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面向教师研修的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面向教师研修的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5 16:40: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饨ky学习者问题意识和决策能力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本文以深圳市“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资源平台为例,分别从教师对资源平台的态度、应用效果、教研功能等几个方面对视频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量化研究,分析视频教研平台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应用优质视频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 视频案例; 研修网络平台; 教学实践; 教师实践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

一、引言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视频案例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的有效途径。为了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整合应用,深圳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活动,并搭建起视频案例在线展播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基于课堂视频案例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平台主要包括案例观摩和案例讨论两个核心模块。用户进入平台后,可以按学科分类选择感兴趣的课堂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案例讨论则通过一个简易的留言板来实现,学习同伴可以在此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视频案例作出评价。同时“相关资源下载”中提供了与本课例相关的资源,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本研究从教师应用平台的体验入手,对深圳市“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的功能现状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基于视频课例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包括福南小学、翠北小学、北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福田中学等19所学校的一线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参与了“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活动的视频课例录制工作,对平台的应用相对比较熟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访谈,对深圳市“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教师对深圳市“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的态度,分析平台的使用情况和功能效果。

(三)问卷设计与发放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对象,问卷的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受调查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对平台的态度、平台应用效果、平台功能效果。第一、二部分题项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第三、四部分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填答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84份,回收率为44.2%;经过检查和衡量,剔除无效问卷6份后,有效问卷78份,占回收问卷的92.8%,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1%。调查数据利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受调查者基本信息

受调查者共78名,女性比例较高,占66.7%。受调查者为一线教师,此比例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即教师中女性居多。从年龄分布看,受调查者的年龄分布在20~30岁、31~45岁之间人数较多,分别占受调查总人数的46.2%和38.5%,这与当前我国一线教师的年龄分布情况基本符合。从学校类别层次来看,参与调查的小学和初中教师较多,分别占到总受调查者人数的37.2%和48.7%。从教师的教龄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教师教龄分布比较均匀。

受调查者的总数为78人,其中76人填写了所教学科的情况,涉及数学、语文、英语等13个学科,受调查者所教学科主要集中在英语(13个)、数学(11个)、语文(10个)、化学(8个),依次占受调查总人数的17.1%、14.5%、13.2%和10.5%,其他学科零散分布。

(二)教师对平台的态度

如图1所示,61.5%的一线教师表示运用视频课例在线展播平台对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有必要的,而且有9.0%的教师认为该平台很有意义,说明目前“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调查数据发现,持否定态度的被调查者也不少,说明该视频案例平台在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图1平台必要性

分析表明,大部分教师每周会登录平台进行学习,但有69.2%的教师每周只会登录一至两次,19.2%的教师每次登录学习时间不足1小时,还有7.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使用平台进行学习。调查结果表明平台资源利用率不高,一线教师使用视频案例、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极性不够。

对于平台目前的形式,42.3%的受调查者表示并不满意,反映了目前平台的呈现形式还存在缺陷,需要完善。

(三)平台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平台应用效果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初步认可,平台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反映出平台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数据显示,79.9%的受调查者表示能够通过平台提供的视频案例假想实际的教学现场,体验课堂教学的情形。67.9%的受调查者对利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思考和分析能提高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肯定态度,课堂视频案例有助于教师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3.8%的受调查者认为,通过对课堂视频案例的观察,能提高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教育机智。71.9%的受调查者认为通过视频案例学习,可促使一线教师反思影片中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并且以此为依据完善自己的教学。而对于通过网络反复观看录像视频是否能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问题上,24.4%的受调查者持否定态度,35.9%的受调查者持肯定态度。由此可以推断,教师并不愿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对教学实践能力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同时,85.9%的受调查者表示在运用视频案例展播平台进行学习时缺乏专家、教师的指导。67.9%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能通过分析自己或其他教师的真实课堂,改变自身教学行为,有效解决日常教学问题。

(四)平台的功能效果

通过对平台功能效果调查分析可以看出,68.0%的受调查者表示,平台上提供的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说明以及教学设计等文本资料能帮助教师完整认识案例内容,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71.5%的受调查者认为,平台提供的理论学习资料,使得教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刻和全面。而对于案例讨论的问题,33.3%的受调查者表示不能很好地通过在线讨论工具有效表达教师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能与其他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针对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讨论中是否可以理清教师自己的思路,反思自身教学这一问题,51.3%的受调查者持否定态度;43.6%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通过网络功能扩大交流范围,利于案例的讨论,分享资源和想法。55.1%的受调查者表示平台中的视频片段过多、过长,以至于让教师感觉很厌烦,并且67.9%的受调查者认为按教学事件观看课堂片段比观看整节课堂视频对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有帮助。51.5%的受调查者表示即使阅读完文字说明与视频内容,教师也不能彻底了解教学案例的内容。80.8%的受调查者认为相同教学内容的正反案例视频能使教师对教学问题的理解更准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一线教师对目前“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的功能设计给予了一定的赞许,但平台功能仍未能很好地满足一线教师进行网络研修的需要。

(五)总体分析

以上对调查问卷四个方面的数据分别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下面将对问卷的平台应用效果和功能效果两个层面进行总体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各调查层面每题平均得分

表1描述了受调查者在李克特五点式(1~5分别代表最消极至最积极的五个等级)上进行的对平台应用效果和功能效果的总体评价。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优秀课例在线展播”平台的应用效果方面,每题平均分为3.3301,大于中间值3,这说明目前一线教师对基于视频课例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应用效果的态度是肯定的。可见,教师对应用基于视频课例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能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已基本达成共识。而平台的功能设计效果方面,每题平均分为2.7877,低于中间值3。这说明目前一线教师对该网络平台功能设计的态度偏于否定,反映出目前基于视频课例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的功能设计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差异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调查中性别、年龄以及学校类别与调查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1. 性别差异分析

为了解不同性别的受调查者是否会对问卷调查结果产生显著差异,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统计结果发现,男女受调查者在对当前网络视频资源平台的认识和态度没有显著差异。

2. 年龄差异分析

为了解不同年龄的受调查者是否会对问卷调查结果产生显著差异,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年龄差异的方差分析。问卷设计中将网龄分为20岁以下、20~30岁、31~45岁、45岁及以上四个等级。

从网络学习适应性分析,认为年龄小的教师对网络适应性要比年龄大的教师强,信息素养水平也较高,更能接受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和协作交流。不同年龄的教师对利用网络视频案例资源改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态度并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认为,目前中小学教师已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够接受和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3. 学校差异分析

为了解不同学校受调查者是否会对问卷调查结果产生显著差异,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学校类别差异的方差分析。问卷设计中将学校类别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等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学校的教师在各方面态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出不同学校对网络视频案例资源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有着一致性的需求。

四、结论与思考

由于问卷涉及的调查对象仅局限于深圳部分参与视频录制的教师,相对样本较小,因此,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可能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也难以完全客观地反映全国教师教育的真实情况。但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试图解决问题,为改进基于视频课例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提出实践性建议。

(一)教师对基于视频课例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方式广泛认同

大多数教师认为视频案例是教师教学技能形成过程中必备的重要资源,认为平台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高起积极作用。

1. 提高教师的情境知识。平台提供的优秀课堂视频案例帮助教师假想真实课堂,体验课堂教学情境,增长教师的情境知识。

2. 提高教师的策略性知识。通过对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思考和分析,提高了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师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教师的教育机智,增长教师的策略性知识。

3. 提高教师的反思性知识。视频案例的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反思影片中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并改善自我教学行为的机会,提高了教师的反思性知识。

(二)教师应用基于视频课例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基于该平台的学习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教师研修效率的视角出发对教师研修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1. 视频案例太长,平台需要增加视频切片功能。通过网络学习,教师有机会反复观看录像视频,可以对教学实践能力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但目前平台提供的课堂视频太长,使教师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并不愿通过反复观看视频进行研习。因此,平台需要提供视频切片功能,视频案例经过切片处理,按照知识点、教学手段或教学环节等将视频分成若干片段,可以使教师的学习更加有有效。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教师意见表明,视频切片最好是8~10分钟。

2. 平台增设专家答疑模块,为教师的平台应用作指导。许多教师即使阅读完文字说明与视频内容也不能彻底了解教学案例的内容。教师个人教学技能提升和实践知识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希望得到专家教师的指导。因此,平台需考虑提供专家教师答疑模块,平台的应用需要专家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师理解视频案例中蕴含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意义建构。

3. 提供交流社区,改善缺乏持续交流讨论的现状。充分的交流讨论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视频案例,从而获取视频案例涉及的相关技能与技巧。而就目前状况来看,由于平台提供的案例讨论功能过于简单,教师在视频案例观摩后往往未进行持续深入的讨论,导致对视频案例的学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平台需提供交流社区功能,在学习共同体空间为教师提供进行案例学习交流、协作与共享的平台。

4. 强调基于平台的学习与真实课堂紧密结合。视频案例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但由于基于平台的学习模式应用不当,教师并没有结合视频案例分析自己或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问题。因此,教师在运用平台进行案例讨论时,可以适当对当前案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及模拟教学,以达到与教师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杨英.基于视频案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在线支持平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 李文吴.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 高熏芳.师资培育:教学案例的发展与应用策略[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4] 杨跃.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视频案例教学管窥[J].职业教育研究,2010,(7):29~33.

[5] 齐振国,荆永君. 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中国电化教育,2011,(2):103~106.

[6] 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 研修 面向 教师 课例 建设