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文)

时间:2022-08-20 11:4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文)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逐步实现工业、农业、 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走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不照抄、 照搬别国经验、 模式, 而是走自己的路, 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 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三大、 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 制定了 一系列具体政策、 措施。

 主要内容有: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 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 依法治国, 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 缺一不可;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加强民族团结:

 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 殖民主义、 种族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从我国国情出发,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 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20 世纪初, 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在不断失败又重新奋起的过程中, 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使中国结束了分裂、 走向了统一。

 新中国建立后,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过了艰辛探索。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使中国人民创造财富、 共谋发展的激情和活力得到空前释放,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历史与现实、 国内与国际的实践证明,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符合中国国情、 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定能够实现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实现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公平和正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个表述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织保证、 强大动力、 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 阐明了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阐明了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中最本质、 最核心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全面、 系统、 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万众一心, 开拓进取,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具有重大而长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 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现实依据、 根本途径、 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两个重要前提”, 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立足基本国情。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早在 1 957 年 5 月就说过: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没有这样一个核心, 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也强调:

 “中国由共产党领导,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 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 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1 998 年抗洪、 2003 年抗击“非典”、 2008 年抗震救灾,都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才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二, “一条基本路线”, 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这条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规律, 因而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其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规定,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 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

 三者相互依存, 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 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受风险考验、 胜利达到目标的根本保障。

  第三, “两项根本任务”, 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看作是建立新社会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

 邓小平多次强调,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我国之所以要实行改革开放, 也是为了克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正如党的十七大向世人所宣告的: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 “一个总体布局”,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社会主义是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进步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经济建设上, 最重要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政治建设上, 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 最重要的是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 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努力使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在社会建设上, 最重要的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不论是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还是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都是为了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推荐访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