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状态调查研究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状态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21 18:50:09 来源:网友投稿

提 要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典型特质为: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负担沉重、交流交往偏少、生活艰辛;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基本心理状态表现为九个方面: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认同心理、对丈夫与亲人的挂念心理、坚忍不拔的毅力、孤独心理、焦虑心理、委曲求全心理、无助感、从众心理。

关键词 革命老区;留守妇女;特质;心理状态

作者简介 孙 山(1970—),男,四川理工学院教务处,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四川自贡 643000)

基金项目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0立项课题“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研究”(SLQ2010B-09)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是一个特殊的妇女群体。革命老区一般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在革命老区的农村,山高林密,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在革命老区农村“留守”的妇女,任劳任怨,成为革命老区农村的生力军,为革命老区农村的发展默默奉献。笔者多次深入四川省南江县大河镇、兴马乡、瓦池乡,通江县板桥口乡、陈河乡等革命老区农村,实地调查、走访,了解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状态。

一、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典型特质

因居住于革命老区,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有其自身的典型特征。

(一)年龄偏大

调查、走访表明: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年龄普遍偏大,35—55岁的居多,占6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其一,革命老区农村经济落后,增加收入的途径与渠道不多,加之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年轻妇女均不愿意留守农村,纷纷跟随丈夫外出打工;其二,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由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限制,加之“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自愿留守农村。

(二)综合素质偏低

革命老区农村妇女的学历普遍不高,年龄偏大的留守妇女的学历更是低得可怜。走访调查表明: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50%以上均为小学毕业或从未进过任何学校。大部分留守妇女识字不多或不识字。她们依靠传统的耕作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现代农业知识,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不了解,缺少必要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知识。

(三)负担沉重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负担沉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一般情况下,留守妇女是家庭生产劳动的主力,要承担全部的农业生产任务。在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其劳动强度与复杂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从事生产劳动,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与辛劳。其二,繁多的家庭劳动。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多多少少还保留着“自给自足”特征。从笔者走访的几个村镇来看,一般的农村家庭均要自己养猪、鸡、鸭等以“自用”,均要自己种植时令蔬菜以“自吃”。而这些“家庭劳动”往往由留守妇女来承担。其三,繁琐的家务活动。在革命老区,“家务活由家庭妇女承担”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农村留守妇女既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又要关注柴米油盐等。其四:赡养老人与抚养子女。既要关注老人的健康,照顾老人的起居,又要关心子女的教育与成长。

(四)交流交往偏少

交往范围狭窄、交流途径单一、交往次数较少是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一般情况下,除亲戚朋友有“事”(如生日、婚丧嫁娶)相互走动之外,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很难相互交往,彼此交流。即便是上街赶集,也都匆匆忙忙,少有机会与他人沟通。在家里,面对“老”与“小”,也只能是“面”上的说话,无法进行“推心置腹”的心灵交流。

(五)生活艰辛

尽管任劳任怨,但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艰辛的事实客观存在。主要原因有:其一,艰苦的自然条件导致其生活艰辛。革命老区农村地偏位僻,交通、电力、通讯、水利设施落后,生产生活均靠“双手”,客观增加劳动强度,增加生活艰辛程度;其二,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秉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将一个家庭的全部责任全力承担,其劳动总量远远超出中国农村人均工作量,其劳动时间也远远超出“8小时”,客观导致其劳累与艰辛;其三,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往往还要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如小孩、老人生病住院),加之经济困难,其生活压力非常巨大;其四,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单一”居住,常常导致有苦无处诉,有病不去医,有难无人帮,生活艰辛。

二、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心理状态透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状态既有健康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不良的一面。

(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心理

调查表明:90%以上的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期待,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具体讲,100%的留守妇女都相信自己的丈夫在外面能够挣到钱,相信自己的家庭生活会越来越好,相信自己的子女将来会比自己过得好;70%以上的留守妇女相信自己所在村庄或自己所处地域的交通、教育、通讯、卫生、医疗、生活条件等会得到改善,相信自己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60%的留守妇女相信国家会对革命老区提供支持与帮助,相信政府会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同时,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并不是可望而不及的“空中楼阁”,而是非常现实的不愁吃、不愁穿、不愁钱用、生病有药、子女能上学、困难有人帮等,是一种现代城市已经实现的生活状态。

(二)对现实生活的认同心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现实的留守生活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认同心理。对丈夫长年在外打工表示理解与支持,认为丈夫外出打工是改善自己家庭条件的最好途径;对自己一个人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并无怨言,认为自己理所应当承担丈夫在家所干的一切农活;认为承担繁琐的家务活、一个人在家赡养老人与抚养子女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与天生的责任,并无不妥;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居住条件比较满意,并无太多的埋怨与奢望;对自己的辛劳、承受的压力并无太多的“感觉”,反而认为还有比自己更苦更累的人,认为自己比在外打工的丈夫要轻松自由;对与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的关系比较认可,认为自己所在村庄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对自己长期居于偏僻山区几乎与外界隔绝并无微辞,反而认为自己在“家”享受着“家”的温馨;对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帮助政策比较满意,认为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投入在不断增加;。总之,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自己的留守生活总体上比较满意。

(三)对丈夫与亲人的挂念心理

在革命老区,外出打工者不仅是青壮年。凡是身体健康,18岁到65岁能够外出的男女老少都要外出打工。因此,对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而言,外出打工者不仅有其丈夫,也可能有其兄弟姐妹,还有可能有其父亲或其子女。一般情况下,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思念与牵挂主要表现在:其一,渴望与自己丈夫或亲人见面。革命老区的外出打工者,有时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趟。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虽然能识大体、顾大局,但对亲人的思念却无时无刻不挂在心头;其二,对亲人的牵挂。对丈夫的安危、生活起居、冷暖饥饱等随时都在担心与担忧,对亲人的身体健康、生活状态、经济效益等也时常挂念;其三,对丈夫在外是否遵纪守法,对自己与家庭是否忠诚等存在担忧。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丈夫与亲人的思念与挂牵埋藏于心底,不轻易表露于面,不轻易诉说于人。一般情况下,白天疲于劳作,挂念暂失;夜晚孤寂,思念扰心。

(四)坚忍不拔的毅力

在长期的艰苦的生产生活中,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毅力: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压力不屈服,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劳苦不畏惧。面对以前五、六个青壮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农业生产劳动,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毫不害怕,用自己的双手,不分白天黑夜,抢种抢收,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面对繁琐的家务事,面对赡养老人与抚养子女的重任,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将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面对从未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从不畏惧,认真对待,妥善处理。正是坚忍不拔的毅力,才孕育了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也正是坚忍不拔的毅力,才使得革命老区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家务活动、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主力军,成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五)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于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主要原因有:其一,长期一个人于田间地头劳作,于屋里屋外忙碌,感觉到无人陪伴、无人协助,觉得孤苦伶仃,滋生孤独心理;其二,遇到难事、急事、大事或偶发事件,无人拿主意,无人提建议,无人能够帮助迅速而妥善解决,感觉孤立无援,助长孤独心理;其三,受到委曲,受到伤害,受到不公正待遇,无人安慰与安抚,无人能够接受倾诉,内心的痛苦无处渲泄,强化孤独心理;其四,面对家中的“老”与“小”,自己的心理话、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自己的的小秘密、自己的艰辛与劳苦等不能诉说,自己在家内与家外的所有“遭遇”只能一人扛着,在自己家里也没有“贴心人”,倍感孤独。长期的孤独心理,有可能使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更加疏于人际交往,更加疏于与人交流与沟通,进而可能导致其患上孤独症,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影响其生产与生活,影响其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六)焦虑心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程度不同的焦虑心理。这主要是由于: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生活压力大、承担工作多、面对现实复杂,需要其解决与完成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其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又不是特别高,独挡一面的经验又不丰富,加之自身的责任意识特别强,总想将所有事情完成得非常圆满。这样一来,现实、理想、能力之间的差距就容易导致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焦虑心理:时时刻刻担心农活搞得不好、子女没有教育好、老人没有照顾周到、丈夫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等等。同时,由于通讯不畅等原因,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与自己的丈夫交流、沟通少,对自己丈夫在外打工的情况不甚了解,长期担心自己丈夫的安危。一旦电视、广播或传言谈及与丈夫打工相关的安全事故等,就更加提心掉胆,久而久之,也容易出现焦虑心理。另外,由于丈夫在外打工的经济收入不佳,而家里的小孩上学需要钱、老人治病需要钱等等,无形中为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增添不小压力,也可能导致其产生焦虑心理。长期患有焦虑心理,有可能使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心情抑郁,脾气暴躁,不能安于生产生活,也不能稳于赡老抚幼。

(七)委曲求全心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一般不与人争执,遇事忍让,表现出一定的委曲求全心理。特别是在自己或家庭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或遇到突发的于己不利的威胁或伤害时,往往隐忍不发,委曲求全,将痛苦埋藏于内心深处。主要原因在于: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一般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始终秉承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深受“遇事忍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思想影响,害怕得罪人,不敢得罪人,不愿得罪人。同时,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势单力薄”,又忙于诸多事务,农活缠身,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也就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以自己的忍让求得暂时的“和谐”。另外,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彼此之间的交往、交流较少,加之居住地比较分散,很难形成一个关系密切的团队,这导致其遇事“单打独斗”,严重削弱其抗争力,加剧其委曲求全心理。

(八)无助感

革命老区经济落后,欠发达,较封闭。作为革命老区的农村留守妇女,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话语权等也相对较弱。一般情况下,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主要职责仍然是相夫教子。但一旦丈夫外出打工,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就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就成了里里外外的一把手。这种角色的变换,对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来说,显得特别困难与艰难。因此,在丈夫外出打工期间,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的角色太多、太重、太难,一些角色已经远远超出其能力与素质能够承受的范围,于是就常常出现不适应感,主要表现为无助感:面对天灾人祸,在农业生产方面感觉到无助与无力;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感觉到个人力量的单薄,感觉到无人可求,无人可帮助自己;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与政府决策的改变,感到无能为力;面对不公、不平、不对的人与事,感觉到自己无力改变,无力纠正;面对子女教育的不理想,感到自己的无奈与无力。

(九)从众心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学历低、学识少,加之长期在家庭中居于“被领导”地位,遇事很少独立作主,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从众心理:跟随大流走,不冒尖、不出头,人云亦云。在农业生产领域,往往拒绝接纳现代农业科技,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以前如何耕作现在就如何生产;在执行国家或政府政策过程中,不发表自己意见,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跟着大部分人“走”;在抵制不合理收费、不公平制度或腐败的过程中,看多数人的态度,尽管心有“态度”,脑有“想法”,但仍紧随大流。对革命老区农村而言,留守妇女的从众心理不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不利于村镇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不利于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不利于实行新模式、新制度的新农村建设;对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而言,从众心理可能导致其个性的弱化、创造性的泯灭,导致其“主见”越来越少,不利于其自身发展。

责任编辑:程文燕

推荐访问: 老区 留守 调查研究 妇女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