园项目、休闲谷项目等16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提高城镇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

  (三)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各镇完成2个以上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

  (四)完成公园、详细规划,区、区市政专项规划以及路城市设计(白云一路至淡澳河,长约5.8公里,控制宽度300米)5项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

  二、创新规划管理体制,严格城乡规划实施

  (一)实施阳光规划,强化社会监督和公共参与,在规划编制、修改、实施各环节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见,提高为民、便民服务意识,保障城乡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规范、高效组织区城市规划建设联审小组会议和局规划建设评审小组会议,有计划、按程序地把前期工作做细,做翔实,做好沟通和预汇报工作,把需要评审的项目通过表格的形式,并提出结论性的问题供评委们参考评审。

  (三)继续完善我区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管理规定,起草并争取出台《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

  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

  (一)严格法定建设程序、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安全。

  (三)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日常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程顺利建设,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落实工程质量样板引路、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等制度;深入开展防高坠、防坍塌、防起重机械伤害三类事故的专项治理。

  (四)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关,杜绝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五)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建设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六)配合市局做初步规划全市预拌砂浆布点工作,合理规划分布我区生产预拌砂浆企业,即能市场的使用又能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大力宣传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四、强化行业市场的监管和整治

  (一)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诚信体系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二)继续强化燃气市场监管,引导督促各企业,各供应站扎实完成安全发展和供气保障工作。引导相关企业适应发展形势,适当增加人力、科学调配工作,设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报装、安装、通气点火等业务需求,切实提升燃气保障服务水平。

  五、采用备案方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一是做好工程造价备案准备工作;二是做好政府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备案工作;三是做好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价备案工作;四是做好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价备案工作。

  六、改善城乡居住条件

  (一)着重理顺职能移交衔接,紧密跟进区政府与有关企业达成的保障房建设合作项目,大力推进淡水古屋、淡水粮所两处分别进行200套的保障房建设,切实确保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二)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宜居城乡创建活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创新住宅建设理念,带动城乡住宅品质整体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的实践。调整完善并编制完成我区绿道网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推动已确定的绿道网示范段的建设实施。一是配合叶挺故居纪念园项目开展周边绿道的规划设计,将该段绿道打造成串连秋长东部片区各景观要素及周边客家围屋、古树名木、山塘水库等自然、人文景观节点的纽带;建设方案融入4a级景区建设规划中,目前正在编制。二是引导镇隆镇抓紧启动西部片区山水绿道建设,将之打造成串联镇隆丰富山水、人文、红色旅游资源的绿色走廊,争取在6月底建成11公里村庄绿道配合该镇荔枝节节庆活动深入开展。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20__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努力承担规划使命,构建空间规划供给体系,组织编制规划项目24个,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积极化解“城市病”,完成9条断头路改造设计方案,规划新增停车位2.1万个,全力服务项目建设,核发工程规划许可面积4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一次办结”改革、规划信息化、村庄规划经验在全省推介,规划工作以96.2%的满意率高票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为建设“五个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__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编制,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深化城市总规修改方案。按照习总书记“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的要求,盘活中心城区周边16平方公里用地,积极推进社会发展、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等规划协调统一,合理构建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加强山体和水体保护。目前,总规修改方案已经通过省住建厅审查,正在报省政府批准。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规划体系。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等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城区道路交叉口整治、交通微循环、充电桩布点、市场布局、停车场等专项规划,以及旧城区七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入收尾阶段,规划编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加强村镇规划编制。举办了全市城乡规划业务培训班,指导督促各县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各地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推进编制北湖区龙女康养小镇、苏仙区翠江小镇、汝城县热水温泉小镇等11个特色小镇规划,促进特色发展。

  (二)规范管理,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简政放权。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审批权下放至北湖区、苏仙区政府,将符合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且满足环评要求的产业项目规划审批权下放至高新、经开规划分局。二是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改造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了网上报建、移动办公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移动办公、自动存档等功能。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通过专家验收,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会议管理制度、规委工作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局务会、业务例会、规委会议事决策机制,提高了议事质量和效率。加快制定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村民建房管理办法,出台《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行政审批提供了政策保障。四是优化审批服务。结合“一次办结”改革,认真落实容缺受理、预约代办等制度要求,组织开展“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和规划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项活动,进一步梳理行政事项和工作流程,开发建设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手机APP。今年以来,核发选址意见书31份,用地面积130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85份,用地面积387万平方米;工程规划许可证96份,建筑面积为420万平方米。五是加强批后监管。制定了建设工程批后跟踪管理工作制度,对放验线、裙房完工、主体工程封顶等重要环节严格把关,严防规划走样。20__年办结规划核实项目92件,立案查处42件。持续加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市城区依法拆除违法建设68万平方米。

  (三)塑造特色,风貌管控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结合城市总规修改,组织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和武广高铁片区城市设计,并将城市设计有关内容和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努力营造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独具郴州特色的风貌框架。二是严格规划审查。借助外智外脑,调整充实规委专家库,聘请了包括周绪红、聂建国等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教授34名。制定规委工作章程,出台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对重大项目审查一律要求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参加,实行评审票决制。三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郴州裕后街、首家、刘家、江津、中大街—半边街—上黄门街等5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板梁、陂副、村头等12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全面完成。沙田镇、白石渡村、碕石村、余家村、庙下村等5个村庄成功申报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已启动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四)统筹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组织编制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地块控制规划,落实禁建区限建区控制要求。建立健全棚改项目规划实施机制,要求棚改项目申报主体必须是市政府确定的开发平台,房地产企业不得申报,明确棚改项目下达规划条件前,应完成改造范围内的房屋征收、拆除(净地)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城市双修。针对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中心城区行车难停车难研究,及时从城市规划层面提供解决方案,强化规划引导,顺利完成了龙泉北路、骆仙中路等9条道路规划有关工作,积极推进社会停车场规划建设,组织编制了旧城区公共停车设施近期建设规划。严格规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三是助力精准扶贫。组织市规委专家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管理进行督查,对选址不合理、审批不规范、巡查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责改,义务编制汝城县文明特色镇东山村、五一村等多个扶贫村庄规划,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规划智慧。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积极谋划新时代城乡规划工作,全面推进郴州城乡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一)强化问题导向,推进规划改革创新

  一是强化公共政策定位。从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角度出发,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城市病”、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为突破口,对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系统性完善方案,为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做好引领、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将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充分发挥市规委平台作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和资源共享,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消除空间管制矛盾和用地图斑差异,解决规划空间“打架”问题,实现各部门在“一张蓝图上”作业。开发“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从前期策划到竣工验收全链条开展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促进项目“可落地、可决策、可实施、可评估、可考核、可督查”,实现项目快速精准落地。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统一全市城乡规划制图、入库标准,探索建立全市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为规划研究、编制审批及实施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实现省、市、县三级规划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打好基础。

  (二)增强城市韧性,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一是提升承载能力。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疏导交叉口、打通断头路、建立微循环。结合棚户区改造,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生活功能单元,明确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公园绿地、停车场等配套内容。快速推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执行海绵城市建设制度标准,推广海绵型小区、广场和道路建设。二是推进城市设计。严格划定“三区四线”,加强空间管制。组织编制城市生态修复、山体水系空间景观、两江(东江与郴江)沿线滨水风光带等项目规划。完成郴江河两岸沿线(城区段)、武广高铁门户区域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对景观特色、空间结构、公共空间等提出明确的控制和引导要求。结合郴州实际,探索形成有效的城市设计成果运用和管理机制。三是增强文化自信。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深入挖掘福地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规划建设。

  (三)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编制引导。根据省住建厅工作部署,制定村庄规划“全覆盖”工作方案,按要求简化村庄规划成果,突出实用性,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同时,对我市现有镇区规划成果进行全面审核,达不到规划要求的,一律进行重新编制或修改。二是推进农村“双改”。组织开展郴州乡村风貌特色塑造与空间营建专题研究,推进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将西水河风光带沿线打造成国家示范工程。全面开展建筑设计下乡活动,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整合乡村规划执法力量,引导村民适度集中居住,推进村镇化建设。三是培育特色小镇。组织开展特色小镇专题研究,在保护好小镇现有独特文化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统筹规范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风格塑造、建筑风貌等,着力打造精致美丽的小镇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小镇的自然风光之美、空间形态之美和历史人文之美。

  (四)突出产业发展,提升规划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产城融合。在城市发展布局中重点考虑产业发展,合理安排产业用地,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准确把握园区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功能布局,突出生产功能,统筹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建设,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为产城融合、集约紧凑、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二是优化规划服务。实行规划方案咨询、征集比选和建筑设计招标,全方位开放市场,让高水平的设计单位进得来,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设计单位的先天优势,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借鉴杭州经验,制定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将许可管理业务具体化、条文化、表格化,形成统一明确、规范细致的“管理通则”。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不断提升规划服务效率。三是加强批后管理。制定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工作制度,修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制订完善行政处罚案件标准化法律文书和法律程序。加强批后巡查,做到放验线、裙房封项、主体工程封顶等关键阶段必到场,随时到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责改。依法建立违反城乡规划重点案件核查和挂牌督办制度,通过城乡规划信访上访线索核实等手段,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责任人的问责力度。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20__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努力承担规划使命,构建空间规划供给体系,组织编制规划项目24个,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积极化解“城市病”,完成9条断头路改造设计方案,规划新增停车位2.1万个,全力服务项目建设,核发工程规划许可面积4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一次办结”改革、规划信息化、村庄规划经验在全省推介,规划工作以96.2%的满意率高票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为建设“五个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__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编制,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深化城市总规修改方案。按照习总书记“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的要求,盘活中心城区周边16平方公里用地,积极推进社会发展、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等规划协调统一,合理构建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加强山体和水体保护。目前,总规修改方案已经通过省住建厅审查,正在报省政府批准。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规划体系。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等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城区道路交叉口整治、交通微循环、充电桩布点、市场布局、停车场等专项规划,以及旧城区七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入收尾阶段,规划编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加强村镇规划编制。举办了全市城乡规划业务培训班,指导督促各县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各地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推进编制北湖区龙女康养小镇、苏仙区翠江小镇、汝城县热水温泉小镇等11个特色小镇规划,促进特色发展。

  (二)规范管理,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简政放权。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审批权下放至北湖区、苏仙区政府,将符合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且满足环评要求的产业项目规划审批权下放至高新、经开规划分局。二是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改造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了网上报建、移动办公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移动办公、自动存档等功能。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通过专家验收,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会议管理制度、规委工作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局务会、业务例会、规委会议事决策机制,提高了议事质量和效率。加快制定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村民建房管理办法,出台《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行政审批提供了政策保障。四是优化审批服务。结合“一次办结”改革,认真落实容缺受理、预约代办等制度要求,组织开展“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和规划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项活动,进一步梳理行政事项和工作流程,开发建设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手机APP。今年以来,核发选址意见书31份,用地面积130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85份,用地面积387万平方米;工程规划许可证96份,建筑面积为420万平方米。五是加强批后监管。制定了建设工程批后跟踪管理工作制度,对放验线、裙房完工、主体工程封顶等重要环节严格把关,严防规划走样。20__年办结规划核实项目92件,立案查处42件。持续加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市城区依法拆除违法建设68万平方米。

  (三)塑造特色,风貌管控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结合城市总规修改,组织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和武广高铁片区城市设计,并将城市设计有关内容和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努力营造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独具郴州特色的风貌框架。二是严格规划审查。借助外智外脑,调整充实规委专家库,聘请了包括周绪红、聂建国等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教授34名。制定规委工作章程,出台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对重大项目审查一律要求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参加,实行评审票决制。三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郴州裕后街、首家、刘家、江津、中大街—半边街—上黄门街等5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板梁、陂副、村头等12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全面完成。沙田镇、白石渡村、碕石村、余家村、庙下村等5个村庄成功申报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已启动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四)统筹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组织编制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地块控制规划,落实禁建区限建区控制要求。建立健全棚改项目规划实施机制,要求棚改项目申报主体必须是市政府确定的开发平台,房地产企业不得申报,明确棚改项目下达规划条件前,应完成改造范围内的房屋征收、拆除(净地)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城市双修。针对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中心城区行车难停车难研究,及时从城市规划层面提供解决方案,强化规划引导,顺利完成了龙泉北路、骆仙中路等9条道路规划有关工作,积极推进社会停车场规划建设,组织编制了旧城区公共停车设施近期建设规划。严格规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三是助力精准扶贫。组织市规委专家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管理进行督查,对选址不合理、审批不规范、巡查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责改,义务编制汝城县文明特色镇东山村、五一村等多个扶贫村庄规划,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规划智慧。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积极谋划新时代城乡规划工作,全面推进郴州城乡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一)强化问题导向,推进规划改革创新

  一是强化公共政策定位。从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角度出发,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城市病”、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为突破口,对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系统性完善方案,为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做好引领、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将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充分发挥市规委平台作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和资源共享,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消除空间管制矛盾和用地图斑差异,解决规划空间“打架”问题,实现各部门在“一张蓝图上”作业。开发“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从前期策划到竣工验收全链条开展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促进项目“可落地、可决策、可实施、可评估、可考核、可督查”,实现项目快速精准落地。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统一全市城乡规划制图、入库标准,探索建立全市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为规划研究、编制审批及实施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实现省、市、县三级规划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打好基础。

  (二)增强城市韧性,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一是提升承载能力。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疏导交叉口、打通断头路、建立微循环。结合棚户区改造,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生活功能单元,明确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公园绿地、停车场等配套内容。快速推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执行海绵城市建设制度标准,推广海绵型小区、广场和道路建设。二是推进城市设计。严格划定“三区四线”,加强空间管制。组织编制城市生态修复、山体水系空间景观、两江(东江与郴江)沿线滨水风光带等项目规划。完成郴江河两岸沿线(城区段)、武广高铁门户区域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对景观特色、空间结构、公共空间等提出明确的控制和引导要求。结合郴州实际,探索形成有效的城市设计成果运用和管理机制。三是增强文化自信。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深入挖掘福地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规划建设。

  (三)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编制引导。根据省住建厅工作部署,制定村庄规划“全覆盖”工作方案,按要求简化村庄规划成果,突出实用性,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同时,对我市现有镇区规划成果进行全面审核,达不到规划要求的,一律进行重新编制或修改。二是推进农村“双改”。组织开展郴州乡村风貌特色塑造与空间营建专题研究,推进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将西水河风光带沿线打造成国家示范工程。全面开展建筑设计下乡活动,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整合乡村规划执法力量,引导村民适度集中居住,推进村镇化建设。三是培育特色小镇。组织开展特色小镇专题研究,在保护好小镇现有独特文化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统筹规范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风格塑造、建筑风貌等,着力打造精致美丽的小镇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小镇的自然风光之美、空间形态之美和历史人文之美。

  (四)突出产业发展,提升规划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产城融合。在城市发展布局中重点考虑产业发展,合理安排产业用地,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准确把握园区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功能布局,突出生产功能,统筹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建设,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为产城融合、集约紧凑、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二是优化规划服务。实行规划方案咨询、征集比选和建筑设计招标,全方位开放市场,让高水平的设计单位进得来,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设计单位的先天优势,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借鉴杭州经验,制定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将许可管理业务具体化、条文化、表格化,形成统一明确、规范细致的“管理通则”。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不断提升规划服务效率。三是加强批后管理。制定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工作制度,修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制订完善行政处罚案件标准化法律文书和法律程序。加强批后巡查,做到放验线、裙房封项、主体工程封顶等关键阶段必到场,随时到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责改。依法建立违反城乡规划重点案件核查和挂牌督办制度,通过城乡规划信访上访线索核实等手段,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责任人的问责力度。

推荐访问: 城市规划 工作计划 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