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对“潘凤热”现象的背后解析

对“潘凤热”现象的背后解析

时间:2022-10-23 1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潘凤作为一个《三国演义》里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近年来受到了部分网民的狂热追捧。本文认为,(1)潘凤热的出现不能被简单归因为跟风恶搞与情感宣泄等因素。潘凤粉丝们对权威符号体系的颠覆与重构行为不能与一个或多个该亚文化矛头直指的他者文化割裂开来看。(2)潘凤热是一个发展过程:即从恶搞潘凤到认同潘凤以及他所被赋予的“精神”。(3)潘凤热并非一出闹剧, 网民们没有一味抵抗与全盘否定主流文化,而是在质疑主流话语的同时肯定了不少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 潘凤 网络偶像 话语解构 意义重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1 再创作:对主流话语的反思与抵制

潘凤现象是人们对社会现存符号等级及其背后的主流话语的质疑所产生的结果。在所有关于潘凤的叙事中,世界掉了个个儿,渺小者变得伟大(如潘凤被描述成举世无双的上将,韩馥被描述为一代明主),英雄变成小人(如刘关张三杰变成了街头无恶不作的市井无赖),正大光明的征服蒙上了阴谋的阴霾(如“武圣”关羽被“蜂蜜”们塑造成一个坐享其成的机会主义者)。他们无拘无束地任意挪用、篡改、拼贴、戏仿、并置现有的文化符号,这是一场符号反转的游戏与狂欢。

在这场狂欢中,日常生活的规则与逻辑被悬置并暂时忘却,人们通过给现有符号体系中最底层的事物加冕,并嘲弄那些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神圣、伟大、权威性的符号,从而反思高/低,贵/贱,好/坏等概念的主观性与相对性。

2 从嘲笑到认同:潘凤热的发展

“蜂蜜”们对潘凤故事的改写起先纯粹出于一种恶搞,具有很强的反讽意味。潘凤被韩馥推荐出场,并被冠以“上将”的美誉,本来给人以很高的期许,但不倾片刻就成为华雄的刀下鬼,如此窝囊的人生履历奠定了潘凤热的娱乐主义基调。在“蜂蜜”们最初的文本中,其刻意的欠严谨欠考据态度使这个关于英雄的故事充满了大众文化的娱乐色彩,告诉他们“这只是一个游戏的语境”。

然而到后期,这个框架已经遭到了极大的弱化,后期主体自身不再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而是开始逐渐卷入文本中,并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发现了自我。这表明了“蜂蜜”心理的重大转变,潘凤这一形象正由于与主体越来越多地发生关系而被掏空其原有的娱乐性。当“蜂蜜”们开始与“潘黑”展开激烈的辩论并引发了偶像被诋毁的真实愤怒,潘凤的英雄主义是否暗含反讽已无关紧要,因为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已经模糊。当关于潘凤的叙事开始进入日常化的语言流通中,而不只是与特定风格以及其相应的表意框架捆绑在一起,当它开始进驻人们的精神现实里来,它已成为“蜂蜜”世界里的“超真实”。

3 意义的建构:传统道德的延续以及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蜂蜜”们在解构精英文化和颠覆现有符号秩序的同时,依旧肯定了不少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与人文主义主题。 “蜂蜜”笔下的潘凤不但有着一个中华民族英雄所应具备的形象气质,也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忠、义、礼、智、仁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忠义”占据了潘凤性格的核心。他的忠义是被所有文本大书特书的一笔:在袁绍布下的鸿门宴上,他以一己之力挫败了颜良文丑两员猛将,保证了主公的安全; 为了维护韩馥的荣誉,他强撑着病体去战场上会华雄;在死之前,他记挂着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危”(《上将潘凤遗书》)……在“蜂蜜”的笔下,潘凤俨然成了华夏民族优秀品质的代言人。

与英雄潘凤相对的另一个符号是“敌人”。在所有文本中,潘凤的死因虽不尽相同,但无一不是因为自身客观能力有限,而是因为“敌人”的陷害。潘凤与各种虚构敌人之间的矛盾,反映的归根结底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争,是“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工具”两种理念之争。价值理性注重的是人自身行为的所代表的伦理、宗教或美学价值,关注达到目的所使用手段的合理性,工具理性追求则是利益最大化,不考虑获得结果的途径是否正当。忠义双全、象征着传统道德的潘凤为奸诈狡猾的敌人陷害所反映的正是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所击败的悲剧。

《三国演义》中 “潘凤又被斩了”这寥寥几个字,直接将他的死定义为无关痛痒的龙套之死。而“蜂蜜”的叙事却浓墨重彩地再现了他死亡的场景。如《上将潘凤大传》写道:“阵前残尸断箭高积如山,潘凤将军静立于其上。背中数箭,口余黑血,双目已闭,面含微笑。” 遗体如同不倒的丰碑一样伫立在(也许是历史的)尸堆上,这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一幕肃杀凝重,烘托出英雄之死的悲壮。而“静立”“双目已闭,面含微笑”又弥漫着一股东方神秘主义色彩,仿佛此刻的潘凤并非战死沙场的猛将,而是知天命而寂灭的高僧。潘凤之死在“蜂蜜”的笔下,不但是为他的英雄生涯划上了句号的事件,更像是一种回归,一种超脱,一种涅槃。这也正好呼应了他“盘古”“凤仙”等神人转世的身份。一些文本声称潘凤没有死,他从此退隐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另一些文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潘凤死里逃生改头换面,成为了日后的晋国始祖司马懿。不论死亡这一情节被描述为涅槃一样安然地阵亡,还是隐居山林,改名换姓,实际都暗含了“复活”这种文学样式:以肉身消逝,或“潘凤”这个身份的消失为分界线,他在另一个完美的世界(神界,山林)或以另一个更加理想的人生轨迹(变成一个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转生。“蜂蜜”们对潘凤之死的想象抒发了他们对人文复苏、道德复兴的美好愿望。

4 结论

“潘凤热”绝非单纯的娱乐精神与审丑潮流的产物,在它背后存在着80后、90后年轻人对社会符码系统、历史叙事话语以及精英文化的质疑心理以及抵抗行为。虽然“蜂蜜”们起初只是单纯地恶搞龙套角色,但随着戏仿与恶搞行为的推进,主体开始建立自我与恶搞对象之间的联系,并越来越多地将自我形象投射到潘凤的身上,潘凤精神也在某种意义上为蜂蜜们所肯定,他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来说变得真正地高大起来。值得肯定的是在潘凤现象中,那些积极向上的传统价值观得到了坚守与褒奖。它不同于许多网络恶搞行为(如一些对红色经典的恶搞)漫无目的地解构一切,“没有正面价值与理想支撑”有的只是“一种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的人生态度”。

不过“潘凤热”的势头在近年来已经有所衰退,一方面是由于受众的局限性(成为“蜂蜜”的先决条件是熟悉《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上将潘凤”作为一个扎根于中国传统叙事的符号内容是空洞的,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与足够的文化内涵,也因此缺少意义再繁殖与再诠释的后劲与活力。“蜂蜜”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草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创造力与思想性,从而在未来成为和民间工艺美术与民间传说一样经典、长盛不衰的文化样式,而不只是枯荣于荒野间的杂草。

参考文献

[1] [意]乔万尼·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注.商务印书馆,1997:202.

[2] John Gumperz. 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推荐访问: 解析 现象 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